习作复习指导之布局谋篇——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教案《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教案《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第一章:联想和想象的概念解析1.1 联想的概念:介绍联想的概念,让学生理解联想是基于已有知识、经验和感觉,通过某种联系,在头脑中形成新的思维过程。
1.2 想象的概念:解释想象是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或概念的过程,让学生明白想象是创新的源泉。
1.3 联想和想象的关系:阐述联想和想象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理解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第二章: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重要性2.1 联想在写作中的作用:举例说明联想在写作中的运用,让学生认识到联想能够丰富文章内容,提高文章的层次感。
2.2 想象在写作中的作用:阐述想象在写作中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想象是创作独特作品的关键。
2.3 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结合:引导学生学会将联想和想象相结合,提高写作的创新性和生动性。
第三章:训练联想和想象的方法3.1 观察训练:教授学生观察方法,培养他们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细节,为联想和想象提供丰富的素材。
3.2 想象训练:通过想象训练,让学生学会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提高写作的创意水平。
3.3 联想训练:教授学生联想的方法,让他们学会在不同事物之间找到联系,丰富文章内容。
第四章:联想和想象在写作实践中的应用4.1 例文分析:分析优秀作文中联想和想象的应用,让学生从中学习借鉴。
4.2 写作练习: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创作,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4.3 作文点评: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导他们如何更好地运用联想和想象,提高写作水平。
5.2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优秀作文和文学作品,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5.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本章所学内容,提高写作能力。
第六章:联想的种类与技巧6.1 相似联想:引导学生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激发写作灵感。
6.2 对比联想:教授学生通过对比发现事物之间的差异,丰富文章内涵。
6.3 因果联想:指导学生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提高文章的说服力。
写作指导写作的“双翼”——想象和联想-精品

写作的“双翼”——想象和联想2019-5-19 想象和联想都是智力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写作的基础之一。
没有想像和联想,也就没有作文,两者是写作的翅膀。
-- 一、想像这是人们在头脑中运用古籍年获得的表象,经过加工、改造、创造出一个并未直接感知的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
想象,是以生活为源泉,以意旨为轴心,使思想千载,视通万里,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也有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因为写作的任何一个五一节都需要想像,审题立意,布局谋篇,都离不开想象。
所以,要激发自己的思维,发展自己的智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就离不开想像这种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想象,分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种。
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脑中形成客观上已存在的、但自己并未古籍过的事物的形象的过程。
1991年高考语文试题第35题,要求“以一个圆的想象物作为描写的对象,外加陪衬物构成一个画面、一个镜头或一个场景,写一篇200字的想象作文”,这就是要求用再造想象作文。
广西某考生以《红日》为题,写“北海日出”:“天际边太阳在白雾中害羞地露出了半边脸”→“大圆脸”→“升上了天空,光芒四射”。
想象鸽是,描写的重点突出;再用“细雨”、“海浪”、“云彩”、“渔帆”、“海滩”作陪衬物,编织了一幅美丽的海上日出图,楚楚动人,得了满分。
创造想象,是一种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对记忆表象经过加工的基础上独立创造出来的新形象的过程。
文学作品中创造的典型形象,科学的幻想以及学生对未来的理想等,都属于创造想象。
它不同于再造想象。
例如,鲁迅先生塑造的阿Q形象,是创造想象,而读者阅读了《阿Q正传》后,头脑中呈现出阿Q形象,则是再造想象了。
1986年上海高考作文题《二000回母校》,就要求对十四年后的母校变化展开合理的想象,反映出对时间跨度和国家奋斗目标的正确理解,科学的远见和辩证观点的确立,这就是创造性的想象作文。
高考设计再造性的或创造性的想象作文的命题,目的是测试两方面的能力——想象能力和描述画面(或情景)的能力。
作文指导: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

W=X+Y+Z 是什么?
数学有关这方面的 公式多吗?请举例一下。 我们应该怎么理解这个公式?
W=X+Y+Z
成 功
=
勤 奋
+
方 法
+
惜 时
1+1=1
这个公式从数学上讲能成立么?
它到底能够表达些什么含义?
A、一个南半球加上一个北半球 就是我们的整个地球
B、两根筷子合力能夹起一个鸡蛋 C、两个人的力量加在一起就是
H:只有团结,你我才能并驾齐驱
I:顶天立地,方显出有志者的本色
J:水里有铁制的鱼钩,人间何尝没有它
K:交响乐队的指挥,凝视着整个乐队
L:一把不歇的锄头,开拓荒芜的土地
26个字母的联想和想象
M:低谷与险峰,构成多彩多姿的生活 N:闪电,你成了预示雷雨的使者 O:周而复始,但不是简单的重复 P:不倒的旗帜 Q:阿Q走了,儿子犹在,孙子也不绝 R:到达成功的定点,弯路也是直路 S:弯弯曲曲,人生之路 T:力聚千钧,宁不可弯 U:不是一张安逸的床,而是一个危险的坑 V:是获胜的标志,还是逃兵投降的手 W:波谷和波峰,都是人生的一种状态 X:是四通八达的路标‘还是禁止通行的封条 Y:尽管是一株幼苗,也知道向上的重要
相似联想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三、相反联想——又称相对联想或对比联 想,是由对立关系而产生的联想。如《孟 子》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 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抓住了二者在实质 上的相反。文学作品中,常常用这种联想
来展示人物的性格。如《守财奴》中贪
婪、嗜财如命的老葛朗台与温顺、恬退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教案《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教案《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作文创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联想和想象的定义及作用。
2. 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和技巧。
3. 实例分析及练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联想和想象的定义、作用以及方法和技巧。
3. 实例分析:分析优秀作文中联想和想象的应用,让学生体会其在作文中的魅力。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作文创作。
5. 反馈:批改学生的练习作品,给予评价和指导。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联想和想象的理解和运用程度。
2. 学生作文中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对生活观察的敏锐度。
五、教学资源1. 相关理论资料。
2. 优秀作文范文。
3. 作文练习纸张。
六、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联想和想象的定义、作用以及方法和技巧。
2. 实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文,让学生体会联想和想象在作文中的运用。
3. 练习法: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作文创作能力。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提问学生对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理解,引出本课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联想和想象的定义、作用以及方法和技巧。
3. 实例分析:分析优秀作文中的联想和想象应用,让学生感受其魅力。
4. 练习:布置练习题,学生动手实践,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作文创作。
5. 反馈:批改学生的练习作品,给予评价和指导。
九、作业布置1. 根据本课内容,完成练习题。
2. 选取一个主题,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作文创作。
十、教学反思本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联想和想象的运用能力。
十一、课后辅导针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提高作文水平。
十二、教学进度安排本课安排在第二课时进行。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教案《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教案《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作文的创造性和独特性。
二、教学内容1. 联想和想象的定义及作用。
2. 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和技巧。
3. 实际操作练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作用。
2. 讲解:详细讲解联想和想象的定义、方法及技巧。
3. 示范:给出一个范文,分析其中的联想和想象手法。
4. 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新思维。
5. 点评: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给予指导和鼓励。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联想和想象的概念、方法及技巧。
2. 示范法:通过范文分析,展示联想和想象的手法。
3. 练习法:让学生实际操作,提高写作能力。
4. 点评法: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给予指导和鼓励。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联想和想象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的能力。
3. 学生作文的创造性和独特性。
教学资源:1. 联想和想象的相关理论资料。
2. 范文示例。
3. 练习纸张。
教学时间:1课时六、教学准备1. 搜集相关资料,准备联想和想象的手法示例。
2. 准备练习题目,以便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 准备点评标准,以便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评价。
七、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作用。
2. 讲解:详细讲解联想和想象的定义、方法及技巧。
3. 示范:给出一个范文,分析其中的联想和想象手法。
4. 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新思维。
5. 点评: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给予指导和鼓励。
八、作业布置1. 根据课堂所学,课后完成一篇习作,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
2. 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联想和想象的理解。
九、教学反思2.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要求。
3. 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指导。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教案《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

《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联想和想象的概念,并掌握其在作文创作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丰富想象力,提高作文创新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提高作文内容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二、教学内容1. 联想和想象的定义及作用2. 联想和想象的方法与技巧3. 如何在作文中运用联想和想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提高作文创新能力。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联想和想象应用于作文创作,使其内容更具生动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联想和想象在作文创作中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联想和想象的定义及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作文中联想和想象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其魅力。
4. 方法与技巧讲解:教授联想和想象的方法与技巧,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5. 练习与指导:布置相关练习题,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纠正错误。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联想和想象在作文创作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所学内容,修改自己之前的作文,尝试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作文内容。
2. 选取一个主题,运用联想和想象写一篇短文。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优秀作文中的联想和想象应用,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其在作文中的作用。
2.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就某一主题进行联想和想象的练习,相互交流,提高合作能力。
3. 个人创作: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作文创作,培养创新能力。
七、评价方法1.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及时反馈。
2. 作文评价: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关注其中联想和想象的应用,给予具体指导。
3.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八、教学评价1. 学生掌握联想和想象的方法与技巧。
2. 学生能够在作文中灵活运用联想和想象,提高作文质量。
3. 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作文内容更具生动性和趣味性。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教案《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教案——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联想和想象在作文写作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作文创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作文的丰富性和创新性。
二、教学内容:1. 联想和想象的定义及作用。
2. 联想和想象在作文中的应用技巧。
3. 作文实例分析与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联想和想象的基本技巧,并在作文中运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提高作文的创新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联想和想象的概念、作用及应用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文实例,引导学生学习借鉴。
3. 实践训练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作文创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联想和想象在作文写作中的重要性。
2.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联想和想象的定义、作用及应用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作文实例,让学生了解联想和想象在作文中的具体运用。
4. 实践训练:布置作文题目,让学生动手实践,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作文创作。
5. 作文讲评:选取部分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分析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进一步改进。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情境教学:创设丰富的情境,引导学生自然地展开联想和想象。
3.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共同提高作文水平。
七、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2. 作品性评价:评价学生在作文中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以及作文的丰富性和创新性。
3.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作文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八、教学资源:1. 参考书籍:提供相关作文指导书籍,供学生课后自学。
2. 网络资源:推荐一些优秀的作文网站和论坛,供学生参考和交流。
3. 作文素材库:整理一份作文素材库,包括名言、故事、人物等,供学生在作文创作中选用。
展开作文的双翼——想象与联想

•
•
四、忘我无私的母爱
1989年5月的最后一天,年仅48岁,正陶醉在即将做外婆的 万分喜悦中的我亲爱的母亲,被突如袭来的脑溢血击到了。她苏 醒时的第一句话是唤着我的乳名,对我先生说:“晓月不能急, 要保住孩子……”生命危在旦夕的母亲,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安危, 而是即将临盆的女儿和未曾谋面的外孙。这纯真、无私、伟大的 爱啊,永远铭刻在我心里! • 还有一个故事也感人肺腑。 • 当年唐山大地震时,有位年轻的母亲正一边织毛衣,一边用 脚踩着摇篮逗她仅五个月的宝贝女儿。天崩地裂的一刹那,母女 一起坠入黑暗无边的废墟,所幸的是母女都有惊无险。惊吓后的 孩子啼哭不止,母亲知道她是饿了,忙开怀喂奶。一天一夜,滴 水未进的母亲奶水枯竭,孩子的哭声越来越弱。绝望的母亲这时 触摸到毛衣针,心里猛地一动,用衣针刺破手指,塞进孩子嘴里。 一周之后,人们发现了这一对母女。孩子安然无恙,小嘴仍吮着 母亲的手指头,但母亲已经气绝。人们惊奇地发现,年轻的母亲 个个手指头都破了一个小洞,而她的脸色象雪一样洁白。原来母 亲为孩子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奶…… • 用自己的鲜血哺育儿女,这是多么忘我无私的母爱啊,沉浸 于万物中,充盈于天地间。
人类社会是由两个苹果组成:一个苹果是牛 顿发现了,引来了现代文明社会,造就了科学; 一个苹果是亚当和夏娃偷吃了,产生了人类,这 是艺术想象。 ——南怀瑾
看第一部分,回答以下 问题: 1、什么是想象? 2、想象有何作用? 3、想象的方式有哪几种? 4、想象要注意什么问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看第二部分,回答以下问题:
• •
三、痛切肺腑的母爱
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在20岁时,下肢不幸瘫痪,青春韶华, 突然间丧失行走能力,这是多么致命的打击!他在很长一段时间 内精神几乎崩溃,其痛苦自不待言。青春致残是不幸的、残酷的, 而双倍的痛苦却加在了体弱的母亲肩上,无助的母亲也痛不欲生。 儿子出门,母亲每天默默送行伫望,但从不问为什么;儿子去地 坛,母亲无数次焦虑地去寻找,看到儿子在园子里,才悄悄离去;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到:母亲整日“心神不定坐卧难宁”, “兼着痛苦、惊恐”地向天祈祷,祈求儿子平安;甚至于作过 “最坏的准备”,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只要 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也行”;重病缠身时,她一如既往 地体贴入微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儿活下去; “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她临终前 大口的吐着鲜血,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 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啊!这是何等痛彻肺腑,肝肠欲 断的爱啊!!!史铁生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要好好儿活! 母亲用自己博大无私的爱抚平了儿子遭受的巨大创伤,让儿子焕 发了新生,增强了活下去、活出个样子的勇气,并活出了令人瞩 目的精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提示:我们重点探讨的是在写作中怎样展开联想和想象。
2.提问:请看画面,(图中是一个圆)请围绕这幅图展开联想和想象,可以想到具体的实物,也可以联想社会人生哲理。
明确:同学们思维的空间已经打开了,大家想出了很多好的答案,那大家是怎么想出来的。很多人可能说不出来,那么我们结合实例推导一下.
作业设计
2、练习二:用两个三角形,一个圆形自由地组成一幅图,画出来配以文字说明。
总结学生作品
3.结语:
不错!想象是放飞的翅膀,想象是宇宙飞船。想象是精卫填海的执著,是夸父追日的信念,是阿里巴巴的"芝麻开门",是海的女儿在日光下化成的七彩泡沫。没有想象,就没有"秦时明月汉时关"的苍凉意境,也不会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雄浑气势,更不会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旷古愁怨。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联想电脑的广告词是:"如果失去了联想,世界将会怎样?"是啊,如果失去了联想,世界将会怎样?无法想象!联想与想象的课堂是有限的,而想象的空间却是无限的,让我们张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在生活的天空里,自由的翱翔.
学生交流。
第三版块:明确联想和想象方法
1、《那个姓张的“老顽童”》、《处变不惊的同桌》
2、《美丽的凌公塘》、《月河之夜》
3、《爱在校园》、《唉,我真后悔》、《寒风中的旋律》
4、《我的好朋友——钢笔》、《我家的文竹》
第四版块:选材
第四版块:审题与选材练习
默读要求,审清题意
1、拟好题目,试着把所选的材料用简短的语言写下来。
3.提问:联想和想象是要注意些什么?
明确:巴尔扎克说过:”想象是一个人双脚行走在大地上,他的脑袋却在腾云驾雾。"这句话形象的揭示了想象既丰富又合理的特征。我们可以抓住事物间相关、相似、相反的联系进行联想和想象。但不要忽略了想象的合理性,因为我们的双脚是行走在大地上的,想象要符合事物特征、生活逻辑,还要讲究美感。如果说"好比大把大把的盐撒向空中"则缺乏美感,不如"片片柳絮因风起"、"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得传神来得美!
明确: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总结如下:(板书)
⒈相关
丰富⒉相似
⒊相反
联想
想象⒈符合特征
合理⒉符合逻辑
⒊讲究完美
第四版块:课堂Biblioteka 练1、练习一:围绕:“石拱桥与彩虹的对话”;“我是一只小小鸟”两则材料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段文字,(100字左右)注意合理性。
讲评:
提问:同学评价一下,那个同学讲的好,为什么?
明确:同学评价得很好!在联想和评价的过程中,不仅仅只是注意到联想、想象的合理性和丰富性,而且关注到了这种联想是不是新颖、是不是另辟蹊径,甚至还开始想到组成文章后体现的主题是不是深刻、是不是有很强的社会意义。这恰恰是我们要强调的,因为,我们要追求的不是为联想而联想、为想象而想象,而是从写作这一目标出发,如何通过合理、巧妙的联想和想象,使我们的文章写得更深刻、更灵活、更具有创新特质。
第二版块:引出什么是联想和想象
问题:这是一段波浪线,由这段波浪线,你可以想到什么?
明确:同学们的思维很活跃!由一段短短的波浪线,我们可以联想到蜿蜒的小路,大海的波涛,音乐那跳动的旋律,也可以想到曲折坎坷的人生之路,灵活机智的办事风格……这中间,有的是具体的,有的是抽象的,而这一切,都是借助于联想和想象实现的。由此看来,联想和想象都是由此及彼的心理过程。“此”就是这条曲线,而这个"彼"可以是具体的画面,也可以是抽象的人生哲理。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习作复习指导之布局谋篇
——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二)
共几课时
课
型
第几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联想和想象方法。
2.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难点
让学生能迅速地根据作文要求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
教学资源
预习设计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导入
第二版块:引出什么是联想和想象
2、学生反馈,及时表扬。
第五版块:小结
畅谈收获
第一板块:导入
写作文时,你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吗?——无话可说!很多同学写作文的时候常感到“无话可说”,其实往往并不记忆仓库里、没有材料,而是不能“浮想联翩”,不能由题目或材料想到与之相关的人、事、物及其所含的道理。也就是大家所说的没思路。构思的确是作文的第一步。有了好的构思,才能够文如泉涌,加之好的语言,才能文采飞扬。那么怎么才能有思路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一下如何打开作文的思路的问题。—展开联想想象的翅膀——文采飞扬。(歌唱家告诉我们,乘上歌声的翅膀,可以到达那最美的地方;老师要告诉你们,张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可以让我们文采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