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课程与教学论(数学)
(完整版)课程与教学论(数学).docx

-课程与教学论 ( 数学 )专业代码( 040102 )主要研究方向1.中学数学教材教法研究2.初等数学研究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类别公共学位课学位基学础课位课学位专业课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学开课学期考核备注时分1 2 3方式10285001英语144444考试10285006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812考试10285007自然辩证法1812考试10285009政治专题讲座362207010101代数基础5433考试07010102实分析与泛函分析10845考试07010103微分流形与Riemann 几何7234考试04010241数学教育心理学5433考试04010242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估5433考试04010243数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5433考试04010244数学教育学5433考试-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续)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学开课学期时分 1 2 3 04010245数学方法论与数学文化概论543304010246数学教育国际比较543304010247中学数学建模与CAI543304010248奥林匹克数学543304010249中学数学现代基础543304010250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5433非选07010304概率论基础7244 10285002日语(二外)144310285003俄语(二外)1443学10285004法语(二外)144310285005德语(二外)1443修位课课考核备注方式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第二学年考试第二学年考试第二学年考试第二学年10285010文献阅读1考查必修学术研讨和学术报告1考查10285011环节210285012实习活动考查。
(完整版)课程与教学论(数学)

-课程与教学论 ( 数学 )专业代码( 040102 )主要研究方向1.中学数学教材教法研究2.初等数学研究课程设置和课程讲课类别公共学位课学位基学础课位课学位专业课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学开课学期核查备注时分1 2 3方式10285001英语144444考试10285006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812考试10285007自然辩证法1812考试10285009政治专题讲座362207010101代数基础5433考试07010102实解析与泛函解析10845考试07010103微分流形与Riemann 几何7234考试04010241数学教育心理学5433考试04010242数学教育丈量与评估5433考试04010243数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5433考试04010244数学教育学5433考试-课程设置和课程讲课(续)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学开课学期时分 1 2 3 04010245数学方法论与数学文化概论543304010246数学教育国际比较543304010247中学数学建模与CAI543304010248奥林匹克数学543304010249中学数学现代基础543304010250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5433非选07010304概率论基础7244 10285002日语(二外)144310285003俄语(二外)1443学10285004法语(二外)144310285005德语(二外)1443修位课课核查备注方式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第二学年考试第二学年考试第二学年考试第二学年10285010文件阅读1察看必修学术商讲和学术报告1察看10285011环节210285012实习活动察看。
(完整版)课程与教学论简答题、论述题

科目:课程与教学论1.1.博比特的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1.2.简述博比特的课程开发的具体步骤。
1.3.简述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的步骤。
1.4.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有何区别?1.5.简述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结构的优点。
1.6.简述施瓦布的“折中的艺术”。
1.7.“概念重建主义者”认为传统课程理论存在的缺陷是什么?1.8.拉特克教学论的特点是什么? 1.9.卢梭的发现教学论的内涵是什么?1.10.赫尔巴特所提出的教学的“形式阶段”是什么?1.11.20世纪教学研究的发展线索是什么?1.12.课程的内涵及其发展趋势怎样?1.13.“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两种理论倾向是什么?1.14.简述卢梭的“自然教育论”。
1.15.“主动作业”的涵义及特点是什么?1.16.教学的涵义是什么?1.17.课程与教学相分离产生的弊端是什么?2.1.什么是课程开发以及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2.2.“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3.教育目标的确定要依据的来源是什么?2.4.怎样通过分析当代生活以得出教育目标?2.5.泰勒提出的选择学习经验的一般原则是什么?2.6.简述编制理想的评价工具需要经过的阶段。
2.7.简述过程模式中的“过程原则”。
2.8.有意义学习产生的条件是什么?2.9.先行组织者有助于促进知识的学习和保持表现在哪些方面?2.10.简述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
2.11.简述范例教学模式的教学论原则。
2.12.范例的基本特征及其选择原则是什么?2.13.构成泰勒原理中课程开发的四个环节的关系怎样?2.14.赞科夫的教学原则有哪些?2.15.程序教学的设计原则有哪些?2.16.简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信念。
2.17.非指导性教学的要旨及基本特征是什么?3.1.简述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与教学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
3.2.教育目标的功能是什么?3.3.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主要功能是什么?3.4.将学科发展确定为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来源需要注意认识哪些问题?3.5.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典型特征是什么?3.6.艾斯纳是怎样区分“教学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的?3.7.简单叙述“学术中心课程”、“儿童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各自的涵义。
中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中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一、课程论1.什么是数学?(课程标准)答: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
2.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特点。
答: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存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基础。
(性质)。
3.高中阶段课程特点。
答:高中数学课程对于认识数学与自然、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高中数学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中数学课程是学习高中物理、化学、技术等课程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同时。
它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4.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基本理念。
答:(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挥在那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4)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与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5)信息技术的发挥在那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5.数学教学活动的基本理念答:(1)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
(2)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种种学生对技术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4)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5)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6)合理把握“综合与实践”的实施。
课程与教学论(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课程与教学论(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40102)一、培养目标在学校的总体培养目标要求基础上,我们提出本学科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如下: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具有较为扎实的数学基础和教育学基础,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较为系统地掌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了解与初步应用相关的数学教育技术手段,掌握一门外国语,关注国内外数学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发展过程和最新动态;在本学科前沿问题的探索中,有积极参与的意识、学术对话的能力、科研合作的精神;德才兼备,身心健康,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相关领域的数学课程设计、开发与研究,培养能够从事数学教育的教学人才或教学管理人才。
二、研究方向:一级学科名称:教育学二级学科名称:课程与教学论(数学)具体可分为:1、数学教育与数学文化2、数学方法论3、现代数学教育方法4、竞赛数学三、学习年限及时间分配硕士生的学制为2年。
课程学习在前2个学期内完成,学位论文时间不应少于1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见附表1五、文献阅读根据本专业对硕士研究生论文工作文献阅读量的需求、我们拟定从入学的第二学期开始,第三学期末结束。
阅读文献的目的是能够了解国外数学教育的基本发展状况及当前数学教育领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考核通过,获得1个必修学分。
六、教学实践教学实践是本专业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一般安排在第3、4学期。
所实践的课程应为数学教育或相关专业(如高等数学等)的课程,由导师亲自指导或委托有关课程主讲教师负责指导。
本环节包括研究生的见习、试讲、授课、做助教等方面的工作。
在见习、试讲的基础上,研究生应当亲自授课不少于8学时。
上课时由导师或具有经验的老教师听课,做具体指导和评价工作。
此外,研究生还可以适当地跟班做辅导教师,做答疑和批改作业等工作。
教学实践结束,经考察合格可以记1学分。
七、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的形式有收集资料、参加学术会议等。
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
调研工作前,硕士生拟定调研计划;调研工作结束后,硕士生应写出调查报告,并由导师评定成绩。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及答案(完整版)3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以及答案一、选择题1、数学的属性表现在:数学是一门既研究空间形式,又研究空间关系的科学。
既研究数量关系又研究数量形式的科学。
2、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结构的呈现方式:1、螺旋递进式的体系组织 2、逻辑推理式的知识呈现 3、模仿例题式的练习配套3、按照我国比较传统的认识,将数学能力结构分为:(1)运算能力。
(2)空间想象能力。
(3)数学观察能力。
(4)数学记忆能力。
(5)数学思维能力。
4、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分解为:环境、情绪、社会、生理和心理五大类。
有简单地分解为:生理、心理和社会三大类。
5、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任务呈现方式:1、情景呈现2、复习导入 3、直接呈现6、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1)、环套式的组织形式 2)、回旋式的组织形式3)多项式的组织形式 4)、反推式的组织形式7、弗莱登塔尔认为,丰富的教学情景包括:(1)场所;(2)故事;(3)设计;(4)主题;(5)剪辑。
8、教学方法的基本类型:1、提示型的教学方法2、问题解决型的教学方法 3、自主型的教学方法9、教学设计的学习需要分析包括学习的:1、学生分析的内容 2、学生分析的任务10、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由下列哪几部分组成: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等四大领域。
11、设计教学方案的基本内容包括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
一般是从设计教学目标开始。
12、学习评价的价值:(1)导向价值;(2)反馈价值;(3)诊断价值;(4)激励价值;(5)研究价值。
13、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1)、前期组织准备(2)、任务提出(3)、理解数学(4)、学习评价。
14、课堂活动的构成要素:教师、学生、教材与环境四个要素所构成,四要素的构成方式具有动态性和生成性的特点。
15、数学概念引入的基本策略:1、生活化策略 2、操作性策略3、情境激疑策略4、知识迁移策略16、影响儿童概念学习的因素主要有:儿童的经验,儿童的语言发展,儿童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儿童的思维水平等等。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第三章

课程目标
理解数学课程与教学的发展历 程和基本理论,掌握数学教育 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学会运用数学课程与教学的理 论和方法,分析实际教学案例,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数学教育的兴趣和 热情,增强其从事数学教育工 作的信心和责任感。
数学课程设计的方法和原则
本章总结
数学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数学评价与反思的策略
重点分析
本章总结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在 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 作用
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师 生互动与合作
数学课程设计的核心 要素和实施要点
本章总结
01
数学评价与反思的实践意义和 价值
02
本章小结
03
04
本章对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进行 了全面的概述,为后续章节的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第三章
• 引言 •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历程 •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基础 •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应用与实践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主题简介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是研究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的学科,其第三章主要探讨数 学课程与教学的历史演变、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
这一章将介绍数学教育的发展历程,从古代数学教育到现代数学教育,分析不同历 史时期数学教育的特点、理念和教学方法。
课程设计
课程目标设定
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确保课程 内容和教学活动与目标相一致。
内容选择与组织
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学科特点,选择 合适的教学内容,并合理安排教学 进度。
课程资源开发
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如教材、课件、 教具等,丰富课程内容,提高教学 效果。
(完整版)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题答案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试卷封面*名:***单位:河南省潢川高中专业:数学考试科目: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分数:年月日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考试试卷评分表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卷一、名词解释(本题共20分,每个4分)1. 数学课程数学课程是按照社会需要,具有明确目标,有计划的根据学生的可接受水平,从人类以往获得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经验中有选择的组织起来的学科体系和实施计划及其实施中所经验的全部历程。
2. 数学教学数学教学是师生双方为了达到数学教学目标,以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为中介,教师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开展的一种特殊认识活动。
3. 数学能力数学能力是理解数学的 (以及类似的 )问题、符号、方法和证明的本质的能力;是学会它们 ,在记忆中保持和再现它们的能力;是把它们同其他问题、符号、方法和证明结合起来的能力;也是在解数学的 (或类似的 )课题时运用它们的能力。
4. 探究学习探究学习即从数学教学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恰当的问题情境,通过学生自主及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二、简述题(本题共50分,每小题10分)1. 简述影响数学课程设置的因素。
答:影响课程设置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课程内部的因素,有又来自课程外部的一系列因素。
这些因素是课程改革、更新、发展的基本依据和必须条件。
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各主要的因素:社会因素、数学因素、学生因素、教师因素、教育理论因素、课程的历史因素。
2.简述现代数学教学观。
答:现代意义下的数学教学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学教学的交往、互动性(二)、数学教学的过程性。
所谓教师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数学活动,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含义: 1 、让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2 、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
在使用操作学习数学时,应注意如下三点:第一,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考试
第二学年
10285005
德语(二外)
144
3
考试
第二学年
必修
环节
10285010
文献阅读
1
考查
10285011
学术研讨和学术报告
1
考查
10285012
实习活动
2
考查
课程与教学论(数学)
专业代码(040102)
主要研究方向
1.中学数学教材教法研究
2.初等数学研究
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备注
1
2
3
学
位
课
公
共
学
位
课
10285001
英语
144
4
4
4
考试
10285006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8
1
2
考试
10285007
自然辩证法
18
数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54
3
3
考试
04010244
数学教育学
54
3
3
考试
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续)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备注
1
2
3
非
学
位
课
选
修
课
04010245
数学方法论与数学文化概论
54
3
3
考试
04010246
数学教育国际比较
54
3
3
考试
04010247
中学数学建模与CAI
54
3
3
考试
04010248
奥林匹克数学
54
3
3
考试
04010249
中学数学现代基础
54
3
3
考试
04010250
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54
3
3
考试
07010304
概率论基础
72
4
4
考试
10第二学年
10285003
俄语(二外)
144
3
考试
第二学年
10285004
法语(二外)
1
2
考试
10285009
政治专题讲座
36
2
2
学
位
基
础
课
07010101
代数基础
54
3
3
考试
07010102
实分析与泛函分析
108
4
5
考试
07010103
微分流形与Riemann几何
72
3
4
考试
学
位
专
业
课
04010241
数学教育心理学
54
3
3
考试
04010242
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估
54
3
3
考试
0401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