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系统稳态模拟的基本方法及应用

合集下载

化工系统工程__化工过程系统稳态模拟与分析(可编辑)

化工系统工程__化工过程系统稳态模拟与分析(可编辑)

化工系统工程__化工过程系统稳态模拟与分析2 化工过程系统稳态模拟与分析概述通过对化工工艺流程系统进行稳态模拟与分析也就是对过程系统建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求解可以解决下述三方面的问题①过程系统的分析与模拟②过程系统设计③过程系统参数优化①过程系统的分析模拟对某个给定的过程系统模型进行模拟求解可得出该系统的全部状态变量从而可以对该过程系统进行工况分析如图21所示②过程系统设计当对某个或某些系统变量提出设计规定要求时通过调整某些决策变量使模拟结果满足设计规定要求如图22所示③过程系统参数优化过程系统模型与最优化模型联解得到一组使工况目标函数最佳的决策变量优化变量从而实施最佳工况如图所示 2 化工过程系统稳态模拟与分析相关的基本概念 1 系统为了某种目标由共同的物料流或信息流联系在一起的单元组合而形成的整体称为系统 2 子系统组成系统的系统下一层次的事物简单系统子系统就是某个单元复杂系统它的子系统又可能包含有子系统基本概念 3 系统的特性由两方面构成 1系统内各个单元的特性复杂系统则是各子系统的特性 2系统流程的结构特性树结构和再循环结构的概念 4 过程拓扑将过程流程图转换为信息流程图再把信息流程图转变为过程矩阵的过程称为过程拓扑过程流程→信息流程用有向线段表示信息流用方框表示设备或节点信息流程→过程矩阵将信息流程数字化使计算机可以识别根据信息流图可以得出过程矩阵 2.1 过程系统模拟的基本方法过程系统模拟计算量大且复杂手工计算难以完成计算机和计算技术的发展为过程系统的整体研究提供了技术手段各种类型的过程系统模拟软件不断出现但就其模拟计算求解方法而言可以归纳为三类序贯模块法 Sequentia1 Modular Method 面向方程法 Equation Oriented Method 联立方程法联立模块法 Stmultaneously Modular Method 2 11过程系统模拟的序贯模块法序贯模块法按照由各种单元模块组成的过程系统的结构序贯的对各单元模块进行计算从而完成该过程系统的模拟计算的方法序贯模块法对过程系统的模拟以单元模块的模拟计算为基础依据单元模块入口的物流信息以及足够的定义单元特性的信息计算出单元出口物流的信息序贯模块法的优点与实际过程的直观联系强模拟系统软件的建立维护和扩充都很方便易于通用化计算出错时易于诊断出错位置序贯模块法的主要缺点计算效率较低尤其是解决设计和优化问题时计算效率更低序贯模块法计算效率低的原因只能根据模块的输入物流信息计算输出物流信息在进行系统模拟的过程中对有再循环物流单元模块的计算需要考虑断裂物流收敛计算使问题复杂 2 12 过程系统模拟的面向方程法面向方程法将描述整个过程系统的数学方程式联立求解从而得出模拟计算结果的方法面向方程法又称联立方程法面向方程法的优点可以根据问题的要求灵活地确定输入输出变量而不受实际物流和流程结构的影响模型中所有的方程可同时计算和同步收敛面向方程法的问题形成通用软件比较困难不能利用现有大量丰富的单元模块缺乏与实际流程的直观联系计算失败之后难于诊断错误所在对初值的要求比较苛刻计算技术难度较大等 2 13 过程系统模拟的联立模块法联立模块法将过程系统的简化模型方程与单元模块严格模型交替求解又被称作双层法 2.2 过程系统模拟的序贯模块法 2.2.1序贯模块法的基本原理单元模块依据相应过程单元的数学模型和求解算法编制而成的子程序如图28 a 中的闪蒸单元可依据闪蒸单元模型和算法编制成闪蒸单元模块单元模块的单向性结定单元模块的输入物流变量及参数可计算出相应的输出物流变量但不能由检出变量计算输入变量也不能由输入输出变量计算模块参数序贯模块法的基本思想从系统入口物流开始经过对该物流变量进入的单元模块的计算得到输出物流变量这个输出物流变量就是下一个相邻单元的输入物流变量依次逐个的计算过程系统中的各个单元最终计算出系统的输出物流计算得出过程系统中所有的物流变量值即状态变量值 2.2.2 再循环物流的断裂当涉及的系统为无再循环流的树形结构时序贯模块法的模拟计算顺序可以按过程单元的排列顺序一一顺利完成用序贯模块法处理具有再循环物流系统的模拟计算时需要用到系统分解断裂 Tearing 和收敛 Convergence 等多项技术 Step1 假定断裂物流S4的变量值然后依次计算单元模块ABC得到物流S4的变量值 Step2利用收敛单元比较S4与S4的相应变量值若不等则改变S4为新的变量值重复Step1过程直到S4与S4两个变量值相等为止问题收敛单元设置在哪个物流处既如何选择断裂物流本问题中不仅可以是物流S4处也可以设置在物流S2或S3处对于复杂系统收敛单元设置的位置不同其效果也将不同究竟设置在何处为好这要通过断裂技术去解决如何得到新的S4变量值如何保证计算收敛如何加快收敛取决于收敛算法还与断裂物流变量的特性有关 2.2.2 再循环物流的断裂 1 断裂的基本概念首先考察方程组的断裂假设有一个由四个方程四个未知变量组成的方程组也可以由另外的方式进行求解例如假设x2的猜值则 f1解出x3 f2解出x4 f3解出x1 最后利用f4来检验最初没定的猜值x2 是否正确如果f4为零则可认为得到了方程组的解若此处的f4 不为零则需修正x2的值再重新进行迭代计算这样可将四维求解问题降阶成了四个一维问题通过迭代计算把高级方程组降阶为低级方程组的办法称为断裂考察过程系统中的不可分隔子系统如图211断裂物流可以选为S10当然也可以选为S11选择不同的断裂物流则其相应的迭代序列也不一样从表面上看上列的两种计算序列似乎没有什么很大的区别但由于系统中各物流及其变量特性的不同在收敛计算上常是有很大差异的如变量个数的多少方程求解的难易程度等如何选择断裂物流确定迭代序列是实施序贯模块法进行过程系统模拟计算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2 断裂方法的研究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有人提出了断裂的思想此后随着流程模拟技术的不断发展有关研究断裂的文章不断出现他们提出判断最佳断裂的准则分为四类 1 断裂的物流数最少 2 断裂物流的变量数最少 3 断裂物流的权重因子之和最少 4 断裂回路的总次数最少另一种归纳 1断裂的流股数目最少 2断裂流股包含的变量数目最少 3对每一流股选定一个权因子该权因子数值反映了断裂该流股时迭代计算的困难程度应当使所有的断裂流股权因子数值总和最小4选择一组断裂流股使直接代入法具有最好的收敛特性四条准则是一般性的原则 3 回路矩阵过程系统中的简单回路可以用回路矩阵 1oop/stream Matrix 表示矩阵中的行代表回路列代表物流若某回路i中包括有物流J则相应的矩阵元素aij=1否则为空白或零不独立的列 f 1 与 f 值较大的列相比较若某列中的非零元素与 f 值较大列的非零元素同行则该列相对于 f 值大的列不独立如S2的f 值较大与其余小于它的列相比较会发现S2的非零元素为C行和A行而S1列C行非零 S3A行非零其余列中无与S2同行的非零的元素则判别出 S1 S3相对于S2不独立表示为 S1 S3 S2 S5 S6 S4 流股断裂方法一L - R 分解法 L – R分解法遵循的原则断裂流股数目最少且将所有循环路打开例现有一个为最大循环网的不可分割子系统其信息流图如下1 42 53 S4 S3 S2 S1 S6 S5 S7 S8 4流股断裂方法分析在这个信息流程图中有 8个流股S1S2 S8 五个节点12345构成了ABCD四个环路 1 4 2 5 3 S4 S3 S2 S1 S6 S5 S7 S8 A D C B在Lee – Rudd 法中首先分析信息流图再用环路矩阵表示出来 A B C D 环路S1 S2 S3 S4 S5 S6 S7 S8 01 1 0 0 0 0 0 0 00 0 0 0 1 1 1 1 01 0 0 0 0 0 0 0 11 1 1 0 流股 f R 1 42 53 S4 S3 S2 S1 S6 S5 S7 S8A C DB 矩阵做法Si 流股若在 A 环中出现则标 1若不出现则标 0例如 A 环由S2S3 两流股构成其余为零矩阵中还有加和行用f 表示它由每一列中的非零元素加和构成加和列R它将每一行非零元素加和构成 f 称为环路频率代表某流股出现在所有环路中的次数R 称为环路的秩代表某环路中包含的流股总数经运算可得出加和 f 和R值环路矩阵成为下面样子 A B C D S1 S2 S3 S4 S5 S6 S7 S8 0 1 1 0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0 1 0 0 0 0 0 0 0 1 1 1 10 R 2 2 3 4 f 1 2 1 2 1 1 2 1 不独立的列 A B C D S1 S2 S3 S4 S5S6 S7 S8 0 1 1 0 0 00 0 0 0 0 0 0 0 11 1 1 0 1 0 0 0 00 0 0 1 1 1 1 0 R 2 2 34 f 1 2 1 2 1 1 2 1 不独立的列基本概念工艺流程图过程流程过程拓扑举例信息流图-13 序贯模块法的基础是单元模块子程序通常单元模块与过程单元是一一对应的过程单元的输入物流变量即为单元模块的输入单元模块的输出即为过程单元的输出物流变量如 A B H G F E C D 系统分解对复杂系统将所有模型方程全部联立求解很困难直接用序贯法又存在相互影响这时可将该系统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各自联解再序贯求解将大的复杂系统分解为若干个小的子系统的过程称为大系统的分解目的是识别出不可分割子系统 AB H G F ECD 不可分割子系统不相关子系统 A B H G FE C D A B C A B CG F E D 流股断裂 Tearing 一般对于大系统分解得到的子系统已是不可分隔的如ABC构成的当这样的子系统仍很复杂时联立求解仍困难若断开某一个流股则可采用序贯法求解而断开的流股变量则作为迭代变量选择断裂流股是该技术的关键 A B H G F E C D 断裂物流迭代计算步骤如下该方程组可以通过联立求解得到它的解图210 描述了断裂的过程其中流股x2称为断裂流股该流股只有一个变量x2 称为迭代变量流股的收敛性指的就是其中变量x2 的收敛性能问题如果不选择流股x2是否可达到简化的目的。

过程分析与合成.

过程分析与合成.

定要求,如图2-7所示。




决策变量
过程系统模型 状态变量
满足设计 规定否?
设计结果 T
F
调整
图2-7 过程系统设计
过程系统模拟的三类问题
(3)过程系统参数优化
过程系统模型与最优化模型联解得到一组使工 况目标函数最佳的决策变量(优化变量),从而实 施最佳工况,如图2-8所示。
决策变量
参 数
过程系统模 型
过程系统模拟的三类问题及 三种基本方法
专业:化学工程 姓名: hh
目录
2.2.1 过程系统模拟的三类问题 2.2.2 过程系统模拟的三种基本方法
过程系统模拟的三类问题
化工过程系统的稳态模拟与分析,就是对化工工艺流 程系统进行稳态与分析。模拟是对过程系统模型的求解。 通过解决下述三类问题。
(1)过程系统的模拟分析
过程系统模拟的联立模块法
1、定义 将过程系统的近似模型方程与单元模块交替求解。联
立模块法又被称作双层法。
图2-11
图2-12
过程系统模拟的联立模块法
2、优点 ①使用序贯模块法积累的大量模块; ②可将流程收敛和设计约束收敛合并处理; ③只须求解各单元过程的外部变量,对计算机内存要求减
少。
过程系统模拟的联立模块法
3、缺点 ①将严格模型转化为简化模型,花费机时长。 ②求解优化问题时,解的一致性发生矛盾。
过程系统模拟的联立模块法

优点

序 贯 模 块 法
与工程师直观经验一致, 便于学习使用; 易于通用化,已积累了丰富的单 元模块; 需要计算机内存较小; 有错误易于诊断检查
解算快; 面 模拟型计算与设计型计算一样; 向 适合最优化计算,效率高; 方 便于与动态模拟联合实现; 程

aspen 讲义

aspen 讲义
*石油和合成燃料的定性及模拟
*独一无二的、严格的电解质模拟
*固体处理功能
*反馈和前馈控制功能
*自动的流程排序和收敛
*成本和经济综合评价系统
*灵敏度和工况研究分析
*最先进的优化功能
*非常有用的接口功能
*交互式模拟计算
二、序贯模块法模拟
ASPEN PLUS采用序贯模块法进行流程模拟。彼此独立的各个单元模块通过中间物流连接。流程按顺序求解,某一单元操作模块的出口物流是流程中下一个单元操作模块的进料物流。
;/()[ ] = & ' "
3.一级关键字在第一列开始,二级关键字在第二列以外的任一列开始。
4.语段可以按任意次序输入。
5.超过一行的语句为了续行,必须在该行的末尾加一个&号;若这一行是以斜杠结尾或在引号内的字符串超过一行要续行时,可不用&号;在上述各情况下,继续行的第一列应为空格。
6.在分号(;)后的行是注释行。
PROPERTIES(物性)
在ASPEN PLUS中,用于计算热力学性质和传递性质的方法和模型都组装为选择集。
一个选择集是物性方法和模型的集合。
一个标准的选择集含有计算液相和汽相中下列性质的所有必需方法和模型:
—热力学性质:
—逸度系数(K-values)
—焓
—熵
—自由能
—摩尔体积(密度)
—传递性质:
第一章前言
第一节化工过程流程摸拟的基本概念
一、化工过程流程模拟
化工过程流程模拟就是借助计算机求解整个化工生产过程的数学模型,得到有关该化工过程的性能的信息。
二、稳态模拟和动态模拟
化工流程模拟可分为稳态模拟和动态模拟。稳态模拟是模拟一个稳态的化工生产操作过程。一头是稳定地连续进料,中间经过一系列稳定连续的加工操作,最后从另一头稳定连续的提供出化工产品的工厂或装置都属于稳定操作过程。我厂绝大多数生产装置都是稳态生产过程,例如,乙烯裂解装置、原油加工装置等。动态模拟系统是模拟不稳定的生产过程,例如间歇操作反应釜的生产过程、装置的开停工过程都属于不稳定的生产过程。目前,由于化工流程稳态模拟系统与动态模拟系统相比,较为成熟,且应用范围较广。所以化工流程模拟一般是指化工流程稳态模拟。

稳态法的原理

稳态法的原理

稳态法的原理
稳态法是一种用于分析动态系统稳定状态的方法。

它基于平衡原理,通过系统输入、输出和内在能量以及物质交换的平衡条件来研究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

稳态法的基本原理是建立一个稳态方程组,其中包括系统中涉及的各种输入、输出和内部转换过程的代数表达式。

这些方程描述了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平衡关系。

通过求解这个方程组,我们可以确定系统的稳定状态。

在使用稳态法进行分析时,我们首先需要确定系统的输入和输出。

输入可能包括外部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如材料的供应和能量的输入。

输出可能包括产品的产出以及废物和副产物的产生。

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系统内部可能存在的转换过程,如化学反应、能量转换等。

接下来,我们利用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原理来建立系统的稳态方程组。

这些方程可以反映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平衡关系。

通过对这些方程进行求解,可以得到系统稳定状态下各个物质和能量的浓度、温度、压力等特性。

稳态法的一个重要应用是用于优化系统运行条件。

通过分析系统的稳态行为,我们可以确定使系统达到最佳性能的操作条件。

例如,在化工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稳态法来确定最佳的反应温度、压力等条件,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总之,稳态法通过建立系统的稳态方程组,利用物质和能量的
平衡原理来分析系统的稳定状态。

它是研究动态系统行为和优化运行条件的重要工具。

电力系统的稳态与暂态分析方法

电力系统的稳态与暂态分析方法

电力系统的稳态与暂态分析方法稳态和暂态是电力系统分析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稳态分析主要用于评估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的性能和稳定性,而暂态分析则关注电力系统在发生故障或其他异常情况下的响应和恢复过程。

本文将介绍电力系统中的稳态与暂态分析方法,并探讨其在电力系统规划、运行和故障处理中的应用。

一、稳态分析方法稳态是指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各电压、电流和功率等参数保持在稳定状态的能力。

稳态分析主要涉及电压、功率、功率因数等参数的计算和评估。

常用的稳态分析方法包括潮流计算、负荷流计算、电压稳定性评估等。

1. 潮流计算潮流计算是稳态分析中最基础的方法之一,用于计算电力系统中各节点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等参数。

通过潮流计算,可以确定电力系统中各节点的电压稳定程度,评估传输能力和合理分配负载等。

常用的潮流计算方法包括高斯-赛德尔法、牛顿-拉夫逊法等。

2. 负荷流计算负荷流计算是潮流计算的一种特殊形式,用于分析电力系统中负载的分布和负载对系统潮流的影响。

负荷流计算可以帮助确定合理的负载分配方案,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3. 电压稳定性评估电压稳定性是一个评估电力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在大规模电力系统中。

电压稳定性评估主要通过计算稳态电压变化范围和电压裕度等参数来判断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二、暂态分析方法暂态是指电力系统在出现故障或其他异常情况下,系统中各参数发生瞬时变化并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过程。

暂态分析主要关注电力系统在故障发生后的动态响应和恢复。

常用的暂态分析方法包括短路分析、稳定性分析和电磁暂态分析等。

1. 短路分析短路分析主要用于分析电力系统中发生短路故障时的电流和电压等参数的变化。

通过短路分析,可以确定故障点、故障类型和故障电流等信息,为故障处理和保护设备的选择提供依据。

2. 稳定性分析稳定性分析是评估电力系统在故障发生后是否能够保持稳定运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稳定性分析主要关注系统的动态行为和振荡特性,通过模拟故障后系统的响应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和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教学大纲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教学大纲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基本信息适应对象:化学工程与工艺、课程代码:41E01016学时分配:32赋予学分:2学分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化工原理、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学反应工程后续课程:化工设计、化工过程开发二、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课程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应用性、研究性特色的化工类专业主干课程,以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为主线,培养成人教育学生将实践经验与所学知识相结合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2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了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等课程的基础上,学会以系统工程的方法来处理化工过程的分析与合成问题。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以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为主线,培养学生将实践经验与所学知识相结合、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将实验室研究成果(新工艺、新产品等)实现工业化的主要方法,掌握化工过程及系统工程的发展概况;氨合成工艺介绍了化工过程系统稳态模拟方法及其分析求解方法;化工过程系统动态模拟的特性、方法及数学处理;化工过程系统的优化和求解方法;化工生产过程操作工况调优的数学模型及调优计算,以及人工神经元网络的基础知识;间歇化工过程的基本概念、模型化方法及设计优化;换热网络的合成及其夹点技术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分离塔序列合成的方法等环节的过程研究。

通过列举大量化工过程开发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正确的理论指导、科学的实验方法、以及工艺与工程相结合的工程观念在化工过程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内容与安排第一章绪论(课堂讲授学时:2)1.1 化工过程1.2 化工过程生产操作控制1.3 化工过程的分析与合成1.4 化工过程模拟系统1.5 化工企业CIPS技术第二章化工过程系统稳态模拟与分析(课堂讲授学时:4)2.1 典型的稳态模拟与分析问题2.2 过程系统模拟的三类问题及三种基本方法2.3 过程系统模拟的序贯模块法2.4 过程系统模拟的面向方程法2.5 过程系统模拟的联立模块法2.6 氨合成工艺流程的模拟与分析第三章化工过程系统动态模拟与分析(课堂讲授学时:4)3.1 化工过程系统的动态模型3.2 连续搅拌罐反应器的动态特性3.3 精馏塔的动态特性第四章化工过程系统的优化(课堂讲授学时:4)4.1 概述4.2 化工过程系统优化问题基本概念4.3 化工过程系统最优化问题的类型4.4 化工过程中的线性规划问题4.5 化工过程中非线性规划问题的解析求解4.6 化工过程中非线性规划问题的数值求解第五章化工生产过程操作工况调优(课堂讲授学时:2)5.1 化工生产过程操作工况调优的作用与意义5.2 化工生产过程操作工况离线调优的方法第六章间歇化工过程(课堂讲授学时:6)6.1 间歇过程与连续过程6.2 过程动态模型及模拟6.3 间歇过程的最优时间表6.4 多产品间歇过程的设备设计与优化第七章换热网络合成(课堂讲授学时:4)7.1 化工生产流程中换热网络的作用和意义7.2 换热网络合成问题7.3 换热网络合成--夹点技术7.4 夹点法设计能量最优的换热网络第八章分离塔序列的综合(课堂讲授学时:6)8.1 精馏塔分离序列综合概况8.2 分离序列综合的基本概念8.3 动态规划法8.4 分离度系数有序探试法8.5 相对费用函数法8.6 分离序列综合过程的评价五、教学设备和设施多媒体教室、黑板、黑板笔六、课程考核与评估期末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00min。

稳态与非稳态热传导问题的数值模拟

稳态与非稳态热传导问题的数值模拟

稳态与非稳态热传导问题的数值模拟热传导是物体中热量传输的过程,它在生产和生活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热传导的过程中,热量从高温区向低温区传播,同时产生热流。

在工程领域中,热传导的过程常常需要进行数值模拟,以便更好地预测材料的热传导过程。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稳态与非稳态热传导问题的数值模拟方法及其应用。

1. 稳态热传导问题稳态热传导问题是指物体中温度分布随时间不发生变化,也就是说,热量在物体内部没有积累或损失。

这类问题通常使用拉普拉斯方程来描述,即:∇·(k∇T) = 0其中,T 是温度分布,k 是热传导系数。

由于热传导系数一般取决于温度,因此需要使用一定的迭代方法,如高斯-赛德尔迭代法、雅可比迭代法等等,来求解该方程。

在实际的工程领域中,稳态热传导的数值模拟运用非常广泛。

例如,汽车发动机的温度控制和机械零件的热稳定性分析等都需要进行稳态热传导模拟,以保证工艺和质量。

2. 非稳态热传导问题非稳态热传导问题是指物体中温度分布随时间发生变化的情况。

这类问题与时间和空间有关,需要使用偏微分方程来描述。

例如,常见的热传导方程为:∂T/∂t = α∇²T + Q其中,α 为热扩散系数,Q 为热源。

解决该方程需要使用数值方法,如有限元方法、有限差分法等等。

非稳态热传导问题的数值模拟应用广泛,例如,液体储罐中液体的温度变化、电子设备散热分析等。

在高温环境下,热量的传递通常是非稳态的,因此该类问题的数值模拟更为常见。

3. 数值模拟方法无论是稳态还是非稳态热传导问题,数值模拟都需要使用适当的方法来求解热传导方程。

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数值模拟方法。

(1)有限元方法有限元方法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数值计算方法,在热传导问题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该方法将连续的物理量离散成一组有限的基函数,再用这些基函数对问题进行近似求解,从而得到数值解。

有限元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区域分割成有限数量的小元素,每个小元素可以用一组简单的函数来描述,这些函数称为形函数。

化工系统工程稳态模拟

化工系统工程稳态模拟
4. 缩短研发周期
通过模拟实验代替实际实验,可以大大缩短新产品的研发 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02
化工系统稳态模拟基础
化工系统简介
01
02
03
化工系统
指由多个化学反应和物理 过程组成的复杂系统,包 括原料的输入、反应过程、 产物的输出等。
化工系统的特点
具有高度的复杂性、非线 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 涉及大量的物质、能量和 信息流动。
背景
随着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生产过程越来越复杂,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优化要 求也越来越高。稳态模拟作为化工系统工程中的重要技术手段,能够为实际生 产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稳态模拟的定义和重要性
定义
稳态模拟是指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平衡、能量平衡和 化学反应等进行的数学建模和计算机模拟。在稳态模拟中 ,系统的状态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不随时间变 化。
06
结论与展望
结论
稳态模拟是化工系统工程中的重要手段,通过模拟可以预测实际生产过程中可能出 现的各种情况,为优化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有力支持。
稳态模拟技术在化工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能耗 和环境污染,为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稳态模拟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如模型精度、计算效率和数据 可靠性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重要性
稳态模拟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优化工艺参数
通过模拟不同工艺参数下的系统性能,可以找到最优的工 艺参数组合,提高产品质量和生效率。
2. 降低能耗
通过模拟不同操作条件下的能耗情况,可以找出最优的能 源利用方案,降低生产成本。
3. 提高安全性
通过模拟潜在的危险操作和事故情况,可以预测系统的安 全性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 13
得子系统的所有简单回路均被断裂。当然我们需要找到最优的断裂方式使得我们的计算简 单,易于收敛。通常我们的最优断裂方式判据有以下几个: 1) 断裂流线数量最少; 2) 断裂流线的物流变量总数最少; 3) 断裂流线的加权和最小,权重即反映断裂该流线对迭代收敛影响的困难程度; 4) 断裂简单回路的总次数最少, 避免一个简单回路被断裂多次, 每个简单回路最好只 被断裂 1 次。 一般我们有以下几种断裂方法。 1)基本断裂法(判据 3) 基本断裂法的优化模型可以表示为 ;s.t.
2 / 13
提出任务将 问题明确化
第一步:提出问题。正确 把握问题的主要矛盾
过程机理研究
第二步:找寻过程一直规 律,奠定过程的理论基础
物性数据 过程数据 成本核算数据 程序
化工基础数 据的收集整 理
第三步: 收集整理过程基 础数据 第四步:忽略次要因素,
单元过程模型库
建立数学模 型
将 变 化 不 大的参数 做常 数处理简化模型, 有时还 需进行模式识别 第五步: 最好从已有的计 算程序中挑选, 无合适的 则需自行编程解决
,有流线从节点i流向j;rij 0,无流线从节点i流向j。 示方阵元素,则: rij 1 将矩阵
写好后,首先从相邻矩阵中剔除元素全为零的列及对应的行,将序号写在求解序列的前面; 剔除元素全为零的行及其相应的列, 将序号写在求解序列的后面; 其次运用通路搜索法在相 邻矩阵中找到回路, 用虚拟节点代表回路代替相邻矩阵中的相应节点。 重复上述两步直至删 除所有节点,最后得到不可分割子系统并确定求解的顺序。 3.1.2 不可分割子系统的断裂 采用序贯分析法进行模拟计算时, 当进行至有回路的子系统时, 我们需先计算这个子系 统的数据流,但是它是带有回路的,这就需要我们断裂其中若干流向,赋予被断裂的物流以 假定值, 通过层级的迭代计算得到真解, 因此在整个系统中我们要找到若干流向将其断裂使
过程系统稳态模拟的基本方法及应用
摘要:
本文在论述过程系统及稳态模拟的概念后, 主要讲述了解决此模拟问题的两个目前应用 较为广泛的方法:序贯模块法和联立方程法。通过叙述此两种方法的基本思路,到深入讨论 其所代表的意义,并提出其在模拟问题求解中所面临的问题,同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通 过一步一步的讨论, 最终完成此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最后讨论了两种方法在进行模拟 时各自的不足之处,结合两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讨论了两种方法的应用范围,对于模拟型 问题,序贯模块法易于理解,便于直接进行计算,而对于设计型、优化型问题其计算程序中 需加入控制块,这显得过于累赘,使得计算效率大大降低。而联立方程法则对此三类问题无 区别,都可直接进行计算,但难点在于计算问题的求解,我们已给出了一些解决方法。最后 简要叙述了几种新的方法。 关键词:过程,系统,稳态模拟,序贯模块法,联立方程;
数学方法程序库
选择解算方 法
编制或装配 计算程序
第六、七步:在现代计 算机上实现计算
上机解算
计算结果整 理解释
第八、 九步: 整理计算结 果与已有试验结果比较
不合理 核对试验结果
核对, 验证数学模型建立 的是否正确
合理
正确解
图 1 过程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步骤
3 / 13
环境化学 供应链管理 (全球)
压缩机
P-10
P-9
9
P-8
10 3
分流器6
8
1 新鲜原料气
P-1
2
P-2
2
P-3
P-4
氨合成塔3 混合器1 压缩机 混合器2
P-5
4பைடு நூலகம்
5
P-6
换热器
分离器4
6
P-7
7 产品氨
P-11
分离器5
图 4 氨合成系统工艺流程图 首先我们自然要随过程系统建立数学模型, 现假设我们已有确定的模型, 我们需对其进 行序贯求解, 因为流程中含有循环的子系统, 即子系统中有一个单元的输入是其后续某个单 元的输出物流。这些带有循环的子系统,不能直接实施逐个单元的序贯求解,故称之为不可 分割子系统,需借助于物流断裂( Tearing )和收敛(Convergence)技术解决。其中物流断 裂技术是指输入物流为其后单元的输出的、 未知的物流, 此时对该物流变量设初值进行计算, 使各单元序贯进行,求出所有单元的解,在比较假设值与真值的契合程度,若不契合,则对 假设初值进行修正直到得到真解。 利用序贯分析法模拟大型过程需首先在系统中寻找不可分 割的子系统,在该系统中含有两个循环子系统,即: (1) 由流线 3、4、8、10 和单元 2、3、4、6 组成的循环子系统; (2) 由流线 2、3、4、5、7 和单元 1、2、3、4、5 组成的循环子系统。 分析可知,第一个循环子系统,因为不包含流线 7,而 7 又会有作用到该子系统,故此
4 / 13
基础;流程连接方程,过程系统有各单元有机连接而成,因而系统模型中必须有表述系统流 程结构的部分;上述两种方程的结合即可用于解决模拟性问题,若需解决设计性问题,则需 加入联立设计规定方程, 设计规定方程用以表达设计要求,即保证与某些设计规定变量值 相关量相等的数学关系; 以上三个方程就可解决相应的设计性问题了, 但是不能处理优化性 问题,因此若问题涉及优化时,则需加入优化方程即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此外,单元模型 中必然设计物性数据,故此还需物性方程,关于费用计算部分还需费用方程,由以上所述类 方程即可构成过程系统模型了。 综上述, 我们可以知道表达某个过程系统模型数学方程组的复杂性, 这决定了计算不可 能以手工完成,需借助于计算机,其解法可分为三类:序贯模块法( Sequential Modular Method) 、联立方程法(Equation Oriented Method ) 、联立模块法(Simultaneous Modular Method ) 。
企业优化 (10000) 制造工厂 (100) 工艺装置 (1)
单元设备 (0.1)
三传一反 (0.01)
NANO系统 (nm)
分子模拟 (0.1nm)
图 2 过程系统的规模及层次 基于上述我们所研究的过程系统模拟主要指的是从“三传一反”到“制造工厂”层次的 第二层级,而从研究对象的时态本质来划分,区分为过程稳态模拟及过程动态模拟。稳态模 拟指对象参数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如物料和能量平衡模型模拟。 本文旨在讲述过程系统动 态模拟的基本方法及应用。
1 / 13
型是电子计算机吗,模型仅与目标系统描述方程式相同,此时的模拟即为“数学模拟” 。现 在我们所说的过程系统模拟均属于后者。 在过程系统模拟中, 首先便是数学模型化, 我们希望模型在满足目标精度要求情况下越 简单越好,其步骤见下图 1:其次,现代的精细化使得我们过程工业模拟的对象从传统的以 设备及流程为目标向两个方向延伸: 一方面向以产品设计为代表的微观世界发展; 一方面则 向以供应链为代表的超大规模发展。如图 2 所示,其可分为三大层级:以产品设计为核心的 分子模拟,以“三传一反”为核心的过程系统模拟,还有以企业经营管理为核心的管理过程 模拟。
3 过程系统稳态模拟的基本方法及应用
3.1 序贯模块法
序贯模块法( Sequential Modular method) :模块是指用以描述单元操作,物性及系统其 他功能的子程序; 序贯模块法是按照过程系统的结构。 对组合起来的各种单元模块序贯模拟 计算。 我们知道过程系统由各种单元操作联接而成, 所以序贯分析法基本思想便是依据单元 操作模块,前一模块的输出即为后一模块的输入,这时模拟是逐模块进行的,按这一思想模 式建立的解决过程系统稳态模拟的方法就是序贯模块法的基本思想。 因为过程工业中常有循环操作, 因而其计算必须采用迭代计算, 所以在系统中就出现嵌 套式迭代,其迭代层次如图 3 所示。
1 概述:
现在我们引入一个定义:过程系统工程(Processing System Engineering ,PSE) ,即将系 统工程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化工过程领域的边缘学科,是化学工程的一个分支。 过程系统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就是如何实现过程操作系统的操作模拟、 设计模拟、 操作 最优化、设计最优化以及过程系统的最优合成,这些问题均属过程系统模拟。 进入 21 世纪以来,以化学工程工业代表的过程工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大型的传 统工业面临着新世纪的挑战。首先,工业走向数字化、网络化,系统向全价值链的自动化和 优化发展;其次,大宗产品盈利空间持续下降,使生产转向精细化,生产方式向着个性化订 制模式发展; 最后, 本世纪强调可持续发展, 促使生产目标从单纯追求利润最优到节约资源、 环境友好、经济效益等的多目标追求发展。为迎接挑战,势必要求工业构架向系统全盘信息 化发展,而这一切的基础核心就是过程系统的模拟与优化。 过程模拟的一般方法有物理模拟及数学模拟。 用一个较为简单的、 与所研究系统操纵特 性相同的系统来研究以预知实际系统的效果, 这种方法即为模拟亦称仿真。 而简化的系统也 叫模型。若模型与目标系统不仅性能相似(描述系统的数学方程相同) ,而且物理化学本质 一样,仅是尺寸上不同,此时的模拟为“物理模拟” ;鉴于时下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若模
其中
;式中
表示流线
的权重因子, 表示流线断裂情况,表示流线
断裂情况,被断裂则表示为 1 , ,约束表示每一条简单回路至少被断裂一次。此方法属于优 化问题中的“0—1”规划问题,实际问题中一般不直接应用此方法,而是在对断裂问题简化 后在应用此方法。 2) 回路矩阵法(判据 1) 回路矩阵法是 Lee 和 Rudd 提出的,以断裂流线最少为原则,其步骤为,首先找到所有 子回路,列出回路矩阵,删除不独立的列,物理意义即该子回路完全包含于其它子回路,故 将其删除,剩下的列(即独立子回路)作为候选流线,再找出秩为 1 的行(即这些子回路可 联立表示其它子回路) ,之后选中行中列元素为 1 的流线就是所应断裂的流线。 3.1.3 断裂物流变量的收敛 之前我们通过识别不可分割子系统并对回路物流进行了断裂, 现在我们就需对断裂物流 回路进行计算以得到真解, 也就是说计算结果收敛。 一般过程模型是一个非线性的计算问题, 因此我们判断收敛时只是依据两次计算结果的差值, 差值达到我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即可认为 收敛。同时,我们再寻找收敛方法时需把握收敛方法对于初值要求不高,计算稳定性好,收 敛速度快,占用计算机空间少等原则,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较为常用的有直接迭代法,部分迭 代法,韦格斯坦法和牛顿法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