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5让身体热起来》教案 (1)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让身体热起来 青岛版(六年制)

让身体热起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明白使身体发热的方式有那些。
2、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如此"等角度对人体能量及转化提出问题,并能选择适合最积极探究的问题;能尝试从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对现象作出解释,解决问题;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与结果。
3、想明白,爱提问,喜爱大胆想象;情愿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重点:身体发热的方式有那些。
教学难点:人体能量的吸收与消耗。
教学用具:相关的图片资料与视频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看我们班学生在操场快乐奔跑的图片,问他们快不快乐,然后让大伙儿一起跳一段舞蹈《小苹果》,让学生身体热起来。
学生跳完后,老师问学生什么感受,学生回答“热"。
从而引入新课——让身体热起来二、学习新知(一)让我们身体热起来1、展示一幅图片,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冷”。
当我们的身体感受有些冷的时候,我们以常用哪些方法使自己热起来?(学生可依照自己的经验说一说自己会如何做?)运动、吃火锅、烤火、晒太阳下等、2、展示课件,介绍热起来的方法、3、这些方法是如何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呢?总结发言运动(摩擦、跑步等)热源(太阳、烤火、电热毯、泡温泉、拥挤的人群)吃食物(菜、热饭、火锅)(二)衣服能给我们带来热不?1。
回忆自己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学习知识时与生活结全起来)(1)晚上,当我们进被窝时,您的感受是什么?(2)而当我们早上起来时,您感受又是如何的呢?同样晚上再次去睡时被窝还热不?这一连串的问题让您对您刚才的想法是不是参生了怀疑?(3)衣服究竟能不能发热?同组的考虑并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您的想法。
2、分级讨论制定实验方法,再在班上表述大伙儿评论其可行性、3、对设计合理有可行性的实验方案在班上推广,并开展实验。
4、对自己的实验作汇报。
(1)实验中您们观察到了什么?(2)衣服会自己产生热不?5、多穿些衣服如何会觉得热起来了?衣服不产生热量,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衣服只能保存身体里的热量,减少热量散失。
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案《让身体热起来

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案《让身体热起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体温的概念,知道体温是人体内部温度。
2.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体温的变化原因,知道运动、饮食等因素会影响体温。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体温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2. 影响体温变化的因素3. 体温变化的实验观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体温的概念、测量方法和影响体温变化的因素。
2. 难点:体温变化的实验观察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体温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 采用实验观察法,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影响体温变化的因素。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体温计、热水、冷水、运动器材等。
2. 学具:每人一份实验记录表、笔。
教案内容依次按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进行编写。
每个章节包含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实验、讨论等形式进行教学。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体温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体温的概念:讲解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常用体温计进行测量。
3. 演示体温的测量方法:教师示范如何使用体温计正确测量体温,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4. 讲解影响体温变化的因素:介绍运动、饮食、环境温度等因素对体温的影响。
5. 设计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因素对体温的影响。
七、实验观察与记录1. 实验一:让学生在不同水温下浸泡双手,观察体温计的读数变化,并记录实验结果。
2. 实验二:让学生进行适量运动后,测量体温的变化,并记录实验结果。
3. 实验三:让学生在室内不同温度环境下,测量体温的变化,并记录实验结果。
八、分析与讨论1. 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因素对体温的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持正常的体温,提出合理的建议。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观察和分析的结果。
九、总结与评价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化对体温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5让身体热起来

《让身体热起来》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体会到我们的身体能发出热2、知道使身体发热的方式有那些。
3、养成乐于和善于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1、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2、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并由此形成合乎逻辑的实验结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热现象产生探究的兴趣,尊重客观事实。
二、教学重点身体发热的方式有那些。
三、教学难点人体能量的吸收和消耗。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冬天的寒冷我们已经经历过了,在寒冷的冬天有什么方法可以使我们保持温暖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五课《让身体热起来》。
这节课我们学习三个问题:1、让身体热起来2、能量去哪了3、北极熊为什么不怕冷?下面我们来进行新课的学习。
(二)学习课文1、让身体热起来有哪些方法?同学们想一想当我们的身体感觉有些冷的时候,我们常用哪些方法使由己热起来?2、这些方法是怎样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呢?①跑步等运动——自身运动②开电暖气、晒太阳等——外部加热③吃各种食物——补充内能3、扩展:衣服能给我们带来热吗?播放视频,得出结论:通过视频我们知道,尽管在杯子外面包上了毛巾,但是水温依旧下降了,所以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衣服和被子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
衣服和被子具有保温,防止热量散发,和阻止冷空气进入的作用,所以多穿衣服身体会觉得热起来。
4、人体吸收的能量到哪里去了?工作需要消耗热量,运动需要消耗热量,娱乐需要消耗热量,学习需要消耗热量,甚至连睡觉都需要消耗热量。
总之,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能量,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
人体吸收的能量:ɑ、供给身体的运动;b、供给细胞的生长;c、以热的形式散失;d、以脂肪的形式储存。
5、问题:人类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获得热量,那么生活在寒冷地区的北极熊为什么不怕冷?①北极熊皮下有厚厚的脂肪,有利于保温;②毛是中空结构有利于保温;③皮肤为黑色有利于吸热;④脚下有厚厚的毛既保温又防滑;⑤北极熊主要食用动物内脏等高热量食物;⑥在天气寒冷时,北极熊采用冬眠的办法减少能量消耗。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让身体热起来》教学设计

食物中的能量去了哪里?我的预测(用 √ 表示)
维持体温
人体生长
学习
跑步
工作
睡觉
娱乐
呼吸
(收齐各小组的记录表) 现在, 同学们的想法都在这里了, 你们预测的对不
对呢?马上见分晓。
3.资料求证。 我在课前查阅了一些资料,正好可以验证一下同学们的猜想。 (发资料卡,让学生自由阅读)
资料卡 正如电脑要耗电,卡车要耗油,人体的日常活动也要消耗热量。热量除 了给人在从事运动,日常工作和生活所需要的能量外,同样也提供人体生命 活动所需要的能量,血液循环,呼吸,消化吸收等等。 1、维持基础代谢:基础代谢是机体处于清醒,在 18 摄氏度 —25 摄氏 度环境中,神经、肌肉完全安静与空腹 (12 小时前停止进食 )维持生命所必须 的最低热能需要量。约占总能量消耗的 60% —75%,它是总能量消耗的主 要部分。 一般男性比女性高, 儿童、青少年比成年人高, 寒冷时比温暖时高。 2、从事劳动所消耗的能量。 3、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食。 【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验预测 - 验证 - 得到结论这一科学的学习方法。 】 4. 总结提升: 思考:我们不运动的时候也会消耗能量吗?
二. 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可以让身体热起来的方法。 教师提出要求: 除了刚才大家说的几种方法外, 还有那些方法可以使身体热
起来?下面咱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相互交流一下,并完成表 格。 让身体热起来的方法
身体表现
教师深入到各个小组去指导, 对于有困难的小组可以让他们实际实验一下验
(学生思考、讨论、全班汇报。教师进行总结归纳) 总结深化: 人体任何时候都在消耗能量, 能量是一起生命活动的源泉。 没有
能量人类将无法工作、学习、无法运动。
青岛小学科学六下《5让身体热起来》word教案 (1)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第五课让身体热起来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吃食物提供的能量、太阳的光照、运动等方法都可以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
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学科学,讨论使人们热起来的方法。
2.技能目标:通过讨论和实验验证衣服能产生热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过程中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衣服能产生热吗,人体能量的吸收和消耗三、教具准备:相关的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有盖的杯子,温度计,一定温度的热水,厚毛巾、围巾等。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出示图片)观察课本上的图片,这个小姑娘怎么了?(冷)那我们帮她想想办法,怎样让她的身体热起来?2.在我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种现象吗?学生交流汇报(二)讨论交流,解决问题2.这些方法能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让我们把这些方法归类可以吗?可以怎样分?引导学生可分类:运动.食物.衣物.外界物质给予热量。
冬天,我们通常采用什么办法来御寒呢?引导多穿衣服。
为什么穿的衣服多就不冷了呢?同学们猜想下,衣服能产生热吗?(三)实验探究衣服能产生热吗?1.老师给同学们准备的材料,可以利用它们设计实验证明衣服是否能产生热。
为了方便,老师用围巾代替衣服来进行实验。
(有盖的杯子,温度计,一定温度的热水,厚毛巾.围巾等)2.你准备怎样设计实验方案?小组内讨论方案分组做实验4.小结:衣服不能产生热,它能保温,阻挡冷空气进入,人体的能量转变成热量,热量不被传出,所以感觉到暖和了。
(四)探究能量哪里去了1.为什么我们吃火锅.喝热水会感觉到热呢?(讨论)因为食物给我们提供了能量,一部分能量变成了热量,维持我们的体温。
2.我们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食物产生了能量。
人体吸收的能量到哪里去了呢?出示图片交流汇报人类工作需要消耗能量;人类运动需要消耗能量;人类娱乐需要消耗能量;人类学习需要消耗能量…3.如果没有食物提供给我们能量,会怎样呢?如果能量过剩又会怎样呢?学生讨论(五)课后践行生活中有很多肥胖的人,调查.了解造成肥胖的原因,并提出减肥建议。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五课让身体热起来.doc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五课让身体热起来第—单元: 主备人: ____________ 月 日教学目标:1. 通过学牛探究合作学习活动,屮学牛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这样” 等角度对人体能量及其转化提出问题,并能选择适合鬥己探究的问题; 能尝试运用从不同方式、不同角度对现象做出解释,解决问题;能选择 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 通过学习活动,学牛在活动屮能做到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炽想象; 愿意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牛活。
3.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学牛知道让身体热起来的方式及途径。
教学重点: 学岸知道让身体热起来的方式及途径,了解能量的转化学习活动。
教学难点: 学臺对热量转化的科学认识理解。
教学环节:导学过程学习过程 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一、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冬季活动相 关图片资料,与学牛 一起结合自己的牛活 经验交流感受,引出 问题“在这样的天气 条件下怎样使身体热 起來? ”激发学牛学 习兴趣,引入本次课 堂学习活动。
二、 学习新课:1 •教师指导学牛学习 活动采取多种方式让 身体热起来。
教师参与学牛小组学 习活动,引导学牛尽 可能采用多种方法让 身体热起來,适时下 发科学记录表,提示 学牛整理归纳。
教师引导学牛充分交 流汇报,提示学牛将 找到的方法予以分 类。
2 •教师指导学牛认识 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主 要来源于食物,以及学牛与教师谈话,学习教师出示的冬季活 动图片资料,结合自 己的牛活经验与教师 交流感受,思考问题, 激发学习兴趣,了解 学习活动内容。
学牛在教帅指导下进 行多种方式让身体热 起來学习活动。
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活 动,尽可能采用多种 方法让身体热起来, 并在教师下发的科学 记录表记录,整理归 纳。
学牛充分交流汇报, 按照活动方法进行分 类。
学牛在教师指导下进 行认识人体所需要的通过教师出示图片, 学牛展开想象,激发 学生探究学习兴趣, 教师创设宽松、民主、 开放、和谐的科学学 习氛围。
最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让身体热起来》公开课教学设计1

《让身体热起来》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学生知道让身体热起来的方式及途径。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探究合作学习活动,中学生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等角度对人体能量及其转化提出问题,并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尝试运用从不同方式、不同角度对现象做出解释,解决问题;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能做到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重点学生知道让身体热起来的方式及途径,了解能量的转化学习活动。
教学难点学生对热量转化的科学认识理解。
教学方法类比法,引导法。
课前准备相关的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人体能量转化的形式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搜索到几种人体发热的图片:火锅、烤火炉、运动。
(参考问题:这些热是从哪里来的?)使用‘手机’拍照\录像\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并展示。
二、新课学习1.身体热起来(1)当我们的身体感觉有些冷的时候,我们以常用哪些方法使自己热起来?(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自己会怎样做?)运动、吃火锅、烤火、晒太阳下等。
(2)这些方法是怎样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呢?太阳为我们带来了热、食物给我们提供了能量。
(3)拓展:人体吸收的能量到哪里去了?(运动、工作等消耗了,或者转变成糖与脂肪储存了)2.衣服能给我们带来热吗?(1)回忆自己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学习知识时与生活结全起来)晚上,当我们进被窝时,你的感觉是什么?而当我们早上起来时,你感觉又是怎样的呢?同样晚上再次去睡时被窝还热吗?这一连串的问题让你对你刚才的想法是不是参生了怀疑?衣服究竟能不能发热?同组的思考并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你的想法。
(2)分级讨论制定实验方法,再在班上表述大家评论其可行性。
(3)对设计合理有可行性的实验方案在班上推广,并开展实验。
3.对自己的实验作汇报。
(1)实验中你们观察到了什么?(2)衣服会自己产生热吗?(3)多穿些衣服怎么会觉得热起来了?从网上搜集相关的热的图片。
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 让身体热起来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起点)

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让身体热起来教案青岛版(三年级起点)教学目标:1.能体会到我们的身体能发出热2.知道使身体发热的方式有那些。
3.养成乐于和善于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身体发热的方式有那些。
教学难点:人体能量的吸收和消耗。
教学用具:相关的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看几种人体发热的图片:火锅、烤火炉、运动(参考问题:这些热是从哪里来的?)二、让我们身体热起来1.当我们的身体感觉有些冷的时候,我们以常用哪些方法使自己热起来?(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自己会怎样做?)运动、吃火锅、烤火、晒太阳下等。
2.这些方法是怎样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呢?太阳为我们带来了热、食物给我们提供了能量。
3.拓展:人体吸收的能量到哪里去了?(运动、工作等消耗了,或者转变成糖与脂肪储存了)三、衣服能给我们带来热吗?1.回忆自己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学习知识时与生活结全起来)(1)晚上,当我们进被窝时,你的感觉是什么?(2)而当我们早上起来时,你感觉又是怎样的呢?同样晚上再次去睡时被窝还热吗?这一连串的问题让你对你刚才的想法是不是参生了怀疑?(3)衣服究竟能不能发热?同组的思考并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你的想法。
2.分级讨论制定实验方法,再在班上表述大家评论其可行性。
3.对设计合理有可行性的实验方案在班上推广,并开展实验。
4.对自己的实验作汇报。
(1)实验中你们观察到了什么?(2)衣服会自己产生热吗?(3)多穿些衣服怎么会觉得热起来了?5.问题:北极熊为什么不怕冷?四、课堂小结让学生自己总结,然后教师作总结:1.让人体热起来的办法,2.人体的能量的消耗,3.北极熊不怕冷的原因。
板书设计:运动(摩擦、跑步等)热源(太阳、烤火、电热毯、泡温泉、拥挤的人群)热起来了:吃食物(菜、热饭、火锅)发烧、紧张、害羞使人体产生热量等北极熊不怕冷的原因:细密的毛,厚厚的脂肪等。
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下册设计太阳能热水器第一课时教案鄂教版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简单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
第五课让身体热起来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吃食物提供的能量、太阳的光照、运动等方法都可以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
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学科学,讨论使人们热起来的方法。
2.技能目标:通过讨论和实验验证衣服能产生热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过程中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衣服能产生热吗,人体能量的吸收和消耗
三、教具准备:相关的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有盖的杯子,温度计,一定温度的热水,厚毛巾、围巾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出示图片)观察课本上的图片,这个小姑娘怎么了?(冷)那我们帮她想想办法,怎样让她的身体热起来?
2.在我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种现象吗?学生交流汇报
(二)讨论交流,解决问题
2.这些方法能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让我们把这些方法归类可以吗?可以怎样分?
引导学生可分类:运动.食物.衣物.外界物质给予热量。
冬天,我们通常采用什么办法来御寒呢?引导多穿衣服。
为什么穿的衣服多就不冷了呢?同学们猜想下,衣服能产生热吗?
(三)实验探究
衣服能产生热吗?
1.老师给同学们准备的材料,可以利用它们设计实验证明衣服是否能产生热。
为了方便,
老师用围巾代替衣服来进行实验。
(有盖的杯子,温度计,一定温度的热水,厚毛巾.围巾等)
2.你准备怎样设计实验方案?小组内讨论方案
分组做实验
4.小结:衣服不能产生热,它能保温,阻挡冷空气进入,人体的能量转变成热量,热量不被传出,所以感觉到暖和了。
(四)探究能量哪里去了
1.为什么我们吃火锅.喝热水会感觉到热呢?(讨论)因为食物给我们提供了能量,一部分能量变成了热量,维持我们的体温。
2.我们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食物产生了能量。
人体吸收的能量到哪里去了呢?出示图片交流汇报
人类工作需要消耗能量;人类运动需要消耗能量;人类娱乐需要消耗能量;人类学习需要消耗能量…
3.如果没有食物提供给我们能量,会怎样呢?如果能量过剩又会怎样呢?学生讨论
(五)课后践行
生活中有很多肥胖的人,调查.了解造成肥胖的原因,并提出减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