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美主义的调查

合集下载

6中文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问卷(CFMPS)

6中文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问卷(CFMPS)

6中文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问卷(CFMPS)中文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问卷(CFMPS)概述中文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问卷的英文原版由Frost编制,测量完美主义者的典型认知,情绪和行为表现。

訾非和周旭在修订中参考了香港大学Cheng的译本,根据大陆的中文语言习惯进行了修改,于2006年完成了信效度的检验。

内容及实施方法中文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问卷是自评量表,包括“担心错误”(CM),“条理性”(OR),“父母期望”(PE),“个人标准”(PS)和“行动的疑虑”(DA)5个维度,共27个条目。

采用五点评分法,1=不符合,2=有点不符合,3=不能确定,4=有点符合,5=符合。

测量学指标问卷修订所用被试从5所大学的本科一二年级学生中选取,其中1000名被试,男生536人,女生464人的数据用于探索性因素分析。

另外280名被试,男生157人,女生123人的数据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

另有90名被试参加了间隔4周后的重测,以获取重测信度。

1280名被试的年龄为19±1.5岁。

信度研究:CFMPS的五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6,0.81,0.74,0.70,0.64。

重测信度为0.82,0.63,0.75,0.78和0.79。

量表维度及条目的筛选:对1000个被试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获得8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共解释总方差的51.3%,结合碎石图,发现抽取5个因子时问卷结构和条目的分布最为合理。

删除负荷低于0.40的条目以及在2个或2个以上的因子上负荷都超过0.40的条目。

最后确定CEMPS由5个因子,27个条目组成,比原始问卷少8个条目和1个因素。

结构效度研究:对这27个条目再进行主成分分析,五因素可以解释总方差的53.7%,对另外的280名大学生的数据采用Lisrel 8.20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验证五因素,27条目的合理性。

模型有较为满意的拟合指数,卡方值与自由度之比df=1.44,小于2。

完美主义的趋势

完美主义的趋势

完美主义的趋势
完美主义的趋势是指个体或组织对于完美和卓越的追求。

以下是完美主义的几个趋势:
1. 高标准要求:完美主义者倾向于设置过高的标准和目标,不容忍任何错误或瑕疵。

他们极力追求完美,并对自己和他人的表现持有苛求态度。

2. 自我批评:完美主义者往往对自己过于苛刻,对自己的表现持有严厉的批评态度。

他们经常对自己的成就感到不满意,总觉得还有改进的空间。

3. 无止境的奋斗:完美主义者追求不断进步和提高,他们常常感到自己永远无法达到完美的标准,因此努力不懈地奋斗,不停地追求更好的结果。

4. 易感到压力:完美主义者往往对自己的表现感到强烈的压力。

他们担心无法达到自己设定的高标准,害怕失败和被别人指责。

5. 推动力与疲惫感:完美主义者通常具有强大的内驱力,他们为了达到完美而努力奋斗。

然而,这种不断的追求完美也会导致他们感到疲惫和筋疲力尽。

6. 社交压力:完美主义者常常感到被社会对成功和完美的期望所压迫。

他们担心自己不够完美会被别人否定或嘲笑。

总的来说,完美主义的趋势在于追求完美和卓越,不容忍任何错误或瑕疵。

然而,这种追求可能带来压力和疲惫感,并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如何应对完美主义带来的压力和焦虑

如何应对完美主义带来的压力和焦虑

如何应对完美主义带来的压力和焦虑完美主义是一种追求卓越,追求无可挑剔的态度和行为模式。

然而,完美主义往往伴随着巨大的压力和焦虑,给个人带来负面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应对完美主义所带来的压力和焦虑。

一、认识完美主义的特点和影响完美主义者常常追求完美,对自己和他人的要求非常苛刻。

他们经常强迫自己做到最好,对错误和失误无法容忍。

然而,完美主义者所承受的压力和焦虑往往是巨大的。

他们经常陷入抓狂和沮丧的情绪中,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过于苛刻,导致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中感到沮丧和不满足。

二、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之处要应对完美主义带来的压力和焦虑,首先要接受自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

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没有人能做到完美。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可以减轻内心的压力,转变对待错误和失败的态度。

要明白,错误和失败是成长和学习的机会,它们并不代表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三、制定合理的目标和期望完美主义者往往将目标设定得过高,难以达到。

为了缓解压力和焦虑,需要制定合理的目标和期望。

目标应该具体、可行,并考虑到个人的能力和资源。

合理的期望可以减轻对自己的要求,使个人更加真实地面对现实。

四、培养积极的自我评价完美主义者往往对自己过于苛求,容易产生负面的自我评价。

为了缓解压力和焦虑,需要培养积极的自我评价。

要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和成就,给予自己肯定和认可。

同时,要学会接受自己的弱点和错误,将其看作是成长的机会,而不是失败的标志。

五、寻求支持和鼓励完美主义者往往承受巨大的压力和焦虑,需要寻求外部的支持和鼓励。

可以向亲友寻求理解和支持,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惑。

同时,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通过咨询和心理训练来应对完美主义带来的压力和焦虑。

六、放松和调节心理状态为了减轻压力和焦虑,需要经常放松和调节心理状态。

可以尝试一些放松的活动,如冥想、呼吸练习、瑜伽等,帮助平静内心,缓解压力。

同时,要注重身心健康,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通过运动和休息来提升自身的抵抗力和应对能力。

大学生完美主义和自杀意念研究调查

大学生完美主义和自杀意念研究调查
验 的 自杀 行 为 动机 [ , 并 不一 定 导致 自杀 行 为 , 1它 ] 但 王 玲 等人 ( 0 1 [研 究 发现 自杀 的想 法 是 自杀 行 动 2 0 )2 ]
表 1 被试 的基本 组成 情 况( 一7 1 n 0)
最 为敏感 的预测 因素 。国 内外研 究证 实 , 由追求完 美 而 导致 的抑 郁 者 中 的 自杀 和 准 自杀 率极 高 , 约 占 大
在 意 度” “ 、 父母 责难 度 ” 行 为的迟 疑 度 ” 较好 地 和“ 能
预 测 自杀 念 头 。 此 , 展 这 项 研 究 , 期 为 国 内大 学 因 开 以 2 测 量 工 具 .
生 的心理 健 康教 育 和 自杀 意 念 的防 治提 供 更具 针 对 性 的理论支 持 。 二、 象和方 法 对
大 学 生 完 美 主 义 和 自杀 意 念 研 究 调 查
常保 瑞 , 建 东 方
( 仁学 院教 育系 , 铜 贵州 铜仁 5 4 0 ) 5 3 0

要: 目的 : 解 大 学 生 的 完 美 主 义 、 了 自杀 意 念 状 况 , 分析 影 响 大 学 生 自杀意 念产 生 的 主要 因 素 。方 法 : 用 完 美 主 采
级 计分 , 得分 越高表 明越 有完美 主义倾 向 。在本 研究
本 研 究在 河南 省 7所 大 学 随机选 择 大 学 生进 行
收稿 日期 :O 8 4 1 2 O 一O — 2
作者 简 介 : 保 瑞 (9 3 ) 女 , 南 林 州 市人 , 教 , 要 从 事心 理 健 康 的研 究 。 常 17一 , 河 助 主
义量 表 、 自杀意 念 自评 量 表 对 河南 省 7 高 校 8 0名 大 学 生 进 行 统 一 问 卷 调 查 。结 果 ; 同家 庭 类 型 大 学 生 在 完 美 主 所 0 不

Frost多维完美主义问卷

Frost多维完美主义问卷
Frost多维完美主义问卷(中文修订版

1.问卷
指导语:下面有一些陈述,请根据它们对您的生活、想法和行为的描写的符合程度。在适当的数字上面打钩。
不符合
有点不符合
不能确定
有点符合
符合
1.我的父母曾给我定下很高的标准
1
2
3
4
5
2.做事有条理有系统对我是十分重要的
1
2
3
4
5
3.如果我不给自己定下最高的标准,我很可能沦为次等的人
5
23.比起大多数人,我要求自己在每天的工作中有更好地成绩
1
2
3
4
5
24.我是一个有条理的人
1
2
3
4
5
25.我的工作进度缓慢,因为我常重复那些工作
1
2
3
4
5
26.为了把一件事做好,我需要花较长的时间
1
2
3
4
5
27.我从不觉得自己能达到父母为我定下的标准
1
2
3
4
5
1
2
3
4
5
4.我是个整洁的人
1
2
3
4
5
5.我尽量做一个有条理的人
1
2
3
4
5
6.如果我在工作/学校中失败,这说明我是一个失败的人12345
7.我的父母曾希望我在各方面都是最出色的
1
2
3
4
5
8.比起大多数人,我定下更高的目标
1
2
3
4
5
9.若有人在工作或学习比我强,我会觉得自己完全失败了
1
2
3

高中生完美主义人格特质自尊学业拖延的调查研究

高中生完美主义人格特质自尊学业拖延的调查研究

高中生完美主义人格特质自尊学业拖延的调查研究引言完美主义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心理特征,尤其是在年轻人中间。

高中生正处于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人格特质、自尊和学业表现都受到很大的关注。

而完美主义人格特质和学业拖延是两个与学生心理健康和学业表现密切相关的议题。

本篇文章旨在通过一项调查研究,探讨高中生完美主义人格特质、自尊和学业拖延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业表现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一、完美主义人格特质完美主义是一种对于自我和他人期望过高,对自己的表现有过高要求的心理特征。

完美主义者常常对自己的行为、外貌、成就等有非常高的标准,要求一切完美无缺。

他们常常担心自己的不足之处会被他人看到,因此会尽力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在学业方面,完美主义者对自己的学习成果有非常高的要求,往往为了达到自己的标准而付出非常大的努力。

二、自尊自尊是指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尊重。

高自尊的人往往有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能够应对挑战和失败,有着较好的心理韧性。

相反,低自尊的人可能会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怀疑和否定。

三、学业拖延学业拖延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业任务时出现的拖延和推迟的现象。

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学业成绩下降,增加学习压力,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动力。

学业拖延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现象,可能受到个体的心理特征、学习环境、学习任务等多方面的影响。

四、关系研究为了深入探讨高中生完美主义人格特质、自尊和学业拖延之间的关系,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我们随机选择了100名高中生作为调查对象,对他们进行了完美主义人格特质、自尊和学业拖延的问卷调查。

经过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果:1. 完美主义人格特质与学业拖延存在显著相关。

调查结果显示,完美主义人格特质较强的学生更容易出现学业拖延的现象。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成绩要求过高,对任务的完成要求也过高,导致了学习任务的拖延和推迟。

结论通过以上调查研究,我们发现高中生完美主义人格特质、自尊和学业拖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完美主义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

完美主义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

一、完美主义及其特征完美主义是强迫性人格障碍的一种典型行为,而强迫性人格障碍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人格障碍。

虽然到目前为止对完美主义还没能形成心理学上的统一定义,大多数的研究者都用“完美主义”一词描述一种负面的心理现象。

如hollender认为完美主义者是抱着全有或全无的观点来生活,按他们的想法,若其表现出的行为成果不完美,就算完全的失败。

他们会将注意力完全聚焦于其工作表现的缺点,并对负向事件有过度类化的倾向。

barrow 与moore认为完美主义是一种认知的网络,其主要内容包含期望、对事件的解释、对于自己和他人的评估。

frost 等人认为完美主义是伴随着过度批评的自我评价而且对工作设置过高标准。

这种过高标准与对失败的恐惧相联,恐惧导致回避行为,而回避行为意味着一个人必须不断地处于警戒和防御中,以避开他所恐惧的事物,因而出现了完美主义的行为成分,如仔细检查、反复考虑、拖延和中途放弃等。

在众多研究者的研究定义中,我们可以归纳出完美主义具有以下的核心特征因素:自我设定的高标准;以结果的成败和成就来自我评价;较高的自我批评。

也就是说完美主义是一种认知网络,不仅对自己也对他人严格要求,对成败的判断建立于自己设定的高标准上,如没有达成标准做得再好也是失败,往往伴随着严格的自我检讨和批评。

二、完美主义的类型研究1.单维度的完美主义:适应不良观点持这种观点的多是早期研究完美主义的学者和一些临床心理学家。

单维度地提出完美主义倾向将导致心理上适应不良并与一些心理障碍相关。

如burns指出,所谓完美主义者,是指那种要求自己去追求那种遥不可及的目标的人,他们会以结果和成就来衡量自己本身的价值,然而对这些人而言,过度地要求自己去达到这种目标的时候,往往反而会伤害到自己。

pacht对临床完美主义进行了描述,同样强调完美主义者所要求的标准是自我强加的,常常超乎自我限度,需要依赖成功与成就来做自我评价,会特别留意他们所知觉到的失败,具有高度自我批评的倾向。

完美主义的心理根源与对策

完美主义的心理根源与对策

完美主义的心理根源与对策完美主义者往往对自己和他人要求过高,力求做到完美无缺。

然而,完美主义带来的压力常常会对个人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完美主义的心理根源,并提出对策,帮助完美主义者更好地应对自己的情绪和压力。

完美主义的心理根源1. 自我价值感不足完美主义者往往将自己的价值和表现挂钩,一旦出现失败或不如预期的情况就会产生负面情绪,怀疑自己的价值。

2. 对他人评价过度在意完美主义者通常非常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甚至会因为他人的一句话而产生消极情绪,缺乏自我肯定。

3. 对未来有强烈焦虑完美主义者往往对未来充满焦虑,担心自己无法达到自己制定的目标,害怕失败和被他人指责。

完美主义造成的心理问题1. 抑郁和焦虑长期处于追求完美状态下的人容易产生抑郁和焦虑情绪,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幸福感。

2. 自我否定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个体更容易自我否定,产生负面情绪,加重心理负担。

3. 人际关系紧张过分追求完美容易导致与他人关系紧张,因为对他人的要求也极高,很难满足。

如何应对完美主义心理1. 接受自己并建立自我肯定接受自己并建立自我肯定是战胜完美主义的第一步。

要学会用更宽容、更包容的眼光看待自己,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不完美之处,这并不代表你就没有价值。

2. 放下对外界评价的依赖学会放下对外界评价的依赖,接纳自己的内在价值。

不要让别人的看法左右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3. 设立合理目标和期望合理设立目标和期望是战胜完美主义的关键。

要学会协调自己对目标与期望的要求,并将它们与个人能力相匹配。

4. 寻求支持与倾诉在面对挑战时,寻求支持并倾诉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与亲友、心理咨询师等寻求帮助,分享内心压力,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结语完美主义可能带来短期内获得成功的效果,但长期处于强大压力之下会使个体产生心理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学会接受自己,并且相信: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成为一个不完美但幸福快乐的普通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完美主义的调查
主题策划:崔雷(pb11206057)
问卷编排:崔雷杨剑雄(pb11206012)
问卷分发:崔雷刘晨璇(pb11206008)杨剑雄郑华飞(pb11206094)
数据输入:杨剑雄刘晨璇
数据处理:杨剑雄
数据分析与最终执笔:崔雷郑华飞
感谢徐老师提供问卷。

一、文献来源:
訾非. 消极完美主义问卷的编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 15 (4): 340-344.
积极完美主义问卷的编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4):424-426.
二、数据分析:
1、有效度分析
a)本次问卷调查共分发问卷300份(消极完美主义250;积极完美主义50),共回收283张
有效问卷(消极234;积极49)有效率94.3%(消极93.6%;积极98.0%);
b)其中男157/167(94.0%);女77/83(92.8%);
2、各类别有效比例
a)男女比例:男67.1%:女32.9%
b)年级比例:大一27.2%:大二36.6%:大三15.1%:大四2.16%:研究生18.1%:博士0.862%
c)文理比例:文4.7%:理95.3%
3、消极完美主义分析
A、男
百分比:
因素1:犹豫迟疑
因素2:害怕失败
因素3:过度谨慎和仔细
因素4:过度计划和控制
因素5:极高目标和标准
总分
百分比:
因素1:犹豫迟疑
因素2:害怕失败
因素3:过度谨慎和仔细
因素4:过度计划和控制
因素5:极高目标和标准
总分
C、汇总:
如图这里认为134+(男20.38%,女18.18%)是轻度消极完美主义,149+(男6.37%,女6.49%)是明显消极完美主义。

4、积极完美主义
总结:
因素1:积极的自我期望
因素2:积极的条理性
因素3:积极的自我评价
总分
因素1:积极的自我期望
因素2:积极的条理性
因素3:积极的自我评价
总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