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内部学习-皮褶测量
肱三头肌皮褶厚度测量方法

受试者自然站立,被测部位充分裸露。
②测试人员找到肩峰、尺骨鹰嘴(肘部骨性突起)部位,并用油笔标记出右臂后面从肩峰到尺骨鹰嘴连线中点处。
③用左手拇指和食、中指将被测部位皮肤和下皮组织夹提起来。
④在该皮褶提起点的下方用皮褶计测量其厚度,把右拇指松开皮褶计卡钳钳柄,使钳尖部充分夹住皮褶,在皮褶计指针快速回落后立即读数。
要连续测3次,记录以毫米(mm)为单位,精确到0.1mm受试者自然站立,肌肉不要紧张,体重平均落在两腿上。
②把皮肤与下皮组织一起夹提起来,但不能把肌肉提夹住。
③测量者每天工作开始前,及时从仪器箱中取走皮褶厚度测量计;每天工作完成后,装入皮褶厚度测量计盒中,并放入仪器箱中保存。
的发生;佝偻病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和骨骼的变化。
为多汗、夜惊易激惹等神经精神症状。
方颅、十字头、鞍状头,胸廓畸形、肋骨串珠、四肢及脊柱的病表现为抽搐常突然发生,四肢抽动,两眼上翻,口唇发青,知觉丧失。
轻时仅有惊跳或面部肌肉抽动,意识存在。
成人骨质疏松症,表现为骨脆性增大,脊柱压缩、易碎、变形,易发生压迫性骨折及疼痛。
(2D的存在与量的多少,对钙的吸收有明显影响。
维生素D的存在可以提高钙的吸收率,维生素D的量越多,钙的吸收率就越高。
(3脏,肉类。
富含钙的食物:肉类,鸡肉鸡蛋,牛奶,虾皮,大白菜。
到营养门诊咨询。
口诉其5岁的儿子身体瘦弱,没有其他的不适。
想请一位公共营养师为小孩制定营养食谱。
请你结合所学的知识为小孩确定一日的营养食谱。
(1)(1)每日饮奶(2)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饮食习惯(3)孩子进入幼儿园时,食物的分量要增加,逐步让孩子进食一些粗粮。
一部分餐次可以零食的方式提供。
午睡后可食用小量有营养的食物或汤水。
(2(1)根据小孩的身高与体重,计算其生长发育情况,从而确定一日需要的总能量。
(2)可分为早餐、午餐、午点、晚餐四餐。
有条件,睡前可加一些晚点。
(3)要保证能量的摄入量,保证蛋白质的摄入量。
(3)答:早餐:牛奶蛋花麦片粥(牛奶200ml,麦片25g,鸡蛋25g,15g)午餐:馒头(面粉30 g)土豆烧牛肉(牛肉30 g,土豆30 g)西红柿蛋花(葱3 g,鸡蛋25 g,西红柿50 g)午点:香蕉50 g 强化钙饼干15 g晚餐:软(大米125 g)鱼肉酿豆腐(油豆腐30 g,鱼肉g,面粉5 g,葱3 g)蒜蓉炒时蔬时蔬70 g晚点:年奶150 g全日烹调用油 10 g15.(1)计算该患者体质指数(BMI)并评价其营养状况(3分)答: 80/(1.76*1.76)=25.8 该患者体重属于肥胖(2)该患者饮食治疗原则为:(3分)答:低盐、低脂、低能量、低胆固醇、丰富维生素、不饮酒(3)作为一个营养师,指导病人如何选择食物,即哪些食物可以吃,哪些食物要少吃(各举出3-5种)(3分)答:可以吃的食物:蔬菜、水果、豆制品、粗粮、鱼类要少吃的食物:猪肉、猪油、奶油、咸菜、味精、浓咖啡、蛋类(4)哪些是含胆固醇高的食物(举出2种食物即可)(3分)答:猪肝、蛋黄、鱼子、蟹黄(5)如何选择合适的烹调方法(3分)答:应以汆、煮、炖、拌等少盐少油的烹调方法1. 简述营养工作者今后的任务:今后一个阶段营养工作者面临的营养问题,一方面是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微量营养素以及钙的缺乏也还普遍存在。
肩胛下皮褶厚度测量方法

肩胛下皮褶厚度测量方法《肩胛下皮褶厚度测量指南》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肩胛下皮褶厚度测量这档子事儿。
先说说为啥要测这玩意儿吧。
你想啊,咱得了解自己身体的一些小秘密呀,这肩胛下皮褶厚度能反映出一些身体的情况呢。
就好像你要了解一个房子的结构,得先从一些关键地方入手一样。
那怎么测呢?首先,你得找到那个准确的位置。
就好比你找宝藏,得知道藏在哪儿吧。
肩胛下这个地方呢,就在你肩膀后面往下一点。
然后呢,你得准备一个专门的测量工具,就像战士要有称手的兵器一样。
测量的时候,可别紧张,就当是给身体做个小游戏。
把测量工具轻轻放在那个位置上,别太用力,不然身体会不高兴的哦。
然后呢,你就仔细看看测量工具上显示的数值。
哎呀,我跟你说,这过程可有意思了。
就像你在探索一个未知的领域,充满了新奇和惊喜。
有时候你可能会测好几次,别担心,这很正常。
就像你第一次做蛋糕可能不太完美,多试几次就好啦。
测完之后呢,你就可以根据标准数值来对比一下,看看自己的情况怎么样。
要是数值有点不太对,也别着急上火,咱可以找专业的人问问呀。
我记得我有一次帮朋友测这个,那家伙紧张得不行,我就一直跟他聊天,让他放松下来。
结果测出来还挺不错的,他一下子就开心了。
总之呢,肩胛下皮褶厚度测量虽然听起来有点专业,但其实咱普通人也能学会。
就像骑自行车一样,一开始可能不太稳,但多练习几次就没问题啦。
所以啊,大家别害怕,大胆地去尝试吧!了解自己的身体,从这个小小的测量开始。
让我们一起和自己的身体做好朋友,关注它的每一个小变化,这样才能保持健康快乐的生活呀!。
标准皮褶厚度

标准皮褶厚度是衡量人体肥胖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它是指通过皮脂钳在皮肤上夹取一定厚度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然后测量其厚度。
一般来说,皮褶厚度越大,表示人体脂肪越多,肥胖程度越高。
皮褶厚度的测量方法如下:
1. 准备皮脂钳:选择合适的皮脂钳,确保其测量准确。
2. 测量部位:选择合适的测量部位,如腹部、上臂、大腿等。
3. 测量方法:将皮脂钳夹住皮肤和皮下组织,然后慢慢用力,使其达到一定厚度。
4. 读取数值:读取皮脂钳上的数值,即为皮褶厚度。
皮褶厚度的测量结果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体的肥胖程度,从而制定相应的减肥计划。
例如,如果一个人的皮褶厚度过高,则表示其肥胖程度较高,需要加强运动和控制饮食,以减少体内脂肪。
而如果一个人的皮褶厚度在正常范围内,则表示其体重相对健康,可以继续保持。
需要注意的是,皮褶厚度的测量结果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肥胖的唯一依据。
要准确判断一个人的肥胖程度,还需要
结合其他指标,如体重指数(BMI)、腰臀比等。
此外,皮褶厚度的测量结果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测量部位、测量时间等。
因此,在测量皮褶厚度时,需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少误差。
总之,皮褶厚度是衡量人体肥胖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皮褶厚度的测量,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肥胖程度,并制定相应的减肥计划。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皮褶厚度的测量结果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肥胖的唯一依据。
要准确判断一个人的肥胖程度,还需要结合其他指标。
皮褶厚度肥胖标准

皮褶厚度肥胖标准一、皮褶厚度测量皮褶厚度是衡量身体脂肪含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通过测量特定部位的皮褶厚度来判断该部位的脂肪含量。
常见的皮褶厚度测量部位包括:1.肱三头肌部位:该部位的皮褶厚度可以反映上肢的脂肪含量。
2.肩胛下角部位:该部位的皮褶厚度可以反映躯干的脂肪含量。
3.髂嵴部位:该部位的皮褶厚度可以反映下肢的脂肪含量。
测量皮褶厚度的具体方法如下:1.选择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剧烈运动或紧张情绪。
2.准备好测量工具:皮褶厚度计、测量板和测量绳。
3.将测量板放在测量部位,将测量绳固定在测量板上。
4.用皮褶厚度计测量测量绳上的皮褶厚度,记录下测量结果。
二、体脂百分比体脂百分比是指身体脂肪含量占总体重的百分比。
通过测量体脂百分比可以了解身体的脂肪含量是否超标,从而判断是否肥胖。
体脂百分比的测量方法如下:1.准备一个体脂秤或健身房的体脂测量设备。
2.按照设备的说明进行操作,站在秤上或使用相应的设备进行测量。
3.记录下测量结果,根据结果判断身体是否肥胖。
三、腰围与臀围比值腰围与臀围比值是指腰围和臀围之间的比例关系。
通过测量腰围和臀围,可以了解身体的脂肪分布情况,从而判断是否肥胖。
一般情况下,男性腰围与臀围比值在0.85-0.90之间,女性在0.75-0.80之间属于正常范围。
腰围和臀围的测量方法如下:1.准备一根软尺或皮尺。
2.站立或坐直,将软尺或皮尺贴紧身体表面,测量腰围和臀围,记录下测量结果。
3.根据腰围与臀围比值判断身体是否肥胖。
四、体重指数体重指数(BMI)是根据身高和体重来计算身体质量的一种方法。
通过计算BMI,可以了解身体是否超重或肥胖。
BMI的计算公式为: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一般来说,男性BMI在20-25之间,女性在19-24之间属于正常范围。
五、身体组成身体组成是指人体内各种组织器官的组成比例。
通过测量身体组成,可以了解身体肌肉含量是否充足,脂肪含量是否超标以及水分含量是否合适等情况。
科室内部学习-皮褶测量

肱三头肌部皮褶厚度测试方法:
(1)受试者自然站立,被测部位充分裸露。 (2)测试人员找到肩峰、尺骨鹰嘴(肘部骨性突起)部位,
并用油笔标记出右臂后面从肩峰到尺骨鹰嘴连线中点 处。 (3)用左手拇指和食、中指将被测部位皮肤和皮下组织 夹提起来。 (4)在该皮褶提起点的下方用皮褶计测量其厚度,把右 拇指松开皮褶计卡钳钳柄,使钳尖部充分夹住皮褶; 在皮褶计指针快速刚落后立即读数。 要连续测量3次,记录以毫米(mm)为单位,精确到 0.1mm。
同皮下组织捏起,右手握皮褶厚度计距左手拇 指捏起部位1cm 处的皮褶厚度 右手拇指松开皮褶计卡钳钳柄,使钳尖部分充 分夹住皮褶 在皮褶计指针快速回落后立即读数 一般要求在同一部位测量3次,取平均值为测 量结束
皮褶厚度仪的使用方法
仪器的调整--使用前须将圆盘内指针调整到刻 度表上的“0”位。调整方法:用手转动调整 “0”位盘即可将指针对准到“0”位。
皮褶厚度测量
测量部位:三头肌皮褶厚度TSF
肩胛下皮褶厚度 SSF
计算公式
体脂%=(4.57÷体密度-4.142)×100 %
X
≥19X
X
≥19X
X=肩胛角下+上臂肱三头肌皮肤皱襞厚度(㎜)
皮褶厚度与营养
皮褶厚度的定义 皮褶厚度的营养学意义
皮褶厚度的测定
皮褶厚度仪的使用方法 常用测量部位的生理定位 体脂肪的计算与评估
上臂围与皮褶厚度的测定
蚌埠医学院一附院
体脂在身体的分布
成人体脂肪的间接估算
皮褶厚度测量
基本原理: 人体的脂肪大约有2/3贮存在皮下组织。
在身体许多部分,皮肤及皮下脂肪疏松地附着 在其下的组织上,故可用拇、食指将皮肤皱襞 捏起,用特制的皮脂厚度计测量出皮肤皱襞的 厚度。由于皮肤厚度相差很小,因而皮肤皱襞 的厚度可以代表皮下脂肪的厚度,据此推测全 身体脂含量。
皮褶厚度测量方法

皮褶厚度测量方法
皮褶厚度测量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 用卡尺测量法:将一只卡尺的两个支架分别抵住皮肤与脂肪组织的交界处,轻轻夹住皮褶,读取其厚度。
2. 用皮褶测量仪测量法:皮褶测量仪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皮褶厚度的仪器,其原理是利用高频声波对皮肤进行扫描,然后通过计算机处理得出皮褶厚度。
3. 用超声波测量法:利用超声波技术将声波传递至皮下组织,测量出皮下脂肪的厚度,进而计算出皮褶的厚度。
4. 用电子皮褶厚度计测量法:电子皮褶厚度计是一种便携式的电子仪器,通过将传感器按压于皮肤上并读取数字显示屏上测量结果的方式,来测量皮褶的厚度。
3 营养评价-皮褶厚度与上臂围的测量解析

老年营养师实务培训 LOGO
准备工作
老年营养师实务培训 LOGO
皮褶厚度计的调整与校正
1、仪器的调整--使用前须将圆盘内指针调 整到刻度表上的“0”位。 调整方法:用手转动调整“0”位盘即 可将指针对准到“0”位。 2、校正压力--指针调到“0”位后,须将 皮脂厚度计两个接点间的压力调节到国际 规定的10g/mm2的范围。
性 别 瘦弱(mm) <10 <20 中等(mm) 10~40 20~50 肥胖(mm) >40 >50
男(15岁以上) 女(12岁以上)
老年营养师实务培训 LOGO
测量对象营养状况的评价
老年营养师实务培训 LOGO
上臂围 测量方法
老年营养师实务培训 LOGO
1. 被测者自然站立, 充分裸露右上肢, 手臂自然下垂,
两眼平视前方。
老年营养师实务培训 LOGO
2. 测量人员站在被测者 身后,找到肩峰、尺 骨鹰嘴部位。
老年营养师实务培训 LOGO
3. 用软尺测量并用油笔 标记出右臂后面从肩 峰到尺骨鹰嘴连线中 点。
老年营养师实务培训 LOGO
4. 用软尺起始端下缘压 在标记的肩峰与尺骨 鹰嘴连线中点,水平
围绕一周,测量并读 取周长。
老年营养师实务培训 LOGO 老年营养师实务培训
考一考:
如何通过测量皮褶厚度与 上臂围来评价老年人的营 养状况?
民政部福利彩票公益金养老服务 职业技能实训教材研发项目组
老年营养师实务培训 LOGO
谢谢观赏!
老年营养师实务培训 LOGO
3. 用软尺测量并标记右 臂后面从肩峰到尺骨
鹰嘴连线中点。
老年营养师实务培训 LOGO
4. 在标记点上方约2cm 处,垂直方向用左手 拇指和食指、中指将
皮褶厚度测量法步骤

皮褶厚度测量法步骤
皮褶厚度是评估人体营养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测量方法简便,但在操作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下面介绍皮褶厚度测量法的步骤。
第一步:准备工作
测量前,应先将被测者告知测量目的、具体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并取得其同意。
将测量器具、测量记录表和消毒液等准备好。
第二步:定位测点
皮褶厚度的测量点一般选取在身体脂肪较为集中的部位,如上臂三头肌、肩胛下、背部、腰腹部和大腿等。
测点应该稳定,距离关节和骨峰约2.5cm处。
第三步:操作测量
使用皮褶测量钳夹紧皮褶,持续时间为2秒钟,然后读取皮褶的厚度值,记录结果。
同一个测点需重复3次,测量数据的平均值即为该测点的皮褶厚度值。
第四步:记录结果
将测量的皮褶厚度值记录在测量记录表中,应标明测点名称、测点位置和测量时间等信息。
同时,对于不同的测量者,应对测点和测量顺序进行标准化,以降低误差。
第五步:测量后处理
测量工作完成后,及时清洗并消毒测量工具,并将测量记录表整理归档。
对于异常值或数据不一致的测数据,应进行初步分析和排查。
总结:
以上就是皮褶厚度测量法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皮褶厚度测量法可在短时间内快速评估被测者的营养状况,但由于其易受体位、肌肉层和皮肤弹性等因素影响,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标准化操作,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上臂围和皮褶厚度的意义
4、通过测量不同部位的皮褶厚度,还可以反 映人体皮下脂肪的分布情况。测定部位有上臂 肱三头肌、肩胛下角、腹部、髂脊上部等,前 三个最重要,可分别代表肢体、躯干、腰腹等 部分的皮下脂肪堆积情况。
5、用上臂围和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可计算上臂 肌围和上臂肌面积,反映机体肌肉的发育状况。
20
肱三头肌部皮褶厚度测试方法:
(1)受试者自然站立,被测部位充分裸露。 (2)测试人员找到肩峰、尺骨鹰嘴(肘部骨性突起)部位,
并用油笔标记出右臂后面从肩峰到尺骨鹰嘴连线中点 处。 (3)用左手拇指和食、中指将被测部位皮肤和皮下组织 夹提起来。 (4)在该皮褶提起点的下方用皮褶计测量其厚度,把右 拇指松开皮褶计卡钳钳柄,使钳尖部充分夹住皮褶; 在皮褶计指针快速刚落后立即读数。 要连续测量3次,记录以毫米(mm)为单位,精确到 0.1mm。
测量皮下脂肪的厚度,不仅可以了解皮下脂肪 的厚度,判断人的肥瘦情况,而且还可以用所 测得的皮脂肪厚度推测全身的脂肪的数量,来 评价人身组成的比例。 这是评定人身组成最简便的方法。
8
皮褶厚度的营养学意义
由于身体脂肪总量的 一半储存在皮下,因 而皮褶厚度的测量结 果可以用来评定身体 成分,推算全身脂肪 重量和瘦体重
15
皮褶厚度仪的使用方法
校正压力--指针调到“0”位后,须将皮脂厚度计两个接点 间的压力调节到国际规定的10g/mm2的范围。左手持皮脂 厚度计呈水平位置,在皮脂计的下方测试臂顶端的小孔上 挂200g重量的砝码。再将皮脂下主弓形臂的根部与该臂顶 端的接点呈水平线,此时观察圆盘内指针偏离情况。
如指针处在15-25mm范围内说明两接点的压力符合 10g/mm2的要求,无须调节旋扭。
11
测量上臂围和皮褶厚度的意义
上臂肌围(cm)=上臂围(cm)-3.14*三头肌 皮褶厚度(cm)
上臂肌面积(cm2)=【上臂围(cm)-3.14*三 头肌皮褶厚度(cm)】2/(4*3.14)
12
皮褶厚度仪的使用方法
压力调节 旋钮
调整0
13
长时间未使用的皮褶厚度计在使用前必须校正 皮褶计的压力要求符合规定标准(10g/cm2) 使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将特定解剖部位的皮肤连
其中前3个部位最重要
17
常见的测量部位定位
测量部位 一般测量右侧,常测的皮褶部位为以下几处:
1.上臂部 上肢自然下垂,于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中 点处,垂直捏起皮褶。 2.肩胛下部 肩胛骨下角下方约1厘米处。皮褶方向向 外下方,与脊柱成45度。 3.腹部 脐旁1厘米处,垂直捏起皮褶。 4.髂部 髂嵴上方肚脐水平线与腋中线交界处,垂直 捏起皮褶。 5.大腿部 腹股沟中点与髌骨上缘中点连线的中点, 皮褶方向与大腿纵轴平行。
18
1.肱三头肌部皮褶厚度
19
Triceps Skinfold
Along the midline on the back of the triceps of the right arm, determine the midpoint located between the top of the acromial process (top of the shoulder) to the bottom of the olecranon process of the ulna (elbow). Pinch the skin so that the fold is running vertically.
9
测量上臂围和皮褶厚度的意义
1、上臂围本身可反映营养状况,它与体重密切相关。 2、皮褶厚度是衡量个体营养状况和肥胖程度较好的
指标,主要表示皮下脂肪厚度,可间接评价人体肥胖 与否。WHO推荐选用肩胛下角、肱三头肌和脐旁三 个测量点。 3、皮褶厚度反映人体皮下脂肪含量,它与全身脂肪 含量具有线性关系,可以通过测量人体不同部位皮褶 厚度推算全身脂肪含量。相关系数在0.7—0.9
上臂围与皮褶厚度的测定
蚌埠医学院一附院
1
体脂在身体的分布
2
成人体脂肪的间接估算
3
皮褶厚度测量
基本原理: 人体的脂肪大约有2/3贮存在皮下组织。
在身体许多部分,皮肤及皮下脂肪疏松地附着 在其下的组织上,故可用拇、食指将皮肤皱襞 捏起,用特制的皮脂厚度计测量出皮肤皱襞的 厚度。由于皮肤厚度相差很小,因而皮肤皱襞 的厚度可以代表皮下脂肪的厚度,据此推测全 身体脂含量。
21
5.2注意事项:
①受试者自然站立,肌肉不要紧张,体重平均落 在两腿上;
如果指针超出25mm以上,说明压力接点压力不足。须通 过向左侧方向转动旋扭增加压力,直接指针调到15-25mm 范围内为止。
反之,则调节旋扭向右转动减少压力调节到指针在规定范 围内。指针的±5mm的差异不会影响测定结果。
16
常见的测量部位
测量部位有: 肱三头肌部 肩胛下角部 腹部 髂嵴上部等
同皮下组织捏起,右手握皮褶厚度计距左手拇 指捏起部位1cm 处的皮褶厚度 右手拇指松开皮褶计卡钳钳柄,使钳尖部分充 分夹住皮褶 在皮褶计指针快速回落后立即读数 一般要求在同一部位测量3次,取平均值为测 量结束
14
皮褶厚度仪的使用方法
仪器的调整--使用前须将圆盘内指针调整到刻 度表上的“0”位。调整方法:用手转动调整 “0”位盘即可将指针对准到“0”位。
X=肩胛角下+上臂肱三头肌皮肤皱襞厚度(㎜)
6
皮褶厚度与营养
皮褶厚度的定义 皮褶厚度的营养学意义
皮褶厚度的测定
皮褶厚度仪的使用方法 常用测量部位的生理定位 体脂肪的计算与评估
7
皮褶厚度的定义
皮褶是皮下脂肪的厚度。 是衡量个体营养状况和肥胖程度较好的指标。 人体的脂肪大约有2/3贮存在皮下组织,通过
4
皮褶厚度测量
测量部位:三头肌皮褶厚度TSF
肩胛下皮褶厚度 SSF
5
计算公式
体脂%=(4.57÷体密度-4.142)×100 %
男性:15~18岁体密度=1.0977-0.00146X
≥19岁体密度=1.0913-0.00146X
女性:15~18岁体密度=1.0931-0.00160X
≥19岁体密度=1.0879-0.00133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