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开楼梯与开敞楼梯间
敞开、封闭、防烟楼梯间设置要求

敞开、封闭、防烟楼梯间设置要求作者:易安网来源:易安网为了在发生火灾事故时,能较好地发挥敞开、封闭、防烟楼梯间的作用,在敞开、封闭、防烟楼梯间的设置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1)敞开楼梯间敞开楼梯间一般指建筑物室内有墙体等维护构件构成的无封闭防烟功能,且与其他使用空间直接相通的楼梯间。
敞开楼梯间应符合下述要求:(1)房间门至最近楼梯间的距离应符合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
(2)当低层建筑的层数不超过4层时,楼梯间的首层对外出口可设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3)楼梯间的内墙上除在同层开设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门外,不应开设其他的房间门窗。
其他房间的门不应开向楼梯间。
(4)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两段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cm.2)封闭楼梯间指设有阻挡烟气的双向弹簧门及外开门的楼梯间。
高层民用建筑和高层工业建筑的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一般应设置封闭楼梯间的建筑物有:(1)汽车库中人员疏散用的室内楼梯。
(2)甲、乙、丙类厂房和高层厂房、高层库房的疏散楼梯。
(3)高层民用建筑的裙房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外的建筑高度不超过32 m的二类高层民用建筑;11层及11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12层以上及18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
(4)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设有空气调节系统的多层旅馆和超过五层的其他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包括底层扩大封闭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除应符合疏散楼梯间的一般设置要求外,还应符合下述要求:(1)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当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下述防烟楼梯间的设置。
(2)高层建筑的楼梯间应设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乙级防火门。
(3)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
3)防烟楼梯间在楼梯间出口处设有前室面积不小于规定数值,并设有防烟设施,或设专供防烟用的阳台、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
常见的消防安全疏散设施

通用消防安全疏散设施1疏散楼梯:楼梯间是建筑物中的主要垂直交通空间,疏散楼梯是具有能够足够疏散人员的主要交通工具。
特别是在火灾事故情况下是以疏散楼梯作为常规的逃生工具,所以,疏散楼梯是作为竖向疏散通道的室内楼梯,是安全疏散的主要通道。
因此,确保疏散楼梯间的畅通是发生火灾时人们安全逃生的前提和保证。
任何占用、堵塞、封闭楼梯间都是不负责任的违法行为。
2敞开楼梯间:一般来说,它是指由围墙等围护构件组成的建筑物的非封闭防烟功能,且与其他使用空间直接相通的楼梯间。
它是充分利用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在低层建筑中应用广泛的用于人员疏散的楼梯间。
3封闭楼梯间:是指设置有阻挡烟气(探火管)和火势的双向弹簧门及外开门的楼梯间。
当高层建筑或特殊场所内发生火灾时,建筑内的人员不能靠一般的电梯或云梯疏散,而楼梯此时是唯一的最主要垂直疏散通道,必须安全可靠。
而敞开式楼梯间火灾时犹如一个大烟筒既拔烟又抽火,垂直方向烟气流动短时间内经过敞开空间向上扩散,迅速就弥漫到整个建筑严重影响人员疏散威胁着人身的安全。
双向弹簧门和外门等设施是防止火灾和烟雾蔓延的有效工具。
因此,保障弹簧门、外开门、安全门等安全设施设备的完好有效以及楼梯间的畅通无阻就显得非常重要。
4安全出口:在建筑物内设置足够数量的紧急出口和一定宽度的紧急门对人员和材料疏散非常重要,若安全出口数量不足或安全门宽度不够,火灾时疏散很容易发生混乱现象,特别是只有一个出口时往往使人员被烟火封堵而陷入困境。
因此,保障安全出口畅通是保证场所内人员生命安全的保证。
任何占用、堵塞、封闭安全出口妨碍安全疏散的行为都是不负责任的违法行为。
5事故照明和安全指示标志:在影剧院、商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时烟气弥漫充斥着一定空间,严重影响着人员对逃离方向的识别或火情的判断,威胁着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
而设置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通道内的应急照明和安全指示标志设施起到照明和指示方向的作用。
因此,保障事故照明和安全指示标志等设施的完整好用至关重要,应做好维护工作并防止损坏禁止挪作他用。
住宅敞开式楼梯间设置要求

住宅敞开式楼梯间设置要求说到住宅敞开式楼梯间的设置要求,你可能会觉得有点头疼,毕竟楼梯嘛,说白了就是个通道,不至于吧,居然还有那么多讲究。
但真的是,咱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有些事情不讲究,你家楼梯的安全性、舒适性可就会大打折扣。
而且现在的人都很注重生活质量嘛,家里有楼梯不光是为了方便上下楼,还是家里整体布局的一部分。
所以说这楼梯到底怎么做,真不是小事儿。
咱得明白,什么叫“敞开式楼梯间”。
敞开式楼梯间其实就是楼梯设计没有什么太多的遮挡,楼梯的两侧或者三面墙都没有完全封闭,空间比较开阔。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现代感”?是的,这种设计很多人喜欢,因为视觉上更加宽敞明亮,感觉家里瞬间就不那么压抑了。
不过呢,敞开式楼梯间也有它的“规矩”在,虽然设计上灵活,但是要保证安全,必须得有一套明确的要求。
首先啊,楼梯的宽度是非常关键的。
想想看,一家人住在一起,楼梯又不是一个人用的,要是楼梯窄了,家里人多了可就麻烦了。
所以说,楼梯的最小宽度得保证不低于0.9米,这样至少两个成年人可以并排通过。
如果你家常常有亲戚朋友来,或者家里有孩子、老人,这个宽度可得考虑得更宽一些,毕竟孩子活泼乱跳,老人腿脚不便,楼梯窄了,一不小心就可能发生意外。
说实话,别看楼梯小小一块地,设计得好,真的能大大提高生活的便捷性。
接下来要说的就是楼梯的踏步,咱们的脚踏上去可是天天都要走的,舒适度很重要。
楼梯踏步的高度和深度得合适,太高了下去踩着不舒服,太低了,走起来又费劲。
按要求来讲,踏步的高度一般应该控制在15到18厘米之间,踏步的深度呢,至少也得有26厘米。
你要是觉得“哎呀,这个数我不太懂”,你可以简单理解成,楼梯的每一步都要能让你舒服地踩上去,不像走楼梯的时候觉得每一步都像在爬山。
说完了踏步,扶手是另一个不能忽视的部分。
楼梯的扶手其实很重要,特别是老年人和小孩都特别依赖它。
有的朋友可能觉得扶手只是一个摆设,然而,扶手的高度、稳定性可都关系到大家的安全呢!一般来说,扶手的高度应该在90到100厘米之间,既不会太高,让你觉得不方便,又不至于太低,抓起来稳稳当当。
楼梯设计的常见问题

3. 封闭楼梯间:三面有墙加乙级防火门,封闭楼梯间内墙上除楼 梯间的门之外,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封闭楼梯间的门的净宽度要与 梯段相匹配。封闭楼梯间靠外墙布置,要有一定的开窗面积,@2-5层 ≥2.00㎡的开窗面积,顶层住宅要设百叶窗≥0.8㎡的有效面积,普通百 叶X0.8,防雨X0.6。有些多层的下面没办法开窗,可在顶部设屋顶窗, 满足排烟面积要求也可以。
2. 敞开楼梯间:即三面有防火隔墙的楼梯,可以按《建规》5.3.5 的要求以外的做为疏散安全出口。看看其中第5条似乎好多多层建筑都 可以做开敞楼梯间了,其实不然,再看看第3条:超过2层的商店等人 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中的等。以前一注培训班上老师说短时间内疏散50 人以上就是人员密集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上第七十四条:人员 密集场所是指公众聚集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 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公共图 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 加工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旅游、宗教活动场所等。这样一来敞开楼梯 间的范围越来越小;因此以后要求在建筑设计中,尽量多用封闭楼梯间, 以免以后图审时吃“强条”,及修改起来的麻烦。有的人认为,先按敞 开楼梯间见设计,待审图通不过再改,这有以下麻烦:
还有种剪刀楼梯,实际上是封闭楼梯或防烟楼梯的一种,一座剪刀 楼梯相当于二个疏散楼梯,在塔式高层建筑中常常用到,但在设计中也 存在以下问题: (1)三合一前室,以前在上海用得很多,高规中P20.6.1.2.3似乎可 以合用前室,但看看P128.6.1.2.4就明确指出:与消防电梯合用的前室, 两个楼梯口均开在一个合用前室之内,这种设计,不利于疏散,不能采 用,更不能推广。 (2)上海以前对这条似乎不严,三合一前室比比皆是,但2012年六 月出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意见P18第20条,违反这条要整改的。
疏散楼梯的设置形式

疏散楼梯的设置形式
疏散楼梯的设置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封闭楼梯间:这种楼梯有防火门和墙将楼梯和走廊隔开,和敞开楼梯间相比,封闭楼梯间的安全性更好,但不能完全隔绝烟气进入。
2. 敞开楼梯间:这类楼梯和走廊、大厅等相连,敞开在建筑内,没有用防火门等隔开。
在发生火灾时不能阻挡烟气,会影响人员疏散。
3. 室外楼梯:在建筑外墙上设置楼梯,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疏散楼梯形式,这类楼梯安装在室外,为全部敞开式,发生火灾时也不用担心人员从楼梯疏散时因为烟气蔓延呼吸困难等等。
4. 防烟楼梯间:进入这类楼梯间通常需要穿过两个防火门,这类疏通楼梯的安全性更高,楼梯还设置了防烟设施,能够防止发生火灾时,烟气蔓延在楼梯间。
5. 剪刀楼梯间:剪刀楼梯间是在楼梯间内设置了两个相互交叉、隔绝的疏散楼梯,每层楼梯间梯段为单跑梯段,这类疏散楼梯也被称为叠合楼梯。
在选择疏散楼梯的形式时,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用途、规模、层数、耐火等级等因素,并按照有关消防规范进行设计。
敞开楼梯、室外楼梯、(敞开、封闭、防烟、剪刀)楼梯间设置要求

敞开楼梯、室外楼梯、(敞开、封闭、防烟、剪⼑)楼梯间设置要求⼀、楼梯间设置的通⽤要求1、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靠外墙设置时,楼梯间、前室及合⽤前室外墙上的窗⼝与两侧门、窗、洞⼝最近边缘的⽔平距离不应⼩于1.0m;2、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3、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4、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设置卷帘;5、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甲、⼄、丙类液体管道;6、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内禁⽌穿过或设置可燃⽓体管道。
敞开楼梯间内不应设置可燃⽓体管道,当住宅建筑的敞开楼梯间内确需设置可燃⽓体管道和可燃⽓体计量表时,应采⽤⾦属管和设置切断⽓源的阀门。
7、除通向避难层错位的疏散楼梯外,建筑内的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平⾯位置不应改变。
除住宅建筑套内的⾃⽤楼梯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的疏散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室内陆⾯与室外出⼊⼝地坪⾼差⼤于10m或3层及以上的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其疏散楼梯应采⽤防烟楼梯间;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其疏散楼梯应采⽤封闭楼梯间;②、应在⾸层采⽤耐⽕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隔墙与其他部位分隔并应直通室外,确需在隔墙上开门时,应采⽤⼄级防⽕门;③、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不应共⽤楼梯间,确需共⽤楼梯间时,应在⾸层采⽤耐⽕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隔墙和⼄级防⽕门将地下或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连通部位完全分隔,并应设置明显的标志。
8、疏散⽤楼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阶梯不宜采⽤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确需采⽤时,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度不应⼤于10°,且每级离扶⼿250mm处的踏步深度不应⼩于220mm。
9、建筑内的公共疏散楼梯,其两梯段及扶⼿间的⽔平净距不宜⼩于150mm。
10、⾼度⼤于10m的三级耐⽕等级建筑应设置通⾄屋顶的室外消防梯。
室外消防梯不应⾯对⽼虎窗,宽度不应⼩于0.6m,且宜从离地⾯3.0m⾼处设置。
敞开楼梯间的适用范围

敞开楼梯间的适用范围作为现代城市生活中常见的公共空间之一,楼梯间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楼梯间安装门或不安装门的问题上,人们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有些人认为应该将楼梯间完全封闭,而有些人则主张将楼梯间敞开。
本文就“敞开楼梯间的适用范围”这一话题进行探讨。
一、敞开楼梯间的优点敞开楼梯间,首先可以提高通风效果。
在夏季,由于天气炎热,室内温度容易升高,敞开楼梯间可以增加通风透气的效果,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同时,在楼梯间敞开时,也可以更好地照耀外界的阳光,让楼梯间变得更为明亮。
其次,敞开楼梯间可以缩短人们的等待时间。
对于需要乘坐电梯的人群来说,如果楼梯间没有门,他们可以直接进入楼梯间候梯,不需要等待门的开关,从而节省等待时间。
此外,对于广场、景点等公共区域的楼梯间,敞开也可以缓解拥挤现象,避免人们在门前排队等待,提高了通行效率。
最后,敞开楼梯间可以增加公共空间的使用价值。
在门闭的情况下,楼梯间只能作为通道使用,而敞开楼梯间则可以成为多种用途的空间,例如,可以设置桌椅、餐厅、休息区等,增加公共空间的使用率。
二、敞开楼梯间的不足之处但是,敞开楼梯间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对于一些需要保密性的场所,如银行、医院等,敞开楼梯间可能会暴露机密信息,不利于保密。
其次,对于一些高档公寓、别墅等居住区,敞开楼梯间可能不符合隐私要求,容易造成矛盾。
此外,敞开楼梯间也不利于居民间的隔音,会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敞开楼梯间的适用范围在实际应用中,敞开楼梯间应该根据不同用途、场所加以区分。
具体来讲,以下场所适合敞开楼梯间:1.公共区域的楼梯间,如广场、景点、商场等。
这些场所人流量大,需要保证通行效率,因此敞开楼梯间可以提高通行效率,且避免拥挤现象。
2.工厂、学校、机关等单位内的楼梯间。
这些场所需要保证通风透气,敞开楼梯间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高员工、学生的舒适度。
3.住宅小区的公共楼梯间。
住宅小区是居民的生活空间,敞开楼梯间可以增加公共空间的使用价值,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
封闭、防烟、开敞楼梯间

一、封闭楼梯间的设置范围:1、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应设置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2、高层仓库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3、下列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包括首层扩大封闭楼梯间)或室外疏散楼梯:1)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2)旅馆;3)超过2 层的商店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4)设置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且建筑层数超过2 层的建筑;5)超过5 层的其它公共建筑。
4、地下商店和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地下建筑(室),当地下层数为3 层及3 层以上或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小于等于于10m 时,应设置封闭楼梯间;5、十二层及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6、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7、汽车库、修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8、人防工程的下列公共活动场所,当地下为两层,且地下第二层的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不大于10m时,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1)电影院、礼堂;2)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医院、旅馆;3)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商场、餐厅、展览厅、公共娱乐场所、小型体育场所。
二、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范围:1、建筑高度大于32m 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 人的高层厂房,应设置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2、当地下商店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m2 时,应设防烟楼梯间。
3、地下商店和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地下建筑(室),当地下层数为3 层及3 层以上或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 时,应设置防烟楼梯间;4、建筑高度超过32m 的高层汽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防烟楼梯间;5、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m 的二类高层民用建筑以及塔式住宅,均应设防烟楼梯间。
6、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7、超过十一层的通廊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8、建筑的楼梯间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置。
9、人防工程的下列公共活动场所,当底层室内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大于10m时,应设置防烟楼梯间:1)电影院、礼堂;2)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医院、旅馆;3)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商场、餐厅、展览厅、公共娱乐场所、小型体育场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敞开楼梯与开敞楼梯间
标签:敞开开敞楼梯间分类:建筑设计
犹豫再三,增开一个栏目“建筑设计”
在总工职位上干两年了,这两年碰到的问题似乎多过以往所有问题的总和,很多问题设计人并未深究过,或许这是施工图设计人的悲哀。
不管怎样,建筑设计不是制图,即使是简单的施工图绘制也应该是“脑指挥手”,而不是“手指挥脑”。
提出问题,欢迎朋友以及同行探讨。
敞开楼梯与开敞楼梯间
这是个经常提及的问题,至今各地消防局仍有不同认定。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根据《高规》5.1.4条,上下层连同的走廊,敞开楼梯等应按上下连通层作为一个防火分区,面积叠加计算,三面墙体围合,单面开敞的楼梯间应该面积叠加计算。
对于多层建筑,根据《建规》5.3.5条以外的公共建筑可以采用非封闭楼梯间作为疏散楼梯。
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消防规范研究室的解释是:
敞开楼梯应视为建筑内上下层连通的开口。
开敞楼梯间为三面为墙,一面为走道围合而成的楼梯间。
只要本规范允许采用该种形式的疏散楼梯间,可不将其视为上下层连通的开口。
规范对火灾从开敞楼梯间蔓延的情况已有所考虑,其中第5.3.5条第2款规定超过2层的商店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应设置封闭楼梯间或室外疏散楼梯。
而如办公楼、教学楼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场所,允许其建筑层数小于等于5层时采用非封闭的疏散楼梯间。
本规范允许设置开敞
楼梯间的民用建筑物,其开敞楼梯间可不视为上下层相通的开口。
比如说一个幼儿园,共三层,每层面积约1300M2,不超2500 M2。
总建筑面积约3900 M2,超过了2500 M2。
3层的幼儿园建筑按照《建规》5.3.5条,可以做开敞楼梯间,这里的开敞楼梯间可不将其视为上下层连通的开口,无需划分防火分区,按每层一个防火分区对待。
《防火规范修订意见稿》将原《建规》中5.3.5条中超过2层的商店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应采用室内封闭楼梯间作为疏散楼梯修改为:超过两层的商店,图书馆,会议展览建筑以及设置有类似使用功能空间的建筑。
设计中,不超过5层的托幼,学校教学楼,办公,宿舍,餐厅等可以采用非封闭楼梯间作为疏散楼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