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敞式楼梯间设计要点介绍
住宅敞开式楼梯间设置要求

住宅敞开式楼梯间设置要求说到住宅敞开式楼梯间的设置要求,你可能会觉得有点头疼,毕竟楼梯嘛,说白了就是个通道,不至于吧,居然还有那么多讲究。
但真的是,咱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有些事情不讲究,你家楼梯的安全性、舒适性可就会大打折扣。
而且现在的人都很注重生活质量嘛,家里有楼梯不光是为了方便上下楼,还是家里整体布局的一部分。
所以说这楼梯到底怎么做,真不是小事儿。
咱得明白,什么叫“敞开式楼梯间”。
敞开式楼梯间其实就是楼梯设计没有什么太多的遮挡,楼梯的两侧或者三面墙都没有完全封闭,空间比较开阔。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现代感”?是的,这种设计很多人喜欢,因为视觉上更加宽敞明亮,感觉家里瞬间就不那么压抑了。
不过呢,敞开式楼梯间也有它的“规矩”在,虽然设计上灵活,但是要保证安全,必须得有一套明确的要求。
首先啊,楼梯的宽度是非常关键的。
想想看,一家人住在一起,楼梯又不是一个人用的,要是楼梯窄了,家里人多了可就麻烦了。
所以说,楼梯的最小宽度得保证不低于0.9米,这样至少两个成年人可以并排通过。
如果你家常常有亲戚朋友来,或者家里有孩子、老人,这个宽度可得考虑得更宽一些,毕竟孩子活泼乱跳,老人腿脚不便,楼梯窄了,一不小心就可能发生意外。
说实话,别看楼梯小小一块地,设计得好,真的能大大提高生活的便捷性。
接下来要说的就是楼梯的踏步,咱们的脚踏上去可是天天都要走的,舒适度很重要。
楼梯踏步的高度和深度得合适,太高了下去踩着不舒服,太低了,走起来又费劲。
按要求来讲,踏步的高度一般应该控制在15到18厘米之间,踏步的深度呢,至少也得有26厘米。
你要是觉得“哎呀,这个数我不太懂”,你可以简单理解成,楼梯的每一步都要能让你舒服地踩上去,不像走楼梯的时候觉得每一步都像在爬山。
说完了踏步,扶手是另一个不能忽视的部分。
楼梯的扶手其实很重要,特别是老年人和小孩都特别依赖它。
有的朋友可能觉得扶手只是一个摆设,然而,扶手的高度、稳定性可都关系到大家的安全呢!一般来说,扶手的高度应该在90到100厘米之间,既不会太高,让你觉得不方便,又不至于太低,抓起来稳稳当当。
建筑防火设计中敞开楼梯间的若干问题分析

建筑防火设计中敞开楼梯间的若干问题分析作者:王伟来源:《甘肃科技纵横》2022年第04期摘要:火灾作为一种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灾害,一旦发生需要民众快速撤出火场。
在火灾发生的情况下,电力故障会导致电梯停运,楼梯间成为民众的快速撤离通道,也成为建筑防火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基于此,本论述结合实际案例,对敞开楼梯间的设计问题进行研究,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敞开楼梯间;防火设计;模拟分析中图分类号:TU 998.1 文献标志码:A0 引言楼梯间作为建筑疏散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其设计科学性直接关系到民众生命财产安全。
国家相关规范对建筑楼梯间的设计提出较高的安全要求,建筑楼梯间应具备防火、防烟功能,满足楼梯间的安全疏散功能。
随着建筑形式的多样化发展趋势,此规定也呈现出较为显著的地域局限性,比如南方地區外廊式建筑形式以及部分多层建筑等。
因此,敞开式楼梯间在一定条件下也可用于火灾疏散。
针对敞开楼梯间在建筑防火设计中的应用问题成为相关部门的主要研究内容。
1 敞开楼梯间在防火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从本质层面分析,敞开式楼梯间的结构不具备密封性以及防烟条件,一旦建筑物发生火灾,极易导致火焰、烟气沿楼道进行蔓延,进而导致阻碍疏散通道、降低可见度等情况发生,给建筑物内的民众带来较大的生命威胁。
敞开楼梯间在方便人员疏散因素体现在以下几点。
(1 )我国对设置敞开楼梯间的建筑高度有严格要求,5层或5 层以下的建筑、不高于21 m 的民用建筑可设置敞开式楼梯。
建筑物内的人员对路径较为熟悉,紧急情况下可以用于疏散。
(2 )敞开式楼梯间在设计过程中通常不设置防火门,因此通道畅通性较高,紧急情况下对人员疏散的阻碍较低,疏散效率较高。
(3)敞开式楼梯间目标较大,便于寻找,在紧急情况下可以缩短寻找安全通道的时间,进而提升疏散效率以及建筑安全性。
敞开楼梯间的建筑内防火墙分区面积计算方法,分为以下两种。
(1 )在规范允许的设置敞开楼梯间的建筑中,对防火分区面积计算过程中,可将其视为建筑内部上,下层相互联通的开口,具体计算中可对各层建筑面积不进行叠加处理。
敞开楼梯、室外楼梯、(敞开、封闭、防烟、剪刀)楼梯间设置要求

敞开楼梯、室外楼梯、(敞开、封闭、防烟、剪⼑)楼梯间设置要求⼀、楼梯间设置的通⽤要求1、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靠外墙设置时,楼梯间、前室及合⽤前室外墙上的窗⼝与两侧门、窗、洞⼝最近边缘的⽔平距离不应⼩于1.0m;2、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3、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4、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设置卷帘;5、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甲、⼄、丙类液体管道;6、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内禁⽌穿过或设置可燃⽓体管道。
敞开楼梯间内不应设置可燃⽓体管道,当住宅建筑的敞开楼梯间内确需设置可燃⽓体管道和可燃⽓体计量表时,应采⽤⾦属管和设置切断⽓源的阀门。
7、除通向避难层错位的疏散楼梯外,建筑内的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平⾯位置不应改变。
除住宅建筑套内的⾃⽤楼梯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的疏散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室内陆⾯与室外出⼊⼝地坪⾼差⼤于10m或3层及以上的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其疏散楼梯应采⽤防烟楼梯间;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其疏散楼梯应采⽤封闭楼梯间;②、应在⾸层采⽤耐⽕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隔墙与其他部位分隔并应直通室外,确需在隔墙上开门时,应采⽤⼄级防⽕门;③、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不应共⽤楼梯间,确需共⽤楼梯间时,应在⾸层采⽤耐⽕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隔墙和⼄级防⽕门将地下或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连通部位完全分隔,并应设置明显的标志。
8、疏散⽤楼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阶梯不宜采⽤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确需采⽤时,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度不应⼤于10°,且每级离扶⼿250mm处的踏步深度不应⼩于220mm。
9、建筑内的公共疏散楼梯,其两梯段及扶⼿间的⽔平净距不宜⼩于150mm。
10、⾼度⼤于10m的三级耐⽕等级建筑应设置通⾄屋顶的室外消防梯。
室外消防梯不应⾯对⽼虎窗,宽度不应⼩于0.6m,且宜从离地⾯3.0m⾼处设置。
开敞式楼梯间设计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郭巍
甘 肃省 城 乡规 划 设 计 研 究 院
甘肃 兰州
7 3 O O 0 0
摘要: 针 对设 计 中开 敞 式楼 梯 间存在 的 一些代 表 性 问题 , 提 出解 决 办法 , 并对 开 敞式楼 梯 间 的细部 构造 进 行 完善 , 供 建筑 设计 人 员在 设计 中参 考 。 关键 词 : 开 敞楼 梯 间 防火分 区 安全 疏散 随着建 筑 工程 的多 层化 、 多元 化 、 综 合化 的不 断 发 展 , 建 筑 的火 灾危 险 性 也 不 断地 增大 。一 旦发 生 火灾 , 将会 导致 损失 大 、 伤亡大, 给国 家财 产 和人 民
9条当多层建筑物内设置自动扶梯敞开楼梯等上下层相连通的开口时其防火分区面积应按上下层相连通的面积叠加计算??内容的理解不是很准确对敞开式楼梯和开敞式楼梯间的定义模糊尤其是在设置开敞式楼梯间时是否需要按上下层相连通的面积叠加计算防火分区面积时存在争议
髓墨豳圈
建筑理论与设计
开敞式楼梯 间设计 中需注意 的几个问题
散 通道 中的开 敞楼 梯 间 的设计 问题 谈谈 自己 的看法 。 消 防的设 置原 则 是避 免人 员伤 亡 、 减 少财 产 损失 。对于 可 能 出现 的 人员 伤亡 程度 和财 产 损失 程度 是我 们 进行 消 防设计 把 握尺 度松 紧 的依 据 。 消 防的设 置 内 的开 1 : 3 这是拷贝《 高规》 5 . 1 . 4条高层建筑内设有 上下层相连通的走廊 、 敞开楼梯、 自动扶梯、 传送带等开口部位时, 应按上下 连通层作为一个 防火分区引起的 , 而《 高规》 最低限度是6 . 2 . 2条规定设封闭 楼梯间, 在《 高规 》 里非 封 闭楼 梯 间的确 要算 开 口部 位 了 。 而 在多 层建 筑 中 , 某 些 建筑 的楼 梯 间本 身就 允许 不 封 闭 ,那 这个 楼 梯在 理 论上 应 该 是安 全 出 口 , 既然 是安 全 出 口 , 那 应该 不 会作 为 上 下 窜火 的 地方 ( 上 下 窜 火与 人 的 疏 散无 关, 对 照《 建规 》 2 . 0 . 2 0防 火分 区 F i r e c o m p a r t m e n t : 在 建筑 内部 采 用 防火 墙 、 耐
敞开式楼梯间设置要求

敞开式楼梯间设置要求
敞开式楼梯间设置要求:
①确保楼梯间与楼层其他区域有明显分隔;
②楼梯间应直接对外敞开,便于疏散;
③楼梯间的门应为向外开启的防火门;
④保持楼梯间内无障碍物,确保通行顺畅;
⑤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等辅助用房;
⑥确保楼梯间有足够的自然采光或人工照明;
⑦在楼梯间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识;
⑧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突出物;
⑨保持楼梯踏步平整,避免设置门槛;
⑩楼梯间的墙面和地面应使用防火材料;
⑪在高层建筑中,楼梯间应设有前室或阳台;⑫定期检查楼梯间设施,确保符合安全标准。
建筑疏散楼梯相关设计要求

建筑疏散楼梯相关设计要求疏散用楼梯和楼梯间作为竖向疏散通道的室内、外楼梯,是建筑物中的主要垂直交通枢纽,是安全疏散的重要通道。
楼梯间防火和疏散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人员的生命安全与消防队员的救灾工作。
因此,建筑防火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高度、层数,正确运用规范,选择符合防火要求的疏散楼梯,为安全疏散创造有利条件。
根据防火要求,可将楼梯间分为敞开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和室外辅助疏散楼梯四种形式。
一般防火要求应满足安全疏散距离的原则。
楼梯间的布置,应满足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并尽量避免形成袋形走道。
双向疏散的原则。
楼梯间应靠近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两端布置,以便于双向疏散。
尽量靠外墙设置的原则。
靠外墙设置便于自然采光、通风和消防人员的援救行动。
各层不错位原则。
除与地下室连通的楼梯,超高层建筑中通向避难层错位的楼梯外,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位置不应改变,上下直通,不变动位置。
首层应有直通室外的出口。
楼梯间位置变更,遇有紧急情况时人员不易找到楼梯,延误疏散时间,造成不应有的伤亡,特别是宾馆、饭店、商业楼等公共建筑。
地上层与地下层尽量不共用楼梯间原则。
地下室、半地下室楼梯间与首层之间应有防火分隔措施,且不宜与地上层共用楼梯间。
一般应在首层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小时的隔墙与其他部位隔开,并直通室外。
必须在隔墙上开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为确保人员迅速疏散,地下室、半地下室的楼梯间首层应直通室外。
在首层与地下室、半地下室楼梯间设有防火分隔设施,既可有效防止疏散人员误入地下室、半地下室,又能阻挡火势、烟雾蔓延。
楼梯间空间独立原则。
楼梯间及其前室内不应附设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非封闭的电梯井、可燃气体管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并不应有影响疏散的突出物。
阶梯符合疏散习惯原则。
疏散楼梯间和走道上的阶梯应符合安全疏散要求,不应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
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因踏步宽度变化,紧急情况下易使人摔倒,造成拥挤,堵塞通道,因此不应采用。
楼梯装修设计与施工要点

楼梯装修设计与施工要点楼梯作为连接楼层的重要构件之一,在室内装修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其设计与施工直接关系到楼梯的使用安全、舒适度以及整体空间的美观度。
本文将就楼梯装修的设计与施工要点进行探讨,并提供一些建议。
一、楼梯设计要点楼梯设计是整个装修过程的基础,合理的设计能够确保楼梯的稳固性,同时提供舒适的使用感受。
以下是楼梯设计的要点:1. 横向空间合理利用:根据楼梯所处空间的大小和形状,合理设计楼梯的宽度和踏步长度,避免过窄或过宽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2. 垂直高度均衡稳定:楼梯的高度应符合人体工学,避免踏步高度不一致造成行走不稳。
并且,在设计中要合理考虑楼梯的坡度,以确保上下楼的舒适度。
3. 扶手设置合理:除非特殊情况下不允许,楼梯需要设置扶手,以提供行走过程中的支撑。
扶手应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高度适中,便于人们握住。
同时,扶手的材质也需要与整体装修风格相匹配。
4. 照明设计充分考虑:楼梯区域通常是光线较暗的地方,因此照明设计尤为重要。
可以通过合理的灯具布置,将光线照射到每一级的踏步上,提供充足的照明,并确保楼梯使用的安全性。
二、楼梯施工要点楼梯施工是实现设计效果的关键环节,良好的施工质量能够提高整体装修的水平。
以下是楼梯施工的要点:1. 材料选择与处理:楼梯所采用的材料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同时也需要根据具体的装修风格来选择,如实木、石材等。
在材料处理上,需要保证材料的平整、稳定性和质地,以确保使用安全。
2. 结构加固与固定:楼梯的结构应该经过加固处理,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固定过程中,需要使用合适的工艺和材料,确保楼梯与楼层之间的连接牢固,避免出现晃动和噪音。
3. 表面处理与防滑设计:楼梯的表面处理需要保证光滑度和美观度,不同材料的处理方法也有所不同。
在防滑设计上,需要根据楼梯的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防滑材料或工艺,以提高楼梯的安全性。
4. 细节处理与装饰:楼梯的细节处理与装饰不仅能提升整体的美观度,还能够使楼梯更加合理和舒适。
敞开楼梯间的适用范围

敞开楼梯间的适用范围作为现代城市生活中常见的公共空间之一,楼梯间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楼梯间安装门或不安装门的问题上,人们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有些人认为应该将楼梯间完全封闭,而有些人则主张将楼梯间敞开。
本文就“敞开楼梯间的适用范围”这一话题进行探讨。
一、敞开楼梯间的优点敞开楼梯间,首先可以提高通风效果。
在夏季,由于天气炎热,室内温度容易升高,敞开楼梯间可以增加通风透气的效果,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同时,在楼梯间敞开时,也可以更好地照耀外界的阳光,让楼梯间变得更为明亮。
其次,敞开楼梯间可以缩短人们的等待时间。
对于需要乘坐电梯的人群来说,如果楼梯间没有门,他们可以直接进入楼梯间候梯,不需要等待门的开关,从而节省等待时间。
此外,对于广场、景点等公共区域的楼梯间,敞开也可以缓解拥挤现象,避免人们在门前排队等待,提高了通行效率。
最后,敞开楼梯间可以增加公共空间的使用价值。
在门闭的情况下,楼梯间只能作为通道使用,而敞开楼梯间则可以成为多种用途的空间,例如,可以设置桌椅、餐厅、休息区等,增加公共空间的使用率。
二、敞开楼梯间的不足之处但是,敞开楼梯间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对于一些需要保密性的场所,如银行、医院等,敞开楼梯间可能会暴露机密信息,不利于保密。
其次,对于一些高档公寓、别墅等居住区,敞开楼梯间可能不符合隐私要求,容易造成矛盾。
此外,敞开楼梯间也不利于居民间的隔音,会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敞开楼梯间的适用范围在实际应用中,敞开楼梯间应该根据不同用途、场所加以区分。
具体来讲,以下场所适合敞开楼梯间:1.公共区域的楼梯间,如广场、景点、商场等。
这些场所人流量大,需要保证通行效率,因此敞开楼梯间可以提高通行效率,且避免拥挤现象。
2.工厂、学校、机关等单位内的楼梯间。
这些场所需要保证通风透气,敞开楼梯间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高员工、学生的舒适度。
3.住宅小区的公共楼梯间。
住宅小区是居民的生活空间,敞开楼梯间可以增加公共空间的使用价值,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敞式楼梯间与封闭式楼梯间的区别
一 定义不同
敞开楼梯间 是指建筑物内由墙体等围护构件构成的无封闭防烟功能,且与其他使用空间相 通的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 是指用耐火建筑构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高层民用建筑中和 高层工用建筑中封闭式楼梯间的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乙级防火门。
二 设置范围不同
•
• • • • • • • • • • •
二、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范围:
1、建筑高度大于32m 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 人的高层厂房,应设置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2、当地下商店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m2 时,应设 防烟楼梯间。 3、地下商店和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地下建筑(室),当地下层数为3 层及3 层以上或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 时,应设置防烟楼梯间; 4、建筑高度超过32m 的高层汽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防烟楼梯间; 5、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m 的二类高层民用建筑以及塔式住宅,均应设防烟楼梯间。 6、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7、超过十一层的通廊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8、建筑的楼梯间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置。 9、人防工程的下列公共活动场所,当底层室内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大于10m时,应设置防烟楼梯间: 1)电影院、礼堂; 2)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医院、旅馆; 3)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商场、餐厅、展览厅、公共娱乐场所、小型体育场所。
⑸
任一层面积大于500 ㎡ 时设置封闭式楼梯间(入户门威乙级防火门时可不设); 任一层面积大于650 ㎡ 或任一住户门至安全出门 距离大于15m 时,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
⑹对于通廊式宿舍,若3层以下每层面积小于500,二三层人数之和不超过100人,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封闭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敞开楼梯间除应满足疏散楼梯间的一般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楼梯间应靠外墙,并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当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规定设置。 (2)高层建筑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 (3)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 它走道和房间隔开。
其他:
①除应设置为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 附封闭和防烟设置范围)的建筑的室内楼梯间。 ②应设置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的建筑,当其疏散楼梯数量满足规范要求,其任意相邻层 面积不超过一个防火分区面积要求时,可设置敞开楼梯供经营使用。
开敞式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满足楼梯间一般设置要求情况下)
①任一层面积大于500 ㎡ 时设置封闭式楼梯间(入户门威乙级防火门时可不设); 任一层面积大于650 ㎡ 或任一住户门至安全出门距离大于15m 时,安全出口不 少于2个。 ②对于通廊式宿舍,若3层以下每层面积小于500,二三层人数之和不超过100人, 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③房间门至最近的楼梯间的距离应满足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 ④楼梯间在底层处应设直接对外的出口。当一般建筑中层数不超过四层时,可将 对外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⑤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两段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0mm。 ⑥除公共走道外,其他房间的门窗不应开向楼梯间。
敞开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和室外楼梯间四种形式 。
开敞式楼梯间的定义:
敞开楼梯间是指建筑物内由墙体等围护构件构成的无封闭防烟功能,且与 其他使用空间相通的楼梯间。
开敞式楼梯间的设置范围
公共建筑(敞开式楼梯可作为疏散的公共建筑):
①一、二层的商店等人员密集(包括设有娱乐场所)的公建。 ②五层及以下的其他公建,医院疗养院旅馆和超过2层的人多场所除外。 ③非高层敞开式外廊(内廊)公建(如教学楼)。
敞开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敞开楼梯间除应满足疏散楼梯间的一般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房间门至最近的楼梯间的距离应满足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 (2)楼梯间在底层处应设直接对外的出口。当一般建筑中层数不超过四层时,可将对外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3)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两段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0mm。 (4)除公共走道外,其他房间的门窗不应开向楼梯间。
不同的使用功能和形式决定了他们的设置范围不同 开敞式楼梯间 多用于低层单元式,塔式住宅以及低层通廊式,单元式宿舍等。 封闭式楼梯间 多用于高层建筑和低层建筑要求较高的建筑。 详见 开敞式楼梯间设置范围 封闭楼梯间设置范围
三 设置要求不同
不同的功能作用决定了他们设置要求不同 开敞式楼梯间 相对封闭式楼梯间设置要求较低。 封闭式楼梯间 设置要求更复杂。 详见 开敞式封闭式楼梯间设置要求的不同
Picture
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范围
一、封闭楼梯间的设置范围:
• • • • • • • • • • • • • • • • 1、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应设置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2、高层仓库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3、下列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包括首层扩大封闭楼梯间)或室外疏散楼梯: 1) 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 2)旅馆; 3)超过2 层的商店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 4)设置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且建筑层数超过2 层的建筑; 5)超过5 层的其它公共建筑。 4、地下商店和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地下建筑(室),当地下层数为3 层及3 层以上或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小于等于 于10m 时,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5、十二层及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6、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7、汽车库、修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8、人防工程的下列公共活动场所,当地下为两层,且地下第二层的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不大于10m时,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1)电影院、礼堂; 2)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医院、旅馆; 3)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商场、餐厅、展览厅、公共娱乐场所、小型体育场所。
开敞式楼梯间
Produced by :建工五班第四组
目录
Catalog
开敞式楼梯间
设置范围
设置要求 开敞式与封闭式区别 楼梯装饰设计欣赏
楼梯间的定义和分类
Picture
定义:容纳楼梯的结构。包围楼梯的建筑部件(如墙或栏杆)。
同时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的建筑部分,联系整个建筑的交通运输。
分类:根据防火要求,可将楼梯间分为
开敞式楼梯间和封闭式楼梯间设置要求的不同
楼梯间设置的一般要求
(1)楼梯间的布置,应满足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并尽量避免形成袋形走道。 (2)楼梯间应靠近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两端布置,以便于双向疏散。 (3)靠外墙设置,便于自然采光、通风和消防人员的援救行动开展。 (4)除与地下室连通的楼梯和超高层建筑中通向避难层错位的楼梯外,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位置不应改变,要上下直通,不变动位置。首层应有直通室 外的出口。楼梯间位置变更,遇有紧急情况时人员不易找到楼梯,延误疏散时间,造成不应有的伤亡,特别是宾馆、饭店、商业楼等公共建筑。 (5)地下室、半地下室楼梯间与首层之间应有防火分隔措施,且不宜与地上层共用楼梯间。一般应在首层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与其他部位隔开, 并直通室外。必须在隔墙上开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为确保人员迅速疏散,地下室、半地下室的楼梯间首层应直通室外。在首层与地下室、半地下室 楼梯间设有防火分隔设施,既可有效防止疏散人员误入地下室、半地下室,又能阻挡火势、烟雾蔓延。 (6)楼梯间及其前室内不应附设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非封闭的电梯井、可燃气体管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并不应有影响疏散的突出物。 (7)疏散楼梯间和走道上的阶梯应符合安全疏散要求,不应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因踏步宽度变化口紧急情况下易使人摔倒, 造成拥挤,堵塞通行,因此不应采用。由于建筑造型的要求必须采用时,其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夹角不超过 l0°,且每级离扶手250mm处的踏步的 宽度不应小于220mm。 (8)居住建筑内,可燃气体管道不应穿过楼梯间,如必须穿过时,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
开敞式楼梯间平面图
开敞式楼梯间平面图
楼梯口间平面图
楼梯间设计欣赏
楼梯间设计欣赏
封闭式楼梯间的设置范围
1、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应设置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2、高层仓库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3、下列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包括首层扩大封闭楼梯间)或室外疏散楼梯: 1) 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 2)旅馆; 3)超过2 层的商店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 4)设置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且建筑层数超过2 层的建筑; 5)超过5 层的其它公共建筑。 4、地下商店和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地下建筑(室),当地下层数为3 层及3 层以上或地下 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小于等于于10m 时,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5、十二层及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6、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7、汽车库、修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8、人防工程的下列公共活动场所,当地下为两层,且地下第二层的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不大 于10m时,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1)电影院、礼堂; 2)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医院、旅馆; 3)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商场、餐厅、展览厅、公共娱乐场所、小型体育场所。
居住建筑(敞开式楼梯可作为疏散的居住建筑):
①一、二层的通廊式居住建筑。 ②非高层敞开式外廊(内廊)居住建筑(如宿舍楼)。 ③单元式和塔式居住建筑层数为6层及以下,且任一层面积不大于500㎡。 ④任一形式的非高层居住建筑,当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以下简称乙级户门),皆可用敞开式 楼梯作为疏散楼梯。 ⑤单元式住宅,当采用乙级户门,且楼梯间有自然采光和通风的,层数为11层及以下者,都可 用敞开式楼梯作为疏散楼梯。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