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敞式楼梯间设计要点介绍
敞开楼梯、室外楼梯、(敞开、封闭、防烟、剪刀)楼梯间设置要求

敞开楼梯、室外楼梯、(敞开、封闭、防烟、剪⼑)楼梯间设置要求⼀、楼梯间设置的通⽤要求1、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靠外墙设置时,楼梯间、前室及合⽤前室外墙上的窗⼝与两侧门、窗、洞⼝最近边缘的⽔平距离不应⼩于1.0m;2、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3、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4、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设置卷帘;5、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甲、⼄、丙类液体管道;6、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内禁⽌穿过或设置可燃⽓体管道。
敞开楼梯间内不应设置可燃⽓体管道,当住宅建筑的敞开楼梯间内确需设置可燃⽓体管道和可燃⽓体计量表时,应采⽤⾦属管和设置切断⽓源的阀门。
7、除通向避难层错位的疏散楼梯外,建筑内的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平⾯位置不应改变。
除住宅建筑套内的⾃⽤楼梯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的疏散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室内陆⾯与室外出⼊⼝地坪⾼差⼤于10m或3层及以上的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其疏散楼梯应采⽤防烟楼梯间;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其疏散楼梯应采⽤封闭楼梯间;②、应在⾸层采⽤耐⽕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隔墙与其他部位分隔并应直通室外,确需在隔墙上开门时,应采⽤⼄级防⽕门;③、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不应共⽤楼梯间,确需共⽤楼梯间时,应在⾸层采⽤耐⽕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隔墙和⼄级防⽕门将地下或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连通部位完全分隔,并应设置明显的标志。
8、疏散⽤楼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阶梯不宜采⽤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确需采⽤时,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度不应⼤于10°,且每级离扶⼿250mm处的踏步深度不应⼩于220mm。
9、建筑内的公共疏散楼梯,其两梯段及扶⼿间的⽔平净距不宜⼩于150mm。
10、⾼度⼤于10m的三级耐⽕等级建筑应设置通⾄屋顶的室外消防梯。
室外消防梯不应⾯对⽼虎窗,宽度不应⼩于0.6m,且宜从离地⾯3.0m⾼处设置。
开敞式楼梯间设计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郭巍
甘 肃省 城 乡规 划 设 计 研 究 院
甘肃 兰州
7 3 O O 0 0
摘要: 针 对设 计 中开 敞 式楼 梯 间存在 的 一些代 表 性 问题 , 提 出解 决 办法 , 并对 开 敞式楼 梯 间 的细部 构造 进 行 完善 , 供 建筑 设计 人 员在 设计 中参 考 。 关键 词 : 开 敞楼 梯 间 防火分 区 安全 疏散 随着建 筑 工程 的多 层化 、 多元 化 、 综 合化 的不 断 发 展 , 建 筑 的火 灾危 险 性 也 不 断地 增大 。一 旦发 生 火灾 , 将会 导致 损失 大 、 伤亡大, 给国 家财 产 和人 民
9条当多层建筑物内设置自动扶梯敞开楼梯等上下层相连通的开口时其防火分区面积应按上下层相连通的面积叠加计算??内容的理解不是很准确对敞开式楼梯和开敞式楼梯间的定义模糊尤其是在设置开敞式楼梯间时是否需要按上下层相连通的面积叠加计算防火分区面积时存在争议
髓墨豳圈
建筑理论与设计
开敞式楼梯 间设计 中需注意 的几个问题
散 通道 中的开 敞楼 梯 间 的设计 问题 谈谈 自己 的看法 。 消 防的设 置原 则 是避 免人 员伤 亡 、 减 少财 产 损失 。对于 可 能 出现 的 人员 伤亡 程度 和财 产 损失 程度 是我 们 进行 消 防设计 把 握尺 度松 紧 的依 据 。 消 防的设 置 内 的开 1 : 3 这是拷贝《 高规》 5 . 1 . 4条高层建筑内设有 上下层相连通的走廊 、 敞开楼梯、 自动扶梯、 传送带等开口部位时, 应按上下 连通层作为一个 防火分区引起的 , 而《 高规》 最低限度是6 . 2 . 2条规定设封闭 楼梯间, 在《 高规 》 里非 封 闭楼 梯 间的确 要算 开 口部 位 了 。 而 在多 层建 筑 中 , 某 些 建筑 的楼 梯 间本 身就 允许 不 封 闭 ,那 这个 楼 梯在 理 论上 应 该 是安 全 出 口 , 既然 是安 全 出 口 , 那 应该 不 会作 为 上 下 窜火 的 地方 ( 上 下 窜 火与 人 的 疏 散无 关, 对 照《 建规 》 2 . 0 . 2 0防 火分 区 F i r e c o m p a r t m e n t : 在 建筑 内部 采 用 防火 墙 、 耐
建筑防火(敞开、封闭、防烟、室外楼梯间、避难层、避难走道、隔间、下沉式设置要求)

①设备间、管道井的门不应直接开启避难区
②确需直接开启时,与避难区出入口的距离不应小于5m,且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5)避难间内不应设置易燃、可燃液体、气体管道,不应开设除外窗和疏散门之外的开口(避难层可设置易燃、可燃液体、气体管道)
(6)除避难间外,避难层应设消防电梯出口
(7)避难层应设消火栓和消防软管卷盘,消防专线电话和应急广播
(4)前室不宜共用,共用时前室使用面积≥6㎡
(5)楼梯间前室或共用前室不宜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共用前室与消防电梯合用时,前室使用面积≥12㎡,且短边≥2.4m(三合一前室)
7、各类前室面积总结
楼梯间类型
建筑类型
使用面积要求
防烟பைடு நூலகம்梯间前室
住宅建筑
≥4.5㎡
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仓库)
≥6㎡
消防电梯前室
所有类型建筑
1、疏散楼梯间共性设置要求:
(1)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外墙上的窗口与两侧门、窗、洞口不应小于1m;
(2)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
(3)楼梯间内不应设置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
(4)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甲、乙、丙类液体管道
(5)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设置卷帘
(6)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严禁穿过可燃气体管道。敞开楼梯间内不应设置可燃气体管道,当住宅建筑敞开楼梯间内确需要设置时,采用金属管道和切断气源的阀门。
面向步行街一侧的围护结构耐火1h,并宜采用实体墙,其门、窗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当采用防火玻璃时,其隔热性和完整性不低于1h,当采用耐火完整性1h的非隔热玻璃,应设自动喷水进行保护。面向步行街一侧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耐火1h实体墙。
步行街为多个楼层时,设置回廊或挑檐时,其挑出宽度不小于1.2m,各层需设置回廊和连接天桥时,应保证上部各层楼板的开口面积不小于地面面积的37%,且开口均匀布置;
各类楼梯设计要点及适用范围

各类楼梯设计要点及适用范围一、疏散楼梯间的设置要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4.1中明确疏散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楼梯间应能天然釆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靠外墙设置时,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外墙上的窗口与两侧门、窗、洞口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m;【见图示1 】2、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见图示2 】3、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见图示3】4、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设置卷帘;【见图示4 】5、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甲、乙、丙类液体管道;【见图示3 】6、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内禁止穿过或设置可燃气体管道【见图示4 】,敞开楼梯间内不应设置可燃气体管道【见图示5 】,当住宅建筑的敞开楼梯间内确需设置可燃气体管道和可燃气体计量表时,应釆用金属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阀门。
【见图示6 】7、除通向避难层错位的疏散楼梯外,建筑内的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平面位置不应改变【见图示1 】8、除住宅建筑套内的自用楼梯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的疏散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或3层及以上的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其疏散楼梯应采用防烟楼梯间【见图示2 】;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其疏散楼梯应釆用封闭楼梯间【见图示3 】;②应在首层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与其他部位分隔并应直通室外,确需在隔墙上开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见图示2 】;③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不应共用楼梯间【见图示3 】,确需共用楼梯间时,应在首层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将地下或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连通部位完全分隔,并应设置明显的标志【见图示4 】。
二、楼梯分类楼梯按照其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五种:敞开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室外疏散楼梯、剪刀楼梯(1)、敞开楼梯间敞开楼梯间是指楼梯四周有一面敞开,其余三面为具有相应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的实体墙,火灾发生时,它不能阻止烟、火进入的楼梯间。
楼梯设计要点

另外,设置楼梯起始点位置,要注意如下几点:
1、首层楼梯出入口要便于向室外疏散。
2、楼梯起始点位置的休息平台宽度应不少于梯段宽度,且不少于1.2米。
未尽内容欢迎设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侠补充!
2
从使用功能角度出发,首选确定是疏散梯还是景观梯还是室外大楼梯等...如果是疏散楼梯那就去仔细读防火规范和技术措施。
楼梯设计
问题
楼梯设计需要掌握哪些内容,如何设置起始点位置?
回答
1
楼梯设计需要掌握如下内容:
1、合理安排楼梯平面位置,方便人流正常疏散和保证消防疏散。
2、根据用户需求、层高及消防要求,确定首层楼梯出入口疏散位置和楼梯形式。楼梯形式分为直跑梯(分单跑、双跑、多跑)、弧型梯、螺旋梯,等。
3、选定楼梯形式后,根据相关设计规范,确定楼梯开间和进深,设计梯段宽度和坡度、踏步宽度和高度、休息平台宽度,等。
开敞式楼梯间设计要点介绍

开敞式楼梯间与封闭式楼梯间的区别Picture 来自 封闭楼梯间的设置范围:
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范围
开敞式楼梯间和封闭式楼梯间设置要求的不同
楼梯间设置的一般要求
开敞式楼梯间平面图
开敞式楼梯间平面图 楼梯口与楼道相通 楼梯口设防火门
楼梯间设计欣赏
楼梯间设计欣赏
封闭式楼梯间的设置范围
感谢观看
The End
汇报人姓名
开敞式楼梯间
单击添加副标题
Produced by :建工五班第四组
1
2
3
目录 Catalog
设置要求
开敞式楼梯间
4
5
6
开敞式与封闭式区别
楼梯装饰设计欣赏
设置范围
目录
楼梯间的定义和分类 Picture
敞开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和室外楼梯间四种形式 。 定义:容纳楼梯的结构。包围楼梯的建筑部件(如墙或栏杆)。 同时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的建筑部分,联系整个建筑的交通运输。
分类:根据防火要求,可将楼梯间分为
敞开楼梯间是指建筑物内由墙体等围护构件构成的无封闭防烟功能,且与其他使用空间相通的楼梯间。
开敞式楼梯间的定义:
开敞式楼梯间的设置范围
开敞式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①任一层面积大于500 ㎡ 时设置封闭式楼梯间(入户门威乙级防火门时可不设); 任一层面积大于650 ㎡ 或任一住户门至安全出门距离大于15m 时,安全出口不 少于2个。 ②对于通廊式宿舍,若3层以下每层面积小于500,二三层人数之和不超过100人, 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③房间门至最近的楼梯间的距离应满足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 ④楼梯间在底层处应设直接对外的出口。当一般建筑中层数不超过四层时,可将 对外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⑤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两段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0mm。 ⑥除公共走道外,其他房间的门窗不应开向楼梯间。
楼梯设计方法和步骤

(四)楼梯设计步骤和方法掌握了楼梯的一般尺度及设计要求之后,就可以着手进行楼梯设计了。
楼梯设计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作,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要通过设计确定下来的内容也非常多。
简单地说,楼梯设计工作就是要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使用功能、建筑物的等级等的不同,在一个特定的空间(楼梯间的开间、进深、层高尺寸所限定的空间)内,合理地设计确定出楼梯的平面形式、楼梯段的坡度、踏步的步数、踏面和踢面的尺寸、楼梯段的宽度和长度、楼梯休息平台的宽度、梯井的宽度以及楼梯各部位的通行净高等。
在建筑初步设计阶段,以上设计工作也会反过来进行,也就是说,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使用功能,建筑物的等级等的不同,来确定楼梯的平面形式、坡度以及所有各部位的尺寸,并由此而确定该楼梯间的开间、进深、层高的合理尺寸。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情况下,楼梯间的开间、进深、层高尺寸一般都不能单独地确定下来,而要兼顾建筑物楼梯间以外的其他空间的开间、进深、层高的要求而综合起来予以确定。
下面将通过具体的实例来讨论和介绍楼梯的设计步骤和方法。
1、实例一某砖混结构多层教学楼,开敞式平面的楼梯间,其平面如图2-6所示。
楼梯间的开间轴线尺寸为3600mm,进深轴线尺寸为6000mm,层高尺寸3600mm,室内外高差450mm,楼梯间需设置疏散外门。
楼梯间外墙厚360mm,内墙厚240mm,轴线内侧墙厚均为120mm。
走廊轴线宽2400mm。
试设计此楼梯。
我们首先做一个基本的讨论和分析。
在具体地确定楼梯间各部位的尺寸之前,先来分析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楼梯段的坡度要合理,本例教学楼为公共建筑,使用人数比较多,楼梯段的坡度不宜取得过大;第二,所有各部位尺寸的确定都应该是在楼梯间的净空间之内得到满足。
因此,在开间和进深方向的尺寸计算要减去墙体的厚度,在通行净高的尺寸计算则要扣除平台梁的高度;第三,在解决首层中间休息平台下部的通行要求时,首先可采用将室外台阶移入室内的办法,但要特别注意的是,不可将全部台阶均移入室内,而应至少在室外保留一步高度不低于100mm左右的台阶,以避免地面雨水倒灌室内;第四,注意楼层休息平台宽度取值的差别。
让家居颜值翻倍的8大楼梯间设计

让家居颜值翻倍的8大楼梯间设计各位,楼梯间大家应该都不是闲置的吧?毕竟房价这么贵,楼梯这上下两层的空间,利用起来可是净赚的区域啊。
那么本着合理利用“榨干每寸”空间的准则,今儿来跟大家聊聊楼梯间的设计。
楼梯间形态室内的楼梯间主要有两种形式:敞开式、封闭式。
1.敞开式这种类型的楼梯就适合复式住宅室内楼梯,空间比较大,不在乎这么点的面积。
一般敞开式楼梯底下可以做一些造景,增加视觉效果。
2.封闭式封闭式楼梯正好相反,是将楼梯下的空间完全进行利用,置物或者是其他的功能都可。
敞开式的呢,本期不做多聊,一般的话做悬浮楼梯的设计会比较多,我们的重点来看看封闭式的楼梯间应该怎么设计。
楼梯间布置关于楼梯间的布置,比较常规的就有7种,简单来给大家介绍一下~1.储物间楼梯间本身是有一个斜度的,所以可以做倾斜的收纳柜设计,放置衣物、鞋子、杂物都可以。
或者可以考虑矩形的储物柜子+台阶的分层储物/抽屉,充分利用了空间,而且还非常美观,非常适合小loft格局的楼梯。
2.休闲区如果是转角的楼梯间,可以利用台阶下的空间做一个小型的休闲区。
像这样卡座+茶几的形式就很合适。
或者也可以做一个储物+休闲的开放式区域,布置就更加简单了还能储物,一举两得。
也会有不少家庭把楼梯间打通,做成一个方舟式的区域,可以放一张小方几,一个抱枕,舒适感自来。
3.阅读区利用台阶下的区域做一个阅读区,整面的墙可以收纳非常多的书。
放上一张休闲躺椅,一盏落地灯就是一个舒适的区域啦。
台阶镂空做分层,书籍便可以整齐排列在台阶内部啦,放一个坐垫,便可以随时拿书了。
这样的设计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找书非常便利。
4.电视墙楼梯正好在客厅位置,可以考虑做电视机背景墙的设计,两边分别做置物柜,这种设计,也是loft常用的布局。
如果正好在客餐厅的部分,那么在储物楼梯位置装上电视机,用餐、休闲的时候都可以看电视,家里也就不会太安静啦~5.办公区如果家中没有书房,楼梯位置应该是非常不错的学习、办公区了~整个墙面做书架,可以是柜体也可以是隔板,下方放置书桌,简单的办公区落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设置范围不同
不同的使用功能和形式决定了他们的设置范围不同
开敞式楼梯间 多用于低层单元式,塔式住宅以及低层通廊式,单元式宿舍等。
封闭式楼梯间 多用于高层建筑和低层建筑要求较高的建筑。
用敞开式楼梯作为疏散楼梯。
其他:
①除应设置为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 附封闭和防烟设置范围)的建筑的室内楼梯间。 ②应设置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的建筑,当其疏散楼梯数量满足规范要求,其任意相邻层 面积不超过一个防火分区面积要求时,可设置敞开楼梯供经营使用。
开敞式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满足楼梯间一般设置要求情况下)
• 6、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 7、超过十一层的通廊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 8、建筑的楼梯间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置。
• 9、人防工程的下列公共活动场所,当底层室内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大于10m时,应设置防烟楼梯间:
• 1)电影院、礼堂;
• 2)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医院、旅馆;
居住建筑(敞开式楼梯可作为疏散的居住建筑):
①一、二层的通廊式居住建筑。 ②非高层敞开式外廊(内廊)居住建筑(如宿舍楼)。 ③单元式和塔式居住建筑层数为6层及以下,且任一层面积不大于500㎡。 ④任一形式的非高层居住建筑,当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以下简称乙级户门),皆可用敞开式
楼梯作为疏散楼梯。 ⑤单元式住宅,当采用乙级户门,且楼梯间有自然采光和通风的,层数为11层及以下者,都可
①任一层面积大于500 ㎡ 时设置封闭式楼梯间(入户门威乙级防火门时可不设); 任一层面积大于650 ㎡ 或任一住户门至安全出门距离大于15m 时,安全出口不 少于2个。
②对于通廊式宿舍,若3层以下每层面积小于500,二三层人数之和不超过100人, 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③房间门至最近的楼梯间的距离应满足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
• 3)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商场、餐厅、展览厅、公共娱乐场所、小型体育场所。
开敞式楼梯间和封闭式楼梯间设置要求的不同
楼梯间设置的一般要求
(1)楼梯间的布置,应满足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并尽量避免形成袋形走道。 (2)楼梯间应靠近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两端布置,以便于双向疏散。 (3)靠外墙设置,便于自然采光、通风和消防人员的援救行动开展。 (4)除与地下室连通的楼梯和超高层建筑中通向避难层错位的楼梯外,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位置不应改变,要上下直通,不变动位置。首层应有直通室 外的出口。楼梯间位置变更,遇有紧急情况时人员不易找到楼梯,延误疏散时间,造成不应有的伤亡,特别是宾馆、饭店、商业楼等公共建筑。 (5)地下室、半地下室楼梯间与首层之间应有防火分隔措施,且不宜与地上层共用楼梯间。一般应在首层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与其他部位隔开, 并直通室外。必须在隔墙上开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为确保人员迅速疏散,地下室、半地下室的楼梯间首层应直通室外。在首层与地下室、半地下室 楼梯间设有防火分隔设施,既可有效防止疏散人员误入地下室、半地下室,又能阻挡火势、烟雾蔓延。 (6)楼梯间及其前室内不应附设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非封闭的电梯井、可燃气体管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并不应有影响疏散的突出物。 (7)疏散楼梯间和走道上的阶梯应符合安全疏散要求,不应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因踏步宽度变化口紧急情况下易使人摔倒, 造成拥挤,堵塞通行,因此不应采用。由于建筑造型的要求必须采用时,其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夹角不超过l0°,且每级离扶手250mm处的踏步的 宽度不应小于220mm。 (8)居住建筑内,可燃气体管道不应穿过楼梯间,如必须穿过时,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
详见 开敞式楼梯间设置范围
封闭楼梯间设置范围
三 设置要求不同
不同的功能作用决定了他们设置要求不同 开敞式楼梯间 相对封闭式楼梯间设置要求较低。 封闭式楼梯间 设置要求更复杂。
详见 开敞式封闭式楼梯间设置要求的不同
Picture
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范围
一、封闭楼梯间的设置范围:
• 1、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应设置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它走道和房间隔开。
开敞式楼梯间平面图
开敞式楼梯间平面图 封闭式楼梯间平面图
楼梯口与楼道相通 楼梯口设防火门
楼梯间设计欣赏
楼梯间设计欣赏
封闭式楼梯间的设置范围
1、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应设置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2、高层仓库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3、下列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包括首层扩大封闭楼梯间)或室外疏散楼梯: 1) 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 2)旅馆; 3)超过2 层的商店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 4)设置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且建筑层数超过2 层的建筑; 5)超过5 层的其它公共建筑。 4、地下商店和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地下建筑(室),当地下层数为3 层及3 层以上或地下 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小于等于于10m 时,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5、十二层及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6、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7、汽车库、修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8、人防工程的下列公共活动场所,当地下为两层,且地下第二层的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不大 于10m时,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1)电影院、礼堂; 2)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医院、旅馆; 3)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商场、餐厅、展览厅、公共娱乐场所、小型体育场所。
• 8、人防工程的下列公共活动场所,当地下为两层,且地下第二层的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不大于10m时,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 1)电影院、礼堂;
• 2)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医院、旅馆;
• 3)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商场、餐厅、展览厅、公共娱乐场所、小型体育场所。
•
二、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范围:
• 1、建筑高度大于32m 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 人的高层厂房,应设置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2、当地下商店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m2 时,应设 防烟楼梯间。
⑸ 任一层面积大于500 ㎡ 时设置封闭式楼梯间(入户门威乙级防火门时可不设); 任一层面积大于650 ㎡ 或任一住户门至安全出门
距离大于15m 时,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
⑹对于通廊式宿舍,若3层以下每层面积小于500,二三层人数之和不超过100人,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封闭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敞开楼梯间除应满足疏散楼梯间的一般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楼梯间应靠外墙,并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当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间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 (3)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
• 4、地下商店和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地下建筑(室),当地下层数为3 层及3 层以上或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小于等于 于10m 时,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 5、十二层及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 6、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 7、汽车库、修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 3、地下商店和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地下建筑(室),当地下层数为3 层及3 层以上或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 时,应设置防烟楼梯间;
• 4、建筑高度超过32m 的高层汽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防烟楼梯间;
• 5、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m 的二类高层民用建筑以及塔式住宅,均应设防烟楼梯间。
④楼梯间在底层处应设直接对外的出口。当一般建筑中层数不超过四层时,可将 对外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⑤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两段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0mm。
⑥除公共走道外,其他房间的门窗不应开向楼梯间。
开敞式楼梯间与封闭式楼梯间的区别
一 定义不同
敞开楼梯间 是指建筑物内由墙体等围护构件构成的无封闭防烟功能,且与其他使用空间相 通的楼梯间。
敞开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敞开楼梯间除应满足疏散楼梯间的一般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房间门至最近的楼梯间的距离应满足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 (2)楼梯间在底层处应设直接对外的出口。当一般建筑中层数不超过四层时,可将对外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3)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两段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0mm。 (4)除公共走道外,其他房间的门窗不应开向楼梯间。
• 2、高层仓库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 3、下列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包括首层扩大封闭楼梯间)或室外疏散楼梯:
• 1) 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
• 2)旅馆;
• 3)超过2 层的商店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
• 4)设置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且建筑层数超过2 层的建筑;
• 5)超过5 层的其它公共建筑。
The End
开敞式楼梯间
Produced by :建工五班第四组
目录
Catalog
开敞式楼梯间 设置范围 设置要求 开敞式与封闭式区别 楼梯装饰设计欣赏
楼梯间的定义和分类
Picture
定义:容纳楼梯的结构。包围楼梯的建筑部件(如墙或栏杆)。
同时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的建筑部分,联系整个建筑的交通运输。
分类:根据防火要求,可将楼梯间分为
敞开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和室外楼梯间四种形式 。
开敞式楼梯间的定义:
敞开楼梯间是指建筑物内由墙体等围护构件构成的无封闭防烟功能,且与 其他使用空间相通的楼梯间。
开敞式楼梯间的设置范围
公共建筑(敞开式楼梯可作为疏散的公共建筑):
①一、二层的商店等人员密集(包括设有娱乐场所)的公建。 ②五层及以下的其他公建,医院疗养院旅馆和超过2层的人多场所除外。 ③非高层敞开式外廊(内廊)公建(如教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