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人家(现代化的大牧场)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单元综合试题(含答案解析)(76)

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单元综合试题(含答案解析)(76)

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单元综合试题(含答案解析)非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季风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非洲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气候,以北以南依次是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其中分布最广的是热带草原气候,故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非洲气候的分布。

82.某节历史与社会课上,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一张地图(见下图)。

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最有可能是( )A.与山为邻——热闹的山谷B.干旱的宝地——石油宝库C.草原人家——现代化的大牧场D.傍水而居——水乡孕育的城镇【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主要集中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读图可知,该区域为中东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终年炎热干燥,石油资源丰富;结合题意。

故选:B。

【点睛】考查中东地区的特点。

二、非选择题83.澳大利亚大陆地势低平,平均海拔仅300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和缓的大陆.分为三大地形区,东部:________为主的山地;中部:澳大利亚大盆地为主的平原;西部:宽广平坦的高原.【答案】大分水岭【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澳大利亚大陆地势低平,平均海拔仅300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和缓的大陆.分为三大地形区,东部:大分水岭为主的山地;中部:澳大利亚大盆地为主的平原,又称为大自流盆地;西部:宽广平坦的高原.8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澳大利亚位于____________ 洲,因其“羊比人多”的特点,被形象地称为“____________ ”。

(2)关于澳大利亚畜牧业发达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草原平坦辽阔,适宜大面积发展畜牧业②劳动力充足③政府十分重视畜牧业的研究与技术的应用④气候适宜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写出澳大利亚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的分布范围,分析混合经营带这样分布的自然原因。

澳大利亚ppt课件演示文稿(1)

澳大利亚ppt课件演示文稿(1)

现代化的大牧场
2 澳大利亚的牧业分布: 3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动物-位置-地形-气候-人口
(1)降水量空间分布规律: (2)澳大利亚畜牧业分布特点:
(1) 澳大利亚地势平坦,干旱,草原面积广 (2) 羊比人多 (3) 羊毛量大质优
4 牧场现代化:
国土辽阔 家庭牧场 大规模的牧场 劳动力少 机械化 现代化的工业 现代化的畜牧业
气候 热带和亚热带 降水 多 从沿海向内陆递减 地形 平均海拔较低 景观 常年郁郁葱葱的草原
草原面积广
以畜牧业为主
想一想请回答
澳大利亚 畜牧带的分布和降水量线的分 布吻合吗?在分布特点上也是从 沿海 向 内陆 过渡。而且越深入内陆和北部,牧 场的规模也越来越 大 。
澳大利亚在畜牧业上具有那几个 方面的优势和特点?
1 家庭拥有的牧场规模是大是小? 这些劳动力平时都干些什么活? 牧场的经营有因为人手不足而带来麻烦 的吗? 2 他们的生活是游牧的还是定居的? 他们在大草原上如何放牧羊群的? 3 今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拥向城市,寻 求更多的工作机会,牧民数量越来少, 牧场的衰败往往是必然趋势。但是澳大 利亚是通过何种“妙方“使自己的 畜牧 业 兴盛不衰的?
小 结
身着澳毛制品的模特
<<剪羊毛>> 1 河那边草原呈现白色一片,好象是白云从天空飘临, 你看那周围雪堆象冬天,这是我们在剪羊毛,剪羊毛。 洁白的羊毛像丝绵,锋利的剪刀咔嚓响,只要我们大家 辛勤来劳动,幸福的生活一定会来到,会来到! 2 绵羊你别发抖呀你别害怕,不要担心你的旧皮袄,炎 热的夏天你用不到它,秋天你又穿上新皮袄,新皮袄。 洁白的羊毛像丝绵,锋利的剪刀咔嚓响,只要我们大家 辛勤来劳动,幸福的生活一定会来到,会来到!

《黄河一日·草原人家》摄影 文字稿本提纲

《黄河一日·草原人家》摄影 文字稿本提纲

《黄河一日·草原人家》提纲
第一段:
早上,外景:日出时的蒙古包,包旁羊围栏里的羊群(逆光摄像);
内景:包内,熬奶茶,喝茶,早餐。

这一段落作为序幕,通过画面和解说介绍这个牧人家庭状况和周围的环境和背景材料。

第二段:
羊群出牧,牧场上的马群,套马。

放马间隙,小伙子们赛马、摔跤。

这一段落重点表现牧民早春的游牧生产活动,要摄出剽悍的蒙古族青年的气势。

套马、摔跤用长镜头表现。

第三段:
中午,康永荣老两口在家准备午餐和吃饭的场面。

利用这个场面摄康永荣和子女们的交流;读儿子来信。

第四段:
油田的工人来串门,再摄康永荣带儿子到油田二号站参观,拓展封闭的空间,让儿子们开开眼界。

三、四两个段落是走出牧民日常家庭生活和外面的世界表现反差并取得和谐,从而表现出创作的主题,力争在故事的自然发展中触及到隐含在内的主题。

第五段:
尾声,表现牧归,摄好日落前的生产活动和一家人团聚吃牧民一天的正餐:手抓肉。

风格:自然,流畅,深沉,乐观,在一天平平常常的生产和生活中表
现家乡的生活和外面的世界这一潜在的不平常的主题内容。

避免原始、落后,要有当今的时代气息。

初一历史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初一历史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第四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复习提纲1、家住平原P74-77 所有平原地区农业生产多以种植业为主。

●湄南河平原(稻作文化的印记)地理位置: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泰国境内的湄南河平原气候特点: 高温多雨(热带季风气候)种植的农作物: 水稻(水田农业)生产方式: 人工劳作,精耕细作人口密度: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农业生产的优势: 土壤深厚、肥沃,高温多雨,水网密布农业生产特点:人力劳作(插秧和收割的季节最繁忙。

)文化生活特色:吊脚屋;精神生活:崇尚"谷神""稻母"等神灵崇; 能够团结互助,关爱弱者,以共度难关.●美国中部平原(用机器种庄稼)地理位置:北美洲的美国中部大平原(密西西比河)气候特点:地处中纬度地区,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气候温和。

种植的农作物:小麦、大豆、玉米(旱作农业)生产方式:机械化耕作人口密度: 人口稀少(劳动人手不多)农业生产特点: 商品性农业。

地广人稀,便于大规模生产经营;交通运输便利,便于大批粮食外运;高度发达的工业和先进的科技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

文化生活特色: 人们居住得比较分散;人们生活水平较高农业生产的优势: 土地面积很广,地势平坦2、与山为邻P78-82山区共同特点:地表崎岖,土壤不够肥沃,交通相对困难,人们生存的自然条件较为艰苦。

●垂直的牧场地理位置:新疆中部的天山山脉。

西北地区。

(由于海拔高度不同,导致水热状况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天山山体从山麓到山顶不同的自然景观:从山麓到山顶依次是荒漠、草地、森林(针叶林为主)、草地、雪山。

生产活动:哈萨克斯坦牧民充分利用天山的草场资源安排牧业生产,形成了“四季放牧”的山地畜牧业特色。

(放牧特点:“转场”,四季放牧,住毡房)●如画的梯田地理位置:云南省的元阳县位于哀牢山区自然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充沛。

生产水稻的有利条件:位于哀牢山区。

这里山高水深,一年四季都有元江的水汽蒸腾升空,形成云雨。

且“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第一课家住平原第二课与山为邻1.垂直的生计—南美洲安第斯山区(农业生产)(1)地理位置:该地区在南美洲,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2)自然环境: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安第斯山脉从北到南纵贯南美洲大陆,全长近9000千米,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

秘鲁大部分地区位于安第斯山区,中部地区平均海拔4000多米。

这里的气候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从山麓到山顶气候差异显著,自然景观随之呈现明显的变化。

详见教材第64页3-17图。

(3)人们的农业生产情况:A在海拔较低的山谷和山坡处,印第安人开辟梯田,种植稻米,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种植业)。

B.在山区的高海拔处,气候寒冷,居民以放牧驯养的羊驼和骆马为生(畜牧业)。

(4)人们的生活情况:A羊驼和骆马的奶,肉与皮革为人们提供了衣食之源。

B玉米和马铃薯是山区居民的主要粮食。

C骆马是本地居民的主要运输工具。

(5).秘鲁国徽的左上角是什么动物的图案?答:骆马。

它的形象泛起在国徽上说明了什么?答:骆马在本地居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2.山地之国——瑞士(欧洲阿尔卑斯山区)——旅游业(1)地理位置:瑞士在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区,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中纬度,北温带。

瑞士有山地之国之称。

瑞士人被称为大山之子。

(2)自然环境: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大、最雄伟的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跨越的国家:法国、意大利、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

.阿尔卑斯山区是欧洲多条河流的发源地,主要有莱茵河(注入北海)、多瑙河(注入黑海)和波河(注入亚得里亚海)。

瑞士的地形特征: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区占到了国土面积的60℅,耕地面积少,矿产资源奇缺。

湖泊众多,河谷平原面积狭小,地势起伏变化大。

(3).阿尔卑斯山脉的高山峡谷、险峰深涧是怎么形成的?答:是由于河流和冰川的感化形成的。

(4) 多样的地形、独特的景观,以及古老的城镇和纯朴的乡村生活,为瑞士人提供了丰厚的旅游资源。

瑞士发展支柱产业之一是旅游业。

草原牧人家的作文四年级

草原牧人家的作文四年级

草原牧人家的作文四年级在城市的喧嚣中待久了,总向往着那广袤无垠的草原,想象着草原上的牧人,他们的生活该是怎样的自由自在。

终于,在一次难得的机会中,我走进了草原,走进了一户牧人家,亲身感受了他们与众不同的生活。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汽车在蜿蜒的公路上行驶了许久,终于把我们带到了草原的深处。

远远望去,蓝天白云下,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微风拂过,牧草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草原的故事。

我们来到的这户牧人家,主人名叫巴特尔,是一个热情豪爽的蒙古汉子。

他家的蒙古包就坐落在这片美丽的草原上,周围用木栅栏围起了一个大大的院子,里面养着几匹马、一群羊和几头牛。

走进院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群正在吃草的羊儿。

它们有的是白色的,像一团团棉花;有的是黑色的,像一颗颗黑珍珠;还有的是黑白相间的,就像穿着花棉袄。

羊儿们时不时地抬起头来,咩咩地叫上几声,那声音清脆悦耳,仿佛在欢迎我们这些远方的客人。

巴特尔大哥邀请我们走进蒙古包,里面的布置简单而温馨。

地上铺着厚厚的地毯,墙上挂着精美的壁画,中间是一个大大的火炉,上面烧着开水,热气腾腾。

巴特尔大哥的妻子正在忙着准备午餐,她微笑着和我们打招呼,那笑容如同草原上盛开的鲜花般灿烂。

不一会儿,午餐准备好了,有烤全羊、手把肉、奶茶、奶豆腐等等,都是地道的蒙古美食。

我们围坐在餐桌旁,巴特尔大哥拿起一把锋利的小刀,熟练地割下一块羊肉,递给我们。

我接过羊肉,咬了一口,那鲜嫩多汁的口感,让我瞬间陶醉其中。

奶茶的香味弥漫在整个蒙古包里,喝上一口,暖暖的,甜甜的,让人回味无穷。

吃完午餐,巴特尔大哥带着我们去骑马。

他给我们挑选了几匹温顺的马,然后手把手地教我们如何上马、如何驾驭。

我骑在马上,心里既紧张又兴奋。

一开始,马走得很慢,我渐渐地放松了下来,开始享受骑马的乐趣。

突然,马加快了速度,我吓得紧紧抓住缰绳,不敢动弹。

巴特尔大哥在旁边大声喊道:“别怕,放松,跟着马的节奏!”在他的鼓励下,我慢慢地掌握了技巧,骑着马在草原上奔跑起来。

草原风情


“那达慕”是蒙古语的音译,意思是“娱 乐”或“游戏”,每年七八月举行,此时正 是天气宜人,水草丰盛,畜肥体壮的好时节, 节日为期3-10天不等。 节日期间各地牧民穿着节日的盛装,骑 着马,赶着车,带着皮毛、药店材等产品, 从四面八方相聚而来,并在会场周围的草原 上搭起白色的蒙古包,场面十分壮观。牧民 们要在生机盎然的草地上举行竞技,歌舞表 演和物资交流活动。 在广阔的天然竞技场上,要举行被称做 “男儿三技”的摔跤、射箭、赛马比赛。
想一想: 内蒙古草原上的寒 来暑往,,草原的枯荣, 会对牧民们的生活产生 怎样的影响呢?
制作手把肉

奶茶
奶烙
炒米
蒙古袍
蒙古族的特大奶烙
牧民的
蒙古包
牧民赶
着勒勒
车在转 场
牧民为 什么要 “逐水草 而居”?
蒙古族牧民正在训放群马
草原文化生活
食: 以牛羊肉和奶制品为主食 衣: 蒙古袍
以“逐水草而居” 的游牧为依托 住: 蒙古包 娱乐活动: 那达慕大会、摔交、射箭、赛马 内蒙古草原的文化与草原、牧业生产是分不开。 试举出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一两个例子,画出它们 与草原、牧业生产之间的联系图 例如 食:奶茶——牛奶或羊奶—饲养牛羊—草原牧业生产 需要游牧 住:蒙古包— 便于拆装和搬运 — — 袍身肥大—— 天冷时可加 衣: 蒙古袍 草原 衬毛里或棉 牧业 里抵御严寒 生产
草原上盛大的 “那达幕”大会
赛马
射 箭
摔 跤
世界各地的牧民虽然从事相同的经济活动但 是他们的文化却各具特色,就像澳大利亚草 原人家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草原比人多” 羊毛量大质优
生产效率高 牧场规模大 牧民多定居
内蒙古内蒙古自治区草原人家“逐水草而居” 的游牧生活方式、温带草原四季分明、有鲜 明的民族文化特色

大暑时节的草原牧民生活

大暑时节的草原牧民生活草原,是广袤而神秘的大地,是牧民们的家园,更是一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天地。

而大暑时节,正是草原的黄金季节,绿草茵茵、花开满坡,牧民们的生活也进入了最为忙碌和充实的时期。

一、丰饶的草场大暑时节,草原上的一片片绿草如茵,各种野花在阳光下绽放,整个草原呈现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这里的牧民们把自家的牛羊放牧在茂盛的草地上,让它们尽情吃草和奔跑,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这些肥沃的草场给了牧民们充足的粮食和丰富的物资,也为他们温暖的家庭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

二、丰富多样的牧民生活大暑时节,草原牧民的生活十分繁忙,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他们的身上,他们便开始忙碌的一天。

早饭后,牧民们带着家族的牛羊出发,穿越着广袤的草原,驰骋在壮丽的大地上。

他们巡视着牧区的秩序,确保牛羊们能够安全喂食。

奔跑的牛羊在阳光下穿梭,牧民的笑声在草原上回荡,构成了一幅美妙的画面。

大暑时节,室外的工作虽然辛苦但不乏乐趣。

当牧民们看到牛羊们满腹食物、长势喜人时,他们的辛劳便化为了满足和喜悦。

午餐时间,牧民们会选择一个美丽的环境,准备丰盛的草地野餐。

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着新鲜的羊肉和奶制品,分享着彼此的故事和笑声。

三、夜晚的篝火夜晚降临,牧民们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在温暖的篝火旁,牧民们围坐在一起,演唱古老的民歌,讲述传统的故事。

星空下的草原牧民和动物们共同沐浴在篝火的光芒下,传承着自己民族的文化和传统。

这个时刻,不仅是家人团聚的时刻,也是彼此交流和分享的时刻。

四、与大自然的对话大暑时节,草原上的气温较高,牧民们会选择在清晨或黄昏时出行,让牛羊们能够在较为凉爽的时刻活动。

而在草原的某个角落,牧民们会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独自驻扎,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他们会静静地躺在绿草地上,倾听风的声音,仰望湛蓝的天空,与大自然进行一次无声的对话。

五、草原上的乐趣大暑时节的草原,除了悠闲的牧民生活外,也是各种娱乐活动的季节。

牧民们会组织起马球比赛、射箭比拼等活动,不仅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也展示了他们的勇敢和智慧。

世界典型区域自然人文环境2


草原风情
澳大利亚
位于南半球的大洋洲,是世界上惟一占据 整个大陆及边缘岛屿的国家。
气候干热,草原面积广。
澳大利亚发展畜牧业具有哪些优势?
• 一、地势平坦、开阔、干旱、草原面积 广,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前提条件。 • 二、是发达国家,工业的现代化造就了 现代化大牧场 。 • 三、地下水资丰富,为发展畜牧业提供 了有利条件。
和平之路,遥远漫长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纽 约
纽约是美国第一大都市和第一大商港,它不 仅是美国的金融中心,也是全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集金融、贸易、旅游和文化艺术于一身的国际大 都会 。
东京之夜
伦敦塔桥
文化艺术之都—巴黎
巴黎是法国文化、教育事业的中心, 也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法国著名的法兰 西学院、巴黎大学、综合工科学校、高等 师范学校、国立桥路学校以及国家科学研 究中心等均设在巴黎。巴黎大学是世界上 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创建于1253年。 巴黎还有许多学术研究机构、图书馆、博 物馆、剧院等。
草原上盛大的 “那达幕”大会
那达慕大会————套马
海拔最高的牧区

1、海拔高;
自然条件 2、气候冬冷夏凉,降水量少; 3、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
青藏地区适合发展畜牧业:主要支柱产业
青藏地区牧草的特点: 粗蛋白质、粗脂肪等;大大高于其他地区。
高 原 之 舟
穿:藏袍
住:帐篷 生活方式:游牧
西亚地区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 发祥地。但这里的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以 色列居民多信奉犹太教;黎巴嫩、亚美尼亚等 国居民多信奉基督教。
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城,是 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麦德的 诞生地,这里被称为伊斯兰 教的“圣城”;耶路撒冷为 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 看作是“圣地”

导学历史与社会7年级(上)答案

参考答案第一单元 生活在社区里第一课 我的家在哪里第1课时 从社区看我家【课后巩固】1. D 2. D 3. B 4. D 5.(1)指向标定向法 (2)先自西向东,再转向东北。

第2课时 在社区中生活【课后巩固】1.2.D3.硬件设施资源方面:在不影响教学情况下,可为社区提供活动场所如教室、体育运动场等;图书、电教电脑设备等可与社区进行资源共享。

软件资源方面: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教学特长为社区文化建设服务;学生也可以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者。

第二课 多种多样的社区【课后巩固】1.C 2.A 3.C 4.C 5.(1)文化(2)物产 (3)人才、文化 (4)信息6.示例:安吉竹、木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不同的乡村保留了浓郁的民间文化。

现在竹资源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和利用,旅游事业蓬勃发展,我们的民间文化如竹乐、竹叶龙、“孝”文化等正被国人所接受和喜欢。

但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某些地方的环境遭到污染和破坏;大量的粮田被占用等。

综合探究一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课后巩固】1.B 2.B 3. D 4.B 5.A 6. A 7.(1)向东北方向流。

水由海拔高处向海拔低处流。

(2)900米 1千米第二单元 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第一课 大洲和大洋第1课时 人类的栖息地【课中交流】 (一)1.行星 地球 2.球(两极略扁,赤道略鼓) 5.1亿 蓝 海洋 71 海洋 蓝色的星球 陆地 黄 人类 3.大陆 岛屿 较小 半岛 北 4.亚欧 南极开展乒乓球比赛,组织老年健身队 建立居民楼道小组,选举人大代表 开办快餐店和社区超市经济功能 文化功能 政治管理功能(二)1.大洲七略 2.亚洲大洋洲亚洲南极洲 3.亚洲、南美洲、非洲亚北美亚(三)1.北北南 2.高大的山脉河流或湖泊狭窄的海峡 3.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四)南亚东亚【课后巩固】1.D 2.略第2课时海洋对人类的影响【课中交流】(一)1.大陆主体 2000 2.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略(二)1.风陆地降水淡水 2.鱼矿产渔盐之利能量之源 3.远洋运量大航程远运费低 4.海洋铁路公路航空 5.海海峡交通要道 6.马六甲海峡太平北冰亚北美(三)略【课后巩固】1.⑴亚洲欧洲南美洲南极洲⑵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⑶白令海峡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⑷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 2.略第二课自然环境第1课时地形多样【课中交流】(一)1.海拔(高度) 2.200 1000 1000 800 (二)1.略 2.(1)500 (2)①很大②山脉山脉走向③大地的骨架三喜马拉雅山(3)亚喜马拉雅山南美安第斯山 3.(1)200 (2)②大河两岸濒临海洋人口③绿 4.(1)1000 (2)①陡峭不大②深黄色、褐色(3)亚帕米尔高原(青藏)南美巴西高原崎岖奇峰异石 5.(1)山地或高原高低(2)刚果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塔里木/吐鲁番……)(3)东南丘陵梯田茶园果园(4)资源【课堂小结】地形类型海拔高度主要特征典型代表山脉喜马拉雅山安第斯山平原宽广低平,分布在大河两岸或濒临华北平原东欧平原海洋的地区高原1000米以上青藏高原巴西高原丘陵起伏和缓,多矮山与盆地相间东南丘陵盆地群山环抱,四周高,中间低【课后巩固】1.D 2.C 3.B 4.丘陵第2课时气象万千风光迵异【课中交流】(一)1.寒冬、炎夏、高温、多雨、寒冷、干燥等 2.气温降水 3.略 4.生产生活生活和生产方式 5.植物指示 6.温带海洋性阴雨晴朗的天空灿烂的阳光旅游胜地 7.热平均气温高冬季温暖椰子香蕉芒果菠萝荔枝8.北极圈寒带防寒厚小双壁炉或火坑倾斜角度(二)1.地形气候自然景观 2.亚马孙热带雨林撒哈拉世界屋脊【课后巩固】1.C 2.D 3.A 4.C 5.A第三课 世界大家庭第1课时 世界人口的分布 不同肤色的人们【课中交流】 (一)1.略 2.不 人/平方千米 单位面积 3.约40 约138 4.地形、气候 亚洲东部、东南部,欧洲,北美洲 非洲南部、美洲部分地区 南极洲 5.中国 印度 美国(二)1.略 2.头发的颜色和形状 面部特征 3.(1)黑而直 扁平 (2)黑而卷曲 平,嘴唇厚 (3)弯曲金黄 鼻梁高,嘴唇薄 (三)1.略 2.略 3.欧洲 非洲 (四)1.相互隔绝 2.平等 优劣【课后巩固】1.2.C3.A4.C5.A第2课时 国家和地区 关爱世界大家庭【课中交流】(一)1.国家 国旗 国歌 2.五星红旗 《义勇军进行曲》 3.200 4.主权国家 5.国界 6.比利牛斯山脉 湄公河 东经25º线 北纬49º线 7.领陆 领水 领海 领土 8.神圣不可侵犯 (二)1.不平衡 生活水平 2.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3.20多 欧洲 北美洲 大洋洲 日本 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4.发展中 发达国家 非洲、南美洲 (三)1.平等 2.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粮食紧缺、人口危机、宗教矛盾、民族纠纷 3.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4.(不是某国国旗) 欧盟 联合国5.(1)欧 区域 (2)世界和平 经济发展 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6.(1)世界绿色和平组织 (2)亚太经合组织(APEC ) (3)上海合作组织 (4)世界贸易组织(WTO )【课后巩固】1.A 2.C 3. A —英国 B —加拿大 C —澳大利亚 D —韩国 E —美国综合探究二 从地球仪上看世界【课中交流】(一) 1.模型 地球仪 大 2.失真 (二)1.经线和纬线 2.(1)南北两极点 相等 半圆 南北 (2)不是 无数 (3)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 本初子午线 东经 E 西经 W (4)180 360 (5)西经20º 东经160º 东 西 东 西 3.(1)赤道 圆 东西(2)不 赤道 两极 无数 (3)赤道 南纬 S 北纬 N (4)90º 180º(5)赤道 (6)赤道 23.5ºS ,23.5ºN 66.5 ºS ,66.5 ºN (三)1.垂直 2.确定地理位置 判断方向 3.低 中 高 4.南北回归线 南北极圈 北温带 热带 南寒带 5.360 15 15 24 东八 (四)1.了解地球形状 了解大洲大洋、山脉河流 确定地理位置 2.北 东 (2)中 (3)北温带 热带 (4)60 4 (5)亚欧 亚 东 太平 人种外 貌 特 征分布 皮肤 头发 脸形 黄色人种黄 黑而直 平 亚洲东部 黑色人种黑 黑而曲 平 非洲南部/移民美洲 白色人种白 棕或黄而曲 高鼻 欧/美/澳【课后巩固】 1.(1)C A D (2)C E (3)西南南西南东北东北(4)B 大西洋本初子午线(0º经线)(5)B A、D、E 2.略第三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第一课国土与人民第1课时辽阔的疆域【课中交流】(一)1.略 2.略3.(1)俄罗斯蒙古阿富汗印度缅甸越南(2)日本马来西亚印尼(3)渤海黄海东海南海(4)台湾岛海南岛(三)1.亚太平 2.海陆兼备 3.(1)英国是一个岛国(2)蒙古是一个内陆国,没有出海口(3)美国也是海陆兼备的国家,但是其东西都临海 4.略【课后巩固】1.C 2.A 3.C 4.C 5.(1)A.朝鲜 B.越南 D.印度 I.蒙古 (2)C.菲律宾 K.日本(3)H.渤海 F.台湾海峡 G.琼州海峡(4)略 6.(1)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p环状分 布。
整理ppt
11
澳大利亚牧业的分布
整理ppt
12
澳大利亚的气候对牧草和畜群的分 布有什么影响?
• 畜群的分布和降水分布基本吻合,大 致呈向西开口的半环状分布。
整理ppt
13
澳大利亚现代畜牧业的特点
1. 机械化程度非常高(最突出的特点); 2. 牧场规模很大; 3. 采取定居居住方式; 4. 羊比人多,畜群放牧。
整理ppt
4
澳大利亚牧场
整理ppt
5
澳大利亚羊群
整理ppt
6
美利奴羊
养羊业
整理ppt
7
歌曲
羊毛剪好了
视频
整理ppt
8
现代化的大牧场
澳大利亚的气候比较干 热,近70%的土地是干旱地, 草原平坦辽阔,适于大面积 发展畜牧业。
整理ppt
9
澳大利亚是一个“骑在羊背上的国 家”
• “羊比人多”是澳大利亚草原的真实 写照。澳大利亚的羊只数量占世界 总数的1/6,羊毛年产量居世界第一 位。
整理ppt
17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整理ppt
14
国土辽阔
牧场多由 一家一户 经营
牧场规模 大
需要的劳 动力

整理ppt
现代化的 畜牧业
机械化程度
非常高
基础: 国家工业化
15
P51第10题
• 地势平坦辽阔,草原面积广大,羊群没有 “天敌”(大型野兽)的袭击。
整理ppt
16
澳大利亚的气候对牧草和畜群有什 么影响?
• 澳大利亚地势平坦、开阔,气候干热,草 原面积广,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前提条件。 气候比较干燥,羊脚不会烂脚;冬季温暖, 平均气温在10以上,没有暴风雪的威胁, 不需建立栏圈或者畜舍,羊拥有一个安全 的家……
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和国徽?
澳大利亚
整理ppt
1
整理ppt
2
澳大利亚概况
位置:位于南半球的大洋洲,是世界上唯一 一个占据整个大陆的国家 。
气候:属于热带、亚 热带气候。比较干热, 近70%的土地是干旱 地。
地形:地势平坦辽阔, 草原面积广阔。
首都:堪培拉。
最大城市: 悉尼
整理ppt
3
悉尼有白帆逐浪的海,细腻迷人的沙滩, 道处处野芳幽香,佳木秀丽,海鸥盘旋, 有闻名世界的建筑艺术经典——悉尼歌剧 院、悉尼塔、海港大桥等。2000年奥运会 在悉尼成功地举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