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设计学生选课系统
学生选课系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2. 掌握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应用。
3. 了解并掌握Java编程语言在数据库应用中的基本操作。
4. 提高学生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能力。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数据库:MySQL 5.73. 开发工具:Eclipse IDE4. 编程语言:Java三、实验内容1. 数据库设计2. 系统模块设计3. 系统实现4. 系统测试四、实验步骤1. 数据库设计(1)创建数据库在MySQL中创建名为“student_course”的数据库。
(2)创建数据表在“student_course”数据库中创建以下数据表:- 学生表(students):包含学生ID、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班级等字段。
- 课程表(courses):包含课程ID、课程名称、学分、上课时间、上课地点等字段。
- 选课表(enrollments):包含学生ID、课程ID、选课时间等字段。
(3)建立数据表之间的关系- 学生表和选课表通过学生ID建立一对一的关系。
- 课程表和选课表通过课程ID建立一对一的关系。
2. 系统模块设计(1)登录模块- 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系统验证用户身份。
- 验证成功后,进入系统主界面。
(2)选课模块- 查询课程信息:学生可以查看所有课程信息,包括课程名称、学分、上课时间、上课地点等。
- 选课:学生可以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并提交选课请求。
- 查看选课结果:学生可以查看自己的选课结果,包括已选课程、未选课程等信息。
(3)退课模块- 查看选课结果:学生可以查看自己的选课结果,包括已选课程、未选课程等信息。
- 退课:学生可以申请退课,并提交退课请求。
(4)管理员模块- 添加课程:管理员可以添加新的课程信息。
- 删除课程:管理员可以删除课程信息。
- 修改课程:管理员可以修改课程信息。
3. 系统实现(1)使用Java编程语言实现各个模块的功能。
(2)使用JDBC连接MySQL数据库,实现数据操作。
学生选课管理系统中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项目介绍

学生选课管理系统中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项目介绍学生选课管理系统是一个用于管理学生选课信息的系统。
该系统包括学生信息、课程信息、教师信息、选课信息等模块。
学生可以通过系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并与教师进行交流。
教师可以在系统中发布课程信息并管理选课学生。
系统管理员负责管理学生、课程和教师的信息,以及系统的日常运维。
在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项目中,需要创建以下几个核心的数据库表:
1. 学生表:存储学生的基本信息,如学号、姓名、年级、专业等。
2. 课程表:存储课程的基本信息,如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教师等。
3. 教师表:存储教师的基本信息,如教师编号、姓名、所属学院等。
4. 选课表:记录学生选课的信息,包括学号、课程编号等。
5. 学生-选课关系表:记录学生和选课之间的关系,包括学号和选课编号。
在实现过程中,需要定义各个表之间的关系,如学生表和选课表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教师表和课程表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
同时,还需要定义各个表的主键和外键,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除了核心的数据库表设计,还需要实现相应的数据库操作功能,如增加学生信息、查询课程信息、修改教师信息等。
同时,还需要实现一些高级功能,如学生进行选课时的冲突检测,教师发布课程时的学分控制等。
总的来说,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与实现项目需要考虑到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同时,还需要实现相应的数据库操作功能,以满足学生、教师和管理员的需求。
学生选课管理系统设计

学生选课管理系统设计一、引言学生选课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高校学生选课和管理选课信息的系统。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学流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的设计展开讨论,包括系统的功能需求、数据库设计、系统架构等方面。
二、系统功能需求1. 学生模块•学生登录系统•学生浏览可选课程•学生选择课程•学生查看已选课程•学生退选课程2. 教师模块•教师登录系统•教师发布课程信息•教师查看本人所教授课程•教师查看选课学生信息3. 管理员模块•管理员登录系统•管理员管理学生信息•管理员管理教师信息•管理员管理课程信息三、数据库设计1.学生表(student)•学生ID•学生姓名•学生年龄•所选课程ID2.教师表(teacher)•教师ID•教师姓名•所教课程3.课程表(course)•课程ID•课程名称•授课教师•上课时间•上课地点四、系统架构学生选课管理系统采用B/S架构,前端使用HTML、CSS、JavaScript进行开发,后端采用Java语言和MySQL数据库进行搭建。
系统的主要模块包括学生模块、教师模块、管理员模块以及数据管理模块。
五、系统流程1.学生打开选课系统网页,输入账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2.学生浏览可选课程列表,选择感兴趣的课程。
3.学生提交选课申请,系统自动将选课信息存入数据库。
4.教师登录系统后,可以查看自己所教授的课程和选课学生信息。
5.管理员负责管理学生、教师和课程信息,并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六、系统优势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有效提高了教务管理效率,减少了手工操作,降低了选课过程中的错误率,提升了学生和教师的体验。
通过系统记录和分析学生选课情况,学校可以更好地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教学资源配置,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
七、总结学生选课管理系统是一种便捷高效的教务管理工具,对于高校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通过本文对学生选课管理系统设计的讨论,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管理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学生选课管理系统java+数据库

学生选课管理系统java+数据库简介学生选课管理系统是一个基于Java编程语言和数据库开发的系统,旨在提供学生选课的便捷和教务管理的智能化。
该系统具有课程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选课关联等功能模块,可以实现学生选课、教师管理课程、生成选课报表等操作。
功能模块1. 课程管理•提供课程信息录入和编辑功能,包括课程号、课程名称、授课教师等信息。
2. 学生管理•支持学生信息的录入、查询、修改和删除,学生信息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年级等。
3. 教师管理•实现对教师信息的管理,可以录入教师信息、查询教师信息、修改和删除教师信息。
4. 选课关联•学生可以根据课程列表进行选课操作,系统会检查选课的合法性,避免时间冲突等问题。
数据库设计系统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存储数据,设计了以下表结构: 1. 课程表:存储课程的信息,包括课程号、课程名称、授课教师等字段。
2. 学生表:存储学生的信息,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年级等字段。
3. 教师表:存储教师的信息,包括教师号、姓名、职称等字段。
4. 选课表:记录学生选课的信息,包括学号、课程号、选课状态等字段。
技术实现系统使用Java语言开发,结合数据库技术进行数据存储和查询。
通过编写DAO(Data Access Object)层实现数据访问,实现了数据的持久化和业务逻辑的分离。
在用户界面方面,可以使用Swing或JavaFX等技术实现交互界面,使用户可以方便地操作系统功能。
总结学生选课管理系统是一个方便学生选课和教务管理的工具,通过Java编程语言和数据库技术的结合,实现了课程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和选课关联等功能。
系统设计合理,可以提高选课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是教育管理的重要辅助工具。
以上是对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的介绍,希望能够为你对这一类型系统的理解提供帮助。
数据库课程设计选课系统

数据库课程设计选课系统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数据库课程设计选课系统,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应用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数据库设计的方法和步骤;(3)熟悉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和维护;(4)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2.技能目标:(1)能够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库的创建、修改和删除;(2)能够进行数据库表的设计和优化;(3)能够编写简单的数据库查询语句和存储过程;(4)能够分析和解决数据库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据库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3)培养学生关注数据库技术在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等;2.数据库设计原理: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等;3.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数据库的创建、表的设计、数据的增删改查等;4.数据库查询语句和存储过程:SQL语言、存储过程的编写和调用等;5.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应用领域: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据库知识;3.实验法:通过上机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4.小组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数据库原理与应用》;2.参考书: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技术著作;3.多媒体资料:教学PPT、视频教程等;4.实验设备: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等。
学生选课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数据字典

学生选课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数据字典学生表(Students)字段类型描述id INT 主键,学生IDname VARCHAR(50) 学生姓名age INT 学生年龄gender VARCHAR(10) 学生性别major VARCHAR(50) 学生专业GPA DECIMAL(3,2) 学生平均成绩课程表(Courses)字段类型描述id INT 主键,课程IDname VARCHAR(50) 课程名称credits INT 学分teacher VARCHAR(50) 授课教师time VARCHAR(50) 授课时间选课表(Enrollments)字段类型描述id INT 主键,选课IDstudent_id INT 学生ID(外键)course_id INT 课程ID(外键)grade VARCHAR(2) 成绩学生选课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详细说明学生表(Students)•学生表包含了学生的基本信息,每位学生对应一条记录,其中id为主键,保证唯一性及快速查询。
•name表示学生姓名,age表示学生年龄,gender表示学生性别,major表示学生所学专业,GPA表示学生的平均成绩。
课程表(Courses)•课程表记录了所有开设的课程信息,每门课程对应一条记录,其中id为主键。
•name表示课程名称,credits表示课程学分,teacher表示授课教师,time表示授课时间。
选课表(Enrollments)•选课表记录了学生选修的课程信息,每条选课记录包含学生ID、课程ID以及成绩。
•id为主键,student_id为外键关联学生表的id字段,course_id为外键关联课程表的id字段,grade表示学生在该门课程的成绩。
以上为学生选课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信息,可以根据该数据字典完成数据库表的创建和管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学生选课系统数据库设计代码

学生选课系统数据库设计代码设计一个学生选课系统的数据库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定义表结构、创建关系和索引等。
下面是一个简化版的MySQL数据库设计代码,该代码旨在支持一个基础的学生选课系统。
首先,我们定义三个基本表:学生、课程和选课记录。
sql复制代码-- 创建学生表CREATE TABLE students (student_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name VARCHAR(100) NOT NULL,email VARCHAR(100) UNIQUE NOT NULL,password VARCHAR(255) NOT NULL,created_at TIMESTAMP DEFAULT CURRENT_TIMESTAMP);-- 创建课程表CREATE TABLE courses (course_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course_name VARCHAR(100) NOT NULL,description TEXT,created_at TIMESTAMP DEFAULT CURRENT_TIMESTAMP);-- 创建选课记录表CREATE TABLE course_enrollments (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student_id INT,course_id INT,enrollment_date TIMESTAMP DEFAULT CURRENT_TIMESTAMP,FOREIGN KEY (student_id) REFERENCES students(student_id),FOREIGN KEY (course_id) REFERENCES courses(course_id));这个设计非常基础,并且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扩展。
例如,你可能需要添加更多的字段到学生和课程表中,如地址、电话号码、课程学分等。
学生选课系统orcl课程设计

学生选课系统orcl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Oracle学生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运用Oracle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架构。
–掌握Oracle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和SQL语言。
–了解关系数据库的设计原则和范式。
–学习Oracle数据库的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编写。
2.技能目标:–能够熟练使用Oracle SQL进行数据查询、更新、删除和插入。
–能够设计和实现简单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能够编写简单的存储过程和触发器。
–能够对数据库进行性能优化和故障排除。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增强学生对数据库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的认识。
–培养学生对技术的热情和持续学习的动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Oracle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操作和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Oracle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架构。
2.SQL语言的基本操作,包括数据查询、更新、删除和插入。
3.关系数据库的设计原则和范式。
4.Oracle数据库的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编写和应用。
5.数据库性能优化和故障排除。
教学内容将按照上述主题进行,每个主题都将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具体包括:1.讲授法:用于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
3.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Oracle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4.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Oracle数据库教材。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Oracle数据库参考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与报告 2010 / 2011 学年第 2 学期姓名:季亚学号:班级: 09数媒(1)班指导教师:周蓓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011目录实验八数据库设计....................................................一、概要设计1.1目的和意义1.2内容和要求二、需求分析2.1背景2.2概要分析2.3开发技术2.4系统主要功能三、E-R图3.1 概念设计.................................................3.2 E-R图...................................................四、逻辑结构4.1逻辑转换4.2细化表结构五、数据库实施5.1创建表5.2创建必要视图5.3创建必要触发器5.4创建必要存储过程六、总结参考文献.........................................................实验八数据库设计一、概要设计1.1目的和意义随着无纸化办公的普遍实现,信息的自动处理以及网络式的信息交互方式已经被人们广泛应用。
让计算机来管理学生的信息是现在各个高校都在积极进行的工作之一,也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网上选课与传统的选课方式相比更加节约资源,增加了学生选课自主权。
学生选课系统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是一个学校不可或缺的部分, 学生选课系统就是为了管理好选课信息而设计的。
学生选课系统的将使选课管理工作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避免选课管理的随意性,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够准确、及时、有效的查询和修改学生选课情况。
与传统的选课方式相比,网上选课系统利用局域网为学生选课带来了极大的便捷。
学生在公共机房,或者宿舍的个人电脑上便可以通过校园网络来选课。
在选课期间内,学生能够使用选课系统灵活的修改自己的选课情况,大大提高了学校选课工作的效率。
教务处的教师则可以通过选课系统的管理员子系统来管理学生的选课情况,使得学生选课工作达到系统化和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学校的工作效率,为广大师生及相关人员节省了极多的时间。
数据库对于一个应用系统的意义是相当重要的,一个设计良好的数据库系统一方面,能够给开发者带来便捷,更轻松的进行系统设计与编码;另一方面,对于系统的后期维护也非常重要,一个良好的数据库系统能够保证系统的可扩充性,以及系统的移植性等问题。
1.2内容和要求本实验将设计出一个高校网上选课数据库系统,其要求简要如下:(1)系统用户由三类组成:教师、学生和管理员。
(2)管理员负责的主要功能:①用户管理(老师、学生及管理员的增、删、改);②课程管理(添加、删除和修改);③选课管理(实现选课功能开放和禁止、老师成绩输入开放和禁止)。
(3)学生通过登录,可以查询课程的基本信息、实现选课、退课和成绩查询;(4)老师通过登录,可以查看选课学生的基本信息,可以输入成绩。
二、需求分析2.1背景全校性选修课开设的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高级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加强,学分制的实施,选修课在一个学生的培养计划中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
网上选课系统的出现使同学们能够更加自主、便捷、准确的进行选课。
但是,由于一般高校中的学生都比较多,因此带来了诸多如信息管理等问题,鉴于需要将学生信息、选课信息等信息数字化以便于管理维护,我们便想到了利用数据库能够比较良好地解决此类问题,由此下面我将设计出一个高校选课系统以供参考。
2.2概要分析根据1.2节中所描述的系统分析要求,我们的高校选课系统将包含学生、教师、管理员等实体,学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选课、退选和成绩查询等操作;教师可以查看学生的相关信息,录入学生成绩等操作;管理员可以添加管理员,管理教师、学生等信息。
2.3开发技术开发工具: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开发语言:SQL开发技术:数据库开发技术面向对象:需求者SQL Server 2000 是Microsoft 公司推出的SQL Server 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版本继承了SQL Server 7.0 版本的优点,同时又比它增加了许多更先进的功能。
具有使用方便可伸缩性好与相关软件集成程度高等优点,可跨越从运行Microsoft Windows 98 的膝上型电脑到运行Microsoft Windows 2000 的大型多处理器的服务器等多种平台使用。
本实验中最终将使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将我们设计的数据库实现。
2.4系统主要功能实验选课系统分为教师,学生及系统管理员三类用户,学生的功能包括选课、退选、查询选课信息等,教师的功能包括学生成绩录入,查询实验信息等。
管理员的功能包括新建教师、学生账户,添加课程信息,其系统功能模块如图2-1:图2-1 系统功能模块三、 E-R图本章节主要包含概念设计、E-R图,以及如何将E-R图转换为实际的物理模型等内容。
3.1 概念设计在我们的数据库系统中共有6个实体:学生、教师、管理员、专业、院系、课程。
(1)学生的属性:学号、姓名、性别、生日、密码(2)教师的属性:工号、姓名、性别、生日、密码、职称(3)管理员的属性:工号、姓名、性别、生日、密码、权限标志(4)专业的属性:专业号码、专业名、辅导员、联系方式、专业介绍(5)院系的属性:系号码、系名称、系主任、联系方式、系介绍(6)课程的属性:课程号码、学时、学分、课程介绍(7)控制设置属性:选课控制、成绩录入控制3.2 E-R图各个实体的E-R图如下所示:图1 学生图2 教师图3 管理员图4 专业图5 系图6 课程然后,将以上实体之间联系表示出来,画出数据库系统的E-R图,如图7所示:图7 数据库系统E-R图四、逻辑结构4.1逻辑转换根据3.2节中的E-R图可以将系统中的概念模型转换为具体的表(即关系)结构,共分为7个关系,详细信息如下所示:学生(学号、专业号码、姓名、性别、生日、密码)教师(教师工号、系号码、姓名、性别、生日、密码、职称)管理员(管理员工号、姓名、性别、生日、密码、权限标志)专业(专业号码、系号码、专业名、辅导员、联系方式、专业介绍)院系(系号码、系名称、系主任、联系方式、系介绍)课程(课程号码、学时、学分、课程介绍)选课信息(学号、课程号码、教师工号、成绩)4.2细化表结构为方便,根据上述文字描述,用英文简写为表和列取名,确定列的数据类型及必要的约束规则,给出如下所示数据库表的基本结构及说明:(1)学生信息表(2)教师信息表(3)管理员信息表(4)专业信息表(5)院系信息表(6)课程信息表(7)选课信息表(8)控制设置表备注:选课和成绩录入功能的开放和禁止,0为禁止,1为开放。
五、数据库实施本章节主要包含创建表、添加数据和创建必要的视图、触发器和存储过程等内容。
5.1 创建表考虑到各个表之间的约束条件以及外键索引等要求,在创建表的时候应当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创建,否则会出现错误,还有一种方法是先创建各个基本表,然后在对特定的表添加列和外码约束,在本报告册中将采取第一种方法。
(1) tb_dept 院系信息表(2) tb_major 专业信息表(3) tb_student 学生信息表(4) tb_teacher 教师信息表(5)tb_manager 管理员信息表(6) tb_course 课程信息表(7) tb_stucourse学生选课信息表(8)tb_control控制设置表5.2创建必要视图(1)建立学生成绩视图vi_grade,从学生、老师、选课表中选择Grade不为空的记录,其关键代码如下所示:(2)建立专业学生信息视图vi_major,从学生、专业表中选择学生中的专业号码与专业表中专业号码相等的记录,其关键代码如下所示:5.3创建必要触发器(1)建立学生添加院系触发器tri_adddept,当该表中已存在所对应院系号码的院系时,系统给与错误提示并回滚,其关键代码如下所示:(2)建立学生添加专业触发器tb_major,当专业信息中的院系号不对或者该表中已存在所对应专业号码的专业时,系统给与错误提示并回滚,其关键代码如下所示:(3)建立添加学生触发器tri_addstudent,当学生信息中的专业号不对或者系统中已存在所对应学号的学生时,系统给与错误提示并回滚,其关键代码如下所示:(4)建立学生选课触发器tri_takecourse,课程选课人数超过40个或者对应学生选课门数超过5门或者当前时间不是选课时间段时,系统给与错误提示并回滚,其关键代码如下所示:CREATE TRIGGER tri_takecourse ON tb_stucourseFOR INSERT,UPDATEASIF(SELECT COUNT(*) FROM tb_stucourse,insertedWHERE tb_stucourse.CourseNum=inserted.CourseNum)>40BEGINPRINT '所对应课程选课人数不能超过40个!'ROLLBACKENDELSE IF(SELECT COUNT(*) FROM tb_student,insertedWHERE tb_student.StudentNum=inserted.StudentNum)>5BEGINPRINT '对应学生的选课不能超过5门!'ROLLBACKENDELSE IF(SELECT IfTakeCourse FROM tb_control)='0'BEGINPRINT '当前不是选课时间段!'ROLLBACKEND5.4创建必要存储过程(1)建立学生选课存储过程tri_takecourse,其作用为查询所有学生的选课记录,其关键代码如下所示:(2)建立查询教师课程存储过程proc_teachercourse,其作用为查询指定教师所有课程的选课记录,其关键代码如下所示:(3)建立查询学生课程存储过程proc_studentcourse,其作用为查询指定学生所有课程的选课记录,其关键代码如下所示:六、总结经过这一个学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的学习,我对数据库的使用更加顺手了,尤其是最近两个星期的数据库最后一个实验(数据库设计)给我带来了挑战,数据库设计的是一个系统,而非一两张表,因此在对待表与表之间的关系的时候要有一种宏观上的认识。
在设计这个数据库系统的时候我学到了许多新知识,如使用PowerDesign 数据模工具对数据库逻辑结构的建立,转换为物理模型,然后连接到SQL Server,再进行视图、触发器和存储过程的设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