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容器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电容器常见故障的处理和预防对策研究

电容器常见故障的处理和预防对策研究

电容器常见故障的处理和预防对策研究摘要:影响电容器运行的因素主要有工作电压,工作电流与谐波,环境温度。

本文分析了电容器常见的渗漏油现象,鼓肚现象,保护动作,爆炸,电容器温度过高,电容器异常响声等故障及其处理方式。

提出了合理选择电容器及其接线方式;保证合适的运行温度,谐波控制;电容器要进行安全操作;加强巡视和检查等电力电容器故障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电容器故障处理预防对策电容器是电力系统中大量使用的一种设备,它的合理应用关系着整个电网的安全,同时在保证输电质量的情况下,它的无功补偿性质可有效降低能量损耗、调节整条线路的电压。

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中,电容器故障屡见不鲜。

一方面由于电容器属于损耗元件,长时间的工作导致结构老化;另一方面主要是人为因素,操作不当加上电容器本身设计存在缺陷,导致其使用寿命非常短。

因而,为保障电网的安全和稳定运行,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电容器的故障问题,从而提高电容器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1 影响电容器运行的因素电容器除了生产质量要过关以外,运行时还受到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如电压、电流以及外界温度等。

其中伴有闪电的阴雨天、人为地操作不当、运行方式的调整都会导致电压忽高忽低,非常不稳定;电流的变化一般是由于一些谐波的介入,导致线路中可用电阻的变化。

电容器存在的故障问题,为工业生产和人身安全埋下了隐患。

1.1 工作电压工作电压的不稳定很大几率导致电容器出现故障,尤其是电压过大,超出一定范围需要马上断开回路,否则会造成整个线路的瘫痪。

1.2 工作电流与谐波工作电流的激增原因一般分为三种情况:一是线路电压的升高或特殊负荷的接入,使得电容器的工作电流瞬间变大,超出承载范围;二是一些谐波、非正常频段波的介入,引起线路中出现过电流,对电容器损害非常大;谐波主要是由谐波电流源产生,一般在非线性设备上比较常见;三是由于基波过电压和谐波过电流一起引发的电容器故障。

1.3 环境温度电容器的正常运行对外界环境要求比较严格,温度不适中会引起不同级别的故障。

浅谈10kV电容器故障原因及措施

浅谈10kV电容器故障原因及措施

浅谈10kV电容器故障原因及措施摘要:随着电力使用在现代化科技化社会的普遍应用,对电容器故障所导致的影响给广大居民及企业单位造成了许多不便。

本文就变电站的10kV电容器所发生的故障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及探讨解决方案与措施。

关键词:变电站;10kV电容器;故障及产生原因;故障分析;解决措施随着国家电网不断发展,10kV配电线路规模日益增大,线路对电容器无功补偿的稳定性要求更高,可以说电容器运行是否可靠同整个电网安稳运行直接相关。

但是当前电容器在多种因素下故障频发,对配电线路运行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10kV配电线路中无功补偿电容器的常见故障及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并指出相应防范措施。

1.10kV配电线路电容器无功补偿的意义10kV配电线路所包含的变压器及电动机等类似的大功率装置均属于感性负荷袁其自然功率因数是较低,这就导致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袁需要为其提供一定的无功功率袁直接影响到电动机尧变压器输出功率袁降低了其有功功率的输出袁增加了10kV配电线路电压降袁为更好的降低10kV配电线路的损耗袁提升10kV配电线路输电的质量与容量袁在10kV配电线路内加入电容器无功补偿是非常必要的袁有利于提升10kV配电线路功率因数袁提升用电设备的有功容量袁实现10kV配电线路输电能力的提升袁更好的保证10kV配电线路供电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1.变电站10kV电容器实际运行中常见的故障变电站10kV电容器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故障和问题,就常见的故障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电容器的外壳以及瓷套管存在漏油的故障由于电容器本身就是一个全封闭的系统,因此,当个别企业在制造电容器的过程中采用的工艺不够合理,或者在运输电容器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意外,都会导致电容器出现漏油和渗油的问题。

而电容器一旦出现了漏油或者渗油的问题,都会使得电容器的套管内部出现受潮的现象,进而将电容器套管绝缘电阻的能力大大降低。

电容器运行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电容器运行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1 电容器运行常见 问题
1 . 1 渗 油 问题
1 . 2 绝 缘不 良现 象
电容器绝缘 不 良现象 是在运行 中出现或者通 过预防性 试 验发现 的, 由于 电容器 组都 是采用Y — Y 型接 线 ,当某一
相 的某一只 电容器在运行 中容值突变 时 ,会产生 不平 衡 电 流 ,导致 电容 器组跳 闸。跳 闸后 需要 查明现场故 障情 况 , 切 忌在原 因未 明的情况 下强送 ,有可 能令 电容器 再次合 闸
1 . 3 爆炸事故
在现场运 行的 电容 器一般是 由若干 台单体 的 电容器 并 联运行 ,如 果在运行过 程 中其 中的一 台电容器 发生击穿 , 就 相当于在 其他 的电容 器两端并 联了一条导线 ,其他 电容
5 7
2 0 1 3 年第3 6 期
( 总 第 2 7 9 期 )
摘要 :卧式多级 离心泵性能优越 ,同单级离心泵不同,多级 离心泵结构复杂,在运行 中一旦某部分 出现故 障 ,极有可能引起整体停用,为保证其安全性能,检查维修工作就显得尤为关键。文章 以多台高压卧式多级
离心泵 为例 ,对 其轴抱 死故障 的原 因进行 了分析 ,并提 出了相 关 的解 决建议 。
时间运行 带来 电容器外 壳漆层剥 落,使铁皮锈蚀 ,也是 电 容器发生渗油的一个原因。 电容器渗 油会使空气 随着温度 的变化 出入 电容器 的油 箱 ,空气 中有各种有害杂质,进入油箱 内部之后会使电容器 电介质变质、绝缘 降低、损耗增大 、电容器发热 以致电容器 绝缘击穿甚至爆炸 。图1 是一 台因渗油而换下的电容器。
捉拿瓷管 就会在焊接 处产生裂缝 。在安装过 程中 ,如果在 拧紧接头 螺丝 时用 力过猛 ,也会 在焊接处产 生裂纹 。第三 方面是运行 过程 中产 生 的。电容 器连接 的电气 元件 ( 如硬

电容器运行维护及异常现象的处理方法

电容器运行维护及异常现象的处理方法

办公自动化杂志一、引言电容器组的巡行检查主要项目如下:注意监视运行电压及电流和周围环境温度不应超过制造厂规定的范围,并将数值记入运行记录薄。

电容器的外壳有无膨胀(鼓肚)、喷油、漏油的痕迹。

放电电阻的阻值和容量应符合规程要求,并经检验合格。

接线正确,电压与电网电压一致。

电容器组三相容量应平衡,其误差不应超过单相总容量的5%。

附属设备是否清洁完好。

电容器内部有无异音。

熔丝是否已经熔断。

放电装置是否良好,放电指示灯是否熄灭。

各处接点有无发热及小火花放电现象。

套管是否清洁完整,有无裂纹、闪络放电现象[1]。

引线连接各处是否牢固可靠,有无松动、脱落或断线;母线各处有无烧伤、过热现象。

电容器室内通风是否良好。

外壳接地线的连接是否良好。

电容器组继电保护的动作情况是否正常。

特殊巡视的检查项目除上述各项外,必要时应对电容器进行试验;在查不出故障电容器或断路器跳闸、熔丝熔断原因之前,不能合闸送电。

二、漏油电容器漏油是一种常见的异常现象,一般发生在下底部和上盖边沿的滚焊焊缝处、上盖地线端子和注油孔、铭牌及两侧搬运把手焊接处。

其原因多方面,主要是产品质量不良、运行维护不当、长期运行缺乏维修导致外壳生锈腐蚀造成电容器漏油。

电容器出现漏油,如果是轻微漏油,可用胶黏剂进行修补,或用锡和环氧树脂补焊或钎焊,并同时减轻负荷或降低环境温度,但是不能长时间继续运行。

电容器是一个密封体,如果密封不严,空气、水分和杂质会渗入其中而使其绝缘性能下降,甚至导致绝缘击穿。

所以,如果发现电容器漏油严重时应及时将其退出运行。

在运输或运行过程中,若发现电容器外壳漏油,可用锡铅焊料钎焊的方法修理。

套管焊缝处渗油,可用锡铅焊料修补,但应注意烙铁不能过热以免银层脱焊。

电容器发生油渗漏的部位主要是油箱与套管的焊缝,发生渗漏油的主要原因是焊接工艺不良;另外国内制造厂对电容器做密封试验的要求不严格,试验采用加热到75℃保持2h 的抽样加热试验,而不是逐台试验。

电容使用注意事项与失效解决方案

电容使用注意事项与失效解决方案

电容使用注意事项与失效解决方案一、电容使用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电容在选择电容时,应根据电路的需求和工作条件来确定合适的电容型号和参数。

考虑到电容的电压、容量、温度系数等因素,选择适合的电容可以确保电路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2. 避免超过额定电压在使用电容时,应注意不要超过其额定电压范围。

超过额定电压会导致电容损坏或失效,并可能引起电路故障。

因此,在设计和使用电路时,应确保电容的额定电压与电路的最大工作电压相匹配。

3. 防止过电流过电流是电容失效的常见原因之一。

在电容的两端施加过高的电流会导致电容过热、漏液或破裂。

因此,在使用电容时,应确保电流在额定范围内,并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如使用保险丝或限流电阻等。

4. 防止过温高温环境会对电容的性能和寿命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在使用电容时,应避免将其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如果电容需要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应选择具有较高工作温度范围的电容,并采取散热措施,如散热片或风扇等。

5. 防止震动和冲击电容对震动和冲击非常敏感,容易引起内部结构松动或破裂,导致失效。

因此,在安装和使用电容时,应避免暴露在剧烈震动或冲击的环境中。

如果需要在这样的环境下使用电容,应选择具有较高的抗震性能的电容。

二、电容失效解决方案1. 电容短路如果电容发生短路,可能会导致电路故障或设备损坏。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先断开电源,然后检查电容是否存在短路现象。

如果确认电容短路,应将其更换为新的电容。

2. 电容漏液电容漏液可能是由于电容内部结构破裂或老化引起的。

如果发现电容漏液,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将其更换为新的电容。

同时,应清洁漏液的部分,以防止对其他元件造成损害。

3. 电容容量衰减电容容量衰减可能是由于电容老化或使用环境不良引起的。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先断开电源,然后使用万用表或专用仪器测量电容的容量。

如果发现容量衰减严重,应将其更换为新的电容。

4. 电容极性错误电容具有极性,如果连接错误,可能会导致电容失效或电路故障。

电力电容器常见故障问题及解决方法

电力电容器常见故障问题及解决方法

电力电容器常见故障问题及解决方法摘要: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电压的高低随着无功的变化而变化。

为了控制无功,保证电压稳定,提高电能质量,需要在系统中通过串联或是并联的方式接入电容器。

随着输变电技术的发展,电力电容已经成为了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

本文就针对电力电容器常见故障进行分析,然后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电力电容器;故障;问题;解决方法电力电容器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设备之一,在系统运行中,通过对电容器的投切来控制系统的无功功率,从而减少运行中损耗的电能,达到提高功率因数的目的。

长期的运行经验表明,电容器在运行过程中会因本身缺陷或者系统工况运行等原因出现漏油、膨胀变形、甚至“群爆”等故障,若无查出电容器故障原因,对系统的安全运行将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对电容器运行故障进行分析处理显得至关重要。

1、电力电容器的常见故障现象1.1电力电容器的渗油现象电容器的渗漏油现象主要由电容器密封不严造成,具有很大的危害,要坚决避免渗漏油现象的出现。

但在实际的运行中,由于加工工艺、结构设计和认为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套管的根部法兰、螺栓和帽盖等焊口漏油的现象经常出现。

这些问题,采取措施加强对厂家和运行维修人员的管理,对机器的运行进行严密的管理,都可以使漏油现象得到缓解。

1.2鼓肚现象在所有电容器的故障中,鼓肚现象是比较常见的故障。

发生鼓肚的电容器不能修复,只能拆下更换新电容器。

因此,鼓肚造成的损失很大,而造成鼓肚的原因主要是产品的质量,保证产品的质量,加强对电容器质量的管理,是避免鼓肚的根本措施。

1.3熔丝熔断电容器外观检测后没有明显的故障时,可以进行实验检测,看是否存在熔丝熔断的现象。

一般情况下,外观没有明显的故障而电容器出现故障时,熔丝熔断就可能是其发生故障的原因。

1.4爆炸现象爆炸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极间游离放电造成的电容器极间击穿短路。

爆炸时的能量来自电力系统和与相关电力电容器的放电电流,爆炸现象会对电容器本身及其周围的设施造成极大的破坏,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严重故障现象,但由于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的重视,爆炸现象在近年来很少出现,但我们在电容器的维修检查中,也要对引起爆炸的因素进行严格的控制,极力的避免爆炸现象的出现。

电力系统电容器故障的处理方法

电力系统电容器故障的处理方法

电容器、电抗器操作(一)、电容器、电抗器操作的一般知识一、电容器的操作根据电网运行需要,电容器组投入电网或退出的操作。

一般有两种方式,即手动投、切和自动投、切。

所谓手动投切是指当电网电压下降到规定值范围下限(或工作需要)时值班员手动将电容器组断路器合上(电容器组投入电网运行),当电压上升到规定值范围上限(或工作需要)时,手动将电容器组断路器拉开(停用电容器组)。

自动投、切是指利用VQC自动投、切装置,当电网电压下降到某一定值时,自动装置将动作合上电容器组断路器。

反之,当电压上升到某整定值时,自动装置将动作电容器组断路器跳闸。

电容器组由于操作频繁,要求断路器及其操作机构更加可靠;由于断开电容器组会产生很高的过电压(可达4倍以上),要求断路器灭弧不重燃;由于合闸时电容器组产生很高频率合闸涌流,断路器要承受很大的涌流冲击作用,要求断路器性能良好,且能多次动作不检修,因此多采用真空断路器或SF6断路器。

在交流电路中,如果电容器带有电荷时合闸,则可能使电容器承受两倍左右的额定电压的峰值,甚至更高。

这对电容器是有害的,同时也会造成很大的冲击电流,使开关跳闸或熔丝熔断。

因此,电容器组每次切除后必须随即进行放电,待电荷消失后方可再次合闸。

一般来说,只要电容器组的放电电阻选的合适,那么,1min左右即可达到再次合闸的要求。

所以电气设备运行管理规程中规定,电容器组每次重新合闸,必须于电容器组断开3min后进行。

串联补偿电容器:电力输电线路在输送电能时相当于一个电感,线路电抗主要为感抗,在线路两侧系统电势、电压及功角不变的情况下,线路输送的功率与电抗成反比。

电容器的阻抗特性为容抗,它与感抗的特性相反,若在线路中间串入电容器,其容抗就可以与线路感抗相互抵消,使线路总的电抗变小,从而提高输电能力。

又由于串补能使线路总电抗值减小,所以线路加装串补后还具有更高的静态和动态稳定性。

而目前国内外还有一种可控串补。

可控串联补偿(简称可控串补)是一种灵活交流输电技术,可以用来实现交流输电线路快速、灵活的阻抗控制,大幅度地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从而扩大线路输送能力。

电容故障处置方案

电容故障处置方案

电容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它在电路中承担着储存电荷和滤波的功能。

当电容器出现故障时,可能会对电路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

下面是一些常见电容故障的处置方案:
1.观察和检查:首先,需要观察电容器是否出现物理损坏,如破裂、漏电或膨胀等情况。

同时,还需检查电容器引脚的连线是否松动或烧焦。

这有助于发现明显的故障状况。

2.测量电容值:使用万用表或电容表进行电容值的测量。

如果测量结果与规格书中标明的电容值相差较大,可能表示电容器损坏。

需要注意的是,测量前应先将电容器从电路中拆除,并确保电容器已经放电。

3.替换故障电容器:如果电容器损坏,可以考虑将其替换为新的电容器。

在选择替代电容器时,需要与原来的电容器匹配,确保规格和特性相符。

此外,还需考虑电容器的工作电压、工作温度等参数。

4.检查电路其他元件:有时电容器故障可能是由于其他元件或电路问题引起的。

因此,在处理电容器故障时,也要检查电路中的其他元件,例如连接线路、电源供应等,确保没有其他问题。

5.预防措施:为避免电容器故障,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例如,正确选用合适的电容器,避免超过其额定工作电压和温度范围。

另外,在系统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还要注意电容器的布局和散热问题,避免过高的温度和电磁干扰。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高压大容量电容器或电力电容器,处理故障时需要格外谨慎,建议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如果不确定故障原因或不具备相应的技术经验,最好咨询专业的电子工程师或技术支持人员进行准确的故障诊断和处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电容器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摘要:电力电容器是向电力系统提供无功功率的补偿设备,可以提高功率因数,降低输电过程中的损耗,进而减少输送电流的线路。

因此,电力电容器的安全运行以及故障处理都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力电容器运行中常见的问题和故障,提出了相应的排除故障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电力电容器故障诊断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12(a)-0112-01电力电容器(power capacitor),是用于电工设备和电力系统的电容器。

简单来说,就是取任意的两块金属导体,将导体之间用绝缘介质隔离开,使之构成一个电容器。

至于电容器电容的大小就是由其这两块金属导体的几何尺寸以及两极板间绝缘介质的特性共同来决定的。

电力电容器的种类繁多,根据其标准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很多类型。

目前普遍应用的是智能电力电容器,主要应用领域是工厂的配电系统、居民小区内的配电系统、交通隧道配电系统等等。

这种电容器主要的特点就是模块化结构,体积小,现场接线很简单,并且维护方便。

电力电容器在提高设备利用率以及改善电能质量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长期的工作运行中,由于所处环境和人为方面等等因素的影响,电力电容器经常会出现故障,严重的影响电力输送的同时,还威胁着电力系统的运行。

1 电力电容器常见问题及对策
1.1 渗油
这是电容器运行中经常发生的现象,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密封不牢固或者不严密造成的。

电容器应该是一个全密封装置,一旦密封不严,就可能会有空气、水分和其他杂质进入油箱的内部,进而造成绝缘受损。

这种情况对于电力电容器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因此一定要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

实际上,电容器渗漏的主要部位就是在油箱焊缝以及套管处,这就需要对焊接工艺有一个严格的要求,并且厂家也应该以一个严肃认真的态度进行密封实验,务必要逐台试漏,严格按照试验要求进行。

至于套管的渗油部位主要就是帽盖、螺栓以及根部法兰等焊口,解决的办法就是提升加工工艺,优化结构的设计。

这是因为,如果螺栓和帽盖的焊接机械强度差,对其施加稍大的螺丝紧力就会使其脱焊;此外,在工人搬运时如果直接提套管或者运输过程中以不正确的方式搬运也会使焊缝开裂。

总之,为了避免电容器出现这种漏油故障,就要加强对厂家以及运行检修人员的管理。

当出现轻微渗漏时,可以采用环氧树脂和锡进行补焊,也可以用肥皂嵌入到裂纹处,使其保持短暂时间的使用;但是如果已经变成裂缝了,就必须及时更换电容器。

1.2 绝缘不良
发生这类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

(1)过高的电容值。

在测试使用寿命的试验中,长时间内对其加热电压时,电容值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的。

电容值如果突然升高,其原因只能判断为是由于电容元件部分被击穿导致短路。

这是因为,电容器是很多元件以串联的形式组成的,如果串联段数减少了就会出现电容增高的现象;相对的,电容值减少是由于部分元件发生断路。

(2)介质损失角过大。

对于那些长期运行的电容器来说,介质损失角都多少会有所增加,但增加量不会很大,如果出现成倍增长的现象,就一定是出现了故障。

产生这种现象一般是由于局部过热和局部放电而引起的。

发生绝缘不良的情况是,我们一般采取的是更换元件。

所要注意的是,发生断路器跳闸时,如果分路熔断器的熔丝还没有熔断,为了保证员工安全,一定要先对电容器放电3min以上才可以对其进行检查操作。

总之,一定要加强巡检,及时的发现隐患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故障排除和处理。

1.3 电力电容器爆炸
近几年来,电力电容器发生爆炸的情况比较少,但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极间游离放电进而引起电容器极间击穿所造成的。

一般来说,只要给电容器配装适当的熔丝进行保护,它的安秒特性就不会高于油箱
的爆裂特性。

一旦发生电容器短路击穿时,熔丝就会切断电源,从而避免爆炸事故的发生,与此同时消除了着火的隐患以及将周围临近电容器炸坏的可能。

为避免爆炸事故的发生,一般采用星形接线,这是目前普遍采用的防爆措施。

此外,采用全膜电容器也可以有效避免爆炸的发生。

全膜电容器与纸膜电容器在发生极间短路击穿时所不同的是,纸膜和全膜的复合介质的元件在发生局部放电后,收到高温的作用,绝缘纸会发生碳化,而碳化纸具有一定的隔离作用,就使得放电可以持续一段时间。

在这期间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如果此时没有熔丝对其进行保护,油箱就会爆裂;全膜电容器则不然,在高温作用下全膜会熔化,这样一来两个电极就会接触短联,就不会发生电弧放电的现象,自然避免了爆炸的发生。

1.4 环境温度的影响
对于电容器周围的温度有严格的要求,既不能过高,也不能太低。

一旦环境温度过高,电容器工作时就不能正常的散发热量;而环境温度太低又会使得电容器内的油发生冻结的现象,容易电击穿。

按照对电容器的有关使用条件规定,40℃一般为电力电容器工作时环境温度一的上限。

在我国,大多地区的气温都小于这个温度,因此一般来说不需要采用专门的设施对其降温。

但是如果电容器的周围附近有热源,就可能导致温度上升超过40℃,这时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降温,否则就必须立即切断电容器。

对于电容器工作的环境温度也有下限的要
求,但应该根据电容器的介质类别以及性质来决定。

特别的,YY型电容器中使用的介质是矿物油,因此即使温度低于-45℃,也不会有冻结问题的发生;而对于YL型电容器来说,由于其使用的介质很容易冻结,所以对其设定的环境温度也会有所增加,应该高于-20℃,因此,在我国北方地区一般不会在冬季采用这种电容器。

2 结语
根据以上阐述,我们可以了解一些关于电力电容器的常见故障以及解决对策,此外,还有很多常见的故障排除措施,例如当发生电容器喷油或者着火时,操作人员应该立即将电路断开,同时用砂子或者干式灭火器对其进行灭火。

此外,对于电容器的故障排除还需要注意很多安全方面的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考虑到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尽量减少不安全隐患的存在,保证电容器在一个适当的条件下运行,这样才能使电力电容器稳定运行,更好的服务于人类。

参考文献
[1] 张硕颖,金文东.10kV电容器组断路器控制失效的分析与处理[J].低压电器,2010(18).
[2] 廖继庭.10kV并联电容器组的故障分析及应对措施[J].电器工业,2010(9).
[3] 张化良,黄晓明,吴怡敏.高压并联电容器组放电线圈的选用
[J].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2010(4).
[4] 刘萍.电力电容器的保护与运行[J].动力与电气工程,2010(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