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与鉴赏一

合集下载

专题05 散文阅读鉴赏考点解析专训(1)(教师版)—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解析宝鉴

专题05  散文阅读鉴赏考点解析专训(1)(教师版)—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解析宝鉴

专题05 散文阅读鉴赏考点解析专训(1)(教师版)时间:40分钟分值: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4小题。

在别墅李广田因为养病,住在乡下的别墅里,同来作伴的,只有母亲。

叫做别墅,也只是说着好听罢了,其实也不过是旷野的几间农舍,四围又绕上了一带短垣。

这农舍,距我们的市镇尚有十里,举目四望是绿树,是田禾,农舍附近,就是自家的农田之一部。

在农田之一角,有自家的一片榆林。

“娘,我将做些什么来自己消遣呢?”时常向母亲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像三岁的小孩似的,觉得什么事也不能做,除非得到了母亲的允许或帮助。

这时,母亲便照例地回答我,说:“医生再三嘱咐,不准你做什么事,你只要晒晒日头,睡睡觉,就已经够了。

”说实在的,同母亲住在一块,我还能有什么可做呢。

书,是不让读的;信,也不许写。

一切文具,都不在手下,就是偶尔想写下点什么记号之类也不可得。

原先住在镇上,那里有许多可以谈天的人,无论是那些吸着长烟管的农夫或踢毽子打球的孩子们,都会给我以欣慰。

然而,怕我受不起那些烦扰,才终于搬到了野外来,虽然自己最怕寂寞,为了养病,也不能不安于寂寞了。

而母亲呢,终日只打算着我饮食起居的事,便已操劳不少,老年人只为了儿子的病而担忧的心情,我已深深地体谅到了,我不愿意在任何事情上违背母亲的意思。

有一天,当吃着晚饭的时候,母亲忽然想起来似的,说:“明天是镇上的市集了,我想去买些菜来,如能买到一只鸡便好了,因为昨天镇上的王家伯母来,说你是应当吃鸡的,可作药物,又可以当饭吃的呢。

”说着,显出很得意的样子,征求我的同意。

次日清晨,用过早点之后,母亲便独自到市集去了。

回来时日已向午,母亲很得意地说:“不但买了鸡来,还学了吃鸡的方法来呢。

”便从麻袋里放出一只肥大的公鸡来,黑羽毛,金颈项。

顶上的冠子大而且红,昂了首,抖擞着精神,是一只很可爱的公鸡。

可惜在腿上还系着只破鞋,像带着脚镣一般,使它不能十分自由,不然我想它怕要逃去了。

“是今天就杀呢,还是等到明天?”母亲问。

李汉荣散文阅读理解和答案

李汉荣散文阅读理解和答案

李汉荣散文阅读理解一、又见南山李汉荣(1)我是山里人。

山是我的胎盘和摇篮,也是我最初的生存课堂。

山里的月是我儿时看见的最慈祥的脸(仅次于外婆),山里春天早晨的风是最柔软的手(仅次于母亲)。

山的身影是多么高大啊(仅次于毛主席),让我无限痴迷,无限崇敬。

我读第一本书的时候,入迷得像在做梦,每一个字都是那么神奇,它们不声不响非人非物,但它们却能说出许多意思,这真是太有意思了。

忽然书页暗下来,抬起头,才看见,山一直围在我的四周,山也在看书?其实它们站在书的外面,抿着嘴像要说什么话,却不说,一直不说。

山要是把一句话说出来,要么很好玩,要么很可怕,天底下的话都不用再说了。

但是山不说一句话,不说就不说吧,多少年多少年都不说,就是为了让人去说各种各样的话。

我隐约觉得山是很有涵养的。

像我外爷,外爷是个中医,很少说话,他说, 我开的药就是我要说的话。

(2)后来,我逃跑般地离开了山。

也许山还记得我对它的埋怨:闭塞、贫困、愚昧,挡住了我的视线,使我看不见人生的莽原和思想的大海。

(3)辗转这么多年,从一本书走进另一本书,我像书签一样浏览了许多语言;从一座城搬进另一座城,我像钥匙一样认识了许多锁子;从一栋楼爬上另一栋楼,我像门牌一样背诵了许多号码。

然而,走出书,走出城,走下楼,我发现我什么也没有,尽管有时感到自己似乎拥有很多,学问呀,知识呀,信息呀,成就呀,名声呀,职称呀,职务呀,电脑呀,银行账户呀;股票呀,老婆呀,儿子呀,房子呀,哥们儿呀,见闻呀,已经到来的金色中年呀,可以预见的安详晚年呀,无疾而终的圆满落日呀(4)可是,闭起眼睛一想,又真正觉得空荡荡的,夜深人静的时候,望着苍白的天花板,感到一种迫人的虚。

(5)城市只是一个投寄信件的邮箱,而我只是一个寄信人或收信人。

寄完信或读完信,我就走了,而邮箱还挂在那里。

说到底,人也是一封信,城市在我们身上盖满各种各样的邮戳,却找不到投寄的地方。

(6)是什么使我变成了一封死信?身上邮戳重叠着邮戳,地址重叠着地址,日期重叠着日期,但是这封信却无处投递,就这样在模糊的邮路飘来荡去,直至失踪?(7)这时候我已经回到当年的小城,这时候我忽然看见我早年逃离的山南山。

散文综合阅读与鉴赏综述

散文综合阅读与鉴赏综述

散文综合阅读与鉴赏综述作者:秦树明来源:《语数外学习·中旬》2013年第07期散文的容量很大,各个分支之间并不是彼此孤立的,它们之所以都集合在“散文”这个总纲下,是因为它们都具有可以被称之为“散文”的共同性的东西,那就是散文的特征。

一、散文的特征1.形散神不散。

选材广泛,写法灵活,但要有明确的主题、清晰的线索。

2.语言洗练。

散文的语言要求准确、生动、凝练。

3.意境独特。

它将写实性与文学性相统一,将形散与神聚相统一。

虽篇幅短小,却题材广泛、写法灵活、情文并茂。

二、散文的线索散文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形散”主要体现在散文的选材广泛,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但在一篇散文中,文章的材料总是由一条主线贯穿始终的,这就是散文的线索。

阅读散文,只要把握了线索,就把握了材料的合点,也便于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

1.以时间为线索有的散文是以时间为线索贯穿全文的,在理解时间线索时,要力求把握叙事的起止时间和特殊顺序,如倒叙、插叙等。

例如《第二次考试》,先写陈伊玲复试的结果,然后回过头来按时间顺序写她的初试、复试和苏教授的接访等。

2.以空间为线索以空间为线索就是以空间的转换来贯穿全文。

如《威尼斯》以圣马克广场为中心向四周逐步扩展,来介绍周围的景致及给人的感受。

3.以作者视角的变化为线索以作者的视角变化为线索,最常见的是运用“移步换景”的写法,随着作者的观察点的不同而变换不同的景物和描述对象。

较为典型的,如《雨中登泰山》采取移步换景的方法,随着立足点的变化而交换观察点,描写的对象也不同。

4.以情感为线索以情感为线索即作者以自己的情感为主线组织材料进行写作。

如《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以悲愤、沉郁的感情为线索,记叙了刘和珍生前的事迹,来表现烈士的优秀品质和爱国精神。

5.以实物为线索具体的事物也可以作为贯穿全文的主线。

较为典型的如《记一辆纺车》,以“纺车”为线索,把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大生产运动的有关事件组合在一起,反映了延安军民艰苦奋斗的精神。

散文阅读鉴赏的一般步骤

散文阅读鉴赏的一般步骤

18.请赏析"风是最美的问候, .请赏析 风是最美的问候 风是最美的问候, 把那些曾在往事中褶皱的情感抚 摸得平展展的"这句话 这句话。 分 摸得平展展的 这句话。(3分) 把风拟人化,把情感具象化, 把风拟人化,把情感具象化, 反映出作者抛却烦恼后的平和心 境。
19. 19.请你用自己的话表述作者在四季看 树时内心受到的影响和启迪。( 。(8 树时内心受到的影响和启迪。(8分) 春天看树: 春天看树:心灵得到净化 夏天看树: 夏天看树: 心情昂扬振奋 秋天看树: 秋天看树:得到自我完善的启迪 冬天看树: 激励自己坚毅执著
在老家冬天的高原上, 在老家冬天的高原上,我曾和父亲 赶路,看过树。那是一排白杨, 赶路,看过树。那是一排白杨,它们和 我们一样,在朔风中感受一种寒冷。 我们一样,在朔风中感受一种寒冷。它 们是钻天杨,很高大, 们是钻天杨,很高大,但脚下却牢牢地 抓住一方泥土,头顶一片苍天, 抓住一方泥土,头顶一片苍天,在风与 雪中挺直着躯干, 雪中挺直着躯干,就像一杆杆坚强的旗 我知道, 帜。我知道,这是一种与脆弱无关的美 那一刻, 丽。那一刻,我们只是和树一样在凛冽 的冰雪中遥望自己的远方。 的冰雪中遥望自己的远方。那是一排挂 满冰霜的树, 满冰霜的树,然而它们却至今虔诚地站 在我记忆的春天。 着,在我记忆的春天。
.
• 在情物处理上主要有三种方式:托 在情物处理上主要有三种方式: 物抒情、融情于景和移物就情。 物抒情、融情于景和移物就情。 • 如北京卷《普希金之家》第21题②: 如北京卷《普希金之家》 21题 作者为什么强调“ 作者为什么强调“文字与图画自由 融混的现象”“ ”“中国之外惟普希金 融混的现象”“中国之外惟普希金 一人” 通读全文, 一人”?通读全文,仔细揣摩语言 的情味, 的情味,便可得出答案要点

散文阅读中的语言鉴赏

散文阅读中的语言鉴赏

语 , 定 位 为 “ 懂 ” 二 是 鉴 赏 的层 面 , 求 读 者 明 白 作 者 感 世 界 。 就是 我 们 从 作 品 中还 原 出 来 的 日常话 语 . 真要 即 读 ; 要 这 若 为了很好地传 情达意究 竟运用 了哪些语 言变形 的技巧 . 产 这 么表 达 . 会 显 得直 露 而 了无 情 趣 。 者 既 然 强 调 小 小 的 将 作 生 了怎 样 的 审美 效 果 , 即定 位 为 “ 美 ” 目前 . 两 个层 面 北 极 村 占据 了整 个 的 情 感 世 界 . 么 . 极 村 究 竟 给 予 了作 审 这 那 北 的考 查 在 高 考 散 文 阅读 中均 有体 现 .其 中 .鉴 赏 层 面 的 考 者 哪 些 方 面 的影 响 呢 ? 者 说 . 者 从 故 乡那 儿获 得 了哪 些 或 作 查 , 年 有 所 加 强 . 是 一 种 很 好 的趋 向 . 有 效 地 检 测 考 精 神 上 的营 养 ? 故 乡 的 认 识 是 怎样 的 ? 这些 问题 回答 清 近 这 能 对 把
真 辞 巧 。 作 者 的 生 活 逻 辑 来 分 析 . 成 年 以后 所 了解 的那 单 音 词 的妙 用 , 节 停 顿 ( 字 顿 、 字 顿 、 字 顿 、 字 顿 从 她 音 一 二 三 四
以及 押 韵 等 问题 。 家 对 语 音 的 锤炼 , 作 当做 到 以 声 传情 , 个 世界 . 地理 意义上 . 然是 远远大 于童年所 生活 的“ 在 显 小 等 )
的:
动 形 式 的外 节 奏 。 们 这 里 主 要 讨 论 散 文语 言 的外 节 奏 。 我 欣
可 句 文章 结尾说 “ 我回过 头来一想 , 世界 其 实还是 那 么大 , 赏 散 文 语 言 的 外 节 奏 . 以从 语 音 修 辞 、 式 修 辞 的角 度 切 它只是一个 小小的北极村 ”这 句话 有哪 几种含意?请概括 人 。 ,

如何评价和鉴赏一篇散文

如何评价和鉴赏一篇散文

如何评价和鉴赏一篇散文散文是一种以散文体形式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文学作品,它以自由度很高的写作形式,灵活运用语言和表达技巧来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评价和鉴赏散文是一种审美活动,它要求我们从多个方面来理解、欣赏和评价一篇散文。

本文就如何评价和鉴赏一篇散文进行探讨。

一、阅读理解在评价和鉴赏一篇散文之前,我们首先要进行深入的阅读理解。

散文中的语言是作者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工具,我们要仔细阅读散文,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首先,我们要理解散文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散文通常有一个主题,它贯穿整篇作品,通过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来展示主题。

我们要通过细读散文,理解作者要传达的中心思想。

其次,我们要关注散文的结构和组织。

散文的结构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非线性的,我们要理解其中的层次关系和组织结构。

同时,我们要注意段落之间的衔接和过渡,以及句子和词语的选择和运用。

最后,我们要抓住散文的语言和修辞手法。

语言是散文的基础,而修辞手法则是散文的提升和美化工具。

我们要仔细品味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理解它们的用意和效果。

二、感受与体验评价和鉴赏一篇散文需要我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深入感受和体验作品带给我们的情感和思考。

首先,我们要感受散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散文是一种情感化的文体,它通过文字的表达来唤起读者的感情共鸣。

我们要注意散文中所传递的情感,如喜悦、忧伤、怀旧等,感受其中的情感氛围。

其次,我们要在散文中思考和反思。

散文常常通过深入的思考和反思来表达作者的思想。

我们要在阅读散文的过程中,思考作品中所提出的问题和思考的角度,深化我们对散文的理解和体验。

最后,我们要在散文中寻找启示和思考。

优秀的散文常常能够给我们以启示和反思,它们能够唤起我们对生活、人性和社会等方面的思考。

我们要在评价和鉴赏散文的过程中,思考作品对我们个人的启发和思考价值。

三、评价与分析评价和鉴赏一篇散文需要我们对作品进行客观的评价与分析,深入挖掘其内涵和艺术价值。

高考散文阅读理解(一)练习及答案

高考散文阅读理解(一)练习及答案

散文结构思路分析题一、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1〜3题。

(14分)夏日里那一片荫凉王政乡村人家的房前屋后总是长满了树,把村子遮掩在浓密的树荫里,像村子的衣裳。

炎炎夏日,浓密的树荫洒下一片片阴凉,乡村的夏天便有了一种天然的凉爽。

乡村的日子里填满了辛苦,农事劳作几乎不避风雨烈日。

夏收便是最典型的烈日下的劳作。

空阔的麦田里,金色的麦浪涌动着丰收的喜乐,也散发着令人生按的火辣和酷热。

但是,麦熟不等人,头顶的太阳如大火球般洒下利刃一样刺目耀眼的光芒,人们依然要下地割麦。

上中学时夏天就跟着大人们夏收劳动,每当割麦割得腰酸臂软、满头是汗时就想,麦地边要是有一棵树多好。

困乏了到树下小憩片刻,享受一下树荫的淸凉,该是多么惬意的事啊!事实上,有时候也会不堪酷热劳累,不顾大人的责怪,放下手里的镰刀,跑到离麦地稍远的河边或上崖下有树的地方去歇息。

坐在树荫里,沐浴着在汗水中渴盼而来的阴凉,那种浑身的凉爽和快意,真是舒坦得无法形容,也加深了我对树下阴凉的留恋和期待,我甚至为人们不在地头栽树而深感不解。

一次农闲时,和母亲一起淸理地边的杂草刺棘,看见草丛里有一棵自然生长岀来的幼小的椿树,我欣喜地告诉了母亲,并提议把椿树留下,不要和杂草一块淸理掉。

这种树在故乡野生的很多,长得也快,所以,我算计着不几年地边这棵小椿树就能长大,长岀繁枝,在夏日里给在地里劳动的我们撑起一片可以休憩的阴凉。

母亲却说,不行的,地边上不能有树,不然树荫遮住阳光,会影响庄稼生长。

那棵让我期待阴凉的小树最终还是被母亲连同杂草一起淸理了。

这也使我深深感到,复日的阴凉固然是好,但是,和所有美好的东西一样,要拥有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过,麦子收回来晾晒时就不一样了。

人们把新打的麦子在地上撒开摊薄,让太阳一览无余地疑晒着,人坐在麦场边上那棵柿树的阴凉里。

那是一棵很大的柿子树,仅暴履在地而上错综盘缠的树根就有一片席子那么大,浓密的树冠足够有一栋房子那么高大,洒下的阴凉就可想而知了。

散文阅读鉴赏

散文阅读鉴赏

散文阅读指导【知识链接】一、散文的定义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活泼、形象具体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或自然景观,深入挖掘其中的真谛、哲理,真挚表达对社会、人生、自然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散文是一种最适于抒写作者主观情感、心灵的文学样式。

它是一种‘自我’的文学,‘个性’的文学!”二、散文的特征(特点)散文要以精短的篇幅,写出对人生或自然的感悟,而且写得坦诚、亲切、优美、隽永,既有一箭中的那样的准确有力,又有“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那样的含蓄有味。

这一要求,决定了散文形式创造的特点。

1、“散文是一种‘实’‘虚’结合、因‘实’出‘虚’的艺术。

”“所谓‘实’,指的是现实生活中人、事、物、景等真实的客观外物。

它实在是营造作品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基石’,是构筑整个情感大厦必不可少的‘铺垫’。

散文需要写‘实’,但写‘实’并非终极目的。

散文的真正作意或精神是在铺垫好这些‘基石’后,向情感、精神等‘形而上’的领域大胆迈进,构建出一个精神或心灵的大厦!这就是‘虚’。

”2、“情景交融”。

散文没有小说那样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和典型化的人物形象,也没有戏剧那样的高潮迭起的矛盾冲突,散文的艺术魅力在于它的“情景交融”。

优秀的散文,既要有“情”,又要有“景”,既像“诗”,又像“画”,“情景交融”、“诗情画意”是许多散文家追求的目标。

在叙述方式上,散文对事物的反映都从作者的主观感受出发,以个人抒情为主。

虽然也使用记叙、议论等表达方式,但又无不融合着作者的感情,常常是将抒情、记叙、议论熔于一炉,形成一种夹叙夹议的笔法,读起来使人犹如走进作者敞开的心灵,聆听其倾诉衷情,备感亲切。

3、“形散神聚”。

散文的文体特征是形散而神不散。

所谓“形散”,是指内容散、章法散、笔法散;而“神不散”,则是说散文的“形”,指散文的外在形式。

选用了怎样的材料,材料又是怎样组织的,表达方式又是怎样采用的,语言使用得怎样,都可以看作是属于“形”的一类。

所谓“形散”,主要有三个含义:一是指题材广泛,不受时空的限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抒情散文着重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 哲理散文以讲哲理,论道理为目的。 了解散文的类别,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散文特点,为 把握散文的中心思想作准备。
完成下面的几个练习,分别是: 练习一课后习题第1,2,3,4,5题 练习二课后习题第1,2,3,4题
(学生完成练习后,师生共同评议。)
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 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折磨不了,压迫不倒, 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 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 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文段赏析:
这篇散文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运用象征的手法,借 白杨歌颂了正在坚持抗日战争的北方农民,及其所代表的 我们民族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阅读文段P20: 1.快速浏览这个文段,看看它是属于记事散文还是写人散文?
记事散文
2.这个文段集中描述了一个什么样的片断?
童年时代在原野和小伙伴放牛的情景
3.通过这种描写,你能感受到一种什么样 的情感?
体现了对悠闲快乐童年时光的怀念。
什么是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是指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这类散文有对 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其突出 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它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洋溢着 浓烈的诗情画意,即使描写的是自然风物,也赋予了深刻的社 会内容和思想感情。优秀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还 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
阅读文段P21: 1.胡杨的特点有哪些?
坚韧、无私、包容、悲壮
2.它象征着哪一种人(跟哪一种人有相似点)?
无数有气节的中国人
3.这篇散文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对胡杨以及象胡杨一样的人崇高的敬意
什么是写景散文?
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 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 照空间的变换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的变化作为 全文的脉络。生动的景物描绘,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 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的表现主题。
阅读文段P22:
1.文段中的景物描写起到什么作用?
通过对比,分别描写了北方和南方的雨,北方的雨气势雄浑,而南 方的雨则是“缠绵的使者”,充分体现了北方的粗狂气势和南方细腻绵 长的特点,使人对南北方的雨一下区分开来。
2.通过这种描写,你能感受到一种什么样 的情感?
对雨的喜爱之情。
什么是哲理散文?
哲理散文就是讲哲理,论道理的散文,即以散文的形式讲 哲理,启迪人生的文章。哲理散文开头没有鲜明开头,一般以 一件事开头,论述道理,加以评论总结。哲理散文一般十分工 整,但除了有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之外,还具有行文 对仗的特点,十分有韵味,不仅余音绕梁,而且内容丰富,比 起哲理诗歌、记叙文、议论文来,语言优美。
散文的基本类别
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
什么是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以叙事为主,叙事情节不求完整,但很集中,叙事
中的情渗透在字里行间。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 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 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叙事散文又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记事散文:偏重于记事 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它可以是一个有头 有尾的故事,如许地山的《落花生》,也可以是几个片断的剪辑, 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 这以人物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 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如《我的伯父鲁 迅先生》,人物形象是否真实是它与小说的区别。
下次课见!
《白杨礼赞》片段: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 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 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 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 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 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 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 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阅读文段P23: 1.文段第一段和第二段分别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第一段告诉我们人应该学会忘记,以及忘记什么。
第二段侧重于描述不能忘记将会让人“颓靡”、“心碎” 等,让人更加体会到忘记是超脱更是美德。
1. 回顾一下,散文有哪几类?分别有什么样的特点?
叙事散文以叙事为主,包括写人类和记事类散文,它所写 的人和记的事都是真实的,这是它与小说的主要区别。
欢迎来到七彩阅读课堂
——紫色篇
紫色篇
第二讲 散文阅读与鉴赏
你会对对联吗?将下面的词语进行组 合配对,成为一副对联。
碧野 牛得草
白杨 马识途
田间
林里
对联:
• 碧野田间牛得草 • 白杨林里马识途
第二讲 散文阅读与鉴赏
什么是散文?
小散文是指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 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