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质酸填充注射在医学美容中的临床应用和并发症

合集下载

透明质酸在烧伤整形美容外科中的应用进展

透明质酸在烧伤整形美容外科中的应用进展

透明质酸在烧伤整形美容外科中的应用进展
透明质酸是一种天然细胞外基质分子,在医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烧伤整形美
容外科中,透明质酸的应用进展较快,被广泛用于改善皮肤质量和组织再生,减轻炎症反
应和促进创口愈合等方面。

本篇文章将从以下几方面介绍透明质酸在烧伤整形美容外科的
应用进展。

一、透明质酸在皮肤质量改善中的应用
透明质酸能够吸水膨胀,刺激细胞增生和分裂,且有助于细胞在三维空间内生长和分化。

因此,透明质酸在组织再生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烧伤整形领域,透明质酸可
以加速烧伤创面愈合,促进新生血管的生长和创面的修复。

此外,透明质酸还可用于软骨
组织修复和骨组织再生等方面。

三、透明质酸在减轻炎症反应方面的应用
透明质酸还可用于减轻炎症反应。

在烧伤整形外科中,患者术后常常会出现皮肤红肿、渗液等炎症反应,透明质酸可以通过其镇痛和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缓解患者疼痛和不适感。

同时,透明质酸还可用于减轻皮肤敏感和红肿等不适症状。

四、透明质酸在促进创口愈合中的应用
透明质酸可以促进创口愈合。

在烧伤整形外科中,透明质酸通常被应用于术后创口封
闭和疤痕治疗。

透明质酸通过其调节细胞外基质的分子分布和细胞增殖的作用,刺激创面
内胶原纤维生长和新生血管形成,加速伤口愈合,降低疤痕的形成。

总之,透明质酸在烧伤整形美容外科的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透明质酸技术的不断发展
和完善,相信透明质酸在烧伤整形美容外科中的应用会愈加广泛。

骨膜表面与真皮内注射透明质酸在面部美容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骨膜表面与真皮内注射透明质酸在面部美容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骨膜表面与真皮内注射透明质酸在面部美容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袁智娟【摘要】目的:比较骨膜表面与真皮内注射透明质酸在面部美容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本院行中面部年轻化的120例就医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均采用透明质酸填充面部,观察组于骨膜表面注射,对照组于真皮内注射.对比两组就医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就医者注射1个月后,动态和静态中面部皱纹、皮肤软组织松弛状态均明显减轻;随访6个月,疗效持续维持.术后6个月观察组就医者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4,P<0.05);观察组就医者满意度为91.7%(55/60)高于对照组的75.0%(4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3/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3%(1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6,P<0.05).结论:与真皮注射相比,骨膜表面注射透明质酸用于面部年轻化处理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hyaluronic acid injected into periosteum and dermis in facial cosmetology.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7, 12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middle facial rejuvenation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6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hyaluronic acid was used to fill the fac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injected with periosteum surface,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injected with intradermal injection.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After 1 months of treatment, the dynamic and static facial wrinkles and skin soft tissue relax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reliev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urative effect lasted for sixth months after the treatment. Follow up 6 months, the effect continued to be maintaine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0%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in 6 months after operatio n (χ2=10.24,P<0.05).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1.7% (55/60)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5.0%, 45/6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significant(χ2=12.83,P<0.05).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 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5% (3/6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18.3%, 11/6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17.56,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dermal injection, the injection of hyaluronic acid on the surface of periosteum for facial rejuvena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hich is worthy of extensive promotion in facial cosmetic treatment.【期刊名称】《中国美容医学》【年(卷),期】2018(027)001【总页数】3页(P23-25)【关键词】面部美容;透明质酸;骨膜表面注射;真皮注射;临床效果;安全性【作者】袁智娟【作者单位】上海百达丽医疗美容门诊部上海 2002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22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整形美容行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医疗美容外科及相关并发症

医疗美容外科及相关并发症

医疗美容外科及相关并发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美容行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医疗美容已成为当代医学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

人们为了追求外观美而寻求医疗美容的帮助,但与此同时,并发症带来的潜在风险也会对健康构成一定危害。

本文总结了医疗美容外科相关并发症情况,以期为临床诊疗带来警醒。

1医疗美容概况医疗美容旨在通过医学手段维持、修饰及重塑人体美的外观,大致可细分为美容外科、美容皮肤科、美容牙科和美容中医科等。

其中,美容外科是主体,其包括光电疗法、注射、线技术等微创治疗以及利用整形外科手术手段对五官、躯体各部位进行重塑等。

虽然医疗美容相关操作和手术通常被认为是低风险治疗,但仍存在并发症的风险,有些严重并发症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1]。

随着医疗美容行业的迅猛发展,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

2医疗美容微创手术及并发症光电疗法、注射以及线技术等医疗美容手段俗称“微整形”,由于其操作简单、效果显著,并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风险低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医疗美容的主要途径。

美国2012年统计数据显示,微创医疗美容消费人数占所有医疗美容消费者的89.3%,其中86%为注射美容[2]。

虽然微创医疗美容的安全可靠性较高,但并发症也是共存的,需引起临床充分重视。

2.1 光电疗法激光、射频、等离子体等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医疗美容光电治疗手段,通过高能量改变皮肤真皮层的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分子结构、促进胶原蛋白和弹力蛋白增生,或封闭病变部位的血管,对皱纹、色斑、痤疮、毛细血管扩张、瘢痕、皮肤松弛、脱毛等效果显著[3-4]。

尽管光电疗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势,但光电的高能量或多或少会对皮肤造成损害。

既往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光电治疗后最常见的短期并发症为皮肤红斑和结痂(95.38%),平均持续4~5 d,具有自限性;另外,烧灼感(92.30%)、局部皮肤干燥(72.30%)、局部肿胀(60.4%~69.2%)等并发症也较常见[5-6]。

透明质酸钠类面部注射填充材料临床试验指导原则(2022年)

透明质酸钠类面部注射填充材料临床试验指导原则(2022年)

透明质酸钠类面部注射填充材料临床试验指导原则(2022年)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

随着透明质酸钠类面部注射填充材料相关技术的进步、临床医学相关诊疗技术的发展、法规和标准的不断更新,本指导原则还会不断地进行完善和修订。

一、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适用于以透明质酸钠为主要原材料(通常需要进行化学交联)制成的,最终可被人体完全吸收的面部注射填充材料。

其他成分或具有特殊设计(如添加不可降解成分等)的面部注射填充材料需参考本指导原则适用的部分,并结合产品自身特点另行设计其临床试验。

在本指导原则中,临床试验的设计是以纠正鼻唇沟皱纹为预期用途的产品作为范例进行的。

对于拟用于其他预期用途的产品,临床试验需单独设计,适用的部分需遵循本指导原则。

(二)临床试验总体设计以申请首次注册上市为目的的该类产品临床试验需是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需采用已上市同类产品作为对照医疗器械,优先选择与试验医疗器械成分、性能相似的对照医疗器械。

根据设计预期的临床意义及试验医疗器械的性能选择合适的试验类型(优效/等效/非劣效)。

需考虑采用适当的对照方式以保证试验组和对照组基线的一致性,如受试者随机分组对照等。

(三)产品适用范围本部分仅对于预期用途为纠正鼻唇沟皱纹的产品进行讨论。

在产品的适用范围中还需明确具体的注射层次(如:真皮组织浅层、真皮组织中层至深层、真皮组织深层至皮下浅层等)。

表1评价鼻唇沟皱纹严重程度参考量表(示例)分级评价特征描述1无没有可见的折纹;只见连续的皮肤纹线。

2轻度皱褶浅,但可见,呈轻微的凹痕;面部折纹细小。

3中度比较深的皱褶;面部折纹清晰;在一般情况下折纹可见。

但当伸展时折纹消失。

4重度非常长而深的皱褶;面部折纹显著;伸展时有小于2mm的可见折纹。

5极度极其深而长的皱褶,严重损害面容;伸展时有2—4mm的清晰可见的V形折纹。

2.次要有效性评价指标次要有效性评价指标建议包括研究者对全局美容效果的评价、受试者对全局美容效果的评价、除主要有效性评价观察时间点外其他时间点的皱纹严重程度的评价等。

透明质酸在皮肤美容中的应用

透明质酸在皮肤美容中的应用

透明质酸在皮肤美容中的应用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简称HA)是一种天然产生于人体内的多糖物质,具有极强的保水性能,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工程和美容等领域。

特别是在皮肤美容中,透明质酸已成为最受欢迎的填充材料和保湿剂之一。

本文将从透明质酸的基本特性、机制、应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探讨其在皮肤美容中的应用。

一、透明质酸的基本特性透明质酸在皮肤美容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基本特性与以下几个方面密切相关:1.水解稳定性:透明质酸具有较好的水解稳定性,使其可以在人体内长时间存留。

此外,透明质酸因分子量不同而具有各异的生物降解速度。

例如,低分子量的透明质酸可以更快地被降解。

2.分子量:透明质酸的分子量决定了其保水性能。

分子量越大,其保水性能也就越强。

普遍认为,800kD及以上的透明质酸最具理想保水性。

3.组织相容性:透明质酸自身为人体内物质,因而具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不易产生排异反应或过敏反应。

二、透明质酸的机制透明质酸在皮肤美容中应用的机制主要有两个方面:1.填充效果:透明质酸通过皮下注射的方式,填充皮下组织,起到增加松驰皮肤弹性和修复皱纹等作用。

填充效果的持久性与透明质酸的品种、剂量以及注射部位等因素有关。

2.保湿效果:透明质酸分布于皮肤真皮层和基底层之间的间隙中,具有极强的保水性荷尔蒙(Humectant),能够锁住皮肤内部水分,同时提高表皮层水分含量。

这种作用有助于改善皮肤干燥、黯淡等问题,恢复皮肤的光泽和柔软度。

三、透明质酸的应用方法透明质酸在皮肤美容中的应用主要有两种方法:1.皮下注射(填充):将透明质酸溶液或凝胶注射于皮下组织,起到填充皱纹、凸起度,提高皮肤紧致度等效果。

在注射透明质酸前,需要对注射部位进行消毒,并确保注射量和注射深度等参数得当。

此外,注射透明质酸后,需要注意术后肿胀、疼痛、发红等情况,并积极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外用保湿:将透明质酸加入到保湿霜、面膜、眼霜等化妆品中,使其具有更好的保湿效果。

国外透明质酸类产品简介

国外透明质酸类产品简介

导读:本文旨在通过初步介绍国外及台湾透明质酸类皮肤填充剂产品,能让更多的业内人士、医疗美容机构一线医师对目前市场上的透明质酸皮肤填充剂产品有个简单的了解,并对选择透明质酸类皮肤填充剂产品有个参考。

1. 概况作为生物材料透明质酸制剂在临床医学已表现出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眼科手术粘弹剂、骨关节腔补充剂、手术粘连阻隔剂、注射皮肤填充剂、化妆用品添加剂在临床医疗、整形非手术美容、美容化妆品三大领域得到了充分广泛的使用。

2010年美国整形美容费用达到了106.77亿美元,其中非手术整形美容费用41.03亿,占38%。

非手术整形美容中注射美容费用为18.77亿美元,其中肉毒素注射为9.69亿美元,占51.62%;透明质酸类注射为7.33亿美元,占39.05%。

在皮肤填充剂中透明质酸类填充剂类占据了主要地位。

透明质酸类皮肤填充剂对于填充皱纹特别是鼻唇纹、黏膜下填充丰唇的临床研究证实:透明质酸注射填充剂是安全、有效的。

2003年以来美国FDA批准的透明质酸类皮肤填充剂适应症只是用于中度或深度鼻唇纹的改善修复。

2011年10月11日美国FDA首次批准了Restylane用于黏膜下注射丰唇应用的适应症。

2.透明质酸皮肤填充剂的选择2.1透明质酸皮肤填充剂皮肤填充剂是指一类能注射入皮肤真皮中部或深部修复中度或深度皮肤皱纹或皱褶、恢复面部衰老保持年轻化、美丽化的产品。

作为一个理想的皮肤填充剂应该具有以下的特点:维持时间长(不是长效)有效性副作用小安全性价格合理患者能接受经济性不需要做过敏试验方便性治疗后美观自然完美性透明质酸类皮肤填充剂完全符合了上述特点。

由于透明质酸非常容易在体内被吸收,所以作为皮肤填充剂的透明质酸都是经过交联反应的透明质酸,以确保注射填充皱纹的疗效能维持在一定的时间段内。

欧美相继于1995年和2003年获准交联透明质酸类皮肤填充上市应用。

2.2皮肤填充剂的选择在选择透明质酸类皮肤填充剂时应注意不同产品间技术的比较参考:产品技术上应关注:交联剂选择、交联度、交联透明质酸的浓度、凝胶颗粒大小、交联透明质酸和非交联透明质酸的比例、产品的溶胀性、凝胶的弹性模量G'(粘弹性或柔软度、硬度)、是单相还是双相产品、是否含有利多卡因、挤压力;针管针头:配置注射针头的型号、针管的设计、针管大小的选择;产品价格:填充剂的价格。

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冻干粉

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冻干粉

竞争格局
跨国企业主导市场
在全球范围内,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冻干粉市 场主要由几家大型跨国企业主导,如透明质 酸领域的领先企业罗氏、基因泰克等。这些 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等 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国内企业逐步崛起
在中国市场上,一些国内企业通过技术引进 和自主研发,逐渐在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冻干 粉市场取得一定地位,如山东博士伦福瑞达 、华熙生物等。这些企业在产品价格、服务 和市场响应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国际化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冻干粉的出口将进 一步增加,国际市场也将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趋势预测
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冻干粉的生产企业将更加 注重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产品的品质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冻干粉的产品种类将 更加丰富,同时产品的个性化特点也将更加突出。
疗效评估
评估指标1
疼痛缓解程度。
评估指标2
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情况。
评估指标3
生活质量的变化。
评估指标4
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04
不良反应与处理方法
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 、瘙痒、呼吸急促等症状。
A 疼痛和肿胀
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冻干粉后,可能 会出现注射部位的疼痛和肿胀,通
需要专业操作
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冻干粉需要由专业医生或护士 进行注射操作,对于不具备相关技能的人员来说 存在一定的操作风险。
部分人群适用性有限
尽管该产品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对于部分 过敏体质或特殊疾病的患者,仍可能存在一定的 过敏风险或药物相互作用问题。

透明质酸填充注射在医学美容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透明质酸填充注射在医学美容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方法治 疗一些 萎缩 和凹 陷如 : 面部 凹陷 、 鼻梁不 挺 、 平胸 、 半侧 颜 面部 反 应 , 对 患者定 期 随访 1 2个 月 , 从 注射充 填部位 的丰 满程度 、 外 形 恢
萎缩等 , 将 透 明 质 酸 类 注 射 美 容 产 品 注 射 人 患 者 真 皮 层 或 皮 下 , 具 复 等 方 面 评 价 并 记 录 患 者 其 l 临床 效 果 、 患 者 的 满 意 度 及 医 师 的 满 有生物 相容性 高 、 安全、 副作 用小等 优点 , 目前 临 床 应 用 已 较 多 】 , 本 意 度 。 研 究 回顾性 分析我 院整形科 门诊 收治 的 透 明质酸 填 充注 射 5 O例 患 2 结 果
的满意度 为非 常满 意者 占 7 6 . 0 , 满意者 占 1 8 . 0 , 较 满意者 占 4 . 0 , 所 有病人 均未发 生任何 并发 症 , 5 O例 患者 中仅有 6例注射 充 填 效
果不佳 , 并 经 过 二 次 手 术 移 植 进 行 充 填 矫 正 。 结论 : 透 明 质 酸 填 充 注射 在 整 形 科 的 , 临床 应 用 已 取 得 了 良 好 的 临 床 效 果 , 治 疗 后 外 观 真 实 美
者的 临床病 例资料 观察患者 注 射后 的 良反 应 , 并对 患者 定 期 随访 1 2个 月 , 评价 其临床 效果及 患者 的满意度 。现具 体报道 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2 一 般资料
所 有采 取透 明质酸填 充注 射 的整 形科 病 人 注射 后效 果 良好 , 成
4 . 7岁 , 5 O例整 形科 的病人 中包括 1 6例 填充 面 部 凹陷 , 1 5例 隆胸 , 6 发症 , 5 O例患 者中仅 有 6例 注 射充 填 效 果不 佳 , 并 经 过二 次 手 术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明质酸填充注射在医学美容中的临床应用和并发症随着现代医学美容技术和生物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利用注射填充美容的方法使颜面年轻化越来越受到青睐。

注射填充美容即将生物材料或人工合成生物材料注射入真皮层或皮下,通过不同的作用机理达到减少皮肤皱褶或塑形的一大类非手术美容方法。

美国fda 于1981年首次批准牛胶原用于皮肤填充剂,2003年透明质酸类注射美容产品上市,每年以近25%的速度快速增长,成为仅次于肉毒毒素之后的第二大注射美容产品。

在国内,透明质酸类注射美容填充剂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还仅处于发展阶段,相关的研究文献还比较少,本文就透明质酸填充注射在医学美容中的临床应用和并发症做一综述。

1 透明质酸的简介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又名玻尿酸,是一种外观透明的酸性粘多糖。

1934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眼科教授meyer等[1]首先从牛眼玻璃体中分离出该物质并分析其结构。

在人体皮肤组织细胞与胶原纤维之间有大量透明质酸维持皮肤的弹性。

人类皮肤成熟和老化过程也随着透明质酸的含量和新陈代谢而变化。

透明质酸也广泛地存在于其他脊椎动物,无论来源如何,其化学组成及结构均相同[2]。

透明质酸具有极强的吸水能力,可以吸取自身体积1000倍的水分,形成一种有弹性的基质填充在组织的空隙内。

透明质酸在组织内是等容降解,一个分子降解后,剩余的分子可以吸收更多的水,维持总体积不变。

临床上表现为直到最后一个分子被降解吸收前,充填部位的容积一直能够维持95%以上[3]。

透明质酸酶可以降解透明质酸,如果注射过多,可以使用透明质酸酶很快地消除[4]。

正是由于透明质酸填充剂的诸多优点,使其取代了胶原类填充产品,成为最常用、最理想的皮肤填充材料。

在美国市场上通过fda批准用于整形美容的透明质酸类皮肤填充剂已达9种,主要有三个品牌:瑞典q-med公司的瑞蓝(restylane)、美国allergan公司的乔雅登(juvderm)和美国基因酶公司出品的海兰(hylaform)。

2008年12月国家sfda批准了瑞典q-med公司的透明质酸类皮肤填充剂瑞蓝,适用于鼻唇纹的修复治疗。

2009年10月国家sfda批准了北京爱美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医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一透明质酸钠溶液,其商品名为eme(逸美)。

不同产品的特性及使用技术上有些许的差异。

普通的透明质酸在体内1~2天就会代谢成co2和水。

作为皮肤填充剂使用时,采用交联的方法以延缓其降解的速度延长疗效。

交联技术可以增大透明质酸颗粒的大小,颗粒越大,则降解的速度就越慢 [5]。

它们维持效果约6~9 个月,部分产品的疗效可维持1~2年。

其作用效果持续时间主要取决于底物的交联程度,同时它也跟注射填充的部位不同和个人体质差异有关,例如用于口唇填充时,其疗效所能维持的时间就比其他面部部位要短一些。

2 透明质酸在医学美容中的应用近10年来,透明质酸作为皮肤填充剂广泛应用于医学美容领域。

注入真皮下可使皮下组织直接容积增大,起到“垫”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吸收周围组织的水分,以达到扩张体积的作用,使松弛、凹陷的皮肤重新饱满起来。

这种注射疗法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修复与老化相关的皮肤皱褶和一些先天或后天疾病引起的凹陷或瘢痕。

2.1填充皱纹:透明质酸注射于真皮层,可以有效地解决多种皱纹,尤其适用于静态纹。

如眉间纹、鱼尾纹、泪沟和鼻唇沟等。

1998年,michael olenius[7]首次报道了皮肤填充剂restylane用于唇部、皱纹和皱褶治疗的临床研究报道。

对113例共285个治疗部位,包括眉间纹、鼻唇纹、嘴角皱纹进行了临床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接受注射治疗后2周,医生和受试者有效满意度都能达到98%,1年后医生和受试者的有效满意度评价分别为66%和57%。

2007年,王胜伟等[7]报道了2005年3~10月间的27例患者(48个部位)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术后1、3、6个月鼻唇沟皱褶改善明显,治疗6个月后效果依然明显,起效率100%。

联合应用肉毒杆菌可以减少降眉肌和皱眉肌的运动,不仅可以协同加强透明质酸治疗的疗效,还延长了疗效持续时间。

联合应用的疗效优于分别单独使用[8]。

在治疗下睑、泪沟等血管丰富部位时,填充材料注入血管内的风险增大,所以这些区域表浅皱纹的应用仍存在着一些争议。

眉间和眼周皱纹的注射剂量一般在0.25~0.5ml,鼻唇沟填充大约需要0.5~2ml。

2.2 填充唇部:嘴唇会随着年龄的老化而萎缩,嘴角也会因老化而出现下垂的现象。

因此,口周是另一个常见进行充填注射治疗的部位。

将透明质酸填充材料注入到唇部,通过增加皮下组织的容积来支撑起凹陷的嘴唇,改变口唇的形态,使唇部达到饱满、提升口角的效果。

如果患者的降口角肌活动过度,也可以通过联合a型肉毒毒素注射来加强和巩固提升口角的效果。

通常1~2ml的剂量就可以达到较理想的丰唇效果,矫正下颌前沟和木偶纹大约需要2~3ml的填充材料。

2.3填充脸部:通过面部填充来弥补皮下脂肪和肌肉等不足,改善面部轮廓,例如:颊部凹陷、面部左右不对称、颧弓下方凹陷、颞部平坦、太阳穴显著凹陷或脸部轮廓过于平坦、缺乏立体感等,为面部塑造理想外形。

2.4隆鼻:通过向鼻子的皮下组织填充透明质酸,可以达到提高鼻梁、修复鼻尖等效果,改善不佳的鼻外形,适用于低鼻、鞍鼻、波浪鼻、鼻尖低垂、鼻根低平等。

还可以用于治疗鼻部整形术后效果不佳的患者,对局部区域进行的修整,避免了行鼻部二次整形手术的风险。

相对于隆鼻整形术而言,填充物注射进入后可手工挤压塑形至最佳状态,效果比较自然,治疗风险小、患者承受的痛苦少,填充的剂量约0.5~1ml。

2.5填充凹痕:注射透明质酸不仅可以增加皮下组织的容积,还可以刺激胶原合成。

注射填充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一些痤疮及水痘等疾病引起的凹陷性瘢痕、外伤、感染、手术造成的皮肤萎缩性瘢痕,以及先天性等因素引起的软组织萎缩。

perhede’n[9]用透明质酸对46例皮肤凹陷患者进行治疗,1、3、6、9、12个月时医师的满意率分别为 87%、85%、69%、75%、52%,受试者满意率分别为81%、80%、69%、70%和57%。

2.6 隆胸和提臀:近期兴起采用注射充填丰胸和提臀。

用较大粒子的透明质酸真皮填充剂注射入女性的胸部或者臀部,使乳房或者臀部变得丰满。

此法有创口小,对身体的影响轻,治疗后手感真实等优点,但是有部分学者认为有影响乳腺癌诊断的可能[10]。

2.7 脂肪萎缩:面部脂肪萎缩是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中常见的副作用,以颞部和眶下区域凹陷最为明显。

skeie等[11]为20名患者皮肤深层大量注射透明质酸,并进行了3年随访观察,统计表明受试者的平均总表皮厚度从(6±1) mm增加至(12±1) mm,应答率(总表皮厚度>0 mm)为70%,患者感觉面部外观得到了明显改善。

这一结果表明大颗粒透明质酸可作为面部脂肪萎缩艾滋病患者的一种长效和耐受良好的皮肤填充剂。

3 不良反应和防治近10年来,在透明质酸临床治疗效果得到医患双方一致认可的同时,其应用过程出现的并发症以及防治问题也日益引起大家的注意,例如:局部的红、肿及疼痛、局部血肿甚至感染、患者的焦虑及异物感、纤维化及肉芽组织的形成等。

虽然其中有些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不高,但是对患者造成的心理和身体的影响却是不可忽视的,甚至可能产生医疗纠纷。

这些并发症一部分可能与产品的纯度有关[12],也有部分是由于操作技术方面的缺陷造成的。

3.1近期的不良反应3.1.1 术后不适和皮肤色泽的变化:注射治疗后数天内有轻度疼痛、局部肿胀、瘙痒和瘀斑。

大部分的症状在治疗后1~3天出现,在2周内症状自然消失。

2011年,gaurav bharti [13]针对透明质酸注射报道了2000~2010年的回顾性研究,最常见的症状发生率依次为:肿胀77%,红斑60%,疼痛21%,瘀斑16%,但这些症状是轻微、温和的,一般在7天内自行消失。

2007年,王胜伟、吕长胜等[7]报道了restylane在中国的27例(48个部位)临床研究报道,注射部位轻度疼痛79.2%,发红75%,肿胀54.2%,小硬结29.6%,轻度瘙痒12.5%。

李吉民[14]报道128例接受restylane注射治疗的患者中有69%术后出现红斑,43%出现肿胀,红斑2~4h自行消失,肿胀2~3天消失。

这些并发症可以通过下列措施而减少:①熟练和提高精准的注射技术;②适当加用局麻药物或选择含有利多卡因的透明质酸类填充剂;③治疗前后冷敷;④术前2周避免服用抗凝和扩张血管的药物等。

3.1.2 过敏反应:一般认为,透明质酸诱发过敏反应的概率十分低,不需要先做皮肤的敏感测试。

lupton [15]报道了注射透明质酸后皮肤敏感发生率很低;50%的过敏反应在3周内消退,无全身过敏反应发生。

他认为透明质酸是一种非常有用和安全的填充材料。

但是,对于疑似可能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仍建议注射前做皮肤测试。

如果注射后出现红斑、丘疹等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可口服抗组胺药或糖皮质激素。

一般3~7天内症状可得到有效控制。

随着透明质酸填充剂制作工艺的发展,产品进一步提纯后,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也会随之下降。

3.1.3组织坏死或失明:组织坏死或失明是透明质酸填充注射治疗最严重的并发症。

目前发生坏死的机制尚不清楚,一般认为有两种可能:①填充剂误注入血管或针尖损伤到血管、导致血管的栓塞;②由于填充剂量过大,挤压血管导致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血供不良引起坏死。

组织坏死的临床表现是注射后出现急性疼痛,随即局部皮肤可见错综的网状青斑,突发性皮肤水疱、血疱、溃疡,乃至全层皮肤粘膜或肌肉坏死。

最易发生在眉间和鼻尖、鼻翼处。

王昕[16]报道用透明质酸注射填充鼻唇沟后导致鼻翼坏死1例。

一旦填充剂进入面部动脉内,它可能流入眼部或颈动脉,导致视网膜动脉栓塞或脑栓塞,产生中风和失明。

glaich[17]曾报道眉间注射透明质酸填充物后引起失明的病例,所以医师进行注射治疗时必须仔细、谨慎,进针后必须回抽以确定注射针没有损伤及血管。

其次注射填充材料时针头一定要边回退,边注射。

还有,作为注射医师必须熟知注射区域的解剖结构和血管分布。

一旦出现血管堵塞或组织坏死征象时,需立刻进行处理。

局部热敷、保温、注射透明质酸酶等。

3.1.4 口唇疱疹:人群中约近40%的人都曾感染过单纯疱疹病毒[18]。

在这类人群患者中,注射行为可能激活了潜伏在体内的疱疹病毒。

报告中有4%的患者在接受丰唇治疗后出现了类疱疹状反应,这种反应可能是临床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

2011年,alexis[19]报道过此种不良反应的病例,所有的操作必须无菌进行,近期有疱疹感染史的患者接受口周注射时,可用阿昔洛韦或伐昔洛韦预防病毒的复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