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相关数据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网络直报分析指标计算公式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网络直报分析指标计算公式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网络直报分析指标计算公式说明:1、公式中,凡涉及“现管理、现规范管理”的,均指当年内,截至目前管理的情况。

2、“现管理”的老年人人数,指年内至少进行了1次体格检查的人数;“现管理”的高血压、糖尿病人数,均指年内至少进行过1次随访的人数。

3、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服务对象建立了健康档案,且本年内,为其提供了健康管理服务,但服务对象中途退出(迁出、死亡、主动拒绝服务等),导致无法继续为其提供《规范》要求的完整、系统性服务,视作提供了“健康管理”服务,纳入“现管理”统计范围,但不视为提供了“规范健康管理”服务,不纳入“现规范管理”统计范围。

1、历年累计电子建档率(%):累计建立电子档案的人数(人)/常住人口(人)×100%2、历年累计规范化电子建档率(%):累计建立规范化电子档案人数(人)/常住人口(人)×100%3、当年新建电子档案率(%):当年新建立电子档案人数(人)/常住人口(人)×100%4、当年新建规范化电子档案率(%):当年新建立规范化电子档案人数(人)/常住人口(人)×100%5、人均接收健康咨询次数:参加健康咨询活动的人次数(人次)/常住人口(人)6、人均参加健康讲座次数:参加健康讲座的人次数(人次)/常住人口(人)7、预防接种建证率(%):建立预防接种证(卡、簿)人数(人)/应建证人数(人,可按“常住人口数×新生儿数占比1%”测算)×100%8、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现管理儿童总人数(人)/?0-6岁儿童数(人,可按“常住人口数×0-6岁儿童数占比7%”测算)×100%9、孕妇健康管理率(%):现管理孕产妇总人数(人)/活产数(人,可按“常住人口数×1%”测算)×100%10、产后访视率(%):产后访视人数(人)/活产数(人,可按“常住人口数×1%”测算)×100%11、老年人健康管理率(%):现管理老年人总人数(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人,可按“总人口数×9.09%”测算)×100%12、老年人辅助检查完成率(%):辅助检查人数(人)/现管理老年人总人数(人)13、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中医药健康管理(人,即)/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人,可按“总人口数×9.09%”测算)×100%14、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完成率(%):中医体质辨识人数(人)/中医药健康管理老年人数(人)×100%15、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率(%):现管理高血压患者总人数(人)/高血压患者总人数(人,可按“常住人口数×81.28%×18.8%”测算)×100%16、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现规范管理高血压患者总人数(人)/现管理高血压患者总人数(人)×100%17、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最近一次随访血压控制达标人数(人)/现管理高血压患者总人数(人)×100%18、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现管理糖尿病患者总人数(人)/糖尿病患者总人数(人,可按“常住人口数×81.28%×9.7%”测算)×100%19、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现规范管理糖尿病患者总人数(人)/现管理糖尿病患者总人数(人)×100%20、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最近一次随访血糖控制达标人数(人)/现管理糖尿病患者总人数(人)×100%21、重精患者规范管理率(%):现规范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总人数(人)/现管理精神疾病患者总人数(人)×100%22、重精患者稳定率(%):最近一次随访病情稳定人数(人)/现管理精神疾病患者总人数(人)×100%23、传染病疫情报告率(%):报告卡片数(个)/登记传染病病例数(例)×100%24、卫生监督协管户均巡查次数:巡查次数(次)/建立服务单位档案数(家)。

基本公卫服务项目各报表公式汇总

基本公卫服务项目各报表公式汇总

基本公卫服务项目各报表公式汇总一、报表01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统计报表计算公式1.健康档案建档率=建档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

2.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X100%3.健康档案使用率=档案中有动态记录的档案份数/档案总份数x100二、报表03:预防接种管理统计报表计算公式1.建证(卡)率=已建预防接种证(卡)儿童(0~6岁)数/辖区内适龄儿童(0~6岁)数×100%2.某种疫苗接种率=实际接种人数/辖区内某种疫苗年度应接种人数×100%三、报表04 0-6岁儿童健康管理统计报表1.新生儿访视率=接受1次及以上访视的新生儿人数/年度辖区内活产数×100%2.儿童健康管理率=接受1次及以上随访的0~36个月儿童数/年度辖区内应管理的0~36个月儿童数×100%四、报表05:孕产妇健康管理报表1.早孕建册率=活产数中怀孕12周内建册的人数/辖区内年度活产数×100%2.产后访视率=活产数中产后28天内接受过1次及以上产后访视的产妇人数/辖区内年度活产数×100%五、报表06:老年人健康管理统计报表1.老年居民健康管理率=接受健康管理人数/年度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100%六、报表07-1: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统计报表1.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按照要求进行高血压患者管理的人数/年度管理高血压患者人数×100%2.高血压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最近一次随访血压达标人数/已管理的高血压人数×100%3.在管高血压患者家庭医生签约率(%)七、报表07-2: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统计报表1.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按照规范要求进行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人数/辖区内已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人数x100%2.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年内最近一次随访空腹血糖达标人数/年内已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人数*100%八、报表08: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统计报表1.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辖区内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辖区内登记在册的确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x100%九、报表09: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统计报表1.肺结核患者的管理率=已管理的肺结核患者人数/辖区内同期内经上级定点医疗机构确诊并通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的肺结核患者人数。

公共卫生相关数据计算公式

公共卫生相关数据计算公式

公共卫生相关数据计算公式公共卫生是指通过预防、控制和管理疾病的传播,保护和促进社会的健康与福祉。

在公共卫生工作中,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可以揭示疾病的传播趋势、风险因素以及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

以下是公共卫生相关数据计算的一些常见公式:1.发病率计算公式:发病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其中一特定人群中新发疾病的数量。

发病率的计算公式为:发病率=(新发疾病的数量/人群总数)×10002.死亡率计算公式:死亡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其中一特定人群中死亡的数量。

死亡率的计算公式为:死亡率=(死亡人数/人群总数)×10003.人群病死率计算公式:人群病死率是指其中一种特定疾病在一定时间内导致死亡的人数与该疾病患者总数之比。

人群病死率的计算公式为:人群病死率=(死亡人数/疾病患者总数)×1004.阈值计算公式:在公共卫生工作中,我们经常使用阈值来确定是否出现疫情或流行病爆发。

阈值通常是根据历史数据来计算的。

阈值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时间窗口:通常是一周或一月,作为一个监测周期;-基线值:通常是以过去几年或同期数据的平均值或中位数作为基线值;-预警阈值:通常是基线值加上一个标准差或相关的统计指标;-报警阈值:通常是基线值加上两个标准差或其他相关的统计指标。

5.感染率计算公式:感染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其中一特定人群中发生疾病感染的比例。

感染率的计算公式为:感染率=(感染人数/人群总数)×1006.平均病程计算公式:平均病程是指其中一种特定疾病从发病到康复或死亡的时间长度。

平均病程=∑(时间长度×人数)/总人数7.平均年失能日计算公式:平均年失能日是指其中一种疾病导致患者在一年内丧失的正常生活功能的天数总和。

平均年失能日的计算公式为:平均年失能日=∑(失能天数×人数)/总人数。

患病率的计算方法

患病率的计算方法

患病率的计算方法患病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和特定人群中患某种疾病的比例。

它是衡量疾病流行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公共卫生和疾病控制工作的重要依据。

计算患病率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计算方法。

1. 患病率的计算方法之一是“累积发病率”。

累积发病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特定人群中发生某种疾病的人数与该人群总人数之比。

计算公式为:累积发病率 = 累积发病人数 / 人群总人数× 100%。

例如,某小镇上共有1000人,其中有50人患上了流感,那么该小镇的流感累积发病率为:50 / 1000 × 100% = 5%。

2. 第二种常用的计算方法是“年度发病率”。

年度发病率是指在一年内,特定人群中发生某种疾病的人数与该人群总人数之比。

计算公式为:年度发病率 = 年度发病人数 / 人群总人数× 100%。

例如,某市2019年共有10000人,其中有500人患上了癌症,那么该市2019年的癌症年度发病率为:500 / 10000 × 100% = 5%。

3. 第三种常用的计算方法是“点病率”。

点病率是指在某一特定时间点上,特定人群中患某种疾病的人数与该人群总人数之比。

计算公式为:点病率 = 点病人数 / 人群总人数× 100%。

例如,某医院2019年1月1日的门诊人数为1000人,其中有100人患上了感冒,那么该医院2019年1月1日的感冒点病率为:100 / 1000 ×100% = 10%。

4. 第四种常用的计算方法是“年龄特定患病率”。

年龄特定患病率是指在特定年龄段的人群中患某种疾病的比例。

计算公式为:年龄特定患病率 = 年龄特定患病人数 / 年龄特定人群总人数× 100%。

例如,某社区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共有500人,其中有50人患上了糖尿病,那么该社区中65岁以上老年人的糖尿病年龄特定患病率为:50 / 500 × 100% = 10%。

卫生指标计算公式

卫生指标计算公式

卫生指标计算公式主要指标计算公式一、卫生资源:1.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 = 年末卫生技术人员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2.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 = 年末执业(助理)医师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3.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 = 年末注册护士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4.每千农业人口村卫生室人员数 = 年末村卫生室人员数/年末农业人口数×1000,年末农业人口数为户籍人口数5.每万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人) = 年末公共卫生机构人员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06.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人) = 年末全科医师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07.每千人口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编制人数 = 年末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人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8.医护比 = 1: (年末注册护士总数/年末执业(助理)医师总数)9.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 = 某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拨付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年末常住人口数10.财政补助收入占总支出的比例 =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助收入/该年医疗卫生机构总支出×100%11.医疗收入构成 =某年某项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收入/该年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收入总额×100%12.门诊收入成本率 =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每门诊人次支出/该年医疗卫生机构每门诊人次收入×100%13.住院收入成本率 =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每住院人次支出/该年医疗卫生机构每住院人次收入×100%14.医疗业务成本构成(医疗支出构成)=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某项医疗业务成本(医疗支出)/该年医疗卫生机构医疗业务成本(医疗支出)总额×100%15.平均每床固定资产 =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原值/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16.资产负债率 =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负债总额/年末医疗卫生机构资产总额×100%17.流动比率 =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流动资产/年末医疗卫生机构流动负债×100%18.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 =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该年医疗卫生机构在岗职工数19.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 =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药品收入/该年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收入×100%20.总资产增长率 =医疗卫生机构(年末总资产-年初总资产)/医疗卫生机构年初总资产×100%21.净资产增长率 = 医疗卫生机构(年末净资产-年初净资产)/医疗卫生机构年初净资产×100%22.固定资产净值率 =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净值/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原值×l00%23.公共卫生支出占总支出比例 = 某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支出/该年医疗卫生机构总支出×100%24.非公医疗机构占医疗机构床位总数的比例= 年末非公医疗机构床位数/年末医疗机构床位总数×100%25.民营医院床位数占医院床位数的比例 = 年末民营医院床位数/年末医院床位总数×100%26.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 =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27.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数 = 年末乡镇卫生院床位数/年末农业人口数×100028.医师与床位之比 = 1:(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年末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助理)医师数)29.护士与床位之比 = 1:(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年末医疗卫生机构注册护士数)30.设备配置率 = 年末配置某种医用设备的机构数/年末同类机构总数×100%31.每床占用业务用房面积 =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面积/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32.危房所占比例 =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危房面积/年末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面积×100%33.提供中医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占比例 = 年末提供中医药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或社区卫生服务站数、乡镇卫生院数、村卫生室数)/年末同类机构总数×100%34.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达标率 = 报告期末由主管部门审核达到建设标准的某类医疗卫生机构数/同期该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100%35.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所占比例= 年末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数/年末村卫生室总数×100%36.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的乡镇卫生院所占比例 = 年末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的乡镇卫生院数/年末乡镇卫生院总数×100%二、医疗服务:1.每百门急诊入院人数 = 报告期内入院人数/同期(门诊人次+急诊人次)×1002.非公医疗机构门诊量占门诊总量的比例 = 报告期内非公医疗机构诊疗人次数/ 同期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数×100%3.平均就诊次数 = 年末总诊疗人次数/年末常住人口数4.年住院率 = 年内入院人数/同年末常住人口数×100%5.出院病人疾病构成 = 报告期内某病种出院人数/同期出院人数×100%6.非公医疗机构住院量占住院总量的比例 = 报告期内非公医疗机构出院人数/同期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数×100%7.民营医院住院量占医院住院量的比例 = 年内民营医院出院人数/同期医院出院人数×100%8.病床使用率 = 报告期内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同期实际开放总床日数×100%9.平均住院日 = 报告期内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同期出院人数10.病床周转次数 = 报告期内出院人数/同期平均开放病床数11.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 = 报告期内诊疗人次数/同期平均执业(助理)医师数/同期工作日数12.医师日均担负住院床日 = 报告期内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同期平均执业(助理)医师人数/36513.急诊死亡率 = 报告期内急诊死亡人数/同期医疗卫生机构急诊人次数×100%14.住院死亡率 = 报告期内住院死亡人数/同期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数×100%15.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 = 报告期内医院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人数/同期医院出院人数×100%16.I类切口甲级率 = 报告期内医院I类切口甲级愈合例数/同期医院I类切口愈合例数×100%17.I类切口感染率 = 报告期医院I类切口丙级愈合例数/同期医院I类切口愈合例数×100%18.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率 = 某年末城乡居民累计建立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人数/同年末同地区常住人口数×100%19.千人口献血人数 = 报告期内献血者人数/同期常住人口数×100020.人均用血量 = 报告期内临床用血总量/同期常住人口数21.血液检测不合格率 = 报告期内血液筛查检测结果不合格数/同期血液筛查检测总数×100%三、医药费用:1.基本医疗保险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 = 报告期内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医疗保险收入/同期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收入总额×100%2.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 = 报告期内门诊医疗收入/同期总诊疗人次数3.住院病人次均医药费用 = 报告期内出院者住院医药费用/同期出院人数4.住院病人日均医药费用 = 报告期内出院者医药费用总额/同期出院者住院天数5.病人医药费用构成 = 报告期医疗卫生机构某项医药费用/同期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医药费用×100%6.病人医药费用增长率 =(报告期病人医药费用-上期病人医药费用)/上期病人医药费用×100%四、药品与材料供应保障:1.基本药物配送到位率 = 报告期内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累计入库金额/同期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累计订单金额×100%2.基本药物回款率 = 报告期内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回款金额/同期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入库金额×100%3.基本药物使用率 = 报告期末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收入/同期医疗卫生机构门诊和住院药品收入总额×100%4.基本药物占药品费用比重 = 报告期内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收入/同期药品费用×100%5.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网上采购覆盖率 = 年末省级基本药物网上采购平台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注册用户数/该年末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100%6.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配送率 = 某年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入库金额/该年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累计采购金额×100%。

患病率的计算公式

患病率的计算公式

患病率的计算公式
患病率是指特定人群中罹患某种疾病的比例或百分比。

一般来说,患病率是公共卫生研究中常用的指标之一,用于了解疾病在人群中的传播程度和分布情况,对于制定疫情防控措施和改善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患病率的计算公式可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步骤1:定义研究对象和标准
在计算患病率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研究对象和统计标准。

研究对象可以是特定地区、特定年龄群体、特定性别等。

统计标准可以是某种特定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例如根据特定的疾病标准诊断的人数。

步骤2:确定时间范围
患病率与时间有关,因此需要确定一个具体的时间范围。

可以是某一特定的时间段,例如年度,或者是某一具体的时间点。

步骤3:收集数据
根据定义的研究对象和标准,收集相关的数据。

可以通过抽样调查、病例报告系统、医疗机构的统计数据等方式收集到指定时间范围内的病例信息。

步骤4:计算患病率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患病率:
患病率 = 患病人数 / 总人数× 100%
其中,“患病人数”是指指定时间范围内符合定义的病例数量,“总人数”是指研究对象的总数。

步骤5:解释和应用患病率
计算得到的患病率是一个百分比或比例,可以用来描述人群中患病的程度和分布情况。

将患病率与其他因素进行比较,可以得出不同人群或地区之间的患病情况是否存在差异。

这些信息对于公共卫生决策和干预措施的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患病率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具体疾病和研究目的进行调整和补充。

此外,在计算患病率时还需要考虑研究的可信度和数据的准确性,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公共卫生相关参考数据与计算公式

公共卫生相关参考数据与计算公式

公共卫生相关参考数据与计算公式一、成年人:1、平静时正常呼吸:16-20次,女性较男性稍快2-3次;2、平静时正常脉搏:60-100次,常为70-80次/分,老年人、运动员较慢及体力劳动者,约为55-65次/分。

二、孕产妇保健:1、预产期计算:从最后一次月经的第一天开始计算:预产期的月份就是那个月的月份如果是大于3就减去3,月份小于3或等于3就加9就是出生的月份,日期:如果农历计算是末次月经的日期加上14天就是出生的日期。

公历就加7天就是出生的日期。

2、宫高的测量及正常值测量方法:排空膀胱,取仰卧位,用软尺测量耻骨联合上缘的中点到子宫底弧形高度。

从20周测量绘制妊娠图。

20周:18cm(15.3—21.4) 24周:24cm(22.0—25.1)28周:26cm(22.4—29.0) 32周:29cm(25.3---32)36周:32cm(29.8---34.5) 40周:33cm(30.0—35.3)3、孕周的计算方法元月份 4+3 2月份 4(能被4整除的年份是4+1) 3月份 4+34月份 4+2 5月份 4+3 6月份 4+27月份 4+3 8月份 4+3 9月份 4+210月份 4+3 11月份 4+2 12月份 4+3总之上半年(1—7月)逢单月4+3,逢双月4+2(2月除外),下半年(8—12月)逢单月4+2,逢双月4+3.4、产褥期保养:1)、产褥期是指产妇从胎儿胎盘娩出到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到接近正常标志的一段时间,一般需6—8周。

产妇脉搏一般缓慢(60—70次/分)。

2)、正常恶露有血腥味但无感染,产后第1—3天为血性,量多,色鲜红,3天后色淡红,持续2—3周后干净,产后当天宫底平脐或脐下指,以后每天下降1--2cm(一横指)至产后10天降入骨盆腔内。

3)、产妇分娩后第1—2天,胃肠功能减弱,用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4)、注意饮食催乳,多吃汤水多的食物如鸡汤,鱼汤,排骨汤,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少食多餐,以5—6餐为宜。

卫生指标计算公式

卫生指标计算公式

卫生指标计算公式1. 环境卫生指数(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Index,ESI):ESI是用于评估城市或地区环境卫生状况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ESI = ∑(Pi × Mi) / Max,其中,Pi为第i项指标的得分,Mi为第i项指标的权重,Max为理想状态下各项指标的最大得分之和。

2. 消毒效果指数(Disinfection Effectiveness Index,DEI):DEI用于评估消毒措施的有效性,其计算公式为:DEI=(C0-C1)/(C0-C2)×100%,其中,C0为起始时刻的细菌浓度,C1为消毒后的细菌浓度,C2为理想状态下的细菌浓度。

3. 排污指数(Waste Discharge Index,WDI):WDI用于评估企业或个人的污水排放情况,其计算公式为:WDI=(Cp-Cn)/Cr×100%其中,Cp为实际排放浓度,Cn为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限值,Cr为环境容量。

4. 饮水安全指数(Drinking Water Safety Index,DWSI):DWSI用于评估饮用水的安全性,其计算公式为:DWSI = ∑(Pi × Wi) / Max,其中,Pi为第i项指标的得分,Wi为第i项指标的权重,Max为各项指标的最大得分之和。

5. 噪声污染指数(Noise Pollution Index):噪声污染指数用于评估噪声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程度,其计算公式为:NPI = (Nex - Nbg) / Nbg × 100%,其中,Nex为特定时间内的噪声水平,Nbg为背景噪声水平。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权重的确定和数据的统计整理。

卫生指标的计算可以帮助监测和评估卫生状况,为卫生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改善公众健康和生活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欢迎阅读
1.高血压患者发现率=辖区服务人口数
血压人数辖区内发现并建档的高×100%(要求12%以上)2.高血压患者管理率=总人数
年内辖区内高血压患者者人数年内已管理的高血压患×100%(要求40%以上) 注:辖区高血压患病总人数估算:辖区常住成年人口总数×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患病率是通过当地流行病学调查、社区卫生诊断获得或是选用本省(区、市)或全国近期高血压患病率指标(2010年浙江省疾控中心抽样调查患病率为23.56%)。

3.
(信4. 5.6.率,市)7.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数
年内管理糖尿病患者人病患者管理的人数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糖尿×100% 规范管理的含义:建档、定期随访管理(实施随访评估和分类干预,其中每年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随访、4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和1次较全面的健康体检)和档案填写规范(信息真实,必填项目完整且无逻辑错误)。

(要求60%以上)
欢迎阅读
8.糖尿病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人数年内管理的糖尿病患者达标人数最后一次随访空腹血糖×100%(要求35%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