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物理学作业题
大气物理学试题及答案

大气物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大气中水汽含量的增加会导致:A. 气温升高B. 气温降低C. 气压升高D. 气压降低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大气中的主要气体?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氦气答案:D3. 大气层中臭氧层的作用是:A. 吸收紫外线B. 反射红外线C. 吸收红外线D. 反射紫外线答案:A4. 以下哪项不是大气环流的主要驱动力?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太阳辐射D. 地壳运动答案:D5. 以下哪种天气现象与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有关?A. 闪电B. 龙卷风C. 雾D. 地震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大气层的厚度约为________公里。
答案:10002. 地球大气层中,________层是天气变化的主要区域。
答案:对流3. 云的形成是由于大气中的水汽在________过程中凝结成水滴或冰晶。
答案:冷却4. 地球的大气层由外向内依次为________、平流层、对流层。
答案:电离层5. 太阳辐射到达地球表面的能量中,大部分是________波长的光。
答案:可见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大气中温室效应的作用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答案: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吸收和重新辐射地球表面的热量,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现象。
这种效应对全球气候有显著影响,可能导致全球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2. 描述大气环流的基本过程。
答案:大气环流是指大气中大规模的气流运动。
基本过程包括:太阳辐射加热地表,地表加热大气,造成不同地区温度差异,进而产生气压差异,驱动大气流动。
这些流动在地球自转和科里奥利力的作用下形成全球性的环流模式,如哈德来环流、费雷尔环流等。
3. 解释什么是锋面,并说明其在天气变化中的作用。
答案:锋面是指冷暖气团相遇时形成的边界。
在天气变化中,锋面是导致降水、风暴等天气现象的主要因素。
09秋大气系09级普通物理(1-3)试题A卷参考答案

兰州大学2009 ~ 2010 学年第 1 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A 卷)课程名称:普通物理(1/3)任课教师:学院:专业:年级:姓名:校园卡号:一.选择题(20分)1.一质点作直线运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为v=2m/s, 瞬时加速度为a= -2m/s2, 则一秒钟后质点的速度 A(A)等于零.(B) 等于-2m/s.(C) 等于2m/s.(D) 不能确定.2.质点作半径为R的变速圆周运动时,加速度大小为(v表示任一时刻质点的速率D(A)d v/d t.(B) v2/R.(C) d v/d t+ v2/R.(D) [(d v/d t)2+(v4/R2)]1/2.3.已知水星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0.4倍, 质量为地球的0.04倍, 设在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为g , 则水星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为 B(A)0.1g.(B) 0.25g.(C) 4 g.(D) 2.5g.4.对于一个物体系来说,在下列条件中,哪种情况下系统的机械能守恒?C(A)合外力为零.(B)合外力不作功.(C)外力和非保守内力都不作功.(D) 外力和保守内力都不作功.5.关于刚体对轴的转动惯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A) 只取决于刚体的质量,与质量的空间分布和轴的位置无关.(B) 取决于刚体的质量和质量的空间分布,与轴的位置无关.(C) 取决于刚体的质量,质量的空间分布和轴的位置.(D) 只取决于转轴的位置,与刚体的质量和质量的空间分布无关.6.有一半径为R的水平圆转台,可绕通过其中心的竖直固定光滑轴转动, 转动惯量为J, 开始时转台以匀角速度ω 0转动,此时有一质量为m的人站住转台中心,随后人沿半径向外跑去,当人到达转台边缘时, 转台的角速度为 A(A)Jω 0/(J+mR2) .(B) Jω 0/[(J+m)R2].(C) Jω 0/(mR2) .(D) ω 0.7.关于温度的意义,有下列几种说法:B(1) 气体的温度是分子平动动能的量度.(2) 气体的温度是大量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具有统计意义.(3) 温度的高低反映物质内部分子运动剧烈程度的不同.(4) 从微观上看,气体的温度表示每个气体分子的冷热程度.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1)、(2)、(4) .(B)(1)、(2)、(3) .(C)(2)、(3)、(4) .(D) (1)、(3)、(4) .8.两容器内分别盛有氢气和氦气,若它们的温度和质量分别相等,则: A(A)两种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相等.(B) 两种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相等.(C) 两种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相等.(D) 两种气体的内能相等.9.把单摆摆球从平衡位置向位移正方向拉开, 使摆线与竖直方向成一微小角度θ, 然后由静止放手任其振动, 从放手时开始计时, 若用余弦函数表示其运动方程,则该单第1页第2页摆振动的初位相为 C (A) θ .(B) π. (C) 0 . (D) π/2.10.一机车汽笛频率为750 Hz , 机车以时速90公里远离静止的观察者,观察者听到声音的频率是(设空气中声速为340m/s) :B(A) 810 Hz . (B) 699 Hz . (C) 805 Hz .(D) 695 Hz . 二.填空题(20分) 1.悬挂在弹簧上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振动,振动方程为y=A sin ω t ,其中A 、ω均为常量,则(1) 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函数关系为 v=A ωcos wt ; (2) 物体的速度与坐标的函数关系为 v 2 =A 2ω2 –y 2ω2. 2.一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 在t = 0时经过P 点, 此后它的速率v 按v =A+B t (A 、B 为正的已知常量)变化, 则质点沿圆周运动一周再经过P 点时的切向加速度a t = B , 法向加速度a n = v 2/R+4πB . 3.半径为20cm 的主动轮,通过皮带拖动半径为50cm 的被动轮转动,皮带与轮之间无相对滑动, 主动轮从静止开始作匀角加速转动. 在4s 内被动轮的角速度达到8πrad/s,则主动轮在这段时间内转过了 20 圈. 4.一飞轮以角速度ω 0绕轴旋转, 飞轮对轴的转动惯量为J 1;另一静止飞轮突然被同轴地啮合到转动的飞轮上,该飞轮对轴的转动惯量为前者的二倍,啮合后整个系统的角速度ω = ω0/3 . 5.在容积为10-2m 3的容器中,装有质量100g 的气体,若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为200m/s ,则气体的压强为 Pa 51034⨯ . 6.若某种理想气体分子的方根速率2v =450m/s,气体压强为p =7×104Pa ,则该气体的密度为ρ= 1.04kg/m 3 .7.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各为单位体积的氢气(视为刚性双原子分子气体)与氦气的内能之比为 5/3 ,各为单位质量的氢气与氦气的内能之比为 10/3 . 8.一作简谐振动的振动系统,其质量为2kg,频率为1000Hz,振幅为0.5cm,则其振动能量为 1002πJ .9.一简谐波的频率为5×104Hz, 波速为1.5×103m/s,在传播路径上相距5×10-3m 的两点之间的振动相位差为 3/π .10.相对于空气为静止的声源振动频率为νs ,接收器R 以速率v R 远离声源,设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u , 那么接收器收到的声波频率νR = uv u v Rs - . 三.计算题(60分) 1.一质点在x 轴上作加速运动,开始x=x 0,v=v 0,求: (1)设a=kt,其中k 是任意常量,求任意时间的速度和位置。
大气物理学题库答案

大气物理学题库答案1.氮气、氧气、氩气(或N2、O2、Ar)2.原始大气、次生大气、现代大气3.基尔霍夫定律、普朗克定律、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维恩定律。
4.核化(或填异质核化)、凝结、碰并、连锁;5.水云、冰云、混合云;6. 色;7. 爱根核,大核,巨核; 8. 增加空气中的水汽、降温。
9. CO2、O3;10. 瑞利散射, 米散射, 几何光学散射;11. 宇宙射线 地壳αβγ射线作用 大气中放射性元素 12. 低气压、高气压、低压槽、高压脊、鞍型气压场 13. Kirchhoff (或基尔霍夫) 14. 紫外光、红外光15. 辐射平衡、热量平衡, 潜热 、感热,太阳辐射,大气 。
16. 高压、低压17. 冷却、增湿、冷却、增湿 18. 日地平均距离大气上界19. 比湿 、 混合比 、 水汽密度 、 露点 、 相对湿度 。
20. 状态(变化)、 层结 。
21. 对流层 、平流层 、 中层、热层 、外层。
22.绝热上升膨胀冷却 、辐射冷却、平流冷却 、 混合冷却 。
(降温过程很多,写出其中四种即可)23.0>∂∂zθ、0<∂∂z se θ 。
24. 大气温度直减率 ,干绝热递减率,湿绝热递减率。
25. TSP 、 降尘 、PM10 。
(任意写出其中的三种)(可在TSP 、降尘、PM10、PM2.5、尘粒、粉尘、灰、飞灰、总灰等中任选三个) 26. 虚温 。
27. 8 , 等温 。
28.29. 。
30. 31. 太阳散射辐射,瓦/米2 。
32. 行星反照率 。
33. 热流量。
34. 100035. 大气压力是指 单位面积上 直至 大气上界 整个空气柱的 重量 ,是气象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物理量。
常用的单位有: Pa 、 hPa 、 毫巴(标准大气压) 等。
标准大气状态下,我们假设海平面气压为 1000hPa ,1.5km 高度气压为 850 hPa ,5.5km 高度气压为 500hPa 。
大气物理辐射课后习题

习题1、由太阳常数λ,0S =1367 W/m 2,请计算:①太阳表面的辐射出射度;②全太阳表面的辐射通量;③整个地球得到的太阳辐射通量占太阳发射辐射通量的份数。
①辐射出射度(P66):辐射通量密度(W/m 2) 任意距离处太阳的总辐射通量不变:()()2200200221122872441.4961013676.96106.31610ss s s sr F d S d S F r mW mmW mππ--Φ===⨯⨯=⨯≈⨯②()228722644 3.1415926 6.9610 6.316103.8410ss sr F mW mWπ-Φ==⨯⨯⨯⨯⨯=⨯③()262226103.1415926 6.371013673.8445104.5310e smW mr S Wπ--⨯⨯⨯=Φ⨯=⨯答案:①6.3⨯107W/m 2;②3.7⨯1026W ;③4.5⨯10-10, 约占20亿分之一。
2、设大气上界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在近日点时(d 1=1.47⨯108km )为S 1,在远日点时(d 2=1.52⨯108km )为S2,求其相对变化值121S S S -是多大。
答案:6.5%同1(1):221122122112122224414141.471 1.5210.93530.0647d S d S S S S S S d d ππππ=-=-=-=-≈-=3、有一圆形云体,直径为2km ,云体中心正在某地上空1km 处。
如果能把云底表面视为7℃的黑体,且不考虑云下气层的削弱,求此云在该地表面上的辐照度。
174W/m 2云体:余弦弦辐射体+立体角 根据:202/4c o s c o s s in 2T F L d L d d Lπππθθθθϕπ=Ω==⎰⎰⎰又由绝对黑体有4TF TL σπ==所以此云在该地表面上的辐照度为()448221 5.66961072732174TE W mσ--==⨯⨯⨯+=4、设太阳表面为温度5800K 的黑体,地球大气上界表面为300K 的黑体,在日地平均距离d 0=1.50×108km 时,求大气上界处波长λ=10μm 的太阳单色辐照度及地球的单色辐射出射度。
202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物理学课程试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试卷2019 ~ 2020学年第一学期大气物理学课程试卷( A卷)本试卷共2页时间120 分钟出卷教师:大气物理学课程小组出卷时间:2019.12学院:任课教师:专业:年级:学号:姓名:得分:注意:1. 答案以写在答题册上为准;2. 本页与答题册均需要填写班级、学号、姓名。
3. 答题完成后,务必上交试卷,严禁将试卷带出考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在气压相等的情况下,暖湿空气密度要比干冷空气密度()A、大B、小C、一样D、无法比较2.在温度-对数压力图上,当状态曲线位于层结曲线右侧时,大气属于()A、绝对不稳定型大气B、真潜在不稳定型大气C、假潜在不稳定型大气D、绝对稳定型大气3.当入射光遇到粒径远小于其波长的分子时发生的散射是()A、几何光学散射B、米散射C、大颗粒散射D、瑞利散射4.下列哪些不是对流层的特点()A、大气温度随高度降低B、大气的垂直混合作用强C、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D、空气中尘埃很少,大气透明度高5.大气窗是指吸收带之间的准透明区,红外辐射大气窗波段范围主要位于()A、8~12 μmB、1~10 μmC、12~18 μmD、0.4~0.7 μm6.如果大气处于静力绝对稳定状态下,那么()A、大气的位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大B、大气的垂直减温率大于干绝热减温率C、大气的水汽压随高度增加而增大D、大气的密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大7.焚风是()过程的典型例子:A、干绝热B、湿绝热C、假绝热D、非绝热8. 地面与大气系统能量平衡过程中,地面支出的热量里,按能量值从大到小排列,以下几种“热”的顺序是( )。
A 、 辐射能、潜热、感热B 、 辐射能、感热、潜热C 、 潜热、辐射能、感热D 、 感热、潜热、辐射能9. 逆温层指的是在近地面温度随高度( )的某层大气。
A 、降低B 、升高C 、不变D 、视具体情况而定10. 有大气层的地球表面温度比没有大气层的地球表面温度高,原因是大气层( )。
关于大气物理学题库_答案

大气物理学题库答案1.氮气、氧气、氩气(或N2、O2、Ar)2.原始大气、次生大气、现代大气3.基尔霍夫定律、普朗克定律、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维恩定律。
4.核化(或填异质核化)、凝结、碰并、连锁;5.水云、冰云、混合云;6.色;7.爱根核,大核,巨核;8.增加空气中的水汽、降温。
9.CO2、O3;10.瑞利散射,米散射,几何光学散射;11.宇宙射线地壳αβγ射线作用大气中放射性元素12.低气压、高气压、低压槽、高压脊、鞍型气压场13.Kirchhoff (或基尔霍夫)14.紫外光、红外光15.辐射平衡、热量平衡,潜热、感热,太阳辐射,大气。
16.高压、低压17.冷却、增湿、冷却、增湿18.日地平均距离大气上界19.比湿、混合比、水汽密度、露点、相对湿度。
20.状态(变化)、层结。
21.对流层、平流层、中层、热层、外层。
22.绝热上升膨胀冷却、辐射冷却、平流冷却、混合冷却。
(降温过程很多,写出其中四种即可)23. 0>∂∂z θ、0<∂∂zseθ 。
24. 大气温度直减率 ,干绝热递减率,湿绝热递减率。
25. TSP 、 降尘 、PM10 。
(任意写出其中的三种)(可在TSP 、降尘、PM10、PM2.5、尘粒、粉尘、灰、飞灰、总灰等中任选三个) 26. 虚温 。
27. 8 , 等温 。
28.29. 、分子散射(或瑞利散射)。
30. 波长、红外光、紫外光。
31. 太阳散射辐射,瓦/米2 。
32. 行星反照率 。
33. 热流量。
34.100035. 大气压力是指 单位面积上 直至 大气上界 整个空气柱的 重量 ,是气象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物理量。
常用的单位有: Pa 、 hPa 、 毫巴(标准大气压) 等。
标准大气状态下,我们假设海平面气压为 1000hPa ,1.5km 高度气压为 850 hPa ,5.5km 高度气压为 500hPa 。
36. 水汽混合比是指 水汽 的质量与 干空气 的质量比,比湿是指 水汽的质量与 湿空气 的质量比。
空气动力学期末复习题1

第一章一:绪论;1.1大气的重要物理参数 1、最早的飞行器是什么?——风筝2、绝对温度、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之间的关系。
——95)32(⨯-T =T F C15.273+T =T C K6、摄氏温度、华氏温度和绝对温度的单位分别是什么?——C ο F ο K ο 二:1.1大气的重要物理参数1、海平面温度为15C ο时的大气压力为多少?——29.92inHg 、760mmHg 、1013.25hPa 。
3、下列不是影响空气粘性的因素是(A)A 、空气的流动位置B 、气流的流速C 、空气的粘性系数D 、与空气的接触面积4、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空气湿度大(B)A 、空气密度大,起飞滑跑距离长B 、空气密度小,起飞滑跑距离长C 、空气密度大,起飞滑跑距离短D 、空气密度小,起飞滑跑距离短 5、对于音速.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C)A 、只要空气密度大,音速就大B 、只要空气压力大,音速就大C 、只要空气温度高.音速就大D 、只要空气密度小.音速就大6、大气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
三:1.2 大气层的构造;1.3 国际标准大气1、大气层由内向外依次分为哪几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和散逸层。
2、对流层的高度.在地球中纬度地区约为(D)A 、8公里。
B 、16公里。
C 、10公里。
D 、11公里3、现代民航客机一般巡航的大气层是(对流层顶层和平流层底层)。
4、云、雨、雪、霜等天气现象集中出现于(对流层)。
5、国际标准大气指定的依据是什么?——国际民航组织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大气物理性质的平均值修正建立的。
6、国际标准大气规定海平面的大气参数是(B)A 、P=1013 psi T=15℃ ρ=1、225kg /m3B 、P=1013 hPA 、T=15℃ ρ=1、225 kg /m3C、P=1013 psi T=25℃ρ=1、225 kg/m3D、P=1013 hPA、T=25℃ρ=0、6601 kg/m37. 马赫数-飞机飞行速度与当地音速之比。
大气物理学试题及答案高中

大气物理学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大气层中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层是:A. 对流层B. 平流层C. 中间层D. 热层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大气中的主要成分?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氦气答案:D3. 大气中水蒸气含量最高的层是:A. 对流层B. 平流层C. 中间层D. 热层答案:A4.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大气物理学研究的范畴?A. 云的形成B. 风的产生C. 雷电的产生D. 潮汐现象答案:D5. 大气中的臭氧层主要位于:A. 对流层B. 平流层C. 中间层D. 热层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大气中的主要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______、甲烷等。
答案:水蒸气7. 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主要受________的影响。
答案:太阳辐射8. 大气中的水循环包括蒸发、凝结、降水等过程,其中降水主要形式有雨、______、雪等。
答案:冰雹9. 大气中的气溶胶颗粒物可以影响大气的透明度,同时也会影响______的形成。
答案:云10. 大气中的风向和风速的变化可以形成不同的天气系统,如________、气旋等。
答案:反气旋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大气层的结构及其特点。
答案:大气层从地球表面向外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
对流层是大气最底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云和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此层。
平流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臭氧层位于此层。
中间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大气密度较小。
热层温度极高,大气密度极低,存在极光现象。
外层是大气层的外缘,温度极高,密度极低。
12. 解释什么是温室效应,并简述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答案: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某些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吸收地面辐射的热量,阻止热量向外层空间散发,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现象。
温室效应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气候模式改变等环境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ABCD
1、大气运动系统按照水平范围可分为___。
A、A、大尺度
B、B、中尺度
C、C、小尺度
D、D、微尺度
答案:ABCD
2、当气流从上游的均一下垫面移向下游的另一种均一下垫面,下垫表面的___常会发生跃变。
A、A、层结
B、B、动力输送条件
C、C、热力输送条件
D、D、水汽输送条件
3、在清晨,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或者傍晚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天边的云彩常常是通红的一片,像火烧的一样。人们把这种通红的云,叫做火烧云,又叫朝霞和晚霞。
1、错
2、对
答案:2
4、龙卷风是自积雨云底部下垂的漏斗状云及其所伴随的非常强烈的旋风。一种破坏力最强的小尺度天气系统。
1、风和气流在边界层中常以三种形式出现,分别是___。
A、A、平均风
B、B、湍流
C、C、扰动
D、D、波动
答案:ABD
2、冰雹根据尺寸和结构可分为哪三类___。
A、A、霰
B、B、冰雹
C、C、冰晶
D、D、冰丸
答案:ABD
3、撒播方法包括___。
A、A、气球携带
B、B、飞机释放焰弹
C、C、高炮
D、D、地面烧烟
A、A、山风
B、B、谷风
C、C、逆山风
D、D、逆谷风
答案:C
7、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平面的辐射能称为___。
A、A、辐亮度
B、B、辐射率
C、C、辐射通量密度
D、D、辐射通量
答案:D
8、大雨滴对可见光的散射属于___。
A、A、瑞利散射
B、B、米散射
C、C、几何光学散射
D、D、大粒子散射
答案:C
二、多选题
A、A、潜在不稳定型
B、B、绝对稳定型
C、C、绝对不稳定型
D、D、中性型
答案:C
9、()往往以阵风形式出现,从山上沿山坡向下吹。
A、A、海陆风
B、B、热成风
C、C、焚风
D、D、地转风
答案:C
10、指单位时间内相位的变率是___。
A、A、波数
B、B、角频率
C、C、相速度
D、D、群速度
答案:B
11、龙卷风属于___系统。
A、A、大尺度
B、B、中尺度
C、C、小尺度
D、D、微尺度
答案:D
12、大气长波属于___系统。
A、A、大尺度
B、B、中尺度
C、C、小尺度
D、D、微尺度
答案:A
13、湍流的基本特性不包括:( )
A、A、随机性
B、B、均一性
C、C、耗散性
D、D、非线性
答案:B
1、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气压系统被称为___。
1、错
2、对
答案:2
8、粒子最基本的沉降过程是水成物粒子的重力作用下的降落。
1、错
2、对
答案:2
19、波动参数中,周期与角频率成正比。
1、错
2、对
答案:1
22、声波是一种横波。
1、错
2、对
答案:1
23、冰晶落入过冷却水滴层后,起作用的仍然是凝华增长和碰并增长。
1、错
2、对
答案:2
24、垂直运动强,水汽少。说的是中间层的特点.
A、A、食硝酸铵
学员答案:ABCD
7、逆温层形成原因的种类包括___。
A、A、辐射逆温
B、B、下沉逆温
C、C、地形逆温
D、D、平流逆温
学员答案:ABCD
8、冷云催化剂主要有哪三类,___。
A、A、制冷剂
B、B、无机冰核
C、C、吸湿性盐
D、D、有机冰核
学员答案:ABD
D、D、气溶胶颗粒
答案:A
7、根据测量结果,碘化银成冰阈温大致为,吸附成核为___。
A、A、-20~-19℃
B、B、-9~-8℃
C、C、-16~-13℃
D、D、-5~-3℃
答案:B
1、___在大气中所占比例很小,却是大气中最活跃的成分。
A、A、惰性气体
B、B、水汽
C、C、臭氧
D、D、气溶胶
答案:B
2、气溶胶粒子也称为大气粒子。按尺度大小划分可分为三类,不包括以下哪类():
A、A、判断冷云还是暖云
B、B、考虑催化剂的选择
C、C、撒播部位
D、D、撒播方法
答案:ABCD
17、催化作业时的剂量问题,有许多因素决定,如___。
A、A、云厚
B、B、含水量
C、C、垂直气流
D、D、催化剂所起的作用
答案:ABCD
18、由于下垫面性质不均匀和地形起伏不平等动力因素和热力因素的变化,能引起地方性气流的变化,这中局地环流常见的是___。
答案:C
7、大气中一种辉煌瑰丽的光学现象极光发生在哪一层___
A、A、对流层
B、B、平流层
C、C、中间层
D、D、热层
答案:D
8、湍流是( )的。
A、A、规则的、混乱的、不可预测
B、B、非规则的、混乱的、可预测
C、C、规则的、混乱的、可预测
D、D、非规则的、混乱的、不可预测
答案:D
9、反映黑体的积分辐出度和温度的关系的辐射定律是___。
A、A、山谷风
B、B、城市热岛效应
C、C、二级环流
D、D、海陆风
答案:AD
5、大气中吸收长波辐射的主要气体是___。
A、A、氧气
B、B、臭氧
C、C、水汽
D、D、二氧化碳
答案:BCD
3、下列那些项属于对流层的特点___。
A、A、大气温度随高度降低
B、B、大气的垂直混合作用强
C、C、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答案:AD
3、冰雹根据尺寸和结构可分为哪三类___。
A、A、霰
B、B、冰雹
C、C、冰晶
D、D、冰丸
答案:ABD
4、冰雹的形成机制主要有___。
A、A、累积带理论
B、B、循环增长模式
C、C、胚胎帘理论
D、D、起伏重力碰并理论
答案:ABC
13、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和氧气,根据它们的结构特征,它们吸收和发射的电磁波主要位于___。
三、判断题
1、动力催化的具体做法是撒播人工冰核,是过冷却水滴冰晶化,吸收大量热量,减小云中浮力,使上升气流减弱。
1、错
2、对
答案:1
2、按照统计计算发现,撒播物质中碘化银的剂量远比干冰小。
1、错
2、对
答案:2
3、通常将干冰粉碎成直径大约为1cm的颗粒,用飞机洒落在云的适当部位。
1、错
2、对
答案:2
4、硫化铜使用不普遍的原因是有毒。
A、A、小核(r<)
B、B、大核(1<r<)
C、C、巨核(r>1)
D、D、爱根核(r<)
答案:A
3、当环境的减温率大于气块的减温率,则大气层结是___。
A、A、绝对不稳定
B、B、中性
C、C、绝对稳定
D、D、静止不稳定
答案:A
4、一般来说,在()相对高度不低于800~1000米的任何山地都会出现焚风现象,甚至更低的山地也会产生焚风效应。
A、A、基尔霍夫定律
B、B、普朗克定律
C、C、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
D、D、维恩定律
答案:C
10、云滴对可见光的散射属于___。
A、A、瑞利散射
B、B、米散射
C、C、几何光学散射
D、D、大粒子散射
答案:B
11、空气中水汽以液滴形式液化在地面覆盖物体上的液化现象称作()
A、A、雾
B、B、露
C、C、霜
D、D、霾
答案:BCD
3、下列那些项属于对流层的特点___。
A、A、大气温度随高度降低
B、B、大气的垂直混合作用强
C、C、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D、D、天气现象频繁发生
答案:ABCD
4、所谓的温湿能是显热能与潜热能之和,即哪几种能量的组合,___。
A、A、内能
B、B、压力能
C、C、势能
D、D、潜热能
答案:ABD
D、D、微尺度
答案:B
3、两个等压面之间的地转风矢量差表示___。
A、A、地转风
B、B、热成风
C、C、梯度风
D、D、旋衡风
答案:B
4、指单位时间内相位的变率是___。
A、A、波数
B、B、角频率
C、C、相速度
D、D、群速度
答案:B
6、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常会出现灿烂美丽的光辉。它轻盈地飘荡,同时忽暗忽明,发出红的、蓝的、绿的、紫的光芒。这是()现象
大气物理学
一、单选题
1行星大气就是包裹着行星体的()和电离气体的总称
A、A、惰性气体
B、B、中性气体
C、C、电解气体
D、D、悬浮物
答案:B
2、通常把除()以外的大气称为干洁大气。
A、A、水汽
B、B、惰性气体
C、C、行星大气
D、D、气溶胶颗粒
答案:A
3、由于地球自转以及不同高度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程度的差异,使得大气在水平方向_______,而在垂直方向上呈现明显的______。
答案:ABCD
4、碘化银作为冰核的缺点是___。
A、A、在日光紫外线的照射下易于分解
B、B、可以破坏表面结构
C、C、从而性能下降
D、D、有毒
答案:ABC
5、云滴碰并过程主要有___。
A、A、湍流碰并
B、B、布朗碰并
C、C、重力碰并
D、D、气压梯度力碰并
学员答案:ABC
6、暖云中撒播的吸湿性盐包括___。
1、大气边界层根据受力重要性不同,可分为哪三层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