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祖的养生之道

合集下载

长命彭祖读后感

长命彭祖读后感

长命彭祖读后感
【引言】
在我国古代,有一位被誉为“长寿之神”的人物——彭祖。

他的长寿故事传颂千古,成为许多人追求健康和长寿的楷模。

最近,我阅读了一本关于彭祖的长寿秘诀的书籍,下面就来分享一下我的读后感。

【彭祖简介】
彭祖,姓彭,名铿,字元寿,是我国古代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军事家、道家学者。

他生活在夏商时期,享年760岁,堪称长寿之神。

据史书记载,彭祖一生为百姓谋福祉,深得人民的爱戴。

【彭祖的长寿观念】
彭祖认为,人的寿命长短与养生之道息息相关。

他提倡内外兼修,形神共养的养生理念。

即在注重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关注心理健康,达到身心和谐的状态。

【彭祖的生活习惯】
彭祖的生活习惯对现代人来说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他主张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不暴饮暴食,不过分劳累,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

此外,他还注重锻炼身体,经常进行导引、武术等运动。

【彭祖的养生智慧】
彭祖的养生智慧包括以下几点:一是保持乐观的心态,不为琐事烦恼;二是注重饮食平衡,合理搭配膳食;三是适度锻炼,强身健体;四是与人为善,乐于助人。

【彭祖读后感的启示】
阅读彭祖的故事,让我深刻认识到,追求长寿并非只是延长生命那么简单,而是要全面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

在现代社会,我们更应该关注身心健康,践行养生之道。

【结尾】
总的来说,彭祖的长寿秘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追求健康生活的方向。

彭祖的养生之道

彭祖的养生之道

彭祖的养生之道2015-04-02 09:00:31概括彭祖的养生之道,主要为三个方面,即:气功术、营养术、房中术。

养生之道,贵在坚持。

据古籍记载,彭祖“少好恬静,不卹世务,不营名誉,不饰车服,唯以养生治身为事。

”(《太平广记》)。

彭祖从少时起,就开始习养生之道,冬保暖,夏纳凉,安康“适身”,劳逸结合,娱乐“通神”。

车马衣物,不求其华,唯使心地纯真“一志”。

长沙马王堆汉墓的竹简“十问、六问”中“王子巧问彭祖”记载:喜怒不时,不明大道(养生之理),生气去之(生机)。

他认为长寿之道,并不“玄秘”,而功夫就在日常生活之中。

彭祖确实是长寿者的典范,身为诸候,其学问之渊博,人格之高尚;为世人所钦仰。

孔子以其自己之“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治学风度,以其平时所钦仰“窃比于老彭”之一句来相比拟,圣人尚如此说,世人更是钦仰有加。

彭祖的性格稳重,平日从不吹嘘自己养生有道,也不故弄玄虚,崇尚鬼神变化之事,经常一个人悄悄出门,独自行动,数十日,乃至数月不归。

彭祖养生术并不排斥尘世生活,强调人不能“委弃妻子,独处山泽”去过“断绝人理”的孤单生活。

亦不可强行禁欲。

“有强郁闭之,难持易失,使人漏精尿浊,以致鬼交之病。

”当然,老年人房事宜稀少,频率不宜高,应量力而行,适可而止。

葛洪《神仙传》中记载彭祖的养生治身方法是“常闭气内息,从旦至中,乃危坐拭目,摩搦身体,舐唇咽唾,服气数千”。

此即后世的气功修炼、吞咽唾液方法。

彭祖经常运用气功养生,闭气内息,从清晨一直端端正正地坐到中午。

按摩眼睛和身体,舔舐嘴唇,吞咽唾沫,运气数十遍才起身。

如果身体有不适,彭祖就导引内气,攻其不适之处。

体中运气,使九窍、五脏、四肢乃至于毛发,都能感觉到气云在体中行走。

从口、鼻一直到十指尖,不久便使身体愈和。

彭祖服气术即气功疗病术,是从大气、日光中吸取营养的办法。

彭祖的气功术造诣颇高,他发明的吐纳服气疗法是中国古代原始的养身医病方法,而且流传至今。

彭祖被称为中国早期的气功大师,实属当之无愧。

彭祖的典故

彭祖的典故

彭祖的典故
摘要:
一、彭祖简介
二、彭祖长寿的秘诀
三、彭祖的典故与传说
四、彭祖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
正文:
彭祖,是我国古代的一位著名贤者,被誉为“彭祖寿昌”,是道教、儒教、佛教共同的尊神。

据《列仙传》记载,彭祖生于尧帝时期,历经舜、禹、夏、商、周等朝代,共计八百岁。

他的长寿秘诀成为了人们探讨和追求的目标。

彭祖的长寿秘诀主要包括:修身养性、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运动有度。

他主张内心平和、宽容待人,遵循天地自然之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饮食上,彭祖强调均衡营养、不过度饱腹;在作息上,他讲究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在运动上,他主张适度锻炼,以保持身体健康。

关于彭祖的典故与传说有很多,其中最脍炙人口的当属《彭祖烹鯀》的故事。

这个故事讲述了彭祖以烹煮鯀鱼为喻,向弟子传授修身养性的道理。

故事中,彭祖强调在烹煮过程中,火候的把握、调料的添加、时间的掌控都非常重要,这正是寓意着人生在世,要学会拿捏分寸,恰到好处地处理各种事务。

彭祖的典故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人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首先,人们应当学习彭祖的长寿秘诀,关注身体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其次,彭祖的典故强调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注重自身品德的修养,
以和为贵,与人为善。

最后,彭祖的典故传达了适度、中庸的哲学思想,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彭祖的典故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

彭祖文化概总

彭祖文化概总

彭祖文化彭祖养生文化彭祖的养生之道是原始社会后期人类医疗保健实践记载。

其大致内容可分为彭祖摄养术,彭祖导引术,彭祖服气术,彭祖房中术等和彭祖烹调术几个方面。

尤其是彭祖作为烹调的创始人,受到历代厨师们的尊重,代代有传人。

彭祖所首创的名肴做法,随多数失传,但也有流传下来的。

彭祖的养生之道是原始社会后期人类医疗保健实践记载。

其大致内容可分为彭祖摄养术,彭祖导引术,彭祖服气术,彭祖房中术等和彭祖烹调术几个方面。

尤其是彭祖作为烹调的创始人,受到历代厨师们的尊重,代代有传人。

彭祖所首创的名肴做法,随多数失传,但也有流传下来的。

彭祖养生文化的精髓是“药食同源,以食对于现代人重营养轻养生的饮食观念而言,是一场对症下药的全新革命。

此外,按摩养生养颜术也正风靡全球,而彭祖导引术是最早的源头,现今已发掘而且富有奇效。

主要由徐州人运作的中国彭祖文化研究委员会,正在全面发掘整理彭祖养生文化的成果,促进现代人对健康、健美和长寿的追求。

彭祖烹饪文化彭祖是烹饪鼻祖,厨师的祖师爷,徐州是中国烹饪文化发源地,被誉为“中华食都”。

相传他因善于调制味道鲜美的雉羹(野鸡汤),献给帝尧食用,被帝尧封于大彭(即今江苏省徐州市)。

彭铿是彭部族的始祖,以后子孙繁衍,主要是他的“雉羹之道”可祖,便尊称他为彭祖,他的后裔就叫彭祖氏。

彭祖的“雉羹之道”逐步发展成为“烹饪之道”,雉羹是我国典籍中记载最早的名馔,被誉为“天下第一羹”。

《中国烹饪史略》中称彭祖“是我国第一位著名的职业厨师”,至今被尊为厨行的祖师爷。

彭城也是我国唯一以厨师命名的城市。

彭祖武术文化彭祖首开武术文化先河,彭城是中华武术发祥地之一。

4300多年前,彭祖创始武术气功导引术,追求“导气令和,引体令柔”的境界,是中国最早的古代健身术。

于学强先生指出,彭祖的气功导引术把静功(呼吸运动)与动功(躯体运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10余种功法。

彭祖的导引功法对人民祛病延年、强身健体具有很大的功效,后世的五禽戏、易筋经、八段锦、太极拳等武术功法和套路是由此演变发展而来的。

民间故事:八百多岁彭祖养生三法,喜清静、低欲望、不干活养生太平广记彭祖搜神记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八百多岁彭祖养生三法,喜清静、低欲望、不干活养生太平广记彭祖搜神记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八百多岁彭祖养生三法,喜清静、低欲望、不干活养生太平广记彭祖搜神记民间故事彭祖大家都不陌生,著有我国第一部养生专著《彭祖经》,被誉为我国史上第一位养生学家。

相传彭祖活了八百多岁,至少娶了四十九个妻子,至少送走了五十四个儿子。

为什么说至少呢?因为到殷商末年时,彭祖就已经活了七百六十七岁了,这些妻儿数量就是当时的数据。

谁也不知道他在此后的几十年有没有娶妻,有没有生子?这都不好说。

彭祖是否真的活了八百多岁,谁也不敢打包票。

但是彭祖作为养生专家,都得到了历朝历代的承认。

下面根据《太平广记》中对彭祖一些养生情况的描述,让我们看一看彭祖的养生方法中的三个方面。

喜清静彭祖从年少时就喜欢清静,尤其最喜欢一个人独处,大概也就是如今所说的宅男。

但是宅男彭祖独处时也不闲着,非常喜欢打坐,时常一个人静坐屏气,心守丹田,据说可以做到无病健体,有病治病。

另外彭祖喜爱清静的还表现在外出。

即使外出,他也不喜欢热闹,也是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出行,谁也不知道他要去哪里。

他出门几乎不乘车马,也基本不带盘缠和口粮。

平时做宅男,日夜不出门,但是彭祖不出门则以,一出门就是几十天或者是几百天。

他每次都会平安回来,看起来健健康康的,全身上下一点毛病都没有。

低欲望彭祖最喜欢养生,对存在的事物都没有兴趣,尤其名和利,当然还有豪华的车马、华丽的服饰等物质上的欲望。

有一个故事可以说明彭祖对钱财的漠不关心。

当时的大王常常去看望彭祖,知道彭祖不喜财物,就经常偷偷留下金银财宝,长期积累下来也有几万金,但彭祖接受以后,立刻把全部的金银都救济了穷苦受难的老百姓,一点也不留。

不干活彭祖说过,要想延年益寿,最根本的方法就是不要让自己的身心受到伤害。

一是身体要适应四季的变化,让身体舒舒服服的。

二是要对女色适可而止,也不要玩物丧志,同时抵制物质欲望。

三是要多接触音乐绘画,这可以令人心情愉快,还可以让心灵受到启发。

彭祖说了这么多,都是要全心全意爱护自己的身心,也没有发现彭祖平常要干些啥工作。

彭祖养生要言

彭祖养生要言

彭祖养生术要言一、是以养生之法,不远唾,不骤行,耳不极听,目不久视,坐不至疲,卧不至极,先寒而后衣,先热而后解。

不欲甚饥,饥则败气;食诚过多,勿极渴而饮,饮诫过深。

食过则症块成矣,饮过则痰癖结聚气风,不欲甚劳,不欲甚逸。

二、久言笑则脏腑伤,久坐立则筋骨伤,寝寐失时则肝伤,动气疲劳则脾伤,挽弓引弩则筋伤,沿高涉下则肾伤,沈醉呕吐则肺伤,饱食偃卧则气伤,骤马步走则胃伤,喧呼诘骂则胆伤,阴阳不交则疮痱生,房室不节则劳瘠发。

三、勿露卧星月之下,勿饥临尸骸之前,勿沐浴后而迎猛风,勿汗出甚而便解衣,勿冲热而便入冷水淋身,勿对日月及南北斗大小便,勿于星辰下露体,勿冲霜雾及岚气。

四、耳不可赡,目不可厌,口不可满,身尽府种,筋骨沉滞,血脉壅塞,九窍寥寥,曲失其宜,虽有彭祖,犹不能为也。

五、不欲甚劳,不欲甚逸,勿出汗,勿醉中骤走,勿饱食走马。

勿多语,勿生餐,勿强食肥鲜,勿沐发后露头。

冬不欲极温,夏不欲极凉,冬极温而夏有狂疫,夏极凉而秋有疟痢。

六、人受精养体,股气炼形,则万神自守其真;不然者则荣卫枯悴,万神自逝,悲思所留者也。

七、常闭气纳息,从平旦至日中,乃跪坐,拭目,摩搦身体,舐唇咽唾,服气数升,乃起行言笑。

其偶有疲倦不安,便导引闭气,以攻所患,心存其身,头面九窍、五脏四肢,至于发端,皆令所在,觉其气运行体中,起于鼻口,下达十指未,则澄和真神,不须针药灸刺。

八、凡行气欲解百病,随所在念之。

头痛念头,足痛念足,和气往攻之,从时至时,便自消矣。

时气中冷,可闭气取汗,汗出辄周身,则解矣。

行气、闭气虽是治身之要,然当先达解其理,又宜空虚,不可饱满。

若气有结滞,不得空流,或至发疮,臂如泉源,不可雍遏。

若食生鱼、生菜、肥肉,乃喜怒忧恚不除,令人发上气。

凡欲学行气,皆当以渐。

九、男女相成,犹天地相生也。

所以神气导养,使其不失其和;天地得交接之道,故无终竟之限;人失交接之道,故有伤残之期。

能避众伤之事,得阴阳之术,则不死之道也。

天地昼分夜合,一年三百六十交,而精气和合,故能生产万物而不穷,人能则之,可以长存。

彭祖的延年益寿养生秘诀

彭祖的延年益寿养生秘诀

彭祖的延年益寿养生秘诀
在我国传说的寿星中,彭祖活了八百岁,是位最长寿的老人。

是否真活了八百岁?实难考证,也难令人置信。

不过,根据《国语》和《史记》的记载,彭祖是确有其人的,而且以长寿着称。

晋代医学家葛洪撰写的《神仙传》中还特别为彭祖立传。

书中说彭祖在殷末时已活过七百岁不老,殷王特请他介绍长寿之道。

彭祖的延年益寿养生法大致有如下四个方面。

其一,注意锻炼身体。

每日凌晨即起、端坐、揉目、按摩、砥唇咽液、意守丹田、吸气数十遍;然后起身、熊径鸟伸、运气发功等,他是气功的最早创始人,这套健身法,被后人写成《彭祖引导法》。

其二,是思想修养,他从不计较名利得失,不追求物质享受,情绪恬静而达观。

殷王赠其万金,他用来接济贫困,自己无所留。

不受“慎喜毁誉”所累,经常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其三,是生活习惯,他坚持顺乎自然,不伤害身体,冬天注意保暖,夏季时常纳凉,顺应四时节气,使身体舒适安康,重视劳逸结合,用脑切忌过度,衣着求适不求华髦,男女生活饮食合理调节,,并说:“凡此之类,譬犹之水,用之过当反为害也。


其四是夫妻生活谐而有节,他认为:情欲不可禁、男女相需犹如天地相合,一阴一阳谓之道,偏阴偏阳谓之疾。

禁欲违反自然规律和人性有损健康;和谐的夫妻生活能增加精神活力,当然不可纵欲,过之亦影响健康。

他还指出:当大寒大热、大风、大雨、日蚀、月蚀、地震、雷电之时为天地交感、阴阳错乱,人们不宜同房。

饭饱、喜怒
恐惧、酒醉时亦不宜同房,否则,不仅伤其身,尤其损其子。

懂得了这些道理,就能“避众伤之事”,夫妻双方均能身心健康,延年益寿。

彭祖养生食谱

彭祖养生食谱

彭祖养生食谱
彭祖养生食谱(一)
1. 滋养脾胃的木瓜粥:将新鲜木瓜切块,加入大米一起煮成粥,每天早晨空腹食用,有助于健脾养胃,补充营养。

2. 清肺降火的柠檬蜂蜜水:将鲜柠檬切片,加入温水中,再加入适量的蜂蜜,每天早晚空腹饮用,有助于清肺降火,增强免疫力。

3. 润肺止咳的梨膏蜜:将新鲜雪梨去皮去核,切成小块,加入适量的冰糖,蒸煮成膏状,食用时加入适量蜂蜜,每日食用数次,有助于润肺止咳,缓解咽喉不适。

4. 清热解毒的绿豆汤:将绿豆洗净,加入适量水,煮沸后转小火煮至豆烂汤稠,加入冰糖调味,每日饮用一碗,有助于清热解毒,消暑降火。

5. 养肝护肾的黑豆粥:将黑豆洗净浸泡,与大米一同煮成粥,每日早晚食用,有助于养肝护肾,滋养肾脏,促进血液循环。

6. 强身健体的红枣蜜饮:将红枣去核切成小片,加入温开水中,再加入适量的蜂蜜,搅拌均匀后饮用,每日一杯,有助于补血健体,提高免疫力。

7. 舒缓压力的菊花茶:将干燥的菊花放入茶杯中,加入开水冲泡,每日饮用数杯,有助于舒缓压力,消除疲劳,提神醒脑。

8. 强健筋骨的芝麻糊:将芝麻炒香磨成粉,加入牛奶或豆浆中搅拌均匀,加入适量蜂蜜调味,每日饮用一碗,有助于强健筋骨,促进骨骼健康。

9. 消食化滞的山楂糕:将山楂洗净去核,加入适量冰糖煮熟,再放入芝麻粉搅拌均匀,晾凉后切成块状,每日食用适量,有助于消食化滞,减少胃部不适。

10. 调理肠胃的薏米粥:将薏仁洗净,与大米一同煮成粥,每
日饮用一碗,有助于调理肠胃,促进消化吸收,改善便秘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彭祖的养生之道朱存明朱存明淮海文化,历史悠久,远古的文化早已湮没于时光的流逝中,借考古材料,我们才得知一二,也只能是补苴罅漏,不成系统。

淮海地区,疆域广大,徐州当为之重镇。

徐州古称彭城,源于尧时封彭祖于大彭国。

彭祖在中国古文化中,源远流长,他以美食与长寿而著称于世。

虽然彭祖的养生术以后成了道教仙学的内容,但从历史和民俗传说来考证,彭祖神话传说中表现了淮海文化重生命,善养生,以求人生幸福的生命哲学。

在相传为汉刘向所作的《列仙传》中,有彭祖传:彭祖者,殷大夫也。

姓篯,名铿,帝颛顼之孙陆终氏之中子,历夏至殷末,八百余岁,常食桂芝,善导引行气。

历阳有彭祖仙室。

前世祷请风雨,莫不辄应。

常有两虎在祠左右。

祠讫地即有虎迹云。

后升仙而去。

遐哉硕仙,时惟彭祖。

道与化新,绵绵历古。

隐伦玄室,灵著风雨。

二虎啸时,莫我猜侮。

刘向的彭祖传,言简意赅,反映了汉时人们对彭祖的认识。

汉以后的多种彭祖传,除了葛洪的多了一些吐纳导引、养生房中等内容外,多以此为本。

今考之古籍,刘向的彭祖传是有其史料来源的。

我国古代文字发明很早,到商时已有能系统记事的甲骨文。

商时并设有史官,专门负责记载史事。

在孔子所作《春秋》中,记载有彭城。

"(鲁成公)十有八年……夏,楚子、郑伯伐宋,宋鱼石复入于彭城。

"左丘明的《左传》对此有较详细的说明。

据晋时出土的中国古代编年体史书《竹书纪年》载:(帝启)十五年,武观以西河叛。

彭伯寿帅师征西河,武观来归。

(外壬)元年庚戌,王即位,居器,邳人,姺人叛。

(河(NFDA4)甲)三年,彭伯克邳。

五年,(NFDA3)人入于班方。

彭伯、韦伯伐班方,姺人来宾。

(祖丁)元年己巳,王即位,自相迁于耿,命彭伯、韦伯。

(武丁名昭)四十三年,王师灭大彭。

从中可见彭祖所居彭城的记载,彭伯大约为封在彭城的首领。

其它古籍如《世本》、《汲冢周书》、《国语》、《大戴礼记》等也记有彭祖的事迹及族系。

到司马迁作《史记》时,他综合各种传说写到:尧老,使舜摄行天子政,巡狩。

舜得举用事二十年,而尧使摄政。

摄政八年而尧崩。

三年丧毕,让丹朱,天下归舜。

而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益、彭祖自尧时皆举用,未有分职。

《史记〃楚世家》把彭祖归为陆终六子中的第三子: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

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

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

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

帝喾命曰祝融。

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

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

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

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姓,楚其后也。

昆吾氏,夏之时尝为侯伯,桀之时,汤灭之;彭祖氏,殷之时尝为侯、伯,殷之末世,灭彭祖氏。

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

从史书上,可见彭祖事不虚,彭祖为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是不成问题的。

但彭祖似不应为一个人,而应为一氏族,其在尧时封在彭,以后世袭其封,故古籍记载才绵绵不绝。

彭伯名"寿",反映出彭人善气功养生,在当时为长寿之人,故后人传为可以活近千年的仙人。

如在晋葛洪的《彭祖传》中说:"彭祖者,姓篯讳铿,帝颛顼之玄孙也。

殷末已七百六十七岁,而衰老。

"这当然成道教仙话了。

除了史书外,在先秦诸子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关于彭祖的议论。

《论语〃述而第七》载:"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道家重生,讲吐纳导引以求长寿,《庄子》一书多次讲到彭祖。

《庄子〃刻意第十五》曰:"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

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

"《逍遥游第一》曰:"朝菌不知晦朔,惠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清末王先谦《庄子集解》注云:彭祖名铿,尧封臣彭城,历虞、夏至商,年七百岁,故以久寿见闻。

"《荀子》一书中也提到彭祖:"扁善之度,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命则配尧舜。

"这里的"扁",当读为"辨"。

意思是说君子有辨别善的方法,这就是礼。

如果用礼治气养生,寿则不及于彭祖;如果以修身自为名号,则寿配尧、舜,可以不朽矣!《吕氏春秋〃为欲篇》说:"天子至贵也,天下至富也,彭祖至寿也。

"《审分览〃执一》说:"彭祖以寿,三代宜昌。

"《列子〃力命第六》云:"彭祖之智,不出尧、舜之上,而寿八百。

"《抱朴子〃对俗卷第三》云:"人中之有老彭,犹木中之有松柏"。

从诸子的著作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从春秋战国迄汉魏晋时代,彭祖都是以长寿者的形象出现的。

彭祖寿达七八百年,这在现在科学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把彭祖看作封在彭城国的历代的彭伯代代相袭的封号或祖先崇拜,则是很自然的。

在传说中,大彭国人善于养生之道,如摄养术、导引术、服气术、房中术等,通过自我修炼以抵御疾病达到长生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内容之一。

原始社会,医药知识贫乏,加上生存条件艰苦,遇风雨雷电,霜雪寒露,人易染疾病。

有时暴雨倾盆,江河横溢,阴湿壅塞,使人气血不畅,故多疾患。

《路史》前纪卷九说:"阴康氏时,水渎不疏,江不行其原,阳凝而易闷,人既郁于内,腠理滞着而多重,得所以利其关节者,乃制为舞,教人引舞以利导之,是谓大舞。

"阴康氏时代,人们对"关节不利"的疾病是"引舞以利导之"。

这种"摇筋骨、动支节"的舞,是对飞禽走兽图腾的模仿。

正如《庄子》所谓"吐故纳新,熊经鸟伸"。

这种大舞,有时要靠鼓点的节奏。

彭祖之"彭",就是从此而来。

彭,本为击鼓而发生的声音。

《说文解字》曰:"彭鼓声也,从,彡声"。

文字学家认为""为鼓之象形。

彭祖以彭为姓或国,可见彭祖是以鼓为族徽形象的,这是一个善于击鼓而舞的方国。

击鼓而舞有两大功能,一为以舞而通神,增加方国的战斗性,鼓舞士气;二为以舞来锻炼身体,在鼓声彭彭的节奏中,熊经鸟伸,以御疾病。

大彭国的此种风俗,一直到汉时还存在,我们可以从汉画像中看到击鼓而舞的图像,反映的正是大彭国古老的风俗。

云南滇文化中的铜鼓文化,当是东夷文化影响的结果。

我们从铜鼓上的鸟纹、羽人、太阳纹可以找到源于东夷文化的文化原型。

彭祖注重生命本身,讲究养生之道,故以长寿而著称于世。

所以诸子百家及史籍中,留下了其方国养生术记载。

虽然从今天留传下来的资料看,有许多有史以来谈彭祖养生术的著作肯定是伪托,但其精神内涵则是一脉相承的。

彭祖养生术中,表现了中国人原始的生命哲学。

据沛人朱浩熙君编著《彭祖》1一书介绍,彭祖养生术可分为摄养术、导引术、服气术、房中术、烹调术等。

导引又称道引,是中国古老的气功健身法。

远古中国多洪水,阴多滞伏,民杂食而不劳,故多痿厥寒热之病,于是发明了导引按(NFDB5)之术。

李颐注《庄子〃刻意》曰:"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之所好也"。

又曰:"导气令和,引体令柔。

"上古无医药,导引按蹻就是原始的医疗体育,彭祖是此术影响最大的实践者。

到春秋战国时代成为流行的疗病保健和养生方法。

后来被道教所吸收,《道藏》中收有《彭祖导引图》、《彭祖谷仙卧引法》等。

传说,古有《彭祖经》,为彭祖养生学专著。

可惜没有留传下来。

彭祖导引术,分坐引和卧引两种。

坐引法如次:导引服,解发,东向坐,握固,不息,一通;举手,左右导引,以手掩两耳,以指掐两脉边,五通;令人目明,发黑,不白,治头风。

2卧引法须夜半至鸡鸣平旦为之,禁饱食、沐浴,可以除百病,增延年。

详见《道藏》尽字三号《彭祖谷仙卧引法》。

导引术和服气术是相通的。

原始人有一种万物有灵观,认为万事万物中都有一种灵气,人也是由气育化而生,故人有吐故纳新的气息。

中国古代生命哲学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气的结果,故有一种气论观。

表现在健身上,便把修身养性、吐纳导引称为"气功"。

葛洪《神仙传〃彭祖》记载彭祖的气功观说:"次有服气得道,则邪气不得入,治身之本要。

""人受精养体,服气炼形,则万神自守其真,不然者,则荣卫枯悴,万神自逝,悲思所留者也。

"汉代古医书《引书》载有彭祖气功之法:春产、夏长、秋收、冬藏,此彭祖之道也。

春日早起之后,弃水,澡,洒齿、泃,被发,游堂下,迎露之清,受天之精。

饮水一杯,所以益雠也。

入宫,从昏到夜大半,止之,益之伤气。

……梁代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对彭祖服气法有专门介绍。

彭祖曰:常闭气纳息,从平旦至日中,乃跪坐,拭目,摩搦身体,舐唇咽唾,服气数十,乃起行言笑。

其偶有疲倦不安,便导引闭气,以攻所患,必存其身、头、面、九窍、五脏、四肢,至于发端,皆令所在觉其气运行体中,起于鼻口,下达十指末,则澄和其神,不须针药灸刺。

凡行气欲解百病,随所在作念之。

头痛念头,足痛念足,和气往攻之,从时至时,便自消矣。

时气中冷,可闭气取汗,汗出辄周身则解矣。

这里介绍的彭祖气功,是一种闭气攻疾的方法,在中国古代又叫辟谷术。

炼气到一定的程度,身体便会自我调整,不思饮食,气巡经行走,哪儿有疾患,气便自攻之。

高级的辟谷者要兼作导引,以意念调动气脉,以攻病灶,百病全消,以达长寿。

彭祖的房中术也是养生术的一部分。

所谓房中,即指房内男女性接触之事。

古人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孟子〃告子上》云:"食、色,性也。

"房中术实际上是中国古代的性保健方法。

彭祖房中术是从延年益寿的角度来指导人们进行性生活。

葛洪《神仙传〃彭祖》中,彭祖与采女讨论这个问题,彭祖说:"男女相成,犹天地相生也。

所以神气导养,使人不失其和;天地得交接之道,故无终竞之限;人失交接之道,故有伤残之期。

能避众伤之事,得阴阳之术,则不死之道也。

"彭祖认为,男女之事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很正常的。

那么如何交接,应该注意什么呢?彭祖认为,应该交接以时,交接有度,交接戒暴,交接戒滥。

以气候论,当避大寒、大热、大雨、大雪,日月蚀、地震动,均不曾交接。

以人的情态论,当避喜怒忧愁、悲哀恐惧、醉饱过甚等。

交接时间不可过长,过长伤"气";交接不可过频,过频致虚,虚损所寿;交接不可施暴,暴则使气、肉、筋骨、体衰;交接不可滥,纵性食色,淫声美色,犹如破骨斧锯,徒有减年损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