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民俗知识要点21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传统民俗文化试题及答案

传统民俗文化试题及答案

传统民俗文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春节贴春联的习俗起源于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2.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人物?A. 孔子B. 屈原C. 李白D. 杜甫答案:B3. 在中国民间,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的习俗起源于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答案:B4.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A. 立春B. 雨水C. 立夏D. 立冬答案:B5.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A. 剪纸B. 皮影戏C. 京剧D. 油画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传统的七夕节,又称为________。

答案:乞巧节2.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________节。

答案:扫墓3.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是________。

答案:吃元宵4. 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中,白娘子与________的爱情故事广为流传。

答案:许仙5. 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是指________。

答案:角色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答案:春节的传统习俗包括贴春联、放鞭炮、拜年、吃团圆饭、守岁等。

2. 请简述元宵节的起源和习俗。

答案: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习俗包括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

3. 请简述清明节的习俗和意义。

答案:清明节是纪念祖先和扫墓的节日,习俗包括扫墓、踏青、放风筝等。

4. 请简述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

答案:端午节起源于战国时期,是为了纪念屈原,习俗包括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中国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影响。

答案: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体现了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还促进了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现代社会中,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同时也是人们放松身心、增进感情的重要时刻。

民俗类国学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民俗类国学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民俗类国学知识竞赛题及答案引导语:中国自古就有重视风俗的传统,那么大家知道多少关于民俗的国学知识呢,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民俗类国学知识竞赛题及答案,希望大家喜欢!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答案:C2. “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答案:A3.“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A、中秋节B、元宵节C、端午节D、七夕节答案:B4. 《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A、乌B、巫C、肖D、萧答案:C5.吃年糕的习俗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 、伍子胥 B、范蠡 C、屈原答案:A6. 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A、早上B、中午C、傍晚答案:C7.“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答案:C8.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年龄,他们是:A、孔子和孟子B、老子和庄子C、汉高祖和汉武帝D、周武王和周文王答案:A9.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应该用下面哪种称谓?A、家弟家妹B、舍弟舍妹C、息弟息妹答案:B10.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A、挂香包B、插艾蒿C、登高采菊 D 、喝雄黄酒答案:C11.在古代人们尊称对方的.妻子:A、令爱B、令正答案:B12.唐代诗人卢照邻曾以诗句“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描写了元宵节的盛况,请问诗中所描写的是哪个习俗?A燃灯 B放焰火答案:A13.小赵的日记中有一篇标题是今日上元飘大雪,寰宇皆白,这应该是什么时候写的?A元旦 B春节 C元宵节答案:C14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A人口数量 B政治地位答案:B15.《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A乌 B巫 C肖 D萧答案:C16“乞巧节”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A、对月穿针;B、月下采摘;C、烙巧果子;D、包吉祥饺。

关于传统习俗知识的单选题100题(附答案)

关于传统习俗知识的单选题100题(附答案)

以下是关于传统习俗知识的单选题100题(附答案):1.春节传统习俗中,以下哪个不是“贴春联”的寓意?A.迎接财神B.驱邪避灾C.增加喜庆氛围D.表达美好愿望答案:A。

2.在传统婚俗中,新娘盖头最初的作用是什么?A.遮羞B.辟邪C.防止新郎提前看到新娘长相D.遵循古老仪式答案:B。

3.清明节扫墓的主要意义是什么?A.纪念祖先,表达追思B.祈求祖先保佑C.完成家族任务D.遵循节日规定答案:A。

4.端午节吃粽子最初是为了纪念谁?A.屈原B.伍子胥C.曹娥D.介子推答案:A。

5.中秋节赏月的习俗与下列哪个神话传说有关?A.嫦娥奔月B.牛郎织女C.后羿射日D.女娲补天答案:A。

6.重阳节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主要原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避灾祈福B.欣赏秋景C.锻炼身体D.寻找神仙答案:D。

7.在传统习俗中,除夕守岁的含义是什么?A.驱赶年兽B.迎接新年,为父母祈福长寿C.熬夜娱乐D.防止小偷入室答案:B。

8.传统的成人礼中,男子的冠礼和女子的笄礼分别象征着什么?A.男子可以娶妻,女子可以嫁人B.男子成年可以承担社会责任,女子成年可以谈婚论嫁C.男子可以参军,女子可以做家务D.男子可以继承家业,女子可以刺绣答案:B。

9.传统习俗中,小孩满月时送红鸡蛋的寓意是什么?A.祝福孩子健康成长,红红火火B.庆祝家族添丁C.告知亲友孩子性别D.表示孩子运气好答案:A。

10.传统葬礼中,披麻戴孝的主要意义是?A.表示悲伤B.遵循古老传统C.显示家族地位D.对逝者的敬重和追思答案:D。

11.传统习俗中,腊月二十三祭灶神是希望灶神做什么?A.保佑家庭平安B.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C.带来财富D.保佑灶火旺盛答案:B。

12.在一些地方的传统婚礼中,跨火盆的寓意是什么?A.烧去霉运B.婚后生活红红火火C.检验新娘胆量D.一种仪式表演答案:A。

13.寒食节禁火的最初目的是什么?A.纪念介子推B.防止火灾C.节约燃料D.一种宗教仪式答案:A。

传统民俗文化试题及答案

传统民俗文化试题及答案

传统民俗文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春节贴春联的习俗起源于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2.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人物?A. 孔子B. 屈原C. 李白D. 杜甫答案:B3. 在中国民间,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的习俗起源于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答案:B4.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A. 立春B. 雨水C. 立夏D. 立冬答案:B5.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A. 剪纸B. 皮影戏C. 京剧D. 油画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传统的七夕节,又称为________。

答案:乞巧节2.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________节。

答案:扫墓3.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是________。

答案:吃元宵4. 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中,白娘子与________的爱情故事广为流传。

答案:许仙5. 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是指________。

答案:角色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答案:春节的传统习俗包括贴春联、放鞭炮、拜年、吃团圆饭、守岁等。

2. 请简述元宵节的起源和习俗。

答案: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习俗包括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

3. 请简述清明节的习俗和意义。

答案:清明节是纪念祖先和扫墓的节日,习俗包括扫墓、踏青、放风筝等。

4. 请简述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

答案:端午节起源于战国时期,是为了纪念屈原,习俗包括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中国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影响。

答案: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体现了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还促进了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现代社会中,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同时也是人们放松身心、增进感情的重要时刻。

民族知识试题及答案

民族知识试题及答案

民族知识试题及答案导语:民族知识是我们了解和认识不同民族文化、习俗和传统的重要方面。

掌握民族知识不仅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还能增加人际交往的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系列民族知识试题及答案,帮助读者深入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

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代表节日?A. 国庆节B. 春节C. 泼水节D. 五一劳动节答案:C. 泼水节2. 著名的印度舞蹈形式是?A. 民族舞B. 康熙舞C. 南亚舞D. 华尔兹舞答案:C. 南亚舞3. 土耳其最有名的乐器是?A. 小提琴B. 古筝C. 阿拉伯鼓D. 摇滚吉他答案:C. 阿拉伯鼓4. 哪个国家以“国鸟”命名?A. 瑞典B. 美国C. 印度D. 巴西答案:C. 印度5. 哪种舞蹈被认为是阿根廷的代表性舞蹈?A. 探戈B. 芭蕾舞C. 华尔兹D. 嘻哈舞答案:A. 探戈二、填空题1. 俄罗斯最受欢迎的民族乐器是俄式_____________。

答案:手风琴2. _____________是菲律宾的国际航空公司。

答案:菲律宾航空3. 印度的国际象棋特色叫做___________。

答案:钢琴式开局4. 著名的巴西烧烤名字叫做_____________。

答案:查拉斯科5. 澳大利亚传统的民族乐器是_____________。

答案:迪吉里杜三、简答题1. 介绍一下墨西哥的传统舞蹈——马里亚奇舞。

答案:马里亚奇舞是墨西哥的传统舞蹈之一,起源于墨西哥西部的哈利斯科州。

这种舞蹈通常由一群男性演员扮演女性形象,戴上华丽的服饰和面具。

舞者在表演过程中,身体线条流畅,充满了节奏感和动感。

马里亚奇舞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活力感吸引了全世界的观众。

2. 谈谈你对日本茶道的理解。

答案:茶道,即日本的茶艺,是一门追求心灵与自然的艺术形式。

它要求参与者以正念和专注的态度沏茶、品茶。

茶道强调整体的美感,包括茶具、茶席、花道和和服等方面。

茶道不只是一种饮茶的方式,更是一种修身养性、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哲学。

导游人文基础(中国民族民俗)单元练习题与答案

导游人文基础(中国民族民俗)单元练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中国的人口分布呈现()的特点。

A.东南疏西北密B.东西疏南北密C.东南密西北疏D.东西密南北疏正确答案:C2、下列传统节日中,未作为全国性法定节日的是()。

A.中秋节B.元宵节C.端午节D.清明节正确答案:B3、被称为“口袋房,曼子炕”的是()的民居形式。

A.满族B.维吾尔族C.纳西族D.朝鲜族正确答案:A4、蒙古族的文化遗产中,蒙古长调和()被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A.那达慕B.马头琴C.呼麦D.祭敖包正确答案:C5、藏族在()被称为“吐蕃”。

A.宋朝B.汉朝C.清朝D.唐朝正确答案:D6、()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传统节日。

A.泼水节B.水灯节C.开门节D.关门节正确答案:A7、()年,我国把每年的重阳节定为老人节。

A.1991B.1990C.1989D.1992正确答案:C8、元初,我国著名的纺织能手黄道婆,是在学习了()的纺织技艺后名垂青史的。

A.苗族B.傣族C.黎族D.壮族正确答案:C9、清明节的前一天为寒食节,据说是为纪念春秋时()公子重耳的臣属介子推所设。

A.楚国B.晋国C.齐国D.越国正确答案:B10、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的()。

A.岁祭B.郊祭C.年祭D.腊祭正确答案:D二、多选题1、蒙古族的服饰分为()四个主要部分。

A.首饰B.长袍C.靴子D.帽子正确答案:A、B、C2、被称为“中国四大名锦”的是()。

A.蜀锦B.云锦C.宋锦D.壮锦正确答案:A、B、C、D3、蒙古族早期的那达慕大会,只有()三项活动。

A.拔河B.摔跤C.骑马D.射箭正确答案:B、C、D4、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大体上分属于汉藏、()五大语系。

A.阿尔泰B.南亚C.印欧D.南岛正确答案:A、B、C、D5、()是壮族地区最负盛名的特产。

A.烟草B.三七C.水果D.蛤蚧正确答案:B、D三、判断题1、大襟右衽是汉族服装始终保留的鲜明特点。

()正确答案:√2、那达慕是蒙古族最具特色的传统盛会,多在每年春夏季节举行。

中国民族民俗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民族民俗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民族民俗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为每年的农历5月初五日,在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一带,端午节又分为大端阳与小端阳。

端午节其中之一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

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

“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萨满教:是在原始信仰基础上逐渐丰富与发达起来的一种民间信仰活动,出现时间非常早,很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宗教。

它的历史可能与现代人类出现的时间一样长久,甚至在文明诞生之前,即当人们还用石器打猎时这种宗教就已经存在。

它曾经长期盛行于我国北方各民族。

一般认为,萨满教起于原始渔猎时代。

萨满教的理论根基是万物有灵论。

具有较冥杂的灵魂观念,在万物有灵信念支配下,以崇奉氏族或部落的祖灵为主,兼西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的内容。

崇拜对象极为广泛,有各种神灵、动植物以及无生命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

没有成文的经典,没有有宗教组织和特定的创始人,没有寺庙,也没有统一、规范化的宗教仪礼。

巫师的职位常在本部落氏族中靠口传身受世代嬗递。

3、酥油茶:是藏族民众每日必不可少的饮料。

居住在青藏高原的藏族,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日常生活中多作为主食与糌粑一起食用。

此种饮料用酥油和浓茶加工而成。

先将适量酥油放入特制的桶中,佐以食盐,再注入熬煮的浓茶汁,用木柄反复捣拌,使酥油与茶汁溶为一体,呈乳状即成。

与藏族毗邻的一些民族,亦有饮用酥油茶的习惯。

酥油茶具有极高的热量,淳香可口,喝上一口,精神顿爽。

甜甜咸咸的,有比较浓的奶味,不过确是补充体力的好东西。

4、三坊一照壁:“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民居建筑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型式。

就是由一座三合院和一座照壁组成。

它的优点是三合院占地的深度比四合院浅,对偏坡的地基更为合适。

它的正房习惯于朝东,对面没有房屋,有利于得到更多的日照。

照壁以白色为底色,可以反射阳光,改善室内光线。

另外,照壁上有书法、绘画,照壁前种植花草树木,富于文化艺术气氛。

中国民俗知识竞赛题(附答案和详细解析)

中国民俗知识竞赛题(附答案和详细解析)

科目:民俗第一部分明辨是非(判断题,每题 1 分,共20分)1. 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①2. 按照我国传统的说法,正月初七是人日,而初一至初六是包括马牛羊鸡狗猪在内的“六畜”日。

那么与正月初一相对应的动物是羊。

()√②3. 孩子们是盼望过年的,因为在除夕之夜,可以从长辈那里得到压岁钱。

给压岁钱的习俗从汉代就开始了,它最初的含义是祝福安康。

()解析:压邪驱鬼×②4. 汉族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①5. 古代祭祀时把宰杀的牛、羊、猪等牲畜叫做“牺牲”。

体全的牲畜叫“牺”,毛色纯一的牲畜叫“牲”。

()解析:毛色纯一的牲畜叫“牺”,体全的的牲畜叫“牲”×②6. 父母之死的讳称有:见背、弃养、圆寂、孤露等。

()解析:圆寂是佛道徒之死的讳称×②7. 拜礼中,空首是臣下拜君之礼。

()解析:空首是国君回臣下之拜×①8. 戏剧脸谱中白色的脸象征忠勇、正义、威武、庄严。

()解析: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①9. “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丈夫把头发束起来。

解析:“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①10. 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

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②11. 谥号分为美谥、平谥和恶谥。

()√①12.《百家姓》中没有“肖”这个姓。

()√②13. 藏族的传统乐器是冬不拉。

()解析:藏族的传统乐器是札木聂×①14. 三冥节指的是清明节、中元节和下元节。

()√①15. 六畜一般指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

()√①16.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桃、旧符”指的是画着门神的桃木板。

()√①12. 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族民俗知识要点21题
1.什么是民族?
A.狭义概念:指人们在一事实上的历史发展阶段所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如汉族。

B、广义概念:包括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共同体,如古代民族、现代民族,或者用以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各民族,如中华民族。

2、中华民族;
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总称。

3、什么是民俗?
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是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具有世代相习的传承性事象(包括思想和行为),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传达室承的民间社会生活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4、民俗的四大特性;
A、社会性和集体性
B、类型性和模式性
C、稳定性和变异性
D、传承性和播布性
这四者之间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5、民俗的范围;
包括:居住、饮食、服饰、生产、交换、交通、婚姻、家庭、村落、结盟、岁时、节日、丧葬、信仰、风尚、礼仪、禁忌等方面的民间风俗习惯。

6、导游员、旅游者对目的地的风俗习惯应持的正确态度:
应持尊重其“保护和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的态度,入乡问俗、入乡问禁、入乡随俗。

7、识记中国民族的名称:
汉族
其他55个民族: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朝鲜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畲族、傈族、仡佬族、拉祜族、东乡族、佤族、水族、纳西族、羌族、土族、锡伯族、仫佬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景颇族、京族、基诺族、德昂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裕固族、保安族、门巴族、鄂伦春族、独龙族、塔塔尔族、赫哲族、高山族、珞巴族。

8、中国民族的人口结构及少数民族的含义:
根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汇总资料,截至1990年7月1日零时,我国大陆人口为1***68万余人,其中汉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92%,其他55个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8%。

因为他们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小,所以称为少数民族。

人数最多,最少的少数民族分别是壮族、珞巴族。

9、中国大陆人口超过千万和不足一万的民族:
人中超过千万的民族:汉族、壮族;
人口在一万以下的有:门巴、鄂伦春、独龙、塔塔尔、赫哲、高山、珞巴等7个民族。

10、中国民族的分布状况特点:
中国人口的分布呈现东南密,西北疏的格局。

汉族多聚居在丝诔砻艿亩喜浚偈褡宥嘧≡谌丝谙∈璧谋呓厍秸咧洳⑽廾飨越缦摺?
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一般都有一定数量原汉族居民,从而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格局。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所占的比例虽小,但分布地区很广,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以上。

这种居住格局决定了中国各民族之间,特别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领带的密切关系。

11、中国民族的语言:
除汉族、回族使用汉语外,其余54个民族都有各自的语言,大体上分属于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和印欧五大语系。

12、中国民族的文字:
除了一部分少数民族外,大部分民族都有自己使用的文字。

A、非拼间文字:1、汉字;2、音节文字(彝文)
B、拼音文字:1、印度字母变体体系(如藏文、傣文)2、阿拉伯字母体系(如老维文、老哈萨克文)3、回鹘字母体系(蒙古文、满文、锡伯文)4、朝鲜文字字母体系;5、拉丁文字字母体系;6、斯拉夫字母体系(俄文)
13、汉族的族源:
主要源于黄炎、东夷等部落联盟,同是吸收了周围的部分苗蛮、百越、戎狄等部落联盟的成分而逐渐形成。

14、汉族简史:
其先民经夏、商、周三代,至春秋战国时已形成为以“华”、“夏”单称或“华夏”
连称的族体,以与周边各族相区别。

汉代以后,周边的各族即以“汉人”称呼中原人。

汉族逐渐地成为中国主体民族百世不易的族称。

汉族是以先秦华夏为核心,在秦汉时形成的统一的、稳定的民族,又经秦汉以来2000余年的繁衍生息,并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血统与文化,发展成为摇篮有灿烂的古代文明、众多人口的民族。

15、汉族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语言系属:
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

汉族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汉族语言简称汉族,属汉藏语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