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类型

合集下载

全球气候类型(简图、表格)

全球气候类型(简图、表格)

高一地理气候类型及分布一、全球主要气候类型:气温带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分布规律分布地区形成原因热带:(南北纬30°之间,T最冷月>15℃)1、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南、北纬10o之间非洲刚果河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等地、南美亚马孙河流域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盛行上升气流。

2、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干湿季明显交替南、北纬10o~南、北回归线之间非洲中、南部、澳大利亚北部和东部、南美巴西等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3、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旱雨两季明显南、北纬10o~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等地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4、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南、北回归线~30o大陆内部和西岸非洲北部地区、亚洲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大沙漠区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交替控制亚热带南北纬30°~40°间T最冷月>0℃)1、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南、北纬25o~至35o间的大陆东岸我国秦岭以南、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2、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南、北纬30o~40o之间的大陆西岸地中海沿岸,南、北美洲大陆西岸,非洲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西南等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下,炎热干旱;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温带(南北纬40°~60°之间T最冷月<0℃)1、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南、北纬35o~55o之间的大陆东岸我国华北、东北,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半岛和日本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干旱少雨南、北纬40o~60o之间大陆内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全年受大陆气团控制3、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南、北纬40o~60o大陆西岸及岛屿西欧、北美大陆和南美大陆西海岸狭长地带、新西兰全年受盛行西风控制北纬60°附近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严寒,夏短温暖,降水南、北纬50o~70o之间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14种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14种
苔原气候
分布于亚欧大陆北冰洋沿岸和北美洲北冰洋沿岸。
夏季短暂
冰原气候
分布于格陵兰岛,南极洲。
终年严寒,降水稀少
高山高原气候
中低纬度地区的山地高原
景观的垂直变化显著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
集中分布在我国的东北部、俄罗斯的东南部、朝鲜半岛和附近的岛屿地区。
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海洋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中纬地区的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为主.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
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洲。
年温差大,年降水量少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分布
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
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等地。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以非洲的热带草原面积最为广大。
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
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终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季。
热带沙漠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以及大陆的两岸地区,以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区最为广大。
终年高温少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部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主要分布在美国东南部、巴西东南部,以及阿根廷、澳大利亚等的沿海地区。
地中海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地区最为典型。

世界气候类型(共13种)

世界气候类型(共13种)

共13种:[热带](大致在南北纬30°之间)1.热带雨林气候大致在南北纬10°之间,主要位于非洲刚果河域,南美亚马孙河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等地。

处在赤道低压带控制下,盛行赤道气团,高温多雨。

全年皆夏,年平均气温在26°C左右;年降水量大都在2000毫米以上,且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年雨型.2.热带草原气候大致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如非洲中部大部分地区,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南美巴西等地。

处在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地区,干季湿季明显交替。

当赤道低压带控制时,盛行赤道气团,形成闷热多雨的湿季;信风控制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形成干旱少雨的干季。

全年降水量在750~1000毫米之间。

夏雨型.3.热带季风气候大致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以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最为显著。

一年中风向随季节转变非常明显。

夏季风来临时,赤道气团带来大量降水;冬季风来临时,降水明显减少。

全年气温高,年平均气温在20°C以上,年降雨量大都在1500~2000毫米之间。

夏雨型.4.热带沙漠气候大致在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如非洲北部大沙漠区,亚洲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大沙漠区。

在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常年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不足125毫米。

日照强烈,气温极高。

少雨型.[亚热带](大致在南纬或北纬30~40°之间):1.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主要位于大陆东岸,如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等地。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热冬温,季节变化明显,盛行夏季风时,热带海洋气团带来大量降雨;盛行冬季风时,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降雨减少。

季风性湿润气候冬夏温差较小,一年中降水分配也较均匀。

夏雨型.注:亚热带季风气候只在东亚.2.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大陆西岸,如地中海沿岸,南北美纬度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澳大利亚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南角等地。

气候类型及特征和分布笔记

气候类型及特征和分布笔记

气候类型及特征和分布笔记
气候类型及特征和分布:
1. 热带雨林气候(Af):
特征:全年温暖潮湿,降水充沛,没有明显的干季,年均降水量大于2000毫米。

分布: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如亚马逊雨林、刚果雨林等。

2. 热带季风气候(Am):
特征:有明显的干湿季,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和干燥,年降水量大于1000毫米。

分布: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孟加拉国等地。

3. 热带草原气候(Aw):
特征:温暖干燥,有明显的干湿季,年降水量在500-1000毫
米之间。

分布: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南亚、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周边地区等。

4. 温带海洋性气候(Cfb):
特征:四季分明,夏季凉爽,冬季温和湿润,全年降水较多。

分布:主要分布在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等地。

5. 温带大陆性气候(Dfa):
特征: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量较少。

分布:主要分布在欧洲的俄罗斯、亚洲的中国东北等地。

6. 寒带气候(Et):
特征:寒冷干燥,气温极低,没有明显的夏季,年降水量较少。

分布:主要分布在北极地区、南极地区等极寒地带。

这些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和分布主要受到地理位置、地形、海洋气流和地球自转等因素的影响。

对于人类来说,了解气候类型有助于农业、旅游和资源开发等方面的规划和决策。

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某些地区的气候类型可能会发生变化。

十二种气候类型及特征和分布

十二种气候类型及特征和分布

十二种气候类型及特征和分布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12种气候类型有什么特点1热带雨林气候分布规律:赤道两侧,(南北纬10度左右)成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掌握,呈上升气流.特点:全年高温多雨2热带草原气候分布规律: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南北纬10-20度成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掌握特点:常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掌握时闷热多雨,受信风带掌握时,干旱少雨.3热带沙漠气候分布规律:大致在南北回归线四周(20-30度)内陆或大陆西岸成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掌握特点:常年高温少雨,干旱4热带季风气候分布规律:南亚和东南亚(10-25度大陆东岸)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以及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特点:全年高温,有旱季和雨季5地中海气候分布规律:30-40度大陆西岸(地中海最为典型)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掌握,冬季受西风带掌握特点:夏季干旱酷热.冬季温柔潮湿6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潮湿气候分布规律:亚热带大陆东岸(25-35度)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特点:雨热同期,夏季酷热多雨,冬季温柔少雨7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度大陆西岸成因:终年受西风带掌握特点:夏无酷暑,冬无寒冷,降水匀称.冬季稍多,气温年变化小. 8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规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40-60度)成因:远离海洋,受海洋影响小.特点:干旱少雨,冬季寒冷,夏季酷热,气温年变化大9温带季风气候分布规律:亚洲东部(35-60度)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特点:雨热同期,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年变化大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分布规律:北纬50-70度主要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成因:纬度高特点: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暖和短促,降水较少集中在夏季.11极地气候分布规律:北冰洋沿岸和南极洲成因:纬度高特点:全年皆冬,寒冷少雨12高原山地气候分布规律:海拔高的高原和山地成因:海拔高特点:气温要低于通纬度地区,气候垂直变化显著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巧记气候特点真烦人,又说气温又降水;地区分布真简单, 我是把它没方法。

世界气候类型(共13种)

世界气候类型(共13种)

共13种:[热带](大致在南北纬30°之间)1.热带雨林气候大致在南北纬10°之间,主要位于非洲刚果河域,南美亚马孙河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等地。

处在赤道低压带控制下,盛行赤道气团,高温多雨。

全年皆夏,年平均气温在26°C左右;年降水量大都在2000毫米以上,且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年雨型.2.热带草原气候大致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如非洲中部大部分地区,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南美巴西等地。

处在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地区,干季湿季明显交替。

当赤道低压带控制时,盛行赤道气团,形成闷热多雨的湿季;信风控制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形成干旱少雨的干季。

全年降水量在750~1000毫米之间。

夏雨型.3.热带季风气候大致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以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最为显著。

一年中风向随季节转变非常明显。

夏季风来临时,赤道气团带来大量降水;冬季风来临时,降水明显减少。

全年气温高,年平均气温在20°C以上,年降雨量大都在1500~2000毫米之间。

夏雨型.4.热带沙漠气候大致在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如非洲北部大沙漠区,亚洲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大沙漠区。

在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常年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不足125毫米。

日照强烈,气温极高。

少雨型.[亚热带](大致在南纬或北纬30~40°之间):1.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主要位于大陆东岸,如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等地。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热冬温,季节变化明显,盛行夏季风时,热带海洋气团带来大量降雨;盛行冬季风时,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降雨减少。

季风性湿润气候冬夏温差较小,一年中降水分配也较均匀。

夏雨型.注:亚热带季风气候只在东亚.2.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大陆西岸,如地中海沿岸,南北美纬度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澳大利亚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南角等地。

11个气候类型

11个气候类型

11个气候类型
根据气候分类系统,通常有以下11个气候类型:
1.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年降雨量丰富,温度高,四季温差较小。

2.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温暖而潮湿的夏季,干燥的冬季,降水较热带雨林气候少。

3.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高温和低降水量,沙漠化地区的典型气候。

4.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型):受海洋调节影响,温和湿润的气候特征,没有明显的干湿季节。

5.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型):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年降水量较少。

6. 温带季风性气候(温带季风型):夏季湿润,冬季相对干燥,具有明显的季风特征。

7. 寒带大陆性气候(寒带大陆型):长而严寒的冬季,短暂而凉爽的夏季,降水量较少。

8. 寒带冬季雨林气候(寒带冬季雨林型):冬季雨水丰富,夏季相对较干燥,通常位于高纬度地区。

9. 高山气候(高山型):随着海拔的升高,温度逐渐降低,气候变化剧烈。

10. 极地气候(极地型):极端寒冷、干燥的气候条件,几
乎没有植被。

11. 干旱气候(干旱型):降水量极少,植被稀少,分为冷凉干旱和热带干旱两种类型。

请注意,这些气候类型可以在地球各个地区找到,并且气候因地理位置、海洋流、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变化。

十一种气候类型及特点

十一种气候类型及特点

十一种气候类型及特点十一种气候类型的划分是这样的: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或季风性湿润气候、亚热带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极地气候。

扩展资料气候及特点热带雨林气候分布规律:赤道两侧,(南北纬10度左右)成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呈上升气流特点: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分布规律: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南北纬10-20度成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特点:常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闷热多雨,受信风带控制时,干旱少雨热带沙漠气候分布规律:大致在南北回归线附近(20-30度)内陆或大陆西岸成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特点:常年高温少雨,干旱热带季风气候分布规律:南亚和东南亚(10-25度大陆东岸)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以及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特点:全年高温,有旱季和雨季地中海气候分布规律:30-40度大陆西岸(地中海最为典型)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特点:夏季干旱炎热.冬季温和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分布规律:亚热带大陆东岸(25-35度)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特点:雨热同期,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度大陆西岸成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特点: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降水均匀.冬季稍多,气温年变化小.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规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40-60度)成因:远离海洋,受海洋影响小.特点: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变化大温带季风气候分布规律:亚洲东部(35-60度)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特点:雨热同期,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年变化大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分布规律:北纬50-70度主要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成因:纬度高特点: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暖短促,降水较少集中在夏季极地气候分布规律:北冰洋沿岸和南极洲成因:纬度高特点:全年皆冬,严寒少雨高原山地气候分布规律:海拔高的高原和山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候类型一、选择题
读我国M、N两地气候资料统计表,回答1~3题。

地点经纬度
年平均
气温(℃)
1月平均
气温(℃)
7月平均
气温(℃)
年平均降
水量(mm)
年日照时
数(小时)
无霜期
(天)
M 34.22°N,
107.09°E
12 -2.1 25.4 626.8 2 139 214
N
33.07°N,
107.02°E
14 6.8 29.7 986.8 1 417 235 1.M、N两地的气候类型()
A.分别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B.分别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C.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D.均为温带季风气候
2.N地年日照时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B.海拔高
C.降水多D.气温高
3.M、N两地1月份气温差异较大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地形D.洋流
解析:第1题,根据两地的气候资料可以判断,M地为温带季风气候、N地为亚热带
季风气候。

故选A。

第2题,N地降水丰富,多阴雨天气,导致年日照时数偏少。

故选C。

第3题,根据经纬度可以判断出,M地位于秦岭北侧,冬季受冬季风影响较大;N地位于秦岭的南侧,冬季受冬季风影响较小,导致两地1月份气温差异较大。

故选C。

答案:1.A 2.C 3.C
(2020·梅州模拟)下图为某地气温和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

读图,回答4~5题。

4.降水最多的月份降水量约()
A.300 mm B.500 mm
C.700 mm D.1 200 mm
5.该地可能位于()
A.恒河平原B.密西西比平原
C.西欧平原D.亚马孙平原
解析:第4题,因图示降水量表示逐月累计量,则用本月的降水累计量减去前一个月的累计量,即可得出该月的降水量。

经计算可知,7月降水量最大,接近700 mm。

第5题,图示气温逐月累计量线为一直线,说明各月气温相差不大;由全年累计气温为350 ℃,可计算出月均温接近30 ℃,应为热带地区。

图示降水累计量在1-5月、10-12月期间基本没有变化,而6-9月增长很快;说明10月至次年5月降水量很少,6-9 月降水量大,且年降水累计量达到2 000 mm以上;据此可判断应该是热带季风气候,故可能位于恒河平原。

答案:4.C 5.A
负积温是指一年内日平均气温<0 ℃持续期间日平均气温之和的绝对值。

负积温500 ℃为冬小麦与春小麦的种植界线。

近60年来,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宁夏冬小麦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引种品种多样化。

下图示意不同时期宁夏负积温的空间分布。

据此回答6~8题。

6.影响银川与西吉负积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
C.地形D.植被
7.下列地区中,近60年来农作物越冬条件改善最明显的是()
A.银川B.中宁
C.同心D.西吉
8.调查发现,宁夏部分冬小麦种植区冷害加剧。

该部分地区冷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A.冬小麦播种期推迟B.积雪覆盖期大幅缩短
C.极端天气事件频发D.引种抗寒性差的品种
解析:第6题,西吉纬度较银川低,离冬季风源地更远一些,1961-1970年负积温理
应比银川低,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由此推断,影响银川与西吉负积温差异的主要因素为地形,西吉地势更高,故负积温更低。

植被与负积温关系不大。

第7题,分别读取四个城市1961-1970年、2001-2003年的负积温数据,可知银川的负积温提高最多,表明其农作物越冬条件改善最明显。

第8题,由题干信息可知,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宁夏冬小麦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引种品种多样化,则若引种抗寒性差的品种,将导致部分冬小麦种植区冷害加剧。

答案:6.C7.A8.D
(2020·太原模拟)气候相似原理是指将植物从一个地区移植到另一个地区,需严格按照地区的气候条件相似性来进行的原理。

根据引种的气候相似性原理,选取美国1961-1990年的气象资料,分析美国与上海的气候差异,划分美国植物引入上海的引种适宜度,将引入上海的美国园林植物种源地划分为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如图)。

读图,回答9~11题。

9.与上海市气候特征相似度最高的美国城市是()
A.华盛顿B.路易斯维尔
C.迈阿密D.洛杉矶
10.上海不适宜引种西雅图的园林植物,是由于上海()
A.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B.冬季气温低
C.冬半年降水量较少D.冬季年日照时数少
11.气候相似原理的应用有利于()
A.增加全球的生物多样性B.充分利用气候资源
C.解决局部地区的粮食危机D.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
解析:第9题,依据材料中的定义,可知图示适宜区为气候相似区,华盛顿位于适宜区。

第10题,西雅图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半年降水较少,不利于源于西雅图的园林植物在此生长。

第11题,利用气候相似原理,可在气候类似地区种植相同植物,使各地气候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但并没有增加生物种类,也不影响原有生态系统的稳定。

答案:9.A10.C11.B
二、非选择题
12.(2020·福建八县联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温哥华位于太平洋东岸,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宜人,是全加拿大冬季最暖和的城市,1月平均气温为3 ℃,7月平均气温为17 ℃。

温哥华局部山地年降水量在2 000 mm左右,降水40%以上集中在冬季。

本区夏季常吹西北风,而冬季多刮西南风。

下图为温哥华所在区域简图。

(1)描述7月等温线的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指出温哥华的气候类型,并分析该地降水集中在冬季的原因。

(3)结合大气环流知识,说明本区冬、夏季主导风向的成因。

(4)分析温哥华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的主要自然原因。

解析:(1)据图描述7月等温线的特征,其弯曲的原因主要是受海陆分布、地形等影响。

(2)气候类型根据所处纬度和海陆位置判断,大陆西岸40°~60°之间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集中在冬季的原因是受洋流、地形及盛行风影响。

(3)结合大气环流的特征,冬夏季高低压中心位置的变化,再加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不同的主导风向。

(4)温哥华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暖流增温增湿、山地阻挡寒冷气流。

答案:(1)特征:向北凸(弯曲)。

原因:西侧海洋7月温度较低;东侧为高大的山脉,海拔高,温度低;海拔较低的温哥华温度较东西两侧高,所以等温线向北凸。

(2)温带海洋性气候。

原因:该地区西侧受北太平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冬季,西南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暖湿气流;位于西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丰富。

(3)冬季时高压中心位于本区的南方,受其影响风自南向北吹,并在地转偏向力(右偏)的作用下偏转成西南风;夏季时高压中心北移至本区西侧,而陆地上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同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西北风。

(4)北太平洋暖流增温增湿;东部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阻挡了从美洲大陆内部吹来的寒冷干燥气流。

13.读甲、乙两国简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请指出图中甲国阴影部分的气候类型并解释其成因。

(2)乙国冬季西部沿海降水多,夏季东部沿海降水多,请解释其原因。

(3)请指出当乙国盛行西北风时,甲国北部的盛行风向,并解释其成因。

(4)全球气候变暖会对上述两国国土产生什么影响?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可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1)甲国东北部阴影地区,由于受大气环流、地形和洋流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2)由于受冬、夏季风和地形影响,日本西海岸和东海岸降水形成明显的季节差异。

(3)日本盛行西北风时为北半球冬季,此时气压带和风带南移,北半球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在澳大利亚北部形成西北风。

(4)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和治理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1)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处于大分水岭的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暖流增温增湿。

(2)乙国冬季西北风经过日本海增温增湿,受地形抬升,西部沿海降水多;夏季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受地形抬升,东部沿海降水多。

(3)西北风。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北半球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

(4)影响: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措施: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加强国际合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