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打印胶片注意事项
医用干式胶片的注意事项

医用干式胶片的注意事项
医用干式胶片是医学影像学中常用的一种成像介质,它具有快速、清晰、便捷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放射科、超声科、核医学等领域。
然而,为了保证医用干式胶片的质量和成像效果,我们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正确保管医用干式胶片是非常重要的。
干式胶片对湿度和温度非常敏感,应存放在温度适宜、湿度适中的环境中。
过高的温度和湿度会导致胶片受潮、变形,从而影响成像效果。
因此,在存放时应避免阳光直射、潮湿的地方,并注意定期检查胶片的保质期,及时更换过期的胶片。
使用干式胶片时要注意操作规范。
在接触干式胶片之前,应先洗手并佩戴干净的手套,以免因手指沾污胶片表面而影响成像质量。
同时,使用干式胶片前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确保操作步骤正确无误。
在取用胶片时,应避免触摸胶片的感光面,以免留下指纹或污渍。
干式胶片的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保证成像质量,干式胶片应存放在避光的密封袋或盒子中,以防止暴露在阳光或其他强光源下。
处理已曝光的干式胶片时要小心谨慎。
一旦胶片曝光,就不能再次使用,应当及时将其送至专业的成像处理中心进行处理。
在处理时,
应遵循相关的规范和操作流程,以确保胶片的成像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同时,在处理过程中要注意操作的卫生和安全,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正确使用和保管医用干式胶片是保证成像质量的关键。
我们应当注意存放环境、操作规范、胶片保护以及处理过程中的细节,以确保干式胶片的质量和成像效果。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医用干式胶片进行影像诊断和治疗,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医用胶片的一些使用要点

医用胶片的一些使用要点
医用胶片采用蓝色聚酯片基,正面涂布感光乳剂,背面涂布防光晕层。
本胶片层次丰富、清晰度好。
胶片适用于不同医疗影像。
如:核磁共振成像、断层图、数字减影、同位素放射、超声成像等。
本胶片可应用于高温机器冲洗加工,亦可常温手工冲洗。
1. 胶片最佳使用环境:
温度18-24℃,湿度50-60%RH。
医用胶片从包装内取出或装入时,应避免胶片的折叠、重力挤压、胶片间摩擦所造成的人为的伪影和静电。
与胶片接触的过程中,双手保持洁净干燥,绝对避免湿手与胶片的接触。
90秒高温快速加工程序:
显影温度30~35℃,时间23~30秒。
2.常温冲洗加工程序:
显影温度20℃,时间5分钟,定影5-8分钟,水洗15-30分钟,干燥。
安全照明:
本胶片的安全灯为暗红色安全照明灯片,在15w灯泡组成的安全的灯下,照明距离应距胶片1.2米以上,累计照明时间不超过10分钟。
3. 储存:
胶片必须存放在干燥、凉爽的地方(适宜温度为10-20℃,相对湿度为30%-60%)。
避免潮湿、高温、任何有害气体、X射线、伽玛射线或其他任何穿透性射线的辐射。
垂直置放,避免任何压力对胶片造成有害影响。
医学影像胶片报告一体化自助打印解决方案设计

医学影像胶片报告一体化自助打印解决方案设计1.自助胶片报告打印需求概述为了响应国家提倡使用国产医疗设备以及大力建设医疗信息化的号召,为了解决医院患者大量滞留以及医院信息化建设和降低医院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为了减少患者在医院的等待时间以及患者取错结果造成的医疗纠纷,医院可使用自主胶片报告打印服务。
医院影像科室在业务流程末端由于无信息化支持,为了对患者相关报告及胶片进行查找、分配、装袋、分发,要安排专人进行繁琐、重复的大量负担性工作。
而任何事情加入过多人为因素难免出差错,进而引发医患纠纷的影响。
而且对于患者的隐私保护也不足。
本设计根据目前医院的实际情况,切实为医患双方考虑,有效的解决了上述所有问题。
同时,该系统性能稳定、维护简单、安全环保、快速列印、界面友好、即时提示、自动裁剪、省工省力、确保准确、整体服务。
目前的医院每天都会打印上千张医学图像和文字报告。
为了及时处理大量的报告,大量的胶片,医院须花费大量人工来处理此事。
传统的处理方法,既简单又烦琐,枯燥乏味,更难免出错,产生连锁反应,给医患双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该系统的目的在于将医学影像的胶片和报告同时发送至自助打印系统,智能管理的自助打印服务器自动进行匹配,并即时提示患者检查状态,供患者自助进行检查结果的打印。
自助胶片报告打印一体化解决方案,针对这些情况,实现系统自动匹配、患者自助获取,不受时间、不受人员上下班的影响。
使用唯一的取片凭证就可以方便快捷的获取所需资料。
1.1自助胶片报告打印系统概述自助胶片报告打印系统是我国现代医疗信息化发展的趋势,自助胶片打印技术是医院放射科、数字化医疗设备、网络平台所组成的三位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
自助胶片打印终端有助于放射科实现减少患者滞留时间、科室业务流程优化,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自助胶片报告打印系统由以下部分组成:1.打印终端(胶片打印机/报告打印机)2.智能管理服务器3.胶片(新型蓝底PET图层胶片、新型白底PET图层胶片,规格:A3/A4/B5-16K/8*10/10*11/11*14/14*17等各种医用规格)4.墨水(支持彩色与黑白灰阶)5.工作站(为了安装自助打印各功能模块与连接外接设备)6.各种外接设备(条码枪、读卡器、触摸屏、告知屏、小票打印机等)1.2自助胶片报告打印系统需求分析目前,国内各个医院都面临一个问题:随着病人量的增长,医院已经不能满足病人有序的来取自己的检查结果,从而加重了患者和医院之间的矛盾,而矛盾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医生在分片的时候可能会将病人的文字报告和影像胶片装错或漏装,导致医患纠纷●有时检查结果是公开放在取片口,患者的隐私保护不足●病人在排队取结果的时候由于患者比较多,可能引起患者之间的纠纷●病人在取结果的时候等待时间比较长,这样会让患者焦虑从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各个医院放射科的业务流程都不尽相同。
放射医学技术初级职称考试第十一章医学图像打印技术考点汇总

放射医学技术初级职称考试第十一章医学图像打印技术考点汇总第十一章第一节概述1、医学图像的发展历程,从成像技术上看,基本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视频多幅照相、湿式激光打印和干式打印技术。
2、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CT和MR的投入使用,大量的人体图像出现在计算机上,单幅的图像浏览不方便医生进行诊断,由此诞生了视频多幅照相机。
3、视频多幅照相机实际上是一台带有移动镜头的照相机,该照相机从CT或MR主机中获取视频图像,利用显像管阴极射线管(CRT)显像,通过快门开关和马达移动,获取一幅图像在胶片上曝光一次,再移动后获取下一幅图像曝光,按照事先设定的胶片曝光格数曝光所需图像后冲洗胶片即可获得一张载有多张CT或MR图像信息的胶片。
4、视频多幅照相机主要是通过CRT曝光显像,CRT显像管具有很明显的缺陷,容易老化,曝光度不易控制,且其分辨率和灰阶度低,无法将CT、MR图像精准显示,图像质量不尽如人意。
5、为了提高图像显像的精准度,保持图像质量的一致性,在1984年,激光成像技术应用于医学,使用激光扫描成像的激光打印机开始承担CT、MR等数字设备的图像打印。
6、激光成像技术直接使用数字影像设备输出的数字图像,不仅可以对每一幅图像的单个像素点进行显像控制,而且,其显像点阵数目可等于或大于原图像的矩阵点阵数,所以,其成像点可等于或小于原始图像像素点。
这样,计算机中的数字图像可以毫无保留的精准显像在胶片上,相对于视频照相机,其胶片成像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因为是激光照射成像,设备衰减时间也大大延长,图像成像稳定,质量控制得到一定保证。
7、激光打印机初始使用期仍旧使用感光胶片,激光照射后的胶片要通过暗室技术用显影、定影的方法使图像最终显像,因此,这种技术叫湿式激光打印技术。
8、暗室技术中的显影、定影还存在人为操作问题,决定着胶片的显影质量。
9、打印、冲印设备连在一起,设备构造复杂,胶片行程较长,故障频出;受显影、定影液环节影响,图像质量保证还存在一定问题,且显影,定影液使用,容易污染环境。
FUJI_DRYPIX2000

版权所有.
DRYPIX2000操作指南
DRYPIX2000操作指南,第一版
部件编号:897NO643
DRYPIX2000操作指南(功能控制)
第一版
部件编号:897NO644
章节描述
第一章预防1
该章节详细介绍了在使用DRYPIX2000时应注意的事项.
第二章概述2
1.2安全性………………………………………1-3
1.3电磁相容性………………………………….1-6
1.4对DI胶片和富士医用干式成像仪DRYPIX2000操作和存放时的注意事项……………………………………………..1-10
1.5标识的贴放位置……………………………...1-12
1.1使用前的注意事项
4.6打印测试模式……………………………………………………………….4-14
4.6.1打印17步测试模式…………………………………………………4-14
4.6.2打印SMPTE测试模式………………………………………………4-15
4.7启动图片管理程序(QC)………………………………………………..4-17
如果设备没有对其它设备产生干扰现象,其完全取决于设备开启或关闭时的条件,使用者可使用以下步骤对设备进行维护修理。
5.4显示板上显示错误信息……………………………………………………..5-9
5.4.1读取错误信息………………………………………………………….5-9
5.4.2错误信息列表………………………………………………………...5-11
5.5在打印图片上显示白色或黑色条纹………………………………………5-12
6.5使用维修表…………………………………………………………………..6-9
医用数字胶片打印机操作手册

医用数字胶片打印机操作手册第一章开机与关机 (2)1.1 开机 (2)1.2 关机 (2)第二章打印机状态 (3)2.1 打印机状态 (3)2.2 打印机片槽状态 (4)第三章菜单功能 (5)3.1 主菜单 (5)3.2 打印任务管理 (6)3.3 打印通道 (7)3.4 工具 (8)3.4.1 胶片校准 (9)3.4.2 设置日期/时间 (11)3.4.3 设置语言 (12)3.4.4 片盒设置 (13)3.5 测试打印 (14)3.6 网络设置 (16)第一章开机与关机1.1 开机按启动打印机。
1.2 关机按进入<关机>页面。
●按选择“关机”“重新启动”。
●按确定执行。
●按退出<关机>页面。
第二章打印机状态2 1342.1 打印机状态2.2 打印机片槽状态第三章菜单功能3.1 主菜单在<状态>页面,按进入<主菜单>页面。
●按选择“打印任务管理”“打印通道”“工具”“测试打印”“网络设置”“关机”。
●按进入下一级菜单。
●按退出<主菜单>页面。
3.2 打印任务管理●按选择要操作的打印任务。
●按选择“删除”“删除所有”“修改尺寸”。
●按确定执行。
●按返回<主菜单>页面。
操作功能删除删除选择的打印任务。
删除所有删除所有打印任务。
修改尺寸修改选择的打印任务的打印尺寸。
按键,在当前使用的胶片尺寸间选择。
3.3 打印通道按选择打印通道。
名称说明Name 打印通道名称。
Channel Size 打印通道支持接收的打印尺寸。
Film Size 打印通道实际使用的胶片尺寸。
AE 打印通道特定支持的AE。
IP 打印通道特定支持的IP。
3.4 工具●按选择“胶片校准”“设置日期/时间”“语言”。
●按进入下一级菜单。
●按进入上一级菜单。
3.4.1 胶片校准选择要校准的片盒。
●按选择校正片盒。
●按进入下一级菜单。
●按进入上一级菜单。
进行校准。
●按校准。
X光胶片打印操作规程

X光胶片打印工作流程一、流程图
二、引用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第52号主席令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年第 23 号令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3年91号令
《职业病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劳动保障部2002年卫法监发【2002】108号文件
《国家职业诊断标准》GBZ1-234
《尘肺病诊断标准》 GBZ70-2009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188-2007
三、关键项描述:
1.准备:
1.1设备准备:检查打印机状况,对仪器进行校准。
2. 核对检查申请单
2.1. 核对检查申请单:核对受检者单位、姓名、性别、工种、年龄、工龄、检查体位。
3.选用所要求的胶片
3.1.根据检查申请单的要求选用合适的胶片以利于诊断。
4.打印
4.1打印中禁止操作打印机。
5.工作指标要求
5.1.提前预热打印机,并检查打印机中所存胶片尺寸。
5.2.选择打印的胶片尺寸与打印机中所存胶片尺寸一致。
起草人:。
数字影像打印技术~暗室技术影响照片质量的原因

一般认为,光化学反应的生成物与投入的光能量的多少成正比, 即在摄影时,参加反应的光亮区的物质量(密度)与曝光量成 正比。
互易律
当曝光量为定量时不论光强度和曝光时间如何变化,反应生成 物的量(密度)是一定的。
互易律失效:
当曝光时间过长或光强度过强时,光化学反应生成物与光能量 的多少不成正比。
光量子
反应物质 (卤化银)
电子能级
不同物质的质点活化所需光量子的能量不同 波长不同的光,光量子的能量也不同 光被物质吸收取决于:1、物质的性质
2、光能是否合适
物质被活化 光能被吸收
胶片核心物质卤化银的感光是X光量子激发溴离子 使其电子能量加大脱离溴离子
Br- + hu Ag+ + e
Br + e Ag
三、附加层
医用X线胶片的附加层,包括保护层、底层 及防光晕层(防反射层)。
(一)保护层 为防止质地柔软的乳剂层的机械损伤,在
其表面涂有一层粘性很强的明胶,予以保 护。
(二)底层(结合层)
为使乳剂层牢固地粘附在片基上,在片基 表面涂有一层粘性很强的胶体,以防止乳 剂层在加工时脱落。因片基表面有僧水性, 不易与亲水的乳剂层粘连。
2、避免各种光线照射
3、胶片放置
胶片的皱折、卷曲或乳剂表面,受强烈摩擦时乳剂膜 变形,大多是 过分压力所致,显影后成为人工伪影。
4、防有害气体
5、有效期内使用
医用X线胶片的感光测定及成像性能参量
感光测定是胶片接受曝光量与由此产生的 密度之间关系的测定方法。
一、X线胶片的感光测定 感光测定不仅可以了解胶片的感光特性,
二、片基
片基是乳剂层的支持体
(一)片基应具备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