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 教学设计
中国的能源安全教学设计 (2)

《中国的能源安全》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及解读以某种战略性矿产资源为例,分析其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整体作为一个案例,先在概述我国能源资源的分布和供需特点的基础上,认识我国战略资源安全现状等。
结合具体的能源阐述供需变化如何影响能源资源安全以及衍生的其他的安全。
最后在世界能源变化趋势的背景下重点介绍我国未来能源需求特点和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具体措施。
三、学情分析知识储备:已完成自然地理基础以及人口、城市、人类产业活动等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的学习,具备一定的学科能力水平。
可能存在困难与问题:学生欠缺一定的读图、析图能力和提取、加工信息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初步设想:基于学生的基础,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法和读图分析法,归纳总结出说明我国现在能源的特点及其对我国能源的安全的影响;石油供需、煤炭开发利用与我国能源安全的综合思维能力培养。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说明我国现在能源的特点及其对我国能源的安全的影响2、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发展及其对我国能源安全的影响教学难点石油供需、煤炭开发利用与我国能源安全五、教学目标区域认知:通过区域发展实例,认识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特点,说明在保障资源安全方面的措施。
综合思维:运用实际案例说明影响国家资源安全的因素和保障资源安全的途径及措施;说明石油能源供需、煤炭开发利用与我国的能源安全的关系。
人地协调观:结合区域资源特征,说明资源利用中对区域发展及环境的影响,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六、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案例探究法、读图分析法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活动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视频导入:《俄乌冲突视频》提问问题:它与我国能源安全有怎样的联系?该事件给我国的能源安全带来什么影响?认真观看,思考问题利用热点事件导入,提高学生对热点事件的地理敏感性和对地理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过渡战略能源资源的严重短缺会直接动摇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威胁国家安全。
新能源实践教学设计模板(3篇)

第1篇一、实践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新能源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及发展趋势。
(2)使学生了解新能源相关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3)使学生熟悉新能源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沟通与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新能源领域的兴趣,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精神,提高学生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严谨治学、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二、实践教学内容1. 新能源基础知识(1)新能源的概念、分类、特点及发展趋势。
(2)新能源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3)新能源政策法规及行业标准。
2. 新能源技术实践(1)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实践。
(2)风能发电技术实践。
(3)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实践。
(4)地热能发电技术实践。
(5)新能源汽车技术实践。
3. 新能源项目规划与设计(1)新能源项目可行性研究。
(2)新能源项目设计原则及方法。
(3)新能源项目方案设计。
4. 新能源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1)新能源项目建设流程及质量控制。
(2)新能源项目运营管理及维护。
(3)新能源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三、实践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新能源基本概念、技术原理及发展趋势。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新能源项目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
3. 实验法:学生在实验室进行新能源技术操作,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4. 模拟教学法:通过模拟新能源项目,让学生参与项目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
5.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新能源相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6.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新能源项目,了解新能源实际应用。
四、实践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学习态度、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
初中科学 能源教案

初中科学能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方式,认识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掌握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概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对能源问题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能源对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具备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能源的种类和特点(1)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
(2)不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等。
2. 能源利用与环境影响(1)能源利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排放、酸雨、雾霾等。
(2)能源利用对水资源的影响:水污染、水资源枯竭等。
3. 可持续发展与能源(1)可持续发展概念:满足当代人需求,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
(2)可持续发展与能源关系: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能源的种类和特点,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讨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2. 课堂讲解(1)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能源利用会对环境产生哪些影响吗?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能源利用会产生二氧化碳排放,导致全球变暖;煤炭、石油等能源开采会产生废水、废气,导致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核能利用可能产生核泄漏,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减少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呢?(2)可持续发展与能源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吗?请大家简要阐述一下自己的理解。
学生: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
教师:非常好。
那么,可持续发展与能源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可持续发展需要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等。
3. 实例分析教师:同学们,我们以我国为例,看看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六年级上册科学《各种各样的能源》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科学《各种各样的能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日常生活中常用能源的来源,知道能源的定义;2、能举例说明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能源。
同时可以说出太阳能是生活中可利用的一种清洁能源。
3、通过比较、分析对能源进行分类。
4、能分析出生活和生产中所需能量来源,能结合身边的环境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建议。
5、能与他人合作探究,形成集体意识,并在自学、思考、交流等活动中,提高自主思考、自主研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重点:指导学生掌握能源的定义以及能源的种类,可以说出太阳能是生活中可利用的一种清洁能源。
难点:引导学生能根据各种形式能源的本质特征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1、教师需要准备:PPT和视频资料、大号手电筒反光碗、铁丝、土豆片提前让学生准备好:课前搜集各种能源的资料、大号手电筒反光碗、铁丝、土豆片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教师:(播放提前录制好的学校附近马路上的视频)同学们,正式上课前我们先来看一个视频,一会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观看视频后回答看到的场景。
(学生会说到:上学的学生、奔走的人群、奔跑的汽车等)教师:同学们,我们每天吃过饭才有力气走路、上学,那使这些小轿车、公交车们跑起来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呢?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可能说到汽油、柴油等)教师:同学们很有生活经验,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各种各样的能源》这一课(教师板书)二、探索发现教师:(播放能源视频)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个视频,思考汽车能量来源于哪里、什么是能源、能源有哪些学生:观看视频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交流教师小结:自然界中能够产生、提供某种能量的物质或资源叫做能源。
太阳能、风能、水能、煤、石油、天然气等都是能源。
教师:同学们,这些能源在生活中具体有哪些用途呢学生:举例教师: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以外,还有哪些能源呢,课下让大家查阅相关资料了。
接下来把你查阅的资料和小组同学分享一下,并在小组内整理,准备一会和大家交流。
高中物理能源分类教案

高中物理能源分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能源的概念和种类;
2. 掌握能源的分类方法和特点;
3. 能够分析不同能源的优缺点和应用领域。
二、教学重点
1. 能源的概念和种类;
2. 能源的分类方法和特点。
三、教学难点
1. 能源分类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2. 能源的优缺点分析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通过展示不同形式的能源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讨论能源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习活动
(1)讲解能源的定义和种类,包括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等;
(2)介绍能源的分类方法,如根据能源来源、用途和清洁程度进行分类;
(3)深入讨论不同能源的特点和优缺点,以及在能源转换和利用中的应用领域;
(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一些具体的能源案例,并比较它们之间的优劣。
3. 拓展延伸
设计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调查、采访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能源资源的状况和利用情况。
4. 总结归纳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强调不同能源之间的联系和互补性,并引导学生思考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和挑战。
五、作业布置
完成一份关于能源分类和应用的调研报告,包括能源的种类、来源、优缺点和应用情况。
六、板书设计
能源分类:
1. 化石能源
2. 可再生能源
3. 清洁能源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能源的认识更加深入,能够理解不同能源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教师应及时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主动思考、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合实践新能源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新能源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新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应用,激发他们对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兴趣,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储备人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新能源的种类、特点、优缺点和应用领域。
- 掌握新能源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发展现状。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 激发学生对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兴趣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内容1. 新能源的种类:- 太阳能- 风能- 水能- 地热能- 生物质能- 潮汐能2. 新能源的基本原理:- 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 风力发电原理- 水力发电原理- 生物质能发电原理3. 新能源的应用领域:- 家庭用电- 工业生产- 交通出行- 乡村能源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图片:展示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环保问题的关注。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能源危机、减少环境污染。
(二)新课讲解1. 新能源的种类:- 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新能源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了解新能源的种类。
- 结合实际案例,讲解每种新能源的特点、优缺点和应用领域。
2. 新能源的基本原理:- 以太阳能光伏发电为例,讲解其工作原理和组成部分。
- 引导学生动手制作简易太阳能电池板,体验新能源技术的应用。
3. 新能源的应用领域:-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新能源在家庭、工业、交通等领域的应用。
- 引导学生讨论新能源技术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三)实践活动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你认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面临哪些挑战?- 如何推广新能源技术,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你对未来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有什么期待?2. 动手制作:引导学生动手制作简易新能源产品,如太阳能车、风力发电机等。
初中科学能源的分类教案

初中科学能源的分类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能源的分类,包括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新能源。
2. 掌握各种能源的特点和应用。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能源的习惯。
教学重点:1. 能源的分类。
2. 各种能源的特点和应用。
教学难点:1. 能源的分类和特点。
2.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能源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各种能源的图片,如煤炭、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等,让学生猜测这些能源属于哪一类。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猜测,教师总结并导入本节课的主题——能源的分类。
二、新课讲解(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新能源的定义和特点。
一次能源:可以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取并利用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太阳能等。
二次能源:需要通过人工加工转化的能源,如电能、沼气、氢能等。
新能源:近年来开发利用的新型能源,如核能、辐射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2. 教师举例说明各种能源的应用,如煤炭和石油在发电厂和交通工具中的应用,太阳能在家电和照明中的应用,核能在发电中的应用等。
3.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新能源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优势。
三、课堂互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根据自己的了解,举例说明生活中可以节能减排的措施。
2.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强调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5分钟)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2. 学生收集有关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资料,准备下一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了能源的分类、特点和应用,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能源的习惯。
在课堂互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和经验。
但在讲解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时间略显紧张,可以适当延长课堂时间,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新能源。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学设计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常见能源的种类,如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2)理解能源开发和利用中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包括能源转化、存储和传输。
(3)掌握能源开发和利用对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资料收集和分析,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研究,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能源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增强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2)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在能源领域应用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常见能源的特点和分类。
(2)能源开发和利用中的关键技术和原理。
(3)能源与环境、社会经济的关系。
2、教学难点(1)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技术。
(2)能源开发和利用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能源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为学生奠定知识基础。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能源开发和利用中的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和交流。
3、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如某地区的能源发展模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能源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
4、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能源的发展前景和挑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使用能源的场景,如照明、交通、取暖等,引发学生对能源的思考,提问:“我们每天都在使用能源,那么能源是从哪里来的?又是如何被利用的?”2、知识讲解(1)能源的分类介绍常见的能源分类方式,如按照来源分为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和新能源(核能、氢能、地热能等)。
(2)能源的开发讲解不同能源的开发方式,如化石能源的开采过程,可再生能源的收集和转化技术,新能源的研究和发展现状。
(3)能源的利用分析能源在不同领域的利用方式,如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居民生活等,重点介绍能源转化的原理和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源教学设计
一、能源
(一)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能源。
2.知道什么是一次能源、二次能源。
知道哪些能源是常规能源、哪些能源是新能源。
3.知道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性和主要出路。
(二)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每天要吃饭、喝水,用什么来煮饭、烧水呢?(煤,煤气,柴禾、天然气……)
教师:同学们说得都对,把生米做成熟饭,把生水烧开都需要能量。
煤、煤气、柴禾、天然气等等在燃烧时都能提供能量。
那么要开动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需要消耗什么呢?(汽油或者柴油)教师:对,汽油、柴油燃烧时也能提供能量。
同学们再想想,江河里的水流能不能提供能量呢?
学生:能。
山上采伐的木料放到江、河里能顺流而下,水流可以运送木料做功。
学生:水流还可推动水轮机做功,使磨转动,水轮机还能带动发电机转动发出电来。
……
教师:同样,流动的空气——风也有能量,风能推动风车做功。
像煤、天然气、汽油、水流、风等等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我们把它们都叫做能源。
人们的生活、生产、科研都离不开能源。
那么能源包括哪些种,我们应该怎样来开发和有效地利用它们呢?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2.进行新课
(1)什么叫能源?
板书:〈第十四章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第一节能源〉
教师:什么叫能源呢?
板书:〈像煤、石油、天然气、水流等等,凡是可以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都叫做能源。
〉
(2)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教师:同学们知道吗?汽油、柴油都是从石油提炼出来的。
那么煤、石油、天然气等等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从地下开采出来的。
地下的这些东西又是从哪里来的呢?煤、石油、天然气都是由古代的动物、植物经过长时间的地质变迁中形成的,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化石燃料。
板书:〈化石燃料、水能、风能、太阳能等等都是由自然界提供的能源叫做一次能源〉
教师:一次能源是自然界直接提供的能源。
教室里点灯,家里开收音机、电视机,工厂里开动机器都要用电能,电能是哪里来的呢?(电能是由发电厂供给的;电能可由电池提供;电能还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太阳能电池。
)
教师:同学们说得都对。
火电厂把煤、石油等化石燃料转化成电能;水电站把水流能转化成电能;干电池、蓄电池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电能是由化石燃料、水能、风能、太阳能等等自然界直接提供的能源转化而来的,所以叫做二次能源。
板书:〈由自然界提供的能源转化而来的能源是二次能源〉
(3)世界能源消耗量迅速增长
教师:现在我们大量使用二次能源——电能,但实际消耗的还是转化成电能的一次能源——目前我国主要还是消耗化石燃料。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近三、四十年以来,随着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人们的生活也渐趋现代化,使能量消耗的增长趋势十分明显,为了便于比较,我们把各种能源的消耗量都折合成燃烧值为2.93×107焦/千克的标准煤计算(看课本图14—1),在1950年是26亿吨,1987年就是110多亿吨,估计到2000年要超过200亿吨。
我们国家的能源消耗量也在迅速增加,1953年全国能源消耗仅为0.54亿吨标准煤,到1992年已达到10.89亿吨标准煤,增加了近20倍,预计到2000年将增加到14~17亿吨标准煤,几乎接近20世纪初全世界1年能源消耗的总量。
能源消耗的迅速增长,会不会引起“能源危机”呢?人类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煤和石油越采越少,人类可能要出现能源危机。
学生:人们可以寻找新的能源。
(4)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①从古到今,人类使用的能源都是由太阳能转化来的。
教师:同学们知道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古代生长的动、植物经过长时间的地质变迁而形成的,那么这些动、植物又是怎么能生长壮大的呢?植物生长靠太阳把各种养分进行光合作用变成植物生长的养料,动物生长靠吃植物或者其他的小动物,所以化石燃料从根本上来说,来源于太阳能。
那么水能和风能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学生:太阳照到地球上,使空气变热上升,冷空气就下降形成风。
学生:太阳照到江、河、湖、海的水面上,使水蒸发,蒸发的气上升到空中,在高空遇冷使变成雨雪降下来,降到高山上的雨和雪融化成的水从高处流下,形成水能。
②新能源的利用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化石燃料、水流能、风能等都来源于太阳光的辐射,即太阳能。
课本上的图14—2就画出了太阳能的转化情况。
太阳每秒钟要向周围空间辐射3.8×1026焦的能量,其中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能只有1.7×1017焦,但仍有大量的太阳能还没有被利用。
近年来发明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等对太阳能的直接利用还刚刚开始。
这里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此外自然界还存在大量的潮汐能和地热能,我国和有的国家已试验用潮汐能和地热能来发电,由于有些技术问题还没有解决,使造价过高,因此还没有被广泛采用。
另外本世纪初还发现了原子核能(原子能),原子能已经做为核潜艇、航空母舰和破冰船的核动力,也广泛地用于核电站。
板书:〈我们把化石燃料、水流能、风能等人类早就应用的能源
叫做常规能源〉
〈把核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新近才开始利用的能源叫做新能源〉
(5)解决能源问题的主要出路
教师: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人类解决能源问题的主要出路。
我国虽然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新油田也在不断被发现,但是我国人口众多,能耗巨大,节约常规能源的消耗,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仍是我国的一项重要任务。
同学们努力吧,为将来给祖国作出更多的贡献而努力学习吧。
3.总结(略)
4.布置作业
(1)阅读课本,思考以下问题:
①什么叫能源?②什么是一次能源?什么是二次能源?③哪些是常规能源?④哪些是新能源?
(2)把课本上图14—2所示的太阳能的转化情况用你自己的语言正确简练地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