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马克思PPT

合集下载

10.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共21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

10.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共21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

5.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 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8)
6.......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 个私敌。(8)
文本分析
理解句子含义:
一、抓关键词 二、找手法 三、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 四、总结作用情感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文本分析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姓名 日期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1)
写明具体时刻,说明作者对这个时间刻骨铭心,可见悲痛之深。 “最”是程度副词,突出了马克思在哲学界无与伦比的地位。
“停止思想”,运用了讳饰的修辞手法,是对马克思这一伟 大思想家逝世是所用的最恰当(含蓄婉转,易于人接受)的 语言,其中包含了作者的无限痛惜之情。
2.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 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1)
3.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2)
文本分析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4.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 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 暗中摸索。(4)
表达感想
今天的我们应该怎样学习马克思?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我们就 不会被任何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做出的牺牲;那时,我 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 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 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17岁时所作:《青年在选择职业 时的考虑》)

马克思主义-演讲--精彩版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演讲--精彩版PPT课件

织。
• 思想上层建筑是指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
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 学、美学、宗教、文化传媒等等。
2021/6/4
5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决定上层建筑 的发展变化;

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 质。
2021/6/4
6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状况的规律,必须正确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过程
中的利益关系,并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
济基础,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改
革。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在社会主义
条件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保护,从根本上说是为了
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所以要坚持中国特色社
2021/6/4
12
中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迫切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探索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上已迈出了重大步伐,但当 前在上层建筑中仍 存在不适合生产力发展 的环节和方面。如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办事效率低下等。如果不改革,这些 方面 就会不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需要,并进而 压抑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必须尽快采取 有力措施加快 进行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15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作用丌断地对上层建筑中丌适合经济基础和生产力的环节不方面进行改革并在十六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加快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的建议强调要通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改革我国上层建筑中那些丌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以进一步推劢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积极稳妥地推进上层建筑领域的改

新教材5-10-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标准课件-最新高一语文部编版(新版)必修下册

新教材5-10-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标准课件-最新高一语文部编版(新版)必修下册
这时距海伦离开房间还不到两分钟……
他的写字台上还放着《资本论》第三卷的第八次修改 稿……
恩格斯发表悼词
3月17日
在伦敦海持公墓举行了葬仪, 恩格斯代表全世界的无产阶 级向自己的导师表达了深切 的悼念,发表了这篇著名的 悼词。
简朴的葬礼 不朽的丰碑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 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历史上的哲学家总是千方百计地以各种各 样的方式解释世界,然而更重要的是改造 世界。
悼词的结构
在 沉痛的悼念 逝世情况(①)
时 地 情况 心情
马 (①~②) 克
巨大损失(②)
思 墓 前
巨大的贡献 (③~⑦)
影响
话 (⑧~⑨)
程度 不可估量、空白
总纲:革命实践和科学理论贡献
悼词的结构
马克思有敌人,但都不是他的私敌,而是整个无产阶级的大敌,许多和一个,对比鲜明,说明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不谋私利,是对他把毕生精力献给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崇高精
在 沉痛的悼念 神的热烈赞扬。
马克思和恩格斯给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是我们交友的楷模。 适用话题:“交友”“友谊”等 ”“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
全名: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1895) ➢ 德国思想家 ➢ 马克思的亲密战友 ➢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 ➢ 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 ➢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领袖 1844年恩格斯在巴黎会见马克思,从此 两人成为最亲密的战友,开始共同为无产 阶级解放事业而奋斗。之后的四十年时间 里,他们共同战斗,共同创造革命理论, 共拟《共产党宣言》,合作《资本论》。
思考题
怎样理解“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
这句话用形象的比喻说明 马克思对待驱逐、诽谤、 诅咒不屑一顾的态度,表 现出无畏气概和对政敌的 极大蔑视。

马克思和恩格斯ppt

马克思和恩格斯ppt
马克思与恩格斯
演讲:陈丽澍
亨利希·马克思
(1818-1883)是科学社 会主义的奠基人,国际无 产阶级的导师。卡尔·马 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 于德国特利尔城。他的父 亲是犹太人的律师,这对 于马克思丰富的思维、严 密的逻辑和雄辩的演说才 能影响很大。在马克思的 家里,有较为富裕的条件 和充满文化气氛的环境。
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 一书手稿
1848年4月,和马克思一起创 办了《新莱茵报》。 1850年前后,民主革命失败。 恩格斯和马克思被普鲁士政府 压迫。经济拮据,恩格斯决定 暂时回曼彻斯特纺织厂工作。 以便继续资助马克思,一待就 是20年。 1870年9月,恩格斯结束了二 十年的经商生活,从曼彻斯特 迁居伦敦,与马克思一起参加 国际工人协会的领导工作。 1876-1878年,他写了《反杜 林论》,这是一部深刻透彻的 每个有思想的人都能理解的科 学百科全书。
1884年5月,卧 病在床的恩格斯开 始整理并编辑《资 本论》第二卷。他 每天从上午十点到 下午五点向秘书口 授马克思的手稿, 晚上对口授的笔录 进行修改和加工。
1889年7月,在他的直 接领导和关怀下,各国 社会主义政党建立第二 国际,进一步团结和发 展了国际无产阶级的革 命力量,使社会主义运 动获得广阔的发展。
1895年8月5日,恩格 斯因患癌症逝世于伦 敦。 10日,在威斯 敏斯特桥的滑铁卢车 站大厅举行追悼会。 27日,遵照他的遗嘱, 他的骨灰被洒在伊斯 特勃恩海滨的大海中。
资料收集:郭睿 杜雪姣 董思斯
PPT制作:纪苏晓 侯雅晴
马克思的墓地
Friedrich Engels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1820.11.28~1895.8.5),德国 社会主义理论家及作家,马克思主 义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的亲密战 友,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领袖。 1820年11月28日出生于德国莱茵省 巴门市(今乌培塔尔市)一个纺织 厂主家庭。先祖是犹太人。少年时 就学于巴门市立学校,1834年转入 爱北斐特理科中学。1837年其父坚 持要他辍学经商。1年后到不来梅 一家商行供职 。1839年春,在该 派机关刊物《德意志电讯》发表 《乌培河谷来信》,揭露封建专制 制度和宗教虔诚主义的黑暗,倾注 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共44张PPT)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共44张PPT)
从革命实践、革命理论两个方面评价。 “不可估量”(无法估计和衡量),强调了马克思逝世的损失之大,同时也 赞扬了马克思主义对指导革命的伟大作用 “空白”说明了马克思逝世对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是不可补偿的损失。
巨大的贡献(3-7) 理思路——概括其“功”

科学家(3-5)

✓ 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 剩余价值规律
述其哀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 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1.因为这是在葬礼上讲话,需要向全世界公布逝世的准确时间。(文体)
2.交代具体时间,就强调了这是世界无产阶级应当永远不忘的时刻,表 明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整个世界都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这是一个令人万分 悲痛、永志不忘的时刻。(情感)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导入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卡尔马克思!
文体知识——悼词
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
悼念: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时间,地
开头 点,原因,身份和职务。

评价:概述死者生前的功绩及生者对

中间 其功绩的评价。
悼念:对死者的影响悼念及对参加悼
结尾 念仪式的人提出希望和要求。

✓ 许多领域独到发现

过渡(6)


马克思的科学观
讲 革命家(7)

创办革命刊物
创立第一国际
理论贡献 实践功绩
理思路——概括其“功”
历史规律(去伪存真) 剩余价值(豁然开朗) 其他发现 办报宣传 创立协会(自豪) 回扣第二段,明确第二段的总纲作用。(总分)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ppt优秀课件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ppt优秀课件
2、“下午两点三刻”:
3、“停止思想”不能换成“心脏停止跳动”:
用讳饰的修辞手法,是为了突出马克思的伟大,因为他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他的逝世,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失去了一个最睿智的、最重要的阶级头脑。
说明了马克思临终的姿态,表明这位无产阶级导师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流露出死者忘我工作精神的赞颂。
1、“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的深刻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用一个“将”字? 思格斯最后庄严宣告“他的英名和他的事业将永垂不朽”这句饱含深情和敬意的结语,虽是一般悼词结语,但绝不仅仅是形式的需要,它照应全文,总结全文,是由马克思的丰功伟绩中引申出来的必然结论,体现了作者的心声,也是亿万人民的心声。 这是充满信心的预见和憧憬--→当时,共产主义运动还刚刚兴起--→恩格斯一个“将”字,便说明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必将蓬勃发展。
不用“严重情况”,而用“空白”,因为前者语意含糊,而后者则说明了马克思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的地位是没有人可以取代的,这是对马克思最确切、最富概括性的评价。
“空白”“不久”分别从时间﹑空间上强调了损失“不可估量”。使用“不可估量”来做“损失”的定语,就突出了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欧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对于历史科学所造成的无可弥补的损失。从而高度赞扬了马克思的贡献之大。
“他的毕生使命”是两个“参加”所领起的短语。第7段第2句抓住两个“参加”,两个“意识到”, “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具体说明马克思作为一个职业革命家的奋斗目标和本质特征。这里用的“第一次”表明马克思所参加的革命实践同他的创造一样,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他的毕生的使命”是什么?
3、列举一系列报纸有什么作用?
‖写作特点‖
1.内容高度凝练、概括。
2.语言准确严密,处处关照呼应。

人教版语文必修2:第13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课件(共71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2:第13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课件(共71页)

即时小练:①以俄罗斯为假想敌的欧洲导弹防御系统邀请 俄罗斯__参__加____里斯本峰会,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了“鸿门宴”。
②山东省将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进一步加大 棚户区改造财政资金收入,并鼓励民间资本直接__参__与___棚户区 改造。
4.词语释义 (1)永垂不朽:_(姓__名__、__事__迹__、__精__神__等__)_永_远__流__传__,__不__磨__灭__。__
《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合著)、 作品 《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和
国家的起源》。
2.背景解读
卡尔·亨利希·马克思(1818—1883),德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 人。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中学毕 业后,先后入波恩大学、柏林大学研究法学、历史和哲学。大 学毕业后,就开始了他一生的政治活动。
(2)浅尝辄止: 略__微__尝__试__一__下__就__停__下__来__,__指_对 __知__识__、__问__题__等__不__做__深__入__研__究__。_
(3)豁然开朗: 一__下__子__出__现__开__阔__明__亮__的__境__界__。__也__形__容__一__下__子__领__悟__某__种__道__理_。 _ (4)得心应手:_心__里_怎__么__想__,__手__里__就__怎__么__做__,__形__容__运__用__自__如__。 (5)坚忍不拔:_(在__艰__苦__困__难__的__情__况__下__)_坚_持__而__不__动__摇__。 (6)繁芜丛杂:_形__容_内__容__、__文__字__或__种__类__繁__多__杂__乱__。___ (7)卓有成效:_成__绩_、__效__果__显__著__。______
(2)停止·停滞 辨析:两者都有“停下来”的意思。“停止”指不再进行。 “停滞”指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进行或发展。 即时小练:①如果真心希望改善两国关系,他就应该立即 _停__止___一切抹黑中国的言行,以实际行动为两国关系改善发展 做出努力。 ②日本、爱尔兰,在保持二三十年经济强劲增长后却陷入 __停__滞___,背后的共同原因是房地产泡沫破裂而演变为严重的金 融问题。

马原演讲ppt

马原演讲ppt

• 在警长孤身探险的同时,助手安东 却陷入了大量的调查中,他将从教 堂搜出的新鲜骨头根据DNA测试进 行个体识别,发现与目前已有的失 踪人口都对不上号。安东把目光转 向流动人口,发现在2003年曾有个 流浪者报警说他的朋友希姆失踪了, 但由于希姆是流浪者,警方也没有 在意。安东想方设法通过流浪汉取 得了希姆的一根毛发,通过鉴定, 果然与教堂中搜出的一部分骨头 DNA吻合。安东询问流浪汉希姆失 踪前的行踪,那人回忆了很久,想 起希姆失踪前不久很神秘地对他说, 自己找到一个好顾主,以后衣食无 忧了会介绍他一起去工作。但这只 能证明是有人骗走希姆然后将他杀 害,却找不到更有价值的东西。
• 安东所说的没错,他抽出的这个腿骨在 法医鉴定下,推测为离开人体两到三年, 绝不可能是教堂原有的骨头,但也不是 刚失踪的哈尔的。警方在取得了有关当 局的许可后,对教堂内所有的骨头进行 了全面搜查。四天内,警方共搜出了61 块新鲜的骨头,分别属于5名成年男子, 年龄在20—25岁之间,但通过DNA测试, 这些都与威里提供的哈尔刮胡刀上的皮 屑与毛发的DNA不符,但这些骨头离开 人体时间都不长,最短的才几天,最长 不超过5年。根据法医鉴定,安东甚至 推测这些骨头是5年内逐年取出的,一 年一个人,骨头被安放在人骨教堂内。
\(^o^)/~
2.整个故事中警长为避免引人怀疑,在小镇中传出骨魔再 世,鬼节献祭的谣言,并设计自导自演了一出密室伤人的好 戏,最后出现在警局办公桌上的白骨确实增强这个谣言的可 信度,使大部分的无知群众更坚信骨魔的存在,一定程度上 左右了办案人员的思维。警长正是抓住了意识的能动性,意 识能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意识离不开物质运动 及其客观规律的制约作用,深入的认识和遵从物质世界的客 观规律是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玲,巩甜甜,范华, 郭海鹏
一国胜利论
• 列宁根据帝国主义时代各资本主义 列强的实际情况,把马克思、恩格 斯关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 平衡的思想,概括为不平衡规律, 并据此得出了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 级革命绝不会在所有国家同时爆发 并取得胜利的结论。
• 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国 之间经济、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 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跃进式的迅速发展, 赶上或超过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必然引 起重新分割世界的帝国主义战争。战争使 帝国主义阵线分裂,力量削弱,从而造成 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 • 在这薄弱环节上,如果有的国家无产阶级 力量较强,觉悟程度较高,有无产阶级政 党的正确领导,国内阶级矛盾又极为尖锐, 那么无产阶级就可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发动 革命,并取得胜利。
马克思理论的意义
• 在这一思想理论指导下,俄国无产阶级及 其政党领导人民夺取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地胜利,开创了建设社会主义制度地人类 历史新纪元,极大的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 人民,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赢得独立自 由地斗争,引来了20世纪社会主义地胜利进 军。
列宁一国胜利论与马克思理论的联系
•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一国胜利论” 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同 时取得胜利的理论在新形势下的理论创新, 是符合逻辑思维发展规律的必然 ,是马克 思主义理论同一性质理论思维发展“轨迹” 上的“量”的扩展、超越、丰富和 发展的 范例。 是在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发展。
• 其理论要点有: • 第一,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 可以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 • 第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可以首先建立 无产阶级政权,逐步走向社会主义。 • 第三,俄国一国可以首先开始社会主义建设, 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超西方发 达国家。 • 理论创新: • 列宁地一国胜利理论,集中体现了求真务实, 与时俱进地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是在新地历 史背景下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发展,标志着马 克思主义发展地新阶段。列宁地这一重大理论 贡献,对落后国家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产生 了积极而深远地影响,至今仍是指导我们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地宝贵精神财富。
列宁胜利论的意义
• 列宁的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为俄国十月社 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做了理论准备。十月革 命的胜利及其后中国等一系列国家社会主 义革命的胜利,证明了一国胜利论的正确 性。
• 通过深入研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发 展规律,列宁揭示了垄断资本主义 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全面 论述了孕育社会主义革命的主客观 条件,创立了社会主义首先在一国 或数国胜利的理论,创造性地发展 了科学社会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