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神经节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副神经节瘤
神经组织来源肿瘤 源于神经鞘的肿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 及相应的恶性肿瘤; 源于神经节细胞的肿瘤:节细胞神经瘤及神 经母细胞瘤; 源于副神经节的肿瘤:副神经节瘤(嗜铬细 胞瘤、化学感受器瘤)和神经内分泌肿瘤;


副神经节瘤起源于胚胎发育时期的神经嵴细胞,在发育过 程中迁移到身体各处,聚集成群形成副神经节。 肿瘤根据起源不同分为两类:交感性副节瘤和副交感性副 节瘤。 副交感性副节瘤大部分发生在颅底与颈部,以颈动脉体瘤 和颈静脉球瘤常见,又称做化学感受器瘤,此类肿瘤一般 无嗜铬性; 交感神经副节瘤多见于腹部,其中发生在肾上腺髓质的称 为嗜铬细胞瘤,而把其他交感来源的称为肾上腺外副神经 节瘤,可以发生在颅底、颈部到前列腺、膀胱之间交感链 的任何部位。肾上腺髓质是一种特殊的副神经节,故一般也可将肾



起源于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的血管周细胞,理论上可发生 于全身各个部位,但四肢多见,其次为骨盆、头颈部。 少数位于纵隔、内脏、肠系膜和胸膜等。 中等大小,形态不规则,分叶状,境界清楚,CT平扫 呈等或略高密度,密度不均匀,坏死多见,肿瘤较大时 引起邻近骨质破坏。 MR信号不均匀,常见血管流空、坏死和出血,一般无 钙化。实质部分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或略高信 号。增强后进行性延迟强化,实质部分强化显著,与血 管类似。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与其他部位表现无差异。



CT表现: 多见于肾门水平主动脉旁区、Zukerkandle器、后纵隔脊 柱旁和头颈部,也可见于一些少见部位,如胆囊、膀胱、 子宫、十二指肠及精索等。 大多数副神经节瘤直径>3cm,形态较规则,圆形或类圆 形,边界清楚; 由于供血不均,瘤内容易坏死、出血、钙化和囊变; 富血供肿瘤,增强后强化显著,部分区域强化与血管强化 接近;有学者认为交感性副节瘤多存在增粗的供血动脉, 在部分瘤体内,能见到强化的肿瘤血管,呈早期、进行性 延迟强化。
上腺髓质发生的副节瘤称为嗜铬细胞瘤,发生在肾上腺外的副节瘤称 为异位嗜铬细胞瘤。



近25%的副交感副节瘤和50%的交感性副节瘤有家族遗传 性。 大多数副神经节瘤在30-50岁时发现,疾病的显露形式包 括偶然发现、肿块的占位效应和儿茶酚胺的过多分泌出现 相应的症状。 典型临床表现:头痛、心悸、潮汗、间歇性高血压。 不典型临床表现:高血糖、发热、体重减轻、心肌梗塞等。 较大的功能性副神经节瘤可无症状,因为大部分儿茶酚胺 在病灶内代谢。 无功能性副神经节瘤的临床症状不明显。
其他神经源性肿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神经鞘瘤:囊变常见,钙化、出血和坏死少见, 强化程度不如副神经节瘤; 神经纤维瘤:实性多见,囊变少,轻度强化; 节细胞神经瘤:不强化或轻度强化;
其他副血供肿瘤
巨淋巴结增生

无论囊变、钙化还是强化方式,两者都相似; 但是巨淋巴结增生多呈肾形,强化均匀,程度 不如副神经节瘤,且邻近可见滋养血管,且 T2WI呈中等度高信号,低于副神经节瘤。

不同于嗜铬细胞瘤10%的恶性率,其他副神经节 瘤(特别是腹部)有14-50%的恶性率; 良恶性难以鉴别,有时在病理组织学检查也难以 判断; 有学者认为目前副神经节瘤的良恶性主要通过是 否出现转移来判断;也有学者认为,当肿瘤呈恶 性增殖状态时,可突破包膜,累及周围血管及实 质性脏器,当与邻近组织界限模糊时可提示恶变。
孤立性纤维瘤


理论上可起源于全身各个部位的结缔组织中,胸腔占 68%( 胸膜、肺、纵隔及膈肌),盆腔16%,腹膜、内 脏及腹膜后占8%,头颈部、四肢及躯干少见。 增强扫描三种强化方式:轻度或无明显强化,多无坏死; 中等度强化,坏死少见;显著强化,超过100%,强化 多不均匀,坏死常见。
血管外皮细胞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