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坚持改革开放》教学设计教案设计(经典、值得收藏)

合集下载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坚持改革开放》教学设计教案设计(经典、值得收藏)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坚持改革开放》教学设计教案设计(经典、值得收藏)
6、党的十九大召开有什么重大意义?
学生分组讨论,并抢答能力。通过分组竞赛,培养团结互助友爱精神。
(三)授课过程
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三次革命?
①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②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
③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
2.掌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内容。
3.我国是如何作出改革开放抉择的?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结合课本阅读感悟和相关链接,以老师提出问题为主,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后,师生一同总结出答案。
旨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四)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知道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后所取得的成就。
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诵读
旨在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类能力
(五)课外拓展
课堂练习
多媒体出示选择题题目,学生进行抢答
加强师生互动,渲染课堂气氛
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促发展(促成改革开放的历史因素、改革开放的作用)
中国腾飞谱新篇(改革开放的成就、重要性、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有什么意义)
(6)作业
1.改革开放如何促进经济发展(作用)2.改革开放的成就
3.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课后完成
旨在巩固今天所学习的内容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坚持改革开放》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坚持改革开放》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坚持改革开放》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坚持改革开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的一课,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意义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成果。

教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以实例阐述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改革开放对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的积极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对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具体实例的了解相对较浅。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但对改革开放的深远意义和未来发展趋势的认识还不够清晰。

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对改革开放的误解或片面认识,需要通过课堂引导进行纠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意义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成果。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改革开放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意义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成果。

2.难点:引导学生认识改革开放对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的积极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改革开放的实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改革开放的影响。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改革开放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改革开放的意义。

4.情感教育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实例,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分析。

2.设计好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

3.准备PPT等教学辅助材料,以便进行课堂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化,让学生初步感受改革开放的成果。

2.呈现(10分钟)介绍改革开放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的来龙去脉。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坚持改革开放》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坚持改革开放》教案

第一课1:坚持改革开放教材简析本课时教学内容是第一课第一框,包含“改革开放促发展”“中国腾飞谱新篇”两目,帮助学生感受和认识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认同和拥护改革开放。

学情简析学生生活在富起来的当代中国,享受着美好的生活,但因为没有与过去生活条件的对比,对改革开放之于家庭、社会和国家带来的积极作用体会不深,缺乏理性的思考认识。

课标要求“课程目标”中要求“知道我国的基本国情”;“认识国情爱我中华”部分要求“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认同改革开放,强化坚持改革开放的信念;能力目标:能举例说明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提升审题和答题技能;知识目标:了解核心概念,知道改革开放的成果。

教学重点改革开放促进中国的发展和腾飞。

教学难点自主阅读教材,针对学案中的问题寻找和组织答案。

教学手段与方法多媒体;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问题教学法、讲授法。

教学环节导入介绍本人1990年工作时的情况:工资121.50元,买了一辆凤凰自行车,花费300元,每天在坑坑洼洼的石子路上,骑车半个多小时到和仁那个只有3个班的初中学校上班。

问:班上还有靠近和仁社区的同学?现在的路是什么状况?为什么会只有3个班?猜一猜我现在的工资是多少?等。

(利用教师自己的经历,与现在进行对比,激发兴趣,导入主题。

)新授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第4、7、11页,认识“改革开放”,回答问题:(1)我国什么时间、什么会议之后开始改革开放?(2)对外开放的基本途径是“引进来”“走出去”,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哪一个重要?(3)我国的改革开放什么时间结束?(4)教材介绍经济方面改革开放,其他方面也要改革开放吗?(5)改革与开放有什么联系?学生阅读教材回答,教师点拨。

(通过自主学习和教师点评,帮助学生认识核心概念。

)2.四十一年的实践证明,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阅读教材第3-8页内容,了解我国过去发展情况,简要说明坚持改革开放的意义。

《1.1坚持改革开放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1.1坚持改革开放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1.1坚持改革开放》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1.1坚持改革开放》是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第一课,主要讲述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例和实例让学生理解改革开放的意义和作用。

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理论知识,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常识和思维能力,对于一些社会现象和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他们对改革开放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教学,逐步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需要教师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的定义、意义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理解改革开放对于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的定义、意义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理解改革开放对于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作用。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改革开放的理论知识,以及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改革开放的实例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改革开放的氛围和意义。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改革开放实例,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的实际情况和作用。

3.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坚持改革开放》教学设计2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坚持改革开放》教学设计2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坚持改革开放》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坚持改革开放》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意义和成就,以及青少年如何对待改革开放。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生动的案例、图表和数据,展示了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变。

本课是九年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意义理解不深,对青少年如何对待改革开放还存在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意义和成就,知道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改革开放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意义和成就。

2.难点:青少年如何对待改革开放,如何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践行改革开放的精神。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案例教学:运用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的实际情况,增强学生的感知力。

3.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4.情感教育:通过讲述改革开放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案例、图表和数据等,以便在教学中进行展示和分析。

2.设计好提问问题和讨论话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准备好教学课件,以便进行课堂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述一个改革开放的生动案例,如农村改革、城市改革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1.1.坚持改革开放》教案教学设计(道德与法治)-1.坚持改革开放-初三上册道德与法治

《1.1.坚持改革开放》教案教学设计(道德与法治)-1.坚持改革开放-初三上册道德与法治
6.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
1.增强学生对改革开放的历史认知,提高其时空观念,使其能够理解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
2.通过分析改革开放的成就和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
《1.1.坚持改革开放》教案教学设计(道德与法治)-1.坚持改革开放-初三上册道德与法治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节课《1.1.坚持改革开放》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认识到我国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3.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使命感,使其能够积极拥护和支持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怀,使其能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有道德、有品质、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对象为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我国近现代史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改革开放的知识,对于改革开放的概念和意义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改革开放的深层次意义和影响,以及我国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3)跨学科学习:鼓励学生将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经济、政治、文化等,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和思考。
(4)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运用创新思维思考改革开放的未来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分析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和原因,使学生深刻理解改革开放对于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生动的事例和案例,引导学生认识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坚持改革开放(教学设计)秋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优质教学课件教学设计(部编版)

坚持改革开放(教学设计)秋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优质教学课件教学设计(部编版)

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1.1 坚持改革开放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感受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

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受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认同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自觉做改革开放的拥护者和支持者,理解改革开放的地位和伟大意义.➢感受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带来的喜悦,树立民族自信心及自豪感,自觉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拥护党的方针政策,树立国家主人翁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受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教学难点】➢感受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带来的喜悦,理解改革开放的地位和伟大意义。

【教学设计】【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28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

时间:5分钟1、促成改革开放的历史因素有哪些?2、改革开放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作用?3、改革开放的重要性?4、中国腾飞的表现?【新课学习】阅读教材P2页【运用你的经验】,回答问题。

引入新课。

☆想一想:为什么学校面貌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①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②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③国家大力普及义务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④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全社会对教育的大力支持。

发展1.促成改革开放的历史因素有哪些?➢观看图片故事,了解促成改革开放的历史因素。

归纳小结:(1)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封建统治的腐败等原因,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

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

(3)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观看视频,知道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坚持改革开放(教学设计)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精品课堂(部编版)

坚持改革开放(教学设计)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精品课堂(部编版)

九上1.1《坚持改革开放》教学设计
知识归纳总结5: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P8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有担当,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前途
设问: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拓展】
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②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③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和全球观念。

④积极宣传改革开放的政策,做改革开放的拥护者、参与者。

青年勇立时代潮头,积极有作为,弘扬改革开放精神,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在实际行动中践行青春作为。

板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作业
1.改革开放如何促进经济发展(作用)2.改革开放的成就
3.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课后完成
旨在巩固今天所学习的内容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本课难度一般,主要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取得的成就和作用。同学们通过讨论、分析,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有比较浓的学习气氛。课堂练习较少,以后可增加一些探究题,让同学们思考。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改革开放是怎样促发展的?
5.改革开放伟大成就?
6.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有何重要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掀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2)、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坚持改革开放》教学设计
学校
科目
设计者
教学对象
九年级学生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设计时间
课题(本学科组确定的研究主题)
《坚持改革开放》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本课下设两目,分别是“改革开放促发展”、“中国腾飞谱新篇”。第一目主要从中国时代变迁的角度,讲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第二目从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谈坚持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正确性,认同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三、学情分析(说明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特点等。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生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九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但是看问题容易片面化,表面化。例如学生能够理解改革开放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也能感受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人民生活产生的直接影响以及我国采取的相应的措施,并能把这些内容建立简单的联系。但是,很难认识到经济发展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这一长期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促发展(促成改革开放的历史因素、改革开放的作用)
中国腾飞谱新篇(改革开放的成就、重要性、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有什么意义)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诵读法、活动体验式教学
列举法、案例教学
研讨探究法、合作探究式教学
多媒体运用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1.教学重点:改革开放的作用
2.教学难点: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各个教学环节可以根据教情、学情需要进行调整。)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 过程与方法:能够辩证的分析说明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和挑战,能理性回应一些社会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理性对待中国发展进程中产生的问题,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播放视频
结合视频,思考: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检查预习
多媒体出示预习内容
1、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原因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怎样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飞跃?
3、我国是如何作出改革开放抉择的?
4、改革开放的作用是什么?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哪些伟大的成就?
6、党的十九大召开有什么重大意义?
学生分组讨论,并抢答出答案,并给予鼓励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分组竞赛,培养团结互助友爱精神。
(三)授课过程
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三次革命?
①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②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
③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
结合课本阅读感悟和相关链接,以老师提出问题为主,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后,师生一同总结出答案。
旨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四)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知道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后所取得的成就。
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诵读
旨在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类能力
(五)课外拓展
课堂练习
多媒体出示选择题题目,学生进行抢答
加强师生互动,渲染课堂气氛
2.掌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内容。
3.我国是如何作出改革开放抉择的?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