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无人机基础知识(飞行原理、系统组成、组装与调试)精选

合集下载

无人机运行手册基础知识与操作技巧

无人机运行手册基础知识与操作技巧

无人机运行手册基础知识与操作技巧
一、无人机基础知识
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是一种通过无线遥控或
预设程序实现飞行任务的飞行器。

无人机一般由机身、电机、螺旋桨、控制系统等部件组成。

在操作无人机之前,必须了解一些基础知识:
1. 了解无人机的各部件功能和组装方式。

2. 了解无人机的飞行原理和控制方法。

3. 掌握无人机的安全规范和飞行限制。

二、无人机操作技巧
1. 检查无人机和遥控器电量,确保充足。

2. 对无人机进行预飞检查,包括螺旋桨、电机、起落架等部件是否
正常。

3. 在空旷的场地进行试飞,确保无人机能正常起飞、悬停和降落。

4. 切勿在人员密集或禁飞区域飞行,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5. 根据天气条件选择合适的飞行时间和地点,避免风雨天气飞行。

6. 在飞行过程中保持关注无人机的状态,随时准备处理意外情况。

三、无人机应用领域
无人机在农业、航拍、勘测、应急救援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合理的操作和技巧,可以更好地发挥无人机的功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以上是关于无人机基础知识与操作技巧的介绍,希望对您在无人机操作过程中有所帮助。

在操作无人机时,务必注意安全,遵循相关规定,合理使用无人机,确保飞行任务顺利完成。

祝您飞行愉快!。

无人机系统组成原理

无人机系统组成原理

无人机系统组成原理无人机系统是由多个组成部分相互配合工作的复杂系统,主要包括无人机本体、地面控制站、通信链路和载荷等组成部分。

下面将从这四个方面详细介绍无人机系统的组成原理。

一、无人机本体无人机本体是无人机系统中最核心的部分,由无人机飞行器和相关的传感器、执行器以及导航与控制系统组成。

1. 无人机飞行器:无人机飞行器是无人机系统的实体,它负责完成各种任务,如侦查、监视、作战等。

无人机飞行器通常由机翼、机身、尾翼和动力装置等部分构成,根据任务需求可以设计为固定翼、旋翼或多旋翼等不同类型。

2. 传感器:传感器是无人机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感知周围环境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摄像头、红外线传感器、雷达等,它们可以提供无人机飞行器所需要的视觉、距离、速度等信息。

3. 执行器:执行器是无人机系统中的执行机构,它能够根据控制信号实现无人机的运动。

常见的执行器包括电机、舵机等,它们通过控制无人机飞行器的各个部分的运动,实现飞行器的姿态调整和动力输出等功能。

4. 导航与控制系统:导航与控制系统是无人机系统的大脑,它通过处理传感器信息和控制指令,实现对无人机飞行器的导航和控制。

导航与控制系统通常由惯性导航系统、GPS、计算机等组成,它们可以对无人机的位置、速度、姿态等进行准确的测量和计算,并输出相应的控制指令。

二、地面控制站地面控制站是无人机系统的指挥中心,负责对无人机的任务进行规划、指挥和监控。

地面控制站通常由地面控制设备和显示终端组成。

1. 地面控制设备:地面控制设备是地面控制站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通信设备、控制台、电脑等。

地面控制设备可以与无人机飞行器建立通信链路,实时获取无人机的状态信息,并发送控制指令。

2. 显示终端:显示终端是地面控制站中的显示设备,用于显示无人机飞行器的图像、数据和控制界面。

显示终端通常是一台电脑或显示屏,通过地面控制设备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显示。

三、通信链路通信链路是无人机系统中起连接无人机飞行器和地面控制站之间的桥梁作用,它负责实现双方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指令控制。

无人机基础知识(飞行原理、系统组成、组装与调试)

无人机基础知识(飞行原理、系统组成、组装与调试)

近年来无人机的应用逐渐广泛,不少爱好者想集中学习无人机的知识,本文从最基本的飞行原理、无人机系统组成、组装与调试等方面着手,集中讲述了无人机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飞行原理本章介绍一些基本物理观念,在此只能点到为止,如果你在学校已上过了或没兴趣学,请跳过这一章直接往下看。

第一节速度与加速度速度即物体移动的快慢及方向,我们常用的单位是每秒多少公尺﹝公尺/秒﹞ 0加速度即速度的改变率,我们常用的单位是﹝公尺/秒/秒﹞,如果加速度是负数,则代表减速。

第二节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第一定律:除非受到外来的作用力,否则物体的速度(v)会保持不变。

没有受力即所有外力合力为零,当飞机在天上保持等速直线飞行时,这时飞机所受的合力为零,与一般人想象不同的是,当飞机降落保持相同下沉率下降,这时升力与重力的合力仍是零,升力并未减少,否则飞机会越掉越快。

第二定律:某质量为m的物体的动量(p = mv)变化率是正比于外加力 F 并且发生在力的方向上。

此即着名的F=ma 公式,当物体受一个外力后,即在外力的方向产生一个加速度,飞机起飞滑行时引擎推力大于阻力,于是产生向前的加速度,速度越来越快阻力也越来越大,迟早引擎推力会等于阻力,于是加速度为零,速度不再增加,当然飞机此时早已飞在天空了。

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数值相等且方向相反。

你踢门一脚,你的脚也会痛,因为门也对你施了一个相同大小的力第三节力的平衡作用于飞机的力要刚好平衡,如果不平衡就是合力不为零,依牛顿第二定律就会产生加速度,为了分析方便我们把力分为X、Y、Z三个轴力的平衡及绕X、Y、Z三个轴弯矩的平衡。

轴力不平衡则会在合力的方向产生加速度,飞行中的飞机受的力可分为升力、重力、阻力、推力﹝如图1-1﹞,升力由机翼提供,推力由引擎提供,重力由地心引力产生,阻力由空气产生,我们可以把力分解为两个方向的力,称x 及y 方向﹝当然还有一个z方向,但对飞机不是很重要,除非是在转弯中﹞,飞机等速直线飞行时x方向阻力与推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故x方向合力为零,飞机速度不变,y方向升力与重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故y方向合力亦为零,飞机不升降,所以会保持等速直线飞行。

无人机飞行原理、系统组成、组装与调试技术

无人机飞行原理、系统组成、组装与调试技术

近年來無人機的應用逐漸廣泛,不少愛好者想集中學習無人機的知識,本文從最基本的飛行原理、無人機系統組成、組裝與調試等方面著手,集中講述了無人機的基本知識。

第一章飛行原理本章介紹一些基本物理觀念,在此只能點到為止,如果你在學校已上過了或沒興趣學,請跳過這一章直接往下看。

第一節速度與加速度速度即物體移動的快慢及方向,我們常用的單位是每秒多少公尺﹝公尺/秒﹞ 0加速度即速度的改變率,我們常用的單位是﹝公尺/秒/秒﹞,如果加速度是負數,則代表減速。

第二節牛頓三大運動定律第一定律:除非受到外來的作用力,否則物體的速度(v)會保持不變。

沒有受力即所有外力合力為零,當飛機在天上保持等速直線飛行時,這時飛機所受的合力為零,與一般人想像不同的是,當飛機降落保持相同下沉率下降,這時升力與重力的合力仍是零,升力並未減少,否則飛機會越掉越快。

第二定律:某品質為m的物體的動量(p = mv)變化率是正比於外加力 F 並且發生在力的方向上。

此即著名的F=ma 公式,當物體受一個外力後,即在外力的方向產生一個加速度,飛機起飛滑行時引擎推力大於阻力,於是產生向前的加速度,速度越來越快阻力也越來越大,遲早引擎推力會等於阻力,於是加速度為零,速度不再增加,當然飛機此時早已飛在天空了。

第三定律: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是數值相等且方向相反。

你踢門一腳,你的腳也會痛,因為門也對你施了一個相同大小的力第三節力的平衡作用於飛機的力要剛好平衡,如果不平衡就是合力不為零,依牛頓第二定律就會產生加速度,為了分析方便我們把力分為X、Y、Z三個軸力的平衡及繞X、Y、Z三個軸彎矩的平衡。

軸力不平衡則會在合力的方向產生加速度,飛行中的飛機受的力可分為升力、重力、阻力、推力﹝如圖1-1﹞,升力由機翼提供,推力由引擎提供,重力由地心引力產生,阻力由空氣產生,我們可以把力分解為兩個方向的力,稱x 及y 方向﹝當然還有一個z方向,但對飛機不是很重要,除非是在轉彎中﹞,飛機等速直線飛行時x方向阻力與推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故x方向合力為零,飛機速度不變,y方向升力與重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故y方向合力亦為零,飛機不升降,所以會保持等速直線飛行。

无人机的飞行原理

无人机的飞行原理

无人机的飞行原理
无人机是一种无人操控的飞行器,其飞行原理主要基于机电一体化技术、自主导航系统和遥控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

具体来说,无人机的飞行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气动力学原理:无人机通过在空气中产生升力来实现飞行。

其翼型设计、机身形状、机翼和螺旋桨等外形结构都是根据气动力学原理进行设计的。

例如,机翼的弧度和前缘后缘的角度会影响机翼的升力和阻力,而螺旋桨的旋转则产生推力和升力。

2. 控制系统:无人机的控制系统包括飞行控制系统和导航控制系统。

飞行控制系统能够控制机翼、螺旋桨和尾翼等部件的运动,实现俯仰、横滚、偏航等飞行动作。

导航控制系统则可根据预设的飞行路线和飞行高度进行自主导航,保证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无人机飞行的重要保障。

无人机的传感器包括GPS、陀螺仪、加速度计、气压计等多种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无人机的姿态、位置、高度和速度等参数信息,确保无人机飞行的精准性和稳定性。

4. 能源系统:无人机需要通过能源系统提供足够的能量来驱动机翼、螺旋桨和电子系统等部件的运动。

能源系统包括电池、燃油发动机等多种形式,不同类型的无人机应用场景和需求不同,能源系统也会有所不同。

总之,无人机的飞行原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
技术支持和综合优化,才能实现无人机的高效、稳定和安全的飞行。

无人机培训材料

无人机培训材料

无人机培训材料一、无人机基础知识1. 什么是无人机?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简称UAV)是指可以在无人的情况下完成各种任务的飞行器,通常由机身、动力系统、航电系统、导航系统、通信系统和载荷系统等部分组成。

2. 无人机的分类按用途分类:军用无人机、民用无人机、消费级无人机等。

按机翼形式分类:固定翼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等。

按飞行方式分类:自主飞行无人机、遥控无人机等。

3. 无人机的应用领域军事侦察、安防监控、农业植保、航拍摄影、物流运输等。

二、无人机的组成部分1. 机身无人机的主要结构部分,包括机翼、机身框架、起落架等。

2. 动力系统无人机的动力来源,包括电动、燃油等。

3. 航电系统控制无人机飞行和导航的关键部分,包括飞控系统、电调、遥控器等。

4. 导航系统协助无人机定位和导航,包括GPS、罗盘等。

5. 通信系统无人机与地面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设备,用于传输指令和传输数据等。

6. 载荷系统无人机的附加设备,可根据需求搭载相机、传感器等用于特定任务。

三、无人机操控技术1. 遥控器通过遥控器来对无人机进行飞行控制,了解遥控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 飞行姿态掌握无人机的飞行姿态,包括悬停、升降、前进、后退、左右飞行等。

3. 航点飞行学会设定无人机的航点,实现无人机的自主飞行。

4. 遥测与遥感了解遥测与遥感技术,掌握无人机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方法。

四、无人机安全与法规1. 飞行安全保证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的安全,包括防止碰撞、风险识别等。

2. 隐私保护遵守隐私保护法律法规,不侵犯他人隐私。

3. 空域管理与限制了解无人机飞行的空域管理和受限区域,遵守相关规定。

4. 无人机注册根据法规要求,将无人机进行注册登记。

五、无人机维护与故障排除1. 日常维护保养无人机,包括清洁、电池充放电、螺旋桨更换等。

2. 故障排除当出现故障时,学会诊断问题并进行修复。

六、无人机操作技巧1. 空中拍摄技巧学习无人机的空中拍摄技巧,包括拍摄角度、光线控制等。

无人机科普小知识

无人机科普小知识

一、无人机的基本原理无人机由机身、发动机、控制系统和载荷系统组成。

其中,机身是无人机的主体结构,发动机提供动力,控制系统控制无人机的运动,载荷系统用于携带各种设备和传感器。

无人机的控制系统主要由飞控系统、遥控器和GPS系统组成。

飞控系统是无人机的大脑,它可以控制飞机的姿态、飞行高度和飞行速度等参数。

遥控器是操作无人机的工具,通过遥控器可以控制无人机的飞行、拍照和录像等功能。

GPS系统则可以定位无人机的位置和飞行轨迹,以确保无人机飞行的精度和安全性。

二、无人机的种类根据无人机的不同用途和设计,无人机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按照尺寸分类,无人机可以分为微型无人机、小型无人机、中型无人机和大型无人机。

按照设计分类,无人机可以分为固定翼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和混合式无人机。

不同类型的无人机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固定翼无人机是最早出现的无人机之一,它的外形类似于传统的飞机。

固定翼无人机适用于长时间、长距离的飞行任务,例如侦察、搜救和物流配送等。

多旋翼无人机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无人机之一,它的外形类似于四旋翼、六旋翼或八旋翼。

多旋翼无人机具有垂直起降和悬停能力,可以在狭小的空间中灵活飞行,适用于拍摄、检查和测绘等任务。

混合式无人机则是结合了固定翼和多旋翼的优点,可以在空中进行垂直起降和水平飞行,适用于军事、安保、灾害救援等复杂环境下的任务。

除此之外,还有水下无人机、地面无人机、航天无人机等多种类型的无人机,可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三、无人机的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已经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下面我们介绍一些典型的应用场景。

1、农业监测:无人机可以通过搭载多种传感器,如红外传感器和光学传感器等,监测农田的植被生长状况和土壤水分状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2、建筑检查:无人机可以在建筑物外部进行检查,包括检查外部结构、雨水管道、通风管道等,减少了人工检查的风险和成本。

3、环境监测:无人机可以搭载各种传感器,如气象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等,监测空气质量、水质和气象等情况。

无人机的基本构成与作用原理

无人机的基本构成与作用原理

无人机的基本构成与作用原理无人机最早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直至近几年有厂商逐步把军用无人机技术转移至电子消费品的生产之上,制成定价较平、操作较易的无人机,使无人机在消费者市场大热起来。

今次中环通航便为大家讲解无人机的运作结构及飞行原理。

一、无人机分类:按照动力系统分类:电动无人机、油动无人机、混合动力无人机等。

按照操控方式分类:遥控无人机(如消费级航拍无人机)、自主无人机(具备一定自主导航能力的无人机)。

按结构形式分类:固定翼无人机、旋翼无人机(如四旋翼、六旋翼、八旋翼等多轴无人机)、复合翼无人机等。

二、飞行原理:固定翼无人机主要依靠空气动力学原理产生升力飞行;旋翼无人机则是通过多组电机驱动旋翼旋转产生向上的升力来实现悬停和飞行。

三、无人机的基本构成。

1、螺旋桨无人机产生推力的主要部件,常见的多旋翼无人机一般搭配4个螺旋桨,两个顺时针旋转,两个逆时针旋转。

正桨:俯视逆时针旋转(CCW)反桨:俯视顺时针旋转(CW)2、电机俗称马达,能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带动螺旋桨旋转,从而产生推力。

在微型无人机当中使用的动力电机可以分为两类:有刷电动机和无刷电动机。

3、电子调速器不仅可以调节电机转速,也可以为遥控接收器上其他通道的舵机供电,还能将电池提供的直流电转换为可直接驱动电机的三相交流电。

对于它们在多旋翼无人机中的连接,一般情况如下:(1)电调的输入线与电池连接;(2)电调的输出线(有刷两根、无刷三根)与电机连接;(3)电调的信号线与遥控器接收机连接。

4、动力电源为多旋翼无人机提供能量,直接关系到无人机的悬停时长、最大负载重量和飞行距离等重要指标。

通常采用化学电池来作为电动无人机的动力电源,主要包括:镍氢电池,镍铬电池,锂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

5、主控单元飞行控制系统的核心,通过它将IMU、GPS指南针、舵机和遥控接收机等设备接入飞行控制系统从而实现飞行器自主飞行功能。

除了辅助飞行控制以外,某些主控器还具备记录飞行数据的黑匣子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无人机的应用逐渐广泛,不少爱好者想集中学习无人机的知识,本文从最基本的飞行原理、无人机系统组成、组装与调试等方面着手,集中讲述了无人机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飞行原理本章介绍一些基本物理观念,在此只能点到为止,如果你在学校已上过了或没兴趣学,请跳过这一章直接往下看。

第一节速度与加速度速度即物体移动的快慢及方向,我们常用的单位是每秒多少公尺﹝公尺/秒﹞ 0加速度即速度的改变率,我们常用的单位是﹝公尺/秒/秒﹞,如果加速度是负数,则代表减速。

第二节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第一定律:除非受到外来的作用力,否则物体的速度(v)会保持不变。

没有受力即所有外力合力为零,当飞机在天上保持等速直线飞行时,这时飞机所受的合力为零,与一般人想象不同的是,当飞机降落保持相同下沉率下降,这时升力与重力的合力仍是零,升力并未减少,否则飞机会越掉越快。

第二定律:某质量为m的物体的动量(p = mv)变化率是正比于外加力 F 并且发生在力的方向上。

此即着名的F=ma 公式,当物体受一个外力后,即在外力的方向产生一个加速度,飞机起飞滑行时引擎推力大于阻力,于是产生向前的加速度,速度越来越快阻力也越来越大,迟早引擎推力会等于阻力,于是加速度为零,速度不再增加,当然飞机此时早已飞在天空了。

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数值相等且方向相反。

你踢门一脚,你的脚也会痛,因为门也对你施了一个相同大小的力第三节力的平衡作用于飞机的力要刚好平衡,如果不平衡就是合力不为零,依牛顿第二定律就会产生加速度,为了分析方便我们把力分为X、Y、Z三个轴力的平衡及绕X、Y、Z三个轴弯矩的平衡。

轴力不平衡则会在合力的方向产生加速度,飞行中的飞机受的力可分为升力、重力、阻力、推力﹝如图1-1﹞,升力由机翼提供,推力由引擎提供,重力由地心引力产生,阻力由空气产生,我们可以把力分解为两个方向的力,称x 及y 方向﹝当然还有一个z方向,但对飞机不是很重要,除非是在转弯中﹞,飞机等速直线飞行时x方向阻力与推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故x方向合力为零,飞机速度不变,y方向升力与重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故y方向合力亦为零,飞机不升降,所以会保持等速直线飞行。

弯矩不平衡则会产生旋转加速度,在飞机来说,X轴弯矩不平衡飞机会滚转,Y轴弯矩不平衡飞机会偏航、Z轴弯矩不平衡飞机会俯仰﹝如图1-2﹞。

第四节伯努利定律伯努利定律是空气动力最重要的公式,简单的说流体的速度越大,静压力越小,速度越小,静压力越大,这里说的流体一般是指空气或水,在这里当然是指空气,设法使机翼上部空气流速较快,静压力则较小,机翼下部空气流速较慢,静压力较大,两边互相较力﹝如图1-3﹞,于是机翼就被往上推去,然后飞机就飞起来,以前的理论认为两个相邻的空气质点同时由机翼的前端往后走,一个流经机翼的上缘,另一个流经机翼的下缘,两个质点应在机翼的后端相会合﹝如图1-4﹞,经过仔细的计算后发觉如依上述理论,上缘的流速不够大,机翼应该无法产生那幺大的升力,现在经风洞实验已证实,两个相邻空气的质点流经机翼上缘的质点会比流经机翼的下缘质点先到达后缘﹝如图1-5﹞。

我曾经在杂志上看过某位作者说飞机产生升力是因为机翼有攻角,当气流通过时机翼的上缘产生”真空”,于是机翼被真空吸上去﹝如图1-6﹞,他的真空还真听话,只把飞机往上吸,为什幺不会把机翼往后吸,把你吸的动都不能动,还有另一个常听到的错误理论有时叫做子弹理论,这理论认为空气的质点如同子弹一般打在机翼下缘,将动量传给机翼,这动量分成一个往上的分量于是产生升力,另一个分量往后于是产生阻力﹝如图1-7﹞,可是克拉克Y翼及内凹翼在攻角零度时也有升力,而照这子弹理论该二种翼型没有攻角时只有上面”挨子弹”,应该产生向下的力才对啊,所以机翼不是风筝当然上缘也没有所谓真空。

伯努利定律在日常生活上也常常应用,最常见的可能是喷雾杀虫剂了﹝如图1-8﹞,当压缩空气朝A点喷去,A点附近的空气速度增大静压力减小,B点的大气压力就把液体压到出口,刚好被压缩空气喷出成雾状,读者可以在家里用杯子跟吸管来试验,压缩空气就靠你的肺了,表演时吸管不要成90度,倾斜一点点,以免空气直接吹进管内造成皮托管效应,效果会更好。

第二章飞行操作:模拟—电动----油动一、什么叫航空模型在国际航联制定的竞赛规则里明确规定“航空模型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有尺寸限制的,带有或不带有发动机的,不能载人的航空器,就叫航空模型。

其技术要求是:最大飞行重量同燃料在内为五千克;最大升力面积一百五十平方分米;最大的翼载荷100克/平方分米;活塞式发动机最大工作容积10亳升。

1、什么叫飞机模型一般认为不能飞行的,以某种飞机的实际尺寸按一定比例制作的模型叫飞机模型。

2、什么叫模型飞机一般称能在空中飞行的模型为模型飞机,叫航空模型。

二、模型飞机的组成模型飞机一般与载人的飞机一样,主要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和发动机五部分组成。

1、机翼———是模型飞机在飞行时产生升力的装置,并能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横侧安定。

2、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部分。

水平尾翼可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俯仰安定,垂直尾翼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方向安定。

水平尾翼上的升降舵能控制模型飞机的升降,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可控制模型飞机的飞行方向。

3、机身———将模型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的主干部分叫机身。

同时机身内可以装载必要的控制机件,设备和燃料等。

4、起落架———供模型飞机起飞、着陆和停放的装置。

前部一个起落架,后面两面三个起落架叫前三点式;前部两面三个起落架,后面一个起落架叫后三点式。

5、发动机———它是模型飞机产生飞行动力的装置。

模型飞机常用的动装置有:橡筋束、活塞式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电动机。

三、航空模型技术常用术语1、翼展——机翼(尾翼)左右翼尖间的直线距离。

(穿过机身部分也计算在内)。

2、机身全长——模型飞机最前端到最末端的直线距离。

3、重心——模型飞机各部分重力的合力作用点称为重心。

4、尾心臂——由重心到水平尾翼前缘四分之一弦长处的距离。

5、翼型——机翼或尾翼的横剖面形状。

6、前缘——翼型的最前端。

7、后缘——翼型的最后端。

8、翼弦——前后缘之间的连线。

9、展弦比——翼展与平均翼弦长度的比值。

展弦比大说明机翼狭长。

练习飞行的要素与原则分析玩模型飞机和玩模型大脚车完全是两种不同的运动,模友们千万别想当然,买来了就上天,否则就只能看着飞机的残骸落泪了。

在开展模型飞机运动前,最需要有一套合理、简单的教程来指导你学会为什么这么飞和怎么样飞,让你更快更安全的把爱机送上蓝天。

开篇还是先把基础飞行练习的要素与原则强调一下,这与你能否成功的掌握飞行技能有直接的关系。

第一:飞行练习的要素掌握飞行技巧,需要以掌握最基本的要素为基础,不断的练习,最终实现自己对飞机启动、助跑、起飞、航线和降落等环节的控制,达到这种境界,模型界称之为“单飞”。

单飞的要素有以下几点:1、一架精心调整的遥控上单翼教练机(飞机的调整我们在专门的板块里详细说明)2、理解各种操纵对飞机控制的作用3、飞机起飞4、学会直线飞行与航线控制5、学会转弯飞行与转弯控制6、地面参照物对航线的辅助7、航线高度的控制8、降落过程控制9、降落第二:飞行练习的原则本教程里的“飞行技巧”都是通过对有经验的模型玩家的观察和与他们交谈后的总结浓缩成为“飞行方法”,旨在把各种飞行动作拆解成简单的、程序化的指令,需要大家认真的理解与实践。

初级飞行练习的原则:1、理解各飞行动作的原理,再进行动作演练2、主动控制飞机,不要让飞机来控制你“被动的去控制”,把精力投在如何控制飞机上3、拆解了的动作分开练习,熟练后,再程序化的组合练习4、真正飞行前,最好应用飞行模拟器模拟飞行,减少事故发生,加速训练进度5、真实飞行的时候,需要有经验的模型玩家在场,如出现紧急情况(飞机失控等事件),请将飞机控制权交给他们。

模型教练飞机结构详细讲解飞机草图模型教练机的基本组成这一节我们来了解一下模型教练机的基本组成。

上单翼模型教练机主要由机翼、机身、起落架、尾翼及相应的转动舵面组成。

各舵面又有副翼、襟翼、方向舵、升降舵之分,每种舵面各施其能,为飞机的各种飞行动作提供相应的偏转力请大家看下图示,以便更清楚的了解模型教练飞机各部分的结构及组成。

下面介绍一下各个舵面为飞机提供什么样的偏转力,这种偏转力能让飞机飞出什么动作。

副翼:副翼的功能主要是产生机身轴向上的偏转力矩,让飞机绕机身纵轴滚转(相关图示详见下节)襟翼:襟翼是作为飞机机翼上的一个升力辅助舵面而存在的,主要是通过偏转,为机翼提供持续的升力补偿,因只出现在较高级的仿真模型飞机中,所以这里不做详述,在飞行技巧中会稍微提及襟翼的使用方法。

方向舵:方向舵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飞机纵轴的转向力矩,使飞机绕纵轴左右偏转,达到转弯到目的。

升降舵升降舵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飞机横轴的转向力矩,是飞机绕横轴上下俯仰偏转,达到升降的目的。

各舵面的结构与功用已经为大家介绍完毕,下面的几节,我们分别针对各舵面的偏转力特点,详述其作用副翼在模型飞机中的作用副翼要实现飞机的纵轴滚转,就必须用到副翼通过副翼的偏转,飞机就可以在机身纵轴上滚转,滚转速度与副翼偏转角度成正比。

副翼的偏转对于飞机姿态的影响是这样的,副翼舵面偏转后,飞机以纵轴为轴心偏转,偏转方向和偏转力矩方向一致,在飞机偏转到一定角度时,松开遥控器副翼通道摇杆,飞机就会保持这种偏转角度继续飞行下去,如图所示:如果需要让飞机重新恢复水平状态,需要反方向偏转副翼舵面,让飞机回正与副翼偏转相关的飞行动作有:1、副翼转弯2、横滚3、筒滚4、倒飞要做出这些动作,需要其他的动作复合起来才能完成,相应动作。

升降舵在模型飞机中的作用升降舵要实现飞机的俯仰、爬升与下降,就必须用到升降舵通过升降舵的偏转,飞机就可以在机身横轴上转动,俯仰角度与升降舵偏转角度成正比。

升降舵的偏转对于飞机姿态的影响是这样的,升降舵舵面偏转后,飞机绕横轴转动,偏转方向和偏转力矩方向一致,飞机爬升时称之为抬头力矩,飞机俯冲时,称之为低头力矩,在飞机俯仰到一定角度时,松开遥控器升降舵通道摇杆,飞机就会保持这种偏转角度飞行,但是因为机翼的升力作用,在没有了抬头或低头力矩的情况下,机翼的升力,会自动把飞机的姿态修正成为平飞状态,修正速度和飞机的整体设计有关,这里不详述,如图所示:如果需要让飞机快速恢复水平状态,需要反方向偏转升降舵舵面,让飞机回正与升降舵偏转相关的飞行动作有:1、副翼转弯2、正/负筋斗3、筒滚4、倒飞5、8字横滚6、失速螺旋等等升降舵在飞机飞行中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很多动作的完成都需要升降舵的支持,配合其他舵面的偏转,你也可以做出很多精彩的模型动作。

方向舵在模型飞机中的作用方向舵要实现飞机的转向,方向舵的偏转就可以满足需求通过方向舵的偏转,飞机就可以在机身竖轴上转动,转弯速度与方向舵偏转角度成正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