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十篇100字成语故事

合集下载

成语故事大全100篇100字

成语故事大全100篇100字

成语故事大全100篇100字成语故事大全100篇100字一、鹤立鸡群古代有一只孤傲的鹤,它不愿意和小伙伴一起玩耍、捉追,总是一把独立于众鸟之间。

有一天,鹤爱美地扬起了羽毛,在众鸟面前展示自己的美丽,引起了众鸟的倾慕和羡慕。

从此,这只孤傲的鹤就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鹤立鸡群。

二、鼠目寸光有一只鼠,它觉得自己特别聪明,认为凭借着自己的小巧灵活,就可以轻易地穿过所有的陷阱。

于是,它毫不犹豫地冲过去,不想却被陷阱夹得粉身碎骨。

这就是因为它过于自大,眼光短浅,只能看到眼前的一点点,而无法看到更远的未来,因而导致鼠目寸光。

三、锦上添花从前,有一位家境富裕的公主,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有一天,她从窗户看到一位英俊的画家正在为她的父亲画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于是她想到了一件事情,就是在这幅画上添加花朵,让画更加美丽。

于是,她用了自己的手帕,绣上了漂亮的花,画家看到后觉得更加地完美,就把这幅画作为礼物送给了公主,这时公主变得更加欣喜若狂。

锦上添花的美好同时也化解了公主的孤寂。

四、井底之蛙有一个小青蛙住在一口井里,它认为这个井已经是最大的空间了,但是一次,它跳到了地面,才发现世界是如此的广大。

井底之蛙就是比喻那些目光短浅、看不到更大世界的人,他们不知道世界上还有更多发展和进步的机会,因此自己就造就了一个井口之限。

五、画龙点睛孔子当年在鲁国任职,一天他看到有两个人在秦楼玉殿的墙上画龙,两个人的画龙虽然都很完美,但是在龙的眼睛上都没有点睛。

于是,孔子指出其中一个人的画龙没有点睛,并且指示他在龙的眼睛上勾勒出明亮的金色,一举把画龙点睛的任务完成了,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后来,画龙点睛成了比喻在有些场合中,一个细节可以成为成功的关键。

六、画蛇添足有一位画家在画一条蛇的时候,他觉得这条蛇还不够完美,于是他在画上加上了蛇腹上的斑点来使画蛇更加美观。

但这样蛇就变成了图中的异形,不再像蛇卷起来似的穿过竹林。

这个姿态,就好比一个人企图在某些方面强行添加东西,却不知道这样做往往会令整件事情走向失败。

成语故事简短100字左右

成语故事简短100字左右

1. 画龙点睛古代有一位画师,他精湛的画技令人叹为观止。

一次,他在画一幅巨幅的龙图时,觉得龙的眼睛缺少生气。

于是他画了一颗闪亮的眼睛,龙瞬间栩栩如生。

从此,“画龙点睛”成为了形容关键之处惊人出色。

2. 杯弓蛇影有一人夜归途中,见到树上的弓和蛇互相倒影,以为是真实的危险而惊恐奔跑。

后来才发现是误会,他“杯弓蛇影”,开始过分恐惧。

3. 望梅止渴有一个人在旅途中口渴难耐,遇到一颗梅树,因为梅树形状似乎有灌溉设备,他产生幻觉觉得梅汁供他解渴。

因此,“望梅止渴”成语由此而来。

4. 杀鸡取卵有人每天都要杀一只鸡取卵,导致鸡的数量不断减少,最终几乎失去了所有的好处。

因此,“杀鸡取卵”指的是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毁掉未来的希望。

5. 守株待兔有人种田时看见一只兔子撞死在自己种的株子上,他认为撞死的兔子是给他带来的,所以整天守在那颗株子旁边,期望着兔子再次撞死在他家株子上的事情。

因此,“守株待兔”比喻不努力,只期望不切实际的好运气。

100字成语故事大全

100字成语故事大全

100字成语故事大全-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关于100字成语故事大全1、沧海桑田桑田,农田。

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

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从前仙人王远和麻姑,他们相约到蔡经家去饮酒,王远一行很快就到蔡经家,但没见到麻姑的到来,就派使者去请。

麻姑到来说她奉命去巡视蓬莱,已经三次见到东海变成桑田,现在海水又退了一半。

王远说那里又要扬起尘土来了。

2、不拘一格拘:限制;格:规格,方式。

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清朝思想家龚自珍面对腐败的清政府,主张改革,提倡禁烟,得不到朝廷重用。

48岁毅然辞官归隐,在路过镇江时看到当地人在祭拜天神,他作诗一首: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3、了如指掌了:明白;指掌:指着手掌。

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

古代帝王都要建始祖庙,在庙里按始祖的等级依次排列设置灵位,每逢有大的行动、节日,帝王们就进庙祭祖,称为啰礼。

很多人对啰礼不理解,向孔子请教。

孔子认为鲁国的宗庙违背了周礼,他避而不谈,指着手掌说:知道啰礼的人治国就了如指掌。

4、长风破浪比喻志向远大,不怕困难,奋勇前进。

南朝宋国著名将领宗悫从小就有雄心壮志,喜欢舞枪弄剑,他的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回答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来他带兵攻打林邑国,运用计谋取胜,被封为左卫将军。

5、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从前宋国一个农夫担心自己田里的禾苗长不高,就天天到田边去看。

三天过去了,禾苗没见动静。

他想出一个办法,就急忙奔到田里,把禾苗一棵棵拔高一些。

回去对儿子说禾苗长高了一大截,儿子跑到田里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6、一叶障目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有个书呆子从古书上读到蝉翳叶的故事,信以为真,就四处寻找,把蝉躲藏处的树叶全部摘下,拿回家遮脸作试验,问妻子能不能看见他。

妻子气愤说看不见。

成语故事大全100字【六篇】

成语故事大全100字【六篇】

【导语】成语,是我国汉字语⾔词汇中⼀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每⼀个成语都有着有趣的故事,下⾯是©⽆忧考⽹整理分享的成语故事⼤全100字,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百发百中】春秋时代,楚共王⼿下有个名叫养⼭基的⼈,善于射箭。

有⼀次,他站在离柳树百步以外的地⽅,张⼸搭箭,连发数箭,都射中了柳树的叶⼦。

⼤家看了赞叹不绝。

从此,辗转相传,就把他的箭术称为”百发百中”。

【揠苗助长】 春秋时期,宋国有⼀个农夫,他总是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苗好像总没有长⾼。

他⼼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些快些呢? 有⼀天,他来到⽥⾥,把⽲苗⼀棵⼀棵地往上拔。

⼀⼤⽚⽲苗,⼀棵⼀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等他拔完了⽲苗,已经累得筋疲⼒尽了,可是他⼼⾥却很⾼兴。

回到家⾥还夸⼝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苗长⾼了好⼏⼨!”他⼉⼦听了,赶忙跑到⽥⾥去看,发现⽥⾥的⽲苗全都已经枯死了【慢条斯理】 从前放⽜娃王冕天性聪明,善于画荷花,画出的荷花就像刚从⽔⾥摘下贴在纸上⼀样。

他不求官也不结交朋友,终⽇在家读书作画。

官府请他画⼏幅荷花送给上司,他推辞不掉画了⼏张。

知县惊叹他的才华就亲⾃去拜访他,他慢条斯理地出门迎接.【邯郸学步】 邯郸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据说这个地⽅的⼈⾛路的姿势特别优美。

燕国有位少年不辞⾟苦来到邯郸要学这⾥的⼈⾛路。

他⼀边观察邯郸⼈的⾛路姿势,-边学习模仿。

可没有⼏天,他就坚持不下来了,越学越别扭,越⾛越不⾃然。

不仅没有学会邯郸⼈⾛路,⽽且连⾃⼰原来⾛路的动作也忘了.只好爬着回到了燕国。

邯郸学步:学步:学⾛路,⽐喻⽣搬硬套地模仿别⼈,闹出笑话。

【疑邻盗斧】 畴前有个乡间⼈,丢了⼀把斧⼦。

他觉得是邻⼈家的⼉⼦偷去了,于是处处留意那⼈的⼀⾔⼀⾏,⼀举⼀动,越看越感觉那⼈像是盗斧的贼。

后来,丢斧⼦的⼈找到了斧⼦,本来是前⼏天他上⼭砍柴时,⼀时忽略失踪在⼭⾕⾥。

找到斧⼦后,他⼜碰见了邻⼈的⼉⼦,再留⼼看看他,怎样也不像贼了。

成语故事100字成语故事100字9篇

成语故事100字成语故事100字9篇

成语故事100字成语故事100字9篇南朝人江泌小时家贫,白天要帮助家里做些杂活维持生计,晚上他抓紧时间来学习,由于买不起烛火,就只有站在月光底下读书,月亮西坠。

他爬上梯子接着读,经常因困倦从梯子上摔下,爬起来后接着读书。

映月读书的意思是: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

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薛蟠在酒席上调戏柳湘莲,遭到柳湘莲的一顿毒打后,觉得没有面子在京城呆下去,于是想与手下员工一起外出做生意,请示薛母,母亲没有主意,宝钗认为应该让他去试一试,如果旧病复发也没办法,如果彻底改变同性恋倒也是好事。

旧病复发的意思是:比喻老毛病又犯了。

晋朝时期,晋惠帝十分昏庸愚昧,曾经在华林园听到蛙声就问左右说:“它们这样叫是为了要官做还是别的原因。

”后来天下大乱,很多百姓饿死,百官上朝时把情况报告给他,惠帝竟然说他们为什么不吃肉呢?百官哭笑不得。

晋惠闻蛙的意思是:比喻愚昧寡闻。

故事中说战国时期的苏秦下苦功读书,每当疲劳时便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

汉朝的孙敬十分好学,从早到晚学个不停。

为了不打瞌睡他用绳子栓住头发,再把绳子系到房梁上。

苏秦和孙敬最终都学有所成。

我们要学习古人这种刻苦自学的精神。

__160;__160;__160;__160;__160;辽宁抚顺将军二校一年级:李昊洋我读完《叶公好龙》成语后觉得主人公叶公虽然画龙画得很好。

但是他却不喜欢真的龙。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喜欢的做平不一定就是现实生活中的。

天河区前进小学三年级:李龙__160;__160;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人名曰艾子,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个爱说空话的人。

这个爱说空话的人向艾子说:有一户人家的一只鸭一次下了100个蛋。

这不可能!艾子说。

爱说空话的人说:是两只鸭子一次下了100个蛋。

艾子说:这也不可能。

爱说空话的人又说:大概是3只鸭子吧。

艾子还是不信。

爱说空话的人便一次又一次地增加鸭子的数目,一直加到10只。

艾子便说:你把鸭蛋的数目减少一些不行吗?爱说空话的人说:那不行!宁增不减。

中国成语故事文字版(十篇)

中国成语故事文字版(十篇)

【导语】中华⽂化博⼤精深,成语更是古⼈的智慧结晶。

中国成语古今同⽤,百代甄选,留存者皆为精华,传承⾄今。

下⾯是分享的中国成语故事⽂字版(⼗篇)。

欢迎阅读参考!1.中国成语故事⽂字版 安居乐业 春秋时,有⼀位闻名的哲学家和思想,他姓李,名⽿,字聃。

据说他刚⽣下来的时候,就是⼀个⽩头发。

⽩胡⼦的⼩⽼头⼉;所以⼈们称他“⽼⼦”;还说他是在⼀棵李树下出世的,所以姓李;⼜因为他⽿朵长得⾮凡⼤,所以名“⽿”。

其实,⽼⼦是⼈们对他的尊称。

⽼于对当时的现实不满,并反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新浪潮,想⾛回头路。

他怀恋着远古的原始社会,认为物质的进步和⽂化的发展毁坏了⼈民的淳朴,给⼈们带来了痛苦,所以渴望出现“⼩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于是这样描绘他所设想的“⼩国寡民”社会的:国家很⼩,⼈民稀少。

即使有许许多多的器具,也不去使⽤它们。

不要让⼈民⽤⽣命去冒险,也不向远处迁移,即使有车辆和船只,也⽆⼈去乘坐它们,即使有兵器装备,也⽆处去使⽤它们。

要使⼈民重新使⽤古代结绳记事的⽅法,吃得很⾹甜,穿得很舒适,住得很安适,满⾜于原有的风俗习惯。

邻近各国互相望得见。

鸡鸣狗叫互相听得见,但是⼈们直到⽼死,也不互相往来。

这个成语出⾃《⽼⼦》⽢美⾷,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表⽰⽣活美满、安定。

2.中国成语故事⽂字版 雪中送炭 宋太宗是宋太祖的弟弟,年轻的时候曾和宋太祖⼀起打天下,深知江⼭来之不易。

因此,他特别爱护⽼百姓。

淳化四年的冬天,东京(今开封)滴⽔成冰,房檐垂下的冰挂有⼀尺多长,在清冷的冬天,在不⾜以给⼈任何温暖的阳光照射下,像⼀把把垂下来的⼑,令⼈望之即瑟瑟发抖。

宋太宗在皇宫⾥⾯,穿着龙袍,烤着炭⽕,还觉得寒⽓逼⼈。

这时,宋太宗想起乾德⼆年的冬天,哥哥宋太祖上朝时,⾝穿貂⽪⼤⾐,戴着⽪帽全副武装,所有的⼤⾂都缩着⼿不胜寒瑟站在讲武殿临时铺的地毯上,上奏章说话哆哆嗦嗦,冷得⾆头打结的情景。

于是,他更感冰寒,便命⼈拿来美酒,借酒来驱赶寒冷。

小度写范文历史成语故事100字-历史成语故事大全模板

小度写范文历史成语故事100字-历史成语故事大全模板

历史成语故事100字-历史成语故事大全历史就是过去出现过、发生过的人和事,具有时间久远、不可重现的特点。

故事是历史传承的主要途径,故事取材于历史,而将历史故事运用于中学教学中又具有其独特的真实性、趣味性、针对性和教育性特点。

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历史成语故事100字,希望对您有帮助! 历史成语故事100字篇一:口不二价汉朝时期,长安有个叫韩康的人,常到深山采药,然后在集市上出卖。

他卖的药,价钱三十年不变,因此长安的人都知有个韩康,卖药口不二价。

韩康觉得这个名声很不光彩,可又不肯变价。

有一次,一个女子向韩康买药,讨价还价,但他还是不肯变价,女子就说她早就知道有个韩康言不二价,莫非你就是韩康? 羞得韩康满脸通红,觉得连女人都知道这个恶名声,真没脸再卖药了,于是逃进霸陵山隐居不出。

汉桓帝觉得这个人很有意思,就请他出来做官。

他走到半道,反复思量,最终还是觉得没脸见人,便又跑了回去,一直到死再未出山。

而韩康买药,言不二价也因此成了典故。

历史成语故事100字篇二:涸辙之鲋庄子家里贫穷,所以往监河侯借粮米。

监河侯说:可以,我马上要收到租金(统治者在自己的领地里向老百姓收取税赋、租金等收入),借给你三百两金子,好吗? 庄子变了脸色,说:我昨天来,听到呼喊的声音,我环顾四周,看见干涸的车辙中有一条鲫鱼。

我问它,说,鲫鱼啊,你是做什么的呢?鲫鱼回答说:我原本是东海海神的臣子。

你有没有一升半斗水让我活命呢?我说,可以啊,我要去南方游说吴、越的国王,引西江水接你,可以吗?鲫鱼生气地说:我失去了平常我所需的水,我没有可生存的地方,我只要得到一升半斗水就可以活,你竟然说这些,还不如及早到干鱼店里去找我! 历史成语故事100字篇三:量体裁衣明朝嘉靖年间,北京城中有位裁缝名气很响,他裁制的衣服,长短肥瘦,无不合体。

一次,御史大夫请他去裁制一件朝服。

裁缝量好了他的身腰尺寸,又问:请教老爷,您当官当了多少年了?御史大夫很奇怪:你量体裁衣就够了,还要问这些干什么?裁缝回答说:年青相公初任高职,意高气盛,走路时挺胸凸肚,裁衣要后短前长;做官有了一定年资,意气微平,衣服应前后一般长短;当官年久而将迁退,则内心悒郁不振,走路时低头弯腰,做的衣服就应前短后长。

成语故事简短100字左右(精选10篇)

成语故事简短100字左右(精选10篇)

成语故事简短100字左右(精选10篇)1.成语故事简短100字左右篇一守株待兔春秋时,宋国有个农夫在田里看见一只野兔撞在树桩子上,折断脖子而亡。

他不费吹灰之力便吃到了兔肉。

从那以后,他什么农活儿也不干了,天天守在树桩子旁边,等着捡兔子。

可再也没有野兔来撞这树桩子,他的行为被人们当作了笑话。

[注释]株:树桩子。

比喻不知道变通或妄想不经过努力而侥幸得到成功。

2.成语故事简短100字左右篇二如鱼得水东汉末年,刘备请到诸葛亮做军师后,经常得到诸葛亮的指点,对天下形势的理解和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他与诸葛亮的关系十分亲密。

开始时,关羽和张飞很不服气。

刘备说:“我得到诸葛亮,就像鱼得到了水一样,你们应该理解。

”比喻得到与自己很投合的人或很适合自己的环境。

3.成语故事简短100字左右篇三出类拔萃孟子是春秋末期一位大思想家、教育家,他在回答学生的提问时说:“麒麟和一般走兽是同类,凤凰和普通飞禽是同类,圣人和百姓也是同类;而孔子作为圣人,远远超越同类人中的佼佼者,没有人比他更伟大了。

”[注释]出:超出。

类:同类。

萃;聚集。

比喻人的品德和才能超出一般人。

4.成语故事简短100字左右篇四大器晚成三国时,有个叫崔林的人,年轻时既没成就又无名望,被亲朋好友看不起,只有堂兄崔琰常对人说:“才能大的人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就,崔林以后一定能成大器的。

”后来,崔林果然在魏文帝曹丕当政时做了大官。

[注释]器:指才能。

比喻有大才能的人要经过长期磨练,往往成名较晚。

5.成语故事简短100字左右篇五门可罗雀西汉时,翟公曾经做过廷尉,因为这是一个很有权势的官职,所以当时家里宾客很多。

后来,他被免了职,立刻门庭冷落,很少有人出入,倒是门口鸟雀成群,简直可以用网捕捉了。

翟公叹息之余,在门上写下了: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注释]罗雀:用网捕鸟。

形容门庭冷落,宾客稀少。

6.成语故事简短100字左右篇六鹏程万里传说远古的时候,北海里有一只叫鹏的大鸟。

它的背就像泰山那么高;飞起来的时候,它的翅膀就像遮天蔽日的云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十篇100字成语故事
1杯弓蛇影
有一天,乐广请他的朋友在家里大厅中喝酒。

那个朋友在喝酒的
时候,突然看见自己的酒杯里,有一条小蛇的影子在晃动,他心里很
厌恶,可还是把酒喝了下去。

喝了之后,心里到底不自在,放心不下。

回到家中就生起病来。

隔了几天,乐广听到那个朋友生病的消息,了解了他得病的原因。

乐广心里想:“酒杯里绝对不会有蛇的!”于是,他就跑到那天喝酒的
地方去察看。

原来,在大厅墙上,挂有一把漆了彩色的弓。

那把弓的
影子,恰巧映落在那朋友放过酒杯的地方,乐广就跑到那个朋友那里去,把这事解释给他听。

这人明白了原因以后,病就立刻好了。

2拔苗助长
战国时候,宋国有个农民种了一块地。

栽下禾苗后,他希望它很
快长高。

结出果实。

他每天都到地里去看,但禾苗长得很慢,他心里
非常着急。

怎样才能让禾苗尽快长高呢?
天气很好,艳阳高照,他到地里去把禾苗一一拔高。

回家后,他
很得意地对家里人说:“累死我了,我协助禾苗长高了。

”他的儿子
到地里一看,禾苗全枯死了。

3智子疑邻
宋国有一个富人,天下大雨,他家的墙坏了。

富人的儿子说:
“要是不修筑,一定会有盗贼来偷东西。

”邻居家的老公公也这样说。

晚上富人家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

结果,那个富人认为自己的儿子聪明,却怀疑邻居家的老公公偷了他家的东西。

4画饼充饥
三国时候,魏国有个人叫卢毓。

他十岁就成了孤儿,两个哥哥又
先后去世。

在兵荒马乱中,他辛勤努力养活著寡嫂和侄儿,日子过得
很艰难。

他的为人和学问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后来卢毓做了官。

他为官清正,任职三年多,提出了很多好建议,魏明皇帝很信任他。

那时选拔官吏,一般是凭人推荐,而推荐者往往只推荐有名的人物,这些名人多数只重清谈,不务实际,互相吹捧,所以魏明帝很不
满意。

在选拔中书郎时,魏明帝就下令说:"这次选拔,要由卢毓来推荐。

选拔的人不要只看名声。

名声就像在地上画个饼一样,其实是不
能吃的啊!"
5不可救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

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

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

不过,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

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

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
王耳边说他的坏话。

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
不把凡伯放在眼里。

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

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
6乘风破浪
古代南北朝的时候,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他从小就很勇敢,
也很有抱负。

有一天,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道:
“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碍,勇往直前,干一番事业。

宗悫经过勤学苦练,努力奋斗,终于成为一位能征
善战的将军。

7一衣带水
南北朝的时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陈国以长江为界。

北周的宰相杨坚,废了周静帝,自己当皇帝,建立了隋朝。

他决心要灭掉陈国,曾说:“我是全国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因
为有一条像衣带那样窄的长江隔着,就看着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
们吗?
8专心致志
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非常高超。

秋有两个学生,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集中
精力跟老师学习。

另一个却不这样,他认为学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认真。

老师讲解的时候,他虽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着棋子可心
里却想着:“要是现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美餐一顿该多好。

”因
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

结果,虽然两个学生同是一个名师传授,但是,一个进步很快,
成了棋艺高强的名手,另一个却没学到一点本事。

9按图索骥
孙阳有个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就
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

他按照书上所绘的图形去找,一无所获。


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发现有一只癞蛤蟆很像书中写的千里马
的特征,便高兴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爸爸,我找到一匹
千里马,仅仅蹄子稍差些。

”父亲一看,哭笑不得,没想到儿子竟如
此愚笨,便幽默地说:“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不能用来拉车。

”接
着感叹道:“所谓按图索骥也。


10乐不思蜀
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

他死后,儿子刘禅继位,又称"刘阿斗"。

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公元263年,蜀国就被魏所灭。

刘禅投降后,魏王曹髦(máo)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
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居魏国京都许昌居住。

魏王自己也无实权,掌大权的是司马昭。

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

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

”他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