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五年级下-环境教育教案
五年级环境教育下册教案

五年级环境教育下册教案第一章:认识环境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的定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1.2 教学内容环境的定义和分类环境对人类和生物的影响环境保护的意义和方法1.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环境的特点和重要性。
讲解:讲解环境的定义和分类,引导学生理解环境对人类和生物的影响。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环境保护的方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总结:总结环境保护的意义和方法,强调学生的责任感和行动的重要性。
第二章:水资源保护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定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和行动。
2.2 教学内容水资源的定义和分布水资源的重要性和利用节约用水的方法和技巧2.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
讲解:讲解水资源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节约用水的方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技巧。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节水实践,如短时间淋浴、关闭水龙头等。
总结:总结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和方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行动起来。
第三章:空气质量保护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定义和危害。
培养学生减少空气污染的行动。
3.2 教学内容空气污染的定义和来源空气污染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和技巧3.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空气污染的严重性和影响。
讲解:讲解空气污染的定义和来源,引导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技巧。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减少空气污染的行动,如少开车、多骑自行车等。
总结:总结减少空气污染的重要性和方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改善空气质量。
第四章:垃圾分类与回收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回收的意义。
培养学生正确分类垃圾的习惯。
4.2 教学内容垃圾的分类和回收方法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正确分类垃圾的技巧和重要性4.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和垃圾回收的重要性。
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

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一、第一章:了解我们的地球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球的结构、自然资源等。
b. 培养学生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教学内容:a. 地球的结构:地球的表面、地球的内部等。
b. 地球的自然资源:水、土地、空气、植物、动物等。
3. 教学活动:a. 图片展示:展示地球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外观。
b. 故事分享:分享一个关于地球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地球的重要性。
c.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地球,鼓励他们提出具体的建议。
二、第二章:环境污染及其危害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定义、种类和危害。
b.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 教学内容:a. 环境污染的定义:环境污染的概念和特点。
b. 环境污染的种类: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c. 环境污染的危害:对人类、动植物和地球的影响。
3. 教学活动:a. 视频播放:播放一个关于环境污染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环境污染的情况。
b.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环境污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具体危害。
c.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减少环境污染,提出解决方案。
三、第三章:环保行动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环保行动的定义和意义。
b.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提高环保意识。
2. 教学内容:a. 环保行动的定义:环保行动的概念和特点。
b. 环保行动的意义:环保行动对环境和人类的重要性。
c. 环保行动的例子:国内外成功的环保行动案例。
3. 教学活动:a. 图片展示:展示一些环保行动的图片,让学生了解环保行动的具体内容。
b. 故事分享:分享一些环保行动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环保行动的意义。
c.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参与环保行动,提出具体的建议。
四、第四章:绿色生活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绿色生活的定义和意义。
b. 培养学生实践绿色生活,提高环保意识。
2. 教学内容:a. 绿色生活的定义:绿色生活的概念和特点。
五年级环境保护教案

篇一:《五年级环保教案》1.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一.教学目标:1.了解计划生育政策有效控制了我国人口的急剧增长;水污染和森林资源骤减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的重要性,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
2.关心生活中的环境问题,能为保护环境献计献策。
3.放眼世界,了解世界环境面临的难题,培养生态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二.重点难点:重点:了解计划生育政策有效控制了我国人口的急剧增长;水污染和森林资源骤减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
难点:了解世界环境面临的难题,培养生态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三.教学内容:课文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提示”:开门见山地揭示了人类在尽情享受工业革命带来的物质文明的同时,无止境地掠夺大自然中的有限资源的现实。
“关键词”——“有限的资源”揭示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急剧增长的人口1.“统计表”:通过战士世界人口增长统计表和四幅相关图片,使学生十分直观地体会到人口的急剧增长,给地球、人类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2.“知识窗”:通过相关数据和资料的呈现,让学生理解人口无限制增长的危害性,明白计划生育的意义。
第三部分匮乏的资源1.水资源:向学生简要介绍了我国的水资源状况。
“小调查”是通过学生每天使用水资源的情况调查,懂得水资源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2.森林资源:同样通过数据介绍森林资源骤减的现状,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森林资源减少的危害。
第四部分污染问题概况:1.要求学生对水、矿产、森林、大气、土壤等方面对污染问题进行调查,深刻感受“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2.作为社会成员,应担负保护地球的职责,让学生通过写呼吁信,放眼世界,初步养成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建议:1.做好准备。
教师:电视小品《超生游击队》的影像资料;森林美景和物产的图片或课件。
学生:调查家中和学校每天的用水状况;在上一课学习基础上再搜集(充实)关于我国污染问题的资料。
2.计划生育政策可由小品引出,再通过有关数据和生活现状加以理解,消除“这只是大人们的事”的片面认识。
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

教案一:《环境保护是我们的责任》教学目标:1.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2.了解不同环境保护方法。
3.培养学生参与环保活动的意愿。
教学重点:1.学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1.学会环境保护方法。
2.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环保活动的意识。
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环保相关图片和资料。
2.小组活动材料:包含环保方法的图片和文字说明。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讨论:你们知道环境保护的意义吗?为什么要保护环境?2.结合图片和实例向学生说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学习(25分钟)1.学习环保的方法:a.展示环保方法的图片,并向学生解释每种方法的含义。
b.以小组为单位分发环保方法的图片和文字说明,要求学生自行分类整理。
c.小组展示自己整理的环保方法。
2.学习环保的意义和好处:a.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保护的好处,并向学生提出问题:环境污染对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危害?环境污染会对我们生活带来哪些困扰?b.学生交流讨论,并与老师一起总结环境保护的意义和好处。
三、拓展(10分钟)1.观看环保宣传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视频中传达的环保信息。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张宣传海报,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和好处。
四、总结(5分钟)1.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教案二:《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教学目标:1.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2.树立垃圾分类的意识,养成正确的分类习惯。
3.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垃圾分类活动的意愿。
教学重点:1.学习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2.养成正确的垃圾分类习惯。
教学难点:1.学习垃圾分类的方法。
2.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垃圾分类活动的意愿。
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垃圾分类方法的图片和资料。
2.实物垃圾:可准备一些实际垃圾让学生分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讨论:你们知道什么是垃圾分类?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2.结合图片和实例向学生说明垃圾分类的意义和好处。
5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学计划和教案

五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学计划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和行为。
3. 引导学生学习环境科学知识,提高环保素养。
4.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认识环境问题1. 导入:通过图片和数据展示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
2. 讲解:介绍环境问题的种类、原因和影响。
3. 互动:学生分享自己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感受。
第二课时:热爱大自然1. 导入:讲解大自然的美丽和价值。
2. 讲解:介绍大自然中各种生物的特点和作用。
3. 互动:学生讨论如何保护大自然,提出实际行动。
第三课时:保护环境,从我做起1. 导入:讲解个人环保行为的重要性。
2. 讲解:介绍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环保,如节约用水、用电,垃圾分类等。
3. 互动: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经验和感悟。
第四课时:环保行动计划1. 导入:讲解环保行动计划的意义和目的。
2. 讲解:介绍各种环保行动计划,如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
3. 互动:学生讨论如何参与环保行动计划,提出实际行动。
第五课时:环境科学知识普及1. 导入:讲解环境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 讲解:介绍一些简单的环境科学知识,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
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视频、数据等多种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环境问题。
2. 采用讲解、讨论、分享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3. 设置互动环节,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环保意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境问题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环保行为的实践情况。
3. 学生对环境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数据等教学资源。
2. 环保活动器材,如垃圾分类箱、环保标语牌等。
3. 环境科学知识资料。
六、教学时间1课时/课时七、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环境问题,引起学生关注。
2. 讲解:介绍环境问题的种类、原因和影响,引导学生认识环保的重要性。
五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设计

学生能够表达出保护地球、爱护环境的决心。
第二章:水资源的重要性
1.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基本情况,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 教学内容
水资源的基本情况,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等。
水资源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3. 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2. 教学内容
不同出行方式对环境的影响。
绿色出行的意义及环保效果。
3. 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4. 教学评价
学生能熟练掌握出行方式对环境的影响。
学生能够提出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减少环境污染的措施。
第六章:我们的森林家园
1.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森林的重要性,认识到森林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学生能熟练掌握能源的基本知识。
学生能够提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措施。
第九章:保护海洋,共同责任
1.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海洋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海洋是每个人的责任。
培养学生爱护海洋、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意识。
2. 教学内容
海洋的基本知识,包括海洋的类型、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3. 教学方法
3. 教学方法
采用实践操作、小组合作、反思总结等方式进行教学。
4. 教学评价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环境教育实践活动。
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表现出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重点解析
本文主要针对五年级下册环境教育教案设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共包含十个章节。每个章节都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
第一章至第五章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水资源、空气污染、垃圾分类和绿色出行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综合实践环境教育教案

课时:2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掌握环保知识,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会参与环保活动。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热爱,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绿色校园理念。
教学重点:1. 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2. 掌握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1. 如何将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2. 如何开展绿色校园行动。
教学准备:1. 教师:多媒体课件、环保宣传册、环保知识竞赛题目。
2. 学生:环保手抄报、环保标语、环保实践活动计划。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展示环境污染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环境问题对我们的生活和健康有什么影响?2. 学生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讲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2. 学生了解我国环保政策,认识环保的重要性。
三、环保知识竞赛1. 教师出题,学生分组竞赛,巩固环保知识。
2. 教师点评,纠正错误,强调环保知识的重要性。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强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感悟。
第二课时一、导入1. 教师提问:我们如何将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生活?2. 学生讨论,分享自己的做法。
二、环保实践活动计划1. 学生分组,制定绿色校园行动计划。
2. 教师指导,确保计划可行性。
三、环保手抄报制作1. 学生根据环保主题,制作手抄报。
2. 教师评选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四、绿色校园行动1. 学生按照行动计划,开展绿色校园行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
2. 教师检查行动成果,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强调环保实践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行动,交流心得。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程度。
2. 学生环保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4. 学生在绿色校园行动中的表现。
五年级下环境教育教案

五年级下-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学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二、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影响2. 环保法律法规简介3. 环保实际行动案例分享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会爱护环境。
2. 难点:培养学生自觉参与环保行动的习惯。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影响、环保法律法规。
2. 案例分析法:分享环保实际行动案例,引导学生从中学习。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环保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准备:1. 课件: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影响、环保法律法规、环保实际行动案例。
2. 视频:环保实际行动案例视频。
3. 讨论话题:环保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第一章: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影响1. 导入:通过课件介绍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影响,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2. 讲解:详细讲解环境问题的种类、原因及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
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第二章:环保法律法规简介1. 导入:介绍环保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知识。
2. 讲解:简要介绍我国主要的环保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
3. 互动:学生讨论环保法律法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章:环保实际行动案例分享1. 导入:通过课件分享一些成功的环保实际行动案例,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2. 讲解:详细讲解案例中的环保行动,引导学生从中学习。
3. 互动:学生讨论如何将案例中的环保行动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
第四章:环保问题讨论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保问题,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2. 讲解:组织学生就环保问题进行讨论,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3. 互动: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经验和想法。
第五章:环保行动计划1. 导入: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环保行动计划,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下册)环境教育课程教案
1、教室环境专科医院成立
2、给教室看病
3、给教室一个良方
4、教室健康发展报告
5、教室健康跟踪
1、粗糙的美丽
河北省沧县高川乡前高龙华小学沈培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五走进教室,看到一双双明亮的眼睛紧盯着我,一个个红红的小嘴抿着笑意——孩子们等着我评价他们的小制作。
尽管有心理准备,看到学生摆在课桌上的手工“作品”,我依然有种失落感。
红土粘泥做的五角星、小花朵、甚至半圆半瘪的小泥球……一个个裂纹遍布,丑陋、粗糙、单调、呆板……
因为要上口语交际课“我的小制作”,我根据本地红土多的条件,提前一周布置下了用粘土做小制作的活动。
今天,是展示手工成果的时间。
尽管我脸上保持着习惯性的微笑,心中却打鼓:这样的手工如何描述呢?这些孩子又能说出什么样的话来。
但我知道,我不能以我自己的标准去评判孩子。
我肯定了大家能够完成作业,然后先让同学们在组内交流,说说制作过程,说说自己的想法,听听别人的说法,交流一下制作心得……
立刻,班里热闹起来。
大家七嘴八舌,谈笑风生,一改往日的拘束和沉闷:这个告诉怎么找到的红土,那个讲请谁帮了忙,这个说开始水浇多了团不成形状,那个说越摔觉得泥越有粘劲儿,做小花的告诉怎么掐的花瓣,做小鸡的介绍头是怎么按在身子上的……
小组交流的热烈让我始料未及,全班交流的精彩更让我惊喜不已。
有的说,找粘土不费劲,我们家里团煤球时剩下好多呢!不过,我嫌表层的泥土不粘,自己深挖了一些;有的说,我团泥球团了好多,要多大团多大,滚起来一点也不比玻璃球差,可好玩了;有的说我做了小母鸡,我知道我二叔家有两只,便到他家里照着做,开始怎么也不能把鸡头按在身子上,还是二叔告诉我用小棍给连上的。
……
一节课,孩子们说的意犹未尽,我听得如醉如痴。
原来,只要我们给了孩子们创造的机会,孩子就能心灵手巧;只要我们给了孩子表达的自由,孩子就能畅所欲言;只要我们用孩子的眼光去欣赏孩子的世界,粗糙何尝不是最精致的美丽!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