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 7_2 东南亚导学案1 (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2东南亚导学案

7.2 东南亚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东南亚位置、范围、主要国家2.了解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3.了解东南亚的气候与农业特点4.了解东南亚地形与人口分布特点二、学习任务1、合作探究主题1——“十字路口”的位置【小组抢答】你能说出东南亚有有代表性的名胜古迹吗?【小组讨论】请在【课中讨论】“十字路口”的位置——任务1中回答。
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航线连接了哪些地区?2、合作探究主题2——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学生抢答】东南亚的气候类型以什么为主?【小组讨论】请在【课中讨论】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任务2中回答①主要粮食作物:_______ 。
(人口稠密,耕地较少,高温多雨,历史悠久)②热带经济作物:是世界上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的最大产地。
3、合作探究主题3——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小组讨论】请在【课中讨论】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任务3中回答1.(1)找出以下中南半岛主要河流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2)这些河流流向的共同特点(3)这些河流的上游发源于什么地方2.(1)找出城市河内、万象、金边、曼谷、仰光。
(2)这些城市位于哪些河流沿岸(3)这些城市分别是哪些国家首都4、知识小结:城市分布: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合作探究主题4——东南亚的旅游业【小组讨论】请在【课中讨论】东南亚的旅游业——任务4中回答东南亚成为中国人出境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6.课堂小结三、课后自主应用完成《7.2东南亚自主检测》。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 7.2.1东南亚导学案

第二节东南亚:位置、气候和农业【学习目标】1、能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首都,说出该地理位置的特点和重要性。
2、说出东南亚的气候特点以及气候对该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学习过程】1、东南亚包括半岛和群岛两大部分。
2、东南亚地处洲与洲、洋与洋之间的“”地带。
3、位于半岛和岛之间的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洋和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4、东南亚湿热的气候,是这里成为世界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
这里是世界上、、和的最大产地。
5、、、和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6、泰国是世界最大的生产国。
7、是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
8、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最大的生产国。
9、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
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一)主备人:邵帅杰 ___月___日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学习自评】1、中南半岛是因为位于()以南而得名A中国 B 印度 C日本 D 菲律宾2、被称为东南亚“十字路口”上的咽喉要道的海峡是()A土耳其海峡 B白令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 琼州海峡3、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是()A泰国 B马来西亚 C 印度尼西亚 D菲律宾4、世界最大的群岛是()A马来群岛 B琉球群岛 C 舟山群岛 D 菲律宾群岛5、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是()A马来西亚 B 印度尼西亚 C 菲律宾 D 日本6、东南亚的主要粮食作物是()A小麦 B水稻 C玉米 D谷子附加题:7、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A泰国 B缅甸 C 越南 D老挝8、马六甲海峡位于()A海南岛和雷州半岛之间 B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C中南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 D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之间。
七年级地理下册 7.2 东南亚教案 新人教版(2021学年)

七年级地理下册7.2 东南亚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地理下册7.2 东南亚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地理下册7.2东南亚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东南亚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东南亚处东方“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两种热带气候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农作物及分布;了解东南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人口构成;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达的旅游业。
2.能力目标:学习搜集资料,制作地理演示文稿。
根据图和相关资料,分析东南亚在世界交通的地位,初步学习分析一地的地理位置及重要性;结合中南半岛地形、河流特点,分析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找出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3.情感价值目标:培养尊重不同地区文化和传统的意识;通过了解华人和华侨对所在国经济建设和我国经济建设做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设计思想通过模拟旅行,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制作演示文稿,学习了解一个地区自然和人文地理基本特征的方法;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模拟旅行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三.课前准备1.将全班学生分为四个小组(位置交通、气候与农业、自然条件与城市分布、华人华侨及风光导游)。
2.向各组布置阅读教材图文,上网搜集资料,制作演示文稿的任务。
3.教师对学生搜集资料、制作过程予以指导和帮助,并准备一些学生有可能忽略、不清或需强调的问题向学生提问、补充,或给学生以提醒。
四.教具:多媒体投影仪五.教学过程师曰:关于我们的近邻东南亚地区,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上网查资料,十分投入地制作演示文稿,现在很多同学已跃跃欲试向大家展示制作成果。
七下地理 7.2 东南亚1 导学案

2019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地理导学案(6)——东南亚(1)班别: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学习主题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在哪里?有哪些重要的组成部分和交通要道?东南亚包括了哪些国家?学习任务:运用地图指出东南亚地区的位置和组成部分,指出马六甲海峡的重要交通意义。
习题:阅读地图完成本题。
图1 (1)在图1中填注:赤道、北回归线。
由此可知东南亚地区绝大部分均位于_____带。
(2)在图1的相应位置填注:太平洋、南海、印度洋、中南半岛、马来群岛和马六甲海峡。
人们一般把东南亚称为_____洲与_______洲、_______洋和_______洋之间的“__________”。
(3)陆上与我国接壤的东南亚国家,自西向东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除我国外,濒临南海的国家有越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本国的石油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因此国家从西亚、非洲、东南亚地区进口原油回国加工为石油制品,观察图7.21和阅读课本P23的阅读材料,可知_________海峡承担了我国85%进口石油的运输量。
这是因为该海峡是______洲、_______洲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学习主题2】东南亚的气候特征是怎样的?气候特征和其他地理因素如何影响了东南亚的农业呢?学习任务: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习题1:阅读地理图册P14和课本P23、24图文材料,完成本题。
习题2:阅读课本P25的活动题,方便面的油脂来自______油,东南亚的热带气候适合种植______树,所以当地居民从提高________产量的角度思考,大量砍伐当地的__________,结果使_________的栖息地遭受严重破坏。
七年级地理下册7_2东南亚第1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11

《东南亚》导学案(第1课时)教师寄语:认真做事把事做对,用心做事把事做好。
【学习目标】一、了解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二、对照把握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点;明白得气候对本地农业生产的阻碍。
学习重点:了解东南亚的位置、范围学习难点:对照把握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点;明白得气候对本地农业生产的阻碍。
教学进程:【自主完成】(一)位置、范围认真阅读讲义,自主完成以下内容:一、在上图中填注:赤道、北回归线、亚洲、大洋洲、太平洋、印度洋、马六甲海峡、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爪哇岛、苏拉威西岛、二、东南亚位于亚洲,包括和两大部份。
3、东南亚处在洲与洲、洋和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海峡,是沟通两大洋的便利海上通道。
(二)地形、河流一、对照“东南亚地形图”,找出中南半岛上的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等大河,在图顶用红笔描出,判定它们的流向和注入海洋。
2、归纳总结:中南半岛的地形是北南,地形呈山河、散布的特点。
3、马来群岛是地形,多,山岭、平原。
有“火山国”之称的国家是。
(三)气候与农业1、东南亚要紧位于在30°N至10°S之间,因此大部份地域属于带。
由于降水的不同,在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别离形成了和两种气候类型。
二、在中南半岛上11月——次年5月盛行风、降水偏少,为旱季;6月——10月盛行风、降水很多,为雨季。
农作物一样在季播种、季收成。
在马来群岛上,终年温雨,农作物能够随时播种,一年到头都有收成。
3、别离用箭头“↙”和“↗”在上图中画出中南半岛盛行的两种风向。
【师生互动】1、运用以前学过的板块理论知识,分析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的缘故。
2、比较中南半岛马来群岛地形特征气候类型及特征河流特征【构建知识网络】位置:位于亚洲东南部,洲与洲、与之间的“十字路口”咽喉要道地形特点:、。
东南亚中南半岛气候与农业: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农作物在季播种,季收成河流特点:流程,上游,下游多。
初一春季《地理》(人教版)《东南亚》导学案

3.学习准备:
观看微课,利用课本和地图,完成老师的要求。
4.学习方式和环节:
(1)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明确东南亚在世界的重要性;
(2)了解东南亚气候特点,并分析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 饮食习惯以及经济作物的生产情况等与气候的关系;
(3)运用地形图,了解东南亚地形、河流和城市分布的关系;
(4)了解旅游业在东南亚很多国家的产业地位,并分析该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导学案
1.课题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的位置、范围,评价该地理位置的特点和重要性;
(2)运用图表,说出东南亚的气候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运用地图,说出中南半岛城市分布特点,并分析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七年级地理下册 7.2 东南亚教案1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江苏省句容市七年级地理下册7.2 东南亚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句容市七年级地理下册7.2 东南亚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句容市七年级地理下册7.2 东南亚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东南亚江苏省句容市七年级地理下册 7.2 东南亚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年级_ 七__ 学科地理时间_ 3。
16课题第七章我们临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二节东南亚第 1 教时地点办公室成员主备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东南亚的范围,联系两大洲和两大洋的地理位置 ,教学方法合作探索能力目标:东南亚的气候和农业,东南亚的地形与主要的城市情感目标:东南亚的风景教材分析重点马六甲海峡的十字路口位置东南亚的地形与主要的城市难点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东南亚的地形、气候特点.马来西亚大概位于中国的哪个方向?东南亚正是拥有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各国往来的十字路教学过程三.教师点拨、师生互动(重、难点突破)1、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太平洋的西海岸,印度洋的东面。
纬度位置大约在10ºS-25ºN之间。
地处热带,所以这里四季常青,分布有成片的热带雨林,成为当今的旅游胜地。
我们常听到的新马泰地区就是指这里。
2、刚才我们数了数东南亚的主要国家,发现东南亚由十一个国家组成。
这十一个国家是:老挝、缅甸、越南、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文莱、东帝汶.特别值得一提是东帝汶这个国家,于2000年独立。
这十一个国家就是位于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上。
七年级地理下册 7.2 东南亚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

东南亚
印度洋(强调,要从两个方面分析,马六甲海峡位置的重要性和对日本为什么这么重要。
)
马六甲海峡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浅滩暗礁不多,大部分时间风平浪静),优越的交通位置为其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有利保障,马六甲是“东南亚”的咽喉。
读图:19页,描出中南半岛的主要河流,完成学习行动题1、2
四、拓展延伸
练习册上“探索创新”,
了解多瑙河流经的主要城市和河流对城市的作用。
五:板书设计:
东南亚
一、位置十字路口的位置
纬度位置 10S--25N 热带
二、组成中南半岛十字路口:
亚洲
太平洋
大洋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南亚
学生快速浏览引领问题,带着问题进一步
巡视,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关注:个辅:
记录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点问题:
.东南亚的气候特征以及有哪些热带经济作物?
相信自己行;自己就能行;合作交流行;大家就能赢。
1.快速交流引领问题及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要求各组及时把本组生成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2.走进小组,指导学生记录小组的问题。
关注:个辅:
3.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东南亚的的热带雨林景观与人们的日常的行为有何关系,当前面临的情况是什么?.东南亚都是有哪些旅游胜地?
我们每个人的智慧都是值得赞赏的,小组的智慧更是无穷的,不要埋没了它,让它出来见见太阳,小组竞争展示开始。
1.鼓励学生及时展示交流
2.教师参与活动。
3. 济阳县城是否分布在河流附近?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有何利弊?
答案
指导全班合作,及时提供预设问题,打开学生思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仍重答案、思路、延伸
1.针对学生出错较多的题目,让各组选派代表展讲,注意引导学生结合地图分析。
2。
.学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