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常用免疫抑制药物的毒副作用
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

➢鼻腔益液和湿疣也是环孢素的一个常见并
发症;但无需特殊处理;但牙龈肥大往往需 要口腔专科治疗&
➢一半以上的肝移植病人;由于环孢素和皮质
激素的应用;出现多毛症;主要表现在脸部、 手臂、肩膀和背部;一般不需特殊治疗&
十、其他
➢ 其他还可以出现脱发、血清病、出血性膀胱炎、
性功能损害、畸胎、肾上腺皮质萎缩或功能不全 和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
➢ 肝移植手术后大量和长期的应用皮
质激素;结果加重骨质疏松;术后3-6个月; 骨质密度会明显下降;但术后1年以后;部 分骨质密度可以逐渐恢复&
八பைடு நூலகம்神经精神症状
➢部分可有神经毒性;在临床上常见的表现为
躁动、头痛、震颤和感觉异常;
➢严重时可出现癫痫发作、昏迷、意识模糊、
皮质性视觉丧失和四肢麻痹;
➢有些免疫抑制剂的神经毒性是可逆的;如环
发和加重消化道溃疡;甚至出血、穿孔;
➢例如大剂量激素常引起消化道应激性溃疡;
胃粘膜糜烂、溃疡和出血等;
临床上要注意以下两点:
➢ ①有消化道溃疡或出血史者;术前应积极治疗; ➢ ②术后服用胃粘膜保护剂;如有剧烈腹痛;黑便
表现;及时就诊&
六、代谢性疾病
➢ 多种免疫抑制剂均可以引起一些代谢性疾
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和肥胖 等;
手震颤、下肢痛性痉挛、高尿酸血症伴血小板减少、微血 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等;
罕见的有过敏反应、胰腺炎、白细胞减少、雷诺综合
征、血尿等;
严重各种不良反应大多与使用剂量过大有关;防止反应
的方法是经常监测本品的血药浓度;调节本品的全血浓 度;使能维持在临床能起免疫抑制作用而不致有严重不 良反应的范围内&
免疫抑制药物的适应症和副作用

免疫抑制药物的适应症和副作用免疫抑制药物大多具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主要是骨髓抑制,肝、肾毒性等。
CsA无明显骨髓抑制作用是其优点,但肝、肾毒性较大,长期使用病人不易承受。
由于免疫抑制药物的作用是非特异的,所以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的下降,病原微生物感染增加,长期应用可能提高肿瘤发病率。
由于已开发出了具有强力免疫抑制的药物,免疫抑制疗法在临床治疗上的重要性和效果,都远较免疫增强疗法令人印象深刻。
目前,免疫抑制疗法主要应用于:(一)抗移植排斥器官移植的主要障碍是移植排斥。
目前尚无有效的诱导免疫耐受的方法,因此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是器官移植成功的关键措施之一。
免疫抑制药物在器官移植中应用详见第二十章。
(二)变态反应性疾病机体对变原的免疫应答,可导致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
抑制免疫应答可以控制变态反应强度,缓解症状。
临床上严重的Ⅰ型超敏反应发生时,用激素治疗可取得明显疗效。
治疗变态反应一般不使用环磷酰胺,CsA等强力免疫抑制药。
(三)自身免疫病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以及肾病综合症等用免疫抑制药物治疗能明显改善症状,抑制病程发展,临床使用较多的免疫抑制药主要是激素。
近来我国使用雷肥藤制剂治疗肾炎、红斑狼疮和类风湿关节炎都取得明显效果。
少数报道应用CsA和环磷酰胺治疗自身免疫病也有明显效果。
(四)感染性炎症在细菌性炎症过程中,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及大量炎症介质的释放,会引起组织的严重损伤。
免疫抑制药物可抑制炎症反应的强度,减轻反应症状;与有效抗生素配合应用,有利于炎症的控制。
临床应用较多的是激素,如强的松等。
应用激素控制细菌性炎症应注意与抗菌药物合用,以免感染扩散。
常用免疫抑制剂

常用免疫抑制剂一、激素类药物主要为甲基强的松龙()和强的松(),前者在术后近期及急性排斥时静脉注射,以预防和治疗急性排斥;后者为术后口服维持。
作用机制:对免疫反应的许多环节均有影响,主要是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也阻碍淋巴细胞合成和有丝分裂,破坏淋巴细胞,使外周淋巴细胞数明显减少,并损伤浆细胞,从而抑制细胞免疫反应和体液免疫反应,缓解变态反应对人体的损害。
副作用:骨质疏松、溃疡病、糖尿病、高血压等。
二、细胞毒类药物1.硫唑嘌呤,(依木兰,)作用机制:主要抑制、和蛋白质合成。
对T细胞的抑制较明显,并可抑制两类母细胞,故能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但不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副作用:抑制骨髓使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感染等。
2.霉酚酯酸( , ,商品名:骁悉)作用机制:特异性抑制T和B淋巴细胞增殖,抑制抗体形成和细胞毒T细胞的分化。
副作用:1)消化道不适:食道炎、胃炎、腹痛、腹泻和消化道出血。
2)血液:中性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和贫血。
三、钙调素抑制剂1.环孢素(,)作用机制:可选择性作用于T淋巴细胞活化初期。
辅助性T 细胞被活化后可生成增殖因子白细胞介素2(2,2),环孢素可抑制其生成;但它对抑制性T细胞无影响。
它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抑制淋巴细胞生成干扰素。
副作用:多毛、震颤、胃肠道不适、齿龈增生以及肝、肾毒性;亦可见乏力、厌食、四肢感觉异常、高血压、闭经及抽搐发作等。
2.普乐可复(),又称506或他克莫司()作用机制:作用机制与环孢素相同,主要是抑制白细胞介素-2的合成,作用于T细胞,抑制T细胞活化基因的产生(对-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2等淋巴因子的转录有抑制作用),同时还抑制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表达,但不影响抑制型T细胞的活化。
与环孢素相比,有如下特点:1)免疫作用是环孢素的数十倍到数百倍。
2)可减少肝、肾移植受体的急、慢性排斥反应。
3)细菌和病毒感染率也较环孢素治疗者低,尤其是本品有较强的亲肝性,对肝移植的功效高100倍,因而大大降低了临床使用剂量,可降低原治疗费用1/3~1/2,同时不良反应也明显降低。
常用免疫抑制药物的毒副作用

常用免疫抑制药物的毒副作用随着医疗技术的日益发展,逐渐有了越来越多的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用于治疗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后的抗排异治疗等。
然而,这些药物的毒副作用也成为了治疗中必须注意的一方面,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常用免疫抑制药物的毒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作为最常用的一类免疫抑制药物,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首选药物。
然而,长期应用会带来一系列的毒副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激素依赖性和戒断综合征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会增加机体对于激素的依赖,一旦突然停用,会出现一系列戒断症状,如体重下降、头痛、恶心等,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
免疫抑制糖皮质激素的主要作用是抑制免疫反应,但过量使用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感染的侵袭。
移植排斥糖皮质激素虽然可以抑制机体免疫反应,但却不能对抗移植器官的排斥反应。
过量使用容易导致移植器官的丧失。
骨质疏松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导致骨质疏松,影响到骨骼健康。
其他常用免疫抑制药物环磷酰胺环磷酰胺是一种细胞毒药物,可以通过抑制机体对DNA的复制和修复来抑制免疫反应。
然而,使用环磷酰胺也会带来一些毒副作用:•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等。
•骨髓抑制:造血功能下降,会导致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
•免疫低下:环磷酰胺也是一种免疫抑制药物,过量使用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
等效环孢素等效环孢素也是一种常用的免疫抑制药物,通过抑制细胞的信号通路来达到免疫抑制的效果。
然而,使用等效环孢素也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肝毒性:等效环孢素可以影响肝脏代谢,引起肝损伤、肝功能异常等。
•肾毒性:使用等效环孢素也会影响肾脏功能,导致肾损伤、尿酸增高等。
•免疫低下:等效环孢素也是一种免疫抑制药物,过量使用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
免疫抑制药物的毒副作用是治疗中必须注意的事项,医生应该对患者的用药进行严密的监测和管理,以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
相比于治疗的效果,毒副作用的出现更容易扰乱患者的生活,因此,合理用药、个性化治疗是如今医疗界研究的重点。
免疫抑制剂的作用、副作用及护理要点

免疫抑制剂的作用、副作用及护理要点免疫抑制剂是一类用于调节、抑制免疫系统功能的药物,常用于治疗免疫系统异常活跃的疾病。
诸如器官移植、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反应等都可以通过应用免疫抑制剂来减轻症状。
但是,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也可能导致一系列副作用和并发症,因此在使用这类药物时,护理要点尤其重要。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免疫抑制剂的作用。
免疫抑制剂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关键环节,减轻免疫反应,达到治疗效果。
免疫反应是机体对抗外界侵袭的一种保护机制,但有时免疫系统会出现异常激活,引起炎症、组织破坏等不良反应,这时就需要应用免疫抑制剂来抑制免疫系统的过度活跃。
免疫抑制剂具有以下几种作用机制:1. 抑制T细胞活性:T细胞是调节免疫应答的重要细胞,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T细胞的活性,降低免疫反应的强度。
2. 抑制B细胞活性:B细胞是产生抗体的细胞,免疫抑制剂可以减少B细胞的活性,从而降低抗体的产生。
3. 抑制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炎症细胞的释放和活性,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减少组织损伤。
除了上述的作用机制外,免疫抑制剂还可以影响免疫系统其他的分子和细胞,比如抑制浆细胞等。
然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也会产生副作用。
由于免疫抑制剂减弱了免疫系统的功能,患者容易感染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从而导致感染的发生和严重性增加。
另外,免疫抑制剂还可能引发胃肠道病变、肝肾功能损害、骨质疏松、皮肤病变等副作用。
特别是在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中,患上恶性肿瘤的风险也会增加。
因此,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的过程中,护理要点尤为重要。
以下是使用免疫抑制剂时的护理要点:1. 个体化护理计划:制定个体化护理计划是护理工作的重要步骤,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病情、用药剂量等,制定专门的护理计划,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
2. 监测感染情况:由于免疫抑制剂的作用,患者易感染,特别是严重的病原体感染。
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及时发现感染并及时采取措施,如联合用药、调整剂量等。
常用免疫抑制剂

常用免疫抑制剂一、激素类药物主要为甲基强的松龙(methylprednisolone)和强的松(prednisolone),前者在术后近期及急性排斥时静脉注射,以预防和治疗急性排斥;后者为术后口服维持。
作用机制:对免疫反应的许多环节均有影响,主要是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也阻碍淋巴细胞DNA合成和有丝分裂,破坏淋巴细胞,使外周淋巴细胞数明显减少,并损伤浆细胞,从而抑制细胞免疫反应和体液免疫反应,缓解变态反应对人体的损害。
副作用:骨质疏松、溃疡病、糖尿病、高血压等。
二、细胞毒类药物1.硫唑嘌呤,Azathioprine (依木兰,Imuran)作用机制:主要抑制DNA、RNA和蛋白质合成。
对T细胞的抑制较明显,并可抑制两类母细胞,故能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但不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副作用:抑制骨髓使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感染等。
2.霉酚酯酸(mycophenolate mofetil, MMF,商品名:骁悉CellCept)作用机制:特异性抑制T和B淋巴细胞增殖,抑制抗体形成和细胞毒T细胞的分化。
副作用:1)消化道不适:食道炎、胃炎、腹痛、腹泻和消化道出血。
2)血液:中性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和贫血。
三、钙调素抑制剂1.环孢素(ciclosporin,cyclosporinA)作用机制:可选择性作用于T淋巴细胞活化初期。
辅助性T细胞被活化后可生成增殖因子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环孢素可抑制其生成;但它对抑制性T细胞无影响。
它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抑制淋巴细胞生成干扰素。
副作用:多毛、震颤、胃肠道不适、齿龈增生以及肝、肾毒性;亦可见乏力、厌食、四肢感觉异常、高血压、闭经及抽搐发作等。
2.普乐可复(Prograf),又称FK506或他克莫司(tacrolimus)作用机制:作用机制与环孢素相同,主要是抑制白细胞介素-2的合成,作用于T细胞,抑制T细胞活化基因的产生(对 -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2等淋巴因子的mRNA转录有抑制作用),同时还抑制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表达,但不影响抑制型T细胞的活化。
免疫调节药物了解免疫治疗的药物和副作用

免疫调节药物了解免疫治疗的药物和副作用免疫调节药物:了解免疫治疗的药物和副作用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肿瘤治疗方法,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免疫调节药物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免疫调节药物的类型、作用机制以及可能的副作用。
一、免疫调节药物的类型免疫调节药物主要包括免疫刺激剂和免疫抑制剂两大类。
1. 免疫刺激剂免疫刺激剂是一类可以激活免疫系统的药物。
它们通过激活免疫细胞,增强免疫应答,从而对抗肿瘤细胞。
常见的免疫刺激剂包括白细胞介素(IL)-2、干扰素(IFN)-α和脂质类似物等。
这些药物可以刺激T细胞、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提高机体对抗肿瘤的免疫力。
2. 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是通过抑制免疫系统功能来治疗肿瘤的药物。
肿瘤细胞能够利用免疫逃逸机制,抑制免疫应答,从而逃避机体的攻击。
免疫抑制剂可以干扰肿瘤细胞的逃逸机制,使免疫细胞增加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攻击能力。
常见的免疫抑制剂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免疫调节细胞治疗药物。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靶向肿瘤细胞上的免疫检查点分子,激活免疫细胞的杀伤能力。
免疫调节细胞治疗药物则通过增强或改变机体内的免疫调节细胞的活性,来抵抗肿瘤细胞。
二、免疫调节药物的作用机制免疫调节药物通过不同的作用途径来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
免疫刺激剂作用于免疫细胞,激活它们的杀伤能力,从而增加对抗肿瘤细胞的效应。
免疫抑制剂则通过抑制肿瘤细胞逃逸机制,使机体的免疫细胞能够更好地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
三、免疫调节药物可能的副作用免疫调节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但也伴随着一些潜在的副作用。
不同的免疫调节药物会对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不同的影响,导致不同的副作用表现。
1. 免疫刺激剂的副作用免疫刺激剂的副作用主要包括免疫应答过程中的毒性反应和自身免疫性损伤。
例如,IL-2的副作用包括发热、寒战、低血压等。
干扰素的副作用则包括疲劳、发热、肌肉疼痛等。
这些副作用通常可以通过调整剂量或使用其他药物进行对症处理来减轻。
常用免疫抑制剂

常用免疫抑制剂一、激素类药物主要为甲基强的松龙(methylprednisolone)和强的松(prednisolone),前者在术后近期及急性排斥时静脉注射,以预防和治疗急性排斥;后者为术后口服维持。
作用机制:对免疫反应的许多环节均有影响,主要是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也阻碍淋巴细胞DNA合成和有丝分裂,破坏淋巴细胞,使外周淋巴细胞数明显减少,并损伤浆细胞,从而抑制细胞免疫反应和体液免疫反应,缓解变态反应对人体的损害。
副作用:骨质疏松、溃疡病、糖尿病、高血压等。
二、细胞毒类药物1.硫唑嘌呤,Azathioprine (依木兰,Imuran)作用机制:主要抑制DNA、RNA和蛋白质合成。
对T细胞的抑制较明显,并可抑制两类母细胞,故能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但不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副作用:抑制骨髓使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感染等。
2.霉酚酯酸(mycophenolate mofetil, MMF,商品名:骁悉CellCept)作用机制:特异性抑制T和B淋巴细胞增殖,抑制抗体形成和细胞毒T细胞的分化。
副作用:1)消化道不适:食道炎、胃炎、腹痛、腹泻和消化道出血。
2)血液:中性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和贫血。
三、钙调素抑制剂1.环孢素(ciclosporin,cyclosporinA)作用机制:可选择性作用于T淋巴细胞活化初期。
辅助性T细胞被活化后可生成增殖因子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环孢素可抑制其生成;但它对抑制性T细胞无影响。
它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抑制淋巴细胞生成干扰素。
副作用:多毛、震颤、胃肠道不适、齿龈增生以及肝、肾毒性;亦可见乏力、厌食、四肢感觉异常、高血压、闭经及抽搐发作等。
2.普乐可复(Prograf),又称FK506或他克莫司(tacrolimus)作用机制:作用机制与环孢素相同,主要是抑制白细胞介素-2的合成,作用于T细胞,抑制T细胞活化基因的产生(对 -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2等淋巴因子的mRNA转录有抑制作用),同时还抑制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表达,但不影响抑制型T细胞的活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骁悉优良的安全性
全世界3个大型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超过900例患者使用证实骁悉:
◆ 无肝肾毒性 ◆ 不产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骨质疏松等 ◆ 无神经毒性 ◆ MMF治疗组的副作用发生率是AZA治疗组的1/3
MMF:最理想的长期维持免疫抑制治疗药物
Toxicity*
肾毒性 肝毒性
CsA
++ ++
◆ 高血糖,颜面粗糙,多毛,齿龈增生等.
◆ 骨质疏松及游走性的关节疼痛伴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等.
FK506的毒副作用
◆ 肾功能异常
◆ 高血压,糖尿病 ◆ 头痛,睡眠紊乱 ◆ 手掌或脚底麻木和灼热感 ◆ 手部颤抖
◆ 腹泻、恶心或呕吐
OKT3的毒副作用
由于OKT3与T淋巴细胞结合并进行抗原的调整,使T淋巴细胞释放出以肿瘤 坏死因子为主的各种细胞因子,由此产生的副反应包括: · 发热 · 寒战
硫唑嘌呤有阻止DNA,RNA等核酸合成的作用,所以对骨髓这样DNA, RNA等 核酸合成旺盛的组织会产生很强的抑制作用. · · · · · 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特别在肾移植早期,需要经常计数白细胞,有白细 胞减少的病例要及时停用。 以毛细胆管胆汁淤滞性为主的肝损害,这时应该停用而改用其它的药物 致畸、致突变的作用,可能引起肿瘤增加,特别是淋巴网状内皮细胞和 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 男性精子畸形或不育,引起胎儿的畸形等 避免与别嘌呤醇等合用
常用免疫抑制药物 的毒副作用
目前常用的免疫抑制剂
◆ ◆ ◆ ◆ ◆ 类固醇激素 骁悉(MMF) 硫唑嘌类固醇激素的副作用
◆ ◆ 应激性溃疡及上消化道出血 胰腺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
◆
◆
骨质疏松,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白内障,诱发癫痫,精神病等
◆
儿童中出现生长迟缓,类柯兴氏症,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没有明显毒性, 与安慰剂相比, 它不增加免疫抑制方案的毒性。 不增加感染发生率,不增加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紊乱, 未观察到细胞因子释放综合症,常见的副反应为:
· 胃肠道反应,但其发生率与安慰组相仿
如何处理药物毒性?
处理药物毒性的两种方法:
◆ 定期监测和治疗
◆ 撤除毒性药物或减少其剂量
监测和治疗
以下问题必须考虑:
环孢素A的毒副作用(一)
肾脏毒性类型:
◆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 ◆ 急性可逆性移植肾功能损害 ◆ 急性移植肾血管病变 ◆ 移植肾间质纤维化的慢性肾病
环孢素A的毒副作用(二)
◆ 肝脏毒性发生率为49%,与用药密切相关.约5%合并胆囊结石
◆ 神经毒性发生率约为20%,表现为震颤,手足烧灼,头疼精神症状,视力障碍, 癫痫等. ◆ 胃肠反应有厌食,恶心,呕吐,腹痛等. ◆ 高血压,血栓等
Tacrolimus
++ +
Steroids
MMF
Sirolimus
±†
Aza
-
-
-
++
高血压
高血脂 神经毒性 糖尿病 骨质疏松
+
+ + + +
+
± ++ ++ +
+
+ + ++ ++ ++‡
* 毒性报道主要来自于临床经验和发表的数据. † 可能加剧CsA 的肾毒性. ‡ 高血脂的毒性产生在sirolimus和CsA联合时会加剧. TMA = 血栓性微小血管病变 Adapted from Danovitch GM. Transplant Rev. 2000;14:65-81; Vanrenterghem Y. Transplant Proc. 1999;31(suppl 8A):7S-10S.
· 胸闷、憋气
· 腹泻 以上副反应严重者可有危及生命的急性肺水肿的发生,这些副反应多发生 在用药的第1-3天,用药后的30-60分钟.
ATG/ALG的毒副作用
源自于马与兔的多克隆抗体,主要的副反应有:
◆ 呼吸困难
◆ 胃肠道不适
◆ 发热,寒颤 ◆ 皮疹 ◆ 关节疼痛 ◆ 白细胞下降
◆ 出血危险增加
人源化单抗(赛尼哌)的毒副作用
肾功能全面好转
肾功能改善
Transplantation. 1998;65 (suppl):
139(Abstract 243). Grinyó JM, et al.
MMF/CsA,没有激素 在MMF/CsA方案下撤除 激素是安全的 Transplantation . 1997;63:1688
Transplantation . 1997;63:1688
骁悉减少毒性药物产生的费用
◆ 骁悉的应用可以减少和撤除环孢素A和激素 ◆ 降低了药物的费用,1000元-2000元/月 ◆ 降低药物毒性,改善了肾功能,避免慢性移植肾失功所造成的费用 ◆ 移植肾失功再透析或二次肾移植费用,超过8万元
骁悉减少毒性药物产生的费用
减少了药物并发症的治疗费用(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肝损, 感染,骨质疏松等)。
◆ 降血压药 ◆ 降血脂药 ◆ 降血糖药 ◆ 保肝药物 ◆ 预防骨质疏松药 1800元/年 150元/月 150元/月 50-1000元/月 2400元/月
骁悉更具药物经济学价值
使用骁悉可以节约的费用:
◆ 减少50%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 ◆ 减少由于排斥引起的检查,治疗和住院费用3000元/次 ◆ 显著降低排斥的严重程度,大大减少使用昂贵的抗淋巴细胞 抗体的机会,3.5万元一个疗程 ◆ 减少了病人发生慢性排斥的机会,提高移植肾和病人的 长期存活 ◆ 避免了过早移植肾丢失导致重新透析和第二次肾移植的 费用,费用超过8万元
◆ 指标和观察期
术后1年,排斥、移植肾丢失、透析、感染及免疫抑制剂费用
◆ 结论
骁悉疗效优于Aza,总费用低于Aza,骁悉治疗患者人均节约
1315美元.
环孢素A的肾毒性在肾移植后引起的高额费用
◆ 研究概论
心脏移植病人每年由于环孢素A肾毒性引起的肾功能衰竭 产生的费用
◆ 结果
术后五年内平均是US $6700 术后8年涨到US $14200 如需要透析,每年费用超过US $50000
◆ 活检 ◆ 血药浓度的监测 ◆ 潜在的药物间相互作用
撤除毒性药物或减少其剂量
低毒性方案实例
作 者 方 案 结 果 Weir MR, et al.
Transplantation.
1997;64:1706. Ducloux D, et al.
CsA 减少 50% MMF代替Aza CsA/Aza 转换到 MMF/Pred.
MMF:最理想的长期维持免疫抑制治疗药物
Toxicity* 痤疮 齿龈增生 多毛症 秃头 胃肠道并发症 血液毒性 + CsA + + ++ + + + ++ + + + + + Tacrolimus Steroids + MMF Sirolimus Aza
TMA
+
+
?
* 毒性报道主要来自于临床经验和发表的数据. † 可能加剧CsA 的肾毒性. ‡ 高血脂的毒性产生在sirolimus和CsA联合时会加剧. TMA = 血栓性微小血管病变 Adapted from Danovitch GM. Transplant Rev. 2000;14:65-81; Vanrenterghem Y. Transplant Proc. 1999;31(suppl 8A):7S-10S.
◆ 减少免疫抑制剂的费用
◆ 提高病人对药物方案的顺应性 ◆ 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环孢素A的肾毒性在肾移植后引起的高额费用
◆ 研究概况
82年7月-86年6月中203例尸体肾移植患者使用环孢素A 与药费关系
◆ 结果
环孢素A使用与较高费用有密切关系(3885 $比375 $),
长期使用很难从中得到额外利益.
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的好处
◆ 减少对以往联合免疫抑制方案的依赖并减小它们的毒性 ◆ 减少对于毒性监测的需求
MMF的副作用
MMF(骁悉)和所有其它药物一样,也有一些副作用,但副作用很少见。
因副作用需要停药的情况更少见,可能的副作用包括:
· 轻微腹泻,呕吐
· 白细胞减少,但大多数患者能耐受,并能安全服用
这些副作用大多出现在开始服用骁悉一段时间里,随着疗程延长,一些副 作用会逐渐减轻或消失。
硫唑嘌呤的毒副作用
改善肾功能、胆固醇和血压
改善肾功能,高血脂和血压
Transplantatio
1988;65:1504.
Zanker B, et al. Transplantation. 1988;66:44.
Houde I, et al.
CsA或CsA/MMF 转换到MMF
CsA/Pred.转换到 MMF/Pred.
骁悉的药效经济学临床
◆ 研究概况
瑞士一项比较骁悉与Aza治疗排斥所需费用
◆ 指标和观察期
术后6个月内因排斥而接受治疗和住院的费用
◆ 结论
使用骁悉病人的费用只占Aza的八分之一
骁悉的药效经济学临床
◆ 研究概况
美国多中心双盲临床499例患者比较骁悉(2.0g/d)与 Aza(1-2mg/Kg/d)在疗效与医护需求上的差异和人均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