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武功秘籍
太极拳的八个技巧

太极拳的八个技巧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拳术技巧和哲学思想而闻名于世。
太极拳的练习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够培养人们的意志力和修养。
以下将介绍太极拳的八个技巧,希望能给爱好太极拳的朋友们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1. 以松为主太极拳注重在动作中保持松散的状态,不紧张不僵硬。
拳术的力量来自于内劲的运用,而内劲的发挥需要在松散的状态下才能更加顺畅。
因此,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身体的松弛,特别是肩膀、背部和腰部的松散度要特别注意。
2. 以虚灵为主虚灵是太极拳的基本要求之一,意味着身体要有一种虚空的感觉,不要有任何的紧迫感。
虚灵的状态有助于身体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同时也能够使拳术的力量更好地发挥出来。
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虚灵的状态,不要陷入到僵硬和沉重的感觉中去。
3. 以圆为主太极拳的动作特点之一就是以圆为主。
圆的动作能够使拳术更加流畅,也能够更好地体现太极拳的柔和之美。
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要注意动作的曲线和流动感,不要呈现出直角和棱角的感觉。
太极拳的拳法注重以缠绕为主,通过旋转、盘旋、缠绕等动作来发挥力量。
缠绕的动作能够使拳术的力量更加集中和均匀,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控制对手。
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要注意动作的连贯性和流畅性,不要呈现出断续和僵硬的感觉。
5. 以内劲为主太极拳的内劲是其独特之处,也是其强大的力量来源。
内劲是通过呼吸和意念来调动身体的力量,而不是通过肌肉的力量。
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要注重内劲的培养和运用,通过深呼吸和意念的调动来发挥身体的力量。
6. 以沉着为主太极拳的练习需要保持一种沉着的状态,不被外界的干扰和情绪所左右。
沉着的状态有助于保持内心的平静和集中,也能够更好地控制身体的动作和力量。
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沉着的状态,不要被外界的压力和情绪所左右。
7. 以静为主太极拳的练习需要注重静态的修炼,通过保持静止的姿势来调整身体的平衡和力量。
静态的练习有助于培养专注和耐心,也能够更好地感受身体的变化和内在的力量。
武功秘籍图解

二十四式太极拳图解第一式:起势①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放在大腿外侧;眼平看前方.要点:头颈正直,下颏微向后收,不要故意挺胸或收腹。
精神要集中(起势由立正姿势开始,然后左脚向左分开,成开立步)。
②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两手高与肩平,与肩同宽,手心向下。
③上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下蹲;同时两掌轻轻下鞍,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眼平看前方。
要点:两肩下沉,两肘松垂,手指自然微去。
屈膝松腰,臀部不可凸出,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中间。
两臂下落和身体下蹲的动作要协调一致。
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①上体微向右转,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同时右臂收在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向右下划弧至右手下,手心向上,两②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右脚跟后蹬,右腿自然伸直,成左弓步;同时上体继续向左转,左右手随转体慢慢分别向左上、右下分开,左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右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左脚随即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
手落在右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手。
③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微向外撇(大约45°--60°),随后脚掌慢慢踏实,左腿慢慢前弓,身体左转,身体中心再移至左腿;同时左手翻转向下,左臂收在胸前平屈,右手向左上划弧至左手下,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右脚随即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
④右腿向右前方迈出,左腿自然伸直,成右工部;同时上体右转,左右手随转体分别慢慢向左下、右上分开,右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左手落在左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手。
与③解同,只是左右相反。
与④解同,只是左右相反。
要点:上体不可前俯后仰,胸部必须宽松舒展。
两臂分开时要保持弧形。
身体转动时要以腰为轴。
弓步动作与分手的速度要均匀一致。
做弓步时,迈出的脚先是脚跟着地,然后脚掌慢慢踏实,脚尖向前,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后腿自然伸直;前后脚夹角约成45°--60°(需要时后脚脚跟可以后蹬调整)。
王宗岳的太极秘籍《十三势行功歌诀》详解

王宗岳的太极秘籍《十三势行功歌诀》详解一、《十三势行功歌诀》——王宗岳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
变转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稍痴。
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是神奇。
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工夫。
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
尾闾正中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仔细留心向推求,屈伸开合听自由。
入门引路须口授,工用无息法自修。
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
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
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字真切意无疑。
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功夫遗叹息!二、王宗岳简介王宗岳,字林贞,号净贞,生活于明朝万历年间,山西人(传说为山西太谷县小王堡村人。
据李亦畬手书《太极拳谱》之《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记载,说明王宗岳为山西人无疑)。
内家拳名家,精通拳法、剑法、枪法,对拳术颇有研究。
史书对其记载甚少,现今资料,多为后人传说和考证,生平、籍贯说法不一。
本文介绍,是参照百度百科所写。
三、王宗岳《十三势行功歌诀》释义《十三势行功歌诀》为明王宗岳所著,相传王宗岳著之太极拳论共有四篇,除《十三势行功歌诀》外,尚有《王宗岳拳论》、《十三势》及《打手歌》。
字义: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
十三总势莫轻视之“十三势”,指“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八个手法,及“进、退、顾、盼、中定”五个步法。
命意源头在腰隙之“命意”,指思维。
“腰隙”之“隙”,指腰间部位。
全句之意为太极这十三总势,决不可轻视,更不可等闲视之,因为他的源头在腰间这个部位。
【论述】其实八门五法决不可轻视,它的精华之处在腰际,因为太极拳的起始动作在腰,其它的手部动作,则随腰之转动而动。
医书《内经》有言:“腰为肾之府,旋转不能,肾将惫矣”。
肾主骨,主人体之精门机能,久练腰肾,必能强筋健骨,增进骨质密度,故勤练太极拳对肾脏之保健有一定之功效。
若腰部活动不能,则肾必疲惫,人必体衰垂危。
清武禹襄著之《太极拳解》曾言:“气如车轮,腰如车轴”,其意为气如车轮,循环不息,腰如车轴,带动身臂之转动。
太极拳内功心法口诀大全

太极拳内功心法口诀大全一、杨式太极松身五桩杨式太极松身五桩是一种活桩,此桩是杨式太极桩功中最为基础的桩法,目的是帮助学习者在练架子和推手前放松全身。
功法如下:一预备式两足立正,身正,两目向前平视,顶头悬,胸微含,两肩微沉,肘微弓,舌卷而轻抵上颚,重心落右腿,左腿跟微起,向左平开宽与肩齐,腰向右转,再向左转,把右脚尖扣回转正。
练习时要注意气沉丹田,背部有如贴墙,松腰,两髋骨微抱丹田,收尾闾,收小腹,两膝微屈而不过足尖,足底贴地,头部正直,凝神定意,眼向前平视,眼神宜敛,舌卷上颚,合口并唇,呼吸自然,自胸前整片松落,沉于丹田,而由足内侧达于脚底,两肘同时微弓,两腕背亦向前微弓,掌心向下微展,指尖微起向前,不张不并,自然而沉涨之感,直达指尖(这些内容其实就是杨式太极“十要”中的内容)。
太极拳内功心法口诀大全。
二转腰松胯两膝微沉,两臂分向两侧举起平伸开展,两肩微沉不动。
两肘微弯,弯曲以能容纳四个手指,两腕与肩平高,两掌心向下,十指尖微垂,松肩坠肘,坐实左足,腰胯向下微沉转动,腰胯向右旋转45度,牵引两臂,左手掌心朝内,随势甩至右上前胸,同时,右手掌背随势甩至身后尾闾,腰胯回正,两臂荡回,由下荡向两侧上方,腰胯微沉,牵引两臂由两侧下荡。
然后,坐实右腿,同时腰胯向左旋转45度,右手掌心向内,随势甩至左上前胸,同时,左手掌背随势甩至身后尾闾,腰转时保持中正,以腰为主宰,膝以下不动。
腰部一动,手也要贴着身体跟着动,腰停手也停,腰胯向右转45度时,要使鼻尖与左手腕对准右膝盖与右足尖,左肘尖向下对正左膝盖及左足尖,尾闾向下,对正左后足跟。
腰向右转,重心落于左脚,左脚涌泉穴有沉入地之感,右脚变虚,可轻松抬起。
同时,两肩微沉松开,有如骨头挂在肩上。
垂肘左右摆荡,手腕不过肩,两肩关节韧带有如橡皮筋,荡转自如,劲由脚底生直透手心劳宫穴。
(此势的关键是要使两臂象草绳一样随腰转而在身体前后摆荡,两臂一点力都不能用)三合气松身本法分为身体向下降,然后上升两个动作。
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

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太极拳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内家拳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是太极拳的基本理论和拳术套路,注解如下:太极拳九诀:1. 粘连诀,指在搏斗中保持与对手的黏附和连接,以便随时利用对方的力量进行反击。
2. 拉劲诀,指在太极拳的练习中,要不断地感受和运用身体的拉力,使身体的各个部分都能协调运动。
3. 开合诀,指在太极拳的动作中,要注重身体的开合和收放,以达到动作的自然流畅和连贯。
4. 沉着诀,指在太极拳的练习中,要保持身体的沉着和稳定,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影响。
5. 松柔诀,指在太极拳的动作中,要保持身体的柔韧性和松散性,以便更好地应对对手的攻击。
6. 启动诀,指在太极拳的练习中,要通过自身的内力和呼吸来启动身体的各个部分,使动作更加灵活和有力。
7. 沉腰诀,指在太极拳的动作中,要注重腰部的发力和运动,以便更好地发挥身体的力量。
8. 松身诀,指在太极拳的练习中,要保持全身的放松和舒展,以便更好地感受和运用内力。
9. 静中含动诀,指在太极拳的练习中,要保持身体的静定和动态相结合,以便更好地掌握拳术的精髓。
太极拳八十一式是太极拳的套路,包括起势、单鞭、云手、高探马、玉女穿梭、转身搬拦捶、如封似闭、单鞭、云手、白鹤亮翅、斜飞势、转身搬拦捶、如封似闭、单鞭、云手、高探马、玉女穿梭、转身搬拦捶、如封似闭、单鞭、云手等。
这些套路包含了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技术要领,通过练习这些套路,可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力量和耐力,同时也可以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总的来说,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是太极拳的基本理论和拳术套路,通过深入理解和反复练习,可以帮助练习者掌握太极拳的精髓,提高身体素质和武术技能。
陈氏十八式太极拳口诀

陈氏十八式太极拳口诀陈氏十八式太极拳口诀陈氏太极拳养生功是常见的养生武术,更是广大老年人喜爱的健身项目之一,下面请看店铺带来的陈氏十八式太极拳口诀!陈氏十八式太极拳口诀第一式:太极起势第二式:金刚捣碓第三式:懒扎衣第四式:六封四闭第五式:单鞭第六式:白鹅亮翅第七式:斜形第八式: 搂膝第九式: 拗步第十式:掩手肱拳第十一式:高探马第十二式:左蹬一跟第十三式:玉女穿梭第十四式:云手第十五式:转身双摆莲第十六式:当头炮第十七式:金刚捣碓第十八式:收势【陈氏太极拳的特点】(一)外似处女,内似金刚中华武术,门派繁多,仅拳术就有几百种。
各门派都有其独到之处,归纳起来,不外乎是内外两家。
外家拳多以拳打脚踢为主,窜蹦跳跃,腾挪闪战,攻防含义较为明显、让人一看便知是武术。
陈氏太极拳则别具特色: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内气不动,外形寂然不动,内气一动,外形随气而动;以内气催动外形,上下相随,连绵不断,以腰为轴,节节贯串,不丢不顶,圆转自如,轻轻运转,默默停止。
其功防含意大都隐于内而不显于外,往往使人误认为此拳像摸鱼--样,不是武术。
特别是老架一路,以柔为主,要求周身放松,不用僵力,主要是锻炼下盘功夫,使足下生根,转髋灵活,输通气血,练就充足的内气,意到气到,气到劲到,立身中正,八面支撑使身体内外各部建起巩固的防线,形成一身备五弓的蓄发之势,这样,不遇敌则已,若遇劲敌,则内劲猝发,如迅雷烈风,故外似处女,内似金刚,此为陈氏太极拳的一大特点。
(二)螺旋缠绕的运气方法大家见过头顶碎砖、脖缠钢筋等,这是硬气功的运气方法。
内气运到头顶上,头能将砖碰碎;运到脖颈上,能将钢筋缠绕起来。
陈式太极拳结合力学和经络学的理论,采用螺旋缠绕的运气方法,以小力胜大力,以弱力胜强力。
好象用一个小小的千斤顶,就能将载重几吨货物的汽车顶起来一样。
所谓太极拳蓄发相变、引劲落空、借力打人,以四两拨千斤,皆是螺旋劲所起的作用。
故《拳论》讲:"虚笼诈诱、只为一转"从经络学上来讲,经络是指布满人体的气血通路,源于脏腑,流于肢体,脏腑经络气血失和,则神机反常而生疾病,和则气血流畅而强身延年。
拳法大全八卦掌太极拳等武术奥义精要

拳法大全八卦掌太极拳等武术奥义精要拳法,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众多拳种。
其中,八卦掌和太极拳作为两门最具代表性的拳法流派,极受武术爱好者的追捧和研究。
本文将从基本概念、技术要点和核心精要三个方面,阐述拳法大全中八卦掌和太极拳的奥义精髓。
一、八卦掌八卦掌是一门综合性拳法,源自道家八卦哲学,强调循环变化和阴阳互动。
其拳法形态灵活多变,融合了攻防、闪躲和逃避等技巧。
以下为八卦掌的基本要点和技术要领:1. 步法:八卦掌注重八方行走,以固定的八卦步法为基础,能够快速转身、灵活躲避和变向进攻。
2. 身法:八卦掌强调身体的起伏和转动,通过腰部和上半身的旋转来产生力量,并以此来发出准确而有力的拳击。
3. 掌法:八卦掌以掌击为主,以圆形掌势为特点,通过巧妙的扭转和挥舞手臂来增加力量和变化。
4. 式法:八卦掌以环行为主要招式,通过环形移动和变向攻击来准确打击对手,从而达到控制对方的目的。
二、太极拳太极拳被誉为"以柔克刚"的拳法,强调内力和正气的修炼。
太极拳的动作缓慢而柔和,注重身心统一和自然呼吸。
以下为太极拳的基本要点和技术要领:1. 姿势:太极拳重视身体的舒展和平衡,以舒展挺拔的站立姿势为基础,通过脊椎的垂直和松弛来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2. 动作:太极拳的动作缓慢而连续,强调流畅的动作和变化的力量。
通过腰部和胯部的旋转,促进内力的运行和增强整体的力量。
3. 内功:太极拳强调内功的培养,通过调整呼吸和意念的集中来激发内力。
内力的运用在太极拳中非常重要,能够让拳法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4. 意境:太极拳注重身心合一和意境的培养,通过修炼太极拳能够使心境平静,提高个人的修养和内在力量。
在掌握了八卦掌和太极拳的基本要点和技术要领后,要想更好地运用拳法,还需注意以下核心精要:1. 内外结合:八卦掌和太极拳都注重内外结合的原则。
内在修炼能够增强内力,提升技术的精准度和威力;外在技术训练则可以让身体更加协调灵活,从而更好地发挥自身潜能。
45式太极拳拳谱口诀

45式太极拳拳谱口诀太极拳是中国传统的武术形式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拳谱口诀,用以传承和记忆拳法的要点。
以下是太极拳45式拳谱口诀的内容:1. 起势,两手分开虚抱球,左脚前进迈一步。
2. 左右野马分鬃,左手推出右手收,身体转向右侧。
3. 白鹤亮翅,右手向前推出,左手收回,身体转向左侧。
4. 搂膝拗步,左手向前推出,右手收回,身体转向右侧。
5. 手挥琵琶,右手向前推出,左手收回,身体转向左侧。
6. 左右摆蓝,左手向前推出,右手收回,身体转向右侧。
7. 左右单鞭,左手向前推出,右手收回,身体转向左侧。
8. 云手,双手交替推出,身体左右转动。
9. 单鞭,右手向前推出,左手收回,身体转向右侧。
10. 高探马,左手向前推出,右手收回,身体转向左侧。
11. 蛇形摆头,右手向前推出,左手收回,身体转向右侧。
12. 转身搬拦捶,左手向前推出,右手收回,身体转向左侧。
13. 如封似闭,右手向前推出,左手收回,身体转向右侧。
14. 十字手,双手交叉推出,身体左右转动。
15. 左右蹬脚,左脚向前踢出,右脚收回,身体转向右侧。
16. 左右穿梭,左脚向前踢出,右脚收回,身体转向左侧。
17. 左右摆蓝,左手向前推出,右手收回,身体转向右侧。
18. 左右单鞭,左手向前推出,右手收回,身体转向左侧。
19. 左右云手,双手交替推出,身体左右转动。
20. 左右摆蓝,左手向前推出,右手收回,身体转向右侧。
21. 左右单鞭,左手向前推出,右手收回,身体转向左侧。
22. 左右云手,双手交替推出,身体左右转动。
23. 左摟膝拗步,左手向前推出,右手收回,身体转向右侧。
24. 右摟膝拗步,右手向前推出,左手收回,身体转向左侧。
25. 右摟膝拗步,右手向前推出,左手收回,身体转向右侧。
26. 左摟膝拗步,左手向前推出,右手收回,身体转向左侧。
27. 左右摟膝拗步,左手向前推出,右手收回,身体转向右侧。
28. 手挥琵琶,右手向前推出,左手收回,身体转向左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式太极有渊源,王庭先祖传在前,陈鑫品三留真传,发科前辈创新拳。
松活弹抖刚柔济,螺旋缠绕妙无比,动作舒展手法细,闪展腾挪无僵力。
预备起式双足开,虚领顶劲呈自然,两耳听后立身正。
双眼平视心气静。
金刚捣碓精神敛,阴阳无偏太极现,全身缠绕螺旋劲,右拳捣碓顶精领。
谁人不识揽扎衣,左屈右伸最神奇,千变万化由我运,两足平踏定根基。
六封似闭周身合,合中寓开开中合,左足跟步虚实分,风吹杨柳天机动。
单鞭一势最为雄,一字长蛇左右分,右勾左掌非马步,上下四旁扣如弓。
金刚捣碓鬼神惊,心平气静把胯松,左手如鞭长空响,提膝震脚大地沉。
白鹤亮翅要分明,右翅舒展击长空,两手引来搂风式,右足开步左要跟。
斜行拗步气要沉,手要搂膝身法正,左足斜行开一步,左手成勾右为掌。
初收提膝双插掌,右脚抠地身不晃,浑身猬缩似纯阴,阴中藏阳任人侵。
前趟拗步抖威风,两足平开两手分,眼随右手中指转,转到定式神可接。
接到斜行拗步时,圆转随意运鸿蒙,动中有静静藏动,乾坤正气运周身。
再次初收精神聚,虚步点地手护胸,不收不见放中巧,灵猫扑鼠束其身。
又到前趟拗步来,心空腹实裆要开,只要中间身法正,何惧周围有敌来。
掩手肱拳劲要整,劲力要在腰间寻,前冲后顶劲对称,注意拳头莫握紧。
金刚捣碓又一着,上打咽喉下打阴,震脚莫把双重犯,沉肩坠肘要记清。
披身捶式最难传,松活弹抖全体现,顺逆缠丝步跟稳,蓄发相变要松沉。
背折靠式不好练,左拳岔住在腰间,右肩下打七寸靠,背折一靠更无偏。
青龙出水鬼神泣,转接灵敏无滞迹,右手撤回又一捶,此为太极变中拳。
双推掌式腰要拧,右足上前左足跟,进步莫迟两掌推,不顶不延妙手传。
三换掌式彼难防,圆转自如在腰间,双手如运太极球,上轻下沉不倒翁。
肘底看捶叶底花,右拳藏在左肘下,左足点地右踏实,好似仙桃悬肘下。
倒卷肱式为退行,退中寓进步法精,左顾右盼车轮转,首莫仰俯脚莫颠。
退步压肘击胸膛,敌欲能防非妙方,压肘同时要撤步,右肘后顶把敌伤。
压肘后面接中盘,上击下打彼难防,向左滑步莫迟疑,左拦右按似斜飞。
又到白鹤亮翅时,一引即进开右步,敞开门户虚左脚,右手再开亮白鹤。
斜行拗步最有情,但看能明不能明,天机活波妙自生,身躯辗转在一心。
闪通背式用法精,上步穿掌一气成,转身顶肘右退步,双掌下按气要沉。
掩手肱拳又再现,浑身合下力千斤,劲源是从脚下起,主宰于腰达于手。
六封似闭履采变,以柔克刚强中强,上引下松随敌意,进步双按封中闭。
单鞭一式谁知晓,上下相合首尾保,击首尾动精神贯,击尾首动脉络通。
云手交替把门封,左右立圆护全身,脚随手运从后插,上下相随一气成。
高探马式最精神,探马之前双手分,目送右手中指甲,转身拧腰胯要松。
探马过后右擦脚,左脚盖步双手合,右脚上飞要过腰,右手击足要打平。
左擦脚式要分清,右脚落步再拧身,单腿支地左脚飞,左手拍击响彻云。
左蹬一跟要转身,右脚踏实基础稳,只见左脚半空悬,劲力先蓄脚再蹬。
前趟拗步类斜行,唯有两手是平分,深入虎穴用手探,敛臀圆裆膝要撑。
击地捶泰山压顶,手领眼随身法正,左脚上步腿要缠,右手击地腰莫弯。
顶肘翻身二起脚,扣裆拧腰虚实成,右脚蹬地双脚飞,腾空击打右脚背。
兽头势样形象凶,右拳护在胸当中,活腰圆胯腰要塌,两拳缠绕右肘顶。
左脚扫出旋风脚,右脚插步脚尖摆,右手穿掌先蓄势,双手交叉右转巧。
右蹬一跟先活步,两手画圆落腹前,蹬腿先须把劲蓄,右脚掌要往右蹬。
掩手肱拳发有声,右手出拳腕要平,肱拳须用腰膀力,震脚掩手意在先。
小擒打势真正绝,右脚插步左足前,左足抬起再上前,双拳拧转打左前。
抱头推山莫看轻,两手抱头弓步成,左掌偷从右掌下,双掌一推苦连天。
推山过后三换掌,先推右掌柔藏刚,左右连换如风转,心气一发四肢动。
六封似闭招势奇,转腰抱首封中闭,左脚收至与肩宽,虚步点地裆要合。
声东击西是单鞭,出脚迈步似猫行,往左一导虚实换,左手一分应八方。
前面有敌前招应,右拦左击似偷营,劝君有力休使尽,要防滑敌从后攻。
后面来敌后招防,左拦右击要分清,双掌同时往右捋,右足后跟往下沉。
野马分鬃难遮挡,左右分鬃把敌攻,进步侧身用穿靠,一引即进莫迟疑。
六封似闭静犹动,虚实兼到忽现藏,静运无慌沿路缠,上下相随莫空谈。
单鞭一条神威凛,精神百倍中气足,松裆活腰无滞迹,肌肤骨节处处张。
一条鞭后双震脚,双手画圆到胸前,身端步稳两肩平,左脚蹬地双脚震。
玉女穿梭入敌群,双足跃起掌击进,转引转出出重围,轻身直入众人中。
揽扎衣独挡一面,阴阳开合乐无边,左手扎衣落腹前,我守我疆不亢卑。
六封似闭变无穷,棚捋挤按须认真,两掌朝上过腹前,沉心静气双手封。
右勾左掌单鞭成,两头卷曲备五弓,右手提勾如抽丝,人力运成夺天工。
云手切忌头膀幌,两手转环往左行,双足插行步法奇,来回运气恒不已。
摆脚跌岔四座惊,右脚一出扫千军,落地还须把脚震,左脚擦地百会顶。
金鸡独立分左右,单腿支地哪敢敌,纵身直上手擎天,一手下垂似碧莲。
左顾右盼倒卷肱,手脚缠丝退法精,活腰松裆两手转,四两拨动八千斤。
退步压肘发劲难,刻刻留意在腰间,腰不拧时劲难发,再讲顶肘是空谈。
中盘紧接压肘势,回首往后甩边拳,左勾右掌向前攻,目中无人似有人。
白鹤亮翅羽毛丰,右脚内侧擦地行,双翅展开往上冲,切忌挺胸把腹收。
斜行拗步身法正,旋腕转膀记在心,内外三合不能忘,下节不明颠覆生。
闪通背式用法奇,右手穿掌击前敌,身后敌人如抱腰,顶肘翻身把敌袭。
掩手肱拳由心发,拳力如风又如雷,心如火药手如弹,身似弓弦手似箭。
六封似闭前后封,气聚于腕身手进,上动下随中部应,百骸筋节自相通。
单鞭一条谁敢攻,一动全无抽扯形,只要顶精领得好,出手破敌如催草。
云手双手领双足,一阴一阳互为根,一手一运一太极,抽脚拨腿犯大忌。
转身翻掌高探马,旋腕转膀见真功,节节贯穿全身松,辗转随意见天真。
十字摆莲上下攻,右脚扑步下盘稳,拧腰转脊双手缠,右腿一摆莲花现。
指裆捶直取要害,承上启下劲力整,左右逢圆运无方,右手一击破铜墙。
白猿献果礼不轻,双拳护在胸当中,提膝莫忘内三合,步进身进意莫迟。
又到六封似闭时,来往屈伸寓化工,一开一合精神倍,园转随意运鸿蒙。
第七单鞭旨归宗,阴阳变化原无定,勾掌对应胸微合,双手一开谁能敌。
就地生风雀地龙,左脚铺地左拳穿,双拳缠绕阴阳明,一缕浩然往下行。
上步七星人人晓,丹田内转有谁知,神以知来智藏往,浑身一动似弹簧。
下步跨虎更神奇,一实一虚足相异,足重手恭头容直,塌腰合裆跨虎背。
转身摆莲似鹰扬,右脚单立原地旋,左脚里合如旋风,右脚外摆双掌拍。
弓步发出当头炮,双拳一出奔敌胸,虚实倒换先蓄势,拳由心发向前冲。
金刚捣碓世无双,大捶一捣鬼也慌,莫道捣碓是小技,刚中寓柔柔克刚。
收式太极归无极,身椿端正两足并,心中一物无所著,平心静气双手垂。
太极至理言难尽,练拳须把拳理明,明理还须从良师,口授心传无弊病。
连贯圆活虚实明,阴阳开合记在心,松而不懈是关健.有弊须在腰间寻。
阴阳无绐又无终,动则生阳静生阴,一手一运一太极,一动一静互为根。
行拳须明缠丝劲,不明此理不明拳,劲以积日而有益,功以久练而后成。
至于身法原无定,无定有定在人用,势虽不牟理归一,手领身随浩气行。
欲知拳中奥妙意,早晚太极不离身,气宜直养而无害,延年益寿健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