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紧缩性货币政策条件下的表现
国际收支顺差条件下 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国际收支顺差条件下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摘要:由于近来的通货膨胀,央行采取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本文运用货币论的分析方法讨论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并实证分析了近来人民币的利率水平、货币供应量,运用计量方法分析了外汇储备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
通过分析得出了结论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通货膨胀;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货币论;实证分析一、问题的背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越来越密切。
对于一个开放的经济体来说不仅要实现国内的均衡,还要保持对外的经济平衡。
保持国内的均衡主要是指保持较低的通货膨胀,;反映国家对外经济交往的主要指标是国际收支,保持对外经济的平衡主要就是指国际收支的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也产生了不少问题。
就当前的形势来看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国内物价上涨的预期不断不上升,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依赖于出口的推动,消费和对外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偏低,由此央行更倾向于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我们来看一下从去年下半年央行的货币政策:从2010年下半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于2010年10月20、2010年12月26、2011年2月9日、2011年7月7日四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下面来分析一下,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在应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同时对我国的国际收支所产生的影响。
二、理论分析我们此处重点讨论货币论对国内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国际收支影响的分析:与传统的国际收支理论不同,基本的国际收支货币论分析模型的研究对象,不仅包贸易收支项目(或经常项目),而且包括资本和金融项目,是以整个国际收支最为研究对象。
模型主要有以下三个假设:1.各国实行固定的汇率制度,不考虑波幅。
2.各国经济处于长期充分就业均衡状态,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各个市场价格具有完全价格弹性。
3.货币需求是收入、利率和价格的稳定函数。
在这三个假设下,我们有:(1)p=ep* (一价定律成立)(2)b=(x-m)+i*f+k(国际收支针对的是整个国际收支)(3)l=l(y,p,i) 其中dl/dy>0, dl/dp>0. dl/di0,则db>0,我们可以看出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对于国际收支是有改善作用的。
我国通货紧缩

我国通货紧缩一、通货紧缩的概念与特征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相对立的一个概念,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下跌。
在这里要注意物价变动率是否变为负数以及物价水平下降的幅度和时间长度。
如果只是部分商品劳务价格下降,或者是价格暂时偶然的普遍下降都不能判断为出现通货紧缩,我国由于通货膨胀的压力较大,因此一般认为物价持续下降一年才可以认定为通货紧缩(国外以两个季度为限)。
在以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作为判断通货紧缩主要标准的同时,还可以用货币供应和经济增长率作为衡量通货紧缩程度的辅助指标。
通货紧缩经常都伴随着实际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下降,货币供给相对不足,有效需求严重不足,失业率居高不下,GDP负增长或大幅下滑。
但这些并不是必备特征。
如我国1998~1999年物价总水平连续两年持续下降,但经济总体态势仍在快速增长的区间运行,货币供应量增幅与前几年相比虽然减少,但与同期经济增长率(7.8%和7.1%)相比,增长幅度还是比较大的,狭义货币和广义货币的增长幅度1998年为14.84%和11.85%,1999年为14.74%和17.67%。
又如,英国1814~1849年、1873~1896年以及美国1814~1849年、1866~1896年的通货紧缩都伴随着经济的较高或适度增长。
二、通货紧缩的分类(一)按持续时间长短可分为长期性通货紧缩、中长期通货紧缩与短期性通货紧缩。
一般将10年以上的通货紧缩划分为长期性通货紧缩,5~10年为中期通货紧缩,5年以下为短期通货紧缩。
(二)按通货紧缩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通货紧缩、中度通货紧缩和严重通货紧缩。
如果物价变动率呈负增长的时间不超过两年即出现转机,可视为轻度通货紧缩:如果通货紧缩超过两年仍无好转,但物价指数降幅在两位数以内,则可视为中度通货紧缩:如果通货紧缩超过两年并继续发展且物价降幅超过两位数,或者伴随着比较严重的经济衰退,则可视为严重的通货紧缩。
(三)按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状况可分为增长型通货紧缩与衰退型通货紧缩。
谈紧缩性货币政策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

紧缩性货币政策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引言货币政策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
紧缩性货币政策是指通过加大货币供应的收缩程度,限制金融机构的信贷发放,从而达到控制通货膨胀和调整经济增长的目的。
本文将探讨紧缩性货币政策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
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国际收支的影响1. 减少资本外流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过提高利率和限制信贷,使得境外投资者对我国的吸引力降低。
高利率和信贷限制使得国内资金更难以流出,进而减少了资本外流。
这有助于稳定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
2. 增加国内储蓄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过提高存款利率,鼓励居民增加储蓄。
当居民倾向于储蓄时,国内储蓄增加,减少了对外借款和外资的依赖,对国际收支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3. 改善汇率状况紧缩性货币政策对汇率有一定的影响。
高利率可以吸引境外资金流入我国,推高汇率。
同时,紧缩性货币政策降低通胀压力,使得货币值得到保值,进一步支持汇率稳定。
这对于国际收支的平衡有正面的影响。
4. 压缩进口需求紧缩性货币政策限制了信贷发放,导致居民和企业的购买力下降,从而减少了进口需求。
这可以降低进口总额,对国际收支产生积极的影响。
5. 对出口的负面影响虽然紧缩性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压缩进口需求来平衡国际收支,但同时也对出口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紧缩性货币政策使得我国产品的竞争力降低,因为汇率升值会使得出口价格上升。
这可能减少出口量,对国际收支形成一定的压力。
6. 影响外国直接投资(FDI)紧缩性货币政策可能降低外国直接投资(FDI)的流入。
高利率和信贷限制会使得潜在的外国投资者选择其他国家,以寻求更好的投资环境和更高的回报率。
这可能对国际收支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结论紧缩性货币政策对我国国际收支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它可以减少资本外流和增加国内储蓄,通过改善汇率状况和压缩进口需求来平衡国际收支。
然而,紧缩性货币政策也会对出口和外国直接投资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国际收支的平衡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现行的紧缩货币政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

现行的紧缩货币政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摘要:针对中国日益明显的通货膨胀趋势,中国人民银行自2006年4月开始通过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利率等货币工具拉开了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大幕。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对银行存款、信贷、资金等业务以及银行收入、资产质量的影响利弊共存,商业银行应正确应对,做好相应的准备。
近期央行不断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包括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大央行票据的发行量。
关键词:流动性过剩;货币政策;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对策中图分类号:f8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9-0238-01一、我国实施紧缩货币政策的背景及其情况从紧货币政策就是通过减少货币供应量达到紧缩经济的作用。
主要是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以及公开市场业务来实施。
在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过热运行,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
为了防止通货膨胀,央行果断采取行动,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
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2.25%提高到2.50%。
时隔半个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11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9天之后,中国人民银行19日晚间再次发布消息,决定从11月29日起,再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进入2011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1月14日宣布,从2011年5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二、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今年以来,央行接连出台了一系列紧缩货币政策,如“窗口指导”、发行央行票据、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旨在抑制信贷增长过快。
1.“窗口指导”对银行的影响今年以来的三次“窗口指导”会议都是严控贷款投放,银行的贷款过快增长将受到控制,但对银行的盈利不会产生直接影响。
发行定向央票对银行的影响:今年以来央行发行定向央票共计2500 亿元,发行对象主要是贷款发放较多的银行,以抑止贷款增长过快。
浅谈紧缩性货币政策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

浅谈紧缩性货币政策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引言货币政策是指国家央行通过调整货币供求关系,以达到控制通货膨胀、稳定经济增长等目标的一种宏观经济调控手段。
紧缩性货币政策是一种通过提高利率、收紧信贷等手段来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
本文将浅谈紧缩性货币政策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
1. 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实施主要包括提高利率、提高准备金率、收紧信贷等措施。
通过这些手段,央行可以减少货币供应量,从而抑制通货膨胀的风险。
2. 影响国际收支的渠道紧缩性货币政策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渠道:2.1 汇率渠道紧缩性货币政策会导致我国利率的提高,这将吸引更多外国投资者将资金流入我国金融市场,从而增加人民币需求,提高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升值会降低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进而减少出口量,对国际收支形成不利影响。
2.2 资本流动渠道紧缩性货币政策下,我国利率提高,资金回报率增加,会吸引更多国外投资者投资我国金融市场。
这将增加我国的外资流入,对国际收支形成积极影响。
然而,过快、过大规模的资本流入也可能导致资产价格过热,出现金融风险。
2.3 出口渠道紧缩性货币政策导致人民币升值,将使得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上升。
这会减少外国人对我国商品的需求,降低出口量,对国际收支产生不利影响。
2.4 其他渠道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国际收支还会通过其他渠道产生影响。
例如,利率上升会提高企业和个人的借款成本,抑制投资和消费需求,从而减少进口量,对国际收支形成积极影响。
3. 我国国际收支的反应紧缩性货币政策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是双向的。
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和出口减少会对国际收支形成压力;另一方面,资本流入的增加和进口减少会对国际收支产生积极影响。
同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外国经济发展状况和贸易政策的影响。
4. 政策建议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因素和国际收支状况。
在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同时,应采取措施加强对汇率的管理,防止人民币升值过快;同时,应加强金融市场监管,防范资本流入过快过大对金融体系稳定的风险。
浅谈当前我国从紧货币政策的预期效果及次生问题

支 出减 少 。 二 是 非 货 币 资 产 价 格 渠 道 。 渠 道 是 该
对 利率 渠 道 的 扩 展 。 币供 应 量 减 少使 利 货 率 降 低 , 后 通过 提 高 资本 重 置 成 本 、 少 然 减 家 庭 财 富 、 少净 出 口等效 应 , 制 投 资 和 减 抑 消费增 长。 三 是 信 贷 渠 道 。 币供 应 减 少 导 致 银 货 行 等 金 融 机 构 的 货 币储 备 的 减 少 , 贷 资 可 金 的减 少 必 然 会 提 到 银 行 对 借 款 人 ( 人 、 个 中小 企 业 ) 受 信 条件 , 样 信 贷 的规 模 就 的 这 缩 小 了 , 而 使 投 资 和 总 产 出减 少 。 进 2 2 紧 货 币政 策 的 预 期 效 果 .从 从 紧 货 币政 策 最 主 要 的效 果 是 收 缩 流 动性 , 解 市 场 中流 动 性 过 剩 的 压力 。 调 缓 上 人 民 币存 款 准 备 金 率 和 存 贷 款 利 率 会 对 国 内 由货 币滥 发所 造 成 的通 货 膨 胀 起 较 大 的
【 文 正
自2 0 年起 , 国 为应 对 国 际 金 融危 机 08 我 带 来 的压 力 和 挑 战 , 施 了 名 为 适 度 宽 松 实 实 为扩 张 的 货 币政 策 , 得 货 币供 给 和 银 使 行 信 贷 出 现 了跳 跃 式增 长 。 融 危 机 过 后 , 金 被 压 抑 的部 分 通货 膨 胀 因 素逐 渐 显 现 。 2 1 f , 国 居 民 消 费 价 格 指 数 比 上 年 上 0o 我 涨 3. %, 中1 月 份 同 比上 涨 达 4. %。 3 其 2 6 针 对 物 价 的 快 速 上 涨 , 0 O 1 1 自2 l 年 月 8 日起 至 今 , 中央 银 行 相 继 8 次上 调 存 款 类 金 融 机 构 人 民币 存 款 准 备 金 率 , 2 1 年 1 于 00 0 月l 9日和 2 0 l 月 2 0l 年 2 6日, 次 宣 布 上 调 两 金 融 机 构 人 民 币存 贷 款 基 准 利率 。 9日的 l 加息 是 2 0 年 金 融 危 机之 后 , i 来 中 国首 08 3- f 次加息 。 央 行 的 这 些 调 控 措 施 充 分 表 明 , 国 我 货币政 策 已 由金融危 机 以来 的扩 张转 向 从 紧 。 面 便 对 我 国 从 紧 货 币 政 策 的 实 下 施 原 因 、 期 效 果 和 次 生 问 题 进 行 具 体 预 的分 析 。
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些认识

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些认识【摘要】中国的货币政策在当今经济环境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货币政策工具和调控目标的选择直接影响着经济的稳定发展。
宽松货币政策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但也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
相反,紧缩货币政策可以抑制通货膨胀,但也可能拖累经济增长。
当前我国实施的货币政策措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面临着许多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方向应当是稳健中性,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能会趋向更加灵活和市场化。
只有深入理解和把握好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些认识,才能更好地应对经济发展中的各种挑战和风险。
【关键词】货币政策、中国、工具、调控目标、宽松政策、紧缩政策、措施、挑战、应对措施、调控方向、发展趋势、认识。
1. 引言1.1 货币政策的重要性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济发展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调控货币供给和利率水平,货币政策可以影响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
货币政策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货币政策可以调控经济的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通过适当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可以影响市场利率和资金成本,从而影响企业和个人的消费和投资行为,促进经济活动的增加,推动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可以稳定物价水平。
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对经济都会产生不利影响,而货币政策可以通过控制货币供给来维持物价稳定,保持经济的健康发展。
货币政策还可以调节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调整货币政策,可以引导资金流向不同行业和部门,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
货币政策在维护经济稳定、促进经济增长、保持物价稳定和调节经济结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1.2 中国的货币政策背景中国的货币政策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货币政策主要以价格控制和定量控制为主。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型,货币政策也从计划性转变为市场化。
我国的通货紧缩与现行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

2 0 年第 1 02 期
内 蒙古 科技 与 经 济
2 3
孔国帕通货紧缩与坝行宏艰经济政策交果分析 5 c
杜 国文 茶
( . 蒙古 证 券公 司 , 蒙古 1内 内 呼和浩特
娜
呼和倍特 003) 1 0 1
0 0 1 j 2 内 蒙古 卫 生 干 部进 修 学 校 + 蒙 古 10 0 . 内
贷 资金 供 应 , 作为 其 主要 服 务 对 象 的 国有 经 济和 但
大 型 企 业 普 遍 效 益 不 好 + 资 贷 款 积 极 性 不 高 。 些 投 一 效 益好 的 非 国有 经 济 和 中小 型 企业 贷 款 意 愿 强 , 但
3 3 缺 乏顺 畅 的货 币政 策传 导机制 .
国 社 会 保 障 体 系 尚 不 健 全 , 致 居 民 的 预 期 性 储 蓄 导
倾 向 强 化 。居 民 在 收 入 难 以得 到 较 大 幅 度 增 长 的情
货 币政 策 回顾 和 19 9 9年展 望 E] 融 与保 险, J盎
19 9 9年 , 1 ) ( 0
况下 , 能 以减少 现 期消 费为代 价 。 只
由于 资 金 的 供 给 结 构 和 需 求 结 构 之 间 存 在 严 重
偏差 , 以及 在 金 融 机 构 之 间 、 融 市 场 之 间 和 金 融 机 金
为 其 服 务 的非 正 规 金 融 体 系 拥 有 的可 贷 资 金量 很
小。
构 与 金 融 市 场 之 间 普 遍 存 在 资 金 流 动 的 阻 隔 , 货 使 币 政 策 很 难 顺 畅 的 传 导 到 国 民 经 济 的 各 个 部 分 和 各 个环 节 中去 , 而 使货 币政策 的效力 大打 折扣 。 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卷第2期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I.4,No.2 2005年6月Journal of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Jun.,!!!!!!!!!!!!!!!!!!!!!!!!!!!!!!!!!!!!!!!!!!!!!2005央行加息,城市商业银行面临新挑战"———简论金融加速器效应在我国当前紧缩性货币政策条件下的表现佟玉凯(辽东学院经济学院,辽宁丹东118001)摘要: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后,城市商业银行的整体不良资产率有所反弹,中小企业的资金供给状况趋紧,借助金融加速器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产生的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金融加速器;城市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货币政策中图分类号:F83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031(2005)02-0055-03 With the Central Bank increasing the interests,the urbancommercial banks faces the new challenges———Brief discussions on the performance of financiaI acceIeratoreffects under the current tightening monetary poIicy in ChinaTONG Yu-kai(Economics SchooI,Eastern Liaoning Univ.,Dandong118001,China)Abstract:After the CentraI Bank adopts the tightening monetary poIicy,the whoIe non-performing assets rate is rebounding to some extent and the fund suppIies to the smaII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become further tight.This articIe gives the expIanations to the mechanism arising from this phenomenon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financiaI acceIerator;urban commerciaI banks;smaII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monetary poIicy在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条件下,如何防止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状况进一步加剧和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的反弹,既是关系到宏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金融体系安全稳定的大问题,也是央行货币政策操作面临的新课题。
本文借助金融加速器理论,证明央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可能给中小企业融资和城市商业银行压缩不良资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涡流增效:金融加速器效应的基本表现形式西方学者在研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通货紧缩形成机制过程中发现,金融市场可放大货币政策效应,它往往使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超出央行的设计极限和掌控范围,造成发热的宏观经济进"收稿日期:2004-12-26作者简介:佟玉凯(1956-),男,辽宁岫岩人,副教授,主要从事金融理论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及实务研究,E-maiI:tyk56@一步升温,或者衰退的宏观经济进一步下滑,形成“金融加速器(financiaI acceIerator)”效应。
伯南克(B.Bernanke)和格特勒(M.GertIer)的实证分析证明,货币政策主要通过信贷市场产生金融加速器效应。
由于在信贷市场中信息不对称,为了降低信息搜集和处理成本,防范贷款风险,贷款人常常将贷款建立在借款人的资产净值基础之上。
当央行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时,货币供给量增加,融资成本下降,借款人可获得的资金充裕,投资和产出增加,资产净值增长,贷款人愿意发放更多的贷款,这会进一步促进借款人的投资和产出……这种相互激励过程在一定时间内的不断重复,就会放大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当央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时,货币供给量减少,融资成本提高,借款人可获得的资金减少,投资和产出下降,资产净值减少,部分贷款风险暴露,贷款人开始“慎贷”,这会进一步降低借款人的投资和产出……这种相互抑制过程在一定时间内的不断重复,就会放大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果。
因此,信贷市场并不是线性地传导货币政策,而是在贷款人和借款人之间形成了相互作用的“涡流”,放大了货币政策效果。
金融加速器放大紧缩性货币政策效果的程度要明显大于扩张性货币政策。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政府为了刺激需求,增加投资,曾连续8次降低存贷款利率,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主要原因是:第一,我国绝大部分的间接融资市场被国有独资银行占据,一方面,由于缺乏产权约束,它们对市场信号缺乏灵敏反应,另一方面,它们自身具有吸收和消释货币政策冲击的绝对能量;第二,市场主体的成熟性不够,不仅城乡居民的投资和风险意识淡薄,而且商业银行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不健全,对市场信号反应迟钝;第三,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格局虽然已基本形成,但竞争的力度尚未达到迫使其在市场细分基础上科学确定经营服务定位的程度,城市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定位多数只停留在口号上,国有大银行也未放弃高成本的中低端客户业务,因此,市场信号难以转换成银行间的竞争压力和动力;第四,利率形成机制尚未市场化,央行调控行为无法唤起市场主体的普遍反应。
这进一步证明,在一个金融市场不发达的宏观经济体系中,扩张性货币政策的金融加速器效应不明显。
由于金融加速器效应主要通过信贷市场释放出来,因此,它对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宏观经济体系的影响要明显大于以直接融资为主的宏观经济体系。
1996~2002年,我国年均新增内外币贷款额占社会新增融资总额的平均比重为88.9%(同期金融统计年鉴),说明我国属于典型的银行依赖型经济。
在这种宏观经济体系中,央行加息会使商业银行的筹资成本上升,使贷款利率提高,进而降低企业的资产净值,使企业贷款暴露更多的风险,反过来商业银行为补偿风险而进一步提高贷款利率,就会形成明显的“涡流”加速效应。
金融加速器效应在中小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的表现更加充分。
作为贷款人和借款人的特殊类型,它们对在央行货币政策影响下形成的市场价格信号更加灵敏,吸收和消释货币政策冲击的能力更弱一些,信贷市场顺周期运行和通货紧缩自循环所造成的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中小银行和中小企业身上。
二、不良资产:加息给城市商业银行带来的副产品为防止宏观经济过热,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我国政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的紧缩措施。
这对于保证宏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但是,紧缩性货币政策在信贷市场中形成的加速器效应,可能会使城市商业银行整体居高不下的不良资产率雪上加霜,使中小企业已经“叫紧”的资金供给状况更趋紧张。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体制上的缺陷,不良资产率过高始终是制约城市商业银行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通过加强外部监管和健全内部经营机制,一些城市商业银行已经走上了快速健康发展的道路,城市商业银行整体不良资产率也有了明显的下降,但是,2004年上半年却出现了反弹。
据中国银监会的统计数字,2003年末,全国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总额为933亿元,不良资产率为12.8%,到2004年6月末,不良资产额为1078.11亿元,不良资产率为16.53%,不良资产额增加了145.11亿元,不良资产率上升了3.68个百分点。
这种状况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并需要进行科学的解释。
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过信贷渠道传递到实体经济后,由于大型企业融资渠道多样化、传统体制的65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卷产权属性和资金供给的惯性等原因,使得政策约束力大大弱化,紧缩效应主要释放在中小企业身上,进而在中小企业和中小银行之间形成了“涡流”,进一步放大了紧缩政策效果。
2003年9月和2004年4月央行两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共计l.5个百分点,2004年l0月29日又将存贷款基准利率提高了0.27个百分点,加上其他相应的紧缩性政策措施,即便与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调控运作相比,其政策的频度和力度也不可谓不大,但“通货膨胀压力尚未得到明显缓解”(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2004.ll.l6)。
据人民银行2004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有关数据显示,在贷款利率政策调整后,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未作浮动的占比最高,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下浮最多,上浮最少,农村信用社利率上浮最多。
可见,紧缩性政策只在中小银行引起了明显反应。
据统计,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占全部企业数的99%,吸纳75%以上的就业人口,对出口总额和全部税收收入的贡献率分别为60%和45%,实现的增加值超过全国GDP的55%,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市场繁荣和扩大就业的重要基础。
但是,中小企业融资难已经成为当前各方关注的焦点问题,主要原因就在于,央行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之后,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都普遍上浮了贷款利率,使得主要靠间接融资运营的中小企业已经“叫紧”的资金供给状况更趋紧张,而且在“涡流”加速效应的作用下,部分中小企业甚至可能会停业关张,使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进一步反弹,进而对宏观经济发展造成更大的消极影响。
三、标本兼治:消除金融加速器效应的消极影响l.科学设计,匹配采用货币政策工具,在总量调控的同时兼顾结构优化。
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存在一个明显的倾向,即同时采取单方向的措施多,匹配采取对冲性措施少,使得货币政策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形成与货币政策预期目标相反的结果。
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匹配地运用各种政策工具,如在紧缩货币供给总量的同时,可以适当下浮城市商业银行的再贴现率,或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等,都可以有效缓解金融加速器效应给城市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2.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综合运用。
2004年4月初央行较为严厉的信贷紧缩政策是在上年度紧缩性财政、投资政策之后采取的,二者在同方向上加压抑制过热的宏观经济,意在短时间内实现软着陆,这无可厚非,但却忽视了结构性问题。
为了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瓶颈问题,可否考虑在采取“双紧”政策的同时,适当放松财政政策的力度或提高货币政策的灵活性,比如,由财政部门按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数额相应减少对贷款商业银行的征税额,或者由中央银行根据发放中小企业贷款数额给贷款商业银行一定的贴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