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吸光光度法习题

合集下载

山东大学分析化学练习题及答案06吸光光度法

山东大学分析化学练习题及答案06吸光光度法

第六章吸光光度法一、选择题1. 透光率与吸光度的关系是------------------------------------------------------------( )(A) (B)(C) lg T = A(D)2. 一有色溶液对某波长光的吸收遵守比尔定律。

当用2.0 cm的比色皿时,测得透光率为T,若改用1.0 cm的吸收池,则透光率应为----------------------------------------------( )(A) 2T(B) T/2(C) T2(D) T1/23. 摩尔吸光系数(ε)的单位为--------------------------------------------------------------( )(A) mol/(L·cm) (B) mol/(g·cm) (C) L/(mol·cm) (D)g/(mol·cm)4.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透光率T与浓度呈直线关系(B) 摩尔吸光系数ε随波长而变(C) 比色法测定MnO4-选红色滤光片,是因为MnO4-呈红色(D) 玻璃棱镜适于紫外区使用5. 吸光光度分析中比较适宜的吸光度范围是----------------------------------------( )(A) 0.1~1.2 (B) 0.2~1.5 (C) 0.2~0.8 (D) 0.05~0.66. 分光光度计检测器直接测定的是------------------------------------------------------( )(A) 入射光的强度(B) 吸收光的强度(C) 透过光的强度(D) 散射光的强度7. 桑德尔灵敏度S与摩尔吸光系数ε的关系是----------------------------------------( )(A) S=M/ε (B) S=M/(ε⨯106) (C) S=ε/M(D) S=M⋅ε⨯1068. 某同学进行光度分析时,误将参比溶液调至90%而不是100%,在此条件下测得有色溶液的透光率为35%,则该有色溶液的正确透光率是-----------------------------------( )(A) 32.1% (B) 34.5% (C) 36.0% (D) 38.9%二、填空题1. 有色溶液的光吸收曲线(吸收光谱曲线)是以_____________为横坐标,以__________为纵坐标绘制的。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理简介及习题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理简介及习题

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的必要条件:
1)发射线的中心频率与吸收 线的中心频率一致。
2)发射线的半宽度远小于吸收 线的半宽度(1/5~1/10)。
A = KN0b Na=6.02×1023
吸光度与待测元素吸收辐射的原子总数成正比。
原子吸收定量公式: A = K’c
吸收线 发射线
3.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
( D )14. 选择不同的火焰类型主要是根据
A. 分析线波长
B. 灯电流大小
C. 狭缝宽度
D. 待测元素性质
( B)15. 富燃焰是助燃比_____化学计量的火焰。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3.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结构
( AD)16. 下述可用做原子吸收光谱测定的光源有
A. 空心阴极灯
3.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结构
火焰燃气与助燃气比例(空气-乙炔): 1)贫燃火焰:助燃气量大,火焰温度低,氧化性较强,
适用于碱金属元素测定。
2)化学计量火焰:燃助比与化学计量比相近,火焰温 度高,干扰少,稳定,常用。
3)富燃火焰:燃料气量大,火焰温度稍低,还原性较 强,测定较易形成难熔氧化物的元素 Mo、Cr、稀土等。
分析的灵敏度。
( B)4. 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原子化系统
C. 分光系统
D. 检测系统
3.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结构
( B)5. AAS选择性好,是因为 A. 原子化效率高 B. 光源发出的特征辐射只能被特定的基态原子所吸收 C. 检测器灵敏度高 D. 原子蒸汽中基态原子数不受温度的影响
( ✓)1.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定量测定的理论基础是朗伯-
比耳定律。
( ✓)2.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可以通过峰值吸收

第六章 吸光光度法习题

第六章  吸光光度法习题

第六章 吸光光度法习题一、填空题1、已知某有色络合物在一定波长下用2cm 吸收池测定时其透光度T=0.60。

若在相同条件下改用1cm 吸收池测定,吸光度A 为 ,用3cm 吸收池测量,T 为 。

2、测量某有色络合物的透光度时,若吸收池厚度不变,当有色络合物浓度为c时的透光度为T ,当其浓度为c 31时的透光度为 。

3、苯酚在水溶液中摩尔吸收系数ε为131017.6-⋅⋅⨯cm mol L ,若要求使用1cm 吸收池时的透光度为0.15~0.65之间,则苯酚的浓度应控制在 。

4、某有色络合物浓度为15100.1--⋅⨯L mol ,以1cm 吸收池在最大吸收波长下的吸光度为0.280,在此波长下该有色物的摩尔吸收系数为 。

6、已知KMnO 4的摩尔质量为1581-⋅mol g ,其水溶液的113102.2--⋅⋅⨯=cm mol L ε。

求此波长下质量分数为0.0020%的KMnO 4溶液在3.0cm 吸收池的透光度为 。

7、用普通分光广度法测得标液c 1的透射率为20%,试液透射率为12%。

若以示差法测定,以标液c 1作参比,则试液透射率为 。

二、选择题1、在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范围内,有色物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三者的关系是( )A 、增加,增加,增加;B 、减小、不变、减小;C 、减小,增加,增加;D 、增加,不变,减小。

2、测定纯金属钴中锰时,在酸性溶液中以KIO 4氧化Mn 2+成-4Mn 以分光光度法测定。

若测定试样中锰时,其参比溶液为( )A 、蒸馏水;B 、含KIO 4的试样溶液;C 、KIO 4溶液;D 、不含KIO 4的试样溶液3、在分光光度分析中,常出现工作曲线不过原点的情况。

下列说法中不会引起这一现象的是( )A 、测量和参比溶液所用吸收池不对称;B 、参比溶液选择不当;C 、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太低;D 、显色反应的检测下限太高。

4、光度分析中,在某浓度下以1.0cm 吸收池测得透光度为T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习题参考答案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习题参考答案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思考题和习题1.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为什么常常选择共振吸收线作为分析线?原子吸收一定频率的辐射后从基态到第一激发态的跃迁最容易发生,吸收最强。

对大多数元素来说,共共振线(特征谱线)是元素所有原子吸收谱线中最灵敏的谱线。

因此,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常用元素最灵敏的第一共振吸收线作为分析线。

2.什么叫积分吸收?什么叫峰值吸收系数?为什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常采用峰值吸收而不应用积分吸收?积分吸收与吸收介质中吸收原子的浓度成正比,而与蒸气和温度无关。

因此,只要测定了积分吸收值,就可以确定蒸气中的原子浓度但由于原于吸收线很窄,宽度只有约0.002nm,要在如此小的轮廓准确积分,要求单色器的分辨本领达50万以上,这是一般光谱仪不能达到的。

Waish从理论上证明在吸收池内元素的原子浓度和温度不太高且变比不大的条件下,峰值吸收与待测基态原子浓度存在线性关系,可采用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

而峰值吸收系数的测定、只要使用锐线光源,而不要使用高分辨率的单色器就能做别。

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光源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为什么要求用锐线光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光源的基本要求是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应小于吸收线的半宽度;发射线中心频率恰好与吸收线中心频率V0相重合。

原子吸收法的定量依据使比尔定律,而比尔定律只适应于单色光,并且只有当光源的带宽比吸收峰的宽度窄时,吸光度和浓度的线性关系才成立。

然而即使使用一个质量很好的单色器,其所提供的有效带宽也要明显大于原子吸收线的宽度。

若采用连续光源和单色器分光的方法测定原子吸收则不可避免的出现非线性校正曲线,且灵敏度也很低。

故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要用锐线光源。

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由光源、原子化系统、分光系统和检测系统四部分组成.光源的功能是发射被测元素的特征共振辐射。

原子化系统的功能是提供能量,使试样干燥,蒸发和原子化。

吸光光度法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吸光光度法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吸光光度法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所谓可见光区,所指的波长范围是(B )(A)200~400nm (B)400~750nm (C)750~1000nm (D)100~200nm2.一束(B )通过有色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A)平行可见光(B)平行单色光(C)白光(D)紫外光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朗伯-比尔定律,浓度c与吸光度A之间的关系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B)朗伯-比尔定律成立的条件是稀溶液,与是否单色光无关(C)最大吸收波长λmax是指物质能对光产生吸收所对应的最大波长<(D)同一物质在不同波长处吸光系数不同,不同物质在同一波长处的吸光系数相同4.符合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的吸收峰的波长位置(C )(A)向长波方向移动(B)向短波方向移动(C)不移动,但峰高降低(D)无任何变化5.标准工作曲线不过原点的可能的原因是(D )(A)显色反应得酸度控制不当(B)显色剂得浓度过高(C)吸收波长选择不当(D)参比溶液选择不当6.某物质摩尔吸光系数很大,则表明(A )(A)该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光能力很强(B)该物质浓度很大,(C)测定该物质的精密度很高(D)测量该物质产生的吸光度很大7.吸光性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与下列(D )因素有关(A)比色皿厚度(B)该物质浓度(C)吸收池材料(D)入射光波长8.已知KMn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κ545nm=×103,今在545nm处用浓度为% KMnO4溶液,比色皿测得透射比为(A )(A)15% (B)83% (C)25% (D)53%9.有AB两份不同浓度的有色溶液,A溶液用吸收池,B溶液用吸收池,在同一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值相等,则它们的浓度关系为(D )(A)A是B的1/3 (B)A等于B(C)B是A的3倍(D)B是A的1/3*10.某有色溶液,当用1cm吸收池时,其透射比为T,若改用2cm吸收池,则透射比应为(D )(A)2T (B)2lgT (C)T1/2 (D)T211.用常规分光光度法测得标准溶液的透射率为20%,试液的透射率为10%,若以示差分光光度法测定试液,以标准溶液为参比,则试液的透过率为(C )(A)20% (B)40% (C)50% (D)80%12.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有色化合物,浓度相对标准偏差最小时的吸光度为(D )(A)(B)(C)(D)13.在分光光度测定中,如试样溶液有色,显色剂本身无色,溶液中除被测离子外,其它共存离子与显色剂不生色,此时应选(B )为参比。

第六章吸光光度法

第六章吸光光度法

A A′
离解度: 离解度
A − A′ a= A
MR = R + M Ca
0
0.5
1.0 CM / C
总浓度 C 平衡浓度 C(1-a) 将
C(1− a) (1− a) = Ca K′ = C2a2 Ca2
条件稳定常数. 条件稳定常数
A − A′ a= A
代入上式即可求出络合物的
例题1 例题 某显色络合物MR2,M的总浓度为 某显色络合物 , 的总浓度为 5.0×10-5mol/L,R的总浓度为 ×10-5mol/L,一 的总浓度为2.0× × , 的总浓度为 , 定波长下用1厘米比色皿测得透射比为 厘米比色皿测得透射比为63% 定波长下用 厘米比色皿测得透射比为 % (є=4×104 L·mol-1·cm-1),求该络合物的稳定常数。 = × ,求该络合物的稳定常数。
6.4其他光度法及其应用 其他光度法及其应用 1.示差光度法 高浓度组分的测定 示差光度法(高浓度组分的测定 示差光度法 高浓度组分的测定) 参比: 的标准溶液为参比.(Cs<Cx) 参比 以浓度为 Cs 的标准溶液为参比 < 定量方法---工作曲线法 定量方法 工作曲线法
∆A = εb(cx − cs ) = εb∆cx
解 1.
δ Fe
=
2+
[ Fe 2 + ] [ Fe 2 + ] = = 2+ [ Fe ] + [ FeR 3 ] [ Fe 2 + ] + K [ Fe 2 + ][ R ]3
1 + K 1 [R ']3 = 2%
α
3 R (H )
2. 略
例题 简述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析法,分光光 度法的主要误差来源。

吸光光度法答案.doc

吸光光度法答案.doc

吸光光度法答案一、单项选择1.符合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将会产生(C )A,最大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B,最大吸收峰向短波方向移动C,最大吸收峰波长不移动,但峰值降低D,最大吸收峰波长不移动,但峰值增大2,有甲、乙两个不同浓度的同一物质有色溶液,用同一波长的光测定。

当甲溶液用1cm比色皿,乙溶液用2cm比色皿时获得的吸光度值相同,则它们的浓度关系为(D)A.甲是乙的二分之一B.甲是乙的四倍C.乙是甲的两倍D.乙是甲的二分之一3,在吸光光度法中,透过光强度和入射光强度之比,称为(B)A.吸光度B,透光度C,吸收波长D,吸光系数4.有甲、乙两个不同浓度的同一有色物质的溶液,用同一厚度的比色皿,在同一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分别为:甲0.20;乙0.30。

若甲的浓度为4.0xl0"mol/L,则乙的浓度为(D )A. 8.0x10'4mol/LB. 2.0xW4mol/LC. 4.0x10'4mol/L.D. 6.0xl0'4mol/L:5.符合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浓度为c时,透射比为岛,浓度增大一倍时,透射比的对数为(D )A. T o/ 2B.2T0C. (lgr0)/2D. 21g r06,有A、B两份不同浓度的同种有色溶液,A溶液用1.0cm吸收池,B溶液用3.0cm吸收池,在同一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值相等,则它们的浓度关系为(B )A. A是B的1/3B. B是A的1/3C. B是A的3倍D.A等丁B7.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A.摩尔吸光系数e随浓度增大而增大B.吸光度A随浓度增大而增大c.透射比r随浓度增大而减小 D.透射比r随比色皿加厚而减小8,用异烟酸-毗哇酮作显色剂可测定水中CN的含量。

浓度为Cmol/L的氤化物溶液显色后,在一定条件下测得透光率为T。

若测量条件不变,只改变被测物浓度为1/3C,则测得的透光率T'为(B )A. T1/2B. T13C. T1/4D. T/3二、填空题1.吸光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的依据是,用公式表示为。

吸光光度法练习题

吸光光度法练习题

吸光光度法练习题一、选择题1、符合朗伯-比耳定律的一有色溶液,当有色物质的浓度增加时,最大吸收波长和吸光度分别是:(A) 不变、增加(B) 不变、减少(C) 增加、不变(D) 减少、不变2、使用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Fe时,光度计检测器直接测定的是:(A) 入射光的强度(B) 吸收光的强度(C) 透过光的强度(D)散射光的强度3、在光度测定中,使用参比溶液的作用是:(A) 调节仪器透光率的零点(B) 吸收入射光中测定所需要的光波(C) 调节入射光的光强度(D) 消除溶液和试剂等非测定物质对入射光吸收的影响4、某同学进行光度分析时,误将参比溶液调至90%而不是100%,在此条件下,测得有色溶液的透光率为35%,则该有色溶液的正确透光率是:(A) 36.0% (B) 34.5% (C) 38.9% (D) 32.1%5、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摩尔吸光系数κ随浓度增大而增大(B) 吸光度A随浓度增大而增大(C) 透光率T随浓度增大而减小(D) 透光率T随比色皿加厚而减小6、某金属离子M与试剂R形成一有色配合物MR,若溶液中M的浓度为1.0×10−4mol/L,用1 cm 比色皿于波长525 nm处测得吸光度A为0.400,此配合物在525 nm处的摩尔吸光系数为:(A) 4.0×10−3(B) 4.0×103 (C) 4.0×10−4(D) 4.0×1057、相同质量的Fe3+和Cd2+(M Fe=55.85,M Cd=112.4)各用一种显色剂在同样体积溶液中显色,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前者用2 cm比色皿,后者用1 cm比色皿,测得的吸光度相同,则两有色配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为:(A) 基本相同(B) Fe3+为Cd2+的两倍(C) Cd2+为Fe3+的两倍(D) Cd2+为Fe3+的四倍8、吸光光度分析中比较适宜的吸光度范围是:(A) 0.1~1.2 (B) 0.2~0.8 (C) 0.05~0.6 (D) 0.2~1.59、分光光度计的光路顺序,正确的是:(设①—光源,②—比色皿,③—单色器,④—检测器,⑤—微安表)(A) ①→②→③→④→⑤(B) ①→③→②→④→⑤(C) ①→③→②→⑤→④(D) ①→②→③→⑤→④10、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Fe2+-邻二氮菲溶液是红色,应选择红色入射光(B) 当透光率为0时吸光度值为∞(C) 朗伯-比耳定律只适于单色光(D) 比色分析中用空白溶液作参比可消除系统误差二、填空题1、朗伯-比耳定律A=abc中,c代表_________,b代表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吸光光度法习题
一、填空题
1、已知某有色络合物在一定波长下用2cm 吸收池测定时其透光度T=0.60。

若在相同条件下改用1cm 吸收池测定,吸光度A 为 ,用3cm 吸收池测量,T 为 。

2、测量某有色络合物的透光度时,若吸收池厚度不变,当有色络合物浓度为c
时的透光度为T ,当其浓度为c 3
1时的透光度为 。

3、苯酚在水溶液中摩尔吸收系数ε为131017.6-⋅⋅⨯cm mol L ,若要求使用1cm 吸收池时的透光度为0.15~0.65之间,则苯酚的浓度应控制在 。

4、某有色络合物浓度为15100.1--⋅⨯L mol ,以1cm 吸收池在最大吸收波长下的吸光度为0.280,在此波长下该有色物的摩尔吸收系数为 。

6、已知KMnO 4的摩尔质量为1581-⋅mol g ,其水溶液的
113102.2--⋅⋅⨯=cm mol L ε。

求此波长下质量分数为0.0020%的KMnO 4溶液在3.0cm 吸收池的透光度为 。

7、用普通分光广度法测得标液c 1的透射率为20%,试液透射率为12%。

若以示差法测定,以标液c 1作参比,则试液透射率为 。

二、选择题
1、在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范围内,有色物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三者的关系是( )
A 、增加,增加,增加;
B 、减小、不变、减小;
C 、减小,增加,增加;
D 、增加,不变,减小。

2、测定纯金属钴中锰时,在酸性溶液中以KIO 4氧化Mn 2+成-4Mn 以分光光度法
测定。

若测定试样中锰时,其参比溶液为( )
A 、蒸馏水;
B 、含KIO 4的试样溶液;
C 、KIO 4溶液;
D 、不含KIO 4的试样溶液
3、在分光光度分析中,常出现工作曲线不过原点的情况。

下列说法中不会引起这一现象的是( )
A 、测量和参比溶液所用吸收池不对称;
B 、参比溶液选择不当;
C 、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太低;
D 、显色反应的检测下限太高。

4、光度分析中,在某浓度下以1.0cm 吸收池测得透光度为T 。

若浓度增大1倍,透光度为( )
A 、2T 少;
B 、T/2;
C 、2T ;
D 、T 。

5、用普通分光光度法测得标液1c 的透光度为20%,试液的透光度12%;若以示差分光光度法测定,以1c 为参比,则试液的透光度为( )
A 、40%;
B 、50%;
C 、60%;
D 、70%
6、在光度分析中,用1cm 的比色皿测得的透光率为T ,若改用2cm 的比色皿,
测得的透光率为:( )
(A) 2T ; (B) T/2; (C) T 2; (D)
T
7、在分光光度计中,光电转换装置接收和测定的是:( )
A 、入射光强度;
B 、 透射光强度;
C 、 吸收光强度;
D 、 散射光强度
8、紫外分光光度计中的棱镜和比色池采用的材料是:( )
A 、普通玻璃;
B 、 NaCd 晶片;
C 、聚苯乙烯;
D 、石英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0.111,0.46;
2、31T ;
3、1415103.1~2.3----⋅⨯⋅⨯L mol L mol ;
4、444;
5、4108.2⨯;
6、14%;
7、60%
二、选择题
1、B ;
2、D ;
3、C ;
4、A ;
5、C ;
6、C ;
7、B ;
8、D
三、简答题
1、分光光度法中如何确定测量波长?
答:一般选择吸收光谱途中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作为测量波长,因有高灵敏度和准确性。

但在有干扰时,可根据吸收较大而干扰较小的原则选择测量波长。

四、计算题
1、用一般分光光度法测量0.00101-⋅L mol 锌标准溶液和含锌的试液,分别测得A=0.700和A=1.00,两种溶液的透光度相差多少?如果用0.00101-⋅L mol 锌标准溶液作为参比溶液,试液的吸光度是多少?示差分光光度法与一般分光光度法相比较,读书标尺放大了多少倍?
解:根据公式 T A lg -=
当A=0.700时,T=20%, 当A=1.00时,T=10%
故两种溶液透光度之差为:%10%10%20=-=∆T
若将标准溶液的透光度20%作为100%计,则试液的透光度
%5020.010.00.1=⨯=T 301.010050lg lg =-=-=T A
示差法将读数标尺放大的倍数为520
100=。

2、某化合物在λ1=380nm 处的摩尔吸光系数ε=104.1311--⋅⋅cm mol L ,该化合物0.025g 溶解在1L 的溶液中,以1.0cm 比色皿测得A=0.760,由此计算化合物的摩尔质量。

解: bc A ε=,b
A c ε=
又 V M m V n c /==,AV b m cV m M ε== 将A=0.760,V=1L ,m=0.025g ,ε=104.1311--⋅⋅cm L mol 代入上式得:
113
.4444760.010025.0-⋅=⨯=mol g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