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法(习题库)

合集下载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

第二节分光光度法(一)基础知识分类号:P2-O一、填空题1.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朗伯—比尔定律,根据不同浓度样品溶液对光信号具有不同的,对待测组分进行定量测定。

答案:吸光度(或吸光性,或吸收)2.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校正波长是为了检验波长刻度与实际波长的,并通过适当方法进行修正,以消除因波长刻度的误差引起的光度测定误差。

答案:符合程度3.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比色皿表面不清洁是造成测量误差的常见原因之一,每当测定有色溶液后,一定要充分洗涤。

可用涮洗,或用浸泡。

注意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比色皿脱胶损坏。

答案:相应的溶剂(1+3)HNO3二、判断题1.分光光度计可根据使用的波长范围、光路的构造、单色器的结构、扫描的机构分为不同类型的光度计。

( )答案:正确2.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试样测定时,由于不同浓度下的测定误差不同,因此选择最适宜的测定浓度可减少测定误差。

一般来说,透光度在20%~65%或吸光值在0.2~0.7之间时,测定误差相对较小。

( )答案:正确3.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常量组分含量。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微量组分。

4.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同一组比色皿之间的差值应小于测定误差。

(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测定同一溶液时,同组比色皿之间吸光度相差应小于0.005,否则需进行校正。

5.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摩尔吸光系数随比色皿厚度的变化而变化。

(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摩尔吸光系数与比色皿厚度无关。

三、选择题1.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下列因素中不是产生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主要原因。

( )A.所用试剂的纯度不够的影响B.非吸收光的影响C.非单色光的影响D.被测组分发生解离、缔合等化学因素答案:A2.分光光度计波长准确度是指单色光最大强度的波长值与波长指示值。

( )A.之和B.之差C.乘积答案:B3.分光光度计吸光度的准确性是反映仪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一般常用标准溶液进行吸光度校正。

分光光度法(附答案)

分光光度法(附答案)

分光光度法(附答案)一、填空题1. 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朗伯-比尔定律,根据不同浓度样品溶液对光信号具有不同的_____,对待测组分进行定量测定。

答案:吸光度(或吸光性,或吸收)2. 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比色皿表面不清洁是造成测量误差的常见原因之一,每当测定有色溶液后,一定要充分洗涤。

可用_____涮洗,或用_____浸泡。

注意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比色皿脱胶损坏。

答案:相应的溶剂(1+3)HNO33.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制备土壤样品过程中,需取过2mm筛的土样,用玛瑙研钵将其研细至全部通过_____mm筛后,备用。

答案:0.1494. 光度法测定森林土壤全磷的样品,在碱熔完成后,应加入_____℃的水溶解熔块,并用硫酸和热水多次洗涤坩埚。

答案:80二、判断题1. 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试样测定时,由于不同浓度下的测定误差不同,因此选择最适宜的测定浓度可减少测定误差。

一般来说,透光度在20%~ 65%或吸光值在0.2~ 0.7之间时,测定误差相对较小。

( )答案:正确2. 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常量组分含量。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微量组分。

3. 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同一组比色皿之间的差值应小于测定误差。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测定同一溶液时,同组比色皿之间吸光度相差应小于0.005,否则需进行校正。

4. 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摩尔吸光系数随比色皿厚度的变化而变化。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摩尔吸光系数与比色皿厚度无关。

5.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在样品中加入酸,并在电热板上加热,目的是分解有机物和氧化样品中各种形态存在的砷,使之成为可溶态的砷。

()答案:正确6.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应直接称取新鲜的土样进行测定。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应称取风干或冷冻干燥的样品测定。

7.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样品中总砷时,有机物会干扰测定,应加酸并加热分解,以消除其于扰。

分析化学-第三章《分光光度法》课后习题

分析化学-第三章《分光光度法》课后习题

第三章《分光光度法》课后习题
一、选择题
(1) 符合Lambert-Beer定律的某有色溶液,当有色物质的浓度增加时,最大吸收波长和吸光度分别是………()
(A) 不变、增加
(B) 不变、减小
(C) 向长波移动、不变
(D) 向短波移动、不变
(3)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Fe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eSCN2+的吸光度随着SCN-浓度的增大而线性增大
(B) FeSCN2+的吸光度随着Fe3+浓度的增大而线性增大
(C) 溶液的吸光度与透射率线性相关
(D) 溶液的条件摩尔吸光度系数随着波长变化
(5) 用常规分光光度法测得标准溶液的透射率为20%,试液的透射率为10%,若以示差分光光度法测定试液,以标准溶液为参比,则试液的透过率为………( )
(A) 20%
(B) 40%
(C) 50%
(D) 80%
(7) 以KmnO4溶液滴定Fe2+,在MnO4-最大吸收波长处测量溶液吸光度的变化,得光度滴
定曲线………( )
(A) (B)
(C) (D)
(8) 标准工作曲线不过原点的可能的原因是………( )
(A) 显色反应得酸度控制不当
(B) 显色剂得浓度过高
(C) 吸收波长选择不当
(D) 参比溶液选择不当
二、计算题
作业说明:
课后习题与平时成绩及期末考核密切相关,请大家重视哈!此次作业中12300740022陈敏轩与12300740053胡可欣同学,作业认真严谨,值得表扬。

知道大家这学期课程较多,辛苦了。

望大家对大学生活早作规划,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一起加油!
马洪影
2013年10月16日。

分光光度法(习题库)

分光光度法(习题库)

分光光度法(习题库)————————————————————————————————作者:————————————————————————————————日期:7 分光光度法一、单项选择题( B )1、一束( )通过有色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A、平行可见光B、平行单色光C、白光D、紫外光( D )2、在目视比色法中,常用的标准系列法是比较A、入射光的强度B、透过溶液后的强度C、透过溶液后的吸收光的强度D、一定厚度溶液的颜色深浅( A )3、__________互为补色A、黄与蓝B、红与绿C、橙与青D、紫与青蓝( C )4、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是由于它吸收了白光中的A、红色光B、橙色光C、黄色光D、蓝色光( C )5、某溶液的吸光度A=0.500;其百分透光度为A、 69.4B、 50.0C、 31.6D、 15.8( C )6、摩尔吸光系数很大,则说明A、该物质的浓度很大B、光通过该物质溶液的光程长C、该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收能力强D、测定该物质的方法的灵敏度低。

( C )7、符合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的吸收峰的波长位置A、向长波方向移动B、向短波方向移动C、不移动,但峰高降低D、无任何变化( C )8、下述操作中正确的是A、比色皿外壁有水珠B、手捏比色皿的磨光面C、手捏比色皿的毛面D、用报纸去擦比色皿外壁的水( A )9、某有色溶液在某一波长下用2cm吸收池测得其吸光度为0.750,若改用0.5cm和3cm吸收池,则吸光度各为A、0.188/1.125B、0.108/1.105C、0.088/1.025D、0.180/1.120( D )10、用邻菲罗啉法测定锅炉水中的铁, pH需控制在4~6之间,通常选择()缓冲溶液较合适。

A、邻苯二甲酸氢钾B、NH3—NH4ClC、NaHCO3—Na2CO3D、HAc—NaAc( C )1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适合检测波长范围是A、 400~760nm;B、 200~400nmC、 200~760nmD、 200~1000nm( B )12、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水中微量铁的试样中,参比溶液是采用A、溶液参比;B、空白溶液;C、样品参比;D、褪色参比。

分光光度法研究习题(

分光光度法研究习题(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精选一、选择题(其中1~10题为单选,15~24题为多选)1..符合朗伯特-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C. )A. 向短波方向移动B. 向长波方向移动C.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降低D.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升高2.双波长分光光度计与单波长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在于(B )A. 光源的种类及个数B. 单色器的个数C. 吸收池的个数D. 检测器的个数3.在符合朗伯特-比尔定律的范围内,溶液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三者的关系是(B)A. 增加、增加、增加B. 减小、不变、减小C. 减小、增加、减小D. 增加、不变、减小4.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中,使用参比溶液的作用是(D )A. 调节仪器透光率的零点B. 吸收入射光中测定所需要的光波C. 调节入射光的光强度D. 消除试剂等非测定物质对入射光吸收的影响5.扫描K2Cr2O7硫酸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时,一般选作参比溶液的是(B )A. 蒸馏水 B.H2SO4溶液C. K2Cr2O7的水溶液D. K2Cr2O7的硫酸溶液6.在比色法中,显色反应的显色剂选择原则错误的是(B )A. 显色反应产物的ε值愈大愈好B.显色剂的ε值愈大愈好C. 显色剂的ε值愈小愈好D. 显色反应产物和显色剂,在同一光波下的ε值相差愈大愈好7.用分光光度法测定KCl中的微量I—时,可在酸性条件下,加入过量的KMnO4将I—氧化为I2,然后加入淀粉,生成I2-淀粉蓝色物质。

测定时参比溶液应选择(B )A. 蒸馏水B. 试剂空白C. 含KMnO4的试样溶液D. 不含KMnO4的试样溶液8.常用作光度计中获得单色光的组件是(B )A. 光栅(或棱镜)+反射镜B. 光栅(或棱镜)+狭缝C. 光栅(或棱镜)+稳压器D. 光栅(或棱镜)+准直镜9.某物质的吸光系数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B)A. 溶液浓度B. 测定波长C.仪器型号D. 吸收池厚度10.常用的紫外区的波长范围是( A )A.200~360nm B.360~800nm C.100~200nm D.200~800nm11.今有A和B两种药物的复方制剂溶液,其吸收曲线相互不重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A. 可不经分离,在A吸收最大的波长和B吸收最大的波长处分别测定A和BB. 可用同一波长的光分别测定A和BC. A吸收最大的波长处测得的吸光度值包括了B的吸收D.B吸收最大的波长处测得的吸光度值不包括A的吸收12.某药物的摩尔吸光系数(ε)很大,则表明(C )A. 该药物溶液的浓度很大B. 光通过该药物溶液的光程很长C. 该药物对某波长的光吸收很强D. 测定该药物的灵敏度高13.为提高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灵敏度可采用(A B);为提高分光光度法的准确度可采用(CD );为提高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精密度可采用(B);为提高分光光度法测定的选择性可采用(C )A. 显色反应产物ε大的显色剂B. λmax作测定波长C. 选择适当的参比液D. 控制比色皿厚度及有色溶液浓度14.分光光度法中,选用λmax进行比色测定原因是(C )A. 与被测溶液的pH有关B. 可随意选用参比溶液C. 浓度的微小变化能引起吸光度的较大变化,提高了测定的灵敏度D. 仪器读数的微小变化不会引起吸光度的较大变化,提高了测定的精密度15.酸度对显色反应影响很大,这是因为酸度的改变可能影响(A B C )A. 反应产物的稳定性B. 被显色物的存在状态C. 反应产物的组成D. 显色剂的浓度和颜色16.在比色法中,显色反应应选择的条件有(A CD )A. 显色时间B. 入射光波长C. 显色的温度D. 显色剂的用量二、填空题1.在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的浓度不同KMnO4溶液吸收曲线上可以看出____最大吸收峰的位置(或λmax) ______未变,只是____吸光度______改变了。

紫外分光光度法课习题及答案

紫外分光光度法课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分光光度法中,宜选用的吸光度读数范围为( D )。

A.0~0.2B.0.1~0.3C.0.3~1.0D.0.2~0.72、分光光度法的吸光度与( )无关。

A 、入射光的波长B 、液层的高度C 、液层的厚度D 、溶液的浓度3、分光光度法中,吸光系数与( )有关。

A 、光的强度B 、溶液的浓度C 、入射光的波长D 、液层的厚度4、分光光度法中,摩尔吸光系数( )有光。

A 、液层的厚度B 、光的强度C 、溶液的浓度D 、溶质的性质5、摩尔吸光系数的单位是:A. mol.L -1.cm -1B..cm.mol.L -1C.L.mol -1.cm -1D.L.cm.mol.-16、某钢样中含镍0.12%,已知某显色剂与之作用后114103.1--⋅⋅⨯=cm mol L κ,试样溶解后转入100ml 容量瓶中,显色,加水稀释至刻度。

取部分试液于470nm 波长处测定,比色皿为1cm ,如欲使A =0.434,应称取试样多少克?(已知镍的分子量为58.69)A.0.63mgB.1.63mgC.2.63mgD.3.63mg7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结构组成为( )。

A 光源-----吸收池------单色器------检测器-----信号显示系统B 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信号显示系统C 单色器-----吸收池------光源 ------检测器-----信号显示系统D 光源-----吸收池------单色器------检测器8 、可见-紫外分光度法的适合检测波长范围是( )。

A 400-760nmB 200-400nmC 200-760nmD 200-1000nm9、某有色溶液在某一波长下用2cm 吸收池测得其吸光度为0.750,若改用0.5cm 和3cm 吸收池,则吸光度各为( )。

A 0.188/1.125B 0.108/1.105C 0.088/1.025D 0.180/1.12010、 在分光光度法中,应用光的吸收定律进行定量分析,应采用的入射光为()。

分光光度法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分光光度法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分光光度法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B1型题 2. X型题A.喜树碱B.依托泊苷C.紫杉醇D.阿霉素E.长春新碱1.结构中含有吲哚环的药物是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分光光度法2.结构中母核为五个稠合环的内酯的药物是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分光光度法3.结构中含有四元含氧环的药物是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分光光度法4.结构中含有葸醌的药物是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分光光度法A.1-环丙基-6-氟-1,4-二氢-4-氧代-7-(1-哌嗪基)-3-喹啉羧酸B.[2R,2[S-(R*,R*))-R)-(+)-2,2,-(1,2-乙基二亚氨基)-双-1-丁醇C.α-(2,4-二氟苯基)- α-(1H-1,2,4-三唑-1-基甲基-1H-1,2,4-三唑-1-基乙醇)D.9-(2-羟乙氧甲基)鸟嘌呤E.1-β-D-呋喃核糖基-1H-1,2,4-三氮唑-3-羧酰胺5.利巴韦林的化学名为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分光光度法6.氟康唑的化学名为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分光光度法7.环丙沙星的化学名为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分光光度法8.乙胺丁醇的化学名为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分光光度法9.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单色器包括A.氘灯B.棱镜C.光栅D.狭缝E.检测器正确答案:B,C,D 涉及知识点:分光光度法10.属于分光光度法的应用波长或波数范围有A.200~400nmB.400~760nmC.<200nmD.4000~400cm-1E.200~760cm正确答案:A,B,D,E 涉及知识点:分光光度法11.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光源是A.硅碳棒B.能斯特灯C.氙灯D.汞灯E.氘灯正确答案:A,B 涉及知识点:分光光度法12.影响Beer定律的因素有A.化学因素B.非单色光C.杂散光D.散射光和反射光E.非平行光正确答案:A,B,C,D,E 涉及知识点:分光光度法13.能产生n→π*跃迁的基团有A.C=OB.C=SC.一N=N-D.一XE.-OH正确答案:A,B,C 涉及知识点:分光光度法14.《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采用荧光分析法鉴别的药物有A.马来酸麦角新碱B.双嘧达莫C.维生素B1D.维生素CE.贝诺酯正确答案:A,B,C 涉及知识点:分光光度法15.用于校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物件为A.低荧光玻璃B.钬玻璃C.氘灯D.汞灯E.钨灯正确答案:B,C,D 涉及知识点:分光光度法16.《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查杂质的药物有A.阿司匹林中水杨酸的检查B.地蒽酚中二羟基蒽醌的检查C.头孢噻吩钠中噻吩乙酰基的检查D.肾上腺素中酮体的检查E.维生素E中生育酚的检查正确答案:B,C,D 涉及知识点:分光光度法17.红外分光光度计的检测器是A.光电倍增管B.硅碳棒C.真空热电偶D.高莱池E.紫外检测器正确答案:C,D 涉及知识点:分光光度法18.荧光光度计的光源是A.氢灯B.卤钨灯C.氙灯D.汞灯E.钠光的D线(589.3nm)正确答案:C,D 涉及知识点:分光光度法19.红外分光光度法常用检测器为A.光电管B.热电偶C.真空热电偶D.高莱池E.石英池正确答案:C,D 涉及知识点:分光光度法20.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光源是A.氢灯B.汞灯C.能斯特灯D.钨灯E.卤钨灯正确答案:D,E 涉及知识点:分光光度法21.紫外光谱包括的特征参数有A.λmaxB.λminC.(λmax)D.未端吸收E.λ正确答案:A,B,C,D 涉及知识点:分光光度法2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含量时,应配制空白溶液并用其调节仪器的吸收度为0,然后再测定供试溶液的吸收度。

(完整word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题库(计算题)

(完整word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题库(计算题)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题库(计算题)1. 浓度 0.0750mol/L Co(NO3)2溶液在 550nm 处的吸光度为 0.380。

在同一比色皿,相同波长下测得另一 Co(NO3)2溶液的吸光度为 0.260,试求该溶液的浓度。

答:A1 = εbc1 A2 = εbc2A2/A1 = c2/c1c2= (A2/A1)⋅c1 = (0.260/0.380)×0.0750 = 0.0513 mol/L2. 某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 280nm,光线通过该化合物的 1.0×10-5mol/L溶液时,透射比为 50%(用 2cm 吸收池),求该化合物在 280nm 处的摩尔吸收系数。

答:A = εbc , 而A = -lg Tε= -lg T/bc = -lg0.50/(1.0×10-5×2 )= 1.5×1043. 苯胺的λmax=280nm时, 其摩尔吸收系数ε=1430, 若采用1.0cm吸收池, 要制备透射比为30%的苯胺水溶液100mL需要多少克苯胺? [M(苯胺)为93]答:-lg(I/I0)=εbc已知b=1.0cm, ε=1430-lg(I/I0)=-lg0.30=0.52∴c=-lg(I/I0)/εb=0.52/(1430×1.0)=3.6×10-4mol/L故 93×3.6×10-4×100/1000=0.0034(g)即制备100mL溶液需要0.0034g苯胺。

4. 据报道, Pd与4,4'-双( 二甲基氨基 )硫代二苯甲酮的配合反应是测定Pd的最灵敏显色反应之一, 其摩尔吸收系数高达2.12×105L/(moL·cm)。

假定最小可测吸光度为0.001, 所用吸收池的光程为10cm, 问用分光光度法测定Pd的最低可能浓度是多少? 如果吸收池的容积为10mL,可以测定的最小质量Pd量是多少? [A r(Pd)为106.4]答:A=εbcc=A/bε=0.001/(10×2.12×105)=4.72×10-10mol/L106.4×4.72×10-10×10/1000=5.02×10-10g=0.502ng5. 0.500g钢样溶解后, 以Ag+作催化剂, 用过硫酸铵将试样中的Mn氧化成高锰酸根, 然后将试样稀释至250.0mL, 于540nm处, 用1.00cm吸收池测得吸光度为0.39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光光度法(习题库)————————————————————————————————作者:————————————————————————————————日期:7 分光光度法一、单项选择题( B )1、一束( )通过有色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A、平行可见光B、平行单色光C、白光D、紫外光( D )2、在目视比色法中,常用的标准系列法是比较A、入射光的强度B、透过溶液后的强度C、透过溶液后的吸收光的强度D、一定厚度溶液的颜色深浅( A )3、__________互为补色A、黄与蓝B、红与绿C、橙与青D、紫与青蓝( C )4、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是由于它吸收了白光中的A、红色光B、橙色光C、黄色光D、蓝色光( C )5、某溶液的吸光度A=0.500;其百分透光度为A、 69.4B、 50.0C、 31.6D、 15.8( C )6、摩尔吸光系数很大,则说明A、该物质的浓度很大B、光通过该物质溶液的光程长C、该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收能力强D、测定该物质的方法的灵敏度低。

( C )7、符合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的吸收峰的波长位置A、向长波方向移动B、向短波方向移动C、不移动,但峰高降低D、无任何变化( C )8、下述操作中正确的是A、比色皿外壁有水珠B、手捏比色皿的磨光面C、手捏比色皿的毛面D、用报纸去擦比色皿外壁的水( A )9、某有色溶液在某一波长下用2cm吸收池测得其吸光度为0.750,若改用0.5cm和3cm吸收池,则吸光度各为A、0.188/1.125B、0.108/1.105C、0.088/1.025D、0.180/1.120( D )10、用邻菲罗啉法测定锅炉水中的铁, pH需控制在4~6之间,通常选择()缓冲溶液较合适。

A、邻苯二甲酸氢钾B、NH3—NH4ClC、NaHCO3—Na2CO3D、HAc—NaAc( C )1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适合检测波长范围是A、 400~760nm;B、 200~400nmC、 200~760nmD、 200~1000nm( B )12、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水中微量铁的试样中,参比溶液是采用A、溶液参比;B、空白溶液;C、样品参比;D、褪色参比。

( A )13、721型分光光度计适用于A、可见光区B、紫外光区C、红外光区D、都适用( C )14、在光学分析法中, 采用钨灯作光源的是A、原子光谱B、紫外光谱C、可见光谱D、红外光谱( D )15、分光光度分析中一组合格的吸收池透射比之差应该小于A、1%B、 2%C、 0.1%D、 0.5%( A )16、721型分光光度计底部干燥筒内的干燥剂要A、定期更换B、使用时更换C、保持潮湿( A )17、人眼能感觉到的光称为可见光,其波长范围是A、400—760nmB、400—760μmC、200—600nmD、200—760nm( C )18、721型分光光度计不能测定A、单组分溶液B、多组分溶液C、吸收光波长>800nm的溶液D、较浓的溶液( B )19、摩尔吸光系数的单位为A、mol·cm/L B、 L / (mol·cm) C、 mol /(L·cm) D、 cm/ (mol·L)( B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透射比与浓度成直线关系;B、摩尔吸光系数随波长而改变;C、摩尔吸光系数随被测溶液的浓度而改变;D、光学玻璃吸收池适用于紫外光区。

( D )21、有A、B两份不同浓度的有色物质溶液,A溶液用1.00cm 吸收池,B溶液用2.00cm 吸收池,在同一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的值相等,则它们的浓度关系为A、 A是B的1/2;B、 A等于B;C、 B是A的4倍;D、 B是A的1/2( C )22、控制适当的吸光度范围的途径不可以是A、调整称样量B、控制溶液的浓度C、改变光源D、改变定容体积二、多项选择题( BD )1、影响摩尔吸收系数的因素是:A、比色皿厚度B、入射光波长C、有色物质的浓度D、溶液温度( ABD )2、有色溶液稀释时,对最大吸收波长的位置下面描述错误的是:A、向长波方向移动B、向短波方向移动C、不移动但峰高降低D、全部无变化( CD )3、摩尔吸光系数很大,则表明:A、该物质的浓度很大B、光通过该物质溶液的光程长C、该物质对某波长的光吸收能力很强D、测定该物质的方法的灵敏度高(ABD)4、下列哪些方法属于分光光度分析的定量方法A、工作曲线法B、直接比较法C、校正面积归一化法 D 、标准加入法( A B C )5、在可见光分光光度法中,当试液和显色剂均有颜色时,不可用作的参比溶液应当是A、蒸馏水B、不加显色剂的试液C、只加显色剂的试液D、先用掩蔽剂将被测组分掩蔽以免与显色剂作用,再按试液测定方法加入显色剂及其它试剂后所得试液( ACD )6、下列操作中哪些是正确的A、手捏比色皿毛面B、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开机后马上就进行测量C、测定蒽醌含量时,必须打开分光光度计的氘灯D、测定液体化学品的色度时,沿比色管轴线方向比较颜色的深浅(ACD)7、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有机物进行定性分析的依据是()等。

A、峰的形状B、曲线坐标C、峰的数目D、峰的位置(ABCD)8、一台分光光度计的校正应包括()等。

A、波长的校正B、吸光度的校正C、杂散光的校正D、吸收池的校正三、判断题(×)1、不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它们的最大吸收波长也不同。

(×)2、物质呈现不同的颜色,仅与物质对光的吸收有关。

(×)3、可见分光光度计检验波长准确度是采用苯蒸气的吸收光谱曲线检查。

(√)4、绿色玻璃是基于吸收了紫色光而透过了绿色光。

(×)5、目视比色法必须在符合光吸收定律情况下才能使用。

(√)6、摩尔吸光系数越大,表示该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收能力愈强,比色测定的灵敏度就愈高。

(√)7、单色器是一种能从复合光中分出一种所需波长的单色光的光学装置。

(√)8、比色分析时,待测溶液注到比色皿的四分之三高度处。

(×)9、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光源常用碘钨灯。

(√)10、截距反映校准曲线的准确度,斜率则反映分析方法的灵敏度。

(√)1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中,在入射光强度足够强的前提下,单色器狭缝越窄越好。

(√)12、分光光度计使用的光电倍增管,负高压越高灵敏度就越高。

(×)13、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比色测定时,必须选择最大的吸收波长进行比色,这样灵敏度高。

(√)14、不少显色反应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而且形成的有色配合物的稳定性也不一样,因此必须在显色后一定时间内进行。

二、计算题1、某有色溶液在3.0c m 的比色皿中测得透光度为40.0%,求比色皿厚度为2.0c m 时的透光度和吸光度各为多少?(54.3%,0.265)解:在比色皿为3.0c m 时,A= -lgT= -lg ()398.0100lg 40lg 10040=--= 根据2121b b A A = A 2=265.0398.00.30.2=⨯ LgT= -A=2-0.265=1.735 T=54.3%2、现取某含铁试液2.00ml 定容至100ml ,从中吸取2.00ml 显色定容至50ml ,用1cm 吸收池测得透射比为39.8%,已知显色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为1.1×104L ·mol -1·cm -1。

求某含铁试液中铁的含量(以g ·L -1计)(Fe 的摩尔质量为55.85)解:K= 1.1×104/55.85 =1.97×102 (L ·g -1·cm -1)A== -lgT== -lg0.398=0.40.4= 1.97×102 ×1×C/1250 C=2.54 ( g·L -1)3、有一溶液,每毫升含铁0.056mg ,吸取此试液2.0ml 于50ml 容量瓶中显色,用1cm 吸收池于508nm 处测得吸光度A=0.400,计算吸光系数a ,摩尔吸光系数κ。

(Fe 的摩尔质量为55.85)(1.8×102L·g -1·cm -1 ,1.0×104 L·mol -1·cm -1 )解:C Fe =53100.485.551024.2--⨯=⨯mol/LK=)./(108.10.11024.2400.023cm g L ⨯=⨯⨯-ε=45100.10.1100.4400.0⨯=⨯⨯-L/( mol.c m) 或 ε= K/M4、用邻菲罗啉法测定铁,已知显色液中Fe 2+的含量为50μg/100mL,用2.0cm 的比色皿,在波长500nm 测得吸光度为0.205,计算Fe 2+-邻菲罗啉的吸光系数、摩尔吸光系数。

(已知1mol Fe 2+生成1mol Fe 2+ -邻菲罗啉配合物)。

(1.14×104L/mol..cm )解:C Fe =661095.8100010085.551050--⨯=⨯⨯⨯mol/LK=)./(2050.2105205.04cm g L =⨯⨯- ε=461014.10.21095.8205.0⨯=⨯⨯-L/( mol.c m)5、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铁,取3.0μg/mL 的铁标准液10.0mL ,显色后稀释至50 mL ,测得吸光度A S =0.460。

另取水样25.0 mL ,显色后也稀释至50 mL ,测得吸光度A X =0.410,求水样中的铁含量(mg/L )。

(1.06 m g/L )解:C X =A A C ss X C S =60.0500.100.3=⨯ C X =460.06.0×0.410=0.53 C 水样=0.255053.0⨯=1.06(mg/L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