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肿瘤病作斗争(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防治研究所,日坛医院编著)思维导图
NCCN丨非小细胞肺癌指南思维导图①(2021.7版)

NCCN丨非小细胞肺癌指南思维导图①(2021.7版)
NCCN丨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2021.7版①,②(中文)全文目录
长三角肺癌协作组
为了推动肺癌规范化诊治及创新研究,2019年12月底,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等40余家来自江、浙、沪、赣、闽、皖地区的医疗机构,共同成立“长三角肺癌协作组”。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肿瘤科陆舜教授说,临床医学的进步往往离不开创新研究,而在肺癌诊治领域中,依然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就包括对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的研究。
成立协作组的目的,是通过设计、开展肺癌研究领域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及转化研究,特殊病例多中心会诊等,为肺癌临床实践提供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促进长三角地区肺癌的诊疗、转化研究的创新性及前沿性,提高东部地区肺癌的诊治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思维导图版2021csco指南pd1免疫治疗篇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卡瑞利珠单抗(2A)
二线治疗
既往使用过索拉菲尼者可考虑卡瑞利珠单抗+FOLFOX4(2A) 既往使用过FOLFOX4者可考虑卡瑞利珠单抗+阿帕替尼(2A)
纳武利尤单抗+伊匹单抗(PD-L1 CPS≥5)(1A)
一线治疗
帕博利珠单抗(MSI-H)(2A)
纳武利尤单抗(1A) 帕博利珠单抗(PD-L1 CPS≥1)(1B)
晚期结直肠癌
更新说明: 蓝色代表证据级别提升 红色代表新增加推荐 紫色代表证据级别下降 红色边框删除代表删除该条推荐
治疗线数中晚期结直肠癌均限定为dMMR/MSI-H 患者,无论RAS和BRAF 基因突变状态和既往一线治疗方案,但均需既往治疗中未使用ICIs
帕博利珠单抗单用时CPS≥1 不适用于肿瘤快速进展者
纳武利尤单抗(1A)
帕博利珠单抗(1A)
卡瑞利珠单抗+吉西他滨+顺铂(2B)
特瑞普利单抗(2A)
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卡瑞利珠单抗(2B)
晚期食管癌
一线治疗 二线治疗
后线治疗 辅助治疗
帕博利珠单抗+顺铂+5-FU(1A)
卡瑞利珠单抗(1A)
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3类)
度伐利尤单抗+Tremelimumab(3类)
广泛期小 细胞肺癌
一线治疗
阿替利珠单抗+依托泊苷/卡铂(1A) 度伐利尤单抗+依托泊苷/卡铂(1A)
二线或三线以后
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3类)
乳腺癌
一线治疗
阿替利珠单抗+白蛋白紫杉醇(1A)
PS 0-1分、PD-L1(IC≥1%)的不可 切的局部晚期/转移性三阴
2021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知识(全文)

2021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知识(全文)2020年4月15日-21日为第27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为“点亮抗癌之路助力健康中国”。
近日,中国抗癌协会发布了《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2021)》(以下简称《防癌科普》),从“预防、早筛、诊断、治疗、康复”5个篇章,普及防癌抗癌要点。
肿瘤手掌记忆法之大拇指---预防篇:1、肿瘤是什么?肿瘤已成为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
2020年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恶性肿瘤每年新发病例已达392.9万人,致死人数已达233.8万人。
肿瘤是指机体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各种内在和外界的致瘤因素长期作用下,逐渐发生的过度而不协调生长所形成的异常新生物。
通俗地讲,如果把各种传染病看作是外界生物对人体的侵袭,那么肿瘤便是人类自身细胞的“叛变”。
肿瘤包括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后者则是常说的“癌症”。
良性肿瘤,顾名思义,就可以知道它是一种良性的疾病,它的生长速度通常比较缓慢,一般不会侵蚀和破坏邻近的组织器官,也不会向远处发生扩散转移,因此它的危害相对来说较小。
恶性肿瘤生长速度通常比较快,并具有侵袭性及向远处扩散和转移的性质,会对人体会产生严重危害。
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可能会导致死亡,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一直以来人们才普遍“谈癌色变”,对癌症心存恐惧。
2、哪些因素会导致肿瘤?中国最常见的23种致癌因素:4种行为因素:吸烟、二手烟、饮酒、缺乏锻炼7种饮食因素:摄入不足:水果、蔬菜、膳食纤维、钙摄入过多:红肉、加工肉类制品、腌菜2种代谢因素:体重超标、糖尿病2种环境因素:PM 2.5 污染、紫外线辐射8种感染因素:1种细菌:幽门螺旋杆菌6种病毒: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人乳头状瘤病毒(HPV)、EB病毒(EB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人类疱疹病毒8 型(HHV - 8)3、我国癌症现状2018年全球将有约1810万癌症新发病例及960万癌症死亡病例,其中亚洲在后者占近七成。
郁仁存常用抗肿瘤药对

《郁仁存常用抗肿瘤药对》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籍,它不仅为我们提供 了丰富的中药抗肿瘤知识,还为我们展示了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潜力和前景。希 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更多的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药抗肿瘤药对,为人类的健康 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简介
这是《郁仁存常用抗肿瘤药对》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郁仁存常用抗肿瘤药对》是一本极具价值的医学书籍。它不仅包含了郁仁 存教授多年的临床经验,而且也反映了现代医学对于肿瘤治疗的最新理念和技术。 这本书的,无疑对于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提高肿瘤治疗的临床效果具有重要的 意义。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认真参考这本书中的内容,努力将这些理论知 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以期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和治疗水平。我也将向更多的同行 推荐这本书,让更多的人受益于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我相信,《郁仁存常用抗肿瘤药对》这本书的,对于推动肿瘤治疗领域的发 展,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也正是我想分享给大家的读后 感。
Hale Waihona Puke 目录分析在医学领域,肿瘤学的研究和发展对于人类的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 在这其中,中药的抗肿瘤作用研究更是备受。这本《郁仁存常用抗肿瘤药对》就 是对这一领域的一次深入探索,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分析,为读者揭示了中药抗肿 瘤的独特魅力。
《郁仁存常用抗肿瘤药对》一书对于肿瘤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阅 读本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抗肿瘤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治疗效果和 生活质量。本书也强调了全面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为肿瘤患者的康复提 供了科学的指导。
阅读感受
《郁仁存常用抗肿瘤药对》是一本由张青、富琦两位医生所著的科学书籍, 于2017年。这本书对于从事医学工作,特别是肿瘤治疗领域的人来说,是一本极 具参考价值的书籍。它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了郁仁存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 总结出的常用抗肿瘤药对。这些药对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整体支持

目录分析
《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整体支持》目录分析
《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整体支持》是一本旨在为中国肿瘤医疗领域提 供全面、系统指导的权威著作。通过对其目录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一窥该书 所涵盖的广泛内容以及其在肿瘤诊治领域的独特价值。
该书的目录结构清晰,逻辑性强,主要分为几个大部分:导言、总论、各论、 支持技术及附录。导言部分介绍了指南的编写背景、目的和意义,为读者提供 了阅读指南的初步框架。总论部分则对肿瘤的整体诊治原则、策略和方法进行 了概述,为后续的深入讨论奠定了基础。各论部分则针对不同类型的肿瘤,详 细介绍了各自的诊治要点和特色技术。
精彩摘录
《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整体支持》精彩摘录
在医学领域,肿瘤学无疑是最具挑战性和复杂性的分支之一。近年来,随着科 学技术的进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手段日益增多,但也给医 生和患者带来了选择上的困惑。《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整体支持》这 本书,作为中国首部全面系统地介绍肿瘤整合诊治技术的权威指南,旨在为医 生和患者提供科学、规范、实用的指导。
在治疗方面,本书更是涵盖了目前临床上几乎所有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 疗、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每一种治疗方法都有其独特的适应症和禁 忌症,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理类型、分期、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 治疗方案。同时,本书还强调了综合治疗的重要性,即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将多种治疗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除了具体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外,本书还了肿瘤患者的心理支持和康复护理。肿 瘤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更会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困扰。因此,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康复 护理也是肿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的康复锻炼和营养支持,可以帮 助患者更快地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探索中医肿瘤思维模式

探索中医肿瘤思维模式伴随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开拓了人类的视野,使得人们对于外部环境有了更为全面、深刻的认知,与此同时,人们的思维模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
由此,人类的思维模式引发了广大专家学者的兴趣,同时也是广大专家学者研究探索最多的一个课题。
我国的中医理论是基于脏腑经络的病理与生理,深受辩证法与唯物法的影响,拥有其独到的思维模式。
本研究就中医肿瘤思维模式发表一些相关看法,以供参考。
标签:思维模式;中医肿瘤;临床科研;传统医学思维模式决定行为习惯,更是医学的创新与改革,本质上来讲,思维模式直接决定学科的不断探求。
中医是我国的国粹与医学精华,拥有极为深远的历史。
《黄帝内经》是我国中医瑰宝与源泉,中医理论系统将脏腑经络作为根本,还受到辩证思想与唯物思想的影响,有其独特思维模式。
中医肿瘤学作为中医理论系统的关键组成。
中医肿瘤学的发展历程与中医思维模式息息相关。
1 中医肿瘤思维模式的形成古时候,医生为病患诊疗源于感觉,进而由感觉发展到知觉、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各个层次的意识发展,医生将多次感觉加以综合,随之激发知觉,对病情进行及时记忆,以便医生在下次治疗类似病情的时候,能够予以关注并积极思考,进一步对该病症进行概括。
然而,人类的感官组织即使有一定的灵敏度,但是依然受到主观控制,受到感知手段的限制,加之病患的生理条件存在差异以及医生的主观偏见,造成病症与治疗均存在一定差异。
虽然人类在认知的时候存在一致性,然而人类认知事物的标准与内容存在一定差异,和实际存在差距颇大。
由此,中医肿瘤医学在认知病患肿瘤的过程中,经历了最基础的感觉阶段,次之的经验阶段,最后经历了反复严格的推理检验阶段,形成中医肿瘤理论系统。
因此,产生中医肿瘤理论的过程首先是感知,感知在整个理论的形成过程中意义重大。
2 中医肿瘤思维模式的特征古代中医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科技手段有限,中医的感知手段受到很大限制,感知手段仅为观察生命特征,比如“癌”字的形成是因为肿瘤发展到后期拥有坚硬的质地与固定的部位,并且表面坑坑洼洼,坚硬如石,由于古代文字中“晶”和“岩”两个字通用,“晶”字还可以写成“喦”,在“喦”上面加一个病字框就形成了“癌”这个字;通过研读医书发现癌症的特征为失荣、反胃、翻花疮、痰核、舌菌、噎膈、乳岩等,这些病症全部是观察得到的。
2021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思维导图

2021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思维导图《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1版)》已进行更新,其中Her-2阳性乳腺癌的的更新要点主要包括1. 抗HER2单抗(H),包括我国已上市的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伊尼妥单抗。
2. 适合曲妥珠单抗的患者: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从Ⅲ级调整为Ⅱ级。
3. H治疗失败人群:Ⅱ级推荐新增奈拉替尼+卡培他滨, TKI联合化疗方案中TKI包含吡咯替尼、拉帕替尼、奈拉替尼。
4. 对于ADC药物的推荐中,尽管T-DXd未获批上市,但基于DESTINY-Breast01研究结果,指南将T-DXd的使用写进了注释中。
经各位老师的辛苦努力,目前《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1版)》思维导图已经完成,现在分享给大家,共同学习。
若有不足之处,请后台留言指正,谢谢!示例★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讲者:江苏省人民医院殷咏梅教授1、抗HER2单抗(H) ,包括我国已上市的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伊尼妥单抗。
2、适合曲妥珠单抗的患者: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从III级调整为II级。
3、H治疗失败人群: II级推荐新增奈拉替尼+卡培他滨, TKI联合化疗方案中TKI包含吡咯替尼、拉帕替尼、奈拉替尼。
HER2阳性复发转移乳腺癌治疗策略4、对于ADC药物的推荐中,尽管T-DXd未获批上市,但基于DESTINY-Breast01研究结果,指南将T-DXd的使用写进了注释中。
★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讲者: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郝春芳教授1、未经内分泌治疗者•氟维司群调整成为Ⅰ级推荐;•新增氟维司群+CDK4/6抑制剂为Ⅱ级推荐;2、TAM治疗失败患者中•Al和氟维司群证据等级由1A调整为2A;3、非甾体Al(NSAI)治疗失败•I级推荐中,氟维司群+CDK4/6抑制剂细化氟维司群+阿贝西利(1A)和氟维司群+帕博西利(2A);•HDAC抑制剂明确为西达本胺;4、甾体Al(SAl)治疗失败患者中•I级推荐中,氟维司群+CDK4/6抑制剂调整为氟维司群+阿贝西利(1A)和氟维司群+帕博西利(2A)。
肿瘤思维导图-图解肺癌(上)

肿瘤思维导图-图解肺癌(上)肺癌,是世界第一大癌症。
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属国际癌症研究机(IARC)2018年发布的报告指出,肺癌是死亡人数最多的癌种(176万人将死于肺癌,占总数18.4%)。
肺癌作为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新发和死亡病例均居首位。
今天,“肿瘤小医生”就和大家一起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全面,快速了解肺癌。
“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思维工具,是将思想图像化的技巧,也是将知识结构图像化的过程,可以使人的记忆力增强3-5倍,节省了宝贵的学习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
话说我只是肿瘤科小医生一枚,听闻这样的方法可以倒逼自己学习,才疏学浅,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读者多多批评指证。
本文参考书籍:《肿瘤放射治疗学》第5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2019年版。
1.肺癌的筛查2.气管解剖3.淋巴结分区4.肺癌的临床表现与诊断5.非小细胞肺癌的分期6.非小细胞肺癌分期(2)7.小细胞肺癌分期8.肺肿瘤的病理诊断9.WHO肺肿瘤病理分类(2015版)10.肺癌分子分型注:所有图片单单击后可放大及保存今天整理了肺癌的筛查,解剖,临床表现及诊断方面的内容,下一篇文章会主要整理肺癌治疗方面的内容,敬请期待未完待续欢迎关注“肿瘤小医生”。
本人某三甲医院肿瘤科小医生一枚,自幼就是个文艺女青年,从小梦想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传播社会正能量,却不想误入“医”途,8年抗战后战斗在临床第一线。
学医时的理想科室是产科,想着能为人们送去生的希望和喜悦,却误打误撞进入肿瘤科,每天看到的都是眼泪和死亡。
创建这个公众号一方面是希望自己能重拾对文字的热爱,用自己的文字记录癌症患者的心路历程;另一方面是想让更多的人关注到癌症患者这个特殊的群体,关注到癌症患者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关注到癌症带给个人和家庭的伤害。
另外“肿瘤小医生”会定期推送和转发肿瘤预防和治疗的小知识,督促自己学习,也供他人阅读。
愿我们都能做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