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知识+练习+答案)

合集下载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专项练习题版有答案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专项练习题版有答案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专项练习题1、下列有关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说法正确的是()人分泌蛋白需要能量但不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B.小分子物质和离子都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的C.葡萄糖等较大的分子只能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D.当植物细胞液浓度高于细胞外液浓度时会发生质壁分离2、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积累K+需消耗能量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3、当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时,水分子的运输情况是()A.水分子只进不出B.水分子只出不进C.单位时间内进入细胞的水分子数多于从细胞中出来的水分子数D.单位时间内从细胞内出来的水分子数多于进入细胞的水分子数4、为探究植物A能不能移植到甲地生长,某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实验测定了植物A细胞液浓度,实验结果如下表。

为保证植物A移植后能正常生存,甲地土壤溶液的浓度应为()A.<0.15mol/LB.<0.2mol/LC.>0.2mol/LD.>0.3mol/L5、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实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梯度跨膜运输的过程B.水分子跨膜运输总的方向是由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无机盐离子可以逆相对含量梯度进行跨膜运输D.生物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小分子物质都能通过,而大分子物质则不能通过6、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被细胞胞吞的一定是固体物质B.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属于协助扩散C.通过载体蛋白的物质转运属于主动运输D.胞吐过程一定会发生分泌泡与质膜的融合7、下列关于细胞的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运出细胞的B.动作电位产生时,神经细胞才进行Na+、K+的跨膜运输C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物质的速率与细胞呼吸强度始终呈正相关D.浆细胞合成、分泌抗体的过程依靠膜的流动性即可完成,不消耗能量8、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时,水分子依次通过的结构是()A.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B.液泡膜、细胞膜、细胞质C.液泡膜、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D细胞膜、液泡膜、细胞质9、若用呼吸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则明显影响其吸收的物质是()A.氧气、甘油B.脂肪酸、钾离子C.葡萄糖、甘油D.钾离子、氨基酸10、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11、下图是物质A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A跨膜运输的方式是协助扩散B.图中B化学本质为糖蛋白C.如果A是释放到细胞外,则运转方向为I到nD图中细胞膜模型为流动镶嵌模型,属于物理模型12、将阴生植物移植到强光下培养,植物迅速发生萎蔫,此时比较右图中①、②、③三个部位的细胞液浓度,正确的是()小麦幼根成熟区的横切A.③吗>①B.①喧>③C.①0②D②遍>①13、哺乳动物细胞在0.9%NaCl溶液中仍能保持其正常形态。

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带解析)

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带解析)

1.(2016上海卷.3)将紫色洋葱鳞叶外表皮细胞置于30%蔗糖溶液数分钟后,结果如图1所示,紫色分部的区域和影响色素分布的结构分别是A.①和细胞膜B.①和细胞膜、液泡膜C.②和细胞膜、液泡膜D.②和细胞膜、液泡膜、细胞壁【答案】C【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洋葱鳞叶外表皮细胞的结构,属于容易题。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辨别①②所指部分代表的内容。

2.(2016海南卷.1)下列关于膜蛋白和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B.膜蛋白不参与物质跨膜运输的被动运输过程C.主动运输可以使被运输离子在细胞内外浓度不同D.物质通过脂质双分子层的扩散速率与脂溶性有关【答案】B【解析】膜蛋白镶嵌、贯穿或覆盖磷脂双分子层,在细胞膜内外分布是不对称的,A项正确;膜蛋白参与协助扩散过程,B项错误;主动运输逆浓度运输离子,使细胞内外离子浓度不同,C项正确;脂溶性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非脂溶性物质不容易通过细胞膜,D项正确。

【考点定位】关于膜蛋白和物质跨膜运输【名师点睛】生物膜的流动性与选择透过性的关系(1)区别: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是生物膜的结构特点,选择透过性是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2)联系:只有生物膜具有流动性,是运动的,才能运输物质,表现出选择透过性。

3.(2016海南卷.5)下列属于主动运输的是A.动物肺泡细胞释放CO2B.蔗糖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C.苯分子进入人的皮肤细胞D.丽藻细胞吸收SO42-的过程【答案】D【解析】CO2属于小分子,苯分子属于脂溶性物质,二者均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蔗糖以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壁;离子的吸收属于主动运输。

【考点定位】主动运输【名师点睛】“三步法”判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4.(2016课标1卷.2)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答案】C【考点定位】物质跨膜运输【名师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围绕“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这一信息进行发散思维,从中提取出有效信息: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在此基础上结合主动运输的特点逐一分析各选项,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15(分子与细胞)-细胞的代谢-胞吞和胞吐、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含解析)

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15(分子与细胞)-细胞的代谢-胞吞和胞吐、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含解析)

2023届高三二轮备考-2020-2022三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15(分子与细胞)-细胞的代谢-胞吞和胞吐、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含解析)一、单选题1.(2022·重庆·统考高考真题)如图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和释放铜离子的过程。

下列关于该过程中铜离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进入细胞需要能量B.转运具有方向性C.进出细胞的方式相同D.运输需要不同的载体2.(2020·全国·统考高考真题)新冠病毒(SARS-CoV-2)和肺炎双球菌均可引发肺炎,但二者的结构不同,新冠病毒是一种含有单链RNA的病毒。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被动运输B.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均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C.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二者遗传物质所含有的核苷酸是相同的D.新冠病毒或肺炎双球菌的某些蛋白质可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3.(2021·江苏·高考真题)细胞可运用不同的方式跨膜转运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速度既与浓度梯度有关,也与分子大小有关B.小肠上皮细胞摄入和运出葡萄糖与细胞质中各种溶质分子的浓度有关C.神经细胞膜上运入K+的载体蛋白和运出K+的通道蛋白都具有特异性D.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重吸收氨基酸4.(2020·海南·统考高考真题)ABC转运蛋白是一类跨膜转运蛋白,参与细胞吸收多种营养物质,每一种ABC转运蛋白对物质运输具有特异性。

ABC转运蛋白的结构及转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BC转运蛋白可提高O2的跨膜运输速度B.ABC转运蛋白可协助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C.Cl-和氨基酸依赖同一种ABC转运蛋白跨膜运输D.若ATP水解受阻,ABC转运蛋白不能完成转运过程5.(2020·北京·统考高考真题)GLUT4是骨骼肌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

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含答案)

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含答案)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1.【2023年全国甲卷】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都需要经过细胞膜。

下列有关人体内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是有机物,不能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跨膜进入细胞B.血浆中的K+进入红细胞时需要载体蛋白并消耗ATPC.抗体在浆细胞内合成时消耗能量,其分泌过程不耗能D.葡萄糖可通过主动运输但不能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2.【2023年湖北卷】心肌细胞上广泛存在Na+-K+泵和Na+-Ca2+交换体(转入Na+的同时排出Ca2+),两者的工作模式如图所示。

已知细胞质中钙离子浓度升高可引起心肌收缩。

某种药物可以特异性阻断细胞膜上的Na+-K+泵。

关于该药物对心肌细胞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心肌收缩力下降B.细胞内液的钾离子浓度升高C.动作电位期间钠离子的内流量减少D.细胞膜上Na+-Ca2+交换体的活动加强3.【2023年浙江6月】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基中常添加蔗糖,植物细胞利用蔗糖的方式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转运蔗糖时,共转运体的构型不发生变化B.使用ATP合成抑制剂,会使蔗糖运输速率下降C.植物组培过程中蔗糖是植物细胞吸收的唯一碳源D.培养基的pH值高于细胞内,有利于蔗糖的吸收4.【2023年浙江1月】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生素,可结合在微生物的细胞膜上,将K+运输到细胞外(如图所示),降低细胞内外的K+浓度差,使微生物无法维持细胞内离子的正常浓度而死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缬氨霉素顺浓度梯度运输K+到膜外B.缬氨霉素为运输K+提供ATPC.缬氨霉素运输K+与质膜的结构无关D.缬氨霉素可致噬菌体失去侵染能力5.【2023年湖南卷】盐碱胁迫下植物应激反应产生的H2O2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禾本科农作物AT1蛋白通过调节细胞膜上PIP2s蛋白磷酸化水平,影响H2O2的跨膜转运,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上PIP2s蛋白高磷酸化水平是其提高H2O2外排能力所必需的B.PIP2s蛋白磷酸化被抑制,促进H2O2外排,从而减轻其对细胞的毒害C.敲除AT1基因或降低其表达可提高禾本科农作物的耐盐碱能力D.从特殊物种中发掘逆境胁迫相关基因是改良农作物抗逆性的有效途径6.【2023年湖南卷】盐碱化是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

老高考新教材适用2023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知识对点小题练2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含答案)

老高考新教材适用2023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知识对点小题练2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含答案)

2023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知识对点小题练:2.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1.(2022江苏南通四模)如图表示耐盐植物的Na+转运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Na+通过NSCC、KORC、AKT1、HKT1通道实现协助扩散B.质子泵主动运输H+可维持细胞内外和液泡内外的H+浓度梯度C.Na+通过SOS1载体主动运出细胞的动力来自H+的浓度梯度D.Na+通过NHX1协助扩散到液泡中可避免高浓度的Na+对细胞的损伤2.(2022河北沧州模拟)离子通道是细胞膜上运输离子的通道,是神经、肌肉、腺体等许多组织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可被化学或电信号等激活,从而控制离子进出细胞。

研究发现Na+通道对N也具有通透性。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离子通道对离子的选择具有相对性且运输过程不消耗ATPB.离子通道的选择性与其大小、形状以及带电荷氨基酸的分布有关C.载体蛋白的选择性与其上特定的位点有关,其选择性比通道蛋白强D.神经细胞摄入与运出Na+与细胞质中各种溶质分子的浓度有关3.(2022辽宁沈阳模拟)用同一打孔器在一白萝卜上打出若干萝卜条,切成相同长度,均分为三组,分别置于等体积的Ⅰ、Ⅱ、Ⅲ三种溶液中一段时间, b点时将三组实验的萝卜条同时放回相应溶液的低浓度溶液中一段时间。

实验期间持续观察萝卜条体积的变化,并计算相对体积,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的自变量包括溶液的种类和浓度,观测指标是萝卜条的体积变化B.随着萝卜条体积减小的同时,萝卜细胞的原生质层逐渐与细胞壁分离C.初始Ⅰ溶液浓度小于Ⅱ溶液,Ⅰ溶液和Ⅱ溶液中的溶质都能进入细胞D.b点时Ⅱ溶液的渗透压等于细胞液的渗透压,Ⅲ溶液中的细胞已死亡4.在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膜表面存在两种形式的葡萄糖转运蛋白——SGLT1和GLUT2,肠腔葡萄糖浓度较低时,SGLT1利用钠钾泵产生的Na+浓度差来转运葡萄糖(如图所示)。

当肠腔内葡萄糖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以囊泡形式储存的GLUT2向肠腔侧细胞膜定向转运,增加膜上的GLUT2数量,以提高葡萄糖的转运速率。

高中生物必修一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知识练习)

高中生物必修一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知识练习)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知识清单】考点1: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一、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 渗透作用产生的条件(1)有一层半透膜(2)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2、 动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1)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

(2)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3)外界溶液浓度等于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以成熟植物细胞为例)1、结构(1)细胞壁:全透性。

细胞膜(2)原生质层细胞质 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半透膜液泡膜2、条件:成熟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3、验证(1)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通过渗透作用失水,植物细胞就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2)将已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放入清水中,此时细胞的浓度高于外界清水,植物细胞就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考点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1、小分子和离子的跨膜运输2、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易混易错】1、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结构:(1)、细胞壁:全透性。

(2)、原生质层: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半透膜)2、发生渗透平衡只意味着半透膜两侧水分移动达到平衡状态,既不可以看作没有水分子移动也不可看作两侧溶液浓度相等。

3、胞吞胞吐不是跨膜运输。

胞吞胞吐是借助于膜的融合完成的,与膜的流动性有关,是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消耗能量。

4、物质进出细胞核并非都通过核孔,核孔是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是通过跨膜运输实现的,不通过核孔。

【知识拓展】1、穿膜层数的计算问题常涉及的知识点(1)常涉及到的细胞结构的膜的层数:线粒体和叶绿体均为2层膜,液泡、细胞膜均为1层膜、核糖体、核膜上的核孔均为0层膜等。

(2)常涉及到结构和细胞:红细胞;肺泡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小肠粘膜上皮、肾小囊壁、肾小管壁细胞等均为单层上皮细胞,物质在穿越这些细胞时均穿越了两层细胞膜。

2023年高考等级考生物一轮复习多维练(全国通用)06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含详解)

2023年高考等级考生物一轮复习多维练(全国通用)06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含详解)

专题三细胞代谢课时06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1.“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实验结果推知,甲图细胞是有活性的B.与甲图细胞相比,乙图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低C.丙图细胞的体积将持续增大,最终胀破D.若选用根尖分生区细胞为材料,质壁分离现象更明显2.Na+、K+等离子不能通过纯粹由磷脂分子构成的膜,加入离子通道(蛋白质)后却能高速地顺着浓度梯度跨过人工膜。

这种运输方式属于A.主动运输B.自由扩散C.协助扩散D.胞吞胞吐3.图是某种物质跨膜运输的示意图,其中最可能以这种方式进入细胞的是()A.甘油进入皮肤细胞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C.钾离子进入神经细胞D.氨基酸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4.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α­淀粉酶在糊粉层的细胞中合成,在胚乳中分解淀粉。

该酶从糊粉层细胞排到细胞外的方式是()A.顺浓度梯度经自由扩散排出B.逆浓度梯度经协助扩散排出C.通过离子通道排出D.含该酶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排出5.采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进行质壁分离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摄子撕取的外表皮,若带有少量的叶肉细胞仍可用于实验B.将外表皮平铺在洁净的载玻片上,直接用高倍镜观察细胞状态C.为尽快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应在盖玻片四周均匀滴加蔗糖溶液D.实验观察到许多无色细胞,说明紫色外表皮中有大量细胞含无色液泡6.如图是几种物质进出细胞方式中,运输速度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曲线图,下列与此图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与水进出细胞相符的图有①、③、⑤B.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④、⑥C.与K+进入丽藻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④、⑤D.与蛋白质出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③、⑥7.植物成熟叶肉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可以不同。

现将a、b、c三种细胞液浓度不同的某种植物成熟叶肉细胞,分别放入三个装有相同浓度蔗糖溶液的试管中,当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观察到:①细胞a未发生变化;②细胞b体积增大;③细胞c发生了质壁分离。

高考生物基础知识综合复习优化集训4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含答案)

高考生物基础知识综合复习优化集训4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含答案)

高考生物基础知识综合复习:优化集训4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1.(2021浙江宁波效实中学期中)下列物质中,出入细胞既不需要载体蛋白,也不消耗能量的是( )A.K+B.Na+C.氨基酸D.O22.细胞膜转运大分子物质一般( )A.不消耗能量B.不依赖生物膜的流动性C.不需要载体蛋白参与D.不需要线粒体参与3.人体组织细胞可将胞外K+移入膜内,同时将胞内Na+移出膜外,使得胞内K+浓度约为胞外的30倍,胞外Na+浓度约为胞内的12倍。

这种转运方式属于( ) A.主动转运 B.易化扩散C.扩散D.渗透4.(2021浙江效实中学期中)如图显示的是物质P的跨膜运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P可能是氧气B.物质P可能是水分子C.物质P跨膜运输方式为易化扩散D.物质P的跨膜运输一定需要载体蛋白5.(2021浙江金华义乌期中)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细胞呼吸受到抑制时,细胞产生的能量减少,则细胞吸收的物质会明显减少的是( )A.氧气、甘油B.乙醇、水C.水、二氧化碳D.K+、氨基酸6.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被胞吞的物质不一定是固体物质B.氧气进出红细胞需要血红蛋白的协助C.物质通过膜扩散,是因为膜两侧的物质存在浓度差D.载体蛋白与被转运的分子或离子结合后会改变形状7.(2021浙江金华东阳中学期中)如图表示番茄随环境中氧浓度的变化,从培养液中吸收Ca2+和Si4+的曲线。

影响A、B两点与B、C两点吸收量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离子浓度、载体数量B.离子浓度、细胞呼吸强度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D.载体数量、细胞呼吸强度8.如图甲、乙表示细胞的两种物质运输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可表示某些物质运入细胞的方式B.乙可表示细胞排出某些物质的方式C.甲和乙的运输方式都需要消耗ATPD.甲和乙中物质运输都穿过了一层膜9.某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发现有四种关系,分别用如图所示的四种曲线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一、物质跨膜运输1、被动运输:分为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1)自由扩散:物质顺浓度梯度直接穿过双层膜进行运输。

不需要能量(ATP释放的化学能),也不需要蛋白质(载体蛋白)的协助。

H2O、O2、CO2等气体分子、甘油、脂肪酸、乙醇、苯等脂溶性物质。

(2)协助扩散:物质顺浓度梯度直接穿过双层膜进行运输。

不需要能量(ATP释放的化学能),但需要蛋白质(载体蛋白)的协助,其中分为通道蛋白、门通道蛋白、载体蛋白。

2、主动运输:物质由浓度低向浓度高的进行运输,(也可以顺浓度梯度进行运输的),需要能量(ATP释放的化学能),需要载体。

如葡萄糖、氨基酸、各种离子等。

易化扩散是协助扩散,葡萄糖在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而进入其他细胞(除红细胞)的方式就是主动运输。

钠离子如果是通过钠离子通道进出细胞的,其方式就可以看作是协助扩散;而如果不是通过钠离子通道进出细胞的,那其方式就是主动运输。

二、非跨膜运输:分为胞吞(内吞作用)与胞吐(外排作用)。

需要能量,不需要载体(通过小泡)。

三、例析计算“物质通过生物膜或磷脂分子的层数”1、离子、小分子物质通过生物膜或磷脂分子的层数离子、小分子物质以跨膜方式(自由扩散、主动运输、协助扩散)通过生物膜。

解答此类题目的方法是:明确所研究的物质运动的起点和止点→弄清物质通过的方式和经过的结构及其结构特点→注意一个等量关系“生物膜的层数=1/2磷脂分子的层数”。

此外,还要明确细胞结构中,具有双层生物膜的结构有线粒体、叶绿体、核膜(有核孔),具有单层生物膜的结构有细胞膜、液泡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

2、大分子物质、病菌、病毒通过生物膜或磷脂分子的层数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多糖、DNA、RNA等)、病菌、病毒等颗粒性物质不能以跨膜方式通过生物膜,而是以内吞(胞吞)、外排(胞吐)作用通过生物膜。

其原理是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能形成小泡包围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过生物膜,所以这些物质通过生物膜时没有穿过生物膜。

细胞质与细胞核之间的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进行物质交换,所以也不穿过生物膜。

四、例题解析1、以下哪一过程是主动运输()A、氯离子在血细胞和血浆之间运动B、钠在肾小管中的重吸收C、尿素的重吸收D、氧在血液中的运输E、红细胞吸收葡萄糖F、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G、红细胞从血浆中吸收钾离子【解析】BFG该题主要考察主动运输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判断物质的主动运输方式,有三个关键:一是被运输的物质是否通过细胞膜;二是明确物质转运是否需要载体;三是否需要能量。

氯离子和氧在血液中的运输是的细胞间隙中的运动,不通过细胞膜,也就不存在主动运输的问题;尿素的重吸收方式是自由扩散;红细胞吸收葡萄糖需要载体但不消耗能量。

答案是BFG。

植物细胞膜对某种物质的运输方向如下图箭头所示,黑点的数量表示某种物质的浓度。

该物质可能是A.叶绿素B.生长素C.纤维素D.胡萝卜素【解析】B生长素在植物体中的运输方式是极性运输,受光的作用也会横向运输,它们都是属于主动运输,会消耗能量,因此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叶绿素和胡萝卜素存在于细胞内(在叶绿体中),不会往细胞外运输;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属于多糖,是高分子物质,纤维素的运输应该属于胞吐。

1.细胞中的RNA分子从产生部位到作用场所需要穿过多少层磷脂双分子层()AA.0 B.4 C.5 D.6【解析】A解答该题时要注意:RNA属于生物大分子,其不能通过生物膜的分子层。

我们知道,真核细胞中的信使RNA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RNA是从核孔进入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来完成翻译的,而原核细胞又无核膜。

因此,不管是什么细胞,其中的RNA分子从产生部位到作用场所都不需要穿过生物膜,即通过0层磷脂双分子层。

此外,细胞向外分泌消化酶、抗体,或蛋白类激素的胞吐以及细胞的胞吞,都可看作是通过0层生物膜。

2.人体组织细胞(如骨骼肌细胞)有氧呼吸时需要的C6H12O6和O2从外界进入该细胞参与反应,各自至少需要通过多少层生物膜()DA.3和4 B.4和5 C.7和9 D.7和11【解析】D这个物质跨膜数量问题就比较复杂,我们还是用图示加以说明:先看葡萄糖,机体吸收葡萄糖主要是用于组织细胞的氧化供能;葡萄糖经小肠粘膜上皮进入毛细血管中,形成了血糖。

图丙中的①→②→③便是其运输的途径:葡萄糖从小肠进入毛细血管经过4层细胞膜后,还要再穿过一层毛细血管壁上皮细胞(2层膜),进入组织液,再穿过1层组织细胞膜,进入组织细胞,共通过7层生物膜。

这里特别提醒注意两点,一是葡萄糖是在血浆中运输,而不是进入红细胞内被运输;二是葡萄糖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而不是直接进入线粒体。

再来看氧气,首先要知道肺泡膜也是由单层细胞构成的,其次要知道氧进入血液后,要进入红细胞内与血红蛋白结合并运输;三是氧进入组织细胞后,还要再进入线粒体才能被利用,因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需要氧,而该阶段是在线粒体基质中完成的。

图丁中的①→②→③→④描述的就是这一比较复杂的过程:出肺泡(2层膜)→进血管(2层膜)→进红细胞(1层膜)→运输到组织器官→出红细胞(1层膜)→出血管(2层膜)→进组织细胞(1层膜)→进线粒体(2层膜),共计11层生物膜。

3.在缺氧的条件下,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的CO2参与该细胞的光合作用需通过几层磷脂分子()A.2 B.4 C.6 D.8 【解析】B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其结构基础。

在缺氧的条件下,植物通过无氧呼吸产生的CO2,其反应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CO2直接运输到叶绿体用于光合作用。

叶绿体是双层膜结构。

故要通过2层膜4层磷脂分子层。

4.若一个氨基酸分子通过人体的细胞膜要消耗2个ATP分子,那么小肠吸收一个氨基酸分子进入血液至少要消耗个ATP ()A.2 B.4 C.8 D.16【解析】C小肠吸收的氨基酸进入血液需穿过小肠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壁细胞,即四层细胞膜,而穿过一层细胞膜需消耗ATP2个,所以小肠吸收氨基酸需消耗ATP为2×4 = 8个。

五、精选练习1.关于右面的概念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①和②所示的过程都需要消耗细胞内ATP水解释放的能量B.只有①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C.大分子只有通过①所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细胞D.蜜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①和②有关2.维生素D进入细胞不需载体,也不需消耗能量,主要原因是()A.维生素D本身就是载体B.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C.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维生素D是小分子3.实验表明,正常情况下维生素D可以优先通过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内部,这是因为()A.细胞膜上含有蛋白质成分B.细胞内维生素D的浓度过低C.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D.细胞膜上维生素D 的载体较多4.氧气透过肺泡进入毛细血管的过程是()A.全部为主动运输B.大部分为自然扩散,少部分为主动运输C.全部为自由扩散D.少部分为自由扩散,大部分为主动运输5.人体红细胞中K+的浓度比血浆高30倍,而Na+的浓度却只有血浆的1/6。

关于红细胞运输Na+的方向及所需条件,正确的是()①从高浓度到低浓度②从低浓度到高浓度③载体蛋白④ATP供能A.① B.①③ C.②③ D.②③④6.下列物质进出细胞属于主动运输的是()A.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K+ B.红细胞吸收葡萄糖C.氧气进入肝脏细胞D.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7.下列与物质跨膜运输有关的叙述合理的是()A.洋葱表皮细胞置于蒸馏水中会破裂B.蔗糖浸渍冬瓜导致细胞脱水死亡,蔗糖分子再进入细胞C.分泌蛋白主要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排到细胞外的D.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是指细胞失去了大量的水导致细胞质和细胞壁的分离8.下图表示正常情况下,不同物质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的四种情况。

若在X点加入有氧呼吸、抑制剂,下列曲线中将不会发生明显变化的是()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B.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C.大肠杆菌吸收K+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D.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才能进入细胞,并消耗能量10.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功能的叙述中,最能体现细胞膜结构特点的是()A.选择透过性B.主动运输C.保护作用D.胞吞和胞吐11.由胞质核糖体合成的DNA聚合酶要进入细胞核内参与DNA的复制,其进入方式是()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非跨膜运输12.以下各项,不能体现物质在植物体内进行主动运输的事实是()A.成熟的香蕉能催熟混放在一起的未成熟的果实B.有实验证明:在加入呼吸抑制剂的情况下生长素的运输会受影响C.顶端优势现象D.向光源弯曲生长现象13.右下图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内吞”和“外排”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和b均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B.a过程存在细胞识别并需要内部供能C.b过程存在膜成分的更新D.b是细胞排泄废物的基本方式14.下列有关突触的正确叙述是()A.兴奋从轴突传递到细胞体只能通过突触实现B.神经元之间一般通过化学信号发生联系C.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突触间隙15.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两种物质的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细胞膜的化学成分是C、H、O、NB.由②可知细胞膜是双层膜C.a物质进入细胞是自由扩散,b物质进入细胞是主动运输D.若I侧为肠道,那么II侧则是毛细血管腔16.右图所示细胞内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叙述错误的是()A.在A结构上发生的是翻译过程B.C、D代表由细胞内有关结构合成的物质,其中D类物质可以是抗体C.在A和E结构上合成的蛋白质功能是一样的D.转录后的mRNA由核进入细胞质内经过了0层磷脂分子17.下列有关生物大分子在细胞内转移的叙述,错误的是()A.分泌蛋白可由核糖体进入内质网B.DNA可由细胞核进入线粒体C.mRNA可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D.tRNA可由细胞质基质进入核糖体18.研究发现,水分进出细胞膜必需一种被称为“水通道”的蛋白质。

若设法专一性地关闭离体肾小管壁细胞的水通道蛋白,则将导致细胞()A.在浓溶液中皱缩B.在蒸馏水中胀破C.形态基本不变D.在生理盐水中迅速死亡19.1988年,阿格雷成功地分离了存在于细胞膜上一种膜蛋白,该膜蛋白具有水通道的功能。

离子通道是细胞膜上的另一种通道,细胞通过电位变化发出信号,控制离子通道的瞬间开放。

离子通道是由蛋白质复合物构成,一种离子通道只允许一种离子通过。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离子通道运输离子具有选择性B.水通道运输水分时需要消耗能量C.水通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D.离子通道的开启是由细胞电位的变化决定的20.有一位科学家分离到一种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他将膜放在特制的仪器中,分隔两边装蒸馏水的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