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脉针灸
切脉针灸——论针灸切脉的重要性

切脉针灸——论针灸切脉的重要性一位年逾70的中医传奇人物——俞云教授,凭着手中银针,一举颠覆传统中医只是作为辅助治疗的观念。
他由西医入门,成就中医医术,通过自学、实践、遍访近200位民间中医,最终再现《黄帝内经灵枢》中记载的针灸绝技。
从医数十年,成功医治肿瘤、疑难杂症等无数。
俞教授现为中国百名老中医之一,每年不远万里从西班牙回到中国,在广东省中医院开展一年一度的切脉针灸培训班,向包括省中医等大医院的医师切脉针灸,一边传授一边治疗。
一、什么是切脉针灸?切脉针灸,是指在针灸临床中先切脉,通过辨别人迎、寸口、趺阳、太溪及人体各条经络的脉象表现以诊察疾病、指导针灸临床诊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其建立在脉象及经络理论基础之上,并以阴阳、五行为中心的中医理论为指导,以经络穴位为诊治对象,以脉象变化为主要得气的表现,最终以症状改善或病情痊愈作为疗效评价标准,是一种切脉与针灸相结合的临床诊疗方法。
二、切脉针灸和传统针灸有和区别?针灸为何一定要切脉,其优越性体现在哪里?传统的针灸,在治疗取穴的选择上具有盲目性和不确定性,大多依照教科书上的治疗方案,医生自身临床经验以及历代医家的总结。
经常在每个疗程的前几次效果显著,病人症状明显改善,但是随着针灸治疗的不断进行,针灸开始产生疲劳效应。
如果采用切脉针灸,根据脉搏的变化不断调整治疗方案,针灸的疲劳效应自然迎刃而解。
传统的针灸得气以病人针刺后感到酸麻胀为标准。
切脉针灸得气以脉象的变化为依据,脉象有病理表现的病人在针刺后,脉象好转,则表示得气。
通过切脉,医生可以随时随地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
三、切脉有科学根据吗?很多西医医生私底下认为中医脉学脉理本极玄微深奥而不是科学,甚至一些中医医生心里也存在同样的疑惑,切脉有科学依据吗?我们知道切脉寸口部位是手腕部桡动脉,其活动是由桡动脉血管壁及血管内流经的血液决定的,其血管壁是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调节控制的,副交感神经又叫迷走神经属内脏神经,所以凡是内脏活动及病变,通过副交感神经传递及影响桡动脉即寸口脉。
切脉针灸

四、切脉针灸治疗癌症
•
如果我们能调动全身的力量来促使这个物质对细胞 起作用,情况就会不一样。现在发现有十万分之一的晚 期癌症病人,没有经过治疗可以痊愈。自愈的例子说明, 靠身体自身力量是可以治愈癌症的。 • 科学研究发现,当人身体非常旺盛的时候,淋巴细 胞也非常旺盛,消灭癌细胞时表现得非常活跃。当人丧 失信心,情绪低落时,体内细胞也就萎靡不振,容易患 上疾病。因此,我们要重视机体自身的力量,要相信机 体自己的抗癌力量,协助机体治疗癌症。 • 许多研究表明,中医针灸可以调动人体的抗癌物质。 师傅曾用切脉针灸治疗1例癌肿长15cm以上的晚期食道 癌病人,结果其食道恢复正常,可以推测是人体自身抗 癌物质在起作用。总而言之,攻克癌症要重视机体自身 的抗癌能力,其它所有治疗均只是协助机体抗癌。
四、切脉针灸治疗癌症
• 病理学家通过研究认为,癌症肿块组成除了癌细胞外,还 有很多纤维细胞。通常化疗药物仅仅仅杀灭了表浅的癌细胞, 而纤维细胞并没有被杀灭,致使位于癌症肿块中心的癌细胞得 到纤维细胞的保护,化疗物根本接触不到它。纤维细胞经过一 段时间后,逐渐适应了化疗药物,并把它当作营养,故长得比 原来还快,癌块中心的癌细胞就跟着它长,从而使化疗药物失 效,这就是有时候临床化疗一定时间后,肿瘤反而会生长更快 更大的原因。放射治疗也是同样的道理。 • 西医将重点放在癌症肿块或癌细胞上,认为只要把癌症肿 块切掉,把癌细胞杀灭,癌症就治愈了。实际上并不全是这么 回事。癌症疾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癌症肿块只是全身性疾病 的局部表现,癌症疾病不等于癌块,也不等于癌细胞。如果想 单独解决癌块或癌细胞,癌症疾病是不可能治愈的。
四、切脉针灸治疗癌症
• 1、癌症是全身性疾病 • 师傅说:西医的三大法宝(手术、放疗、化疗)承 担了目前癌症治疗的主要任务。但为什么至今未能攻克 癌症?纵观其三大法宝的发展历程,可以弄清楚为什么 西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攻克癌症的原因。首先来讲西医 的外科手术,其将着眼点放在癌症肿块,意图拿掉这个 肿块,但术后不久就复发,于是行扩大手术、扩大根治 手术,但病人仍会复发。化疗也是如此,它把整个着眼 点放在癌块大小和癌细胞上,想通过化疗药物把癌细胞 杀灭,缩小肿块。初期几个疗程有效果,但在持续化疗 几个疗程后,有时会出现反弹现象,肿瘤非但不减小, 反而长得更快更大。
切脉针灸第一穴

切脉针灸第一穴
切脉针灸第一穴《内经·灵枢》曰:“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粗守关,上守机。
”意为针灸的要领,理法陈述容易,而实践精深却难,粗工拘于针法的形表,上工以调神为要,粗工治在穴,上工却治在气机。
切脉针灸的精髓就在调治气机,其第一针是精确调治气机的关键之一。
第一针又称开关,好比汽车和火箭的点火发动。
古人使用子午流注来开穴,通过74个穴位的固定的时间来决定首选那个穴位,有其局限性,因为其受到选择穴位时间的限制。
切脉针灸通过患者临床症状、病因、脉象等,经过辨证来选择穴位,解决了时间限制,并提高疗效。
如果想了解古代子午流注的临床应用可以去查阅有关专著。
当然子午流注的开穴规律,有的还是可以参考应用的,见表3-10例如:表3-10 子午流注开穴一览表作用时辰调气分调血分补泻子时会阴心窝少冲阳辅丑时腰俞膻中后溪行间寅时
命门天突至阴尺泽卯时筋缩印堂复溜二间辰时身柱上星中
冲历兑巳时风府大椎中渚商丘午时百会至阳侠溪神门未时
水沟命门曲泉小海申时天突腰俞太渊束骨酉时膻中涌泉曲
池涌泉戌时中脘关元解溪大陵亥时关元神阙大都天鼎。
切脉针灸笔记整理

1、整体辩证针灸配方:2、经验穴:止泻穴切脉针灸讲座俞云教授2014.10.29[主持人]今天这课堂主要讲切脉针灸对吃、睡眠及二便问题的治疗切脉针灸是对人迎、太渊、太溪、冲阳四个脉的比较。
人迎、冲阳两个阳,一上一下;太渊、太溪两个阴,一上一下。
哪个旺那就是阳旺或者阴旺,哪个弱那就是阳虚或者阴虚,这样上下左右的阴阳虚实都知道了,大方向正确,扎针时你就知道我是泻阳经还是补阳经,泻阴经还是补阴经,再配上切脉针灸的全身调整的针灸处方,这套处方掌握得好,根据阴阳虚实再去应用的话,你就可以治病了嘛。
号脉也可以指挥中药的运用,不单单指挥针灸啊,我举个例子,右脉是主气,右脉弱的话就用四君子汤打底;左主血,左脉(指寸口脉)虚就血虚,用四物汤打底,怎么调整呢,那就是今天的内容。
切脉针灸加上中药,疗效则如虎添翼,以下将切脉针灸及中药的治疗方法分别进行讲解。
注2:①以下所讲的穴位,都是指特效穴,可随症增加其他穴;②对穴以分号隔开;③补泻手法分别以上标“+”、“-”表示。
一、吃(一)切脉针灸脉不柔和(胃气↓ )右关脉(管脾胃)↓人迎、冲阳也差,①胃纳欠佳→开胃:调理脾胃肝肾。
为何调理肝,因肝木克土,肝病引起脾胃不好,特别是肝癌的病人。
还有大部分的慢性病人和肿瘤病人肾都是亏的,内经有句话:肾为胃之官,很多开胃的时候不是在脾胃,关键在肾。
)若为全身调理:胃五穴、足三里四穴、腹四穴、阴陵三穴。
对症:食积→邪在胃:璇玑、建里;食不化:胃五穴、腹四穴、足三里四穴;小孩:四缝,点刺即可。
嗳气:脾经+(大都、阴陵泉),胃经+(足三里、解溪);饥不能食→脾好,胃不好:少商(点刺出血)、中极、然谷;嘈杂:内庭反酸:公孙、内关;手三里、内庭;脘痞满→肝胃不和,胃部摸上去有气块,时间长了后会变硬,形成痞块,甚至变肿瘤:胃五穴,其中最主要的是中脘穴(深刺);肝胃气滞:胃腑浊气不降:上脘、太冲;丰隆;胃热→表现为口臭或牙痛:鱼际、内关、足三里;胃寒:灸(中脘、足三里);呃逆:轻症:内关、攒竹;膻中、上脘;鱼际、阴都;(中国针灸2014,P746,针刺天突+按揉膻中治疗癌性呃逆)胃气逆:鱼际、阴都干呕:灵道(内关边上手少阴心经);冷气上(打冷呃):灸膻中;反胃吐食(如贲门癌、食道癌、胃癌患者):灸中魁(屈指时中指中节的尖端)胃炎呕吐:大陵、足三里,疗效可达95%有痰(也可以是食道里的粘液等不正常的粘液):膈俞;吐逆:胃俞、三焦俞、大陵(灸)胃胀且泻→胃寒肠热:胃俞+(或灸)、上巨虚-、下巨虚-、胃五穴+(或灸);腹寒:阴陵泉(灸)腹皮寒:下脘;胃十二指肠出血,引起胃口不好:阳陵泉(内脏止血特效穴)、膈俞、肝俞、脾俞;二、胃痛:脉弦紧●胃痛→胃五穴、内关、三里(上脘、中脘)不可按→巨阙●腹鸣→ 魂门●胃痛→①胃五穴、内关、三里;●②至阳、中枢对症加减:胃痛腹胀:膈俞、三里、胆俞;胃痛虚痛:巨阙、下脘、不容、天枢;胃痛吐痰涎:巨阙;胃痛反胃热:劳宫;寒:少泽、章门、三里、下脘;胃痛脐痛(脾):上脘、下脘;暴痛:芒针中脘;肝脾经血络刺血胃痛恶风:巨阙(灸)胃腹卒痛:石门(脐下二寸)气滞胃痛→脉不通畅:上脘、太冲腹皮痛:鸠尾;呕血:阳陵、灸巨阙、曲泽;腹痛:天枢(灸);上气:神门心膈下呕血:上脘唾血:膻中(灸);虚劳吐血:中脘(灸);肩胁痛、口干心痛、咳引肾痛:不容;(二)中药●中药整体调整●人迎脉↓冲阳脉↓→阳虚:阳和汤●人迎脉↓冲阳脉↓、脉迟→寒:四逆汤●四个脉均↓ →中气不足:补中益气汤补气升阳:十全大补汤●太渊脉↓太溪脉↓→阴虚:六味地黄汤+百合●四个脉均盛→热:小柴胡汤●脉盛弦洪→火:龙胆泻肝汤●脉涩、舌瘀、手术、外伤→瘀:血府逐瘀汤●脉滑→痰:二陈汤→温胆汤●人迎脉↑冲阳脉↓ →上热下寒胃热肠寒●人迎脉↑发热:外感、脉浮紧→麻黄汤脉浮缓→桂枝汤脉浮盛→银翘散、桑菊饮1、胃纳差:(1)胃→开胃进食:特效方:六君子汤,加藿香、佩兰、木香、厚朴、砂仁、公丁香、神曲、谷麦芽;(2)脾→健脾消食:平胃散(陈皮、苍术、厚朴、甘草)、盐、川(目?)椒、麦芽、山楂、白蒺藜;(3)吐酸苦水→胆:陈皮、黄连、苏叶、竹茹、半夏;2、脘腹胀满不思食→胃肠道积聚:平胃散(陈皮、苍术、厚朴、甘草)、干姜、红枣;(1)振奋阳气加木香、砂仁;(2)兼外感加藿香、半夏(不换金正气散);(3)浅表性胃炎→胃舒满:薏苡仁30g,滑石20g,厚朴、半夏、谷麦芽各15g,杏仁、竹叶、佛手、苏梗、通草各10g。
面瘫、心律失常切脉针灸治疗常见病之三

面瘫、心律失常切脉针灸治疗常见病之三导读:本期精读文章摘自俞老著作《切脉针灸—黄帝内经针法》以下医案是近几年笔者在广东省中医院门诊切脉针灸治病带教弟子的临床记录。
病案1(面瘫)初诊日期:7月24日。
吴某,女,26岁。
右侧面瘫2天,口眼?斜,右侧面部麻木阻塞感。
间有头晕、头痛,无肢体乏力及偏瘫。
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右侧人迎脉弱。
检查:口眼向左歪斜,右眼不能闭合,鼓腮右边漏气,右鼻唇沟变浅,右额纹消失。
诊断:面神经炎(气虚风邪入络)。
治法:患侧补,健侧泻。
切脉针灸取穴:(金针)百会、四神聪、人迎、扶突、肩井中脘肓俞天枢、气海、气旁、三阴交、复溜、太溪、照海(右侧:阳白、太阳、迎香、攒竹、颊车、下关、地仓、翳风、曲池、内关、合谷、阳陵泉、足三里、阴陵泉)(银针)左侧:阳白、太阳、迎香、攒竹、颊车、下关地仓、翳风、曲池、内关、合谷、阳陵泉、三里、阴陵泉中药处方:牵正散加减:白附子10g,全蝎6g,蜈蚣2条,僵蚕10g,五爪龙20g,黄芪15g,白术30g,云苓20g,益母草20g,防风10g,当归10g,地龙干10g二诊:7月26日,患者自觉针灸后患处有热感,夜间觉初步控制,未再加重,余同前。
切脉针灸取穴: (金针)百会、四神聪、人迎、扶突、肩井、中脘、肓俞、天枢、气海、三阴交、复溜、太溪、照海(右侧:阳白、太阳、迎香、攒竹、颊车、下关、地仓、翳风、曲池、内关、合谷、阳陵泉、足三里、阴陵泉、太冲)(银针)左侧:阳白、太阳、迎香、攒竹、颊车、下关、地仓、翳风、曲池、内关、合谷、阳陵泉、足三里、阴陵泉、太冲中药处方:同前。
三诊:7月28日,切脉针灸取穴:(金针)百会、四神聪、人迎、扶突、肩井、中脘阴都、肓俞、天枢、气海、气旁、三阴交、复溜、太溪、照海(右侧:阳白、太阳、迎香、攒竹、颊车、下关、地仓、翳风、曲池、合谷、阳陵泉、足三里、阴陵泉、太冲)(银针)左侧:阳白、太阳、迎香、攒竹、颊车、下关、地仓、翳风、曲池、合谷、阳陵泉、足三里、阴陵泉、太冲。
切脉针灸配合治疗垂体腺瘤不孕医案

加入到不孕症的治疗和研究中来,形成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为患者提
供更加全面、专业的诊疗服务。
对行业影响和意义
推动中医针灸在国际上的认可和应用
本次医案的成功治疗为中医针灸在国际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和口碑,有助于推动中医针灸 在国际上的认可和应用。
促进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的发展
本次医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垂体腺瘤导致的不孕症取得了显著效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 不孕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规范操作
针灸医师需具备专业资质,严格遵守针灸操 作规范,确保治疗安全。
定期随访
治疗后,患者应定期接受随访,以便及时发 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医案总结回顾
治疗方法及效果
本次医案采用切脉针灸配合治疗垂体腺瘤导致的不孕症, 经过一定周期的治疗,患者成功怀孕,证明了该治疗方法 的有效性。
根据患者病情和耐受程 度,控制刺激强度,避 免过度刺激引起不适。
留针时间应根据病情和 个体差异进行调整,一 般为20-30分钟。
针灸治疗期间,患者应 注意保暖、避免过度劳 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等。同时,针灸治疗 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 行,切勿自行操作。
04 配合治疗策略与实践经验 分享
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
提高患者对中医治疗的信心和认可度
本次医案的成功治疗让患者看到了中医治疗不孕症的潜力和优势,有助于提高患者对中医 治疗的信心和认可度。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晕针现象
部分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时可能出现晕针现象,需及时处理。
对垂体腺瘤的影响
针灸治疗对垂体腺瘤本身的影响尚不明确,需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并发症预防措施
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金刚柔--如何学习切脉针灸

如何学习切脉针灸《脉经》云:“脉理精微,其体难辨, 弦紧浮芤,辗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况有数候俱见,异病同脉者乎。
”况且对自学、初学者来说,由于缺乏各种脉象的明确标准,因此要真正学会、掌握切脉是有较大困难的,但如果有了老师指导,通过学习《切脉针灸之黄帝内经针法》,循序渐进,边学边用,学用结合的方式,是完全可以学会和掌握的。
学习切脉针灸可遵循以下原则:1先掌握脉象(1)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学会八种基本脉象:浮、沉、迟、数、大、小、滑、涩,即可指导临床取穴应用;(2)掌握二十七种常见脉的针灸取穴及临床应用;(3)掌握复式脉,脏腑脉、经络脉……2熟悉掌握经络穴位作用(1)熟悉经络循行路线,掌握每一条经络的特点和作用;(2)掌握每一个常见穴位的性质和作用,包括特定穴和奇穴的特殊作用;3切脉和穴位结合应用于临床(1)从缓解疾病症状入手,再治疗常见病、慢性病、逐渐深入治疗疑难杂症、癌症、艾滋病……(2)采用教学上课与临床带教相结合、专题讨论、时间。
在学习切脉针灸过程中体会到,当开始只应用中医的对症辩证、部位辩证时可止痛(头痛、四肢关节痛、腰腿痛、胃痛、腹痛等)。
当掌握了八纲辨证、脏腑辩证、经络辩证,即可治疗内科病(如胃肠炎、肝炎、胆结石、腹泻、便秘、中风、高血压、糖尿病);如再进一步学习应用中医病因辩证,病机辩证,疾病辩证后,治疗疑难杂症(冠心病、类风关、尿毒症、截瘫、脊椎空洞症、脑炎、痴呆)的疗效也非常显著,很多晚期癌症病人也缓解了症状、延长了生命。
当钻研了西医化验、检查的中医辩证以后(特别是穴位辩证),晚期内脏癌症(胰腺癌、肝癌、肺癌)癌块缩小、消失、恢复健康的病人也越来越多,给切脉针灸配合中草药攻克癌症提供了希望和信心。
十大辨证1.八纲辨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辩证。
有医家加上气血辩证,称作十纲辨证。
2.脏腑辩证:辨清五脏六腑的异常,找出病变的脏腑治疗。
3.对症治疗:例如止痛、止咳、止喘、消肿、通便、退热、降压等特效穴、特效药、特效方的治疗。
俞云切脉针灸治疗癌症思想拾隅

名老中医经验俞云切脉针灸治疗癌症思想拾隅张国雄 指导 俞 云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510120) 摘 要 目的:介绍俞云切脉针灸治疗癌症的学术思想。
方法:跟师学习,总结所学。
结论:俞云认为癌症是全身性疾病,切脉针灸治疗癌症思想核心是调动机体自身的力量抗癌,符合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思想。
切脉针灸源自《黄帝内经》,较普通针灸有着明显优势。
主题词 3中医师 @俞云(广东) 肿瘤�针灸疗法 当今世界,癌症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
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大约新增1100万癌症病例,每年死于癌症的患者高达700万。
中国每年癌症新发病例为220万以上,因癌症死亡人数为160万。
癌症治疗是医学界的一个重大难题。
恩师俞云教授具有西医大学毕业的背景,后来潜心研究中医经典,独创了自成一体的切脉针灸理论,在治疗癌症等疑难疾病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笔者认为俞云师傅切脉针灸治疗癌症思想具有其独创性并达到了国内外领先水平,现举隅介绍如下与大家分享: 1 癌症是全身性疾病 师傅说:西医的三大法宝(手术、放疗、化疗)承担了目前癌症治疗的主要任务。
但为什么至今未能攻克癌症?纵观其三大法宝的发展历程,可以弄清楚为什么西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攻克癌症的原因。
首先来讲西医的外科手术,其将着眼点放在癌症肿块,意图拿掉这个肿块,但术后不久就复发,于是行扩大手术、扩大根治手术,但病人仍会复发。
化疗也是如此,它把整个着眼点放在癌块大小和癌细胞上,想通过化疗药物把癌细胞杀灭,缩小肿块。
初期几个疗程有效果,但在持续化疗几个疗程后,有时会出现反弹现象,肿瘤非但不减小,反而长得更快更大。
病理学家通过研究认为,癌症肿块组成除了癌细胞外,还有很多纤维细胞。
通常化疗药物仅仅仅杀灭了表浅的癌细胞,而纤维细胞并没有被杀灭,致使位于癌症肿块中心的癌细胞得到纤维细胞的保护,化疗物根本接触不到它。
纤维细胞经过一段时间后,逐渐适应了化疗药物,并把它当作营养,故长得比原来还快,癌块中心的癌细胞就跟着它长,从而使化疗药物失效,这就是有时候临床化疗一定时间后,肿瘤反而会生长更快更大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切脉针灸治疗癌症
• 4、切脉针灸治癌总的思路: • (1)癌症疾病、癌块、癌细胞不是治疗癌症的目的。癌症是全 身性疾病,癌块只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 • (2)癌症疾病是一个系统,是一类疾病,不是一种病,所以攻 癌要总体攻。 • (3)攻癌应以中医(针灸、中药)为主,结合现代医学精华。 • (4)癌症是许多常见病的综合,医生应该掌握治疗常见病及疑 难杂症的精华。 • (5)癌症病人绝大部分死于内脏衰竭,不是直接死于癌块。 • (6)针灸攻癌的具体步骤:缓解症状;延长生命→ 治疗常见病 的精华。→控制及缩小肿块→ 脏腑气血改善后的攻坚战→消灭 癌块;脏腑经络气血正常 → 恢复健康。
四、切脉针灸治疗癌症
• 病理学家通过研究认为,癌症肿块组成除了癌细胞外,还 有很多纤维细胞。通常化疗药物仅仅仅杀灭了表浅的癌细胞, 而纤维细胞并没有被杀灭,致使位于癌症肿块中心的癌细胞得 到纤维细胞的保护,化疗物根本接触不到它。纤维细胞经过一 段时间后,逐渐适应了化疗药物,并把它当作营养,故长得比 原来还快,癌块中心的癌细胞就跟着它长,从而使化疗药物失 效,这就是有时候临床化疗一定时间后,肿瘤反而会生长更快 更大的原因。放射治疗也是同样的道理。 • 西医将重点放在癌症肿块或癌细胞上,认为只要把癌症肿 块切掉,把癌细胞杀灭,癌症就治愈了。实际上并不全是这么 回事。癌症疾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癌症肿块只是全身性疾病 的局部表现,癌症疾病不等于癌块,也不等于癌细胞。如果想 单独解决癌块或癌细胞,癌症疾病是不可能治愈的。
二、切脉针灸理论渊源
• 《灵枢.九针十二原》: “今夫五脏之有疾也,譬犹 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刺虽久犹可拔也,污 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或 言久疾不可取者,非其说也。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了, 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疾虽久, 犹可治也,言不可治者,乃未得其术也”。 • 《灵枢》这段话告诉我们,针灸治疗疾病就好像拔 刺、洗污、解结、疏通河道一样,无论日子多久的疾病 都可以治疗,而有言不可治者,是因为他们还没有真正 掌握针灸的真谛。 • 《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凡将用针,必先诊脉, 为见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可以看出古代针灸医生 在进行针灸治疗前必须诊脉,根据脉象来了解脏腑和经 络的虚实变化,以便指导针刺取穴,从而使针灸做到有 的放矢。
三、切脉针灸的优势
• 俞云教授通过遍访有切脉经验的医家,并 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发掘出源于《内经》 的切脉针灸理论,通过针灸前、中、后人迎、 寸口、跗阳脉象变化,了解机体阴阳之盛衰及 脏腑、经络之虚实,从而指导针灸取穴、补泻, 并且可检验针灸疗效,实践表明,应用切脉指 导针灸取穴诊治,能大大提高针灸治疗疾病的 疗效。
三、切脉针灸的优势
• (4)切脉指导针刺补泻:
•
“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这是针灸之总则,其所 说的盛虚乃是以人迎、寸口的脉象大小作为标准。 • 《灵枢.终始》云:“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泻一补,必切 而验之,疏取之上„„人迎二盛,泻足太阳,补足少阴,二泻一补„„人迎 三盛,泻足阳明而补足太阴,二泻一补„„脉口一盛,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 二补一泻„„脉口二盛,泻足少阴而补足太阳,二补一泻„„脉口三盛,泻 足太阴而补足阳明,二补一泻”,其提出了切脉决定针灸补泻的两个原则: 一是人迎脉盛采取泻阳经补阴经,脉口脉盛采取泻阴经补阳经;二是根据脉 盛的程度而补泻不同的经脉。 • 《灵枢·终始第九》云:“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 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此处之阴阳即指脉口(寸口)和人迎 脉,而虚实则指两处脉动程度的比较,亦即:若寸口(阴)脉动>人迎(阳)则说 明阴(经)盛而阳虚,则先补疾病有关的阳经,再泻疾病有关之阴经。反之若 寸口脉动<人迎,说明阳经之气盛,阴经之气相对虚,则补疾病有关之阴经后 泻疾病有关之阳经,即先补弱的一方阴或阳经,再泻其相表里之阳经或阴经, 其指出了根据人迎、寸口脉之盛衰以决定针灸补泻的先后顺序。
三、切脉针灸的优势
• (3)切脉指导针刺手法:《灵枢· 邪气脏腑病形》 篇认为:“刺急者,深内而久留之;刺缓者,浅 内而疾发针……刺大者,微泻其气,无出其血; 刺滑者,疾发针而浅内之……刺涩者,必中其脉, 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发针,疾 按其痛,无令其血出”,《灵枢· 终始》也有 “脉实者,深刺之……脉虚者,浅刺之……”的 记载。 由于脉有急、缓、滑、涩、虚、实、大、 小之分,故针灸治疗也就有深刺、浅刺、久留针 和疾出针等区别,而根据脉象变化决定针刺深浅、 手法、留针时间的原则则及时而准确。
四、切脉针灸治疗癌症
•
如果我们能调动全身的力量来促使这个物质对细胞 起作用,情况就会不一样。现在发现有十万分之一的晚 期癌症病人,没有经过治疗可以痊愈。自愈的例子说明, 靠身体自身力量是可以治愈癌症的。 • 科学研究发现,当人身体非常旺盛的时候,淋巴细 胞也非常旺盛,消灭癌细胞时表现得非常活跃。当人丧 失信心,情绪低落时,体内细胞也就萎靡不振,容易患 上疾病。因此,我们要重视机体自身的力量,要相信机 体自己的抗癌力量,协助机体治疗癌症。 • 许多研究表明,中医针灸可以调动人体的抗癌物质。 师傅曾用切脉针灸治疗1例癌肿长15cm以上的晚期食道 癌病人,结果其食道恢复正常,可以推测是人体自身抗 癌物质在起作用。总而言之,攻克癌症要重视机体自身 的抗癌能力,其它所有治疗均只是协助机体抗癌。
三、切脉针灸的优势
• (5)切脉判断针灸疗效: • 《灵枢· 九针十二原》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 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 • 《灵枢· 终始》云:“凡刺之道,气调而止……所谓气至而有 效者,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坚如其故者,适虽 言快,病未去也。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夫如其 故而不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故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 随针减,病必衰去”。 • 可见《内经》中所谓“得气” 并非指针下患者的酸麻重胀感, 而是针刺后患者的脉象趋于正常,即脉坚实之实证,治疗后脉象 趋于缓和,否则即使针刺当时自觉轻快,病必不去,虚症亦然。 • 切脉在针灸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正如《灵枢· 终始》所言: “凡刺之道,毕于终始,明知终始,五脏为纪,阴阳定矣……终 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 天道毕矣”。
四、切脉针灸治疗癌症
• 师傅认为:我们应首先考虑癌症是全身性 疾病,再同时着眼于解决癌症肿块和癌细胞, 这样肿瘤治愈才有希望。现代科学研究已经证 明:癌症与基因有关。基因存在于人体每个细 胞的DNA当中,人体内含有癌基因,同时也含 有抑癌基因,通常情况下二者之间保持动态平 衡,癌基因处于静止状态,一旦失去平衡,则 癌基因被激活,就会促使癌细胞快速生长,于 是就产生了癌症。所以癌症是全身的问题,不 是一个局部的癌细胞问题。
四、切脉针灸治疗癌症
• 1、癌症是全身性疾病 • 师傅说:西医的三大法宝(手术、放疗、化疗)承 担了目前癌症治疗的主要任务。但为什么至今未能攻克 癌症?纵观其三大法宝的发展历程,可以弄清楚为什么 西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攻克癌症的原因。首先来讲西医 的外科手术,其将着眼点放在癌症肿块,意图拿掉这个 肿块,但术后不久就复发,于是行扩大手术、扩大根治 手术,但病人仍会复发。化疗也是如此,它把整个着眼 点放在癌块大小和癌细胞上,想通过化疗药物把癌细胞 杀灭,缩小肿块。初期几个疗程有效果,但在持续化疗 几个疗程后,有时会出现反弹现象,肿瘤非但不减小, 反而长得更快更大。
四、切脉针灸治疗癌症
• 3、抗癌要有战略目标和具体的步骤 • 师傅认为:攻克癌症要有战略目标和具体的 步骤。(1)要缓解症状,延长寿命;(2)要进一 步控制,缩小癌块;(3)要恢复健康,消灭癌块。 • 癌症是复杂的,癌细胞群不一样,发生部位 也不一样,不可能用单一的“灵丹妙药”来解决, 中医针灸加中药治疗癌症原理是调动机体自身的 抗癌力量,符合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思想,有 着广泛而深远的应用来自景。切脉针灸张国雄
一、 何为切脉针灸?
切脉针灸:是通过辨别人迎、寸口、跗阳及 人体各条经络的脉象大、小、盛、衰、滑、涩等 表现以诊察疾病、指导针灸临床诊治疾病的一种 方法,其建立在脉象及经络理论基础之上,并以 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以经络穴位为诊治对象, 以脉象变化、症状改善作为疗效评价指标,是一 种切脉与针灸相结合的临床诊疗方法。
四、切脉针灸治疗癌症
• 癌症是全身性疾病,切脉针灸治疗癌症思 想核心是调动机体自身的力量抗癌,符合中医 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思想。 • 俞云教授具有西医大学毕业的背景,后来 潜心研究中医经典,独创了自成一体的切脉针 灸理论,在治疗癌症等疑难疾病上取得了显著 成效。笔者认为俞云师傅切脉针灸治疗癌症思 想具有其独创性并达到了国内外领先水平,现 举隅介绍如下与大家分享:
三、切脉针灸的优势
• 应用切脉辨证指导针灸治疗,主要具有以下优势: • (1)切脉指导辨证: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云: “善诊者察色按脉,……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 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说明脉象的权衡规矩, 可以识别疾病所主的脏腑,辨别脉象的浮沉滑涩,可以 知道疾病产生的原因,通过脉象变化可以帮助了解病邪 性质(是寒还是热?机体正气是盛还是衰?如脉诸急者 多热;缓者多寒;大者多气少血;小者血气皆少;滑者 阳气胜,微有热;涩者多血少气,微有寒),疾病部位 (脏腑、经络、上下、左右),病势深浅以及判断预后。 此即《灵枢· 经脉》所云:“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 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也”。
四、切脉针灸治疗癌症
• 2、抗癌要重视机体自身的力量 • 师傅认为:攻克癌症要有标准,不能单一的按照肿 块的大小作为标准。在消灭肿瘤的同时,要使患者恢复 健康,这是我们的标准。西医走的是替代方法,内脏不 好了,帮他换一个。师傅介绍:人体的调节功能非常强 大。身体内至少有300种以上的抗癌物质,如致敏淋巴 细胞,一个淋巴细胞就可以消灭50-100个癌细胞。其他 的抗癌物质如环磷腺苷,简称CAMP,其在人体里面非 常广泛,几乎每个细胞表面都有。20世纪40年代,美国 和英国至少有200个以上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在研究环磷 酸腺苷,发现它能够让癌细胞转化为正常细胞。但是, 在临床上使用这个物质以后,以失败告终。其原因:一 是它在肿瘤组织内的浓度太低,全部平均分配了;二是 半衰期太短,2个小时就代谢掉了。其实之所以临床使 用效果不满意,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西医替代治疗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