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儿血型不合妊娠期的诊断(一)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妇产科学:母儿血型不合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妇产科学:母儿血型不合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妇产科学母儿血型不合是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人卫医学网考试整理如下:1.类型有ABO血型和Rh血型两类。
ABO血型较多见,Rh血型少见。
2.发病机制(1)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一次进入母体的胎血1ml以上能使孕妇致敏产生抗体。
再次妊娠即使极少胎血渗漏,也能使孕妇相应抗体急骤升高。
血型抗体IgG能通过胎盘引起胎儿溶血。
(2)ABO血型不合:99%发生在O型血孕妇,因O型血产生的抗体以抗A(B)IgG 占优势。
自然界广泛存在与A(B)抗原相似的物质(植物、寄生虫、接种疫苗),接触后也可产生抗A(B)IgG抗体,故新生儿溶血病有50%发生在第一胎。
另外,A(B)抗原的抗原性较弱,胎儿红细胞表面反应点比成人少,故胎儿红细胞与相应抗体结合也少。
孕妇血清中即使有较高的抗A(B)IgG滴定度,新生儿溶血病病情却较轻。
(3)Rh血型不合:孕妇为Rh阴性,配偶为Rh阳性,再次妊娠时有可能发生新生儿Rh溶血病。
Rh抗原特异性强,只存在Rh阳性的红细胞上,除非接受过输血,新生儿Rh 溶血病罕见于第一胎。
3.诊断要点(1)孕期诊断①母儿血型不合的孕妇有早产、死胎、流及输血史。
新生儿溶血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贫血、水肿、肝脾肿大、黄疸或核黄疸。
②血型检查:孕妇血型为O型,配偶血型为A、B或AB型,母儿有ABO血型不合可能。
孕妇为Rh阴性,配偶为Rh阳性,母儿有Rh血型不合可能。
③羊水中胆红素测定:用分光光度计做羊水胆红素吸光度分析,吸光差(△OD450)大于0.06为危险值,0.03~0.06为警戒值,小于0.03为安全值。
④B超检查:见胎儿皮肤水肿、胸腹腔积液、肝脾大及胎盘增大。
(2)产后诊断:对有早发性黄疸的新生儿或水肿儿,出生前未明确诊断者,应立即检查新生儿及孕妇血型。
若脐血血红蛋白<140g/L、脐血胆红素>51μmol/L、新生儿网织红细胞μ>0.06、有核红细胞>0.02、生后72小时胆红素>342μmol/L、有新生儿溶血可能,应进一步检查。
母儿血型不合的孕期治疗和处理

母儿血型不合的孕期治疗和处理(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母儿血型不合孕妇无不良影响,但母体因受胎儿抗原刺激所产生的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红细胞膜上的肮原结合,使胎儿红细胞凝集破坏,发生溶血。
孕期处理的关键是及早明确诊断,采用各种治疗手段,提高胎儿抵抗力和孕妇的免疫力,预防死胎的发生。
【关键词】母儿血型不合孕期治疗和处理母儿血型不合是由于母亲缺乏胎儿具有的血型抗原,并对胎儿所特有的血型抗原产生免疫反应而造成的一种同族血型免疫性疾病。
本病对孕妇无不良影响,但母体因受胎儿抗原刺激所产生的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红细胞膜上的肮原结合,使胎儿红细胞凝集破坏,发生溶血。
溶血可造成胎儿和新生儿严重的贫血、心力衰竭和死亡;溶血所产生的大量胆红素,是新生儿早发性高胆红素血症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大量胆红素渗入脑组织可发生胆红素脑病。
一、发病机制目前已经发现的人类血型抗原有400多种,最常见的血型系统是ABO血型和Rh血型,MN血型、Kell血型、Kidd血型和Duffy血型系统均极为少见,故本节重点讨论ABO溶血病和Rh溶血病。
血型是人体的一种遗传性状,受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血型系统按孟德尔遗传定律遗传。
如同人体其他遗传性状一样,胎儿的血型系统一部分来自母亲,另一部分来自父亲。
胎儿从父方所获得的红细胞血型抗原若为其母亲所缺乏,这一抗原在妊娠或分娩期间可通过破损的胎盘绒毛或绒毛上皮裂隙进入母体,激发母体体液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红细胞膜上的血型抗原结构,使胎儿红细胞凝集破坏,发生溶血。
从理论上讲,只要母亲缺乏胎儿所特有的红细胞抗原,就可诱发母体免疫系统而发病,但事实上母儿血型不合虽不少见,但真正发生溶血的并不多见。
如在所有妊娠中ABO血型不合高达20%~25%,而发生溶血的只有2%~2.5%,因为血型不合虽然存在,但胎儿是否发病还与妊娠胎次、胎儿体液中A型或B型血型物质、胎儿红细胞血型抗原的量,以及母亲的免疫状态等多种因素有关。
母儿血型不合—AB0血型不合

胎儿溶血病中以AB0血型不合溶血最多见。
AB0血型不合溶血主要发生在孕妇血型为0型、胎儿血型为A型或B型的孕妇。
孕妇A型,胎儿B或AB型或孕妇B型,胎儿A或AB型时,理论上亦同样可发病,但实际上很少见。
由于O型血妇女中的“天然”抗A、抗B抗体为IgG,它们能通过胎盘屏障,而A型或B型血孕妇的抗B或抗A"天然"抗体为IgM,不能通过胎盘屏障。
我国统计AB0血型不合妊娠占总出生数的27.7%,其中20%发病,有临床症状者占5%。
由本病所致死胎者占0.3%,发生重度高胆红素血症者占27.2%,在新生儿期死亡者中占1.4%,发生胆红素脑病者占5.9%。
因为0型妇女在孕前常已受其他原因的刺激(如肠道寄生虫感染、注射伤寒疫苗、破伤风或白喉类毒素,它们具有A及/或B血型物质,某些植物亦具有A、B血型物质)使机体产生抗A、抗B抗体,怀孕后这类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可引起溶血,虽然母婴AB0血型不合很常见,但真正发生ABO血型不合溶血病者较少。
1.临床表现本症在第1胎发病约占40%~50%。
与Rh溶血病比较,本症临床症状较轻,以黄疸为主要症状,轻症易被忽略为“生理性黄疸”。
黄疸出现得较早(<24~36小时)并较快加深,血清胆红素可达255μmo1/L(15mg/ml)以上,少数超过340μmol/L(20mg /ml),如不及时处理亦可并发核黄疸。
贫血、肝脾肿大程度均较轻。
发生胎儿水肿者更为少见。
2.实验室诊断临床怀疑本症时应作血清学检查以确诊。
先确定母婴AB0血型不合,然后作改良直接法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释放试验及游离抗体测定三项试验,其中改良直接法抗人球蛋白试验及/或抗体释放试验阳性均表明患儿的红细胞已致敏,可以确诊,其中释放试验阳性率较高。
若仅为游离抗体阳性,只能表明胎儿体内有抗体,并不一定致敏,故不能作为确诊依据。
3.治疗治疗原则同Rh溶血病,重点是降低血清胆红素,防止核黄疸。
绝大多数患儿经光照疗法即能达到治疗目的,但少数黄疸出现早、胆红素上升快,血清胆红素大于340μmol/L者,必要时仍需换血治疗。
2024母胎 Rh血型不合所致同种免疫反应及妊娠相关问题

2024母胎Rh血型不合所致同种免疫反应及妊娠相关问题胎儿同种免疫反应(isoimmunization或alloimmunization)是指由于致敏作用在母体循环中出现抗胎儿红细胞抗原抗体,继而进入胎儿循环与红细胞抗原结合并产生溶血、贫血所致的一种同种被动免疫性疾病[1],严重者可发生免疫性胎儿水肿(immunehydropsfetalis x IHF)o母胎Rh血型不合是发生胎儿同种免疫反应的主要原因,现就其在妊娠过程中的发生、发展、诊断及治疗等相关问题结合国内现况进行综述。
一、发病机制可引起同种免疫性溶血的红细胞血型系统包括Rh.AB0、KeILKidd、DUffy 等,Rh血型导致的同种免疫性溶血最为严重。
Rh血型系统含有D、E、C、c、e5种抗原,其中以D的抗原性最强,母胎Rh血型不合所致的同种免疫性溶血几乎均由D抗原引起。
当孕妇为Rh阴性(dd)时,如父方为Rh阳性纯合子(DD》则所有的胎儿均为Rh阳性;如父方为Rh阳性杂合子(Dd)则50%的胎儿为Rh阳性。
我国汉族人群中RhD阳性个体Dd杂合型比例为7.4%~9.0%,远低于国外水平,因而RhD阴性孕妇生育RhD阳性胎儿的概率高达95.5%~96.3%[2]oRh系统一般不存在天然抗体。
Rh阴性孕妇第1次妊娠胎儿为Rh阳性时胎儿RhD抗原有可能通过胎盘进入母体而发生免疫反应产生抗D抗体;其中胎-母出血(feto-maternalhemorrhage,FMH)是引起Rh同种免疫反应的基砒许多学者证实FMH的频次和量随妊娠孕周增加而增加⑶,一定条件下将致敏母体的B淋巴细胞克隆。
此次免疫应答主要产生IgM抗D抗体,不能通过胎盘。
当孕妇第2次妊娠胎儿仍为Rh阳性时,母血中的记忆B淋巴细胞因D 抗原的再次免疫激活可在短时间内生成大量的IgG抗D抗体,可通过胎盘,引起胎儿同种免疫反应⑷。
大部分母胎Rh同种免疫反应仅导致轻或中度的胎儿溶血,另有20%~25%的胎儿因严重溶血出现IHF[5]。
母儿血型不合治验

母儿血型不合治验
裘华芳
【期刊名称】《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1994(0)2
【摘要】母儿血型不合治验裘华芳(浙江省中医院妇科邮编310006)例一,张某,女,39岁,1991年6月12日初诊。
患者先后三次流产,末次流产89年11月妇保诊断为"母儿血型不合"。
现妊娠五月余,曾有阴道出血史、血清抗体效价IgG抗B为1:1024三区。
自觉...
【总页数】1页(P26-26)
【关键词】母儿血型不合;治验;血清抗体效价;阴道出血史;浙江省中医院;保胎散;胎
儿宫内死亡;川断;节菖蒲;经验方
【作者】裘华芳
【作者单位】浙江省中医院妇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57.11
【相关文献】
1.翟凤霞主任中医师治疗ABO母儿血型不合验案浅析 [J], 乔美丽
2.母儿血型不合母儿血型不合的类型及其特点 [J], 李笑天
3.孕早期测定绒毛血型物质诊断母儿血型不合 [J], 陆晶晶
4.母儿血型不合——怀孕以后为何查血型 [J], 刘殿芹
5.血型IgG抗体效价的检测与母儿血型不合的临床分析 [J], 李秋艳;贾学忠;郭俊丽;侯志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孕早期测定绒毛血型物质诊断母儿血型不合

孕早期测定绒毛血型物质诊断母儿血型不合  本文报导吸收分散法测定40例孕6~12周绒毛组织的血型物质,同时测定其父母血型作为对照。
40例标本测得的血型物质,与其父母血型按遗传规律所可有子女的血型相符。
20例标本曾重复测定,2次测得结果一致。
此方法提示,测定绒毛血型物质可鉴定胎儿ABO血型,可作为一个诊断孕早期母儿血型不合的方法。
标签: 血型物质ABO母儿血型不合绒毛母儿血型不合,可引起胎儿或新生儿时期的免疫性溶血病。
母体产生的免疫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可使胎儿红细胞凝集,发生溶血。
可引起死胎、死产、出生缺陷及新生儿溶血病,胎儿因而溶血、水肿、肝脾肿大、重度黄疸甚至核黄疸。
即使幸存,可留下运动功能不全、听力障碍或遗智力障碍等后遗症[1]。
通过测定羊水血型物质鉴定胎儿ABO血型,对母儿血型不合作出产前诊断,可以提高保胎成功率,预防母儿血型不和所致流产、死胎以及ABO溶血的发生。
1临床资料1.1标本40例绒毛标本采自孕6~12周要求做人工流产的孕妇,其中孕6~8周30例,孕9~12周10例。
40例中15例标本用绒毛吸取管在人工流产前经宫颈取得,其余为人工流产中取出绒毛组织,同时测其父母血型作为对照。
1.2抗血清抗A效价1∶64,抗B效价1∶64,抗H效价1∶32。
1.3人红细胞悬浊液将新采集的A、B及O型人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3次,去除血清后,分别用生理盐水做成0.1%~0.2%的A、B及O的红细胞悬浊液。
2方法2.1原理在适当温度下(ABO血型系统最适合的温度为4°C),抗体(凝集素)可被绒毛中相应抗原(凝集原)所吸附,这种特异性结合,在一定条件下(50°C)又可解离,然后用相应新鲜红细胞测定解离液的抗体(凝集素),判断绒毛的血型。
2.2方法去取新鲜的绒毛组织6~8mg,用生理盐水漂洗干净。
在低倍镜下认真挑选绒毛,剔除蜕膜组织,以清除附着的红细胞,经乙醚去脂,37°C孵箱烘干。
母儿血型不合第九版教科书

母儿血型不合第九版教科书关键点1.母儿血型不合主要有ABO型和Rh型两大类:ABO血型不合较为多见,对胎儿和新生儿危害轻,不建议常规筛查与孕期处理;Rh血型不合在我国少见,但对胎儿和新生儿危害重。
2.自然界广泛存在与A或B抗原相似的物质,接触后也可产生抗A或抗B的IgG抗体,故新生儿溶血病可以发生在第一胎。
正常情况下,第一次妊娠时Rh阳性胎儿血液虽然可以引起母体免疫,但产生的抗Rh抗体很少,第一胎常因抗体不足而极少发病。
3.孕妇为Rh阴性,配偶为Rh阳性,母儿有Rh血型不合可能。
第二胎母亲外周血出现Rh抗体,超声发现胎儿胎儿水肿、胎盘增厚、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的收缩期的峰值升高,须考虑胎儿免疫性水肿。
4.胎儿免疫性水肿发生后,应尽快经皮脐带血穿刺获取胎儿血样,并进行宫内输血,或根据孕周尽早分娩。
5.孕妇被动免疫:丈夫RhD(+),本人RhD(-)的孕妇在流产或分娩后72小时内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300μg预防下一胎发生溶血。
母儿血型不合是孕妇与胎儿之间因血型不合而产生的同种血型免疫性疾病,发生在胎儿期和新生儿早期,是胎儿新生儿溶血性疾病中重要的病因。
胎儿的基因,一半来自母亲,一半来自父亲。
从父亲遗传来的红细胞血型抗原为其母亲所缺乏时,此抗原在某种情况下可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刺激产生相应的免疫抗体。
再次妊娠时,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红细胞上相应的抗原结合发生凝集、破坏,出现胎儿溶血,导致流产、死胎或新生儿发生不同程度的溶血性贫血或核黄疸后遗症,造成智能低下、神经系统及运动障碍等后遗症。
母儿血型不合主要有ABO型和Rh型两大类:ABO血型不合较为多见,危害轻,常被忽视;Rh血型不合在我国少见,但病情重。
【发病机制】1.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血型抗原、抗体反应包括初次反应、再次反应及回忆反应。
抗原初次进入机体后,需经一定的潜伏期后产生抗体,但量不多,持续时间也短。
一般是先出现IgM,约数周至数月消失,继IgM之后出现IgG,当IgM接近消失时IgG达到高峰,在血中维持时间长,可达数年。
本科(正式)—母儿血型不合、胎儿窘迫、生长受限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胡瑞霞
胎儿从父亲和母亲各接受一半基因成分,胎儿红 细胞可能携带来自父亲的抗原,表现为胎儿的血 型不同于母体。当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的血液循 环后,诱导母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抗体通过 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系统,结合胎儿红细胞, 使胎儿红细胞被破坏,导致胎儿和新生儿溶血性 疾病(ha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HDF)。母儿血型不合溶血性疾病是一 种与血型有关的同种免疫性疾病,发生在胎儿期 和新生儿早期,是新生儿溶血性疾病中重要的病 因。胎儿主要表现为溶血性贫血、心衰、水肿等。 引起母儿血型不合溶血性疾病的血型以Rh血型和 ABO血型为最常见。
1.急性胎儿窘迫 多发生在分娩期。常因脐 带脱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产程延长或 宫缩过强及不协调等引起。 2.慢性胎儿窘迫 常发生在妊娠晚期,多因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慢性肾炎、糖尿病、严 重贫血、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及过期妊娠等 所致。
(1)胎心率异常:>160bpm或<120bpm。 (2)羊水性状改变: ①羊水量减少; ②混浊:I度:浅绿色、质薄; II度:黄绿色、质厚; Ⅲ度:棕黄色、稠厚。 (3)胎动异常:胎动计数 ≤3次/小时,或≤10次/12 小时,或突然减少50%以上,是胎儿的危险信号。 (4)酸中毒:胎儿头皮血进行血气分析(产时进行), pH 7.2 5~ 7.35:正常 pH 7.2~7.25:可疑缺氧 pH < 7.20):应结束分娩
【预防】
Rh母儿血型不合母亲,间接Coomber试验 阴性,分别于妊娠28周、34周、产后72小 时内,肌内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300μg。如 果经济条件不允许,可于产后注射一次。 羊水穿刺、流产、早产后也应注射抗D免疫 球蛋白,以便保护母亲和下一次妊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儿血型不合妊娠期的诊断(一)
【关键词】母儿血型不合妊娠期诊断
母儿血型不合是由于母亲缺乏胎儿具有的血型抗原,并对胎儿所特有的血型抗原产生免疫反应而造成的一种同族血型免疫性疾病。
本病对孕妇无不良影响,但母体因受胎儿抗原刺激所产生的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红细胞膜上的肮原结合,使胎儿红细胞凝集破坏,发生溶血。
溶血可造成胎儿和新生儿严重的贫血、心力衰竭和死亡;溶血所产生的大量胆红素,是新生儿早发性高胆红素血症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大量胆红素渗入脑组织可发生胆红素脑病。
该病与免疫和遗传有关,故可连续数胎得病。
1.病史
凡是以往有死胎、流产、早产或新生儿出生后很快死亡,或于出生后24~36小时内出现黄疸者,均应怀疑本病。
2.血型检查
孕妇及其丈夫均应做血型检查,按表5-1推测可能出现的血型不合。
如丈夫为A型、B型、或AB型,而孕妇为O型,则可能发生ABO血型不合;如丈夫为Rh阳性,孕妇为Rh阴性可能发生Rh血型不合。
ABO溶血与Rh溶血可同时发生。
随着涉外婚姻的增加,以及人员流动性的增加,Rh血型不合也可见于我国汉族集聚地,应引起足够重视。
3.抗体检测
抗体IgG效价可反应孕妇是否被致敏,如孕妇血清学检查阳性,说明已被致敏,应定期测IgG 抗体效价。
孕28~32周,每2周测一次,孕32周以后每周测一次。
Rh血型不合IgG抗体效价>1:32,ABO血型不合IgG抗A(B)效价>1:128,胎儿可能发生溶血病,不过,抗体效价仅作参考,因效价高低和胎婴儿的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并不一定成正比,因为溶血病的发生不取决于以下因素:胎盘对抗体的屏障作用;胎儿的保护性机制,即胎儿对溶血病的耐受能力等。
(1)孕妇血清学诊断方法取孕妇血液6ml(5ml自凝血,1ml抗凝血)。
另取丈夫血液2ml,加入抗凝管内。
母儿血型不合时,血清中的抗体有完全与不完全两种,后者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故测定孕妇血清中的不完全抗体及其效价,对估计胎儿情况有临床实用价值。
1)盐水凝集试验检查血清中是否含有完全抗体(IgM)。
血清完全抗体与红细胞抗原在生理盐水中出现凝集。
2)胶体介质试验检查血清中是否含有不完全抗体(IgG)。
血清不完全抗体与红细胞抗原在胶体介质中出现凝集。
3)木瓜酶试验用木瓜酶处理红细胞后,再与血清不完全抗体结合,可在生理盐水中出现凝集。
4)直接或间接抗人体球蛋白试验凡表面结合不完全抗体的红细胞称为致敏红细胞。
人体球蛋白是一种抗原,免疫动物可产生抗人体球蛋白血清,抗人体球蛋白血清可致敏红细胞表面的球蛋白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而出现凝集。
直接法用以检测新生儿的红细胞上有无IgG抗体吸附,亦即该红细胞是否已被致敏;间接法用以检测孕妇血清中有无IgG抗体存在,如有凝集即为阳性,再将血清经倍数稀释,出现凝集的最大稀释倍数为抗体效价。
(2)新生儿血清学检查取脐血6ml,其中5ml不加抗凝剂,1ml加抗凝剂,作下列三项试验:
①直接Coomb试验;②抗体释放试验。
此法是解决患儿红细胞的遮断问题,通过试验,使新生儿红细胞上的Rh抗原释放出母体IgG抗体,以便正确鉴定患儿的Rh血型;③游离抗体检查。
用标准红细胞检测血清中有无游离的IgG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