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酶的性质: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淀粉酶为例)

合集下载

认识酶的实验报告(3篇)

认识酶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酶的概念、特性及其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2. 掌握酶的催化活性、专一性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3. 通过实验验证酶的催化作用,加深对酶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由活细胞产生,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温和性。

酶催化作用具有以下特点:1. 高效性:酶催化反应速率比无机催化剂快10^3~10^17倍。

2. 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底物。

3. 温和性:酶催化反应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1)酶: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

(2)底物:淀粉、蛋白质、脂肪等。

(3)指示剂:碘液、酚酞等。

2. 仪器:(1)恒温水浴箱(2)试管及试管架(3)移液器(4)显微镜四、实验步骤1. 酶催化反应速率实验(1)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相同量的淀粉溶液和碘液。

(2)向一只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淀粉酶,另一只试管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作为对照。

(3)将两只试管放入恒温水浴箱中,观察并记录碘液褪色所需时间。

2. 酶的专一性实验(1)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相同量的淀粉溶液和蛋白质溶液。

(2)向一只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淀粉酶,另一只试管中加入等量的蛋白酶。

(3)将两只试管放入恒温水浴箱中,观察并记录反应现象。

3.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1)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相同量的淀粉酶和淀粉溶液。

向一只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作为对照,另一只试管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观察并记录碘液褪色所需时间。

(2)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相同量的淀粉酶和淀粉溶液。

向一只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作为对照,另一只试管中加入适量醋酸溶液,观察并记录碘液褪色所需时间。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酶催化反应速率实验: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反应速率明显快于对照组,证明酶具有催化作用。

2. 酶的专一性实验:淀粉酶对淀粉具有催化作用,而对蛋白质无催化作用,证明酶具有专一性。

3.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1)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NaOH溶液对淀粉酶活性有抑制作用,证明温度对酶活性有影响。

影响淀粉酶酶活性的因素

影响淀粉酶酶活性的因素

影响淀粉酶酶活性的因素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影响淀粉酶酶活性的因素一、目的了解淀粉在水解过程中遇碘后溶液颜色的变化。

观察温度、pH、激活剂与抑制剂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二、原理人唾液中淀粉酶为α—淀粉,在唾液腺细胞中合成。

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水解,经过一系列被称为糊精的中间产物,最后生成麦芽糖和葡萄糖。

淀粉→紫色糊精→红色糊精→麦芽糖、葡萄糖淀粉、紫色糊精、红色糊精遇碘后分别呈蓝色、紫色与红色,麦芽糖、葡萄糖遇碘不变色。

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37-40℃,最适pH为6.8。

偏离此最适环境时,酶的活性减弱。

低浓度的氯离子能增加淀粉酶的活性,是它的激活剂。

铜离子等金属离子能降低该酶的活性,是它的抑制剂。

三、试剂和仪器1.碘液:称取2g碘化钾溶于5ml蒸馏水中,再加1g碘。

待碘完全溶解后,加蒸馏水295ml,混合均匀后贮存于棕色瓶内。

2.1%淀粉溶液:称取1克可溶性淀粉放入小烧杯中,加少量蒸馏水做成悬浮液。

然后在搅拌下注入沸腾的蒸馏水中,继续煮沸1分钟,冷后再加蒸馏水定容至100ml。

3.0.4%的盐酸溶液4.0.1%的乳酸溶液。

5.1%的碳酸钠溶液。

6.%的氯化钠溶液。

7.%的硫酸铜溶液。

8.仪器:试管试管架吸管玻璃棒白磁板烧杯漏斗恒温水浴量筒冰浴四、操作步骤1.淀粉酶液的制备:实验者先用蒸馏水嗽口,然后含一口蒸馏水于口中,轻嗽一、二分钟,吐入小烧杯中,用脱脂棉过滤,除去稀释液中可能含有的食物残渣。

最后将数人的稀释液混合在一起,再进行过滤,以避免个体差异。

2.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0.4%盐酸(pH=1),0.1%乳酸(pH=5),蒸馏水(pH=7),与1%碳酸钠(pH=9)各2毫升,再向以上四支试管中各加入2毫升淀粉溶液及淀粉酶液。

混合摇匀后置于37℃水浴中保温。

2分钟后,从蒸馏水试管中取出一滴溶液,置于白磁板上,用碘液检查淀粉的水解程度,待蒸馏水试管内的溶液遇碘不再变色后,取出所有的试管,各加碘液2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高中生物酶活性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高中生物酶活性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高中生物酶活性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六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原理:淀粉遇碘后,形成蓝色的复合物。

淀粉酶可以可以使淀粉水解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后,不形成蓝色的复合物。

材料:新配置的淀粉酶溶液,新鲜肝脏研磨液,可溶性淀粉溶液,过氧化氢溶液等。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在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三支试管的条件,除温度外均相同。

3号试管处在60℃的温度条件下,酶活性最大,试管中的淀粉被分解,滴入碘液后不会变蓝。

2号试管的温度条件是100℃,这样高温度条件下,淀粉酶已失去活性,1号试管的温度条件是O℃,低温抑制淀粉酶的活性。

所以2号和1号试管中的淀粉都没有被分解,滴上碘液后都会变蓝,此实验可以证明;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条件,温度过高和过低都将影响酶的活性。

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1过氧化氢(H2O2)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下,可以分解成水和氧气,可以放入带火星的木条,看能否复燃来检测是否有氧气产生。

步骤项目试管1试管2试管31加入过氧化氢溶液2mL2mL2mL2加入蒸馏水1mL——实验原理:DNA绿色,RNA红色分布:真核生物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材料:新鲜藓类叶、黑藻叶或菠菜叶,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原理:叶绿体在显微镜下观察,绿色,球形或椭球形。

用健那绿染液染色后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成蓝绿色,细胞质接近无色。

考点提示:为什么可直接取用藓类的小叶,而不能直接取用菠菜叶?因为藓类的小叶很薄,只有一层细胞组成,而菠菜叶由很多层细胞构成。

取用菠菜叶的下表皮时,为何要稍带些叶肉?表皮细胞除保卫细胞外,一般不含叶绿体,而叶肉细胞含较多的叶绿体。

怎样加快黑藻细胞质的流动速度?最适温度是多少?进行光照、提高水温、切伤部分叶片;25℃左右。

对黑藻什么部位的细胞观察,所观察到的细胞质流动的现象最明显?叶脉附近的细胞。

考点提示:为何要选新鲜的肝脏?因为在不新鲜的肝脏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会由于细菌的破坏而降低。

酶的基本性质实验报告

酶的基本性质实验报告

酶的基本性质实验报告酶的基本性质实验报告引言:酶是一类生物催化剂,能够加速和调控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速率。

酶的研究对于理解生物体的代谢过程以及开发新药和生物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探究酶的基本性质,包括催化活性、温度和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一:酶的催化活性材料与方法:1. 取一小块新鲜牛肉,切成细丝。

2. 准备一杯水,将牛肉丝放入其中。

3. 在室温下观察牛肉丝的变化。

结果与讨论:经过一段时间,我们可以观察到牛肉丝开始变得更加松软。

这是因为牛肉中的酶分解了蛋白质,使其变得更易消化。

这个实验说明了酶具有催化作用,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

实验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材料与方法:1. 准备三个试管,分别标记为A、B、C。

2. 在试管A中加入一定量的淀粉溶液。

3. 在试管B中加入一定量的淀粉溶液和一滴淀粉酶。

4. 在试管C中加入一定量的淀粉溶液和一滴淀粉酶。

5. 将试管A放入冰箱,试管B放在室温下,试管C放在加热器上加热。

结果与讨论:经过一段时间,我们可以观察到试管A中的淀粉溶液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试管B中的淀粉溶液开始变得混浊,而试管C中的淀粉溶液变得更加透明。

这是因为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在低温下,酶的活性较低,无法有效催化淀粉的降解。

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可以充分发挥催化作用。

然而,当温度过高时,酶的结构可能发生变化,导致酶的活性降低甚至失活。

实验三: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材料与方法:1. 准备三个试管,分别标记为A、B、C。

2. 在试管A中加入一定量的牛奶。

3. 在试管B中加入一定量的牛奶和一滴乳酸酶。

4. 在试管C中加入一定量的牛奶和一滴乳酸酶。

5. 分别在试管A、B、C中加入不同pH值的缓冲液。

结果与讨论:经过一段时间,我们可以观察到试管B中的牛奶开始变酸,而试管C中的牛奶保持了原有的味道。

这是因为酶的活性受pH值的影响。

在适宜的pH值下,酶的活性最高,可以催化乳酸的产生。

然而,当pH值偏离适宜范围时,酶的结构可能发生变化,导致酶的活性降低甚至失活。

酶的性质及其在消化中的作用实验

酶的性质及其在消化中的作用实验

酶的性质及其在消化中的作用实验实验目的:探究酶的性质及其在消化中的作用。

实验原理:酶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它可以在特定的条件下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而不改变反应本身。

在消化中,人体内分泌的多种酶可以分解不同的食物成分,以便身体吸收。

本实验中,我们将使用淀粉酶和蛋白酶来模拟消化过程,观察它们的作用。

实验步骤:1.将一些淀粉加入到一个试管中,然后添加适量的淀粉酶溶液。

2.用试管夹将试管放入恒温水浴中,保持温度在37°C左右,开始计时。

3.每隔一定时间,从试管中取出一滴淀粉溶液,滴入到碘液中。

4.观察碘液颜色的变化,如果淀粉已经分解完全,则碘液的颜色会从深蓝色变为黄色,表示淀粉已经分解完全。

5.重复以上步骤,分别用不同浓度的淀粉酶溶液进行试验,观察分解淀粉的速度和效果。

6.将一些蛋白质溶液加入到一个试管中,然后添加适量的蛋白酶溶液。

7.用试管夹将试管放入恒温水浴中,保持温度在37°C左右,开始计时。

8.每隔一定时间,从试管中取出一滴蛋白质溶液,滴入到碱性铜液中。

9.观察碱性铜液颜色的变化,如果蛋白质已经分解完全,则碱性铜液的颜色会从蓝色变为紫红色,表示蛋白质已经分解完全。

10.重复以上步骤,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蛋白酶溶液进行试验,观察分解蛋白质的速度和效果。

实验结果: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分解为糖类,碘液的颜色会逐渐从深蓝色变为紫色,直到变为黄色,表示淀粉已经完全分解。

不同浓度的淀粉酶溶液对分解速度和效果有影响,浓度越高分解越快。

在蛋白酶的作用下,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碱性铜液的颜色会逐渐从蓝色变为紫红色,直到变为无色,表示蛋白质已经完全分解。

不同浓度的蛋白酶溶液对分解速度和效果有影响,浓度越高分解越快。

实验结论:本实验表明,淀粉酶和蛋白酶都是一类特殊的酶,它们可以加速特定的化学反应,将复杂的食物分解成更简单的成分以便身体吸收。

酶的分解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受到浓度、温度、pH值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高中生物酶活性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高中生物酶活性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高中生物酶活性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六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原理:淀粉遇碘后,形成蓝色的复合物。

淀粉酶可以可以使淀粉水解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后,不形成蓝色的复合物。

材料:新配置的淀粉酶溶液,新鲜肝脏研磨液,可溶性淀粉溶液,过氧化氢溶液等。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在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三支试管的条件,除温度外均相同。

3号试管处在60℃的温度条件下,酶活性最大,试管中的淀粉被分解,滴入碘液后不会变蓝。

2号试管的温度条件是100℃,这样高温度条件下,淀粉酶已失去活性,1号试管的温度条件是O℃,低温抑制淀粉酶的活性。

所以2号和1号试管中的淀粉都没有被分解,滴上碘液后都会变蓝,此实验可以证明;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条件,温度过高和过低都将影响酶的活性。

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1过氧化氢(H2O2)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下,可以分解成水和氧气,可以放入带火星的木条,看能否复燃来检测是否有氧气产生。

步骤项目试管1试管2试管31加入过氧化氢溶液2mL2mL2mL2加入蒸馏水1mL——实验原理:DNA绿色,RNA红色分布:真核生物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材料:新鲜藓类叶、黑藻叶或菠菜叶,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原理:叶绿体在显微镜下观察,绿色,球形或椭球形。

用健那绿染液染色后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成蓝绿色,细胞质接近无色。

考点提示:为什么可直接取用藓类的小叶,而不能直接取用菠菜叶?因为藓类的小叶很薄,只有一层细胞组成,而菠菜叶由很多层细胞构成。

取用菠菜叶的下表皮时,为何要稍带些叶肉?表皮细胞除保卫细胞外,一般不含叶绿体,而叶肉细胞含较多的叶绿体。

怎样加快黑藻细胞质的流动速度?最适温度是多少?进行光照、提高水温、切伤部分叶片;25℃左右。

对黑藻什么部位的细胞观察,所观察到的细胞质流动的现象最明显?叶脉附近的细胞。

考点提示:为何要选新鲜的肝脏?因为在不新鲜的肝脏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会由于细菌的破坏而降低。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设计1(第2、3课时)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设计1(第2、3课时)
提出问题: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吗?
步骤; 1.分组编号 作出假设:温度影响酶活性 2.分组处理(注意控制变量) 3.放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常用词:等 设计实验:设计实验步骤,预期实验结果 量,相同并适宜的条件,同时等)。 4.观察指标(要具体,可操作)
设计原则: 对照和单一变量原则。科学性原则,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可重复原则
解析:2号试管中为新鲜猪肝研磨物,酶活性最强,反应生成的氧 气最多,会出现猛烈的燃烧。1、2、3号是催化剂的种类对实验 的影响,即验证酶的高效性,那么4号没有必要设臵。如果要证
明酶的活性受酸碱度的影响,那么保证酶正常,变量是酸碱度,
即在5号试管加入新鲜的猪肝研磨物,改变其所处环境的pH,将5
号作为实验组,2号为对照组。
思悟升华
【情景】 如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 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的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
C
A.T0表示淀粉酶催化该反应的最适温度 B.图甲中,Ta、Tb时的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低 C.图乙中Tb至Tc的曲线表明随温度的升高,麦芽糖的积累量不再上升, 酶的活性已达到最高 D.图乙中A点对应的温度为图甲中的T0
〚变式训练2-1〛 如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 B
A.酶促反应的速率可用底物消失所需的时间(或产物生成的速率)来表示 B.Ⅰ和Ⅱ相比较,酶促反应速率不同,这是因为它们的酶浓度和温度不同 C.AB段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底物浓度 D.若想探究不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至少应设计3种不同的温度
底物的剩余量或产物的产生量
(tn 代表不同的温度,pHn 代表不同的 pH)
(2)实验课题及变量分析

淀粉酶活性测定实验报告[仅限参考]

淀粉酶活性测定实验报告[仅限参考]

淀粉酶活性测定实验报告[仅限参考]一、实验目的1. 学习淀粉酶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掌握酶活性测定的方法;2. 研究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分析温度、pH等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3. 加深对酶的认识,掌握科学实验中的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实验报告的撰写。

二、实验原理淀粉酶属于水解酶,可以水解淀粉为麦芽糖、葡萄糖等单糖,是一类非常重要的酶。

酶活性是酶催化反应速度的指标,可以反映出酶的活性程度和效率。

酶活性的测定一般采用底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增加量来测定。

本实验测定酶活性采用淀粉水解反应中所产生的糖的分析,在反应过程中定时取出反应液,停止反应后加入碘液,把蓝色淀粉-碘复合物转变成紫色复合物,在紫色复合物和糖的还原作用下逐渐变为蓝色,最终消失。

通过测定溶液颜色的变化,可以计算出每个时间点的淀粉酶酶活性。

三、实验过程1. 实验步骤:(1)准备淀粉酶的底物、淀粉的浓度为1%;(2)制备不同pH值的反应液:分别加入0.1mol/L HCl或0.1mol/L NaOH调节pH,浓度为0.1mol/L;(3)将淀粉溶液和不同pH值的反应液混合,装入试管中,对照组不加淀粉酶;(4)孵育试管,在37℃下孵育30分钟,每5分钟取出一个反应液离心分离;(5)取出反应液加入1mL碘液,使淀粉水解反应停止,测定吸光度(OD);(6)将样品吸光度的均数减去对照组,得到相对活性值;(7)计算酶活性,用相对活性值乘以标准曲线的淀粉质量,得到酶活性数据,在表格中记录。

(1)淀粉酶活性测定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离心机;(2)淀粉酶活性测定实验试剂:淀粉、淀粉酶、1mol/L HCl、1mol/L NaOH、碘液、磷酸缓冲液;(3)淀粉酶活性测定实验条件:温度为37℃,pH为4.0、5.0、6.0、7.0、8.0,浓度为1%的淀粉溶液。

四、实验结果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 | pH=4 | pH=5 | pH=6 | pH=7 | pH=8 || :---: | :---: | :---: | :---: | :---: | :---: || 0s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5s | 0.05 | 0.04 | 0.06 | 0.05 | 0.04 || 10s | 0.08 | 0.09 | 0.12 | 0.11 | 0.09 || 15s | 0.11 | 0.14 | 0.18 | 0.15 | 0.14 || 20s | 0.14 | 0.18 | 0.23 | 0.20 | 0.17 || 25s | 0.18 | 0.21 | 0.28 | 0.25 | 0.21 || 30s | 0.20 | 0.25 | 0.35 | 0.30 | 0.25 |五、结果分析从数据可以看出,淀粉酶水解淀粉的最佳pH值为6.0,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淀粉酶的活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速度,但另一方面又会加速酶蛋白的变性速度,所以在较低的
温度范围内,酶反应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是超过一定温 度后,反应速度反而下降。
酶反应速度达到最大时的温度称为酶的最适温度。酶的最
适温度不是一个常数,它与作用时间的长短有关系。
三、试剂和器材
1. 试剂
0.3%氯化钠的0.5%淀粉溶液、新鲜唾液、KII2溶液
粉的作用为例,说明酶的特异性。淀粉和蔗糖都没有还原性, 但淀粉水解产物为葡萄糖,蔗糖水解产物为果糖和葡萄糖, 均为还原性糖,能与Benedict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 亚铜沉淀。
三、试剂和器材
1. 试剂
新鲜唾液稀释液、1%蔗糖溶液、Benedict试剂、 0.5%淀粉、含0.3%NaCl的0.5%淀粉溶液
锥形瓶号
1 2 3
0.2mol/L磷酸氢 二钠(mL)
5.15 7.72 9.72
0.1mol/L柠 檬酸
4.85 2.28 0.28
缓冲液pH
5.0 6.8 8.0
2. 另取3只干净试管,按下表操作。
2. 另取3只干净试管,按下表操作。
试管编号 试剂处理 pH5.0缓冲溶液/mL pHh6.8缓冲溶液/mL pHh8.0缓冲溶液/mL
淀粉 → 红色糊精→ 无色糊精 → 麦芽糖 → 葡萄糖 (紫蓝色)(红色) (无色)
所以根据水解液和碘反应的颜色,可以判断水 解是否已完全。
三、试剂和器材
1. 试剂
新鲜唾液稀释液、1%蔗糖溶液、Benedict试剂、 0.5%淀粉、含0.3%NaCl的0.5%淀粉溶液、 5%氯化 钠溶液、0.1%硫酸铜溶液、 0.2 mol/L磷酸氢二钠 溶液、柠檬酸钠溶液、KI-I2溶液
一、实验目的
了解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活力的影响。
二、原理
酶的活性受某些物质的影响,能使酶活性增 加的称为激活剂,能使酶活性降低的称为抑制剂。 很少量的激活剂和抑制剂就会影响酶的活性,而
且常具有特异性,但激活剂和抑制剂不是绝对的,
浓度的改变可能使激活剂变成抑制剂。
三、试剂和器材
1. 试剂
0.5%淀粉溶液、新鲜唾液稀释液、5%氯 化钠溶液、0.1%硫酸铜溶液、KI-I2溶液 2. 器材 试管和试管架、恒温水浴锅
2、关于纪律问题:
◆考勤:迟到早退(30min内)1次,当次课扣10分,三次该科成 绩为0。 ◆上课穿实验服,不穿者扣当次课10分,违犯三次该科成绩为0。 ◆上课期间不做与本学科无关的活动,如手机静音、不玩手机等, 违犯一次扣当次课10分,违犯三次该科成绩为0。 ◆不在实验室吃、喝任何食品、饮料。违犯一次扣当次课10分,违 犯三次该科成绩为0。 ◆值日生完成卫生清扫后须经实验课老师确认后方能离开。 ◆爱护实验物品,损坏应向实验老师报告登记后,方能领取新的。
2. 器材 恒温水浴锅
四、 操作步骤
取3支试管,各加2mL 0.3%氯化钠的0.5%淀
粉溶液;另取3支试管,各加1mL淀粉酶液。将此6
支试管分为三组,每组中盛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液的
试管各1支,三组试管分别置入4℃(建议放在冰水 里)、37℃与100℃的水浴中。5分钟后,将各组中 的淀粉溶液倒入淀粉酶液中,继续维持原温度条件 5min后,立即滴加2滴碘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一、实验目的

观察淀粉在水解过程中遇碘后溶液颜色的变 化。观察不同底物、温度、pH、激活剂与抑 制剂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二、原理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包括:底物类型、酶浓度、底物 浓度、产物浓度、抑制剂、激活剂、pH值、温度等

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被降解成单糖,这种降解过 程是逐步进行的,降解的中间产物遇碘曾现不同的 颜色:
2. 器材 恒温水浴锅
四、操作方法
1. 检查试剂 取2只试管,按下表操作。
1. 检查试剂 取2只试管,按下表操作。
试管 编号
1
2
试剂处理
0.3%NaCl 的0.5%淀粉溶液/mL 1%蔗糖溶液/mL Benedict试剂/mL 沸水浴煮沸2~3min 记录观察结果
3 —
- 3
2
2
2. 淀粉酶的专一性实验
医学院
XIAMEN UNIVERSITY
医学生物化学实验课
总学时/学分:96/3
课程类型:学科通修
授课对象(人数):14级临床 (157人)
◆本学期的实验内容及进度安排:
◆本实验课的几点说明:
1、关于考试成绩:
平时70%+理论笔试20%+操作考试10% 其中:平时每一次实验课:考勤10%+操作50%+实验报告40% (共12-1次课,最后取平均成绩作为最终的平时成绩)
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而变化的,所以在实验前先找出准确的
保温时间是本实验的关键; 2. 加入酶液后务必充分摇匀,保证酶与全部淀粉溶液 接触,反应才能得到理想的颜色梯度变化结果。
六、思考题
1. pH值导致酶活性丧失的分子机理是什么? 2. pH值改变导致的活性丧失, pH值恢复后活性也能恢 复吗?
实验一-4 淀粉酶的激活剂与抑制剂
三、试剂和器材
1. 试剂 0.3%氯化钠的0.5%淀粉溶液、新鲜唾液、 0.2 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柠檬酸钠溶液、碘化 钾-碘溶液 2. 器材 恒温水浴锅
四、 操作步骤
1. 取3个锥形瓶,按下表的比例吸取磷酸氢二钠 溶液和柠檬酸钠溶液,制备pH为5.0、6.8、8.0的 三种缓冲溶液。
1. 取3个锥形瓶,按下表的比例吸取磷酸氢二钠溶 液和柠檬酸钠溶液,制备pH为5.0、6.8、8.0的三 种缓冲溶液。
五、思考题
1.本实验中如何通过淀粉液加碘后的颜色的变化
来判断酶促反应快慢的?
2.如何通过加入班氏试剂后生成沉淀多少来反映 酶促反应快慢的? 3.通过本实验,结合理论课的学习,小结出哪些 因素影响唾液淀粉酶活性?是如何影响的?
附:移液管和移液枪的使用
附:移液管的使用:
1. 先将移液管洗净,自然沥干,并用待量取的溶液少许荡洗次。
稀释倍数可以是5~100倍。
六、思考题
1、 为什么要做试剂检查实验?省略该步骤可能
有怎样的结果?
2、 酶作用的专一性有哪几种?
实验一-2 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了解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并了解最适温度的定义。
二、原理
对温度敏感是酶的一个重要特性,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和 一般催化剂一样呈现出温度效应,提高温度可以提高酶促反应
此实验延续至溶液仅表现碘被稀释后的微黄色为止。记录淀粉在水解 过程中,遇碘后溶液颜色的变化及反应时间。
根据反应时间调整酶的稀释倍数。
实验一-1 酶的特异性
一、实验目的
了解酶的特异性并掌握检查酶的特异性的方法和原 理。
二、原理
酶的特异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对一种或一类化合物(此类 化合物通常具有相同的化学键)起作用,而不能对别的化合 物起作用。如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对蔗糖的水解无催 化作用。 本实验以唾液淀粉酶(含淀粉酶和少量麦芽糖酶)对淀
2. 器材
恒温水浴锅、冰箱、电磁炉
四、操作方法
准备工作:
1. 唾液淀粉酶液的准备:实验者先用蒸馏水嗽口,然后含
一口蒸馏水于口中,轻嗽一、二分钟,吐入小烧杯中。将 其稀释5-20倍。
2. 淀粉酶活性的检测:
取一支试管,注入0.5%淀粉溶液3 mL与稀释的唾液1 mL。 混匀后插入1支玻棒,将试管连同玻棒置于37℃水浴中。不 时地用玻棒从试管中取出1滴溶液,滴加在白磁板上,随即 加1滴碘液,观察溶液呈现的颜色。
2. 以右手拇指及中指捏住管颈标线以上的地方,将移液管插入供试品溶 液液面下约1cm。左手拿橡皮吸球轻轻将溶液吸上,眼睛注意正在上 升的液面位置,移液管应随容器内液面下降而下降,当液面上升到刻 度标线以上约1cm时,迅速用右手食指堵住管口,取出移液管,用滤 纸条拭干移液管下端外壁,并使与地面垂直,稍微松开右手食指,使 液面缓缓下降,此时视线应平视标线,直到弯月面与标线相切,立即 按紧食指,使液体不再流出,并使出口尖端接触容器外壁,以除去尖 端外残留溶液。 3. 再将移液管移入准备接受溶液的容器中,使其出口尖端接触器壁, 使容器微倾斜,而使移液管直立,然后放松右手食指,使溶液自由地 顺壁流下,待溶液停止流出后,一般等待15秒钟拿出。 4. 注意此时移液管尖端仍残留有一滴液体,是否吹出看移液管标识有 无“吹”字。
0.3%NaCl的 0.5%淀粉
1 2 1 1
2 2 1 1
3 2 1 1
溶液/mL
每隔1min逐管加入唾液 稀释液/mL
充分摇匀,置37 ℃水浴保温10 min,到达保温时间后,每隔1min依次 取出 立即加碘化钾-碘溶液 /滴 2 2 2
记录观察结果
五、注意事项
1. 本实验中的酶反应时间是10min,但实际是随不同的
实验报告书写格式(要求手写,不接受打印稿):
实验(编号)(实验名称) (一)目的和要求 (二)原理 (三)试剂和仪器
(四)操作方法
(五)结果与讨论
4、清点、清洗器具:
对应器具清单补充齐全。 玻璃器皿清洗:洗衣粉洗剂、自来水冲洗10次 以上,后蒸馏水冲洗3次,管壁水均匀分布一薄 层为干净。
实验一:酶的性质:影响酶活性 的因素(淀粉酶为例)
根据观察结果说明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五、 思考题
1、 高温导致酶活性丧失的分子机理是什么?如
何在酶的分离纯化中克服这种影响?
2、 还有哪些因素可以导致酶活性的降低?
实验一-3 pH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了解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及最适pH的定义。
二、原理
酶的催化活性与环境pH有密切关系,通常各种酶只在 一定pH范围内才具有活性,酶活性最高时的pH,称为酶的 最适pH,高于或低于此pH时酶的活性都逐渐降低。不同酶 的最适pH不同。酶的最适pH不是一个特征性的物理常数, 对于一个酶,其最适pH因缓冲液和底物的性质不同而有差 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