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美学 第二章 美的分类

合集下载

护理美学1-2011

护理美学1-2011
1.自19世纪末至“五四”(1898- 自 世纪末至 五四” 世纪末至“ - 1919年)为启蒙期 年 王国维、梁启超倡言中西、 王国维、梁启超倡言中西、新 旧美学的交融,站在“中学为体, 旧美学的交融,站在“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文化立场, 西学为用”的文化立场,做了具有 开创意义的工作。 开创意义的工作。 王国维成为最早接纳来自西方 美学思想并建构现代美学体系的第 一人。 一人。 蔡元培受康德美学理论的影响, 蔡元培受康德美学理论的影响, 以美育代宗教” “以美育代宗教”说的著名美学思 想成为这一阶段突出的理论成果。 想成为这一阶段突出的理论成果。
羿射九日
(二)美的产生 1.从石器的造型上看美的产生 从石器的造型上看美的产生
石器的制造是人类最终 脱离动物世界的显著标 志,也是人类文明的开 始。 在石器造型的演变上, 在石器造型的演变上, 不仅体现了人类自由创 造的特性,而且说明了 造的特性,而且说明了 美的产生是实用价值先 于审美价值。 于审美价值。
3.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文革”(1949~1966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文革”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 ~ 年)为建构期
(2)美的相对论和辨证法 )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大巧若拙” “大巧若拙”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 老子 得意忘言” “得意忘言” 得鱼忘筌” “得鱼忘筌” 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 ——庄子 庄子
2.自“五四”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1919~ 自 五四”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 1949年)为奠基期 年
这一时期, 这一时期,以马克思主 义美学思想与西方现代 主义美学思潮为主流的 西方美学思想进一步被 译介到中国来。 译介到中国来。以瞿秋 白、鲁迅为代表的美学 思想与毛泽东为代表的 文艺思想成为马克思主 义美学思想的重要构成。 义美学思想的重要构成。

护理美学 第二章 形式美

护理美学 第二章 形式美

(二)线 点的运动轨迹形成线。线主要有两类, 直线和曲线。 (三)体 体是点、线、面的有机组合,是物体存在的空间形式, 它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三角、方、圆,又由此构成锥 体、柱体、球体。 (四)色彩 千变万化的色彩在我们的身边无处不在,这 是许多形式美构成不可缺少的因素。人的视觉系 统能够分辨的色彩在 200 万 -800 万种之间。
2.自然界中的优美 3.社会生活中的优美 4.艺术中的优美 (二)优美的特征及本质 1.优美的特征 (1)和谐感 (2)自由感 (3)纯形式感 2.优美的本质 优美的本质是和谐。这种和谐是优美对象外 观形式与美的内容的相互协调,是个体形态与普 遍内容完美有机的结合。优美的本质不仅表现了 人与现实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更是说明 了人与世界的和谐关系,是人对这种和谐状态情 感的肯定。
第一节
形式美
一、形式美的实质
二、形式美的基本构成要素 三、形式美的基本组合规律
第二节
美的基本范畴
一、优美 二、崇高 三、悲剧 四、喜剧
第一节 形式美
美的事物的具体表现形态是丰富多彩的。如果从反映与被反映的角度可 分为社会美、自然美与艺术美等,如果着眼于美的事物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 性质和特征,则可分为崇高与优美、悲剧与喜剧。 一、形式美的实质 形式美并不完全等于美的事物的外在形式,但它又是由许许多多美的事 物的外在形式演变而来;形式美还包括着内容,它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 人的创造性的本质与力量对象化,并通过宜人的物质形式的感性显现。 (一)形式美的概念 形式美是指自然、生活、艺术中各种形式因素(色彩、线条、形体、声 音等) 及其组合规律(比例、节奏、韵律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属性,它 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审美对象,具有抽象性和时代性。 (二)形式美的产生 形式美是人类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经过不断的 经验总结,从无数美的事物形式中抽象概括出来的。 人们之所以认为这种形式是美的,是因为它体现了美 的事物的形式,是事物内在美的外显。形式美不是具 体的美的客观事物的形式,不直接体现美的内容,而 是依靠形式本身引起人的美感。

《护理美学》教学大纲-18学时

《护理美学》教学大纲-18学时

护理美学教学大纲前言护理美学及护士礼仪课程是护理专业的特色课程,这门课程是护理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交叉的体现,是向学生传授美的知识和健康审美意识,是将美学基本理论应用于护理实践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通过教学,使学生加强对护理美学的研究,促进护理审美思想和行为的发展,有助于探讨各项护理工作中的审美实施,提高护理人员的审美意识和审美修养。

通过对护理美学的研究,促使广大护理学生加强护理审美思想的修养,帮助他们探讨各项护理工作中的审美实施,培养自身审美意识和审美评价,提高感受美、理解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现代护理模式也由单纯的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转变为以人为中心,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整体护理模式。

本大纲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姜小鹰主编的高等医药卫生部规划教材《护理美学》配套适用,适用于护理学专业的教学。

大纲所列教学内容可通过课堂讲授、自学、讨论、计算机多媒体等方式进行教学。

总学时为18学时。

本课程为考查课,学生理论课课终考核采用开卷笔答的方式进行,占总成绩的80%,平时作业采用提问,分组讨论等方式考核,占15%,出勤占5%。

第一章绪论一、目的要求1、掌握美育的功能;美育的特点与任务。

2、熟悉美的本质与特征;美育的概念及意义。

3、了解美的起源与产生,美学的形成与发展。

二、教学内容1.美的起源与产生(美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美的产生),美的本质与特征(形象性、感染性和社会功利性)。

2.美育的功能与任务:美育的概念;意义;美育的功能(导善、启真、健身);美育的特点(以情动人,理寓情中;形象生动,意寓象中;自由欣赏,教寓乐中;潜移默化,效果寓于体验;美育的任务(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审美的敏感;培养美的创造能力)。

三、教学时数1学时第二章形式美与美的基本范畴一、目的要求1、掌握形式美的审美特征;形式美的基本构成要素;形式美的基本组成规律;优美的含义。

2、熟悉形式美的概念;优美、崇高、悲剧、喜剧的本质与特征。

护理美学 第二章

护理美学 第二章


学习目标 第 一 节 第 二 节 思 考 题
Aesthetic Nursing
康德
PAGE-13
导 首
航 页
二、美的本质
(一)西方历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探讨
1.唯心主义观点
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家、美 学家黑格尔提出“美是理念 的感性显现” 黑格尔
PAGE-14
学习目标 第 一 节 第 二 节 思 考 题
Aesthetic Nursing
PAGE-6
导 首
航 页
一、美的起源与构成
(一)人类的社会实践创造了审美对象
3.劳动产品
学习目标 第 一 节 第 二 节 思 考 题
人类劳动使劳动产品由实用向审美演化, 而成为人的审美对象。
Aesthetic Nursing
PAGE-7
导 首
航 页
学习目标 第 一 节 第 二 节 思 考 题
彩陶人面鱼纹盆
Aesthetic Nursing
PAGE-8
导 首
航 页
学习目标 第 一 节 第 二 节 思 考 题
山顶洞人石器
Aesthetic Nursing
PAGE-9
导 首
航 页
一、美的起源与构成
(二)人类的社会实践创造了审美者 1.劳动实践创造了人的审美器官 2.劳动实践培养了人的美感能力
导 首
航 页
学 习 目 标
1.熟悉美的本质、特征。
2.了解美的起源、产生和发展。 3.了解美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学习目标 第 一 节 第 二 节 思 考 题
Aesthetic Nursing
PAGE-1
导 首
航 页
学习目标
第一节

(完整版)护理美学 第二章 美的分类

(完整版)护理美学 第二章 美的分类

另一方面:同一自然物 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社会 内容,引起人们各不相 同的审美感受。
(四)自然美的象征性
自然美的本质不仅在于纯粹的自然特性, 更是对人的积极向上的本质和丰富多彩的 生活的一种暗示和象征。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三、自然美的分类
(一)形式类型 (二)风格类型 1.塑造自然美 1.雄伟 2.自然自然美 2.险峻
1.表现在理 种真种计差划错和实,更施没都有会什使么护“理真工”作可导言致. 善美的统二 域一中“的善“”善是”护主理要美表的现前在提对:护护理理职领
2.与人体业 人美关的怀真体挚贴的、热亲爱切、友忠爱于、职高守度、负对责病 相比,心,对灵同志互相尊重、团结协作等以 美是永存增 护的进理和实维践护活人动类. 健康为目的的一切
Occasion
注意服装的配色技巧 注意服装的款式 注意服装的面料选择
(5)风度美
风度美的内容 1.饱满的精神状态 2.诚恳的待人态度 3.受欢迎的性格特征 4.幽默文雅的谈吐 5.洒脱的仪表礼节 6.适当的表情动作
风度美的培养
注重人的内在 美的培养
注重人的外在 美的培养
三 在护理工作中坚持真、善、美 的统一
(3)心灵美与人体美的关系
C
A
D B
人的心灵美与人体美关系的表现形式
A:艾丝美拉达 B:卡西莫多 C:菲比斯 D:富洛娄
(二)人际美
1.语词 性交往
以医(护) -患为例
(1)医(护)-患语词交往的基本条件
1.相互理解 2.联系实际 3.时空条件
(三)家庭美
1.家庭的概念
是在婚姻与 血缘关系的 基础上共同 生活的小群 体,是构成 社会的基本 单位。

护理美学

护理美学

护理美学主编孙宏玉第二节护士形象美的要求南丁格尔开创了近代护理教育的先河,同时对护理事业提出了基本要求,即基于人类的博爱,个以优良的品格和高超的技术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当人们把南丁格尔的精神形象称为天使时,便在人类追求健康美的向往中认定和赞美了天使之美。

美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就如同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一样,人类对于美的追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并通过对美的展示,使社会不断进步。

而作为越来越受到关注的护理职业,对护士形象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护士良好的形象、得体的妆容、亲切的话语、适度的肢体语言和对病人尊重的态度等都将对于良好地处理医患关系起到积极作用,通过护士规范、适度、得体的言谈与举止如同以及良药使病人从心理上得到安慰与关怀。

因此,对于护士形象美的要求将直接影响到医院给公众留下的印象,同时也决定医院的整体形象。

同时护士形象还直接影响社会对护士职业的评价和护士在社会中的地位。

护士的形象是指护士自身的整体形象,包含在护士对美的追求与要求上。

护士美的举止言谈、美的动作、美的妆容、美的品德……是护士内在美与外在美和谐的统一与有机的结合,共同构成了护士的美好形象。

一、护士的内在形象美护士的内在形象美主要是指护士的心灵美,是通过美的语言、美的道德、美的情操和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美的精神来展现的。

护士是护理活动的主体,若自身缺乏美的要求,那么护理形象就失去了动力,护士就不可能把美作为自身的素质展现于社会。

护士内在美是要不断地储备知识、、提高文化水平、生活阅历和道德要求来不断丰富和是天使这形象鲜明起来的。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文化水平越高,生活经验越多,爱好越广泛,那么其修养就越高,也就是其内在美的储备越充分。

艺术家和从事创作工作的人其内在美的修养要比一般人高,因此,通过他们的作品可工以看到平常普通的场景、人物经过艺术工作者的加工与整理,呈现出来的是可以引起大众共鸣的强烈的、深刻的美。

北岳衡山是中国五岳之一,艺术家们在许多歌曲和绘画里从不同层面描绘了衡山山峦的重叠、风景的秀丽,使衡山成为旅游胜地,中外游客络绎不绝。

护理美学课程教学大纲

护理美学课程教学大纲

护理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一、课程简介《护理美学》是由护理学与美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

本课程的开设旨在提高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基本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美学基本原理的同时,接受美的熏陶、陶冶美的情操,并自觉地将美学原理运用到护理工作实践中,在工作中运用美、创造美。

二、总体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理解美学基本问题,能够运用美学原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客观事物,并在实践中感受美、创造美。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学习目的要求掌握美的基本特征熟悉美的起源与发展历史课程内容一、美的起源与产生二、美的本质与特征考核知识点一、美的起源二、美的本质学说及其学术流派三、美的特征考核要求一、掌握美的本质及其特征二、熟悉美的起源与发展历史第二章审美感受与审美意识学习目的要求掌握美感的特征、审美标准的含义与基本属性熟悉各种心理因素在审美感受中的作用了解审美意识的特点与结构要素课程内容一、美感的产生与实质二、美感的特征三、美感的心理因素四、审美意识的特点与结构要素五、审美标准考核知识点一、美感的实质与特征二、美感的心理因素三、审美意识的特点四、审美标准考核要求一、掌握美感的基本特征、审美标准的基本属性二、熟悉感知与表象、联想与想象、情感与移情、思维与理解、心理距离等心理因素在审美感受中的作用三、了解审美意识的特点第三章形式美与美的基本范畴学习目的要求掌握形式美的基本组合规律熟悉形式美的基本构成要素、形式美的基本范畴了解形式美的实质与审美特征课程内容一、形式美的实质。

二、形式美的基本构成要素三、形式美的基本组合规律四、形式美的基本范畴:优美、崇高、悲剧、喜剧考核知识点一、形式美的基本构成要素二、形式美的基本组合规律三、形式美的基本范畴考核要求一、掌握形式美的基本组合规律二、熟悉形式美的构成要素、形式美的四个基本范畴第四章美的基本形态与欣赏学习目的要求熟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特征及其欣赏课程内容一、自然美的欣赏。

护理美学--王翔

护理美学--王翔

除艺术之外,还应研究客观现实的美 现实美与“艺术美”相对,包括自然美和 社会 美 自然美: 社会美:人的美、人文环境的美和日常生 活的美
美学应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即以审 美的态度对待现实。 审美关系:主体 客体
美学以美感经验来研究美和艺术; 美学是关于审美活动理论的观点,主张从最 基本,最简单、最普遍的事实出发全面研 究各种形态的美。
第一章
绪论
主要内容
1 2
3 4
美学的概述
护理美学概述 中国护理美学历史、发展及内涵
学习目标
掌握
-护理美学的概念
熟悉
-护理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意义
了解 -护理美学和各学科的关系
第一节
美的起源和产生:
美学概述
(一)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美的存在与人类息息相关,在人类社 会出现以前,自然界的事物不具备美的 含义。
本课程内容
• • • • • • • • 第一章:美学、护理美学的发展 第二章:美学的基本原理 第三章:护理人体美 第四章:护理美感与审美 第五章:护士的职业形象美 第六章:护理礼仪 第七章:护理审美与评价 皮肤的相关知识
本课程的学习及考核方法
• 以教材和课件为主 • 课件按照教材内容制作,并在教材的内容 上加以拓展 • 教授过程中增加的课外知识不作为考试内 容 • 期中一次作业,考试形式待定
• 思考题:美学的研究对象? 美学之父?
第二节
护理美学概述
什么是护理美学?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 研究护理实践中的美学问题与护理人员审 美观的科学。
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原则、观点,研究 护理工作中美学现象及护士的审美观等问 题。
美学与医学、护理学相结合,研究护理实 践中美学现象及护士的审美规律的科学。 研究临床护理过程中一切审美因素的科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美的分类
医学院:王亚丽
知识回顾:
护理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什 么?
在新医学模式引导下探索生物、心 理、社会因素对人健康的影响,寻 求正确的护理方式,消除不利因素, 增进人的健美素质。
学习 目标
1.掌握自然美与社会美 的基本特征 2.掌握人体美与心灵美 的主要表现 理解人际美的含义 及其在护理美学中 的意义
无所谓美,也无所谓丑
第二阶段:人类刚从动物界分离出来
不显得美
第三阶段:人类社会出现后
才有自然美可言
(二)自然美的形式特征
形式上胜于内容
重于形式美是它主要的审美特征
(三)自然美的多面性
一方面:自然界千姿百 另一方面:同一自然物 态,不同的自然物反映 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社会 不同的社会生活内容, 内容,引起人们各不相 蕴含着不同的意义。 同的审美感受。
艺术美
艺术美是现实美的反映
美的基本范畴
优美
崇高
滑稽与喜剧 悲剧

第一节
自然美
1
一、自然美的含义
是指客观自然界中自然景物的 美,是现实美的基本构成成分, 具有丰富性和生动性。
二、自然美的 特征
(一)双重属性 (二)形式特征 (三)多面性 (四)象征性
(一)自然美的双重属性
第一阶段:人类社会出现以前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全诗以平易朴素的语言写景抒情 叙理,形式和内容达到高度的统一, 无论是写南山傍晚美景,还是或抒 归隐的悠然自得之情,或叙田居的 怡然之乐,或道人生之真意,都既 富于情趣,又饶有理趣。
1.消除顾虑 2.鼓舞信心 3.给予援助 4.增进知识
(3)医(护)-患语词交往的效应
同情安慰 性语言 鼓励劝告 性语言 暗示性语 言
(4)医(护)-患语词交往的技巧 善于吸引患者 谈话 善于运用谈话 方式 善于察言观色 善于倾听患者 的诉说 善于运用委婉 语词
1.注意时代变化 2.注意季节的差异 3.与地点相适应 注意时间的差异 TPO原则: 1.
(4)修饰美
整体性及适体性原则 注意服装的色彩选择 注意服装的配色技巧
2. 与环境相适应 Time
1.工作场合的着装 2.庄重场合的着装 Place 3.喜庆场合的着装 4.悲伤场合的着装
共53张
49
艺术美的构成
1. 艺术形象对现
实的再现
2. 艺术家对现实
的情感、评价和 理想的表现,是 客观与主观、再 现与表现的有机 统一
二、艺术美的类型
(一)听觉艺术美
(二)视觉艺术美
曾虑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恐别倾城。 (四)综合艺术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仓央嘉措
1.塑造自然美 2.自然自然美
(二)自然美的风格类型
1.雄伟 2.险峻 3.奇特
4.秀丽
5.幽深
6.开阔
四、自然美对护理美育的意义
(一) 激发热爱 自然、热 爱祖国之 情 (二) 培养与陶 冶人的高 尚情操 (三) 丰富与充 实人的精 神生活
第二节
2
社会美
一、社会美的含义
2.非语词性交往
(1)面部表情 (2)目光接触 (3)超语词性 提示 (4)体姿 (5)抚摸 (6)人际距离
3.转化交往
语词性与非 语词性同时 发生交往时 相互转化
4.情境交往
必须在一定 的时间和环 境下进行, 不同的时空 条件对医 (护)-患双 方都可间接 的发生作用
美学研究:
绝对美与相对美——18世纪英 国美学家哈奇森(Francis Hutcheson,1694-1746)
纯粹美和依存美——康德 (Kant,1724-1804) 美与崇高——柏克 (Burke,1729-1797)
美的分类方式: 自然美
人的美
性 质
总称为:生活
美或者现实美
社会美
人际美 家庭美
3
第三节 艺术美
一、艺术美的含义
指艺术作品的美。
(一) 操 作 方 法 艺术美
艺术作为现实生活的反映形态,是艺术家
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和物态化成果;同时, 它又凝聚着艺术家在审美反映基础上进行 审美创造的本质力量。
共53张
48
一 、艺术美的含义

艺术美是艺术家按照一定审美理想和美学观念、审 美实践要求,遵循美的规律,同时借助于一定的物 质媒介手段而创造的一种美的形态。它是艺术家对 现实生活进行创造性反应的产物,是人的本质力量 在艺术作品中的感性显现。
(三)家庭美
1.家庭的概念 是在婚姻与 血缘关系的 基础上共同 生活的小群 体,是构成 社会的基本 单位。
2.家庭关系与家庭美的形成
姻亲关系 血缘关系 亲缘关系 收养关系
3.家庭美的现实意义
没有人的美就 没有人际美 人际美影响到 家庭美 没有人际美也 就没有家庭美
PART ONE
(2)心灵美的特征
(3)心灵美与人体美的关系
C D A
B
人的心灵美与人体美关系的表现形式
A:艾丝美拉达 B:卡西莫多 C:菲比斯 D:富洛娄
(二)人际美 1.语词 性交往
以医(护) -患为例
(1)医(护)-患语词交往的基本条件
1.相互理解 2.联系实际 3.时空条件
(2)医(护)-患语词交往的基本原则
注意服装的款式
注意服装的面料选择
Occasion
(5)风度美
风度美的内容 1.饱满的精神状态 2.诚恳的待人态度 3.受欢迎的性格特征 4.幽默文雅的谈吐 5.洒脱的仪表礼节 6.适当的表情动作
风度美的培养
注重人的内在 美的培养 注重人的外在 美的培养
2.心灵美
( 1 )艺术美是主观与客 观的统一。
客观:根源、物质材 料、物态化的形式。 主观:观念、创作过 程
( 2)艺术美是再现与表 现的统一。 再现客观社会,表现 主观意识,对客观世 界进行加工改造
共53张
57
( 3)艺术美是一般与个 别的统一。 恩格斯: 一切真实的、详尽无 遗的认识都只在于: 我们在思想中把个别 的东西从个别性提高 到特殊性,然后再从 特殊性提高到普遍性。
共53张 58
三、艺术美的价值
1. 提 高 和 培 养 人 的
审美能力方面,艺 术美最有效 2. 艺 术 美 能 更 好 地 塑造人的完美的心 理结构 3. 艺 术 美 对 社 会 发 展也能起到积极的 作用
共53张
59
(1)实质与形成 实质:人的本质 美 形成:坚定 的......
医务人员的心灵美体现
1.求实 2.敬业 3.献身 4.创新 5.情操 6.性格
真、善、美三个概念分别表示着哲 学、伦理学、和美学上最基本的范 畴. 一 “真”是护理美的基础:是护理 人员的美德.一切违背“真”的护 理计划和实施都会使护理工作导致 1.表现在真 种种差错,更没有什么“真”可言. 二 “善”是护理美的前提:护理领 善美的统一 域中的“善”主要表现在对护理职 业的真挚的热爱、忠于职守、对病 2.与人体美 人关怀体贴、亲切友爱、高度负责 相比,心灵 ,对同志互相尊重、团结协作等以 增进和维护人类健康为目的的一切 美是永存的 护理实践活动. 三 在护理工作中坚持真、善、美 的统一
(三)语言艺术美
三、艺术美的特征
(一)艺术美的Βιβλιοθήκη 实性 1.现实生活是艺术“灵感”的土壤
2.现实生活孕育着艺术家的艺术激

3.现实生活推动艺术家艺术技巧的
发展
(二)艺术美的形象性
(三)艺术美的创造性 (四)艺术美的情感性 (五)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性
(五)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富有美质的艺术内容,必须通过独创的、 和谐的艺术形式才能恰如其分的传达 出来。 艺术美不单纯是形式问题或者是内容问 题,而是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 比如中国古代诗歌营造的和谐境界。
社会美的稳定性 C 社会美的时代性 D
随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而发 展,不断丰富扩大
三、社会美的表现形式
(一)人的美
(二)人际美
(三)家庭美
(一)人的美
1.人体美 (1)相貌美 (2)身材美 (3)姿态美 (4)修饰美 (5)风度美
(1)相貌美
(2)身材美
(3)姿态美
(四)自然美的象征性
自然美的本质不仅在于纯粹的自然特性, 更是对人的积极向上的本质和丰富多彩的 生活的一种暗示和象征。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三、自然美的分类
(一)形式类型 (二)风格类型
1.塑造自然美
2.自然自然美
1.雄伟 2.险峻
3.奇特
4.秀丽
5.幽深
6.开阔
(一)自然美的形式类型
社会美是指显示 社会生活中社会 事物的美,是人 类社会实践的产 物。 社会美:既体现 在人类的社会实 践过程中,又体 现在人类社会实 践的成果中。
二 、 社 会 美 的 特 征
A
与道德、品格、情感、理想密 社会美的内在性 切相关
社会美的伦理性 B
表现在最细微的思想、情感 和行为中
铭记于心,不因时间的推移 而淡漠(如:焦裕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