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集字楹联
宋代书法大家米芾

宋代书法大家米芾宋代书法大家米芾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到宋代,进入了一个山重水复的境地。
重典则、重法式的唐代书法,法度森严,已臻极致。
因此,在它将中国书法推向一个新的高峰的同时,也意味着给后人筑起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
如果继续在“尚法”的苑地里觅途,无异于拾人牙慧,很难再发掘出新的东西。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几代人的探索,宋代一些有识之士渐渐感悟到,与其追求古人无生命力的形骸,一味执着于法度,不如汲取晋唐人书法用笔之“理”和其中所表现的精神意趣,以此来表现自我,抒发性灵。
遂摒弃唐法,转而崇尚意趣,而根据各自对传统的理解,因人而异地表现出来,逐步确立了宋人“尚意”书法的独特面貌。
被后人称为“宋四家”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就是“尚意”书风的代表人物。
而作为当之无愧的集大成者,米芾又是宋人“尚意”书风的杰出代表。
米芾平生于书法用功最深,成就以行书为最大。
故《宋史·本传》说他“特妙于翰墨,沈著飞翥,得王献之笔意。
”南宋以来的著名汇帖中,多数刻其法书,流播之广泛,影响之深远,在“宋四大书家”中,实可首屈一指。
米芾,字元章。
生于仁宗皇祜三年(1051),卒于徽宗大观元年(1107)。
祖居太原,后迁襄阳(今湖北襄阳),中岁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所以《宋史·本传》亦称其为吴人。
米芾的曾祖辈以上都是武职官吏。
至父亲米佐,始读书习文。
母阎氏,曾因入侍英宗皇后,赠丹阳县太君。
因此,米芾自幼生活在宫中。
18岁后历知雍丘县、涟水军等。
54岁时被召为书画学博士,旋擢任礼部员外郎,故又称“米南宫”。
又有襄阳漫士、鹿门居士、海岳外史、淮阳外史、中岳外史、净名庵主、溪堂、无碍居士等别号。
《四库全书总目》说他“性好奇,故屡变其称如是”。
米芾有洁癖,世号“水淫”。
好奇玩异服,又好奇石,见怪石辄下拜,呼石为兄。
言行每每颠狂不羁,“违世异俗,每与物迕”,所以时人名之为“米颠”。
米芾7、8岁时开始书法启蒙,是从颜字入手的,这似乎是当时的风气。
名家集字《白日依山尽》

名家集字《白日依山尽》展开全文赵孟頫集字东晋王羲之是不可能书写大唐诗人王之涣的诗,所以,我们运用技术手段,非常香艳地集合书圣隽永流利字迹,呈现出波澜壮阔的大唐诗风。
集字之前,我们肯定要王羲之书法风格理清,主要特点:一、点画精妙,行笔潇洒、飘逸。
结体遒美,韵致清秀。
这点对于集字而言是现成的。
二、笔势含蓄,气息流利,如行云流水,这就是选字的要求:字字的整体风格的协调尤其重要,提升字组间的承接和流畅性。
三、章法巧妙,要展现王羲之书法的线条变化,粗细错落对比,左右揖让,前后顾盼,要造字眼,有焦点,有灵魂。
短篇尺幅之内,要展现丰腴变幻的艺术美,极尽用笔、结体、使锋之妙。
所以,成功的集字难度不小,或许集字先生并没有完全实现上面的要求,但是这是我们去解读和重组一幅精品的思考方向。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关于米芾的解读很多,虽然只在世56年,但是这样癫狂多才的怪书家,再凝练地总结,也要用到5个字才能诠释。
换言之,如果我们想要学好米芾书法,就一定要深刻理解、感受这5个关键字。
①狂米芾生性狂傲,有两大爱好:石和砚,爱到癫狂,还喜唐服,帽子、袍子仿效唐人,奇装异服惹来不少争议。
恰恰是这样的狂怪性情,显现字里行间。
刻板迂腐之人,如何学好米芾?②刷米芾写字,最适用“刷”字来形容,用笔善正侧并用,偃仰、向背、转折、顿挫、轻重、急缓等,写尽沉着痛快与飘逸超迈气势,一波三折,极具特色。
③势米字精髓强调体势,力求“字不作正局”,他通过夸张造型、左斜右倒,上下错位,大小不一,偏侧不正,打破平衡而浑然一体,产生形色各异的结体姿态和笔墨面貌。
④锋米芾极善用锋,用笔灵活多变、奇幻肆意。
米芾所谓八面出锋,是利用上笔尖的全部锥面来书写。
很多前人不能或不敢出锋的方向、方式、方法都被米芾打破了。
⑤力书法之力不单是力度,更是内心情感的宣泄。
书法张力的表达与书者思维高度息息相关,有张力的线条觉之遒劲、富有弹性。
正如米芾的线条,情感浓度高、富有激情与活力,这是书法线条力量最佳体现。
050《海岳名言》[著]米芾
![050《海岳名言》[著]米芾](https://img.taocdn.com/s3/m/3ac6948da0116c175f0e4819.png)
《海岳名言》[著]米芾[评注]西风历观前贤论书,征引迂远,比况奇巧,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是何等语?或遣词求工,去法逾远,无益学者。
故吾所论,要在入人,不为溢辞。
西风:平实之论。
吾书小字行书,有如大字。
唯家藏真迹跋尾,间或有之,不以与求书者。
心既贮之,随意落笔,皆得自然,备其古雅。
壮岁未能立家,人谓吾书为“集古字”,盖取诸长处,总而成之,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
江南吴(山完)、登州王子韶,大隶题榜有古意,吾儿友仁,大隶题榜与之等。
又幼儿友知,代吾名书碑及手大字,更无辨。
门下许侍郎尤爱其小楷,云:“每小简,可使令嗣书。
”谓友知也。
老杜作《薛稷慧普寺诗》云:“郁郁三大字,蛟龙岌相缠。
”今有石本得视之,乃是勾勒倒收笔锋,笔笔如蒸饼。
“普”字如人握两拳,伸臂而立,丑怪难状。
由是论之,古无真大字,明矣。
葛洪“天台之观”飞白,为大字之冠,古今第一。
欧阳询“道林之寺”,寒俭无精神。
柳公权“国清寺”大小不相称,费尽筋骨。
裴休率意写牌,乃有真趣,不陷丑怪。
真字甚易,唯有体势难,谓不如画算,勾,其势活也。
西风:既云“古无真大字”,何又云“葛洪‘天台之观’飞白,为大字之冠,古今第一”?米老好臆谤古人,由是见之。
字之八面,唯尚真楷见之,大小各自有分。
智永有八面,已少钟法。
丁道护、欧、虞笔始匀,古法亡矣。
柳公权师欧,不及远甚,而为丑怪恶札之祖。
自柳世始有俗书。
西风:柳字故俗,然诬为丑怪恶札之祖,或以为太过。
“自柳世始有俗书”,泄愤之言耳,不足为观。
唐官告(一作“诰”)在世,为褚、陆、徐峤之体,殊有不俗者。
开元以来,缘明皇字体肥俗,始有徐浩,以合时君所好,经生字亦自此肥。
开元以前古起,无复有矣。
唐人以徐浩比僧虔,甚失当。
浩大小一伦,犹吏楷也。
僧虔、萧子云传钟法,与子敬无异,大小各有分,不一伦。
徐浩为颜真卿辟客,书韵自张颠血脉来,教颜“大字促令小,小字展令大”,非古也。
石刻不可学,但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己书也,故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
集米芾字对联70幅

集米芾字对联70幅1. 松风清耳目,蕙气袭衣襟。
2. 山光添秀色,水影入幽怀。
3. 竹韵传清意,梅香沁雅心。
4. 云影随心驻,泉声入耳清。
5. 花气熏人醉,书声绕屋清。
6. 墨香盈陋室,茶韵润幽情。
7. 秋声惊客梦,月色入诗心。
8. 风声传远意,雨色润幽情。
9. 荷香消夏暑,菊韵入秋心。
10. 石径通幽处,松林绕静庐。
11. 鸟语惊晨梦,花香入暮心。
12. 泉流清耳目,山翠悦心神。
13. 柳影摇春梦,荷香沁夏心。
14. 松涛传古韵,竹影入新诗。
15. 月色盈书案,花香满画屏。
16. 风清诗意涌,雨润画情生。
17. 兰香幽室满,竹影小窗移。
18. 云影天边挂,泉声石上流。
19. 秋霜凝菊韵,春雨润桃枝。
20. 梅影横窗瘦,兰香入室清。
21. 茶香消倦意,墨韵起幽情。
22. 晓露滋芳草,春风拂落花。
23. 水色涵天色,山光接水光。
24. 竹风消暑气,荷露润诗心。
25. 星光照幽径,月色满闲庭。
26. 松影筛明月,荷香送晚风。
27. 鸟语知春信,花香报晓晴。
28. 雨润千山秀,风清万壑幽。
29. 菊香盈酒盏,梅影入诗囊。
30. 石泉流古韵,山月照幽林。
31. 柳色侵衣绿,荷香拂面清。
32. 云开山色现,风定水波平。
33. 秋声惊宿鸟,月色扰幽人。
34. 风声传雅韵,雨意润清心。
35. 荷韵消长夏,菊香入暮秋。
36. 松径通禅意,竹窗含道心。
37. 鸟语和琴韵,花香入墨痕。
38. 泉流清似梦,山翠碧于诗。
39. 梅香凝雪意,兰韵醉春风。
40. 茶香浮雅室,墨色染幽笺。
41. 晓风惊宿梦,暮雨润幽花。
42. 水影摇星斗,山光接月轮。
43. 竹影筛金碎,荷香透玉寒。
44. 云影随风散,泉声入夜幽。
45. 秋霜凋碧树,春雨润红花。
46. 梅影横斜处,兰香缥缈间。
47. 茶香消世虑,墨韵写幽怀。
48. 晓露沾芳草,春风拂弱柳。
49. 水色连天色,山光映月光。
50. 竹风吟雅韵,荷露滴清声。
51.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米芾集字岳阳楼记

⽶芾集字岳阳楼记⽶芾集字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的作者⽤优美的⽂笔为⼈们展⽰了壮丽的美景,⽽他在描写美景的同时抒发出的忧国忧民情感,更是令我深深敬佩。
岳阳楼记 朝代:宋代 作者:范仲淹 原⽂: 庆历四年春,滕⼦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以记之。
(具通:俱)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湖。
衔远⼭,吞长江,浩浩汤汤,横⽆际涯;朝晖⼣阴,⽓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观也,前⼈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异乎? 若夫霪⾬霏霏,连⽉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星隐曜,⼭岳潜形;商旅不⾏,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萧然,感极⽽悲者矣。
(隐曜⼀作:隐耀;霪⾬通:淫⾬) ⾄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或长烟⼀空,皓⽉千⾥,浮光跃⾦,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之⼼,或异⼆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悲;居庙堂之⾼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乐耶?其必⽈:“先天下之忧⽽忧,后天下之乐⽽乐”乎。
噫!微斯⼈,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五⽇。
注释 记:⼀种⽂体。
可以写景、叙事,多为议论。
但⽬的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念)。
(1)选⾃《范⽂正公集》范仲淹(989-1052),字希⽂,死后谥号⽂正,世称范⽂正公,苏州吴县(现江苏省吴县)⼈,北宋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学家。
岳阳楼在湖南岳阳西北的巴丘⼭下,楼⾼三层,下临洞庭湖,其前⾝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
唐⽞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们登楼赋诗。
(2)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
庆历,宋仁宗赵祯的年号。
华山碑集字春联

华山碑集字春联
华山碑集字春联是华山石刻的精华之一,以其雄奇壮丽的景观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十个符合题目要求的华山碑集字春联:
1. 华山巍巍,石刻永留。
山高云淡,碑字清幽。
2. 万丈悬崖,千年石刻。
凝固历史,昭示中华。
3. 险峰连绵,碑文雄奇。
一字千年,见证华山。
4. 指点江山,饱览壮丽。
碑字昭示,华山之美。
5. 刻字石碑,流传千载。
传世之宝,凝固历史。
6. 碑上之字,寄托文化。
华山之魂,世代传承。
7. 挥毫泼墨,山水写意。
碑字流淌,华山之韵。
8. 奇峰峻岭,石刻见证。
碑字雄浑,凝聚华山。
9. 华山之巅,碑字千年。
传世之宝,展示智慧。
10. 碑刻之美,石山之珍。
凝固历史,见证中华。
以上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十个华山碑集字春联。
这些联语既描述了华山石刻的壮丽景观,又强调了碑文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通过使用准确的中文和丰富多样的词汇,这些联语将读者带入了华山的奇峰险岭之中,使他们仿佛亲眼目睹了华山石刻的魅力。
同时,这些联语也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和对华山的热爱,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文章的自然流畅和人情味。
中国历代书法名家作品集字唐诗

中国历代书法名家作品集字唐诗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也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唐朝,出现了众多杰出的书法家和诗人,他们的作品被后人奉为经典,成为中国书法和文化的瑰宝。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国历代书法名家作品集字唐诗。
1. 王羲之《兰亭集序》王羲之被誉为中国书法之祖,他的作品影响了后来的书法发展,对于中国书法的地位和影响至关重要。
他的代表作之一是《兰亭集序》,这是一篇题词字数较多的文章,正如题目所示,它是为《兰亭序》写的,内容寓意着人生境遇和人情世态。
王羲之的字迹流畅且工整,笔画匀称,给人一种宽厚、沉稳的感觉。
2. 颜真卿《祭侄文稿》颜真卿是唐代的另一位重要书法家,他的代表作之一是《祭侄文稿》。
这篇作品是颜真卿为了祭奠逝去的侄子而撰写的,内容表达了深深的哀伤和对逝者的思念。
颜真卿的字迹雄健有力,力度刚劲有力,给人以庄严、威严之感。
3. 柳公权《唐书法序》柳公权是唐朝著名的书法家,也是王羲之的学生。
柳公权的书法以其飘逸、洒脱的风格而著称,他的代表作之一是《唐书法序》。
这篇作品是柳公权在述评唐代书法特点时所写,内容详细介绍了唐代书法的演变和特色。
柳公权的字迹线条流畅,行云流水,给人以空灵、自由之感。
4. 韩干《怀故欧阳修》韩干是宋代的一位重要书法家,他的作品影响了后世的书法发展,对于中国书法的地位和影响也很重要。
他的代表作之一是《怀故欧阳修》,这是一首怀念欧阳修的诗。
韩干的字迹秀丽端庄,笔画工整,给人以清新、婉约之感。
5. 米芾《黄庭经卷》米芾是宋代末年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卓越的艺术成就。
他的代表作之一是《黄庭经卷》,这是他自己创作的一部经典之作。
米芾的字迹奇特,笔画凌乱有致,给人以奔放、激情之感。
总结:中国历代书法名家作品集字唐诗,包括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柳公权的《唐书法序》,韩干的《怀故欧阳修》,以及米芾的《黄庭经卷》等作品。
这些作品在书法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在字体、线条、书写技法还是情感表达方面,都为后世书法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米芾集字宋词100首

米芾集字宋词100首5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52、晚春韩愈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53、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54 南园李贺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55 反问刘十九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56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57 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58 花非花白居易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59 池上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60 西江月古原草送行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强奸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来王孙回去,萋萋八十别情。
61、宿建德江孟浩然安远舟泊烟渚,日暮客恨崭新。
野旷天高树,江清月将近人。
62、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有鸡黍,邀请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再分,青山郭外横。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63、之南洞庭Stay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并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存有羡鱼情。
64、无题李商隐相逢时难别亦容易,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65、夜雨递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6、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67、芙蓉楼送来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68、薛仁贵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芾字集联
月色如故,江流有声。
事理通达,心气平和。
云山风度,松柏精神。
门迎紫气,路接青云。
境由心造,事在人为。
年逢大吉,日过小康。
九州生气,万里春风。
河山新造,大地重光。
空山灵雨,流水行云。
月照中天色,泉流万古声。
天晴山吐月,风气水浮花。
和声鸣盛世,春色满人间。
三思方举步,百折不回头。
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
百岁真过客,一身为轻舟。
多言即少味,无欲斯有为。
道义无今古,功名有是非。
春秋补小月,山水有清音。
诗书惟我共,世事与谁论。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风光行处好,云物望中新。
松生青石上,泉落白云间。
苍松随岁古,绿行与年新。
读书能见道,入世不求名。
有容德乃大,无欲心自安。
学成乃致用,道大亦能容。
看花寻径远,听鸟入林深。
门墙多古意,家世重新风。
七星光北海,万寿比南山。
画有新奇感,书存古拙风。
山水千重光,门庭四季春。
有情天不老,无事日斯长。
暮年堪有志,余热可生光。
松月多诗兴,云烟入画图。
人无信不立,天有日方明。
志当争上进,事不可孤行。
丰年飞瑞雪,盛世庆新春。
政惟求于民便,事皆可与人言。
大同无少长老,至乐合天地人。
文气曲于流水,天怀和若春风。
闲居足以养志,至乐莫如读书。
笑问春归何处,喜看水绿江南。
与书画为知己,集古今之大观。
竹多寒色缘逢月,菊有清姿为带霜。
天地十年垂鹤发,烟波千里爱鱼竿。
山菊带霜秋色老,野舟送客月光寒。
宁为山水闲吟客,勿作风波逐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