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常见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寄生虫学如何预防和治疗寄生虫感染

寄生虫学如何预防和治疗寄生虫感染寄生虫是指依靠寄生于其他生物体(宿主)上获取生活所需而对宿主造成损害的生物。
寄生虫感染在全球范围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
为了预防和治疗寄生虫感染,寄生虫学提供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本文将介绍寄生虫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对抗寄生虫感染。
一、预防寄生虫感染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个人卫生习惯对于预防寄生虫感染至关重要。
每天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尤其是在接触可能感染寄生虫的环境后。
同时,保持清洁的环境和饮食卫生也能显著降低寄生虫感染的风险。
2.饮用安全的饮水和食物寄生虫通常通过饮食和饮水途径感染人体。
因此,确保饮用安全的饮水和食物非常重要。
饮用水源应该来自可靠的水源,并经过适当的消毒。
食物应该煮熟或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以杀死潜在的寄生虫。
3.定期接受健康检查和预防接种定期接受健康检查和接种疫苗能够增强免疫系统,提高对抗寄生虫感染的能力。
特别是对于特定区域或职业暴露易感染寄生虫的人群,定期接受相关的疫苗接种和检查非常重要。
4.避免接触可能携带寄生虫的环境寄生虫存在于土壤、水域、宠物和野生动物身上。
减少与土壤、水域、宠物和野生动物的接触,特别是在有可能感染寄生虫的地区或环境,能够显著降低感染风险。
二、治疗寄生虫感染1.寻求专业医疗一旦出现寄生虫感染的症状,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
专业医生可以根据具体的感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并确保使用正确的药物和剂量以达到最佳疗效。
2.药物治疗药物是治疗寄生虫感染常用的方法之一。
具体的药物选择将取决于感染类型,严重程度和患者的个体特点。
常见的抗寄生虫药物包括抗生素、抗寄生虫药和抗疟药等。
3.手术治疗在某些情况下,手术可能是治疗寄生虫感染的必要方法。
手术可以帮助清除严重感染的器官或组织,并恢复患者的健康。
然而,手术治疗通常只适用于特殊情况,并且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4.康复护理和预防复发治疗寄生虫感染后,康复护理和预防复发非常重要。
包虫病的预防与控制

包虫病的预防与控制包虫病是一种由绦虫囊蚴感染人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摄入被感染的食物或者水源而传播。
该病在一些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比较常见,预防和控制包虫病对于保障人民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包虫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1. 提高公众的认识和知识水平包虫病的预防和控制首先要提高公众的认识和知识水平。
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包虫病的传播途径、症状和预防措施等知识,增强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2.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包虫病的传播与环境卫生密切相关,因此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是预防和控制包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包括加强农田、畜舍和水源的卫生管理,定期清理垃圾和粪便,避免绦虫囊蚴的传播。
3. 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包虫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是通过摄入被感染的食物,因此做好食品安全管理是预防和控制包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包括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的监管,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卫生质量。
4. 加强兽医卫生监管包虫病主要通过动物传播给人类,因此加强兽医卫生监管是预防和控制包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包括加强动物疫病的监测和防控,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包虫病的动物,减少人畜接触的机会。
5. 采取合理的药物预防措施针对高风险人群,可以采取合理的药物预防措施来降低感染包虫病的风险。
例如,在包虫病流行地区,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服用相应的药物,以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6. 加强监测和报告工作加强包虫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是预防和控制包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及时掌握疫情信息,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阻断疫情的传播。
7. 进行疫苗研发和应用疫苗是预防包虫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研发和应用相关疫苗,可以有效降低人群感染包虫病的风险。
因此,加强疫苗的研发和应用工作,对于预防和控制包虫病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包虫病的预防与控制需要多方面的工作,包括提高公众的认识和知识水平、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加强兽医卫生监管、采取合理的药物预防措施、加强监测和报告工作,以及进行疫苗研发和应用等。
学前儿童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1)

学前儿童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1)学前儿童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民众健康意识的提高,我国的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升,但是由于环境和生活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前儿童常常还是容易患有各种寄生虫病。
这些病症的危害十分严重,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还可能导致各种并发症。
因此,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寄生虫病是非常必要的。
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前儿童常见的寄生虫病进行介绍,并提供一些防治的建议。
1. 蛲虫病蛲虫病是一种由细粒棘球绦虫寄生于人体肠道引起的寄生虫病。
常见的症状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
预防和治疗蛲虫病的方法包括:多喝开水和用开水煮熟的食物,定期做驱虫治疗,保持卫生习惯。
2. 绦虫病绦虫病是由细粒绦虫寄生于人体肠道引起的,这种病症的症状包括腹痛、腹泻、消化不良、消瘦等。
预防和治疗绦虫病的方法包括: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食用生肉,严格按照驱虫药规定服药。
3. 异尖线虫病异尖线虫病是一种由异尖线虫寄生于人体肠道引起的疾病,常见的症状包括腹泻、腹痛、食欲不振、消瘦等。
预防和治疗异尖线虫病的方法包括:多吃绿叶蔬菜、水果,避免食用生肉,注意个人卫生习惯。
4. 圆线虫病圆线虫病是由圆线虫寄生于人体肠道引起的疾病,常见的症状包括腹泻、腹痛、消瘦等。
预防和治疗圆线虫病的方法包括: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粗粮、豆类、蔬菜等,避免食用生肉,使用驱虫药物。
5. 弓形虫病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一种病症,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头晕、头痛、四肢无力等。
预防和治疗弓形虫病的方法包括:避免接触病畜、卫生废弃物和粪便等,不吃未经高温加工的猪肉、羊肉,注意个人卫生习惯。
总的来说,学前儿童患有寄生虫病的情况比较常见,家长和老师应该定期对孩子进行体检,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尤其要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习惯,定期给孩子进行驱虫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同时,如有发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接受规范治疗。
人体常见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人体常见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控措施摘要】寄生虫病即寄生虫侵入人体导致的相关疾病,其具有发病迅速的特点,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较大;多因饮食感染所致,常见寄生虫包括蛔虫病、蛲虫病、绦虫病、钩虫病等。
同时存在因皮肤感染致病的情况,包括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黑热病。
病情严重的可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深入探讨其病症机理,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寄生虫病防治现状,分析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控内容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意义。
深入了解寄生虫病的发病机制,明确其对人体的危害,并采用相应的预控措施,通过驱虫、治疗性驱虫、预防性驱虫、清除外界环境虫源、切断传播媒介等多个渠道,多管齐下,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即可有效提升寄生虫病的防控效果,保障大众健康。
【关键词】寄生虫病;饮食感染;皮肤感染;防控措施【中图分类号】R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4-0040-02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for common parasitic diseasesin human bodyYu LingDepartment of Disinfection and Parasitic Diseases,Jilin City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Jilin 132001,China【Abstract】Parasitic diseases,which are related diseases caused by parasites invading the human body,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apid onset and cause great harm to human health; mostly due to dietary infections,common parasites include tsutsugamushi and tsutsugamushi.Ascariasis,hookworm disease,etc.There are also cases of skin infection due to skin infections,including schistosomiasis,malaria,filariasis,and kala-azar.In severe cases,the patient's life health and safety canbe directly threatened.Therefore,in-depth study of the mechanism of thedisease,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arasitic diseases in China,the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ontent of parasitic diseases has very positive clinical significance.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pathogenesis of parasitic diseases,clear its harm to the human body,and use appropriate pre-control measures,through deworming,therapeuticdeworming,preventive deworming,clearing external environmental insectsources,cutting off the media,etc.Channels,multi-pronged,adhere to the "prevention first,anti-heavy governance" principle,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arasitic diseases,to protect public health and safety.【Key words】Parasitic diseases; Dietary infections; Skin infection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寄生虫病为常见慢性疾病,因虫种和寄生部位不同,引起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各异;寄生虫病在临床上具有复杂多样的病理表现,同时其疾病分布广泛,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病,根据流行病学研究内容可见,寄生虫病是传染性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人体寄生虫为一类真核生物[1]。
简述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简述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寄生虫病是由寄生虫引起的一类传染病,常见的有疟疾、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
这些疾病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或者通过媒介传播,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因此,对于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必须高度重视。
本文将从预防和控制两个方面详细介绍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一、预防寄生虫感染1.加强卫生教育卫生教育是预防感染性疾病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对于寄生虫感染,应加强群众卫生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改善居住环境改善居住环境是预防寄生虫感染的关键措施之一。
应积极推进城乡环境卫生建设,改善水源条件和卫生设施设备,并加强饮用水、食品、环境卫生的监督和管理。
3.控制传染源控制传染源是预防寄生虫感染的重要环节。
应加强对患者和病原体携带者的隔离和治疗,防止疾病传播。
4.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食品是寄生虫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应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对于有可能被污染的食品进行检测和处理。
5.个人卫生习惯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寄生虫感染的基本方法之一。
应养成勤洗手、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等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个人卫生。
二、控制寄生虫感染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控制寄生虫感染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根据不同类型的寄生虫选择相应药物进行治疗,并按规定剂量规定时间服用。
2.灭蚊灭蝇灭蚊灭蝇是控制蚊媒传播性寄生虫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应采取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方法进行灭蚊灭蝇,如用蚊帐、驱蚊剂、杀虫剂等。
3.环境治理环境治理是控制寄生虫病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
应加强对卫生设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改善居住环境,减少寄生虫滋生的场所。
4.加强监测和报告加强监测和报告是控制寄生虫病传播的重要保障。
应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及时发现疾病暴发情况,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5.加强医学卫生服务加强医学卫生服务是控制寄生虫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
应提高医务人员对于寄生虫感染的认识和诊断能力,及时进行治疗和预防工作。
总之,预防和控制寄生虫感染是一个综合性、长期性工作。
寄生虫防控实施方案

寄生虫防控实施方案寄生虫是指寄生在人体或动物体内,以其为宿主获取生活所需的营养和生长的生物。
寄生虫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寄生虫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的危害,制定和实施科学的寄生虫防控方案至关重要。
首先,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
通过定期的寄生虫监测,可以及时了解寄生虫的种类、分布和数量,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监测结果也可以帮助评估防控效果,及时调整防控措施,确保防控工作的持续有效性。
其次,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
针对不同人群,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增强公众对寄生虫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提供正确的防治知识,指导公众正确使用药物,避免食用生食和未熟食物,加强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管理,从而减少寄生虫传播的可能性。
另外,加强环境治理和卫生管理。
改善生活环境卫生条件,加强饮水、食品和环境卫生监测,严格执行卫生标准,减少寄生虫传播的途径。
加强农田、畜牧场和养殖场的环境治理,控制寄生虫传播源,减少寄生虫对农业和畜牧业的危害。
此外,加强药物防治和兽医卫生管理。
对人群中出现的寄生虫病病例,及时进行药物治疗,阻断疾病传播链条,减少疾病传播。
加强兽医卫生管理,定期对家畜、宠物等进行寄生虫病的防治,减少寄生虫对家畜和宠物的危害,防止寄生虫通过家畜和宠物传播给人类。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交流。
寄生虫病具有跨国传播的特点,需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和信息交流,共同应对寄生虫病的挑战。
通过共同研究和合作开发防治技术和药物,加强对跨国传播的寄生虫病的监测和防控,共同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综上所述,科学的寄生虫防控方案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加强环境治理和卫生管理,加强药物防治和兽医卫生管理,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交流。
只有全面、系统地实施这些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病,保障人类和动物的健康。
2023寄生虫病防治实施方案

2023寄生虫病防治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寄生虫病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污染的水源、食品和昆虫传播。
这些疾病包括疟疾、血吸虫病、钩虫病、蛔虫病等,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尤为常见,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
为了有效防治寄生虫病,制定本实施方案旨在通过综合防控措施,提供全面的防治方案。
二、目标和任务1. 目标:到2023年,降低寄生虫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公众健康水平。
2. 任务:(1)加强疾病监测和报告机制,及时发现并报道寄生虫病疫情。
(2)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提高寄生虫病的认知度和预防意识。
(3)改善环境卫生,提供安全的饮水和卫生设施。
(4)加强寄生虫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率。
(5)加强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分享经验和资源。
三、主要措施1. 加强疾病监测和报告机制:加强寄生虫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系统,及时发现疫情并进行报告。
加强对高风险区域的监测和预警。
2. 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组织开展公众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寄生虫病的认知度和预防意识。
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寄生虫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3. 改善环境卫生:加大对农村地区的环境卫生改善力度,提供安全的饮水和卫生设施。
加强对饮用水源水质的监测和治理,改善生活环境,减少病媒生物的滋生和传播。
4. 加强寄生虫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培训医务人员,提高寄生虫病的诊断能力,推广使用快速诊断试剂盒。
加强对急性病例的治疗,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率。
5. 加强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合作,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应对寄生虫病。
加强国际合作项目的开展,提供援助和支持给发展中国家。
四、预期效果通过实施寄生虫病防治实施方案,预期达到以下效果:1. 降低寄生虫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公众健康水平。
2. 减少疫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疫情的早期发现和处置能力。
3. 提高公众对寄生虫病的认知度和预防意识,减少感染风险。
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

purpose -- to keep the parasitic challenge (especially in young birds) at a minimum rate to avoid clinical symptoms and production losses.
二、卫生措施
(一) 环境卫生 1. 粪便管理 2. 消灭中间宿主或传播媒介 3. 安全放牧 (二) 饲养卫生 1. 保持饲料及饮水卫生 2. 禁止以生鱼虾、蝌蚪及贝类饲喂动物 3. 勿用牛羊屠宰废弃物喂犬 4. 注意个人卫生
第三节 特殊措施
一、免疫预防 人工接种疫苗 (一) 强毒虫苗: 如鸡球虫苗 (二) 弱毒虫苗 1.筛选天然弱毒株:鸡球虫早熟苗 2.人工传代致弱:梨形虫虫苗 3.辐照致弱:牛羊网尾线虫虫苗 (三)亚单位苗:牛巴贝斯虫—双芽巴贝斯虫
Control of trematodes
Flukes which infect poultry may include freshwater
snails or dragonflies in their life cycles (Echinostoma revolutum, Prosthogonimus spp.
外抗原疫苗 (四)分子疫苗:绵羊带绦虫、微小牛蜱
二、生物控制
采用天然拮抗物(天敌)来控制寄生虫种群, 使之处于无害水平;或设计生态方法将寄生虫 种群降低到不发病程度。
(一) 家畜寄生虫的天敌 1. 细菌:苏云金杆菌;阿维链霉菌 2. 真菌:捕食性真菌;内寄生性真菌 (二) 真菌制剂的使用方法 1. 直接应用:用于垫草
第五章
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
第一节 防治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常见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控措施发表时间:2019-12-25T11:42:20.313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34期作者:于玲[导读] 切断传播媒介等多个渠道,多管齐下,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即可有效提升寄生虫病的防控效果,保障大众健康安全。
(吉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寄生虫病防治科吉林 132001)【摘要】寄生虫病即寄生虫侵入人体导致的相关疾病,其具有发病迅速的特点,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较大;多因饮食感染所致,常见寄生虫包括蛔虫病、蛲虫病、绦虫病、钩虫病等。
同时存在因皮肤感染致病的情况,包括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黑热病。
病情严重的可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深入探讨其病症机理,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寄生虫病防治现状,分析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控内容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意义。
深入了解寄生虫病的发病机制,明确其对人体的危害,并采用相应的预控措施,通过驱虫、治疗性驱虫、预防性驱虫、清除外界环境虫源、切断传播媒介等多个渠道,多管齐下,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即可有效提升寄生虫病的防控效果,保障大众健康。
【关键词】寄生虫病;饮食感染;皮肤感染;防控措施【中图分类号】R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4-0040-02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for common parasitic diseases in human bodyYu LingDepartment of Disinfection and Parasitic Diseases,Jilin City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Jilin 132001,China 【Abstract】Parasitic diseases,which are related diseases caused by parasites invading the human body,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apid onset and cause great harm to human health; mostly due to dietary infections,common parasites include tsutsugamushi and tsutsugamushi.Ascariasis,hookworm disease,etc.There are also cases of skin infection due to skin infections,including schistosomiasis, malaria,filariasis,and kala-azar.In severe cases,the patient's life health and safety can be directly threatened.Therefore,in-depth study of the mechanism of the disease,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arasitic diseases in China,the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ontent of parasitic diseases has very positive clinical significance.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pathogenesis of parasitic diseases,clear its harm to the human body,and use appropriate pre-control measures,throughdeworming,therapeutic deworming,preventive deworming,clearing external environmental insect sources,cutting off themedia,etc.Channels,multi-pronged,adhere to the "prevention first,anti-heavy governance" principle,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arasitic diseases,to protect public health and safety.【Key words】Parasitic diseases; Dietary infections; Skin infection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寄生虫病为常见慢性疾病,因虫种和寄生部位不同,引起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各异;寄生虫病在临床上具有复杂多样的病理表现,同时其疾病分布广泛,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病,根据流行病学研究内容可见,寄生虫病是传染性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人体寄生虫为一类真核生物[1]。
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发展,寄生虫病的关注程度不断提升,其复杂的生活史及独特的生物学特征,既不同于普通的经济动物,又不归属于微生物,因此寄生虫病的防治效果长期以来并不理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传染性疾病研究及热带病研究中的内容显示,2018年公布要求重点防治的 10 种热带疾病中,有7种为寄生虫病,虽然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升与医疗环境的改善,在生活环境好转的情况下寄生虫病的发生率有所下降,但我国仍然有多种寄生虫病流行[2]。
因此,本文着重探讨人体常见寄生虫病的病症机理,探究寄生虫病的防治方向,具体内容详见下文。
1.寄生虫的类型人体常见的寄生虫类型繁多,致病后的反应也不尽相同,且根据不同条件,其分类标准也并不一致,常见类型包括螨虫、吸血虫、绦虫、钩虫、疥虫、蛲虫、弓形虫、蓝氏贾第虫等。
1.1 寄生时间分类根据寄生时间因素,可将其分为暂时性寄生虫与永久性寄生虫,顾名思义,暂时性寄生虫的治疗难度相对较低,多源于寄生虫在摄食过程中,短时间逗留于宿主体内的情况,通常此类症状,当寄生虫达到某种寄生目的后即会离开,常见类型包括昆虫类的雌蚊等,值得注意的是,暂时性寄生虫疾病存在定期寄生的概念,常见类型如马胃蝇幼虫,因其会定期寄生于马胃部而得名[3]。
另一方面,永久性寄生虫即寄生虫整个生活史都将寄生于宿主的疾病,常见类型包括日本吸血虫、猪旋毛虫等,此类症状通常较为严重,且治疗难度较高,也是目前最主流的疾病类型之一。
1.2 寄生部位分类根据寄生时间分类的理论,临床上常根据寄生部位的差异对寄生虫病进行区分,即体内寄生与体外寄生,顾名思义,体内寄生即完全寄生于宿主体内寄生虫疾病,主要部位包括肾脏、肺、肝、肠道等,此类疾病也是导致患者生命健康安全的主要病因,常见日本吸血虫、姜片吸虫等类型。
同理,体位寄生即寄生于宿主体外的疾病类型,于人体而言,多寄生于皮肤表面、表皮内、头发内等部位,多见于虱、疥螨等。
2.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不同的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差异巨大,通常寄生虫分布于人体小肠里,如血吸虫,多源于饮食不洁,其幼虫囊虫多分布于肺部,阴道毛滴虫多分布于阴部,此类寄生虫病将直接导致其器官损伤,同时,寄生虫均有一定程度的营养掠夺能力,很容易导致炎症、血管阻塞等疾病。
蛔虫多源于摄食传播,孵化后刺穿人体内脏壁,随后进入血液,经血流进入肺部,若经咳出、吞咽,将再次回到内脏,很容易引发发烧、疲劳、过敏、皮疹、呕吐、腹泻及神经问题。
血吸虫将直接损害患者器官,成虫能寄生在人类宿主身上数十年,可能数年不显示任何症状,常见症状包括热、疼痛、咳嗽、腹泻、肿胀、昏睡。
绦虫多通过污染食品渠道传播,作用于人体容易造成恶心、呕吐、内脏发炎、腹泻等症状。
蛲虫可直接导致蛲虫病,其虽然不会进入血液,但可在体外产卵,因其肛周搔痒,引发炎症[4]。
3.寄生虫感染的防控措施3.1 驱虫驱虫是抑制寄生虫疾病最直接的防控措施之一,其主要通过消灭传染源切断感染风险,可强化流动人口监测,控制流行区传染源的输入和扩散,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粪便和水源,强化环境卫生与个人卫生的管理,加强集体和个人防护工作,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保护易感者,另外可选择驱避剂涂抹皮肤,达到驱虫效果的最大化[5]。
3.2 治疗性驱虫治疗性驱虫多应用于已染病的患者,治疗性驱虫需结合寄生虫病的特点,开展对症治疗,控制相应的剂量,以求在杀灭寄生虫的同时,保持人体不受侵害,入针对血吸虫病可选择服用吡喹酮本药,蛲虫病可服用肠虫清,蛔虫疾病选择左旋咪唑、甲苯咪唑等,而在疾病早期或疑似感染前,同样可选择相关药物达到预防效果[6]。
3.3 预防性驱虫预防性驱虫范围可逐步扩大,针对人体进行预防管理后,可针对已感染寄生虫的家畜进行预防,采用药物预防与物理预防两方面,合理控制驱虫时间,如养殖场需保持2次/年的驱虫频率,在春夏两季加强对寄生虫病的关注与预防,视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驱虫药物[7]。
3.4 消除传播媒介寄生虫病在本质上属于传染病,通过切断传播媒介一直是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措施,针对威胁人体的寄生虫病,需首先提升对无脊椎动物的关注,根据其染病情况,选择相应的灭杀方法,避免家禽、牲畜的感染,利用化学方法,如喷洒化学药品等生物学防控措施,同时强化饲养管理,提升牲畜、家禽的抵抗力,人在接触过程中,需做好防护措施,尽最大可能的降低寄生虫病的传播[8]。
4.结束语深入了解寄生虫病的发病机制,明确其对人体的危害,并采用相应的预控措施,通过驱虫、治疗性驱虫、预防性驱虫、清除外界环境虫源、切断传播媒介等多个渠道,多管齐下,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即可有效提升寄生虫病的防控效果,保障大众健康安全。
【参考文献】[1]陈邦征,巫敏,夏晨阳,等.福建省宁化县人体肠道寄生虫病调查[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7,23(6):35-36.[2]许汴利,张红卫,邓艳,等.河南省人体重点寄生虫病分层抽样调查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8,39(3):322-328.[3] Chunli C,Jiagang G.Challenge and strategy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mportant parasitic diseases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J].Chinese Journal of Schistosomiasis Control,2018,30(2):111-116.[4]邓月娇,谢伦庚,黄春燕,等.2002-2016年始兴县人体重要寄生虫病流行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7,29(5):640-643.[5] Yao R,Li-Ying W,Ting-Jun Z,et al.Analysis of results of Assessment on National Parasitic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Techniques in 2015[J].Chinese Journal of Schistosomiasis Control,2017,29(2):155-158.[6]冯晓伟,王健辉,耿英芝,等.辽宁省农村居民人体寄生虫感染现状调查[J].中华地方病学杂志,2018,37(8):632-635.[7]关博宇,梁柏年,郑南才,等.江门地区人群食源性寄生虫感染现状与防治对策[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7,28(7):520-521.[8]许坚锋,尹本康,吴尔明.2009-2014年江门市区人体重要寄生虫病感染状况[J].热带医学杂志,2017,17(6):828-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