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语对英语的影响
汉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汉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书面文字之一,也是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
汉语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使得学习汉语成为一个热门的选项。
对于学习英语的人来说,学习汉语并不仅仅是为了了解中国文化和交流,它还对英语学习本身有很多积极的影响。
汉语对英语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汉语有一个完全不同的语法系统,学习者需要理解和使用不同的语法规则和结构。
这种语法学习的挑战能够锻炼学习者的思维,提高他们对语言的逻辑和结构的理解能力。
这对于学习英语这样一种语法结构相对简单的语言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
学习汉语可以提高学习者的词汇量。
汉语是一种非常丰富的语言,有成千上万的汉字和词汇。
学习者需要努力记忆和使用这些字词,这对于他们在学习英语时同样有很大的好处。
通过学习汉语,学习者可以学习到很多英语中没有的词汇,拓宽他们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
学习汉语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听力和口语能力。
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学习者需要正确地发音和运用不同的声调才能够被人理解。
这对于他们提高英语的听力和口语能力非常有帮助。
通过学习汉语,学习者可以训练自己对声音的敏感度和准确度,从而提高他们对英语的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
学习汉语可以增加学习者对不同文化和传统的理解。
汉语是中国的主要语言,学习者通过学习汉语可以了解中国文化和传统。
这对于他们理解中国人民和中国社会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
学习者还可以通过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历史、地理、经济等多个方面,进一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汉语对英语学习有很多积极的影响。
它可以提高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能力、词汇量、听力和口语能力,并且拓宽他们对不同文化和传统的理解。
学习汉语不仅仅是为了了解中国文化和交流,对于学习英语本身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浅议汉语对英语词汇的影响

浅议汉语对英语词汇的影响现代社会各国语言相互渗透,英语中外来语也很多。
本文介绍了汉语对英语词汇的重大贡献,从而揭示了语言在词汇上的壮大与各国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交互影响是分不开的。
英语,代表西方的强势文化,是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
作为世界性的大语种,它成了现代与文明的标志。
“语言,像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
……邻居的人群互相接触,不论程度怎样,性质怎样,一般都足以引起某种语言上的交互影响。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languages),包含着印度、西亚和欧洲的语言。
它的强大就是借鉴了包括汉语在内的众多语言的词汇。
《美国大百科全书》中说,“英语语言债务沉重,任何一部词典中大约80%左右的词条都是借词”。
在现代英语阶段,英语被极大丰富和发展了。
英国人从未试图保护他们的语言使其受海外人的影响,使得英语的词汇变得如此丰富。
“英语词汇由于传统地对外来语词吸收力强,简直要无限度地扩充下去”(莫塞,1990)。
帕默尔说:“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这一点现在是十分清楚了。
”这里来说说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汉语对英语的影响及推进。
来自中文的英文字,大部分是18世纪之后来自汉语,通常非现代系统化的罗马化中文或拼音。
1.饮食方面Tofu(1880年来自“豆腐”),Longan(1732年来自“龙眼”);Lychee或litche(1588年来自“荔枝”);Ginseng人参。
主要指北美一带出产的“花旗参”,又称“西洋参”。
Souchong(一种茶)(1760年来自“小种茶”);Pe-tsai(1795年来自“白菜”);Bokchoy(1938年来自“白菜”,比Pe-tsai常用);ramen拉面,鸡蛋面。
来源于汉语的“拉面”;Wonton(1948年来自“云吞”);Chowmein(1903年来自“炒面”);Chop-suey(1888年来自“杂碎”)tea茶这个词,来自闽粤。
汉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汉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汉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也是全球第一人口大国的正式语言。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
对于那些英语母语者来说,学习汉语能够带来很多好处,以下是对汉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的一些探讨。
首先,汉语是另一种语言和文化的精华,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增强我们的多元文化认知。
汉语从语言学、音韵学、语音学、语法等方面都与英语有很大的不同,通过学习汉语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其他语言的语法和词汇。
汉语词汇的多样性使我们有更多的方式去描述和表达决定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事物。
此外,学习汉语也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从而更好地吸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新闻信息。
其次,学习汉语可以提高多任务处理和翻译技能。
学习汉语不仅要掌握汉语语法、词汇和发音,同时也需要训练我们的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技能。
这些技能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他语言中的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
当我们熟练掌握汉语后,我们能够更容易地区分不同的语言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其他语言。
在跨语言交流中,我们也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意思,提高我们的多任务处理和翻译能力。
第三,学习汉语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市场和商业文化。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无论是在贸易还是在投资领域中,了解中国的商业文化都是非常重要的。
学习汉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商业风俗和文化习惯,进而更好地理解中国和全球商业市场的联系。
学习汉语也可以增进在国际商务上的沟通和交流,帮助我们更为顺利地谈判、交流并达成商业合作。
最后,学习汉语可以带来一些语言学习方面的优势。
汉语的发音和语法结构都比较规范,相对来说学习难度较小。
汉语中有很多词汇都与英语词源相同或相近,例如“红茶”、“功夫”、“太极拳”、“算盘”等,这些相似的词汇可以让我们更快地掌握汉语。
此外,汉语的汉字书写也具有一定的美感和艺术价值,通过学习汉字,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汉字和汉字文化在中国和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汉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汉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它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在当今世界,汉语已经成为了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
而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汉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重视。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而学习汉语对于英语母语者来说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学习汉语可以拓展英语学习者的视野。
汉语是一门非常复杂而且独特的语言,它使用汉字作为其书写系统,而且拥有自己独特的语法和语音规则。
学习汉语不仅可以让英语学习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其它语言的结构和规则,还可以使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汉语文化和历史。
这种全新的学习经历可以让英语学习者拓展自己的视野,从而有更加宽广的思维空间,使其在英语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
学习汉语也可以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汉语是一门非常古老而且庞大的语言,它拥有非常丰富的词汇量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学习汉语可以让英语学习者更加灵活地运用自己的语言能力,因为他们可以从汉语中汲取一些新鲜而且独特的语言元素。
这些元素可以丰富英语学习者的语言储备,使其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学习汉语还可以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能力,因为学习一门非常不同的语言需要英语学习者更加深入地思考和分析,这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学习能力,让其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更加得心应手。
学习汉语也可以促进英语学习者的文化交流。
由于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并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
学习汉语可以让英语学习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从而与中国人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
这种文化交流可以让英语学习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从而更好地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中。
这种交流也可以促进大家之间的友谊和合作,从而为国际文化交流搭建了更加坚实的桥梁。
学习汉语也可以为英语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由于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中国开展业务,并对会说汉语的人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学习汉语可以为英语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因为他们可以为那些在中国开展业务的企业提供翻译和商务咨询等服务。
汉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汉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学习汉语可以使英语学习者更深入地了解汉字和古代汉语文化。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象征,而且汉字在英语中的使用也颇为常见。
许多英语学习者常常会迷恋于汉字的美丽和神秘,因此学习汉字可以使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英语中的汉字。
学习汉语可以增加英语学习者对语言的灵活运用和应用的认知。
中文和英文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存在一些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截然不同的地方。
学习汉语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培养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英语中的语法结构和词汇,从而提高英语表达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学习汉语可以拓展英语学习者的语言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而且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其文化和历史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习汉语可以使英语学习者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从而更好地与中国人交流和沟通,增加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然后,学习汉语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拓展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和机构开始在中国投资和发展。
精通汉语的英语学习者在职业生涯中将会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他们可以在跨国公司、教育机构、外交部门等领域找到更多的就业机会。
汉语对英语学习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学习汉语不仅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汉字和中国文化,还可以帮助他们拓展语言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加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并且可以使他们更加尊重和理解不同的语言和文化。
我们应该鼓励更多的人学习汉语,让更多的人受益于汉语对英语学习的积极影响。
浅论汉语对英语的影响

浅论汉语对英语的影响汉语对英语的影响可谓由来已久,它不仅反映了不同民族间文化的交流,也反映了在交流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反映着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历史发展轨迹。
从早期的cheongsam(旗袍、长衫)、kowtow(卑膝、磕头)、chin-chin(请请)、ginseng人参、yen(瘾、渴望),到“chinesery”(与礼仪有关的繁文缛节),再向后与中国不时代的变化联系密切。
总的词汇已经有很多,牛津字典中以汉语为来源的英语词有一千多条(1189个),说明英语在不断吸收着汉语。
我们常见到的有:kungfu(功夫)shaolin(少林)xiucai(秀才)yamen(衙门)paper tiger(纸老虎)red guards(红卫兵)capitalist roader(走资派/走资本主义路线者)dazibao(大字报)kung-fu shoes(功夫鞋)mao-jackets(中山装)maotai(茅台)renminbi(人民币)putonghua(普通话)kaifang“open policy”(开放)xun(邓小平“南巡”的“巡”)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guanxi(关系)drinktea(喝茶、饮茶)typhoon (台风)chinglish.(中式英语)confucianism(孔夫子、儒家文化)eight legged essay(八股文)the four books (四书)five classics (五经)the family contract responsibility system(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knowledge economy (知识经济)peaceful rise (和平崛起)taichi(太极)beijing opera(京剧)mid-autumn festival(中秋节)the dragon boat festival(端午节)maoist(毛泽东思想的追随者)dengers(邓小平的追随者)mahjong (麻将)fungshui (geomancy风水)taikongren(太空人)coolie (苦力)有音译或音意合成方式组成,内容都极具有中国化特征。
浅谈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汉语负迁移

浅谈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汉语负迁移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汉语对学习者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有时候,这种影响并不是积极的,而是一种负面的迁移效应,例如汉语负迁移。
汉语负迁移是指,在英语学习中,因为受到汉语语言结构的影响,导致学习者难以正确运用英语语法和句法。
本文将通过分析汉语和英语之间的语法和句法差异,探讨汉语负迁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汉语和英语语法差异汉语和英语的语法差异十分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主语和谓语位置在汉语中,主语和谓语通常出现在句子的开头或结尾,例如:“我要吃饭。
”而在英语中,主语和谓语通常出现在句子的中间,例如:“I am going to eat dinner.” 如果汉语母语学习者没有意识到这种差异,就容易出现将英语主语或谓语放错位置的情况。
2.动词时态英语中动词时态非常丰富,包括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等等。
而汉语则没有严格的动词时态,而是通过上下文来确定动作的发生时间。
这种差异也容易导致学习者在运用英语时出现时态方面的错误。
3.被动语态英语中的被动语态比汉语更为常用,例如:“The book was written by him.” 而汉语中的被动语态则较少使用。
因此,汉语母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可能没有意识到英语中的被动语态,容易出现主动语态的误用。
汉语和英语句法差异除了语法差异之外,汉语和英语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句法差异。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例子:1.定语从句在汉语中,定语从句通常使用“的”字来引导,例如:“我正在读的书。
” 而在英语中,则是通过关系词(如who、whom、whose)来引导定语从句,例如:“The book that I am reading.” 如果汉语母语学习者没有完全掌握英语的定语从句用法,就容易导致使用错误的引导词或者放错位置。
2.宾语从句宾语从句在英语中比汉语更为常见,例如:“I know that he is coming.” 在这个句子中,“that he is coming”是一个完整的宾语从句。
汉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汉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汉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体现在语言结构上。
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由于母语的影响,会在语言结构上产生一些偏差。
在英语中,形容词一般位于名词之前,而在汉语中则是相反的顺序。
学生可能会出现将形容词放在错误的位置的情况。
英语的词序也与汉语有所不同,这也会导致学生在表达句子时出现困难。
汉语对英语学习者在语言结构方面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汉语对英语词汇的学习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由于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它们的词汇有着很大的差异。
在学习英语时,学生需要大量地掌握英语的词汇,而在这个过程中,汉语可能会成为一种“障碍”。
由于两种语言的词汇没有太多的重叠部分,学生需要大量地进行词汇的背诵和记忆。
由于中文与英文的发音、拼写和含义的不同,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
除了语言结构和词汇之外,汉语对英语语音和语调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由于中文与英文的语音系统和语调有所不同,因此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汉语语音和语调的影响,导致发音不准确和语调不自然。
中文中的四声和英文中的语音调型有着显著的区别,这对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都会产生影响。
汉语对英语语音和语调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汉语对英语学习者的文化背景影响也是值得关注的。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对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影响。
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可能会受到汉语文化的影响,导致在英语学习中出现一些文化差异带来的障碍。
在英语学习中,也需要了解英语背后的文化内涵,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汉语对学生的文化素养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尽管汉语对英语学习会带来一些影响,但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更好地利用汉语促进英语学习。
学生可以通过语言对比的方法来帮助自己更好地掌握英语。
通过比较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的语言结构和词汇。
学生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语言实践来提升自己的英语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汉语对英语的影响
作者:游琳
来源:《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年第01期
【摘要】随着中国国力的增长,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等各个层面的交流越来越频繁。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了解中国,关注中国。
近年来,以孔子学院为代表的中国语言、文化的国际推广和交流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在一波又一波的中国热之后,汉语也在不知不觉中对英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键词】汉语;英语;影响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长,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等各个层面的交流越来越频繁。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了解中国,关注中国。
最近出现的含有中文渊源的单词是chengguan(城管),谷歌搜索中有接近100万次的引用,远远超出机构对新词要求出现的最少引用次数。
该机构数据显示,每年新增英文单词1万个左右。
目前全球大约18.3亿人在使用英语,包括母语、第二语言使用者以及用于商业或技术用语。
汉语对英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英国广播公司(BBC)还专门为Tuhao(土豪)一词做了一档节目,给英国人介绍“土豪,让我们做朋友吧”(“Tuhao,let’s be friends!”)。
汉语对英语的影响最早可追溯到公元9世纪末。
根据《牛津英语大词典>记载,silk是经丝绸之路通过拉丁语和希腊语于公元888年进入英语的,而频繁借词汉语始于近代。
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
一、汉语对英语词汇方面的影响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language),包含着印度、西亚和欧洲的语言。
目前使用的英语单词中,有不少是从非印欧语系“拿来”的,这就是英语中的外来语。
这些外来语很多就来自汉语,如,“孔夫子(Confucious)”、“中国功夫(kungfu)”、“麻将(mahjong)”、“豆腐(tofu)”、“丝绸(silk)”、“茶(tea)”、“风水(Fenggshui)”、“纸老虎(paper tiger)”、 Dingho顶好,Ginseng人参,主要指北美一带出产的“花旗参”,又称“西洋参”,koolie苦力,Kowtow极其卑顺的态度,来自中文的“磕头”,Lao-tzu老子,Mah-jong麻将,Sampan指单帆或需用桨划的小船,来自“舢板”,Tai—chi(chuan)太极或太极拳,Tao道,道教,TaoTeChing《道德经》,Yinyang阴阳等等。
二、富有中国特色的中式英语
中式英语(Chinglish),顾名思义就是中国人使用的不地道的英语,不符合英语不符合英语的规律和习惯,说话人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以及词汇的选择和搭配都是中国式的。
它的典
型代表就是“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这个中式英语已经被正式收录进英语词典当中。
除了這个典型代表之外,还有license-plate lottery车牌摇号,leftover women and men剩男剩女,1eft behind kids留守儿童,to be expelled from CPC and public office双开,Chinese-style leftover banquet中国式剩宴,Chinese-style vacation中国式暑假,Princess class公主班,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marry-rich women秋收女,mass line群眾路线,master ant硕蚁,Clear your plate campaign光盘行动,Flash sale限时抢购等。
这些中式英语很大程度反映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习俗等各个方面的现状和特色。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和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强大购买力,各式各样具有中国特色的汉语词汇涌现在各大英文媒体和网站。
例如,央视的英语网站将在海外的中国消费者译成“chinsumer”,是用Chinese(中国人)与consumer(顾客)合成的单词,意指出国旅游时挥金如土的“中国购物狂”;“antizen”译为“蚁族”,是把“ant”(蚂蚁),加上英文后缀“izen”,用来形容80后大学生低收入聚集的群体;“don’train”译为动车,是把与汉字“动”发音暗合的英文“don't”(不要)”与“train(火车)”的合并而成。
2013年国际金价连日走高,外媒把此归功于中国大妈的超强购买力。
美国《华尔街日报》直接把大妈的汉语拼音“dama”转成英语单词。
一些网友在微博上惊呼:中国dama“转正”了,走向了世界!
毋庸置疑,中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使富有中国特色事物的英语词汇大量涌现在英语中,成为世界英语的一部分,在词汇、语法、句式等方面对英语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你好”、“谢谢”、“再见”等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及表达方式将会成为国际通用语。
参考文献:
[1]国际在线,2012年3月17日
[2]http://overseas/2012-04/26/c-123040092_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