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性降压在鼻内镜外科手术中应用论文

合集下载

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在内窥镜鼻息肉摘除术中的应用

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在内窥镜鼻息肉摘除术中的应用

及低血蛋 白血症为特征 的临床综合征 , 分原发性 和继发 性两
大类。除糖尿病肾病、 高血压肾病等继发性肾病外, 均属免
疫性疾病 。激素通过抑制免疫炎性反应 、 抑制 醛 固酮 和抗 利 尿激素分泌 , 响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 等综合作 用而发挥 其 影 利尿 、 消除尿蛋 白的疗效 。肾病综合 征时高凝状 态主要 由于
无效 4例 , 总有 效率 9 %。 2 表 1 治疗前后生化指标 ( s ± )
及 实验亦证实 , 中药活血 化瘀 可 以阻断 肾脏 的病理 损害 , 促
进 肾小球 损伤修 复 , 一步 改善 肾功能 , 进 延缓 病 情进 展 。
疏 血通注射液 中主要 成分 为多糖 、 多肽 , 中多肽分 子量 在 其 70 0 0以下 , 属小分子物质 , 对人体 不产生过敏反应 , 多糖 具 且 有免疫调 节作 用与抗 炎作用 , 括对 细胞 免疫 、 包 体液 免疫 和 非特 异免疫 的调节作用 。而疏血 通注 射液 主要 中药成 分 是水蛭 、 地龙 。水蛭 的主要 成分 是水 蛭素 , 水蛭 素是 一种 多
学出版社 ,0 4 1 112 2 0 :0 —0 .
这一特性主要 与凝 血 因子活性 升高 、 维蛋 白溶解 抑制 、 纤 血 小板的激活及 肾实质 的凝血激 活等 因素 有关 。有关 临床
尼 卡地 平控 制性 降压 在 内窥 镜 鼻 息 肉 摘 除术 中 的应 用
王建 杨 雪峰
【 摘要 】 目的 探讨控制性降压在 内窥镜下鼻息 肉摘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鼻息 肉摘除术 8 O 例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各 4 例, 0 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 其中第 1 组为普通全身麻醉组, Ⅱ 第 组
全身麻醉术中辅 以尼卡地平 电脑微泵 泵入 , 控制血压 于 10 6 9 / 0nnH 0 /0— 0 5 l g上下波 动。结果 l 第Ⅱ

靶控输注控制降压在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

靶控输注控制降压在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

靶控输注控制降压在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摘要目的:观察靶控输注(TCI)控制降压在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

方法:择期鼻内镜手术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控压组(K)和对照组(D),每组25例。

D组不行控制性降压,维持雷米芬太尼的靶控浓度不变;K组手术开始后行控制性降压,每隔2分钟调高雷米芬太尼的靶控浓度0.05ng/ml,直到MAP降至50~70mmHg,并维持至手术结束。

结果:术中K组HR慢于D组,MAP低于D组,K组手术时间比D组明显缩短,K组出血量明显少于D组,K组术野质量明显好于D组。

结论:TCL异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应用于鼻内镜手术患者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术野质量,控制性降压起效及恢复均较快,可控性好,降压平稳缓和,波动幅度小,无血压过度下降,降压的同时心率一定程度的减慢,有利于维持心肌氧供、氧需的平衡,重要脏器氧供充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靶控输注控制性降压雷米芬太尼异丙酚靶控输注(TCI)又称目标浓度输注,代表着静脉麻醉给药方法的新进展。

结合雷米芬太尼、异泊酚可控性强的优点,实施术中控制性降压,减少术中出血,保持术野清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ASA Ⅰ~Ⅱ级择期鼻内镜手术患者50例,年龄18~60岁,体重42~91kg,无高血压、明显心肺疾患、肝肾功能不全及血液病病史,术前未使用过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

随机均分为控压组(K)和对照组(D),每组25例。

麻醉方法:所有患者麻醉前30分钟肌注鲁米那0.1g、阿托品0.5mg,入室开放外周静脉,以10ml/(kg·小时)的速度静滴乳酸林格氏液,补充术前生理需要量。

麻醉诱导:静注力月西0.05mg/kg后开始TCL异泊酚。

起始血浆浓度(Cp)设为3.0~4.0μg/ml。

患者入睡后给予维库溴铵0.1mg/kg,然后TCL雷米芬太尼,起始效应室靶浓度(Ce)设定为0.2ng/ml,面罩辅助呼吸,3分钟经口气管插管,接麻醉机机械通气。

控制性降压全麻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

控制性降压全麻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
男性 ≥4 0 2 Fmo/ 女 性  ̄ 3 0 mo/ 为 高 血 尿 酸 。 lL, 8 F lL 12 一 般 资料 : 择 20 . 选 0 8年 1 2月 ~ 2 1 0 0年 1 2月 期 间 在 我 院 门 诊 和 收治入 院 治疗 的符 合要 求的 患 者 1 8例 , 7 3 男 , 6 5例 女 3例 ; 龄 6 ~8 年 0 o 岁 , 均 ( 6 3 士 4 5 ) 。 其 中 高 血 压 l级 3 平 6. 2 .8 岁 5例 , 血 压 2级 5 高 4例 , 高 血 压 3级 4 9例 。 同 时 , 机 选 择 与 上 述 患 者 同 期 1 8例 血 压 正 常 者 为 对 随 3 照组 , 中男 7 其 7例 , 6 女 1例 ; 均 年 龄 ( 5 4 平 6 . 4士 6 8 岁 。所 选 患 者 的 年 . 8) 龄 、 别 等 比 较 差 异 无 显 著 性 ( o 0 )。 性 P> . 5 1 3 方 法 : 血 尿 酸 的 测 定 : 检 患 者 均 在 检 查 前 1周 内 停 用 利 尿 . ① 受 剂 ,d内 要 求 低 蛋 白 、 嘌 呤 膳 食 。 清 晨 空 腹 , 取 肘 静 脉 血 3 , 用 自 3 低 抽 ml 应 动 生 化 分 析 仪 以 尿 酸 酶 法 测 定 血 尿 酸 浓 度 。 ② 血 压 的测 定 : 检 患 者 经 静 受 息 1 mi 后 坐 位测 量肱 动脉 压 ( 0 n mmHg , 隔 2 n 复测量 , 平均 值 。 )间 mi 重 取 1 4 统计 学 处理 : 量数 据采 用均 数 土标 准差 ( 土 s 表示 , 量用 t . 计 x ) 计 检验, 计数 用 x 检 验 , <0 0 0 P . 5为差 异 有显 著性 。 2 结 果 高血 压 组与血 压 正常对 照 组血尿 酸 比较结 果 : 血压 组与对 照 组血 尿 高 酸 结果 比较 高血 压 组 中高 尿 酸 血 症 患者 有 4 2例 ,占 高 血 压 患 者 总 数 的 3 . ; 照 组 中 高 尿 酸 血 症 患 者 有 1 04 对 1例 , 总 数 的 7 9 。 两 组 发 生 率 占 . 比 较 差 异 有 显 著 性 ( < 0 01 。 P . )

复合控制性降压在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

复合控制性降压在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

12 ± 4 20± 0 9. 3 . 2 2 1 3 101 4 . j0 5 5.± 6 1 ±2 8
1 5 0± . 0 l± . 】 4 0
17 13.± .) 0 ±1(1 3 1 4 17 23.± .) 2 ±1(73 3 6
表 3 两 组 术后 随访 肾功能 变化 指标结 果统 计分 析 m l mo L /
4 3 26
实用医学杂 志 20 年第 2 08 4卷第 2 期 4
复合 控 制性 降压 在 鼻 内镜 手 术 中 的应 用
朱 邵 军
摘 要 目的: 评价控 制性 降压在鼻 内镜 手术 中的应 用效 果。方法 : 期行鼻 内镜 手术成年 患者 4 择 0例 , 分成
两 组 两组 麻 醉前 3 i Om n均肌 肉注 射咪 达 唑 仑 和 阿托 品 。 麻 诱 导 均 用咪 达 唑 仑 、 太 尼 、 库 溴 铵 、 泊 酚 , 管 全 芬 维 丙 气 插 管成 功 后 吸 入 七 氟烷 、 脉 泵 注 维 库 溴铵 、 泊 酚 维持 麻 醉 。 甲组 术 中未 采 取 任 何 降压 措 施 , 静 丙 乙组 在 手 术 主要 操
作者单位 : 100 浙江省 舟山市妇幼 保健医院麻醉科 360
乙组 对 血 乳酸 浓 度 、H值 、a O 、术 毕 清醒 、 p PC 术 中 出血量 、T段 改 变 等影 响 不 大 , 发 现 对机 体代 谢 S 未
降压 3 i T , 集 桡 动 脉 进 行 血 气 分析 , 定 血 乳 酸 浓 度 、H 值 、 a O 、 b 分 析 出血 量 ) 记 录 手 术 时 间 、 毕 0rn 3 采 a 测 p P C H ( , 术
清 醒时间、 中 出血量 . 术 两组数据 进行统计 学分析 。结果 : 乙组手 术时 间、 中 出血量 明显 少于甲组 , 术 术毕清醒 时 间 、T段 改 变 以及 实验 室 检 查 无 明 显 差 异 结论 : 醉 药 物联 合 血 管 扩 张 药 用 于控 制 性 降压 应 用 于鼻 内镜 手 术 是 S 麻 相对安全和有效 的。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 控审 性降压 l 麻醉 鼻 腔手术

瑞芬太尼用于鼻内镜手术中控制性降压

瑞芬太尼用于鼻内镜手术中控制性降压

瑞芬太尼用于鼻内镜手术中控制性降压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应用瑞芬太尼控制性降低血压以提高手术安全性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全麻鼻内镜手术的患者60例,ASA分类为Ⅰ~Ⅱ级,患者心肺、肝肾功能均正常,无内分泌系统疾病,无高血压病史。

将其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硝普钠组(N组)。

R组以瑞芬太尼0.1~0.2μg/kg·min泵入,N组给予硝普钠3~8μg/kg·min泵入。

监测并记录入室安静5min时(T0),麻醉诱导后(T1),开始降压前(T2),开始降压后(T3),停止降压5min(T4),停止降压30min(T5)的MAP 及HR,SpO2、PetCO2和出血量。

结果与T0时比较,2组T1-T4时MAP明显降低,R组HR明显减慢,T1时N组HR明显减慢,T2-T4时N组HR明显增快(P<0.05)。

与T1时比较,N组患者T2-T5HR明显增快,与R组比较(P<0.05)。

R组出血量较N组明显减少(P<0.05)。

结论本次研究中,应用瑞芬太尼能够起到加强麻醉效果的作用,可以控制血压、心率,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术中术野清晰度。

标签:鼻内镜手术控制性降压瑞芬太尼硝普钠鼻内镜手术具有直观、微创的特点,需要清晰的手术视野,才能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同时保护毗邻正常结构。

于鼻内镜手术中采用控制性降压的目的是减少出血,提高术野清晰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瑞芬太尼在全身麻醉的诱导和维持中,可产生起效迅速、作用快速消失、苏醒可预知、维持长时间的强效镇痛等效应[1]。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瑞芬太尼在适当的剂量时,能够产生降低血压、减速心率的作用。

本次临床研究瑞芬太尼的控制性降压作用,评价瑞芬太尼在术中控制性降压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行全麻鼻内镜手术的患者60例,年龄23~51岁,平均34.7岁,ASA分类为Ⅰ~Ⅱ级,患者心肺、肝肾功能均正常,无内分泌系统疾病,无高血压病史。

控制性降压在鼻内镜中的应用

控制性降压在鼻内镜中的应用

控制性降压在鼻内镜中的应用【摘要】目的研究鼻内镜手术过程中控制性降压措施的优点和管理。

方法在2011年6月份至2012年11月份期间,选取本院收治的鼻腔息肉、鼻甲肥大和鼻窦炎患者13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对照组患者在全麻下进行手术,使用乌拉地尔静推的方式进行降压。

对治疗组患者使用气管内插管+全麻的手术方式,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使用芬太尼药物进行降压,使用硝普钠静脉滴注进行辅助降压。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

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手术时间相对较短。

结论在鼻内镜手术过程中使用控制性降压可以减少患者的出血量和手术时间,促进手术顺利进行,可以在临床手术中广泛使用。

【关键词】控制性降压;鼻内镜;应用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鼻内镜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手术当中,给医生和患者都带来很大的便利。

对患者使用鼻内镜下手术首先面临的困难是怎样在麻醉的前提下控制住患者的出血,只有处理好这个问题,才能够确保在直视的情况下圆满完成手术,人体的鼻窦和鼻腔内部结构比较复杂,位置较深且迂曲,不利于直视,存在多种血管和神经,在对此部位进行手术时常会出现止血困难和流血多的问题,影响整个手术的质量,甚至因为流血过多终止手术的进行,增加患者的痛苦[1]。

为了减少手术中的出血量,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都要对患者进行控制性降压措施,通常使用硝酸甘油、拉地尔、硝普钠、佩尔地平等此类的降压药物进行降压[2]。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2011年6月份至2012年11月份期间,选取本院收治的鼻腔息肉、鼻甲肥大和鼻窦炎患者130例,年龄在14~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25岁。

其中,男83例,年龄在14~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65岁;女47例,年龄在15~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68岁;有40例患者具有原发性高血压疾病。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5人。

其中,治疗组男42例,年龄在16~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12岁;女23例,年龄在15~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21岁。

控制性降压在鼻内镜手术的应用

控制性降压在鼻内镜手术的应用
著 快 于 I、 组 ( Ⅲ P<00 ) Ⅱ、 .1 , Ⅲ组 平 均 动 脉 压 ( A ) 著 低 于 I组 ( <00 ) M P显 P .1 。结 论 硝 酸 甘 油 复 合 艾 司 洛 尔控 制 性
降压可明显减 少 出血量 , 缩短手术 时间、 防止反射性 心率增快 , 鼻 内镜手术 比较理想 的麻 醉方法之一 。 是 【 关键词 】 硝 酸甘油 ; 司洛 尔; 性降压 ; 内 手术 艾 控制 鼻 镜 【 中图分 类号 】 R64R750 1; . 1 6 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400 ( 0 ) . 3. 0 . 12 70 1 70 0 5 0 90 2
122 降压方 法 : .. 工组不 做 控 制性 降 压 。 Ⅱ组 静 脉 给 予硝 酸甘油首 剂 5* k, Gsa30 微 泵 以 lg (g t/g用 aby50 g t/k・ J
控制性降压应用于鼻 内镜手术 , 明显减少术 中的出血
量, 缩短 手 术 时间 , 报告 如下 。 现
鼻 内镜 手 术 (E S 比传 统 开 放 式 手 术 更 微 创 , FS ) 但
由于鼻腔及鼻窦解剖 的原 因, 中出血较多 , 术 影响手术 操 作 而延 长手 术 时间 。有 效地 控 制术 中 出血是 手 术顺
利进行 的保 证 。我 们 采用 硝 酸甘 油 复合艾 司 洛尔 施行
深度 , 维库溴铵 0 1 gk 维 持肌松 , 毕完全清醒拔 . /g m 术 管 后 回病房 。
司洛 尔控制性 降压组 , 每组 2 例 , 中监 测比较各 组术 中出血 量, 0 术 术中输 液量 , 术时间, 手 平均动脉 压( P 、 MA ) 心率( R) H , 尿 量。结果 Ⅲ组 术 中出血量显著 少于 I、 Ⅱ组 ( P<00 ) Ⅱ、 .1 , Ⅲ组 手术时间显著短 于 I组 ( 0 0 ) Ⅱ组术 中心率显 P< .5 ,

右美托咪啶辅助七氟醚控制性降压在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

右美托咪啶辅助七氟醚控制性降压在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

右美托咪啶辅助七氟醚控制性降压在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辅助七氟醚控制性降压在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择期鼻内镜手术患者60例,分实验组(A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辅助七氟醚控制性降压,对照组(B组):采用七氟醚控制性降压。

同样方案麻醉诱导后A组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负荷剂量0.8μg/kg(10min泵注完),然后以0.5μg/(kg·h)维持静脉输注,手术结束前10min停止,B组以同样方式输注生理盐水。

术中两组患者均吸入七氟醚行控制性降压。

记录麻醉诱导前10min(T0)、手术开始后30min(T1)、拔管即刻(T2)及拔管后30min(T3)的HR、MAP、ECG 和SPO2。

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拔管后30min内咯血量。

观察并记录术后全麻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的ECG和SpO2均在正常范围。

A组患者全麻恢复期血流动力学更平稳,HR、MAP明显低于B组患者(P <0.05)。

A组患者术后咯血量、术后躁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

结论鼻内镜手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啶辅助七氟醚控制性降压,能有效平稳地降低血压,明显减少术后咯血量,降低全麻术后患者的躁动,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關键词:右美托咪啶;七氟醚;鼻内镜;控制性降压鼻内镜手术(FESS)是一种微创手术方式,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鼻息肉和慢性鼻窦炎的治疗,但由于鼻腔及鼻窦解剖的原因,术中出血较多,影响手术操作,所以术中大多需要控制性降压[1]。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全身麻醉联合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控制性降压。

右美托咪啶(DEX)是新型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能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在临床麻醉中广泛应用[2]。

本研究旨在观察右美托咪啶辅助七氟醚控制性降压在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期行FESS手术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21~58岁,平均(42.5±6.3)岁;体重48~82kg,平均(63.2±7.4)kg;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无明显心肺肝肾疾患及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无凝血功能障碍病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性降压在鼻内镜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r 7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465-01
鼻内镜外科手术在鼻腔中操作,由于鼻腔小,结构精细复杂,血管丰富,鼻腔内渗血难以控制。

手术操作在鼻内镜下进行,要求患者安静,最大程度地减少渗血,以保证术野清晰。

将控制性降压技术应用于鼻内镜外科手术有助于减少术野渗血,提供良好的手术条件。

1 资料与方法
全组鼻窦开放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18~65岁,asa ⅰ~ⅱ级。

术前30分钟肌肉注射苯巴比妥0.1g,阿托品0.5mg。

麻醉诱导咪唑安定0.1mg.kg-1、丙泊酚2 mg.kg-1\,芬太尼4ug. kg-1、万可松0.1mg. kg-1。

静脉注射,行气管插管,控制呼吸,呼吸频率12~16次.分-1,潮气量8~10ml. kg-1。

微量泵程持续泵瑞芬太尼、万可松分次静脉注射、异氟醚吸入(浓度0.8~1.5%)维持麻醉。

麻醉诱导后进行监测:1.胸前标准导联连续监测心电图、心率(hr)和心律;2.穿刺桡动脉置管,连续监测收缩压(sp)、舒张压(dp)和平均压(map),并定时采集动脉血作血气分析;3.脉搏氧饱和度仪监测氧饱和度(spo2)。

40例全组鼻窦开放患者,随机分为降压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各20例。

降压组于手术切皮前开始静脉滴入50ug/kg硝普钠浓
液(snp),滴速0.7~1.1ug. kg-1.min-1,使map下降至8.0±0.7kpa 开始手术,术中维持此水平,术毕切口缝合前停止降压。

其它麻醉处理两组相同。

于诱导前、诱导后、降压稳定后10、30、60分钟及术毕降压后10、30分钟分别采集上述各参数。

ⅰ组同时抽取动脉血作血气分析。

两组患者出血量通过计算吸到瓶中血量和称术中渗血纱布重量计算。

观察从停降压至清晰时间(以呼之睁眼为准)的各参数,并统计术后24小时尿量。

所有参数均按均数±标准差( x±s)计算,用f和t检验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诱导前、后血压、心率稍有波动,但属正常范围。

snp滴速0.7~1.1ug. kg-1.min-1,10分钟内血压稳定在map8.5±0.7kpa。

snp 总量5.6±2.18mg。

降压期间动脉压、心率均保持稳定。

停降压后10分钟,血压均可恢复至术前水平,无反跳性高血压。

两组患者术中均无心电图异常,spⅰ组2均维持在97%~100%。

末稍循环良好。

ⅰ组血气分析:降压后和降压期间ph、剩余碱(be)和paco2均保持正常范围。

仅有部分患者paco2偏低,为过度通气所致,调整呼吸机频率和潮气量即可纠正。

比较两组出血量:ⅰ组显著少于ⅱ组(ⅰ组:44.2±17.4ml, ⅱ组:138.3±27.9ml,p<0.01)。

所有患者术毕停降压后30分钟内均清醒拔管。

两组患者术后24小时尿量均正常。

3 讨论
控制性降压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

由于全组鼻窦开放手术出血较多,在鼻内镜下手术,出血可使视野模糊,妨碍精细的手术操作。

控制性降压可使手术出血较少,鼻腔内解剖结构清晰,有利于手术。

snp静脉滴入行控制性降压作用可靠,便于调节。

吸入麻醉药异氟醚可明显减少snp用量,且对压力感受器反射有中枢性和外周性拮抗作用[1]。

本组患者采用异氟醚吸入维持全麻,无心动过速,snp用量少。

控制性降压造成的不良后果是脏器灌注不足。

动物实验证明:硝普钠并异氟醚行控制性降压时,肾、肝、胃肠道血流减少,但心脑血流并不减少[2]。

本组患者术中心电图、动脉血气均正常,术毕清醒,术后随访无精神及智力异常,术后24小时尿量正常,证明控制性降压用于鼻内镜外科手术是安全的。

参考文献:
[1] seagard jl, blegbe eo, hopp fa,et al .effects of isoflurane on the baroreceptor reflex. anesthesiology, 1983, 59: 511.
[2] sperry rj, moonk cr, durieux me, et al. the influence of hemorrhage on organ perfusion during deliberate hypotension in rats. anesthesiology, 1992, 99: 11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