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科诊断报告工作规范标准[详]

病理科诊断报告工作规范标准[详]
病理科诊断报告工作规范标准[详]

病理科诊断报告工作规

病理学诊断是应用病理学知识和方法对临床送检的标本进行检查,结合临床资料,通过分析、综合、判断作出的疾病诊断。其意义是为临床确定诊断、制定治疗方案、了解预后及总结诊治经验提供可靠依据。病理学诊断书(报告)是具有法律意义的医学文件。

1、病理学诊断有有以下几种形式。

(1)Ⅰ类诊断即能明确肯定病变部位及疾病的诊断。

病变部位:以眼观及镜检进行确认如胃幽门部、宫颈等;对体多处可出现的器官(如淋巴结)或左右两侧均有的器官(如乳腺、肾等)以及小块组织则以临床提供的资料为准,并用括号标明,如(左)乳腺,或(颈右侧)淋巴结,或子宫颈(3点);如具体部位无法确定,则全部定在括号,如(腹膜后)××瘤。

疾病诊断:应写出疾病全称,不宜写简称。对罕见或新近被认定的疾病,应写出英文全名,附在中文病名之后。如送检标本中有一个以上疾病,则按主要、次要疾病依次写出。对肿瘤性疾病,在送检标本足够的情况下,应写出其分型、分级,恶性肿瘤还应写出浸润围、切缘情况及转移情况。在有条件的单位,还应记载免疫组化标记或电镜检查等结果。

举例:

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

胃小弯溃疡型管状腺癌(3cm×3cm×2cm),侵及浆膜层;标本上下切缘未见癌残留;幽门淋巴结4枚,其中1枚有管状腺癌转移,其余3枚呈窦性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或写作幽门淋巴结1/4见癌转移)。

(2)Ⅱ类诊断即不能完全肯定的或有所保留的诊断一般是由于病变不够典型,性质难定;或虽确定为恶性,但其组织来源难定。这种报告常在诊断前冠以“考虑为”、“倾向于”及“疑为”。对临床已有明确诊断,但在病理形态上缺乏特征性病变或仅有与临床诊断不矛盾的非特征性病变时,则在诊断前冠以“符合……”、“不能排出……”。

举例:

(喉部)鳞状上皮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考虑(或疑)有局部癌变

(腹膜后)恶性肿瘤——肉瘤,倾向于神经源性、

(左颧部)皮肤病变,符合红斑性狼疮

(3)Ⅲ类诊断即描述性诊断。镜检病变不特异性、病变不足、取材代表性不够、或原始样品过小或采集过程中挤压严重时,则只能对病变作形态学描述,均需在报告中说明。

举例:

(阴道残端)炎性肉芽组织,未见异型细胞。

(右小腿)送检组织部分坏死,边缘见鳞状上皮呈假癌样增生伴大量慢性炎细胞浸润。

(4)Ⅳ类诊断即阴性病理诊断。用于送检组织过小或人为变形严重时。

举例:

送检小片浅表胃粘膜组织,不能诊断。

送检物为血凝块及少量炎性渗出物,无法诊断。

送检小块组织,严重挤压变形,无法诊断。

2、病理诊断的步骤:

(1)病理医师进行诊断前,核对申请单和切片核查是否相符。

(2)熟悉临床资料:病理学的检查方法主要是眼观和镜检,并由此获取建立病理诊断的形态学依据。但这绝不意味着仅仅领先这些依据就能正确地完整地确立患者的诊断。病理诊断离不开完整、准确的临床资料。不少疾病要领先临床标准与病理标准即“双标准”才能诊断。例如,“对于骨肿瘤来说,完整的临床病史和一系列的影象学检查资料,在诊断上可能比一个活检更为重要”。(Ackeman外科病理学,第8版,第7页)其实,临床资料的重要性绝不限于骨肿瘤的诊断,即使仅以肿瘤而言,从以下的容里,也可看出“双标准”的重要性。

①年龄

a、肿瘤年龄不同的肿瘤常有一个好发年龄段,即瘤年龄。例如:儿童好发肿瘤有:血管瘤、淋巴管瘤、横纹肌肉瘤、白血病及恶性淋巴瘤(占15岁以下儿童恶性肿瘤的50%);各种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肺母细胞瘤、胰母细胞瘤及嗅母细胞瘤。中老年人好发肿瘤有: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各系统的癌肿;皮肤的鳞状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及基底细胞癌(小儿几乎没有);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几乎不发

生在20岁以前),脂肪肉瘤,小淋巴细胞性恶性淋巴瘤及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

细胞淋巴瘤(多见于老年人,很少发生在20岁以前)。骨肿瘤的好发年龄:Ewing 肉瘤好发于5~19岁;骨肉瘤常见于10~19岁;骨巨细胞瘤常见于20~39岁;软骨肉瘤、脊索瘤常见于30~59岁;多发性骨髓瘤和转移癌绝大多数在40岁以上,而骨Paget病几乎不发生在40岁以前。

b、相同类型的肿瘤在婴幼儿与成人形态表现不一致有些肿瘤发生于婴细胞时,细胞幼稚不成熟,但无真正异型性,不能误诊为恶性。如婴儿纤维瘤病、婴儿纤维性错构瘤、脂肪母细胞瘤、胎儿性横纹肌瘤、幼年性黑色素瘤等。

c、相同类型的肿瘤在不同的年龄诊断标准及预后不同如血管外皮瘤,婴儿型(≤1岁)为良性,成人型(>1岁)为良性、交界性或恶性。儿童睾丸或卵巢的未成熟畸胎瘤,临床上为良性可不作恶性对待,预后良好。但发生在成人却均为恶性,预后较差。

②性别在肿瘤诊断及预后判断上,亦具有一定的价值。

a、鼻咽部血管纤维瘤,几乎均发生于青春期男性,是否可发生于女性尚有争议。

b、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几乎均发生于女性。

c、相同形态细胞肿瘤在两性的命名不同,如“精原细胞瘤(男)与无性细胞瘤(女)”。

③婚否对涉及妊娠、泌乳及性传播性疾病的诊断,尤应注意婚否,并在写出诊断前作有关的了解,以免误诊及医患纠纷。

④部位对判断肿瘤的类型、病理诊断的标准和预测其生物学行为均有重大意义。

a、不同肿瘤的好发部位常有一定规律性大致有三种情况:有些肿瘤好发于正常即有该组织的部位,如平滑肌瘤、神经母细胞瘤、脊索瘤、副节瘤、生死细胞源性肿瘤、各种上皮性肿瘤;有些肿瘤多见于正常无或很少有该组织的部位,如粘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恶性淋巴瘤常见于胃、乳腺、甲状腺、肺、睾丸;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常见于胆囊、阴囊、阴道、宫颈及腹膜后,而本来富于横纹肌的部位,除头颈部外,四肢反而少见;有些肿瘤几乎只发生在特定的部位,如鼻咽部纤维血管瘤几乎均发生于鼻咽部,浅表纤维瘤病几乎只发生在手掌尺侧、趾部、指节及阴茎,骨巨细胞瘤及软骨母细胞瘤好发于骨骺。

b、相同组织类型的肿瘤在不同的部位良恶性诊断标准不一例如:软骨性肿瘤:

发生在四肢长骨、盆骨、胸骨、肋骨及椎骨等大骨处,不轻易诊断为软骨瘤,而发生在手足小骨,不轻易诊断为软骨肉瘤。平滑肌肿瘤:在不同部位诊断良恶性所依据的核分裂象数的标准不同(见附表),(注:当然还有其他条件,如凝固性坏死、细胞异型性等此处从略)。

附表:不同部位诊断平滑肌肉瘤的核分裂象数

软组织肿瘤:因部位之深浅,病理学诊断的原则不一样。如脂肪组织肿瘤,肉瘤样的组织出现在浅表部位诊断为多形性脂肪瘤,而在深部则诊断为脂肪肉瘤。纤维组织细胞肿瘤,肉瘤样的组织出现在浅表部位诊断为非典型性纤维黄色瘤(交界性),而在深部则诊断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高度恶性)。

a、完全相同形态的肿瘤因发生部位不同其生物学行为大相径庭。

例如:副节瘤,膈以上生物学行为好,横膈以下生物学行为差,腹腔及腹膜后恶性者多;阑尾类癌比小肠或胃类癌的生物学行为偏好;皮肤圆柱瘤为良性肿瘤,同样形态的肿瘤发生在乳腺者呈低度恶性,发生自唾腺和肺者为中度恶性;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发生于脏者预后常比仅发生于骨者差。

⑤病史及临床症状:临床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对病理诊断的意义更为重要。有些疾病的病理诊断必须结合临床表现才能作出,有些疾病无病史则不能也不宜由病理医师单独作出病理诊断。病理学家对没有临床资料的病理标本不应单独作出诊断。

a、与外伤有关的病变骨折骨痂,易误诊为骨肉瘤;术后梭形细胞结节,易误诊为梭形细胞肉瘤。

b、药物治疗后引起病变形态发生医源性变化子宫膜用药后,形态变化与月经周期不吻合;子宫颈上皮在大量应用孕激素后可出现假恶性变化,易误诊为癌。

c、放疗后肉瘤或恶变放射后肉瘤的诊断除形态学标准外,需具备临床上两个条件:发生肉瘤的部位必须在照射野;临床上出现肉瘤前有较长无症状潜伏期,至

少3~4年,平均10年以上。

d、病史在淋巴结疾病诊断中的作用一般而言,先发热后有淋巴结肿大,时大时小,有疼痛或近期有病毒感染、疫苗注射及过敏史等,对诊断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或弥漫性反应性增生,有很强的提示性。反之,淋巴结先肿大后有发热伴淋巴结进行性增大及纵隔、腹膜后淋巴结肿大,或肝、脾肿大,对诊断恶性淋巴瘤或白血病具有很高的诊断参考价值。

e、病史在假恶性病变诊断中至关重要,例如:骨化性肌炎:好发于青年四肢肌肉,临床上常有外伤史,病变发展快,短期可形成较大肿块,但有自限性倾向。X线检查,虽在近骨膜处有致密的肿块阴影,却与骨干不连。但其病理组织学图象有时比骨旁骨肉瘤更为恶性,如无临床资料,易误诊为骨旁骨肉假肉瘤性盘膜炎:极易误诊为肉瘤。在诊断中,以下病史特点比镜下所见更重要:病程短,一般病程为1~2周,绝大多数在3个月,超过1年者仅占7%左右;生长快;体积小,肿块多数在2~3cm之;青壮年多见(20~40岁),儿童少见,老人罕见。

f、月经史是诊断妇科疾病必须掌握的资料,它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病理诊断,如孕妊史对防止误诊宫颈微小腺癌几乎是一盏醒目的红灯。

⑥术中所见术中所见对判断某些疾病的生物学行为极为重要。例如脑膜瘤、胸腺瘤,术中如发现其浸润(常表现为难以分离的粘连),对诊断侵袭性脑膜瘤及恶性胸腺瘤常是重要的佐证。

⑦以往曾做过的病理检查结果及记录对判断肿瘤的演变以及区别复发、转移、多原发癌有极重要的价值。

⑧熟悉临床资料的渠道有:a认真阅读病理检查申请单;b调阅临床病历及影像学资料;c亲自检查病人。

(3)镜检:镜检是病理检查中的至关重要的一步。病变的组织学、细胞学、特染和免疫组化结果的信息均来自镜检。病理医师对病变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思考也在这一步集中,并最终形成诊断意见。

镜检应当遵循有序、全面、细致的原则,即从低倍(物镜×4→×10)到高倍[物镜×20→×40→×100(油镜,必要时)]的顺序依次进行。对每切片也应依序(↑→↓→↑→↓…)观察。发现有组织污染,应查明原因。对镜下见到与自己思路不一致的图像,不要任意取舍。要采取逆向思维进行分析,然后再作结论。

在观察中,应注意选择片的“正常”组织、细胞、特染物质及免疫组化染色反应作“自身参照”。切片质量不佳或取材的代表性不全时,应深切、薄切或再取材。对复杂或疑难病例,如一次阅片难以形成判断,可稍放置并查阅资料后再次阅片。不要急于匆忙诊断。

(4)形成诊断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a、必须坚持临床资料与病理资料的统一,要始终记住病理学检查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会诊”,是一种临床和病理双方为明确诊断而进行的合作行为。病理医师应重视临床资料并作为形成诊断的重要依据,慎重作出病理诊断。对与临床资料不符的诊断应慎之又慎。对缺乏必需临床资料的病例,不要单方面作出诊断,应与临床取得联系,或调阅病历及影像学资料,必要时,应亲自检查病人。总之要坚持临床标准与病理标准的“双标准”原则。

b、必须坚持巨检与镜检的统一,病理标本的肉眼检查与正确取材是完成病理诊断的重要环节的继续,二者相辅相成。病理医师在阅片时应复阅肉眼所见记录或重看标本,结合肉眼形态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作出确切诊断。

c、必须坚持HE图像与辅助检查结果(特染、免疫组化、电镜、DNA检测等)的统一,HE图像是病理诊断最基本的依据。当HE图像不足以确定诊断时,须进一步作各种辅助检测,帮助确定诊断。必须指出,在应用辅助检测技术时,仍然需要密切结合HE图像与临床表现,一定要尽量做到三者统一;如不能统一时,应重新考虑原来的诊断是否正确,并作补充检查。

d、注意经验与新信息的结合,外科病理学是一门运用病理学知识和方法对病变进行观察,并根据其病变形态特点作出诊断的科学。因此,病理医师必须在全面、正确掌握病理学基础理论(前人经验的总结概括)和形态改变特点后才能正确作出病理诊断,而且其中最重要的是正确识别肉眼和镜下形态特点(自己的经验起着重要作用)。病理医师的诊断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病理知识积累和不断丰富经验的过程。但单靠经验,不注意吸收新知识、新方法,显然是不够的,甚至很难作出正确诊断和分型。所以,在诊断过程中必须不断通过阅读文献(信息)来更新和积累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以利于提高诊断水平。

e、学会逆向思维与倾听不同意见在病理诊断过程中,对一些较特殊或复杂的病变常会提出一毓可能性,此时,应逐一加以比较、鉴别及排除,要注意不能仅考

虑符合自己诊断的一面,也要考虑到和自己诊断不符合的一面,要进行逆向思维。只有不断否定、肯定、再否定、再肯定,反复推敲,才能避免诊断错误。此外,还应虚心倾听不同意见,认真分析不同意见与病变符合的一面,再复看切片并加以分析比较,得出最后断意见。

3、病理报告的书写规

(1)病理学报告容

①患者的一般资料应填写完备,包括病理号、送检标本的科室、患者、性别、年龄、标本取材部位、门诊号和/或住院号;

②大体描述:首先指明标本属切取还是切除。切除标本应指明术式、器官、病变部位、数目、大小、切缘、送检或检出之淋巴结情况。

③镜检:宜简,有确诊或鉴别诊断意义者才写,供临床医师分析,无特殊性者可略去。

④病理诊断:病变部位和疾病名称。恶性肿瘤应符合TNM分期要求,写明原发灶大小、组织学分型、分级及浸润深度与转移,切缘有无癌残留。未做病原学检查者,原则上不应写病原病理诊断,如有典型的HE表现和临床病史可写“符合”或“考虑”为某某病。一般情况下,也不宜写纯功能性诊断,要写规的中文或国际通用的病理专业术语。做过特染或免疫组化染色者,应写出与诊断有关的结果。原始样品过小或在采集过程中挤压严重,或取材代表性不够(如肾脏穿刺未见足够数目的肾小球,肝穿刺标本无足够的汇管区等)影响正确的诊断,均需在报告中说明。

⑤其他需要报告或建议容:多用于活检中的复杂疑难或罕见病例,是对病理诊断的补充。容包括指出诊断依据及重要的鉴别诊断,指出与判断预后有关的指标,提供治疗的参考意见,注明选用的参考文献。建议较常用来提示该例还应补做的检查,对交界性病变或潜在恶性病变患者的随访等。

⑥签名(初、复检医师亲笔签名)、报告日期。

(2)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不符合时,涉及病变部位或病变性质的,需重新审查。(3)病理诊断报告应在5个工作日发出,疑难病例和特殊标本除外。

(4)严禁出具假病理诊断报告,不得向临床医师和患方提供有病理医师签名的空白病理学报告书。

(5)病理诊断报告原则上在5个工作日发出(≥85%)。

4、病理学诊断的局限性:病理学诊断的重要性是从所周知的,甚至被誉为“金标准”。正确的病理诊断对临床诊断的最后确立的确具有重要意义,并有助于临床制订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有计划的定期活检可以协助临床了解疾病发展的动态变化,判断疗效;科学的完整病理资料有助于新的疾病或类型的发现,推动医学的发展。但是,病理诊断也存在着局限性,而这种局限性常为临床和病理双方所忽视。病理学诊断的局限性可归纳如下:

(1)只能对有形态学改变的疾病,尤其是有特征性和具有确定诊断性病变的疾病进行诊断。对于无形态学改变的功能或代变化不一致性的表现。

(2)一次活检的病理学诊断只反映某一疾病发展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多数疾病的发展具有多阶段性,有的疾病只在一定阶段才显示特征性变化,如肠Crohn病只有在出现典型的裂隙样溃疡及肉芽肿性改变时,才能作出准确的病理诊断。“蕈样霉菌病前期的镜下改变是非诊断性的”。只有当其演进到肿块期,在真皮见到异型淋巴细胞和表皮的pautrier脓肿时,病理诊断才有可能。此外,形态变化具有“滞后”性:如:心肌梗死,一般需经4h后才能看到核的变化,6h后肉眼才能辨认出梗死灶。如取材样本中病变处在非特征期,则可导致“漏诊”或“误诊”。这实质上是疾病发展中“流”与“截面”之间关系的反映。(3)只局部地反映送检样本的病变。如取材不当(如癌旁或非癌区或非病变区),也会造成“误诊”或“漏诊”。严格地说,应属“漏取”或“误取”。其本质是疾病发展中局部与整体或空间的“面”与“点”之间关系的反映。

(4)只反映诊断当时医学对某一疾病(类型)的认识深度与诊断标准,带有明显的时代(有时仅相隔几年至十几年)印迹。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化和诊断标准的变化,原来诊断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将发生变化。事实上,一个新的疾病(或亚型)的出现,常常是对以前认识的修正、深化甚至是否定。WHO肿瘤组织学分型的每一次改版都是对上一版的补充、修正或局部否定。这种现象其本质是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关系。既不能循古判今,也不应以今非古。

(5)它在相当程度上受病理医师的基本知识、阅片经验及逻辑思维的影响,带有主观性和经验性。这种影响在对一些交界性病变的判断时表现得最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病变形态的不确定性(灰区)、诊断标准的人为性与武断性、观察

者对图像识别和进行判断过程中的主观性,必然会导致一切片经不同专家会诊得出不同的结论。一切片经不同专家会诊出现几种诊断的事例亦屡见不鲜。这实质上是认识论中认识与客观事物间存在差距的表现。当然也反映观察者辨证思维的缺陷。

(6)新技术、新方法尚不够普及,使一些本来可通过免疫组化、电镜检查、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病理学技术等得到确诊的病例,因得不到新技术、新方法的帮助而无法确定诊断。病理学里有些疾病其形态有共同性或相似性(即“同形异病”),如圆形细胞肿瘤、梭形细胞肿瘤、多形细胞肿瘤等,它们实际上并不是同一个独立疾病单元(entity),但它们在HE切片上却因“同形”而难以区别,只能靠上述技术手段才能进一步明确。如病理科设备简陋,其诊断的局限性必然更突出。这实质上是设备旧与先进认识差距的反映。

上述局限性,可以通过主、客观的努力得到缩小,但要使它完全消失则是不客观的。临床与病理双方均应对此持高度警觉性。

病理科诊断工作制度

一、诊断前注意事项:

1、病理诊断(含细胞病理诊断和细胞学筛查工作),必须由具有资质的病理医师完成;

2、满三年的住院医师才能单独签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理报告;

3、病理医师诊断前,必须核对申请单和切片是否相符;

4、阅读申请单上所有填写的容,对于不清楚的容及时联系送检医师。

5、阅片时必须全面,不要遗漏病变。

6、遇到疑难病例,交于上级医师会诊,并做相应记录。

7、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不符时,涉及到病变部位或病变性质,需重新审查。

8、建立病理诊断三级复查制度。住院医师负责初检,病理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负责审核并签署病理诊断书,科主任或主任医师负责科全面的病理诊断和复查工作。常规诊断报告准确率≥95%;

9、特殊病例、少见病例、疑难病例、临床与病理不相符合的病例,需组织科讨论、会诊,由主治医师及其以上资职人员签发,并应有上级医师复核,签署全名(1名以上高级职称人员参与)。仍有疑问的需要外出会诊;

10、冷冻切片诊断报告要求主治医师或以上资格人员签发并有5年以上病理阅片诊断经历;

11、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全科集体阅片,由科具有高级职称的资深医师带领全科医师集体阅片,对疑难、罕见病例和会诊病例、读片会病例进行讲解,并有相应的记录;

12、院外会诊由副主任医师职称以上人员签发;

13、报告的签发需报告人亲笔签名,未经签字的报告无效;

14、病理报告送达临床科室时,由接收的医护人员在登记簿签收;

15、病理医师应临床医师要求,负责对出具的病理诊断报告提供解释和说明;

16、病理诊断时间应于5个工作日发出,冰冻病理诊断应于30分钟发出,细胞学诊断应于2个工作日日发出,疑难病例和特殊病例除外,不能及时发出的报告,向临床医师说明迟发的原因;

17、病理科已发出的病理学诊断报告书被遗失时,一般不予补发。必要时,经病

理科主任同意可以补发;

18、严禁出具假病理诊断报告,不得向临床医师和患方提供有病理医师签名的空白病理学报告书;

19、病理报告书应及时发给相应的临床科室或门诊查询中心,相关科室报告接收人应有签字记录。

20、原则上不接受口头申请的标本,特殊情况下,可先按流程接收和处理标本,需在限定的时间(如24小时)补充书面病理申请单,否则不应出具书面病理报告。

病理科诊断具体流程

病理诊断复查、报告签发制度

1、建立病理诊断三级复查制度。住院医师负责初检,病理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负责复检,科主任或主任医师负责科全面的病理诊断和复查工作。

2、满三年的高年住院医师才能签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理报告,对少见病、疑难病、临床与病理不相符合的,必须由主治医师及其以上资职人员签发。

3、冷冻切片诊断报告要求主治医师及其以上资职人员签发。

4、特殊病例要求由副主任医师职称以上人员签发。

5、经三级复查仍有疑问的病例,可组织全科讨论,并请专家或安排外院会诊。

6、院外会诊均由副主任医师职称以上人员签发。

7、报告的签发需报告人亲笔签名,未经签字的报告无效。

8、病理报告送达临床科室时,由接收的医护人员在登记簿签收。

9、病理科已发出的病理学诊断报告书被遗失时,一般不予补发。必要时,由所在科室临床医师申请,科主任签字后,报医务处审批同意后,经病理科主任同意可以补发。

病理科上级医师会诊制度及疑难病例科会诊制度

上级医师会诊制度

1、病理诊断报告是经病理科各级人员共同努力做出的最后结论,是病理医师签署的重要医学证明文件,必须十分认真。

2、低年资医师阅片后,要经高年资医师复片,诊断一致者由低年资医师和高年资医师共同签字后发出报告,诊断不一致者请上级医师会诊。

3、上级医师复片后签署全名,仍不能确定诊断的,属疑难病例,执行疑难病理切片会诊制度。

4、疑难病例首先由初验医生提出,并交科室主任,由科主任复核后组织人员进行讨论。

5、进行讨论前,初验医生应准备好相关资料,包括患者的病史、实验室检查、影像资料等。必要时可准备幻灯片。

6、上级医师会诊和疑难病例科会诊均有记录。

7、对于经过集体讨论仍有异议者请外院会诊。

疑难病理切片会诊制度

1、诊断组每组有特殊或疑难病理切片,请上级医师或其他组会诊,并可组织全科讨论。

2、若全科讨论意见不同,科室可请专家会诊。

3、由具有高级职称的病理医师接受病理科、外的病理会诊。

4、接受外院的病理会诊时,由会诊的病理医师签发会诊意见,并留取病理检查记录单,登记归档。

5、加做相关技术检测方能做出诊断的会诊病例,会诊医师应在《院际会诊知情同意书》中予以说明,并向患方予以适当解释。

病理科诊断报告工作规范

病理科诊断报告工作规范 病理学诊断是应用病理学知识和方法对临床送检的标本进行检查,结合临床资料,通过分析、综合、判断作出的疾病诊断。其意义是为临床确定诊断、制定治疗方案、了解预后及总结诊治经验提供可靠依据。病理学诊断书(报告)是具有法律意义的医学文件。 1、病理学诊断有有以下几种形式。 (1)Ⅰ类诊断即能明确肯定病变部位及疾病的诊断。 病变部位:以眼观及镜检进行确认如胃幽门部、宫颈等;对体内多处可出现的器官(如淋巴结)或左右两侧均有的器官(如乳腺、肾等)以及小块组织则以临床提供的资料为准,并用括号标明,如(左)乳腺,或(颈右侧)淋巴结,或子宫颈(3点);如具体部位无法确定,则全部定在括号内,如(腹膜后)××瘤。 疾病诊断:应写出疾病全称,不宜写简称。对罕见或新近被认定的疾病,应写出英文全名,附在中文病名之后。如送检标本中有一个以上疾病,则按主要、次要疾病依次写出。对肿瘤性疾病,在送检标本足够的情况下,应写出其分型、分级,恶性肿瘤还应写出浸润范围、切缘情况及转移情况。在有条件的单位,还应记载免疫组化标记或电镜检查等结果。 举例: 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 胃小弯溃疡型管状腺癌(3cm×3cm×2cm),侵及浆膜层;标本上下切缘未见癌残留;幽门淋巴结4枚,其中1枚有管状腺癌转移,其余3

枚呈窦性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或写作幽门淋巴结1/4见癌转移)。(2)Ⅱ类诊断即不能完全肯定的或有所保留的诊断一般是由于病变不够典型,性质难定;或虽确定为恶性,但其组织来源难定。这种报告常在诊断前冠以“考虑为”、“倾向于”及“疑为”。对临床已有明确诊断,但在病理形态上缺乏特征性病变或仅有与临床诊断不矛盾的非特征性病变时,则在诊断前冠以“符合……”、“不能排出……”。举例: (喉部)鳞状上皮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考虑(或疑)有局部癌变(腹膜后)恶性肿瘤——肉瘤,倾向于神经源性、 (左颧部)皮肤病变,符合红斑性狼疮 (3)Ⅲ类诊断即描述性诊断。镜检病变不特异性、病变不足、取材代表性不够、或原始样品过小或采集过程中挤压严重时,则只能对病变作形态学描述,均需在报告中说明。 举例: (阴道残端)炎性肉芽组织,未见异型细胞。 (右小腿)送检组织部分坏死,边缘见鳞状上皮呈假癌样增生伴大量慢性炎细胞浸润。 (4)Ⅳ类诊断即阴性病理诊断。用于送检组织过小或人为变形严重时。 举例: 送检小片浅表胃粘膜组织,不能诊断。 送检物为血凝块及少量炎性渗出物,无法诊断。

检验科生化室工作流程(1)知识讲解

检验科生化室工作流程 1.标本的接收与处理 1.1标本的接收 ①严格执行患者、化验单及标本收集器皿的核对制度,保证无差错。 ②认真审核检验申请单,申请单上需标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病区及床号、临床诊断、标本采集时间和实验室收到时间等。 ③签收人员应逐一检查标本的质量,避免血少或严重污染等,对不合格、但可以接受 的样本,签收人员要记录标本的缺陷,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样本,签收人员应拒绝接受, 同时注明拒收原因,并通知临床重新采集标本。 1.2 标本的处理 ①生化室收到临床标本后,应尽快低速离心分离血清或血浆(天冷血清尚未析出,可将 标本放置水浴箱15-20 min),离心速度为3000 r/min左右,时间为5-10 min。不主张用玻璃棒或类似器材去剥离附着于试管壁和管塞上的凝块,因处理不当可导致溶血;如果必须将凝块与试管内壁分开或取下管塞时,一定要小心处理。 2.仪器与试剂 2.1 仪器 ①建立仪器档案:保存每一台仪器的购置论证书、仪器说明书、操作手册。 ②建立仪器操作程序: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建立本室仪器操作程序,并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按操作程序实施。 ③仪器校准:所有仪器按要求进行校准。校准时,必须选用与仪器配套的校准品,不同系统应选用不同的校准品。所有校准都应有时间、结果、变更和频度的记录和说明。④仪器比对:对具有两台或两台以上同类仪器, 并有相同检测项目,应定期进行仪器间比对实验, 以确保结果的一致性。一般3个月或有以下情况应进行一次比对:质控结果不一致、其中一台仪器经维修保养、更换元器件、试剂更换厂家等。

⑤检测方法选择:原则上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生化室应尽可能选择各项目的推荐方法,如因测定方法和试剂的更换造成临床正常值参考范围发生变动的,应做好对临床的宣传工作。 2.2 试剂 ①试剂选择:参照《卫生部临床检验体外诊断试剂盒质量检定暂行标准》的有关规定,在充分考虑质量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选用和生化检验仪器相配套的试剂,如使用其他商品化试剂应做相应的对照实验并有可行性的报告和记录。 ②试剂的使用和保存: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和保存,如果是干粉或片剂,一定要注意复溶水的质量。在试剂的使用过程中,应有相应的批号、使用情况及更换记录和说明。 3.室内质控与室间质评 室内质控是为了监测和评价实验室工作质量,以决定常规检验报告能否发出所采取 的一系列检查、控制手段,它代表每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而室间质评既由实验室 以外的某个机构对各实验室常规工作的质量进行监测忽然评定,以评价各实验室工作 质量,逐步提高常规检测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以切实做好本室的室内质控为基础,实 验室应积极参加室间质评活动,以增加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和可比性。各类生化检验项 目应有相应的室内质量控制系统。①质控品选择:选择符合要求的两个浓度质控品。 ②严格按照质控品说明书要求,正确使用和保存。③设定靶值:实验室应对新批号质 控品的各个测定项目确定靶值,靶值必须用本室现行使用的测定方法进行确定;定值 质控品的标定值只能作为确定靶值的参考。④质控方法选择:根据室内质控的要求选 择多规则质控方法。⑤绘制质控图及记录质控结果:根据质控品的靶值和控制限绘制 Levey Jennings控制图(单一浓度水平),或将不同浓度水平的结果绘制在同一图上 的Youden图,将原始质控结果记录在质控图表上,保留打印的原始质控记录。⑥失 控处理及原因分析:填写失控报告,分析误差原因,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根据分析 所得的失控原因,判断结果是真失控还是假失控,以决定当批结果是否发出或重新测 定。

病理科工作流程图

病理科工作流程图

病理科技术室工作制度 1. 病理科技术人员应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提供合格的病理常规 染色切片、特殊染色切片和可靠其他检测结果,并确保经过技术流程处理的检材真实无误。 2 .熟练掌握病理科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经常检查脱水机、 包埋、切片机等设备有无故障;使用时应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 每天取材后应检查脱水机、包埋机内的试剂,定期更换试剂,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3. 在制片的包埋、切片、染色等过程中应按照操作常规进行,严格 执行查对制度,发现问题及时与取材医师取得联系。 4. 负责细胞学者做好胸、腹水等液体的离心、沉淀、涂片、固定和 染色。以及气管镜刷片、宫颈刮片的固定、染色。 5. 病理制片及病理诊断工作是病理科的中心任务,每天应主要保证常规切片、冷冻切片及细胞学制片的按时完成,常规切片应每日4-5点出片;冷冻切片一般应在15~20分钟以内出片,传统细胞学当日出片。 6. 按操作常规做好标本的接收、登记、编号以及病理诊断报告登记 和送发。并做好病理切片、蜡块及病理文字的归档工作。 7. 严格执行新疆物价的收费标准。 8. 免疫组化项目2日内完成。

9. 每月由专职人员制定各类试剂及各种消耗品采购计划。各种化学试剂按防潮、防变质、易燃、剧毒等分类由专人负责,严格管理。免疫组化试剂按冷藏、冷冻要求存放。

诊断室工作制度 1. 病理医师进行病理诊断时,应首先核对切片号码、标本种类及组织块是否相符;应认真阅读申请单提供的各项资料和大体描述,全面、细致地阅片,切勿遗漏任何部分。注意各种有意义的病变。必要时应向有关临床医师了解更多的临床信息。 2. 进行初检的病理医师,应提出初诊意见,送交主检病理医师复查。 3 .负责复检的病理医师应认真阅读活检记录单中关于标本巨检的有关描述,核对切片数,必要时亲自观察标本,补充或订正病变描述,指导或亲自补取组织块。 4. 应了解患者既往病理学检查情况,及时调(借)阅相关切片等病理学检查资料,以资对比。镜检完毕要提出切片质量的意见。 5. 主检病理医师对难以明确诊断的病例,应提请科内上级医师会诊,必要时约见患者或患者亲属,了解病情。 6. 对各种病理组织学变化作准确的描述,作为诊断依据,但要密切 结合临床。如与临床诊断存在重大出入时,需检查取材、制片过程中有无错误;或再深切蜡块、重取组织;或与临床医师商榷。 7. 疑难病例应多取材,作特殊染色、免疫组化或电镜,并应请示科 主任或提请全科会诊及院外专家会诊。 8. 主检病理医师根据常规切片的镜下观察,结合标本巨检、相关技 术检查结果、有关临床资料和参考病理会诊意见等,作出病理

病理检查报告怎么看

病理检查报告怎么看 病理报告大家都知道,去看病,医生抽血检查,出报告。你知道病理报告的看法是有哪些步骤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病理检查报告怎么看的信息,供大家阅读! 一般情况下,病理医生根据对病理诊断的把握程度而分为以下4种类型: (1) 直接诊断。当病理医生对病理诊断有100%的把握时,可直接签发诊断名称,如甲状腺乳头状癌,胃低分化腺癌等,这样的报告可信度高,临床医生收到此类报告可以直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 意向诊断。当病理医生对疾病诊断基本明确,但又不能完全肯定时,会在诊断名称前加“考虑……”、“倾向于……”、“符合……”“不除外……”或“……可能性大”等的词语。这样的报告,临床医生需要根据病理诊断,结合自己掌握的实际临床情况,做出相应的诊断进行治疗;或者再进一步检查如“低分化癌,倾向于腺癌”,表明“低分化癌”是肯定的,但“腺癌”是意向性诊断,需要进一步检查才能确诊。 (3) 描述性诊断。若送检组织不能满足对疾病或病变的诊断要求,如全为血凝块或坏死等情况,只能按照所观察到的形态进行描述。如“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多量以淋巴细胞为主的单核细胞浸润”。患

者或者临床医生对这样的诊断报告经常感到困惑,但这并不是病理医生水平差,而是由送检标本的质量及其本身性质所决定的。病理医生只是实话实说,对镜下所见进行客观描述。 (4) 无法诊断。当送检组织过小,或因牵拉、电烧灼、挤压等,或没有及时而正确的固定时,病变无法辨认,病理报告只能简要说明不能诊断的原因,这种情况只能是“建议必要时再次活检”。有些病理报告不是肯定性诊断,病理医生对此也是如梗在喉,但由于取材局限或病变复杂不得不发此类报告。 不管是何种病理诊断报告,患者均应尽快找临床医生寻求下一步诊治方案,对于病理诊断方面的疑问也可咨询签发报告的病理医生或相关专家。有些患者上网查资料、甚至查专业病理书籍,想要自己搞明白病理诊断报告中的诊断术语,这样做不但可能会对病理诊断报告有误解,甚至有可能耽误下一步治疗。 病理检查报告主要写法第一部分 病理报告的第一部分是活检组织的肉眼观察。包括活检组织的全貌、活检部位、可疑癌肿的形状、边缘是否清楚;还应叙述活检组织的大小,如直径或长度、重量(用公制单位表示,如厘米、克)。若习惯用标准计量单位,则2.5 厘米等于1英寸,454克约等于1磅。 第二部分 病理报告的第二部分是叙述镜下观察到的结果。包括病理科医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现象,在分子水平上对活检组织进行比较专业性描述。“非典型”是一个术语,表示细胞看上去就不正常。细胞不同

病理科工作制度汇总

病理科工作制度 1、活体组织标本应及时用固定液固定,注明科别及姓名、住院号,连同申请单及时送病理科。 2、送检脏器和较大的标本,不要切开和翻转,对较小病灶加以标记。做冰冻切片时,一般应在前一日与病理科联系。 3.各科室需检癌细胞的分泌物、穿刺标本必须新鲜,取材后立即送交病理科。检查癌细胞标本的用具必须干净,以免污染,混淆诊断。 4、病理切片应编号长期保存。有价值的病理标本要妥善保管。活体标本一般不保存。组织切片和蜡片以及有科研、教学价值的标本均应分类整理,长期保存。 5、小活体组织检查应于三到五个工作日内出报告,(节假日除外)冰冻切片随送随报,均应做石蜡切片并存档。 6、院内借片需办理登记手续,院外借片需凭医疗单位证明,借阅切片需按规定交押金。 7、尸检按解成都市有关规定执行,及时与指定的尸检机构(华西医科大法医系、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联系并送 病理科职能和任务规范 一、病理科的职能 医院工作的重点是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其工作的本质是对病人的诊断和治疗,而前者则为后者的前提和保证。病理科作为医院的诊断部门,有别于影像、生化、微生物、免疫检验和核医学等许多辅助诊断学科的检查,病理检查的实质是临床医师送请病理科医师进行组织细胞水平的病理学会诊诊断,这是目前公认的疾病诊断手段中最可信赖的定性诊断,其诊断的权威

性决定了它在所有诊断手段中的核心作用。一个病理科诊断水平的高低,无疑直接影响该医院医疗、科研和教学的质量。由此应成为医院举足轻重的必设的业务科室。 二、病理科的任务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开拓,病理科的工作范围也不断扩大,其主要任务有下述五方面: 1.活组织检查:为病理科主要常规工作(包括病灶局部穿刺、咬取、切取活检和手术切除活检),通过活检为临床提供定性诊断。开展术中冰冻及快速石蜡切片诊断,主要为解决术前因各种因素未明确病变性质这一问题而进行必要的术中活检,以决定手术治疗方案和范围,此项工作难度大,时间紧,责任重,应强调有一定经验的医师承担。 2.组织学检查:包括脱落、刷取、组织印片和肿块穿刺等方法的细胞学检查,以决定病变良恶性质,推测组织学类型,是目前应用广泛、方法简易、快速的一种诊断手段,尤适用于各级基层医院。该工作应有专人负责,有条件的单位应建立细胞学室。 3.创造条件,积极开展各种辅助病理检查:包括组织化学、免疫组化、分子技术、电镜、形态计量、图像分析等新技术的引进及应用,以辅助病理诊断。医院应根据等级要求逐项开展,不断深化。 4.尸检:尸检工作对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培养病理医生科学的综合分析能力,促进各种病理教学工作的深入,具有重要作用,应作为病理科的一项常规工作。 5.承担院内外各项教学任务,开展病理学资料总结及科研工作,并定期参加、主持 临床病理讨论会及学术研讨会,举办专题学术讲座,以加强临床与病理的紧密联系。

三级甲等医院评审病理科制度汇编

三级甲等医院评审病理科制度汇编(祁阳县中医医院) 目录 第一部分 病理科基本工作制度 第二部分 病理科质量控制细则 第三部分 病理科安全管理规范 附录 第一部分 病理科基本工作制度 目录 一、病理科总体工作制度 二、病理科人员配置及岗位职责 三、病理科培训、考核、授权制度 四、病理科诊断室工作制度 五、病理科技术室工作制度 六、病理标本送检要求及不合格标本处理 七、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工作制度 八、病理科取材室工作制度 九、病理科组织检查工作制度 十、病理科消毒隔离制度 十一、病理科查对及每日工作流程交接班制度 十二、病理诊断复查、报告签发制度 十三、病理诊断报告补充、更改、迟发管理制度 十四、病理科会诊制度 十五、病理科与临床沟通制度 十六、病理科细胞室工作制度 十七、病理科免疫组化室工作制度 十八、病理科特殊染色室工作制度 二十、新增病理诊断技术应用得审批与管理制度 二一、病理科档案室管理工作制度 二二、病理档案得借阅与查阅制度 二三、病理科病理切片借阅制度 二四、病理科工作人员业务学习、进修制度 二五、病理科研究生、进修生及临时工学习、工作管理制度 二六、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 一、病理科总体工作制度 1.病理科得主要临床任务就是通过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细胞病理学检查与尸体剖检等作 出疾病得病理学诊断、同时,还要开展教学、培训病理及临床医师与科研等项工作。病理学诊断就是病理医师应用病理学知识、有关技术与个人专业实践经验,对送检得患者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结合有关临床资料,通过分析、综合后,做出得关于该标本病理变化性质得判断与具体疾病得诊断。病理学诊断为临床医师确定疾病诊断、制定治疗方案、评估疾病预后与总结诊治疾病经验等提供重要得与决定性得依据、 2.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就是关于疾病诊断得重要医学文书,病理学诊断报告书还具有法律意 义。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应由具有执业注册资格得主治医师及其以上资质得病理医师签发、

病理科工作流程

病理室工作程序规范 病理科工作制度 一、全科人员要热爱本职工作,坚决执行医院提出得各项承诺。 二、工作人员必须服务热情,态度与蔼,耐心解答病人得疑问。各项工作均应体现“以病人为中心”得宗旨,互相协作,上下团结。 三、工作人员本着高度认真负责得态度干好本职工作。外检工作要认真、细致、负责。标本处理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三对”原则。发报告必须经复验严格把关,杜绝一切差错。建立差错登记制度,如发现有由于粗心大意造成得差错,则视情节轻重扣除当事人当月奖金,并督促改正。 四、严格执行本院作息制度,按时上下班 病理科查对制度 一、收集标本时,所负责得技术人员要注意查对病人得姓名、性别、 年龄、病案号、送检单位/科室。 二、取材前,技术人员应将当日取材标本得申请单编号,标本排序,并 与申请单、工作单顺序一致。取材医生应与技术员再次核对标 本得姓名、联号及送检标本数量。 三、标本取材时,要做好大体标本得描述及记录取材块数,并在工作 单上作好记录,取材过程中及取材后,取材医师与技术人员再次 核对取材得标本编号及标本总数。 四、技术人员包埋组织蜡块后,蜡块编号及蜡块总数应与申请单及 工作单再次核对。

五、制片后,切片与申请单及工作单核对无误后交与诊断医师,如有 脱片等特殊情况,在工作单上注明,由技术人员负责重新制片。 六、诊断医师在书写报告时,应认真复核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 室及病案号、临床诊断、送检部位及送检日期,如项目不全者, 可用“?”号表明。 病理科住院医师职责 一、在科主任与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二、负责外检标本得检查、描述、取材及初步诊断。 三、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如发现问题及时与临床联系并向上级医师汇报。 四、发现疑难问题及时请示上级医师复验,复验要有记录与上级医师得签字。 五、参加临床病理讨论会,做好讨论记录并整理存档。 六、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及国内外先进技术,参加科研与教学工作。 七、定期清理标本,保存典型及有科研价值得标本,负责指导标本处理与资料积累。 八、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防差错事故,若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医师请示报告。 病理科技师职责 一、在科主任、主管技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二、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范,严防差错事故得发生。 三、负责各项常规病理技术工作,包括常规切片、冰冻切片、细

病理科诊断工作制度

病理科诊断工作制度 (讨论稿) 一、报告资质 (一)病理诊断(含细胞病理诊断和细胞学筛查工作),必须由具有资质的病理医师完成,且其质量和时限符合相关规定。 (二)满三年的住院医师才能签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理报告。 (三)冷冻切片诊断报告要求主治医师或以上资格人员签发并有5年以上病理阅片诊断经历。 (四)疑难病例、院外会诊病理诊断报告均由科主任授权的上级医师或科主任签发。 二、审核程序 (一)病理医师诊断前,必须核对申请单和切片是否相符。 (二)阅读申请单上所有填写的内容,对于不清楚的内容及时联系送检医师。 (三)阅片时必须全面,不要遗漏病变。 (四)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不符时,涉及到病变部位或病变性质,需重新审查。 (五)建立病理诊断审核制度。住院医师负责初检,再由高职称医师负责审核并签署病理诊断书,科主任负责科内全面的病理诊断和复查工作。常规诊断报告准确率?95%。 三、疑难病例会诊 (一)遇到疑难病例,交于上级医师复核,并签署全名。 (二)遇特殊病例、罕少见病例、疑难病例等,需组织科内人员进行讨论、分析、会诊,解决诊断问题,须做好记录。其病理诊断报告由主治医师以上资职人员

出具,并经上级医师复核,签署全名后发出。仍有疑问的可以请上级医院病理专家会诊解决。 (三)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全科集体阅片,由科内具有高级职称的资深医师带领全科医师集体阅片,对疑难、罕见病例和会诊病例、读片会病例进行讲解,并有相应记录。 四、出具病理诊断报告及时限 (一)病理诊断时限,大标本应于5个工作日内发出,活检小标本于3个工作日内发出,冰冻病理诊断应于30分钟内发出,细胞学诊断应于2个工作日日内发出,疑难病例和特殊病例除外。 (二)报告的签发需报告人亲笔签名,未经签字的报告无效。 (三)病理报告送达临床科室时,由接收的医、护人员在登记簿签收。 (四)病理医师应临床医师要求,负责对出具的病理诊断报告提供解释和说明。 (五)病理科已发出的病理学诊断报告书被遗失时,一般不予补发。必要时,经病理科主任同意可以抄件形式补发。 (六)严禁出具假病理诊断报告,不得向临床医师和患方提供有病理医师签名的空白病理学报告书。 (七)病理报告书应及时发给相应的临床科室或门诊查询中心,相关科室报告接收人应有签字记录。 (八)原则上不接受口头申请的标本,特殊情况下,可先按流程接收和处理标本,需在限定的时间内(如24小时)补充书面病理申请单,否则不应出具书面病理报告。 五、病理诊断报告的补充、更改或迟发 (一)病理报告发出后,如发现非原则性问题,可以补充报告形式进行修改。 (二)病理报告发出后,如出现原则性问题,则需及时做出更改,并立即通知临床医师。

病理诊断报告制度

病理诊断报告制度 篇一:病理报告书写制度 病理报告书写制度 1. 病理诊断报告是经病理科各级人员努力,按复杂的工作流程,对送检标本作出的最后结论,是病理医师签署的重要医学证明文件,必须十分认真,书写字迹应清楚,尤其关键性字,如:癌、瘤、阴性、阳性等,不得潦草和杜撰简化字。 2. 微机打印的图文报告,也应杜绝错别字。 3. 报告文字不得涂改。 4. 报告发出前认真核查,应由初诊、复诊医师分别签字。 5. 病理诊断报告发出后,应及时将诊断结果(抄写)登记在登记本上。 6. 一般检查标本,在收到标本5日内发出报告。对一些需做特殊处理(如脱钙、特殊染色等)的标本,不受此限。 7. 报告发出后,在登记薄上登记检查结果。全部送检单及切片,每周由病理医师整理好,交资料室归档。 疑难病例会诊制度 病理科医师遇有疑难病例应争取在科内或同行间进行会诊。会诊方式以采取计算机远程会诊、邮寄切片会诊及读

片会诊等,切片和(或)蜡块,由请求会诊的病理科提供。会诊意见应记录或附贴于该例病理检查申请单后,一并归档。如会诊意见与原诊断不一致,由原诊断病理科医师决定是否更改或补发病理诊断报告。应病人要求或经病人同意的会诊,其全部费用由病人负担。 对疑难病例,或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有分歧时,应争取与临床科室进行学术交流。 病理报告审核制度 1. 病理诊断报告必须由取得相关执业证书的本院医生签发。 2. 进修生及未取得相关证书的本院工作人员不能签发。 3. 取得副主任以上职称的病理医生可以单独签发报告。 4. 疑难病例经过科内会诊以后根据多数意见,由双人医生签发,各方会诊意见同时记录到科室疑难病例会诊记录本上。 5. 主检病理医生不能以个人印章代替签名,主检医生的签名字迹应能辨认。 篇二:病理诊断报告内容与格式的明确规定 盐城新东仁医院 病理诊断报告内容与格式的明确规定

XX医院病理科诊断工作制度与流程

病理科工作制度 制订日期: 2014-6-28 修订日期: 病理科诊断工作制度与流程 一、病理诊断(含细胞病理诊断和细胞学筛查工作),必须由具有资质的病理医师完成; 二、满三年的住院医师才能签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理报告; 三、病理医师诊断前,必须核对申请单和切片是否相符; 四、阅读申请单上所有填写的内容,对于不清楚的内容及时联系送检医师。 五、阅片时必须全面,不要遗漏病变。 六、遇到疑难病例,交于上级医师会诊,并做相应记录。 七、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不符时,涉及到病变部位或病变性质,需重新审查。 八、建立病理诊断三级复查制度。住院医师负责初检,病理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负责审核并签署病理诊断书,科主任或主任医师负责科内全面的病理诊断和复查工作; 九、特殊病例、少见病例、疑难病例、临床与病理不相符合的病例,需组织科内讨论、会诊,由主治医师及其以上资职人员签发,并应有上级医师复核,签署全名。仍有疑问的需要外出会诊; 十、冷冻切片诊断报告要求主治医师或以上资格人员签发并有5年以上病理阅片诊断经历; 十一、每周至少组织一次全科集体阅片,由科内具有高级职称的资深医师带领全科医师集体阅片,对疑难、罕见病例和会诊病例、读片会病例进行讲解,并有相应的记录; 十二、院外会诊均由副主任医师职称以上人员签发; 十三、报告的签发需报告人亲笔签名,未经签字的报告无效; 十四、病理报告送达临床科室时,由接收的医、护人员在登记簿签收; 十五、病理医师应临床医师要求,负责对出具的病理诊断报告提供解释和说明; 十六、病理诊断时间,应于5个工作日内发出,冰冻病理诊断应于30分钟内发出,细胞学诊断应于2个工作日日内发出,疑难病例和特殊病例除外,不能及时发出的报告,向临床医师说明迟发的原因; 十七、病理科已发出的病理学诊断报告书被遗失时,一般不予补发。必要时,经病理科主任同意可以抄件形式补发; 十八、严禁出具假病理诊断报告,不得向临床医师和患方提供有病理医师签名的空白病理学报告书; 十九、病理报告书应及时发给相应的临床科室或门诊查询中心,相关科室报告接收人应有签字记录。 附:病理诊断流程 取材,首先核对病理号及姓名,取材典型部位及病变,保证数量足够,完成后与记录人员及技术人员核对取材块数。 阅片,阅片前与技术人员核对玻片数是否与取材数一致。 每例病例单独诊断。 核对申请单内容,不清楚内容及时联系送检医师。 核对记录单取材数与玻片数是否一致。 核对申请单及记录单组织与玻片是否一致仔细全面阅片,不要遗漏病变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不符时及时联系送检医师书写报告,在检查记录单手写镜下描述及病理诊断等。 表述和书写准确、完整,包括需要报告或建议的内容。 签字,签报告时间。 打印报告,核对病理号、姓名等申请单资料。 认真打印镜下描述及病理诊断。 打印完成后核对打印报告与申请单及手写报告是否一致。 1

病理诊断工作制度

病理诊断工作制度 一、病理医师进行病理诊断时,应首先核对切片号码、切片张数、确认切片的组织像与送检组织是否相符;应认真阅读申请单提供的各项资料和大体描述,活检记录单中关于标本巨检的有关描述;全面、细致地不做遗漏的阅览切片的全部区域。发现并辨认出各种病变的病变。必要时应向临床医师了解更多的临床信息。 二、进行初检的病理医师,应提出初诊意见,送交主检病理医师复查。 三、负责复检的病理医师应认真阅读活检记录单中关于标本巨检的有关描述,核对切片数,必要时亲自观察标本,补充或订正病变描述,指导或亲自补取组织块。 四、应了解患者既往病理学检查情况,及时调(借)阅相关切片等病理学检查资料,以资对比。镜检完毕要提出切片质量的意见。 五、主检病理医师对难以明确诊断的病例,应提请科内上级医师会诊,必要时约见患者或患者亲属,了解病情。 六、对各种病理组织学变化作准确的描述,作为诊断依据,但要密切结合临床。如与临床诊断存在重大出入时,需认真检查取材、制片过程中有无错误;可/或深切蜡块、重取组织;并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商榷。 七、疑难病例尽量多取材,并做好特殊染色、免疫组化等检查,提请全科会诊或院外专家会诊。 八、主检病理医师根据常规切片的镜下观察,结合标本巨检、相关技术检查结果、有关临床资料和参考病理会诊意见等,作出病理诊断或提出病理诊断意见(意向),清楚地书写于活检记录单的有关栏目中并亲笔签名。 九、经院外专家会诊的病例,应将各方面会诊意见的原件或复印件附贴存档,如各方会诊意见不第一条难以明确诊断时,可参考会诊意见酌情诊断,或在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中将各方会诊意见列出,供临床医师参考。 十、病理科自接受送检标本至签发该例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时间,一般情况下为普通标本5个工作日以内,内窥镜活检组织3个工作日以内。由于某些原因(包括脱钙、深切片、补取材制片、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疑难病例会诊或传染性标本延长固定时间等)不能如期签发病理学诊断报告书时,应以口头或书面报告形式告知相关临床医师或患方,说明迟发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原因。

最新检验科生化室工作流程资料

精品文档 检验科生化室工作流程 1.标本的接收与处理 1.1标本的接收 ①严格执行患者、化验单及标本收集器皿的核对制度,保证无差错。 ②认真审核检验申请单,申请单上需标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病区及床 号、临床诊断、标本采集时间和实验室收到时间等。 ③签收人员应逐一检查标本的质量,避免血少或严重污染等,对不合格、但可以接受 的样本,签收人员要记录标本的缺陷,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样本,签收人员应拒绝接受, 同时注明拒收原因,并通知临床重新采集标本。 1.2 标本的处理 ①生化室收到临床标本后,应尽快低速离心分离血清或血浆(天冷血清尚未析出,可将 标本放置水浴箱15-20 min),离心速度为3000 r/min左右,时间为5-10 min。不主张用玻璃棒或类似器材去剥离附着于试管壁和管塞上的凝块,因处理不当可导致溶血;如果必须将凝块与试管内壁分开或取下管塞时,一定要小心处理。 2. 2.1 仪器①建立仪器档案:保存每一台仪器的购置论证书、仪器说明书、操作手册。建立仪器操作程序: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建立本室仪器操作程序,并在实际操作②中严格按操作程序实施。③仪器校准:所有仪器按要求进行校准。校准时,必须选用与仪器配套的校准品,不同

系统应选用不同的校准品。所有校准都应有时间、结果、变更和频度的记录和说并有相同检测项目,应定期进行仪, 对具有两台或两台以上同类仪器明。④仪器比对:个月或有以下情况应进行一次比对:质控以确保结果的一致性。一般3, 器间比对实验结果不一致、其中一台仪器经维修保养、更换元器件、试剂更换厂家等。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⑤检测方法选择:原则上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生化室应尽可能选择各项目的推荐方法,如因测定方法和试剂的更换造成临床正常值参考范围发生变动的,应做好对临床的宣传工作。 2.2 试剂 ①试剂选择:参照《卫生部临床检验体外诊断试剂盒质量检定暂行标准》的有关规定,在充分考虑质量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选用和生化检验仪器相配套的试剂,如使用其他商品化试剂应做相应的对照实验并有可行性的报告和记录。 ②试剂的使用和保存: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和保存,如果是干粉或片剂,一定要注意复溶水的质量。在试剂的使用过程中,应有相应的批号、使用情况及更换记录和说明。 3.室内质控与室间质评 室内质控是为了监测和评价实验室工作质量,以决定常规检验报告能否发出所采取 的一系列检查、控制手段,它代表每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而室间质评既由实验室 以外的某个机构对各实验室常规工作的质量进行监测忽然评定,以评价各实验室工作 质量,逐步提高常规检测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以切实做好本室的室内质控为基础,实 验室应积极参加室间质评活动,以增加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和可比性。各类生化检验项

病理诊断报告内容与格式的明确规定

病理诊断报告内容与格式的明确规定 一、病理报告的基本类型 1、Ⅰ类:明确和基本明确的病理诊断(需包括取材部位和疾病名称)。 2、II类:不能完全肯定疾病名称和(或)病变性质,或对于拟诊的疾病名称和(或)病变性质有所保留的病理诊断意向,可在拟诊名称前冠以诸如病变?倾向?、?提示?、?可能?、?考虑?、?符合?、?疑为?、?不能排除(除外)?之类的词语。 3、III类:切片上所显示的病变不足以诊断某种疾病时,只能作病变形态的描写。 4、Ⅳ类:送检标本过小、破碎、固定不当、自溶、严重机械挤压变形、被烧灼、干涸等,无法做出病理诊断。 二、病理报告的基本内容 1、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理号、送检医院、科室、住院号或门诊号等。巨检和光镜下的要点描述,一般性病变和小标本可酌情简述或省略。 2、与病理诊断相关技术的检查结果 3、病理诊断 (1)送检多少标本都应有相对应的病理诊断。 (2)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应包括手术部位、巨检分型、肿瘤分级、浸润深度及预后有关的形态改变等。例如:?升结肠溃疡型腺癌

Ⅰ级,侵及粘膜下层。上下手术切缘均未见肿瘤组织,肠系膜淋巴结3枚均无癌肿转移?。 (3)对病变部位不明确者,报告时可在部位处加括号,表示是按临床的送检部位而定的。例如:?(上腭)乳头状瘤?。 (4)对于疑难病例或做出II、III类诊断的病例,可在报告后酌情附加:①建议:进行其他相关检查,再取肿瘤深层组织,随访或密切随访,必要时复查或再做活检等。②注释或讨论。 经过会诊的病例,可将各方病理会诊意见列于该例患者的病理报告中。 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签发及局限性 外科病理学是一门应用病理学知识对临床采用手术切除或穿刺等手段而获得的病变器官、组织或细胞进行疾病诊断的应用性学科。由于病理医师采用的诊断标准比较模糊,带有较大的循证性和经验性(以权威和感观为基础);其次在日常大量的常规外检中又随机混杂有少数少见的疑难复杂的病例,对其认识不足或忽略;另外,有时候临床提供的信息不完整,甚至令人误解,所有这些原因导致外科病理诊断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比例的错误。作为一名诊断病理医师,我们有责任为临床医师和患者提供准确的病理学诊断。在诊断过程中也应该明确哪些因素可能导致随机和系统性错误,所以临床医师也应该与病理医师保持密切联系,尽量避免做出错误的病理诊断。 一、病理学诊断表述的基本类型 I:检材部位、疾病名称、病变性质明确和基本明确的病

医院等级评审必备资料之病理科工作制度汇编二

医院等级评审必备资料之—— 病理科工作制度汇编二 目录 十二、病理科档案室管理工作制度 ............................................... 十三、病理科消毒隔离制度 ........................................................... 十四、病理科查对制度 ................................................................... 十五、病理诊断复查、报告签发制度 ........................................... 十六、病理科会诊制度 ................................................................... 十七、病理诊断及制片质量考核制度 ........................................... 十八、病理科差错事故登记制度 ................................................... 十九、病理科安全管理制度 ........................................................... 二十、病理科危急报告制度 ........................................................... 二十一、病理科医疗安全制度 ....................................................... 二十二、病理科安全保卫工作制度 ............................................... 二十三、病理科试剂采购与管理制度 ........................................... 二十四、病理科人员培训制度 ....................................................... 一、病理诊断人员送出培训................................................. 二、科内人员培训.................................................................

检验科生化组六西格玛室内质量控制标准操作方法

生化室内质控的标准操作方法 1.目的:旨在检测和控制常规化学工作的精密度,提高常规化学工作中天内和天间标本检测的一致性。 2.范围:生化室临床化学项目及凝血项目。包括日立7600,XD683电解质分析仪,STAGO血凝分析仪 3.质控品的选择和保存:临床化学项目测量两个水平质控,分别为生理水平和病理水平,7600项目选用罗氏生化质控血清正常值(PNU)和异常值(PPU),凝血选用STAGO正常异常两水平值。血气选用伯乐的高中低水平。糖化血红蛋白选用伯乐的高低水平。临床化学质控品规格5ml/瓶,凝血质控品1ml/瓶。每年订购一次,数量为一年的用量(数量见年质控物计划)。保存:把两水平的质控品存放在4℃低温冰箱内,在有效期范围内使用。 4.操作方法: 4.1质控品以及标准品的复溶与分装: 4.1.1罗氏冻干质控品的复溶方法: 严格按说明书操作,两个水平一次各取20瓶,每瓶用校正后的吸管加5ml去离子水复溶,轻轻摇匀,切忌剧烈振摇,置室温约半小时,待内容物完全溶解后把20瓶质控品全部倒入20ml的烧杯内,混匀,接着用吸管边搅拌边分装于4ml的塑料试管内,每支约0.4ml,加盖,试管上写上批号,存贮于-70℃冰箱内,过24小时后取出15支存放于2号冰箱的冰格内,待用。每日在2号冰箱取二水平各一支, 置室温约半小时,待内容物完全溶解待用。 4.1.2凝血质控品的复溶方法: 严格按说明书操作,每日高低值各取1瓶,每瓶用校正后的吸管加1ml 去离子水复溶,轻轻摇匀,切忌剧烈振摇,置室温约半小时,待内容物完全溶解待用。 4.1.3血气质控品的准备: 取质控品一支,剧烈颠倒混匀40秒以上,后立即开瓶送检! 4.1.4糖化血红蛋白的复溶: 严格按说明书操作,首次取冰干品一瓶,用校正后的吸管加0.5ml去离子水复溶,轻轻摇匀,切忌剧烈振摇,置室温约半小时待用。 4.1.5罗氏定标品的复溶:

病理科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与控制流程(参考模板)

病理科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与控制流程检查标准1:病理部门布局、设施、设备、工作流程和人员结构合理,管理规范,满足临床工作需要。 考核方法与措施措施:①依法执业,设备人员准入,各类证书完备。加强梯队建设,促进人员结构合理化;②进一步完善病理科布局及用房,设施、设备及技术项目符合要求,满足临床诊断、科研及教学工作需要;③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并落实执行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及时改进,从制度建设上不断补充、完善;④加强科室新业务新技术、法律、法规的学习,有培训计划和记录,建立员工培训档案。 检查标准2:建立并执行病理质量管理制度,定期开展质量评价和改进工作,严格执行标本核对制度。 考核方法与改进措施:①严格执行标本核对制度,两人同时对标本与送检内容是否相符;病史、实验室检查、手术所见等是否填写详实进行核对,病房手术室标本由手术室护理人员送病理科,然后验收同时签字;②严格执行标本、切片核对交接制度,交接环节由诊断医师和病理技师同时核对;③严格执行标本保存及销毁制度,制定工作流程;④加强病理报告发送制度的落实,认真做好签收工作;⑤加强病理结果登记制度的落实,做好各项信息核对和准确编写病理号的工作;⑥严格执行冰冻快速预约和报告制度。临床医师要提前一天预约,详细填写;病理医师与病人或家属沟通,共同签署检查同意书;检查结果由病人家属签收送手术室;⑦科室质控人员定期对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自查并记录。每季度召开质量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工作会议,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总结、讲评、改进并备案。 检查标准3:病理报告及时、准确、规范,严格审核制度。 考核方法:定期抽查常规制片、冷冻切片制作、术中冰冻病历送检结果出具、一般病理检查报告时间。查看高级诊断医师审核诊断、会诊的记录。 改进措施:①严格工作流程,明确职责任务,司职到位,确保常规及疑难诊断报告质量。对疑难病例做好特殊检查记录、会诊记录等;②严格执行病理上级医师复片制、科内疑难病理读片制和会诊制。加强与上级医院病理专业的技术交流,经常性的开展疑难病理上级医院会诊业务,提高医院病理诊断能力;③加强青年技师“三基”训练,开展岗位练兵,每月安排一次业务培训并考试,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诊断技术水平;④科室质控人员检查标本、切片核对交接纪录和报告审核执行情况;每

医院病理科质量管理制度

文档序号:XXYY-ZLZN-001 文档编号:ZLZN-20XX-001 XXX医院 病理科质量管理制度 编制科室:知丁 日期:年月日

病理科质量管理制度 一、根据卫生部和省市、医院主管部门文件精神及综合医院评价标准,制定明确质量管理目标; 二、成立病理科质量检查小组,由科主任担任组长,督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并组织进行质量检查;由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师和技师数人担任组员,根据分工每月进行质量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 三、制订病理科规范化制度 四、规范化制度是质量管理的标准,只有制订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标准,才能保障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五、坚持室内质控,实行标准化管理 室内质控系指科室内部根据医院病理科规章制度所作的自我检查、自我评估,并记录、讨论、分析检查结果,认真总结不足,不断提高。它是病理科质控工作的基础,也是保证病理科各项规章制度得以执行的重要措施。室内质控检查内容及检查方法: (一)常规病理诊断正确率:由高年资医生复验病理诊断结果。 (二)冰冻与石蜡切片诊断符合率:核对快速冰冻检查结果与最后诊断。 (三)冰冻与石蜡切片诊断发出报告时间统计。

(四)切片优良率:根据每日切片质量检查记录,统计每月切片优良率。 (五)病理报告书写:检查病理送检单及病理报告单。 (六)大体标本检查及记录:检查送检单中标本检查及取材记录。 (七)仪器使用及保养:检查各种仪器的使用及保养记录。 六、搞好室间质控评价活动,推动全面质控工作的开展 室间质控评价活动是各级医院病理科间的病理质量的评比和交流,是推动各级医院病理科质控工作全面提高的重要环节。评价内容应包括科室管理、技术及诊断质量、人员培养及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等方面的综合评价。评价方式可采用自查、互查、地区交叉检查以及组织专家实地考查等多种形式,以尽量体现所检科室实际工作水平及状况。 附:病理科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 病理诊断准确率≥ 95% 冰冻切片检查与常规病理诊断符合率≥ 90% HE切片优良率≥ 94% 临床主要诊断、病理诊断符合率≥ 60% 快速病理诊断结果出具时间≤ 30分钟 大体标本常规病理诊断结果出具时间≤ 5个工作日 病理报告书写合格率≥ 90%

病理科的基本设施

病理科的基本设施 一、病理科基本设施的指导原则 (一)保证病理科完成基本工作任务。 (二)保护病理工作人员免受污染。 (三)保护环境免受污染。 二、病理科的基本工作空间 (一)病理科的常规工作需要在下列的各自独立的房间内进行: 1.收发室(检材的接收、登记,病理诊断报告书的发放,病理资料查询等)2.巨检和取材室(检材的肉眼检查和切取组织块,贮存取材后的剩余检材)3.常规切片前的预处理室(组织块的脱水、透明和浸蜡) 4.制片室(石蜡切片/冷冻切片/细胞学涂片的制做和染色) 5.病理组织学诊断室 6.细胞病理学诊断(酌情附设组织穿刺室) 7.病理会诊室 8.病理档案资料室 9.大体标本制作室和陈列室 10.尸检室及其配套空间(三级医院建立,包括准备室、尸检室、肉眼检查和取材室、更衣/淋浴室、标本储藏室等) 11.储藏室 12.淋浴室 13.办公室 (二) 较高技术层次的病理科还应设置: 1.特殊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室 2.细胞遗传和分子病理学实验室 3.其他特殊检测实验室(例如超薄切片制备、电镜检测、细胞培养、流式细胞术和其他新技术实验室) 4.图书/电子信息/学术活动室 5.进修病理医师教室。 三、病理科常规活检和快速活检工作的基本设施

(一) 收发室 1.办公设施 2.紫外线消毒柜(用于活检申请单等消毒) 3.合于个人和环境防污染要求的上、下水系统 4.其他相关设备 (二)病理标本巨检和取材室 1.便于清洗、消毒的屋顶、室壁和地面装修 2.室内紫外线消毒设备 3.室内高效通风设施 4.封闭式高效能通风柜厨(用于巨检和取材,应便于清洗、消毒,并安装足够照明和紫外线消毒设备) 5.合于个人和环境防污染要求的上、下水系统(包括独立的污水排泄系统和污水处理池) 6.流水冲洗装置 7.冷水和热水供给系统 8.自动录音设备(酌情安装,用于记录医师巨检标本时的语言描述) 9.标本储存柜(安装排风设备) 10.隔离服装(消毒后使用) 11.其他相关设备。 (三)常规切片的预处理室和常规/快速制片室 1.排放有毒物质的室内高效通风设施(用于组织块和石蜡切片的人工脱水流程) 2.符合个人和环境防污染要求的上、下水系统(包括独立的污水排泄系统和污水处理池) 3.室内紫外线消毒设备 4.封闭式高效能通风柜厨(用于人工脱水流程) 5.实验台 6.脱水设备:①人工脱水器具或/和②半自动或全封闭自动脱水机 7.组织块石蜡包埋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