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软骨瘤护理

合集下载

骨肿瘤病人的护理

骨肿瘤病人的护理
40
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 是较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以往认为 是介于良、恶性之间的溶骨性肿瘤, 后来发现其复发率高、转移率低,现 认为属于潜在恶性或低度恶性肿瘤。 发病年龄在20-40岁 女性多于男性 好发部位为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
41
I级:基质细胞少,大量多核巨细胞。 II级:基质细胞多,多核巨细胞少。 III级:基质细胞为主,多核巨细胞锐减。
A.骨髓炎 B.骨结核 C.骨肉瘤 D.骨巨细胞瘤 E.骨转移癌
82
12.男性,28岁。左膝外上方逐渐隆起半年, 膝关节屈曲功能良好;X线片显示左股骨远 端有骨性突起,基底部窄小成蒂,软骨帽 和滑囊不显影,无明显骨膜反应。可能的 诊断是()
A.骨髓炎 B.骨结核 C.骨肉瘤 D.骨囊肿 E.骨软骨瘤
17
2.影像学检查 X线、CT、MRI 核素骨显像、血管造影
3.病理学检查 4.现代生物技术检测:电镜、免疫组
化、流式细胞技术、染色体检查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一)良性肿瘤:手术治疗 1.刮除植骨术 2.外生性骨肿瘤切除术
(二)恶性肿瘤:手术为主综合治疗 1.手术治疗:保肢术、截肢术 2.化学治疗 3.放射治疗 4.其他治疗:血管栓塞、温热-化学疗法
运用: 能运用护理程序为骨肉瘤手术病人提供护理。
•3
发生于骨内或起源于各种骨组织成分 的肿瘤,以及由其他脏器转移到骨骼的 肿瘤统称为骨肿瘤(bone tumors)。
发病有年龄和部位特点,如骨肉瘤多 见于青少年,骨巨细胞瘤多见于成人, 骨髓瘤多见老年人,解剖部位对肿瘤的 发生也有意义,许多肿瘤在干骺端,如 股骨下端、胫骨上端

骨软骨瘤 病情说明指导书

骨软骨瘤 病情说明指导书

骨软骨瘤病情说明指导书一、骨软骨瘤概述骨软骨瘤(osteochondioma)又名骨软骨性外生骨疣,是一种常见的、软骨源性的良性肿瘤,是位于骨表面的骨性突起物,顶面有软骨帽,中间有腔。

多发生于青少年,随机体发育而增大,当骨线闭合后,其生长也停止。

英文名称:osteochondioma。

其它名称:骨软骨性外生骨疣、骨膜瘤。

相关中医疾病:骨疣、外生骨疣。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运动系统疾病。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无结论。

发病部位:全身。

常见症状:疼痛、肿胀。

主要病因:单发性骨软骨瘤确切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多发性骨软骨瘤发病与遗传有关。

检查项目:体格检查、X线、超声、CT。

重要提醒:多发性骨软骨瘤存在恶变可能,患者一定要注意遵医嘱定期随访。

临床分类:根据病变数量可将骨软骨瘤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两种。

1、单发性骨软骨瘤单发性骨软骨瘤又叫外生骨疣,是临床常见骨肿瘤之一。

长管状骨,特别是股骨(30%)、肱骨(20%)、胫骨(17%),是最常发病的部位。

而某些长管状骨如桡、尺骨则不常见。

下肢发病多于上肢,其比例均为2:1。

长管状骨典型发病部位是在干骺端,很少发生在骨干或骨骺。

2、多发性骨软骨瘤多发性骨软骨瘤又叫骨软骨瘤病、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

接近80%的患者有阳性家族史,好发于肩胛骨、髂骨、肋骨处,具有恶变倾向。

二、骨软骨瘤的发病特点三、骨软骨瘤的病因病因总述:骨软骨瘤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

对于单发性骨软骨瘤,有些人认为是一种真性肿瘤,也有人认为它是发育性骨骺生长欠缺。

对于多发性骨软骨瘤,多认为与遗传有关,约80%的多发性骨软骨瘤有Ext基因突变,现已发现三个致病基因位点,分别为Ext1、Ext2、Ext3,Ext1、Ext2都是肿瘤抑制基因,其编码的蛋白质作为糖基转移酶和催化生物合成的硫酸乙酰肝素。

Ext1和Ex2突变已确认可导致多发性骨软骨瘤。

重难点—骨肿瘤病人的护理

重难点—骨肿瘤病人的护理

第五十章骨肿瘤病人的护理【重点和难点】(一)基本概念1.骨肿瘤发生在骨内或起源于各种骨组织成分的肿瘤,以及由其他脏器恶性肿瘤转移到骨骼的肿瘤统称为骨肿瘤。

2.Codman三角肿瘤生长顶起骨外膜,骨膜下产生新骨,x线检查表现为三角状骨膜反应阴影,称Codman三角。

3.幻肢痛绝大多数截肢病人在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感到已切除的肢体仍然有疼痛或其他异常感觉,称为幻肢痛。

(二)骨肿瘤概述1.发病特点骨肉瘤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骨巨细胞瘤多见于成人,而骨髓瘤多见于老年人。

骨肿瘤常生长于长骨的干骺端,如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肱骨近端。

2.临床表现良性骨肿瘤多以肿块为主,可见病理性骨折;恶性骨肿瘤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疼痛,局部肿块、肿胀、功能障碍和压迫症状,常合并病理性骨折和转移。

3.辅助检查X线检查对骨肿瘤诊断有重要价值;活检组织的病理学检查是确诊骨肿瘤的唯一可靠检查。

4.处理原则良性骨肿瘤以手术切除为主。

恶性骨肿瘤采用以手术为主,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和生物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

(三)恶性骨肿瘤1.分类恶性骨肿瘤包括骨肉瘤软骨肉瘤、骨纤维肉瘤Ewing 肉瘤恶性淋巴瘤、骨髓瘤等,其中骨肉瘤发病率最高,其次为软骨肉瘤。

2.临床特点骨肉瘤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常生长于长骨的干骺端,如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肱骨近端。

3.临床表现疼痛,局部肿胀肿块有压痛.局部皮温高,静脉怒张;关节活动功能受限:病理性骨折;肺转移发生率较高。

4.处理原则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术前新辅助化学治疗做根治性瘤段切除、灭活再植或置人假体的保肢手术或截肢术,术后大剂量化学治疗。

5.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注意心理护理和缓解疼痛。

(2)术后护理1)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沭后抬高患胶:膝部手术后,膝关节屈曲5°-10°;髋部手术,髋关节外展中立位;早期卧床休息,避免过度活动;教会病人应用助行器协助活动。

2)提供康复相关知识:下肢手术麻醉清醒后即可开始做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和踝关节跖屈、背伸旋转运动;行人工关节置换术者术后2~3日即可开始关节的功能锻炼;术后6周,进行重点关节的活动,加大活动范围;有条件时可辅助理疗。

骨肿瘤患者的护理常规

骨肿瘤患者的护理常规

骨肿瘤患者的护理常规一、概述发生在骨内或起源于各种骨组织成分的肿瘤以及由其他脏器恶性肿瘤转移到骨骼的肿瘤统称为骨肿瘤。

骨肿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来自骨及其附属组织,后者是由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通过血液或淋巴液转移而来。

根据骨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及所产生的细胞间质类型骨肿瘤又可分为良性、中间性、恶性。

良性骨肿瘤中骨软骨瘤发病率最高,恶性肿瘤中骨肉瘤发病率最高。

骨肿瘤男性发病率稍高于女性,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骨肿瘤的发生具有年龄和部位特点,如骨肉瘤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骨巨细胞瘤多见于成人,而骨髓瘤多见于老年人。

解剖部位对肿瘤的发生也有意义,许多肿瘤生长于长骨的干能端,如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肱骨远端,而骨髓则很少发生。

【外科分期】骨肿瘤的外科分期方法有多种,目前最常用的为Enneking 于1980年根据骨和软组织间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特点提出的G-T-M外科分期系统。

这一分期方法反映了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侵袭程度,有利于判断预后,合理制订手术方案,指导骨肿瘤的治疗。

G(grade)表示病理分级,共分3级:Go为良性,Gl为低度恶性,G2为高度恶性。

T(tumor)表示肿瘤与解剖学间室的关系,分为:T o肿瘤局限于囊内,Tl囊外、间室内,T2间室外。

M(metastasis)表示远处转移,分为:MO为无远处转移,Ml 为有远处转移。

【临床表现】1.疼痛疼痛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症状,开始时为轻度、间歇性,后来发展为持续性剧痛,夜间明显,并有局部压痛。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多无疼痛或仅有轻度疼痛,少数良性肿瘤,如骨样骨瘤可因反应骨的生长而产生剧痛。

2.局部肿块和肿胀恶性骨肿瘤局部肿胀和肿块常发展迅速,表面可有皮温升高和浅静脉怒张。

良性骨肿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通常被偶然发现。

3.功能障碍和压迫症状位于长骨干惭端的骨肿瘤多邻近关节,由于疼痛、肿胀和畸形,可使关节肿胀和活动受限。

肿块巨大时,可压迫周围组织引起相应症状,如位于盆腔的肿瘤可引起机械性肠梗阻,表现为便秘与排尿困难;脊柱肿瘤可压迫脊髓,出现截瘫。

骨肿瘤病人护理

骨肿瘤病人护理
护理办法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心理支持, 加强基础护理
2、帮助检验:解释诊疗性 检验目标和必要性
3、手术准备:备皮,术前 两周手术肢体锻炼
骨肿瘤病人护理
第8页
护理
4、控制疼痛:舒适体位、
反应:定时查血像、皮
肌肉松驰活动、转移注
肤淤点、齿龈和鼻出血,
意力、止痛药
必要时输血小板;白细
5、补充营养水分:高蛋白、 胞 ,保护性隔离
骨肿瘤病人护理
骨肿瘤病人护理
第1页
临 床 表现
(二)肿块与肿胀:良性 瘤肿块硬无痛,恶性瘤 长管状骨干骺端一侧肿 胀,穿破骨膜大范围肿 胀压痛,发烧、浅静脉 怒张
(三)压迫症状:巨大瘤 压迫血管、神经、肌肉
产生症状;脊柱瘤并
发截瘫
(四)功效障碍:影响关 节活动
(五)病理性骨折与脱位: 骨干瘤破坏骨质发生骨 折;骨端瘤骨质破坏严 重发生脱位
临床表现和诊疗
(一)症状:疼痛。间歇 隐痛转为连续剧痛,夜 痛重
(二)体征:局部肿胀发
展为肿块,皮温高,
静脉怒张,血管杂音
(三)X线检验:长管状骨 干骺端骨质呈浸润性破 坏,边界不清,排列不 整齐、结构紊乱肿瘤骨。 骨膜下三角状新骨,沿 新血管沉积反应骨和肿 瘤骨呈“日光放射”现 象。
处理标准:C2、T1-2、M0 综合治疗
处理标准:G0、T0、 M0手术为主。刮除,灭 活、冲洗净后再用松质 骨或骨水泥填充。复发 作肿瘤段切除,假体植 入术。G1-2,T1-2,M0 恶性无转移用广泛或根 除术或截肢术,放疗后 易发生肉瘤变
骨肿瘤病人护理
第5页
三、骨 肉 瘤
病理:恶性瘤 细胞直接形 成类骨样组织,故称为 成骨肉瘤。肺转移

常见骨肿瘤病人的护理

常见骨肿瘤病人的护理

【护理评估】
(3)骨肉瘤: • 是原发性恶性骨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发病年龄以10-20岁青少年多见,40岁以上发病多为继发性,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 主要症状是进行性加重的疼痛,开始时呈间歇性发作的隐痛,逐渐转为持续性剧痛,尤以夜间为甚。患肢关节有不同程度
的功能障碍。病变局部肿胀,很快形成肿块,局部皮温增高,浅静脉怒张。可伴有全身恶病质表现。
护理措施
(四)化疗病人的护理: 1.了解和掌握化学治疗药物的作用和毒性反应,掌握药物的浓度,定时查血常规,了解抗癌药物对骨髓功能的抑制程度。 2.贫血重者应给予输新鲜全血;白细胞减少时,要防止感染,必要时采取隔离措施;血小板减少时注意观察出血情况,必要
时给予成分输血。 3.定期查肝、肾功能,以了解抗癌药物对其损害情况,做好化疗并发症的护理。
护理措施
正常功能,鼓励病人使用辅助工具(拐杖),早期下床活动,为安装假肢做准备。 4.心理护理:截肢或关节离断术后,病人往往出现某些精神失常症状,称为“创伤性精神病”,所以要有专人护理,防止病
人发生意外。术后出现幻肢痛应解释原因,对症处理。 5.预防病理性骨折: (1)下肢肿瘤病人可能发生病理性骨折,搬运病人时应轻柔,避免暴力。翻身时应予以协助。
【护理评估】
3.辅助检查:X线检查 (1)骨软骨瘤:长骨干骺端从皮质向软组织的骨性
突起,或呈杵状、蒂状或鹿角状,皮质相连续,髓 腔相通。
【护理评估】
(2)骨巨细胞瘤:长骨骨骺处 呈偏心性溶骨性破坏,骨端呈 肥皂泡样膨胀,骨密质变薄。
【护理评估】 (3)骨肉瘤:病变部位骨质浸润性破坏,边界不清,
课堂小结 6.脊柱肿瘤的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下床活动以防止脊柱骨折造成截瘫。

外科护理学--骨肿瘤病人的护理

外科护理学--骨肿瘤病人的护理

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
是一种潜在恶性或介于良恶性之间的溶骨性肿瘤 多发生在20~40岁 多发生在股骨下端或胫骨上端、桡骨远端、骶骨 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疼痛。 X线表现:骨端偏心位溶骨性破坏而无骨膜反应,
病灶骨皮质膨胀变薄,呈肥皂泡改变。
骨膨胀性改变
疼痛
疼痛和肿胀、 功能障碍
X线表现 干骺端骨性突起 偏心位溶骨性破 成骨性、溶骨性
坏而无骨膜反应 或混合性破坏
骨软骨瘤
骨巨细胞瘤
骨肉瘤
溶骨性 成骨性
混合性
护理
护理评估(术前)
(1)健康史及相关因素
一般情况 外伤、骨折史 既往史
全身情况家族史
(2)身体状况 局部情况
辅助检查 心理反应、心理承受能力
化疗后观察与护理 保护血管,防止外渗
外渗后处理,防止皮肤坏死 胃肠道反应:化疗前半小时给予止吐药物 骨髓抑制:定期检查血常规,并予支持治疗 皮肤及附件受损:脱发,在头部放置冰袋降温 心、肝、肾功能:定期检查,鼓励多饮水
活动无耐力:与恶病质、化疗有关 改善营养状况,鼓励经口进食 遵医嘱提供肠内肠外营养支持 加强化疗护理
发病情况
▪ 男性>女性 ▪ 原发性良性肿瘤多见 ▪ 肿瘤发病与年龄有关 ▪ 解剖部位对肿瘤发生有影响
分类
WHO公布的骨肿瘤分类法: ▪ 良 性:骨软骨瘤 ▪ 中间性:骨巨细胞瘤 ▪ 恶 性: 骨肉瘤 骨肿瘤的原发部位分: 原发性: 多为良性肿瘤 继发性: 恶性肿瘤
临床表现
1、疼痛与压痛 2、局部肿块与肿胀 3、功能障碍和压迫症状 4、病理性骨折 晚期恶性骨肿瘤可出现贫血、体重下降、低 热等全身症状
疼痛
相关因素: 肿瘤浸润压迫周围组织 病理性骨折 手术创伤 术后幻肢痛

骨肿瘤病人的护理---

骨肿瘤病人的护理---

骨肉瘤(原发恶性肿瘤)
2.临床表现 疼痛(间断性疼痛→持续剧痛、夜痛) 肿块 皮温高 静脉怒张 肺转移
骨肉瘤(原发恶性肿瘤)
3.X线表现:Codman三角或日光照射现 象 4.处理原则:综合治疗 术前化疗+手术(瘤段切除、假体植入、 截肢)+术后化疗
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一般护理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钙,AKP↑) 影像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是确诊骨肿瘤的重要 辅助检查) 现代生物技术检测
处理原则
良性:手术切除(刮除植骨、外生 性肿瘤切除、瘤段切除加人工关节 置换)
恶性:保肢、截肢、化疗、放疗、 免疫等综合治疗。
骨软骨瘤(常见的良性骨肿瘤)
单发或多发 1.临床表现
(1)营养护理 (2)适当的活动与休息
护理措施
2.疼痛护理: (1)解释疼痛原因 (2)局部制动、避免诱发 (3)有效护理措施(改变体位、分 散注意力)
护理措施
2.疼痛护理: (4)应用镇痛药:疼痛三级阶梯疗 法 (5)用药注意事项 3、术前准备 4、心理护理
护理措施
(二)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 2、控制感染 3、指导病人进行残肢锻炼
带 3、幻觉痛的处理 4、残肢功能锻炼
健康教育
小结
思考题
1、良、恶性骨肿瘤的临床表现 有哪些异同点? 2、骨肿瘤的疼痛护理? 3、骨肿瘤病人的术后护理要点? 4、骨肿瘤化疗病人的护理?
第六节 骨肿瘤病人的护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骨肿瘤的定义、病因、分类 熟悉骨肿瘤病人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
则 掌握骨肿瘤病人的疼痛护理、动脉灌
注及化疗病人的护理
骨肿瘤
定义:发生在骨内或起源各种骨组织 成分(骨附属组织)的肿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X线检查特点可 作出诊断。
并发症
骨软骨瘤可合并肢体弯曲和短缩畸形, 偶可继发为软骨肉瘤
治疗
骨软骨瘤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以往考虑到该肿瘤 将随着骺板闭合而停止生长,且恶变率极低(单发性在 0.5%~1%,多发性为2%左右),出现局部疼痛、妨碍关节 活动或压迫血管、神经和脏器时,才是手术切除的指征。 目前提倡单发性骨软骨瘤一经确诊,就应择期手术切除。多发 性骨软骨瘤病变数目多,难以一次手术切除,采取数次或数十 次手术切除肿瘤,病人难以接受,只能选择性地切除那些有症 状或妨碍关节运动和伴发肢体畸形的骨软骨瘤。肢体畸形的矫 形手术可视其复杂程度,可与肿瘤切除术一期完成,或分期手 术。瘤体压迫神经、血管或影响关节活动,以及蒂部外伤发生 骨折的,均有手术切除的指征。 手术的重点是从基底切除而不要剥离局部覆盖的骨膜,软骨帽 和骨膜要一并切除,以免肿瘤复发,同时防止损伤骺板。
预防
骨软骨瘤将随着骺板闭合而停止生长, 而且恶变率极低(单发性在0.5%~1%, 多发性为2%左右),发生恶性变者不 到1%,转变成软骨肉瘤、骨肉瘤或纤 维肉瘤者均少见。
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 加强营养:鼓励病人多吃高蛋白,高热量, 高维生素和易消化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 多饮水,对进行化疗的病人,更应该注意 营养 疼痛护理;恶性肿瘤疼痛比较严重,轻度 疼痛可以保持舒适体位,转移注意力等, 严重疼痛可用三级镇痛方案:一级镇痛是 应用非麻醉性药物,用于一般疼痛:二级 镇痛应用弱麻醉性药物如可待因。用于中 等疼痛:三级镇痛应用强麻醉性药物,如 吗啡,用于持续性疼痛。
临床表现
任何由软骨化骨的骨骼均可生长骨软骨瘤, 长管状骨比扁骨、短骨更多见。其中股骨远 端、胫骨近端和肱骨近端最为多见。该肿瘤 不产生疼痛,常因偶然摸到肿块,或X线检 查发现肿瘤。局部常无压痛,有些因压迫血 管神经及内脏器官产生相应的症状。股骨下 端或胫骨上端的内侧骨疣可有肌腱滑动感。 肿物遭到直接冲击或蒂部发生骨折以后才会 有疼痛感觉。瘤体较大时可压迫神经。腰椎 的骨疣可发生马尾神经的压迫症状。足和踝 部肿物会使走路和穿鞋困难,有的可并发滑 囊或滑囊炎。
检查
骨软骨瘤的X线表现为骨性病损自干骺端突 出,因软骨帽和滑囊不显影,肿瘤的骨质影 像与其所在部位干骺端的骨质结构完全相同, 难区别。位于长骨的肿瘤其生长方向与邻近 肌肉牵引方向一致,股骨远端的骨软骨瘤向 股骨的生长,胫骨近端的肿瘤向胫骨远端生 长,形状不一,可有一个很长的蒂和狭窄的 基底,或很短粗呈广阔的基底,较大的肿瘤 其顶端膨大如菜花状。
术后护理
观察病情;生命体征变化,手术部位 有无出血感染等;石膏固定病人加强 石膏护理,患肢抬高,膝部术后膝关 节屈膝15° 上肢手术麻醉后即可用力握拳 下肢手术麻醉后即可开始股四头肌等 长收缩及踝关节背伸运动
健康教育
1指导患者进行患肢的功能锻炼 2 异体骨及关节置换患者避免早期负重 和剧烈活动 3定期复查,
病因
骨软骨瘤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肿瘤,是生长方面的 异常或称错构瘤。瘤体有软骨帽和一个从骨侧面突 出的骨组织。本症又称骨疣,成因可能是从靠近骨 膜的小软骨岛长出,或来自骺板软骨。凡软骨化骨 的部位均可发生,下肢长管状骨占1/2,股骨下端和 胫骨上端最多。其次为肱骨上端,桡骨和胫骨下端 以及腓骨的两端。病变位于干骺端。随生长发育逐 渐远离骺板。骨疣内的骨髓中脂肪组织丰富。骨疣 的增长是靠软骨帽深层的软骨化骨作用。患儿发育 成熟后,骨疣即停止生长。成年后软骨帽逐渐退化 以至消失,偶持久存在并可继发为软骨肉瘤。
骨软骨瘤护理
骨科22高雅
骨软骨瘤护理
软骨瘤是儿童期常见的良性骨肿瘤,通常位于干骺端 的一侧骨皮质,向骨表面生长,又称外生骨疣。本病 可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后者有遗传倾向,并影响骨 骺发育或产生肢体畸形,称为多发性遗传性骨软骨瘤 病,或骨干续连症。病变位于干骺端。以股骨远端、 胫骨近端和肱骨近端最为多见。临床上骨软骨瘤无疼 痛或压痛,压迫神经时产生相应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