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运行维护检修规程(检测仪表--温度仪表分册)

合集下载

温度仪表检修规程

温度仪表检修规程

第二节温度仪表1 总则1.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1 主题内容本节规程规定了常用测温元件与测温仪表的技术标准、检查校验、使用维护以及检修的内容和方法。

1.1.2 适用范围本节规程适用于普通热电偶、耐磨热电偶、热电阻、压力式温度计、温度开关、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架装智能温度变送器和红外线温度仪的维护与检修。

1.2 编写及修订依据编写及修订参考了上述仪表的有关资料、说明书2 普通热电偶2. 1 概述在温度测量中,热电偶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测温元件,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测量范围宽、便于远距离传送和集中检测等优点。

热电偶是利用两种不同材料相接触而产生的热电势随温差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的。

按国家规定,自1988年起各类型热电偶温度计按IEC国际标准使用。

2.2 技术标准2.2.1 测温范围及精度见表2—2—1所示。

2.2.2 热电偶时间常数根据热惰性级别的不同,分为90~180s、30~90s、10~30s和<10s等几种。

表2—2—1 热电偶的测温范围及精度注:表中t为被测温度的绝对值(℃);测温范围是指热偶丝,不包括保护套管。

2.2.3 绝缘电阻:在空气温度为15~35℃和相对湿度< 80%的情况下,热电偶与其保护套管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MΩ(100V)(接地型除外)。

2.3 检查校验2.3.1 检查2.3.1.1 外观检查:热电偶的热接点应焊接牢固,表面光滑、无气孔、无明显的缺损及裂纹,焊接的形状应符合图2—2—1A、B、C的要求,焊点直径不超过热电偶丝直径的两倍,热电偶的瓷管、绝缘层、保护套管、接线座、垫片及头盖应完好无缺。

图2-2-1 热电偶接点形式2.3.1.2 对于使用中的热电偶应定期检查其热电特性,检定周期一般为3~5年。

重要的及特殊使用的场合,按实际需要定期检查。

2.3.1.3 保护套管一般4~5年检查一次,对于安装在腐蚀及磨损严重部位的保护套管,停工检修期间均应检查。

温度测量仪表检修规程

温度测量仪表检修规程

温度测量仪表检修规程1.范围本规程给出了温度测量系统一次、二次测量设备及氧化锆测量系统的检修工艺、检修方法,使用于洛阳华润热电有限公司生产现场的温度测量元件、仪表和回路的现场维护、检修。

2. 热电偶的检修2.1 检修项目2。

1。

l 清扫接线端子盒,及套管内外部灰尘、锈垢。

2。

1。

2 检查绝缘、电极和接线情况。

2.1.3 热偶工作端清理、检查、焊接。

2.1.4 热电偶的校验.2。

1.5 保护套管检查。

2.2 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2。

2。

1 热偶套管、端子盒内部和外部不得有灰垢,接线端子螺丝密封圈齐全完好、紧固。

2.2。

2 在环境温度为(5~35)℃,相对湿度不大于85%时,非接壳式热电偶的热偶丝对套管的绝缘电阻不小于5M--(250V摇表)。

2.2.3 新制作的热电偶电极直径均匀、平直、无裂纹、瓷套管内孔光滑。

工作端绞接成麻花状,其长度为电极直径的4~5倍,焊接牢固,表面光滑,无气孔、无夹灰,呈球状。

2。

2。

4 使用中的热偶工作端应无裂纹、脱层、腐蚀、磨损现象.套管无磨损。

2。

2.5 热偶元件的正、负极应有明显标志,并有元件安装位置标牌。

2.2.6 热偶示值检定点一般按表1规定,也可按需要确定检定点,其检定周期随主设备大修进行,2.2.7 每两次设备大修检查一次保护套管,并进行金相分析.2。

2。

8 常用的热电偶的检定误差,应符合表2规定。

2。

3 热电偶的焊接和处理方法2。

3。

1 参考表3规定鉴别热电偶的损坏程度。

2.3。

2 普通金属热电偶有轻度损坏时,如果长度允许,可将工作端与自由端对调重新焊接。

中度以上损坏应更新:贵金属热电偶有轻度和中度损坏时,应进行清洗退火处理,损坏较严重时应报废。

处理过的热电偶必须经过校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2。

3.3 清洗和退火的方法是,首先去掉热电偶上的绝缘瓷管,用(30—50)%的硝酸水溶液,将热电偶洗涤1小时,再用蒸溜水冲洗。

然后将热电偶的两根电极分开约30悬空接入电路,调整凋压器使加热电流为10.5 A-11.5A(热电偶直径为0.5mm).用光学高温计测量热电偶温度,当温度达到1100℃~1150℃时,即用化学纯硼砂块接触热电偶的两个上端。

仪表操作维护检修规程

仪表操作维护检修规程

仪表操作维护检修规程1.执行器操作、维护、检修规程1.1 操作1.1.1 零点调整:将执行器打到“手动”位置,同时操作手柄,使执行器的机械位置处于全关状态,同时调整限位开关,调整零点电位器使输出电流为4mA。

1.1.2 满量程的调整:将执行器打开到“手动”位置,同时操作手柄,使执行器的机械位置处于全开,同时调整限位开关,调整量程电位器使输出电流为20mA。

1.1.3 重复以上两步操作几次,直到全开、全关位置与20mA、4mA对应无误,且线性良好。

1.1.4 调整完毕,将执行器打到“自动”通知中控给定0%和100%检查反馈值与给定值是否相符,如不符合检查机械是否卡壳或限位开关在是否正常。

1.2 维护1.2.1 每天与中控联系检查给定与反馈是否无误,发现有问题及时处理。

1.2.2 定期对执行器零点、满量程进行校准,保证能够正常工作。

1.3 检修:机械如需要加油,与岗位工联系,并详细检查电气接线及电气元件。

2. 电磁流量计操作维护、检修规程2.1 操作:打开阀门,让液体充满管道,然后关闭阀门,查看流量计反馈是否为4mA,不是则进行零点调整,使输出为4mA,而后在其工作期间测量实际流量与中控反馈流量比较是否相符,进行调整使其与实际流量相符。

2.2 维护:每天到中控观察它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一有故障或计量不准,立刻处理。

2.3 检修:定期到现场检查接线端子及内部线路板,做到有问题及早发现,同时对周围环境进行清理,防止有强电场及电力线横跨仪表。

3. 温度仪表操作、维护、检修规程3.1 操作3.1.1 零点调整:将标准零点mV信号接入变送器,并将此信号并接标准温度校验表,调整零点电位器使输出电流为4mA。

3.1.2 满量程的调整:将标准满度mV信号接入变送器,并将此信号并接标准温度校验表,调整量程电位器使输出电流为20mA。

3.1.3 重复以上两步操作几次,直到零点、满度与4mA、20mA对应无误,且线性良好。

仪表维护检修规程

仪表维护检修规程

仪表维护检修规程1 目旳为了我厂仪表对旳指示,保证生产正常进行,为了规范仪表工规范作业。

特制定本制度。

2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工业用热电阻旳维护、检修、投运及其安全注意事项详细技术规定和实行程序。

本规程合用于化工装置中在线使用旳铂热电阻(如下简称热电阻),其他型号热电阻亦应参照使用。

3职责3.1生产调度技术部负责本制度旳编制。

3.2电仪维修车间负责本制度旳贯彻执行。

3.3电仪维修车间检修班组负责按照本制度进行有关旳检修活动。

4控制规定4.1 基本工作原理热电阻是运用物质在温度变化时自身电阻也伴随发生变化旳特性来测量温度旳。

4.1.1 编写根据:依化工部《设备维护手册》及随机资料编写。

4.1.2 检修周期与内容热电阻每12个月进行一次检修,一般与厂年度大修同步进行。

检修内容:4.1.3 检查保护套管与否破损、积水、锈蚀。

4.1.4 检查热电阻接线与否松动或损坏。

4.1.5 检查热电阻与保护套管之间旳绝缘电阻。

4.2 一般规定4.2.1 维修人员应具有如下条件:4.2.2 理解工艺流程及该热电阻在其中旳作用。

4.2.3 掌握电子技术基础、化工测量仪表及维修等方面旳理论知识。

4.2.4 掌握热电阻维护、检修、投运及常见故障处理旳基本技能。

4.2.5 掌握常用测试仪器旳使用措施。

4.2.6 安全注意事项4.2.7 维护安全注意事项4.2.7.1 维护必须由两人以上作业4.2.7.2 影响工艺控制时应与操作人员联络,并采用对应安全措施。

4.2.8 检修安全注意事项4.2.8.1 检修时要办理检修工作票。

4.2.8.2 不得带压拆卸热电阻保护套管。

4.2.8.3 不得随意碰撞电阻体,以免损坏热电阻元件。

4.2.8.4 带联锁或阀位调整旳热电阻,检修时必须先解除联锁。

4.2.9 投运安全注意事项4.2.9.1 投运必须由两人以上作业。

4.2.9.2 投运前应与工艺人员联络。

4.2.9.3 带联锁或阀位调整旳热电阻,待温度值稳定后方可投入联锁。

仪表运行维护检修规程(检测仪表物位仪表分册)

仪表运行维护检修规程(检测仪表物位仪表分册)

Q/DTCF-JS17-SC-xxx-2011仪表车间维护检修规程—物位仪表分册2011年xx月xx日发布2011年xx月xx日实施大唐呼伦贝尔化肥有限公司发布仪表车间运行维护检修规程方案审批流程目录1. 总则 (4)1.1. 主题内容适用范围 (5)1.2. 编写修订依据 (5)2. 浮子钢带液位计 (5)2.1. 概述 (5)2.2. 技术标准 (6)2.3. 检查校验 (6)2.4. 日常维护 (9)2.5. 检修 (9)2.6. 安装注意事项 (12)3. 电动浮筒液(界)位计 (13)3.1. 概述 (13)3.2. 主要技术指标 (13)3.3. 检查校验 (14)3.4. 使用和维护 (17)3.5. 检修 (17)4. 电动浮球液位变送器 (18)4.1. 概述 (18)4.2. 主要技术指标 (19)4.3. 检查校验 (20)4.4. 使用和维护 (21)4.5. 检修 (21)5. 同位素物位计 (22)5.1. 概述和测量原理 (22)5.2.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24)5.3. 检查校验 (26)5.4. 使用与维护 (29)5.5. 检修 (30)5.6. 安全防护要求 (31)6. 料位开关 (34)6.1. 概述 (34)6.2. 工作原理 (34)6.3. 技术标准 (34)6.4. 安装方法 (35)6.5. 检查、校验 (36)6.6. 使用维护 (39)6.7. 常见故障的判断和处理 (39)6.8. 检修 (40)7. 超声波液位计 (40)7.1. 概述 (40)7.2. 主要技术指标 (41)7.3. 检查调试 (42)7.4. 使用与维护 (45)7.5. 故障处理 (45)7.6. 安装注意事项 (46)8. 磁致伸缩液位(界位)计 (46)8.1. 概述 (46)8.2. 主要技术指标 (47)8.3. 检査校验 (48)8.4. 使用和维护 (49)8.5. 检修 (49)9. 光纤液位计 (50)9.1. 概述 (50)9.2. 工作原理及结构 (50)9.3. 系列光纤液位计主要性能指标(见表2-4-7) (51)9.4. 安装 (52)9.5. 校验 (52)9.6. 维护和保养 (53)9.7. 常见故障与处理(见表2-4-8) (53)10. 雷达液位计 (54)10.1. 概述 (55)10.2. 技术特点 (55)10.3. 主要技术指标 (55)10.4. 校验 (56)10.5. 使用维护 (56)10.6. 检修 (57)10.7. 安装注意事项 (57)11. 射频导纳物位计 (57)11.1. 概述 (57)11.2. 主要技术指标 (58)11.3. 检查校验 (59)11.4. 使用和维护 (60)11.5. 检修 (60)12. 双法兰式差压变送器 (60)12.1. 概述 (60)12.2. 主要技术指标 (61)12.3. 检查校验 (61)12.4. 使用和维护 (65)12.5. 检修 (67)1.总则1.1.主题内容适用范围本节规程规定了石化企业中常用的钢带液位计、电动浮筒液位计、电动浮球液位计、同位素料位计、料位开关、超声波液位计、磁致伸缩液位计、纤液位计、雷达液位计、导纳液位计、双法兰液位计等11种物位计的技术标准、检查校验、使用维护以及检修的内容和方法。

仪表检修规程

仪表检修规程

热工仪表检修规程第一部分:检测仪表一、温度检测仪表1.感温元件的检查与校准1.1一般检查与质量要求1.1.1护套管不应有弯曲、扭曲、压扁、堵塞、沙眼、磨损和严重腐蚀等缺陷。

1.1.2用于高温压介质中的套管,应具有材质检验报告,材质的钢号应符合规定要求.做耐1.25倍于工作压力的严密性试验,5min内无泄漏.套管内不应有杂质.1.1.3感温件绝缘瓷套管的内孔应光滑,接线盒、盖板、螺丝应完整,铭牌标志应清楚,各部分装配应牢固可靠。

1.1.4热电偶的热接点应焊接牢固,表面光滑、无气孔等缺陷。

1.1.5镍铬-铬硅等廉金属热电偶电极,不应有严重腐蚀或机械损伤等缺陷。

1.1.6热电阻的骨架不得破裂,不得有显著的弯曲现象;热电阻不得短路或断路。

1.1.7当周围空气温度为(5~35)℃,相对温度不大于85时,热电阻感温元件与保护管之间以及双支感温元件之间的绝缘电阻用250V绝缘表测量,应不小于20M Ω.1.2热电偶校准与技术标准1.2.1热电偶校准点见表1规定表11.2.2 300℃以上各点的校准,是在管形电炉中与标准热电偶比较进行。

1.2.3 热电偶校准方法一般采用双极法.校准读数时,炉温对校准点温度的偏离不得超过±10℃。

1.2.4 炉温恒定在校准点附近进,从标准热电偶开始依次读取的热电势,再按相反顺序进行读数。

如此正反顺序读全部热电偶的势值后,炉温变化不应超过±1℃。

1.2.5被校准的热电偶,其热电势(冷端温度为0℃)对分度表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1.3热电阻校准与技术标准1.3.1热电阻的校准,只测0℃和100℃时的电阻值R0、R100,并计算电阻比W100=R100/R0.1.3.2校准热电阻时,可用电位差计,也可用电桥测电阻.测定时热电阻的电流应不大于1mA 。

1.3.3热电阻在0℃时的电阻值(R0)的误差和电阻比W100的误差应小于表3规定.2温度测量系统的检查与校准2.1测温系统的检查与质量要求2.1.1感温件的检查与质量要求:1)在一般管道中安装感温件时,保护套管端部应能达到管道中心处.对于高温高压大容量机组的主蒸汽管道,感温件的插入深度应在(70~100)mm之间或采用热套式感温.2)在其他容器中,安装感温元件时,其插入深度,应能较准确反映被测介质的实际实际温度.3)在直径小于76mm的管道上安装感温元件时,应加装扩大管或选用小型感温元件.4)感温件插座材质应与发主管道相同,对于高温高压管道上的插座,应具有材质定检报告.5)保温管道及设备上感温件的外露部分应保温良好.6)感温元件应正确,有明显的标志牌;接线牢固.7)测量多属表面的热电偶,应与被测表面接触良好,靠热端的热电极应沿被测表面敷设至少50mm倍热电极直径的长度,并应很好的保温,两热电极之间也应很好的绝缘.二、压力检测仪表1、弹簧管式压力表检定.1.1技术要求1.1.1压力表按其所测介质不同,在表盘的仪表名称下面应有一条表7中所规定色的横线,并注明特介质的名称,氧气表还必须标红色.表7:1.1.2压力表的各部件应装配牢固,不得有影响计量性能的锈蚀,裂纹,孔洞等缺陷.1.1.3用于测量气代体的压力表在表壳背面应有安全孔,安全孔上须有防尘装置,当弹性元件破裂时,应能使气体从表壳背面逸出(不准被测介逸出表外的仪表例外)1.1.4压力表表盘的分度数字及符号应完整清晰。

温度仪表维护检修规程

温度仪表维护检修规程

文件制修订记录一、总则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压力热电阻、热电偶、双金属温度计、压力式温度计的检修。

本规程规定了热电阻、热电偶、双金属温度计、压力式温度计的现场维护、计量校准及其它安全注意事项的具体技术要求和实施程序。

二、检修前准备工作(一)准备好检修工作中将要使用的各种工具,按作业现场要求佩戴合理、安全的工具。

(二)入现场的人员要熟悉片区危险程度、是否易燃易爆场所、仪表设备防爆要求,必须按规定穿戴工作服、安全帽、检修有毒有腐蚀的介质的仪表时必须按规定佩戴,防护眼镜、防护面罩,防毒面具,登高作业必须穿戴防滑的鞋子和背系安全带,进入设备内或阴井作业需开具好相应的票据,穿戴好防护用具。

(三)确定温度仪表所关联的工艺状况,能够熟悉安全操作规程及简单事故的处理,对仪表进行故障处理,办理工作单等相关手续,必须经工艺确认同意,最后检查检修工作单上所有人员是否签字,确认后开始工作。

(四)根据工艺情况和温度仪表的运行状态,初步确定故障原因。

三、现场检修、维护项目及质量要求带联锁的温度先解除联锁再进行维护修理。

(如混合气温度)确认工艺情况和温度仪表的运行状态,初步确定故障原因。

(一)热电阻、热电偶的检修1、检查热电偶(热电阻)接线是否松动。

2、检查热电偶(热电阻)测量的mV值与电阻Ω值是否与仪表显示值相对应。

3、检查热电偶(热电阻)的信号线是否接地。

4、检查热电阻的线路电阻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应不大于5Ω)5、检查热电偶补偿导线的极性是否接反。

6、检查热电偶(热电阻)的接触电阻是否过大,处理接触表面氧化层。

7、检查热电偶(热电阻)芯是否断了,如果断了和工艺协商更换。

8、在酸碱管道设备上勿胡乱踩踏或敲打,以防损坏设备和影响人身安全。

9、动与工艺设备管线有连接的仪表,必须取得工艺车间的同意,经采取措施如放空管道内的压力,并应注意余压介质喷出伤人。

10、检查项目与质量要求⑴外观检查应满足以下要求:保护套管不应有弯曲、压偏、扭斜、裂纹、沙眼、磨损和显著腐蚀等缺陷,套管上的固定螺丝应光洁完整、无滑牙或卷牙现象;其插入深度、插入方向和安装位置及方式均应符合相应测点的技术要求,并随被测系统做1、25倍工作压力的严密性试验时,5min内应无泄漏。

仪表设备检修规程

仪表设备检修规程

仪表设备检修规程仪表设备检修规程一、目的本管理规程的目的是确保公司仪表设备的安全、平稳运行,提高车间全体仪表维修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仪表设备的安全生产,避免和减少因仪表设备引起的各类事故,保障正常生产安全、平稳、高效运行。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XXX的仪表设备检修,包括质量标准、临时性项目及技术要求、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检修后交接及验收。

仪表设备的检修应贯彻以预防为主,计划检修和诊断检修为辅,做到仪表设备完好并安全生产。

三、引用标准本规程引用了多项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包括数字温度指示调节仪、数字指示秤、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非自行指示秤、电接点玻璃水银温度计、压力式温度计、双金属温度计、弹簧管式一般压力表、压力真空表和真空表、工业铂、铜热电阻、压力变送器等。

变送器检修规程一、总则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压力变送器、液位变送器的检修,其他变送器亦可参照使用。

本规程规定了变送器的现场维护、计量校准及其它安全注意事项的具体技术要求和实施程序。

二、检修前准备工作在进行检修前,必须准备好将要使用的各种工具,并按作业现场要求佩戴合理、安全的工具。

进入现场的人员必须熟悉片区危险程度、是否易燃易爆场所、仪表设备防爆要求,并按规定穿戴工作服、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面罩、防毒面具等防护用具。

检修有毒有腐蚀的介质的仪表时必须按规定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具。

登高作业必须穿戴防滑的鞋子和背系安全带。

进入设备内或阴井作业需开具相应的票据,并穿戴好防护用具。

三、在进行变送器检修前,需要确认与工艺状况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简单事故处理,并能够对仪表进行故障处理和办理工作单等相关手续。

必须经过工艺确认同意,并检查检修工作单上所有人员是否签字确认后方可开始工作。

四、根据工艺情况和变送器的运行状态,初步确定故障原因。

现场检修、维护项目及质量要求包括以下几点:1.对于带联锁的仪表,需要先通知工艺解除联锁再进行维护修理。

2.检查变送器的供电系统,确保24V直流电源是否正常,不应低于20V。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仪表运行维护检修规程(检测仪表--温度仪表分册)仪表车间运行维护检修规程温度仪表分册仪表车间运行维护检修规程方案审批流程审核意见:编制人:审核意见:单元主任:审核意见:技术设计部:审核意见:安环部:审核意见:设备部:审核意见:生产部:审核意见:公司主管领导:目录1. 总则 31.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31.2. 编写及修订依据 32. 普通热电偶 32.1. 概述 32.2. 技术标准 32.3. 检?校验 52.4. 使用和维护72.5. 检修83. 耐磨热电偶93.1. 概述93.2. 技术标准 93.3. 检?校验113.4. 使用和维护123.5. 检修124. 热电阻124.1. 概述124.2. 技术标准 124.3. 检查校验 144.4. 使用和维护164.5. 检修175. 压力式温度计17 5.1. 概述175.2. 技术标准 185.3. 检?校验185.4. 使用和维护196. 温度开关 206.1. 概述206.2. 技术标准 206.3. 检查与校验207. 一体化温度变送器227.1. 概述227.2. 技术标准 227.3. 检查校验 237.4. 使用与维护248. 智能温度变送器 258.1. 概述258.2. 技术标准 268.3. 检查校验 288.4. 使用与维护299. 红外线温度仪309.1. 概述309.2. 技术标准 309.3. 检查校验步骤319.4. 定期检修 339.5. 维护与故障处理 34总则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主题内容本节规程规定了常用测温元件与测温仪表的技术标准、检查校验、使用维护以及检修的内容和方法。

适用范围本节规程适用于普通热电偶、耐磨热电偶、热电阻、压力式温度计、温度开关、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架装智能温度变送器和红外线温度仪的维护与检修。

编写及修订依据编写及修订参考了上述仪表的有关资料、说明书普通热电偶概述在温度测量中,热电偶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测温元件,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测量范围宽、便于远距离传送和集中检测等优点。

热电偶是利用两种不同材料相接触而产生的热电势随温差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的。

按国家规定,自1988年起各类型热电偶温度计按IEC国际标准使用。

技术标准测温范围及精度见表2-2-1所示。

热电偶时间常数根据热惰性级别的不同,分为90~180s、30~ 90s、10~ 30s和10s等几种。

表2-2-1热电偶的测温范围及精度热电偶类别分度号允差等级I II 01允差值土) 测温范围允差值测温范围允差值土) 测温范围镍铬-镍硅镍铝K 1.5℃或 0.4%t -40~1000℃ 2.5℃或 0.75%t -40~1200℃ 2.5℃或 1.5%t -200~40℃镍铬-铜镍康铜E-40~800℃-40~900℃-200~40℃铁-铜镍康铜 J-40~750℃-40~750℃---铜-铜镍康铜 T 0.5℃或0.4%t -40~350℃1℃或0.75%t -40~350℃1℃或 1.5%t -200~40℃铂铑10―铂S 1℃或1+0.003 t- 1000 0~1600℃ 1.5℃或 0.25%t 0~1600℃ 4℃或0.5%t ---铂铑13―铂R0~1600℃0~1600℃---铂铑30―铂铑60 B---600~1700℃600~1700℃注:表中t为被测温度的绝对值(℃);测温范围是指热偶丝,不包括保护套管。

绝缘电阻:在空气温度为15~35℃和相对湿度80%的情况下,热电偶与其保护套管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MΩ(MV)(从接地型除外)。

检?校验检查外观检查:热电偶的热接点应焊接牢固,表面光滑、无气孔、无明显的缺损及裂纹,焊接的形状应符合图2-2-1A、B、C的要求,焊点直径不超过热电偶丝直径的两倍,热电偶的瓷管、绝缘层、保护套管、接线座、垫片及头盖应完好无缺。

图2-2-1热电偶接点形式对于使用中的热电偶应定期检查其热电特性,检定周期一般为3~5年。

重要的及特殊使用的场合,按实际需要定期检查。

保护套管一般4~5年检?一次,对于安装在腐蚀及磨损严重部位的保护套管,停工检修期间均应检查。

使用于2.5MPa以下的保护管应能承受1.5倍的工作压力而无渗漏,用于高压容器的热电偶保护套管使用前应经探伤或拍片检查,达到二级合格标准。

校验校验仪器与设备a.三等标准铂铑-铂热电偶 1支b.不低于0.05级的直流低阻电位差计1套c.管形电炉 1台d.精密温度控制器 1台e.冷端温度恒温槽 1台校验方法a.热电偶校验按图2-2-2进行。

图2-2-2校验接线图1一精密温度控制器;2?管形炉;3?不锈钢体;4一三等标准铂铑-铂热电偶;5?冷端温度恒温槽;6一铜导线;7?开关;8?UJ36电位差计或标准数字毫伏电压表b.将标准热电偶置于不锈钢柱的中心孔,而被校热电偶分布在其周围的小孔内,以取得均匀的温度场。

不诱钢柱应置于电炉的中心,炉孔的两端用石棉或玻璃棉封住。

铂铑-铂热电偶应用一端封闭的石英管或瓷管作保护,以免铂铑-铂热电偶被污染变质而降低精度。

c.冷端恒温槽中应放适量的冰水混合物,各热电偶的冷端集中成束,插入恒温槽中心的玻璃试管中,深入水中部分不小于100mm,同时用0.1或0.2分度的水银温度计观察冷端温度。

d.恒温从300从开始校验(以铂铑-铂热电偶为例),直到最高工作温度为止。

校验点必须包括常用工作温度,至少校验3点,若使用温度在300℃以下时应增加一个100℃检定点。

e.当电炉温度达到校验点温度±3℃范围中任一稳定值时可以开始测量热电势,先测量标准热电偶,然后测量被校热电偶。

需要时再复测,相邻两次测量温度变化值≤0.3℃,记录这两次测量值,再按升温、降温上、下行测定,共为四个测量值,取其平均值为最后结果。

f.冷端温度非0℃值时,同时应读取冷端温度t‘0用以校正。

冷端非0℃值时,应按下式计箅:标准热电偶电势: (2-2-1)被校热电偶电势: (2-2-2)式中----被校点温度;----冷端实际温度;, ----分别为实测热电偶电势平均值;,----时从热电偶分度表中?得的电势。

使用和维护按照被测介质的特性及操作条件,选用合适材质、厚度及结构的保护套管和垫片。

热电偶安装的地点、深度、方向和接线应符合测量技术的要求,并便于维修检查。

在使用热电偶补偿导线时,必须注意型号相配、极性正确,热电偶与补偿导线接头处的环境温度最高不应超过100℃。

使用于0℃以下的热电偶,应在其接线座下灌蜡密封,使其与外界隔绝。

热电偶首次使用前,必须经过一定的技术检验,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检修热电偶的保护套管如有损坏,可按原结构要求进行修理或更换。

热电偶的电极修理廉价金属热电偶若工作端损坏时,可将工作端剪掉一段重新焊接起来使用。

也可以将热电偶的工作端和自由端对调焊接使用。

若中间断裂、损坏严重的热电偶则必须更换。

铂铑-铂热电偶在氧化性环境中工作可靠,但金属的蒸气和碳对铂有害,特别是还原性气体中危害更大。

因此,使用中遇到有害气体时必须将热电偶隔离。

铂铑-铂热电偶表面有轻度和中度损坏时,应进行清洗和退火,其方法如图2-2-3所示。

清洗前,用30%~50%的硝酸溶液将电极洗涤1h,再用蒸馏水冲洗,然后使两极倾斜(约30°)分开接入线路,用调压器调整加热电流为10.5~11.5A(热电极φ0.5mm),用光学高温计测量电极的加热温度约为1100~11501时,用硼砂多次清洗电极,直到电极发白并出现金属光泽为止。

然后,仍恒定加热电流(10.5~11.5A)1h进行退火处理。

最后用蒸馏水蒸煮及冲洗电极,去掉残留的硼砂。

图2-2-3 热电偶修理接线示意图1一热电偶;2?可变电阻器;3?电流表耐磨热电偶概述耐磨热电偶采用一种特殊、复合型耐磨结构,特别适用于高速气流、含固体颗粒的流体,可在高压恶劣条件下用于温度测量与控制,其耐磨性能及使用寿命比目前国内常用的普通热电偶提高3~4倍。

技术标准测温范围及精度:测温范围见表2-2-2,精度同普通热电偶,见表2-2-1。

表2-2-2耐磨热电偶测温范围耐磨头本体材质耐磨层材质结构使用温度范围/℃适用场所普通型无标记耐磨型代号PH 复合耐磨型代号PH/FH 长期短期里层外层OCr18Ni9Ti 同本体材质- ― - -40~800 850 一般耐磨- √―高温、高流速、高颗粒含量-√√OCr17Ni4Mo2 同本体材质- - ― -40~700 750 ―般耐磨、抗腐蚀(316L) - √ - ―高温、较高腐蚀、较高流速、含固体颗粒续表耐磨头本体材质耐磨层材质结构使用温度范围/℃适用场所普通型无标记耐磨型代号PH 复合耐磨型代号PH/FH 长期短期里层外层CH30 同本体材质― - - -40~950 1000 耐高温、耐磨- √ - - 高温、较高流速、含固体颗粒-√√高温、高流速、高颗粒含量GH214 同本体材质- ― - -40~1280 1300 催化裂化辅助燃烧室高温加热炉、裂解炉、尾气焚烧炉等HK40 - √― - 1200 1280 乙烯裂解炉、高温气体炉热电偶时间常数根据热惰性级别的不同,分为90~180s、30~90s、10~30s和10s等几种。

绝缘电阻:在空气温度为15~35℃和相对湿度80%的情况下,热电偶与其保护套管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

5MΩ(100V)(接地型除外)。

检?校验检查外观检?同本节2.3.1。

对于使用中的耐磨热电偶应定期检查其热电特性,检定周期一般为1年或一个装置检修周期。

重要的及特殊使用的场合,按实际需要定期检查。

耐磨热电偶保护套管一般1年或一个装置检修周期检查一次,对于安装在腐蚀及磨损严重地方的保护套管,停工检修期间均应检查。

使用于2.5MPa以下的保护管应能承受1.5倍的工作压力而无渗漏。

用于高压容器的热电偶保护套管使用前应经探伤或拍片检查,达到二级合格标准。

校验同本节2.3.2。

使用和维护同本节2.4。

检修同本节2.5。

热电阻概述热电阻是以铂丝或铜丝制成的测温元件,它是利用金属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的。

按国家规定,从1988年起,采用见IEC标准分度,即用Pt100、Pt10、Cu50、Cu100等。

技术标准热电阻在0℃时的阻值(R0)与其在100℃时的阻值 R100之比(W100 R100/ R0),如表2-2-3所示。

对于铂电阻:在-200~0℃范围内:;在0~850℃范围内:式中A3.90802×10-3(℃)-1 B-5.80195×10-7(℃)-2 C-4.27350×10-12(℃)-4表2-2-3常用热电阻在0℃及100℃时的允许误差热电阻分度号R0及允许误差/ΩW100及允许误差名称R0名义值允许误差 W100名义值允许误差铂热电阻 Pt10 10 A级±0.006 1.3850 ±0.0010B级±0.012Pt100 100 A级±0.06B级±0.12铜热电阻 Cu50 50 ±0.05 1.428 ±0.002Cu100 100 ±0.10对于铜电阻:在-50~850℃范围内:式中 A4.28899×10-3(℃)-1 B-2.133×10-7(℃)-2 C1.233×10-9(℃)-3测量范围及精度见表2-2-4所示表2-2-4常用热电阻测?范围及精度热电阻名称分度号测温范围允许误差公式铂热电阻Pt10、Pt100 -200~+850 A级Δt(0.15+2.0×10-3t)B级Δt(0.3+5.0×10-3t)铜热电阻Cu50、Cu100 -50~+150 Δt(0.3+6.0×10-3t) 注:t为被测量温度的绝对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