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合体字、奇字欣赏
古今合体字奇字欣赏

古今合体字、奇字欣赏合体字: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个字组成的汉字。
合体字有两种:一种是从组合的两个成分上来显示字义。
如“伐”字从人从戈,表示以戈伐人;“取”字从又从耳,表示捉取一个人;“休”字从人从木,表示人倚着树木。
这类字文字学上称为会意字;另外一种是两个字组合在一起,一个字表示义类,一个字表示字音。
如“河”为水名,从水可声;“张”字指张弓,从弓长声;“经”字指经纬,从糸巠声;“球”字指玉球,从玉求声。
这类字文字学上称为形声字。
在现代常用的汉字里形声字占90%以上。
还有象形字。
华岳仙掌入云深,太白积雪星斗扪。
雁塔晨钟天竺客,骊山晚照汉唐魂。
草堂烟雾疑龙象,曲江流饮和诗文。
灞柳风雪堪赠与,咸阳古渡过秦人。
龙飞凤舞鸾凤和鸣日日见财法门寺注:这块横幅里的十句谚语,都得以客家语来阐释,其中除第二句与第十句为拆字外,其余八句里的(复字□)与(仨字○)皆取其声。
一春□○百花来。
【音:同(Aanˇ)、(Benˇ)比喻百花开放,缤纷“演变”的景况】二扇门楣○○开。
【音:门字右半部,音同(一)、门字左半部音同(歪ng鼻音ˇ);拆字:形容开门、关门时的声音】三人□○言公道。
【音:同(聪ˇ)(总ˇ);比喻众人聊天说话时的景象】四客□○酒醉归。
【音:(Kiˇ)、(Kiaˇ);形容酒杯交晃碰撞的声音】五路车马□○走。
【音:(Piˇ)、(Piaaˇ);形容许多脚步的声音】六花□○满园香。
【音:(Biˇ)、(Boˇ剥);形容许多花苞开放时的声音】七雷□○连天响。
【音:(Pingˇ)、(Piangˇ);形容许多花苞开放时的声音】八雨□○随时来。
【音:(Siˇ)、(Suˇ);形容下雨时的「淅洓」声】九鸟□○林外飞。
【音:(Giˇ)、(Giaˋ);形容鸟儿叽叽喳喳的声音】十行彳亍问秀才。
【音:彳同(气ˋ)、亍为(蹉Oˇ);彳亍为走路之态,此地形容穿木屐走路时的声音】西安文艺北路一户人家门口的对联。
仔细研究发现,这副超级拼接对联竟然含18个成语72个字,每个四字成语合成拼接为一个字来书写,一气呵成、形神兼备。
古今字与异体字

声符不同的异体字——线线、烟烟、时峕、 蚓螾
意符声符都不同的异体字——剩剩 、 炮炮
变换各种成分的位置——惭惭、和咊、鹅鹅、 杂杂 够—够
注意:有三种情况不能认为是异体字:
其一、意义相近,后代读音相同,古音不同的字。 如:置——寘
其二、自古就音同,但意义广狭不同的字。如: 游——游、酤——沽
其三、偶尔通用的字(用字时的通假字)。如: 剥——扑、蚤——早
•
—清·王筠《说文释例·卷八》
古今字与古文字、今文字
• 概而言之,古今字是不同历史时期用来 记録同一个词的形体不同的字,先出现 的为古字,后出现的为今字。古字和今 字合称古今字。
• 古文字、今文字:隶变以前的文字称为 古文字,隶变以后的文字称为今文字。
避 躲开,避免。 姜氏欲之, 焉辟害? 《左传·隐公元年》
古今字与异体字
一、古今字
上古时代,由于词义引申、文字假借等原因,常用 一个汉字兼职记录一些意义,一字多义的现象很普 遍,后世为理解书面语言时不产生歧义,常为这种 兼职字所记录的某项意义再造新字,新造的字与原 来兼表意义的字合称为“古今字”。新造的字是 “今字”,原来兼表意义的字是“古字”。
段玉裁的说法
通假字就是古人书写某个词的时候,没有写本字,而用了一个
音同或音近的字。二字只有读音上的联系,而没有意义上的瓜葛, 于是我们就说它们是通假关系。
古今字突出了汉字的表意特点,由于同一字形所负载的意义 太多,于是在原有的形体上增加或改变意符,以便从视觉上把古字 与今字区别开来。
《说文》:“府,文书藏也。”即收藏文书的处所。后来引申 为脏腑义。《说文》无“腑”,但解说中以“府”来表脏腑义,如 “胆,连肝之府。”后因“府”所兼任的意义过多,又在“府”字 旁增加意符“肉”,另造今字“腑”,以从视觉上区别于古字 “府”。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第四课时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一、古今字1、定义:上古時代,由于詞義引申、文字假借等原因,常用一個漢字兼職記錄一些意義,一字多義的現象很普遍,後世爲理解書面語言時不産生歧義,常爲這種兼職字所記錄的某項意義再造新字,新造的字与原来兼表意义的字合称为“古今字”。
新造的字是“今字”,原来兼表意义的字是“古字”。
段玉裁的説法凡讀經傳,不可不知古今字。
古今無定時,周爲古則漢爲今,漢爲古則晉宋爲今,隨時異用者謂之古今字。
——《説文解字注·言部》“誼”王筠的説法字有不須偏旁而義已足者。
則其偏旁爲後人遞加也。
其加偏旁而義遂異者,是爲分别文,其種有二:一則正義爲借義所奪,因加偏旁以别之也;一則本字義多,既加偏旁,則只分其一義也。
—清·王筠《説文釋例·卷八》2、思考:古今字与古文字、今文字的区别概而言之,古今字是不同歷史時期用來記録同一個詞的形體不同的字,先出現的爲古字,後出現的爲今字。
古字和今字合稱古今字。
古文字、今文字:隸變以前的文字稱爲古文字,隸變以後的文字稱爲今文字。
1、古今字产生的原因、方法以及来源:●产生的原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不断产生新字;各个时代衰亡的字依然保存在字典中;上古汉字简直现象多,后代不断分化。
●产生的方法:加上形旁造今字,辟避;改形旁造今字,说悦;全改字形,膂吕,阙缺●古今字主要來源:一是同源分化而形成的古今字;一是同音假借而形成的古今字。
A、同源分化而形成的古今字:詞義的不斷發展,使詞由單義變成多義。
其中有的詞義為適應交際的需要,從母體中分化出來,獨立成詞。
為了相互區別,要求專有字形表達,以便使形義關繫明確。
然而新造的字又常在新詞産生之后,因此在一定時期內,仍維繫一字記錄數詞的情況,故在古書中常見到用古字記今字的象形。
例如下:《說文》:“辟,用法者也。
法也。
从卩从辛,”甲骨文作“”,小篆作“”“卩”,音jié,甲骨文象人曲膝而跪的样子。
古今合体字、奇字欣赏

古今合体字、奇字欣赏合体字:民俗学里一奇葩合体字:黄金万两合体字:招财进宝民俗字是民间喜闻乐见的一种书法形式,又叫组合字或者合体字、团结字、吉利字。
其源头,可追溯至先秦时君主用来传达命令或徵调军队的符文,通常是把几个篆字合并在一起,刻在竹或木上,再剖为两半,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
组合字书法:吉祥如意到了道教流行的汉代,这种手法便被道士们借用到所谓符篆上,称为“复文”。
因为合体字长期被应用在道教符篆上,而符篆向被认为带有召鬼神、镇精魅的奇特力量;民间亦深受其染,造成以吉语合成文字的兴起。
婚庆吉祥语组合字书法:鸾凤和鸣晚从宋代起,合体字已从道士画符,演变为民众表达避凶求吉愿望的一种手段。
传说老子李耳以及武则天等人,都有组合字传世。
我们在清代的厌胜钱上,可以见到连笔减划的“黄金万两”、“招财进宝”之类的四字合体。
合体字:招财进宝合体字:黄金万两相传唐伯虎独创的汉字,和“才”“财”一样读音,“日日有见才”,勉励自己每天要勤奋。
后被人们延伸为“日日有财见”特别是在商店门上及节日、婚嫁喜庆之时,民俗字常被大书于红纸之上,以图吉祥如意,表达人们的喜悦与期盼。
只是有的组合字没有明确的读音,不免另人遗憾。
不过,这些有读音和没有读音的组合字能够长期流传下来,说明吉祥语组合字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这种民俗特色在于它兼蓄着诸多的装饰性、趣味性、观赏性和艺术性,成为一种寄意式的吉祥辞语。
民俗字又叫组合字或者团结字。
这些字是汉字“词字”的一种,往往一个字是由3到4个字组合而成,合字不合音,不仅具有装饰性而且表每一个民俗字都有丰富的故事和含义。
有时表达同一个意思的字,在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变体。
比如一个被视为起着辟邪作用的组合字,到了合肥,就在原本已经十分复杂的字体上又加了一个“包”字。
因为包公在合肥,他的威严在民间被人们奉若神明。
沈阳一修堂国学文化中心:“孔孟好学”。
常挂在读书人的书斋,揭示着主人的精神品格清代“孔孟好学”砖香炉民俗字历史悠久但是散轶较多,很多民俗字只有老一辈的人才知道,如果这些老人不在了,说不定那些字也就从此消失了。
古今字、异体字、假借字、繁简字的概念

古今字、异体字、假借字、繁简字的概念《古今字、异体字、假借字、繁简字的概念》嘿,你知道吗?汉字可是超级有趣的东西呢!今天呀,我就想和你唠唠这古今字、异体字、假借字和繁简字的概念。
先来说说古今字吧。
你可以把古今字想象成是汉字的“变身记”。
就好像孙悟空有七十二变一样,汉字也会变呢。
比如说“莫”这个字,在古代啊,它可厉害了,既表示傍晚的意思,又有不要的意思。
但是呢,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觉得这样容易混淆呀。
就像你有一个盒子,里面装了两种不同的宝贝,可每次拿的时候都不太清楚到底要拿哪一个。
所以呢,人们就给“莫”变出来一个新的字,就是“暮”,专门用来表示傍晚。
这样呢,“莫”就主要表示不要啦。
这就是古今字,古字的一部分意思被分化出来,有了新的今字。
再比如“益”,它本来表示水满出来,也有更加的意思。
后来就变出了“溢”专门表示水满,“益”就更多表示更加之类的意思啦。
你看,这是不是很有趣呢?就像一棵大树,原来一个树枝上有好几个不同的果实,现在把其中一个果实单独移到了新的树枝上。
那异体字又是什么呢?哎呀,异体字就像是汉字的双胞胎或者多胞胎呢。
它们长得不太一样,但是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同。
就好比你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小玩偶,只是一个穿着红衣服,一个穿着蓝衣服,可它们都是同样的小玩偶呀。
比如说“泪”和“涙”,一个左边是三点水,一个左边是目字旁,可它们都表示眼睛里流出来的水。
还有“峰”和“峯”,你看这两个字,写法不一样,但说的都是山的顶部那个尖尖的地方。
有时候我就想啊,古人干嘛要造出这么多长得不一样但意思一样的字呢?这不是有点麻烦吗?嘿嘿,不过这也说明汉字很有创造力呀。
再来讲讲假借字吧。
这假借字啊,就像是汉字在玩“借用”的游戏。
比如说“其”这个字,本来是个象形字,像簸箕的样子。
可是呢,在古汉语里,人们想要表示“他的”或者“那”这样的意思,一时又没有专门的字,就干脆借用了“其”。
这就好比你没有带铅笔,然后就跟同桌说:“借我你的那个东西写一下。
这些妙趣横生的合体汉字,你能认出几个?

这些妙趣横生的合体汉字,你能认出几个?汉字,有形体之美,有风骨之美。
汉字七体(甲金篆隶楷草行),各有特色。
有一种合体汉字,更是令人拍案叫绝!相传,先秦时的君王用来调遣军队或传达指令的符文,通常是将几个篆字刻在竹或木上,剖为两半,合之可验真伪。
这种符文,在汉代被画符篆的道士们所借用。
到了宋代,人们创造出越来越多的合体字,以表达避凶求吉的原意。
天下一人上图为宋徽宗“天下一人”花押及题款。
花押,就是个人签名。
它的外形,特别巧出心裁,有点像结构松散的“天”字,又像一个简写的“开”字,实际上是由“天下一人”四个字组成,四笔写成。
宋徽宗在执政之初颇有作为,“天下一人”四个字语,正透露出年轻帝王的踌躇满志与万丈豪情。
黄金万两、招财进宝上图为民间的一种花钱。
花钱,并非流通币,而是被当做吉利品或避邪物使用。
在花钱上,常常可以见到连笔减划的“黄金万两”、“招财进宝”之类的四字合体。
日日有见才相传是明代才子唐伯虎独创的汉字。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日日有见才”,原意是勉励自己每日都要勤奋学习。
由于“才”、“财”相近,故被人们延伸为“日日有财见”、“日日有财”或“日日见财”等义。
孔孟好学孔孟两位老夫子是读书人的楷模,二人都以好学著称。
所以合体字“孔孟好学”常常出现在书斋、书院等处,以激励读书人发奋学习、出人头地。
日进斗金每日都能收入一斗黄金,自然是每个商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了!魁星踢斗传说魁星是文运之神,乃天上的文曲星下凡。
由于相貌丑陋,魁星连续三次考状元都未中,他一怒之下将装书的木斗踢掉,投江而死。
百姓却仰慕其才华,将他塑造为神,借“魁星踢斗”之题,以求文运高照。
一片冰心在玉壶“一片冰心在玉壶”取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七绝《芙蓉楼送辛渐》。
冰在玉壶之中,诗人以此自喻,表明自己不为遭贬而改变玉洁冰清的节操。
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中的重要主题,历代以来,解释者多如牛毛,然而这四个字的意义却历久弥新。
上图的石刻位于宁德三都澳斗帽岛。
古今合体字、奇字欣赏

古今合体字、奇字欣赏合体字: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个字组成的汉字。
合体字有两种:一种是从组合的两个成分上来显示字义。
如“伐”字从人从戈,表示以戈伐人;“取”字从又从耳,表示捉取一个人;“休”字从人从木,表示人倚着树木。
这类字文字学上称为会意字;另外一种是两个字组合在一起,一个字表示义类,一个字表示字音。
如“河”为水名,从水可声;“张”字指张弓,从弓长声;“经”字指经纬,从糸巠声;“球”字指玉球,从玉求声。
这类字文字学上称为形声字。
在现代常用的汉字里形声字占90%以上。
还有象形字。
华岳仙掌入云深,太白积雪星斗扪。
雁塔晨钟天竺客,骊山晚照汉唐魂。
草堂烟雾疑龙象,曲江流饮和诗文。
灞柳风雪堪赠与,咸阳古渡过秦人。
龙飞凤舞鸾凤和鸣日日见财法门寺注:这块横幅里的十句谚语,都得以客家语来阐释,其中除第二句与第十句为拆字外,其余八句里的(复字□)与(仨字○)皆取其声。
一春□○百花来。
【音:同(Aanˇ)、(Benˇ)比喻百花开放,缤纷“演变”的景况】二扇门楣○○开。
【音:门字右半部,音同(一)、门字左半部音同(歪ng鼻音ˇ);拆字:形容开门、关门时的声音】三人□○言公道。
【音:同(聪ˇ)(总ˇ);比喻众人聊天说话时的景象】四客□○酒醉归。
【音:(Kiˇ)、(Kiaˇ);形容酒杯交晃碰撞的声音】五路车马□○走。
【音:(Piˇ)、(Piaaˇ);形容许多脚步的声音】六花□○满园香。
【音:(Biˇ)、(Boˇ剥);形容许多花苞开放时的声音】七雷□○连天响。
【音:(Pingˇ)、(Piangˇ);形容许多花苞开放时的声音】八雨□○随时来。
【音:(Siˇ)、(Suˇ);形容下雨时的「淅洓」声】九鸟□○林外飞。
【音:(Giˇ)、(Giaˋ);形容鸟儿叽叽喳喳的声音】十行彳亍问秀才。
【音:彳同(气ˋ)、亍为(蹉Oˇ);彳亍为走路之态,此地形容穿木屐走路时的声音】西安文艺北路一户人家门口的对联。
仔细研究发现,这副超级拼接对联竟然含18个成语72个字,每个四字成语合成拼接为一个字来书写,一气呵成、形神兼备。
中国的异体字、怪字、生僻字

中国的异体字、怪字、生僻字中国的异体字、怪字、生僻字一、难字、怪字囧”(读jiǒng)、“槑”(读méi)惊爆网络之后,网络上各色各样的我们平时根本不认识的字一个连着一个出。
现在我们的网络生活里,并且赋予了许多新的形象的含义。
其实,古代很雷很霹雳的词,虽然现在不用了,但是再回去研究,还是十分“囧”,十分的有画面感,非常有趣。
1、“兲”(读tiān),跟常用来骂人的那种水生动物没有关系,没你想的那么复杂。
这个字是“天”字的古体,也念“天”。
2、氼(读nì),人掉水底下了,当然就是溺水,这个字就是“溺”的意思。
前天我这里受“凤凰台风”的影响,瞬间狂风暴雨,路上的行人马上成了“水人”。
3、砳(读lè),开始很费解,石头跟石头相碰怎么会是“乐”的声音呢?转念一想,是不是两块石头相互碰撞发出的声音很好听,很“乐”吗?这个字是劈山开路者的代表。
这“砳”字很有可能是石匠发明的。
敲石头的人一高兴就忘乎所以,两手拿着两块石头拼命地敲…4、嘦(读jiào),很容易读的。
把“只要”两个字快速连读,你就会很容易找到它正确的读音。
两个字快速连读也能成为一个字,这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我们一起为我们自己身为中国人严重自豪下。
5、嫑(读biáo),和上面的“嘦”有异曲同工之妙处,不废话了,让大家自己把玩下吧。
这个字其实是滇东罗平、赣州一带的方言、官话…6、嘂(读jiào),四张嘴同时叫,当然就是大声叫了。
很有趣吧。
7、圐圙(读kū lüè),内蒙古方言中一般读作库伦(kū lüàn),“圐圙”一词现多用作地名。
仔细看看这两个字:两个口分别框住了四方八面,意为“围起来的草场”。
圐圙,本来可以四面八方,没想到被加了一个笼子,被困在其中,这个词在汉文化地区,是不吉利的。
8、玊(读sù),玉的点儿点得不是地方,当然就是有瑕疵的玉,所以变俗气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今合体字、奇字欣赏古今合体字、奇字欣赏合体字: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个字组成的汉字。
合体字有两种:一种是从组合的两个成分上来显示字义。
如“伐”字从人从戈,表示以戈伐人;“取”字从又从耳,表示捉取一个人;“休”字从人从木,表示人倚着树木。
这类字文字学上称为会意字;另外一种是两个字组合在一起,一个字表示义类,一个字表示字音。
如“河”为水名,从水可声;“张”字指张弓,从弓长声;“经”字指经纬,从糸巠声;“球”字指玉球,从玉求声。
这类字文字学上称为形声字。
在现代常用的汉字里形声字占90%以上。
还有象形字。
华岳仙掌入云深,太白积雪星斗扪。
雁塔晨钟天竺客,骊山晚照汉唐魂。
草堂烟雾疑龙象,曲江流饮和诗文。
灞柳风雪堪赠与,咸阳古渡过秦人。
龙飞凤舞鸾凤和鸣日日见财法门寺注:这块横幅里的十句谚语,都得以客家语来阐释,其中除第二句与第十句为拆字外,其余八句里的(复字□)与(仨字○)皆取其声。
一春□○百花来。
【音:同(Aanˇ)、(Benˇ)比喻百花开放,缤纷“演变”的景况】二扇门楣○○开。
【音:门字右半部,音同(一)、门字左半部音同(歪ng鼻音ˇ);拆字:形容开门、关门时的声音】三人□○言公道。
【音:同(聪ˇ)(总ˇ);比喻众人聊天说话时的景象】四客□○酒醉归。
【音:(Kiˇ)、(Kiaˇ);形容酒杯交晃碰撞的声音】五路车马□○走。
【音:(Piˇ)、(Piaaˇ);形容许多脚步的声音】六花□○满园香。
【音:(Biˇ)、(Boˇ剥);形容许多花苞开放时的声音】七雷□○连天响。
【音:(Pingˇ)、(Piangˇ);形容许多花苞开放时的声音】八雨□○随时来。
【音:(Siˇ)、(Suˇ);形容下雨时的「淅洓」声】九鸟□○林外飞。
【音:(Giˇ)、(Giaˋ);形容鸟儿叽叽喳喳的声音】十行彳亍问秀才。
【音:彳同(气ˋ)、亍为(蹉Oˇ);彳亍为走路之态,此地形容穿木屐走路时的声音】西安文艺北路一户人家门口的对联。
仔细研究发现,这副超级拼接对联竟然含18个成语72个字,每个四字成语合成拼接为一个字来书写,一气呵成、形神兼备。
左(上联):1、一帆风顺;左2、双喜临门;左3、互敬互爱;左4、永结同心;左5、百年好合;左6、五谷丰登;左7、阖家欢乐;右(下联):1、龙飞凤舞;右2、喜结良缘;右3、一见倾心;右4、才貌双全;右5、心心相印;右6、比翼双飞;右7、志同道合。
中(横批):吉星高照、喜结连理、开门见喜、花好月圆“清气”为“天”;“南员”为“官”(古时朝南开的衙门里的官员);“方便”为“赐”;“财主”为“福”。
汇成一句吉言:“ 天官赐福”!!!在河南巩义康百万庄园的匾额楹联、门楣雕刻中,有一条形式独特的砖雕横额,它不仅以雕刻见长,更以其深刻的含义引发人们的猜测、发问。
这是一组别有审议的藏字游戏,它位于主宅区四院主窑门楣上房,从左向右,一共四组八个字,分别是“青气、南元、方便、财主”,隐含着民间广为流传的一句吉祥语“天官赐福”,青气为天,南元为官,方便为赐,财主为福。
这里“天官赐福”四字用“青气、南元、方便、财主”来代替是因为我国古代,人们常用一些吉祥的图案来表达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最常用的便是形声和形意两种方式,形声是利用谐音来获得象征性的效果;形意则是利用直观形象表达非自身意义的内容。
门楣上的“青气”二字证实采用形意法,把青气的气形象地比喻为天。
清代科举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都城以外的文人汇聚京城参加应试,考中第一名叫解员,由于地域等级差别,第一名必须是直隶省的本籍人,在这种不平等的科举制度限制下,把第二名也称为“元”,称“南元”,“南元”被当作“官”的代称。
“方便”为“赐”,则是来源于佛教用语,因人施教,诱导领悟佛教的真意,以便施教于人,赐福于人,方便于人。
“财主”的意义从字面上大体可以体现出来,古人称财物的主人财主,土地的主人为地主,农耕社会公认的有钱有地才是有福,所以财主也就代表“福”。
“天官赐福”被康家引用至此,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方面说明康家的之家理念已经由儒家思想逐步向道家思想过度,认为家有百福都是上天所赐;另一方面,它寄予着康氏家族的一种美好愿望,期翼赐福天官,能跨鹤登鸾,来至康家有福之地,施福献瑞、再献吉言。
中国汉字有八万之多,其中不免有一些特殊汉字,“笔画最多的汉字”一直是人们争议的话题。
2006年2月,中国语言研究院正式宣布,“笔画最多的汉字”的桂冠属于“龖(dá)”字!但这仍免不了引起争议。
例如“靐、龘”,笔画要远远多于“龖”。
广西西部就流传着一个汉字“zéi(贼)”(图),笔画竟有59划之多!汉字魅力:常言道:“汉字之美,美在形体。
汉字之美,美在风骨。
汉字之美,美在精髓。
汉字之美,美在真情。
”汉字是民族文化的化石,是历史的载体,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有着鲜活生命的“你”“我”“他”。
在每一个方块字中都潜藏着丰富的审美和诗意,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有着深厚的中国情结。
Biang字,据说是目前笔画最多的汉字,称“世界汉字之最”。
其文字的字型是所有传统字典、包括《康熙字典》不曾收录的,而其文字的发音,也是国语普通话拼不成的。
陕西关中Biang-biang面文字儿歌这样唱到:一点上了天,黄河两道湾,八字大张口,言字往进走,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长我一长,当中加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挂个丁丁叫马杠,坐着车车逛咸阳。
“Biang”字和“Biang-biang”词汇的发音是拟声词,其相声得名如下:1、面在制作的擀制和拉扯过程中在案板上会发出Biang-biang的声音;2、面在下锅时,在锅沿上会发出Biang-biang的声音;3、面在捞出和调味搅拌过程中,发出Biang-biang的声音;4、面在入口时,在嘴边会发出Biang-biang的声音;5、具备以上声音特性的面十分柔韧而切有弹性,胃口筋道。
谈谈biang的由来:这个字的结体显然是从繁体字“边”字变化而来,书法家写“边”字时候也有将穴部写在上边的写法。
采用解构间架的观察方法,如图所示,蓝色部分是一个繁体的“恋”字。
绿色的部分是一个“胀”字。
不难猜想,“恋”字表现了陕西人对这种麺食的酷爱;而“边”和“胀”二字之音相切,正好是该字的读音biang。
陕西的biang biang麺吃完,再来一大碗面汤,吃饱以后肚子的感觉就是“胀”。
需要注意的是,“胀”字的偏旁是肉字旁而不是月字旁。
这两个部首很多人容易混淆(比较服和肥,前者属月部,而后者则属肉部)。
因此我认为应该将歌谣中的“月字旁”改为“肉字旁”才对。
因为biangbiang麺的重要佐料就是肉臊子,而月字旁和饮食就没有太大关系了。
左边的肉字旁和右边的立刀旁正好对应,表示用刀割肉之意。
总体上说这个字是个形声字,没有什么具体的含义,就是用来形容这种麺食在制作时发出的“biangbiang”的声音。
但是汉字真的是很奇妙,这个多达五十六画的汉字,不仅表达了关中秦人对麺食的酷爱,而且从该汉字的造型来看,结构饱满,张弛有度。
象征着关中秦人性格的豪放威猛和体型的健壮彪悍。
我常年游走四方,吃米饭也就是普通食量,而且老是觉得吃不饱的感觉。
唯有这biangbiang麺,可以咥上满满的一大碗。
过几日不吃,便会不由自主地贪恋起来。
这也难怪,“biang”字里面藏着的这个“恋”字果然是意味深长啊!上、家和万事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志同道合、欢聚一堂、招财进宝、同一梦想、源远流长下、双寿图如月之恒、如日之升、福寿延年、人寿年丰、寿山福海、寿比南山、生日快乐[/B]根据淳安县志记载,海瑞任淳安知县的第二年(1559),时年54岁,正值他母亲七十大寿,于是他给母亲买了“市肉二斤”,又书写这个狂草“寿”字作为礼物,草书写成的“寿”是由“生”“母”“七”“十”四字组合而成,这寿字倒过来也仍然是个“寿”字,这不仅让人感叹海瑞书法的精妙。
海瑞书法的特点是俊逸雄健,刚柔并济。
而这“寿”字碑更显别具匠心。
海瑞祠堪称龙山岛的精华所在。
游览海瑞祠,有四大特色引人注目:一是祠堂建筑画栋雕梁,特别是木雕、砖雕、石雕(合称“三雕”)精妙绝伦,令人叹为观止。
二是大厅碑廊中的碑刻林立,尤其是海瑞亲笔手书“寿字碑”等碑刻,字体飘洒俊逸,内容蕴涵丰富,让人驻足凝思。
三是祠堂内的海瑞塑像、两侧的木雕壁画、廊柱的诗文楹联无不昭示着海瑞一生刚正不阿、凛然正气的风范,借古寓今,仍具现实意义。
四是庭院中的园林小品,以“高风”、“亮节”为主题,格调通透旷达,布局错落有致,花木疏密相间,让人流连忘返。
海瑞祠由望湖台、门楼、正厅、中堂和思贤院五部分组成。
占地625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47.1平方米,主建筑的高度是12米。
整个建筑既保留淳安民居风格,又具有徽派建筑特色,外观画栋雕梁,飞檐翘角。
尤其是站在望湖台前,近看海瑞祠的建筑风貌,远眺千岛湖镇的一城山色,令人美不胜收,赏心悦目。
天人合一(石刻)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来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实质。
它首先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其次表明,人类生生不息、则天、希天、求天、同天的完美主义和进取精神;第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思维模式的全面性和自新性。
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
西方人总是企图以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掠夺自然,而东方先哲却告诫我们,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
"天人合一"的思想无处不在,甚至在中国特有的茶文化中,由盖、碗、托三件套组成的茶盏就分别代表了天、人、地的和谐统一、缺一不可。
中国浙江浦江陈兴中先生于2012年3月至7月创作的集字联体字图,由38笔中文笔画行书联体书写而成,可在字图的不同部位读出96个汉字,创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集字最多的联体字图世界纪录。
八大处关帝庙怪联:上联是:日昍晶(4个日字)安天下,[/B]下联是:月朋(3个月字)朤定乾坤。
[/B]由《康熙字典》可查到:“昍,许元切,音‘暄’,明也”;“朤,音、义具‘朗’,同出《西江赋》”。
在中国文字叠字谱中,日、月逐叠列增时,读音有变化,一日读“旦”,意为白天短暂;二日读“昌”,意为盛明;三日为“炎”,意为热;四日读“皓”(或“照”),意为天下光明,九日为旭,意为一个新的开始。
一月为“且”,长久之意;二月为“朋”,意为多;三月为“全”(音为“窜”),意为圆满一周期;四月为“亮”,是黑暗和光明的统称。
十月为“岁”,意为很多年、长久。
这种连续叠用,不能读字音,要按照单个字的字数与字同读,所以对联的实际意思是:“九日安天下,十月定乾坤”。
【根据传说】怪联中的上联读“日暖晶华安天下”,[/B]下联读“月朋娑罗定乾坤”,[/B]横批是“亘古一人”,[/B]八大处公园表示,据八大处旅游办主任于长霖介绍,“老爷庙”也叫“关帝庙”,是为纪念关公关羽而修建的,八大处的这所“老爷庙”始建于清末,坐落于八大处公园七处平坡山顶宝珠洞左边,其最负盛名的经管是庙前抱厦明柱上那副曾经让无数达官显贵、墨客骚人瞠目结舌的怪联“日日日晶安天下,月朋朤定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