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体区别完整版
区别同源和非同源染色体

1..非同源染色体:一个染色体与另一对形态结构不同的染色体,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
2。
.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中期看到的长度和着丝点位置相同的两个染色体,或减数分裂时看到的两两配对的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它们的形态、大小和结构相同.由于每种生物染色体的数目是一定的,所以它们的同源染色体的对数也一定。
例如豌豆有14条染色体,7对同源染色体。
3。
.减数分裂的特点是DNA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形成单倍体的精子和卵子(图13-12),通过受精作用又恢复二倍体(或多倍体),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换,使配子的遗传多样化,增加了后代的适应性,因此减数分裂不仅是保证生物种染色体数目稳定的机制,而且也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不断进化的机制.
4。
减数分裂过程
1。
细胞分裂前的间期,进行DNA和染色体的复制,染色体数目不变,DNA数目变为原细胞的两倍.
2.减一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或“二联体”),出现纺锤体,核仁核膜消失. 3.减一中期.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对称排列在赤道板两端。
(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大致相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为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4.减一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移向细胞两极.
5.减一末期细胞一分为二,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或形成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减数分裂中几个规律性变化曲线图
6.减二前期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再次聚集,再次形成纺锤体。
7.减二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
8.减二后期染色体着丝点分离,染色体移向两极。
9.减二末期,细胞一分为二,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卵原细胞形成卵细胞和第二极体.。
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着丝粒,dna的关系

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着丝粒,dna的关系染色体是一种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细胞器官,它们通过几何联合单体化合而成。
在生物学中,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能够通过传递给下一代来维持生命的连续性。
在进化史上,新的基因通过突变而产生,随后被保存在染色体中,并在后代中传递下去。
在染色体中,相同的形态和构造的染色体成为同源染色体。
对于高等生物来说,常常会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它们一起出现在细胞中。
由于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同源染色体有可能会发生结构变异,造成染色体的异源性。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几何联合单体会被解开,成为姐妹染色单体。
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DNA带又称作是表姐妹染色单体。
同源染色体的表姐妹染色单体上的相应基因在结构上是相同的,但它们有不同的遗传信息,所以它们的表达方式有可能是不同的。
DNA是构成基因的化学分子。
它是一种由四种不同碱基组成的脱氧核糖核酸,能够携带生命遗传信息并传递给下一代。
在染色体中,DNA会被紧密地缠绕成为一个紧凑的结构,称作染色体的核小体。
核小体在染色体的几何联合单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防止染色体的损伤以及避免DNA的丢失。
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着丝粒和DNA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生物学研究和细胞分裂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内容,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着丝粒和DNA还有一些其他的关系。
染色体中的DNA序列可以被分成两个主要的区域:表观遗传区和基因区。
表观遗传区包含着丝粒附近的DNA序列,而基因区则包含了与遗传信息相关的DNA序列。
基因区中包含了对生物体功能的调控信息,例如启动子序列、外显子和内含子等。
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DNA序列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经常会发生重组。
重组是DNA序列的交换或重新组合,它能够造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遗传信息变化。
重组是遗传多样性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在染色体中,还存在着一些特定的DNA序列,称作端粒。
端粒位于染色体的端部,它们能够保护染色体免受损伤和丢失。
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体区别

同源染色体也叫同型染色体。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两两配对的染色体,其中一条来自父体,一条来自母体,它们的形状、大小一般相同,带有相应的遗传信息,这相配成对的染色体叫同源染色体。
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在细胞有丝分裂(包括减数分裂)的间期进行自我复制,形成由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条完全相同的染色单体。
(若着丝点分裂,则就各自成为一条染色体了)染色单体、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有什么区别?能不能画个图详细说明一下?染色单体是在细胞分裂间期就形成的“X”中有两条染色单体,一条染色体,含有两个DNA分子。
当“X”分裂成“ | ”和“ | ”后,这时没有染色单体了(“ | ”不能称为一条染色单体,只有在“ X”这个形态时才能说其中有两条染色单体,因为这两条染色单体形态结构完全一样,所以也称姐妹染色单体)染色单体的计算根据着丝点,一个着丝点有两个染色单体。
“| ”是一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
染色体:在生物的细胞核中,有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上颜色的物质,叫做染色质。
染色体只是染色质的另外一种形态。
它们的组成成分是一样的,但是由于构型不一样,所以还是有一定的差别。
染色体在细胞的有丝分裂间期由染色质螺旋化形成。
(染色质在做题时,一般是一团乱乱是丝线,染色体就是较粗的棒子,数其个数的话,它和着丝点的个数是一样的,,有时是I有时是x但是着丝点只有一个就只算一个)染色体:在生物的细胞核中,有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上颜色的物质,叫做染色质。
染色体只是染色质的另外一种形态。
它们的组成成分是一样的,但是由于构型不一样,所以还是有一定的差别。
染色体在细胞的有丝分裂间期由染色质螺旋化形成。
(染色质在做题时,一般是一团乱乱是丝线,染色体就是较粗的棒子,数其个数的话,它和着丝点的个数是一样的”有时是I有时是x但是着丝点只有一个就只算一个)染色体上就有2条染色单体所以说着两条染色单体式由复制形成的,应该是相同的(X上的每一个斜线都是一个单体,只有X存在时,才有单体这个说法)同源染色体:形态、结构、遗传组成基本相同和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彼此联会形成四分体,然后分裂到不同的生殖细胞的一对染色体,一个来自母方,另一个来自父方。
同源染色体与姐妹染色体的概念

同源染色体与姐妹染色体的概念英文回答:Homologous chromosomes and sister chromatids are two concepts related to the structure and organization of chromosomes during cell division.Homologous chromosomes refer to a pair of chromosomes that are similar in size, shape, and gene content. In diploid organisms, such as humans, each cell contains two sets of chromosomes, one inherited from the mother and one from the father. The two chromosomes in each pair are called homologous chromosomes. They carry the same genes, although the alleles (variants) of those genes may differ between the two chromosomes. Homologous chromosomes are important for genetic diversity as they undergo recombination during meiosis, resulting in the shuffling of genetic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two chromosomes.Sister chromatids, on the other hand, are two identicalcopies of a single chromosome that are held together by a region called the centromere. Sister chromatids are formed during the DNA replication phase of the cell cycle, when the genetic material is duplicated. They are attached to each other at the centromere and segregate to opposite poles of the cell during cell division. Sister chromatids ensure that each daughter cell receives an identical copy of the genetic material.In summary, homologous chromosomes are two chromosomes that are similar in size and gene content, while sister chromatids are two identical copies of a single chromosome. Homologous chromosomes are involved in genetic diversity through recombination, while sister chromatids ensure the faithful transmission of genetic information during cell division.中文回答: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体是与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结构和组织相关的两个概念。
解读xy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

解读XY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1.分析X和Y性染色体的结构特点X、Y性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但同源染色体通常大小相同,而X、Y这对性同源染色体例外,一般是X染色体较大,上面的基因数目也多,Y染色体较小,基因数目相对较少,比如人类的性染色体X和Y。
但也有特殊的,如果蝇的性染色体,Y染色体比较大,X染色体比较小。
这些不同不仅导致与常染色体的之间的差异,也导致X和Y染色体在结构上有了明显的差异。
也就是它们既有同源区段,又有非同源区段。
下面以人类的性染色体X和Y为例分析性染色体的结构特点。
(图1)(1)同源区段(Ⅰ区段):在X染色体I区段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I区段可以找到对应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因此Ⅰ区段为同源区段,与常染色体遗传大体相同。
但也会有一些全例外(后面会讲到)。
(2)非同源区段:①Y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段(位于Ⅱ-1区段的基因):伴Y遗传,X染色体上没有其对应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
基因随着Y染色体传递,当雄性出现某种类型的性状,会表现出代代相传;雌性中不会出现这种类型的性状。
如人类的毛耳性状。
②X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段(位于Ⅱ-2区段上的基因):伴X遗传,Y染色体上没有其对应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
基因随着X染色体传递,如人类红绿色盲、血友病基因的传递。
2.利用“隐雌显雄” 杂交模型进行基因定位(1)根据性染色体X和Y非同源区段的差异利用“隐雌显雄”杂交模型进行基因定位:用隐性性状的雌性个体(“隐雌”)和显性性状的雄性个体(“显雄”)杂交判断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判断方式如下:以多对亲本“隐♀×显♂”为例,设由A、a等位基因控制,遗传图解分析如下:结论:若子代雌性个体均为显性性状,雄性个体均为隐性性状,则为伴X遗传,基因在X染色体上;若子代雌雄个体均为显性性状,或雌雄个体均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出现,则为常染色体遗传,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2)根据性染色体X和Y同源区段的遗传与常染色体遗传的差异利用“隐雌显雄”杂交模型进行基因定位:常染色体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因此在后代雌雄个体表现型比例一定相同,而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与性别相关,因此有其遗传的特殊性,绝大多数情况下雌雄的遗传方式是相同的,有两种情况例外。
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联会,四分体的概念

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联会和四分体是生物学中涉及细胞分裂和遗传的重要概念。
以下是这些概念的解释:
1. 同源染色体:在二倍体生物细胞中,形态、结构基本相同的染色体,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中彼此联会,最后分开到不同的生殖细胞的一对染色体。
在这一对染色体中,一条来自母方,另一条来自父方。
它们含有相同的遗传信息,但可能因突变或基因重组而有所差异。
2. 姐妹染色单体:指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间期复制,后期分离后形成的两条染色单体。
这两条染色单体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包含相同的遗传物质。
在细胞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并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
3. 联会:在减数分裂前期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彼此配对的过程。
联会时的染色体已经复制了,每个染色体上有两条单体。
联会是一个专一性的过程,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特定区域,形成联会复合体。
联会的结果是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够正确地配对和分离,确保遗传信息的准确传递。
4. 四分体:在动物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两条已经自我复制的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的四条染色单体的结合体。
由于有四条染色单体,因此被称为四分体。
四分体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结构,它确保了同源染色体在分裂过程中的正确配对和分离。
这些概念在理解细胞分裂、遗传物质传递和基因重组等生物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介绍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同源染色体、四分体

“有丝分裂”的知识梳理与重难点透析一、掌握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和判别方式1.判别方式染色体(个): 4 4 4 4识别:着丝粒的数目说明:①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的不同时期所具有的不同形态;描述变化时应区分染色质、染色体,计算数量时应合并计算。
染色单体(个):0 8 8 0说明:染色单体往往以姐妹染色单体的形式存在,故肯定为偶数存在。
DNA(个): 4 8 8 4识别:画图的笔画数。
(染色质与染色体无非线条粗细差异)同源染色体(对):2 2 2 2识别:每一对染色体的大小、形状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提醒:①同源染色体来源不同,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来自父方。
故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着丝粒断裂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尽管大小、形状相同,但来源不是分别来自父方、母方,故不叫同源染色体。
②同源染色体存在于减数分裂过程中,也存在于有丝分裂过程中,但是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联会。
③X、Y是一对特殊的同源染色体,尽管大小、形状不同,但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联会现象。
2.概念辨析图形说明1(1)A、B、C细胞中都含有2条染色体。
(2)A、B、C都有一对同源染色体。
(3)C细胞可能为一个四分体,因为四分体只存在于减数分裂。
(4)B、C细胞中都有染色单体。
(5)A细胞内有2个DNA分子,B、C细胞内有4个DNA分子。
(6)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3.典例分析例1、下图是二倍体植物细胞分裂某个时期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1)此植物细胞处于分裂的期。
(2)该细胞此时有对同源染色体;个染色体组。
(3)该细胞分裂结束产生的子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是。
(4)①、④两条形态大小一样的染色体属于;①、⑤两条形态大小一样的染色体是经过形成的。
(5)若①号染色体上有基因A,则④号染色体的相应位置上的基因为。
(6)若①号染色体上有基因A,则⑤号染色体的相应位置上的基因为,若出现基因a,其原因是。
“五体”解读

“五体”解读江苏柴志坚一、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辨析在细胞分裂间期,主要完成染色体的复制,复制的结果是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完全一样的姐妹染色单体。
这两条姐妹染色单体连接在同一个着丝点上,由于一个着丝点表示一条染色体,所以一条染色单体不等于一条染色体。
如图中的1为一条染色体,1中的a与a’为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同源染色体是指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两两配对(联会)的一对染色体。
如图中的1和2为一对同源染色体,3和4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形状、大小不相同,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联会的染色体叫非同源染色体。
如图中有四对非同源染色体,它们是1和3,1和4,2和3,2和4。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的联会,使得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含有四条染色单体,这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又叫一个四分体,即同源染色体对数=四分体个数。
图中有两个四分体,1和2为一个四分体,由a、a’、b、b’四条染色单体姐成;3和4为一个四分体,由c、c’、d、d’四条染色单体组成。
此外,在体细胞内也有同源染色体,但在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
二、典型例题剖析例1 某二倍体生物的体细胞含有42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内含有的染色单体、染色体、四分体和DNA分子数依次是()A. 42、84、21、84B. 84、42、21、84C. 84、42、42、42D. 42、42、42、84[解析]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DNA分子已经复制,这时的每1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2个DNA分子)。
因此,体细胞含有42条染色体(即21对同源染色体)的某二倍体生物,在该时期的染色单体、染色体、四分体和DNA分子数分别为84、42、21、84。
[参考答案] B例2 下图中甲~丁为某动物(染色体数=2n)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下列关于此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 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C. 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第一阶段D. 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解析] 动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中期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和两个DNA分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
体区别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同源染色体也叫同型染色体。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两两配对的染色体,其中一条来自父体,一条来自母体,它们的形状、大小一般相同,带有相应的遗传信息,这相配成对的染色体叫同源染色体。
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在细胞有丝分裂(包括减数分裂)的间期进行自我复制,形成由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条完全相同的染色单体。
(若着丝点分裂,则就各自成为一条染色体了)
染色单体、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有什么区别能不能画个图详细说明一下
染色单体是在细胞分裂间期就形成的
“X”中有两条染色单体,一条染色体,含有两个DNA分子。
当“X”分裂成“|”和“|”后,这时没有染色单体了(“|”不能称为一条染色单体,只有在“X”这个形态时才能说其中有两条染色单体,因为这两条染色单体形态结构完全一样,所以也称姐妹染色单体)
染色单体的计算根据着丝点,一个着丝点有两个染色单体。
“|”是一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
染色体:在生物的细胞核中,有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上颜色的物质,叫做染色质。
染色体只是染色质的另外一种形态。
它们的组成成分是一样的,但是由于构型不一样,所以还是有一定的差别。
染色体在细胞的有丝分裂间期由染色质螺旋化形成。
(染色质在做题时,一般是一团乱乱是丝线,染色体就是较粗的棒子,数其个数的话,它和着丝点的个数是一样的,,有时是l有时是x但是着丝点只有一个就只算一个)
染色体:在生物的细胞核中,有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上颜色的物质,叫做染色质。
染色体只是染色质的另外一种形态。
它们的组成成分是一样的,但是由于构型不一样,所以还是有一定的差别。
染色体在细胞的有丝分裂间期由染色质螺旋化形成。
(染色质在做题时,一般是一团乱乱是丝线,染色体就是较粗的棒子,数其个数的话,它和着丝点的个数是一样的,,有时是l有时是x但是着丝点只有一个就只算一个)
染色单体:有丝分裂前中期其实就是一条染色体复制,产生两条染色体,但着丝点未分裂,那一条染色体上就有2条染色单体所以说着两条染色单体式由复制形成的,应该是相同的(X上的每一个斜线都是一个单体,只有X存在时,才有单体这个说法)
同源染色体:形态、结构、遗传组成基本相同和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彼此联会(配对),并且能够形成四分体,然后分裂到不同的生殖细胞的一对染色体,一个来自母方,另一个来自父方。
(可见是在联会后才会有同源染色体的概念,所以是减数分裂前中期出现。
)
姐妹染色单体:是减数分裂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两条不同染色体上的染色单体出现在减数分裂前中期呃,特点,部分片段可以互换,进行交叉互换,也是基因重组的一种方式
同源染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