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如何判断同源染色体
染色体组的理解与判断

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
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 全部遗传信息 的一组染 色体。
果蝇精子
二、染色体组的理解
• 1.染色体角度
一个染色体组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组内 染色体在形态、大小和功能上各不相同。
一般二倍体生物的生殖细胞中含有的全部染色体, 称为一个染色体组。例如,果蝇精子。对于多倍体生物
而言,生殖细胞中就不只含有一组形态、大小各不相同
的染色体。
二、染色体组的理解
• 2.遗传物质角度
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一种生物所有性状的一
整套基因,没有重复的基因,不能缺少。即控制同 一性状的基因只有一个,一个染色体组内不存在 等位基因。
二、染色体组的理解
3.比喻理解 可以把一个染色体组比喻成一套教科书,一 套书内含有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 物等,这一套内每一本书的封面(比作染色体的 形态)都不剧,每一本书的内容(比作染色体上的 基因)也不同。 也可以把一只手比喻成一个染色体组,其中 每一个手指代表了形态、大小各不相同的非同源 染色体。
2.(2016· 唐山一模)下图所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有关叙 述正确的是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图 a 含有 2 个染色体组,图 b 含有 3 个染色体组 B.如果图 b 表示体细胞,则图 b 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三倍体 C.如果图 c 代表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的体细胞,则该生 物一定是二倍体 D.图 d 代表的生物一定是由卵细胞发育而成的,是单倍体
• (3)根据染色体数与形态数的比值判断:
•
染色体数与形态数比值意味着每种形态染色体
数目的多少,每种形态染色体有几条,即含几个 染色体组,如玉米的体细胞中共有20条染色体, 10种形态,则玉米含有2个染色体组。
细胞分裂图像识别及有关考点例析

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及有关考点例析汤阴一中教师张艳丽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历来是生物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很多学生在做题中容易出错的地方,由于其具有思维跨度大、综合性强、题目灵活多变等特点,常结合图形出题。
本文通过对“有丝”和“减数”过程的对比及染色体数目、行为和状态的变化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归纳,梳理出判别细胞分裂图像的较好方法,供同学们解题参考。
一、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和相关图像各时期的特点如下表:各时期的图像如下图: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识别的误区1、染色体数目的确定染色体形态可分为单线型和双线型(如下图),当染色体复制完成后,就有单线型变为双线型,无论哪一种形态,染色体的数目都等于着丝点的个数。
只要数清着丝点的个数,染色体的个数就知道了。
2、同源染色体的确定很多同学对于图像的判断错误就是由于不知道怎样去判断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据下面几点:①形态相同,即染色体上的着丝点的位置相同。
②大小相同,即两条染色体的长度相同。
③来源不同,即一条来源于父方,一条来源于母方(通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
④能够配对,即在细胞内成对存在。
对常染色体而言,只有当这四点同时满足时细胞中才含有同源染色体。
3、细胞分裂后期图像的判别①细胞分裂后期图像的判别应以细胞的一极为标准:有同源染色体,则为有丝分裂后期。
无同源染色体:若存在染色单体为减Ⅰ后期;若不存在染色单体为减Ⅱ后期。
②后斯图像只看一极的原因:在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两条一模一样的染色体,容易被误判为同源染色体,故一般只看一极。
考查细胞分裂图像的比较中最常见的是3个中期和3个后期图像的分辨。
三、根据“有丝”与“减数”各个时期染色体数目、行为变化特点细化图像判断方法“有丝”与“减数”的区别主要表现在:①同源染色体的有无;②染色体的行为;③染色单体的有无等三个方面。
结合细胞分裂具体时期构建判断方法如下(以二倍体生物细胞为例):四、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相关的题型1、一般图像识别问题----利用上面的识别方法即可例1、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部分图,根据上面的方法辨析下列细胞分裂图象:【解析】根据上述方法结合细胞分裂图像,辨析如下:2、柱形图例2、下图中甲~丁为小鼠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某一阶段 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解析】:此类题通过柱形图的变化来表示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
史上最全减数和有丝分裂期末复习图像解释例题

期末复习提纲一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1、染色体数目的确定染色体形态可分为单线型和双线型(如下图),当染色体复制完成后,就有单线型变为双线型,无论哪一种形态,染色体的数目都等于着丝点的个数。
只要数清着丝点的个数,染色体的个数就知道了。
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2、同源染色体的确定很多同学对于图像的判断错误就是由于不知道怎样去判断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据下面几点:①形态相同,即染色体上的着丝点的位置相同。
②大小相同,即两条染色体的长度相同。
③来源不同,即一条来源于父方,一条来源于母方(通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
④能够配对,即在细胞内成对存在。
对常染色体而言,只有当这四点同时满足时细胞中才含有同源染色体。
但应注意:姐妹染色单体经着丝点分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而是相同染色体。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不同点形成部位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卵巢过程有变形期无变形期子细胞数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3个极体相同点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四、注意:(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高二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总结

高二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总结一:遗传的细胞基础1. 细胞的减数分裂( 1 )什么叫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的过程与有丝分裂有什么区别?【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的细胞的减少一半。
】考点细化① 为什么减数分裂后,染色体数目比原来减少了一半?【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进入两个子细胞,使染色体数目减半】② 如何判断两条染色体是否为同源染色体?【来源于上,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形态、大小上一般相同(一对性染色体除外);行为上能联会、配对形成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分离】③ 什么是四分体?四分体、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 DNA 之间的数量关系?【联会配对后的同源染色体含有四个染色单体,这一结构叫四分体。
1 个四分体 =1 对同源染色体 =4 条染色单体 =4 个 DNA 之间的数量关系】④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能形成四分体吗?【有丝分裂过程无同源染色体的联会、配对,无四分体形成】⑤ 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的发生是在细胞分裂的什么时期?【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2. 配子的形成过程( 2 )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的主要区别是什么?【① 细胞质的分裂:精子形成时在减Ⅰ 后期、减Ⅱ 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卵细胞形成时在减Ⅰ 后期、减Ⅱ后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② 生殖细胞数目: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 4 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考点细化① 生殖原细胞的来源特点有哪些?【精原细胞、卵原细胞来自雄雌生殖腺细胞的有丝分裂,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等于体细胞的染色体数】3. 受精过程( 3 )什么叫做受精作用?受精作用的实质?【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细胞核与卵子细胞核形成合子(受精卵)的过程。
】( 4 )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方,一半来自母方吗?【受精卵的核遗传物质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质遗传物质绝大多数来自母方的卵细胞质】( 5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有何重要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的作用。
(完整版)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全部知识点题型总结

ti m e an dA l l th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专题一、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二)、动、植物有丝分裂的比较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相同点分裂过程基本相同,染色体变化规律相同前期由细胞两极发出的_纺锤丝形成纺锤体由两组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不同点末期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细胞壁,将细胞均分为两个子细胞细胞膜从细胞的中央_凹陷,将细胞缢裂成两部分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一)相关概念 ①. 同源染色体:两个形状、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中要配对的染色体。
1和2或3和4 都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数目: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 体细胞染色体数减半)减数分裂中精(卵)原细胞和初级精(卵)母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在次级精(卵)母细胞、精子(卵细胞)和极体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但在有丝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始终存在。
②.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行为。
如图③.四分体:含有四个姐妹染色单体的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
1和2或3和4各组成一个四分体(一个四分体中有两个着丝点、两条染色体、四个DNA 分子,四条染色单体)(数目:四分体数 = 同源染色体对数 = 体细胞染色体数减半)一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个染色体=4个染色单体=4个DNA 分子④ 染色体数:以染色体的着丝点数目为依据,有几个着丝点就有几个染色体。
⑤染色单体:在间期染色体复制以后,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完全相同的染色质丝,连接在一个着丝点上,每条染色质丝成为一个染色单体。
无论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染色单体都是形成于间期,但有丝分裂消失于后期,减数分裂消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知识点拨染色体组数的判定

知识点拨:染色体组数的判定染色体组数是细胞内一组非同源染色体的大小、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
在生物体内,每一个染色体组都包含一组特定的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
在二倍体生物中,体细胞中的两个染色体组称为二倍体。
在多倍体生物中,体细胞中有多个染色体组。
1.根据细胞内同源染色体的数量判断
每个二倍体生物有两组同源染色体,因此它们具有两个染色体组。
每个多倍体生物有多个同源染色体组,因此它们具有多个染色体组。
例如,四倍体生物有四个染色体组,六倍体生物有六个染色体组。
2.根据细胞内非同源染色体的数量判断
每个非整倍体生物有一个或多个非同源染色体,因此它们具有一个或多个染色体组。
例如,三体综合征患者有一个额外的21号染色体,因此它们有三个染色体组。
3.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和着丝粒位置判断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和着丝粒位置来判断染色体组数。
例如,在植物多倍体育种中,通过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着丝粒位置可以确定染色体组数。
4.根据基因型判断
对于某些基因型已知的生物,可以根据基因型来判断其染色体组数。
例如,如果一个生物是纯合子或杂合子,可以根据其基因型来判断其染色体组数。
需要注意的是,染色体组数的判定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和数量,基因型等。
同时,对于某些生物,其染色体组数可能存在变化范围,因此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染色体、染色单体、姐妹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组概念的区分

染色体、染色单体、姐妹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组概念的区分。
染色体:在生物的细胞核中,有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上颜色的物质,叫做染色质。
染色体只是染色质的另外一种形态。
它们的组成成分是一样的,但是由于构型不一样,所以还是有一定的差别。
染色体在细胞的有丝分裂间期由染色质螺旋化形成。
染色单体:有丝分裂前中期其实就是一条染色体复制,产生两条染色体,但着丝点未分裂,那一条染色体上就有2条染色单体所以说着两条染色单体式由复制形成的,应该是相同的同源染色体:形态、结构、遗传组成基本相同和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彼此联会(配对),并且能够形成四分体,然后分裂到不同的生殖细胞的一对染色体,一个来自母方,另一个来自父方。
可见是在联会后才会有同源染色体的概念,所以是减数分裂前中期出现。
姐妹染色单体:是减数分裂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两条不同染色体上的染色单体出现在减数分裂前中期呃,特点,部分片段可以互换,进行交叉互换,也是基因重组的一种方式判断数量的话,首先你要搞清楚是什么细胞的什么时期,是体细胞还是生殖细胞,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前中后期,然后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特点去数PS:数染色体数量要计数着丝点,那样不容易错数染色体就数着丝点,一个着丝点就是一条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数X形态的染色体,再乘2DNA,没复制的染色体,一条就一个DNA;复制后的染色体,一条两个DNA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可以配对的就一定是同源染色体组:二倍体的配子含的就是一个染色体组笔记:染色体:在生物的细胞核中,有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上颜色的物质,叫做染色质。
染色体只是染色质的另外一种形态。
它们的组成成分是一样的,但是由于构型不一样,所以还是有一定的差别。
染色体在细胞的有丝分裂间期由染色质螺旋化形成。
染色单体:有丝分裂前中期其实就是一条染色体复制,产生两条染色体,但着丝点未分裂,那一条染色体上就有2条染色单体所以说着两条染色单体式由复制形成的,应该是相同的同源染色体:形态、结构、遗传组成基本相同和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彼此联会(配对),并且能够形成四分体,然后分裂到不同的生殖细胞的一对染色体,一个来自母方,另一个来自父方。
遗传学期中试题1

2、试述伴性遗传和从性遗传的差别。(6’)
3、在遗传学上,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哪一个更有意义?为什么?(6’)
4、举例说明动植物中常见的性别决定方式。(6’)
5、何为重组?结合你对这一概念的理解试述如何辨别同一染色体上相距很远的基因和非同源染色体上独立分配的基因。(8’)
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首先,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四个子细胞,发育为雌性细胞或雄性细胞,各具有半数的染色体(n)雌雄性细胞受精结合为合子,受精卵(合子),又恢复为全数的染色体2n。保证了亲代与子代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为后代的正常发育和性状遗传提供了物质基础,保证了物种相对的稳定性。
其次,各对染色体中的两个成员在后期I分向两极是随机的,即一对染色体的分离与任何另一对染体的分离不发生关联,各个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均可能自由组合在一个子细胞里,n对染色体,就可能有2n种自由组合方式。
Y染色体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在遗传学研究常见的的模式生物中,属于真核生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属于原核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隐性致死:一对等位基因在纯合状态下导致生物个体死亡的现象。
6.连锁群:位于同一个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构成一个连锁群。
7.顺序四分子:链孢霉的四分子按照减数分裂的结果,依次排列在一个子囊内。
8.并发率:实际观察所获得的双交换类型的数目或频率与理论上期望得到的双交换的数目或频率的比值。又称为符合系数。
8、10种。
9、c
10、(3:1)3或27:9:9:3:9:3:3: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判断细胞的各个时期
同源染色体指形态大小一般相同的2条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可以看到同源染色体配对后形成四分体,由于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就分到两个细胞中去了,所以就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各个时期就看不到同源染色体了。
由于有丝分裂同源染色体未分到两个细胞中去,所以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都有同源染色体。
可见,如果无同源染色体则是减数第二次分裂,
如果有同源染色体则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或有丝分裂,如果有四分体则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如果有同源染色体但无四分体则是有丝分裂。
判断细胞分裂各个时期的方法:
1判断分细胞分裂的类型:(1)有无同源染色体(2)在一个细胞中是否正在配对,或已经配对。
2判断分裂的时期:(3)细胞分裂图像的特点:如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等。
3判断细胞的类型:(4)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等;(5)有无染色单体。
如减二中期:无同源,可断为减二;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可定为中期;但不能定是什么细胞
精子+卵细胞-----受精卵-----有丝分裂----性成熟个体-----原始生殖细胞----
减数数分裂一-----次母--------精细胞或卵细胞。
受精卵、体细胞、原始生殖细胞、初级细胞都有同源色体,一方来自父方就是受精卵前面的精子,一方来自母方,就是受精卵前面的卵细胞;形状大小基本相同;能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