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合集下载

2018年现患率调查分析

2018年现患率调查分析

2018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分析为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的现状、重要病原体的检出及耐药情况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掌握医院感染现患率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评价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成效,并为有效实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感染管理科于2018年9月27日在全院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各临床科室2018年9月27日0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院、死亡的患者,不包括当日新入院患者。

1.2 调查方法感染管理科负责整个调查的组织实施。

各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医师负责本病区的调查,每20—30张床位配备1名调查人员。

采用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填写统一的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个案调查登记表。

9月21日感染管理科在门诊七楼学术交流中心对参加调查的人员进行了统一的培训。

1.3 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2001年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1.4 统计方法调查结束后,各临床科室将所有患者信息录入蓝蜻蜓医院感染实时监控平台,感染管理科负责通过该软件进行统计汇总。

2 结果2.1 医院感染现患率本次现患率调查应查1448人,实查1448人,实查率为100%。

其中发生医院感染13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0.9%。

2.2 社区感染率社区感染305例,309例次,社区感染率为21.06%,社区感染例次率为21.34%。

2.3 手术部位感染率本次现患率调查共调查手术病人237例,手术部位感染1例,手术部位感染率为0.42%。

其中Ⅰ类切口69例,感染0例,感染率为0.00%,Ⅱ类切口87例,感染1例,感染率为1.15%,Ⅲ类切口59例,感染0例,感染率为0.00%,Ⅳ类切口22例,感染0例,感染率为0.00%。

2.4 科室分布本次现患率调查共涉及67个临床科室,其中医院感染现患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重症监护室20%(2/10)、乳腺甲状腺外科15.38%(2/13)、神经外二科14.81%(4/27)、急诊科8.33%(1/12)、烧伤整形科7.14%(1/14)、骨伤八科4.17%(1/24)、康复科2.38%(1/42)、北城骨伤一科2.38%(1/42)。

常德市某三甲医院2015~2018年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

常德市某三甲医院2015~2018年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

171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Vol.18 No.8·临床研究·医院感染是公认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它的发生会不同程度影响患者安全及医疗质量安全,因此,各医院应不断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是利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的方法在特定的时间内对某一特定人群的医院感染现状进行调查,是监测医院感染相关信息的重要手段[1]。

为了解某三级甲等医院近4年医院感染现状变化趋势,对2015~2018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2015~2018年某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患者,不包括当日新入院患者。

1.2 调查方法由院感专职人员和临床感控小组成员组成调查组(每50张病床配备2名调查人员),调查员经过统一培训,采用查阅病历、床旁调查和必要时询问管床医生三者相结合的办法,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医院感染病例诊断,填写统一设计的调查表。

1.3 统计学方法调查表回收后进行审核纠错,数据录入到EXCEL表格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2.1 2015~2018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共调查住院患者8 991例,实查率99.67%;发生医院感染268例,平均现患率2.98%。

调查当日有患者存在多部位感染,感染例次率为3.23%。

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以下呼吸道为主。

见表1。

表1:2015~2018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及医院感染部位分布[n(%)]监测年月2015.102016.092017.122018.09合计调查例数 2 069 2 280 2 381 2 2618 991感染例数63(3.04)58(2.54)69(2.90)78(3.45)268(2.98)感染例次67(3.24)65(2.85)73(3.07)85(3.76)290(3.23)感染部位下呼吸道31(46.26)32(49.23)54(73.97)47(55.29)164(56.55)泌尿道12(17.91)7(10.77)5(6.85)15(17.65)39(13.45)手术切口10(14.92)7(10.77)8(10.96)15(17.65)40(13.79)血液4(5.97)2(3.08)2(2.74)2(2.35)10(3.45)腹腔内组织0(0.00)7(10.77)2(2.74)1(1.18)10(3.45)皮肤软组织2(2.98)1(1.54)0(0.00)0(0.00)3(1.03)器官腔隙4(5.97)5(7.69)0(0.00)0(0.00)9(3.10)胃肠道1(1.49)0(0.00)1(1.37)0(0.00)2(0.69)上呼吸道2(2.98)0(0.00)0(0.00)4(4.71)6(2.07)烧伤感染0(0.00)0(0.00)0(0.00)1(1.18)1(0.35)其他1(1.49)4(6.15)1(1.37)0(0.00)6(2.07)2.2 2015~2018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病原学送检率抗菌药物横断面日使用率为43.69%,其中治疗性用药占75.48%,预防性用药占18.92%,治疗+预防性用药占5.6%;单一、二联、三联及以上用药分别占93.00%、6.75%、0.25%;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为67.46%。

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医院感染监测计划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接受医疗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感染,是医疗安全中的重要问题。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医院需要建立完善的感染监测计划,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事件,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首先,医院感染监测计划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

包括建立感染监测小组,明确监测的范围和内容,确定监测的指标和标准,建立感染监测的流程和方法。

监测小组需要由感染科、医院感染管理科、临床科室、医院信息科等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确保监测工作的专业性和全面性。

其次,医院感染监测计划需要建立规范的监测流程。

包括对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对医疗设施和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对医护人员进行职业暴露监测等。

监测流程需要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人和具体操作步骤,确保监测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此外,医院感染监测计划需要建立有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通过建立感染监测信息系统,实现对感染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感染的趋势和规律,为感染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信息化管理系统还可以实现感染数据的共享和交流,促进医院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和沟通。

最后,医院感染监测计划需要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

一旦发现感染事件,医院需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处置,遏制感染的扩散。

同时,医院还需要对感染事件进行溯源和分析,找出感染的原因和漏洞,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

总之,医院感染监测计划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医院需要充分重视感染监测工作,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和流程,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监测效率,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感染监测工作需要全院上下通力合作,形成合力,共同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贡献力量。

2018年第四季度医院感染管理简报

2018年第四季度医院感染管理简报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2018年第四季度医院感染管理简报在医院领导的支持、各相关部门的协助、全院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2018年第四季度医院感染防控相关工作依照计划完成,现将医院感染管理主要工作和监测情况简报如下: 一、 本季度医院感染管理重点工作:1.完成2018年医院感染管理持续质量改进(PDCA )项目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最经济、最简单、最有效的手段,手卫生落实不到位可导致院内感染的传播,尤其是经接触传播的传染病及多重耐药菌感染。

目前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正确性仍偏低,未达到《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要求(手卫生依从性≥95%;洗手正确率:重点部门达100%,其他部门≥95% )。

基于此,我部门今年开展了《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和正确率》的PDCA 项目,不仅对院感监控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并且利用早交班时间对全院临床病区进行全覆盖的下科室单独培训,根据不同科室的特点进行个性化培训,共计培训61场次。

同时还通过加强手卫生考核、反馈,改善手卫生设施,多措并举。

经努力,今年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性都较以往有较为明显的提升(如下图),当然,由于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性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就能看到明显效果,需要长期及持续的努力。

2. 禽流感防控9月27日,我院急诊科接诊一名发热且呼吸困难的患者;9月30日该患者转入ICU 二区负压病房隔离、抢救治疗,当天确认该患者为人感染禽流感H5N6阳性,为今年广东省首例H5N6禽流感病人。

该患者在南院ICU 负压病房隔离治疗期间,特别是国庆假期我部门3名医护人员自觉放弃休息,每日均到隔离病房指导病区进行患者隔离、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穿脱,多次为医81.077.783.285.384.6785.1484.3588.08护人员申领预防用药奥司他韦,与科室护长一起制定隔离病房环境及物体表面的消毒流程、医疗废物处理流程等,并监督科室严格遵照各项流程开展工作。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评价规范 (2018版)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评价规范 (2018版)
•4)宜开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如手 卫生、术前正确皮肤准备、预防血管导管 相关血流感染最大无菌屏障等依从性的监 测。 5)有信息系统的医院,宜采用信息技 术对 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 析,
• 其结果对医院感染预防及控制决策提供支 持作用。
2 .目标性监测要求
•1 )应有针对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人群与高 风险因素的监测计划与控制措施,并落实。 • 2 )有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血管导管相关血流 • 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等主 要部位感染和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 • 3 )对目标性监测工作有定期(至少每季度)检 • 查、自查,对监测资料有定期(至少每季度)总 结、分析与反馈,能体现持续质量改进。
(三)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职责与落实
1 .有年度工作总结与计划,工作计划有效 落实。 2 .开展的工作内容符合《医院感染管理办 法》的要求和医院工作的需要。 3 .专职人员每年参加医院感染管理及相关 学科知识医院感染管理职责与落实
1 .医务科的医院感染管理职责与落实, 包括以下内容:
• 5 )相关人员对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流程和 处 置预案知晓率达100%。
• 6 )有对存在问题所采取的改进措施和成 效 进行追踪。
•7 )医院感染暴发的调查与控制,遵循WS/T • 524的要求。
WS/T 524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
院感暴发
•什么是院感暴发:院感暴发是指在医疗机 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 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一、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个案追踪
医院现场评价所使用的一种方法,即采用真实患者分析 医院所提供治疗、护理和服务的过程,以评估各学科、科 室、项目服务之间相互关系,以及他们所提供的治疗和服 务中的重要功能,旨在追踪某一患者在医院接受诊疗服务 的全过程。

医院医院感染监测计划精选

医院医院感染监测计划精选

医院医院感染监测计划精选引言概述: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感染。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监测计划成为医疗机构的必备工具。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医院感染监测计划的精选内容。

一、建立感染预防委员会1.1 选派专业人员:成立感染预防委员会时,应选派具备感染控制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医生、护士、感染控制科人员等,确保委员会成员能够全面了解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1.2 制定工作计划:感染预防委员会应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每一个委员的职责和任务,并确保计划的执行和监督。

1.3 定期培训:委员会成员应定期参加感染控制培训,了解最新的感染预防和控制知识,提高工作能力。

二、制定感染监测指标2.1 确定监测对象:根据医院的特点和感染风险,制定感染监测的对象,如手术切口感染、导尿管相关感染等。

2.2 设定监测指标:根据国家和国际相关指南,确定监测指标,如感染发生率、感染致病菌种类等。

2.3 建立监测数据库:建立专门的感染监测数据库,记录和分析感染数据,为感染控制和预防提供依据。

三、实施感染控制措施3.1 手卫生措施: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培训,推广正确的手卫生方法,如洗手和使用消毒剂等。

3.2 感染源控制:对感染源进行有效的控制,如对患者进行隔离、加强医疗器械的清洁和消毒等。

3.3 医院环境管理:保持医院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工作,减少感染的传播。

四、开展感染监测与报告4.1 定期监测:按照感染监测计划的要求,定期对感染指标进行监测,如每月、每季度或者每年进行监测。

4.2 分析和报告: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报告,及时发现和解决感染问题,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报告。

4.3 经验总结与分享:对感染监测和控制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分享,促进医院之间的经验交流和学习。

五、持续改进感染控制工作5.1 定期评估:定期评估感染控制工作的效果和改进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感染控制措施。

5.2 培训和教育:持续开展感染控制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和能力。

医院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医院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医院医院感染监测计划标题:医院感染监测计划引言概述: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受到医院内部环境或者医疗操作等因素影响而导致的感染。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监测计划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院感染监测计划的重要性以及实施方法。

一、建立监测团队1.1 确定监测团队成员:医院感染监测计划的成功实施离不开监测团队的支持,团队成员应包括感染控制科医生、护士、微生物实验室专家等。

1.2 制定监测团队职责:监测团队应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包括监测感染发生率、分析感染原因、提出改进建议等。

1.3 进行培训和定期更新:监测团队成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监测计划的重要性和操作方法,并定期更新知识。

二、确定监测指标2.1 确定监测对象:医院感染监测计划应包括各科室、手术室、ICU等不同区域的感染情况监测。

2.2 确定监测指标:监测指标应包括感染发生率、感染类型、感染部位等,以便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

2.3 制定监测标准:监测计划应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医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监测标准和流程。

三、实施监测工作3.1 采集数据:监测团队应定期采集医院各区域的感染数据,包括感染发生率、感染原因、感染病原体等。

3.2 分析数据:监测团队应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感染发生的规律和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3.3 提出改进建议:监测团队应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包括改进医疗操作流程、加强环境清洁消毒等。

四、定期评估和报告4.1 定期评估监测计划效果:医院应定期评估监测计划的效果,包括感染率是否下降、感染控制是否有效等。

4.2 编制监测报告:监测团队应根据监测结果编制监测报告,向医院管理层和相关部门汇报监测情况。

4.3 调整监测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和监测报告,监测团队应及时调整监测计划,不断改进和提升监测效果。

五、持续改进5.1 定期培训和学习:监测团队成员应定期参加感染控制相关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

医院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医院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每季度
依托市疾控中心
医院感染病例
监测
收集卡片
住院病人
每天
医生、院感科专职人员
消毒灭菌效果
工艺监测
温度、压力等记录
无菌物品
每天
中医院
消毒灭菌效果化学监测
指示卡
无菌物品
每天
操作人员及使用人员
消毒灭菌效果生物监测
培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植入物、无菌物品,快速压力灭菌器
每季度
依托市疾控中心
环境卫生学
细菌培养
医院各类环境
每季度
依托市疾控中心
手卫生依从性
监测
跟踪观察
各部门
每月
四次
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
感控小组人员
使用中消毒剂、
灭菌剂浓度监测
测试卡
各部门
每天
操作人员
使用中消毒剂、
灭菌剂生物监测
细菌培养
各部门
每季度
依托市疾控中心
使用前消毒剂、灭菌剂生物监测
细菌培养
药库
每季度
依托市疾控中心
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监测
测试卡
紫外线辐照仪
各部门
每半年
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
待灭菌物品清洗质量监测
目测
各部门
每季度
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
医院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2018年息陬卫生院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监测内容
监测方法
检测对象
监测时间
监测人员
现患率调查
查看病例
床头询问
某时间段住院病人
随时
临时抽调人员及专职人员
手术室医院感染目标监测
查看病例填写医院感染目标监测登记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为了保护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避免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发生,根据《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要求,依据科室主要疾病特点、重点环节、重点人群及危险因素的分布等将临床科室的感染风险进行评估,采用监控指标管理,控制并降低医院感染风险,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结合本院工作实际,制定了2018年医院感染监测计划及管理目标。

(一)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定期对全院各相关科室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对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消毒液、无菌物品和无菌液体等,做好相关记录。

针对全院临床、医技科室众多,有重点、有层次的开展监测工作,开展空气、物面、医务人员手等项目监测,严格采样,严格管理。

(二)检验科应配合医院感染管理科做好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工作。

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周检查一次供应室的高压消毒灭菌工作,每月对全院重点科室和重点部门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每季度对其他普通科室进行轮流抽样监测。

不合格物品不能进入临床科室及有关部门使用,做好相关记录,按期存档。

(三)凡接触完整皮肤、粘膜医疗用品应进行消毒。

消毒后的各种物品应每季度进行检测,细菌总数不高于20cfu/g,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凡进入人体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

灭菌后的各种物品应每个月进行检测,不得检出任何致病微生物。

(四)对医院感染发病率进行监测:院感科每日登记所有临床科室报告感染病例的情况,并对出院病历进行抽看检查漏报,每月对感染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

每年开展一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对种植科开展了目标性监测。

对医院感染流行、暴发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组织实施。

(五)每月一次检查全院各科室空气消毒记录及紫外线灯保养情况,每半年监测一次紫外线灯强度,做好检测记录。

(六)对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进货、使用、用后处理各环节进行监督,每季度进行一次抽查。

每年两次调查全院抗生素使用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

每月对各种消毒液浓度进行抽样测试,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及时整改。

融水苗族自治县妇幼保健院感控科
2018年1月2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